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帽子王东北

帽子王东北

发布时间:2021-06-20 08:35:23

❶ 有没有关于清朝各位铁帽子王(入礼亲王、肃亲王等)在塞北设立牧场的资料。

清代北部边疆官牧场,是清政府在传统畜牧业活动的基础上,集中牧养牲畜的场所,是其行政衙门和军事衙门从事畜牧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种普通形式,同时也是一种较成熟、较高级的畜牧业管理机构和组织。清朝官牧场主要划分为太仆寺牧场、皇室牧场(上驷院牧场)、八旗牧场和绿营牧场4部分或4大类。由朝廷开办的太仆寺牧场和由内务府开办的上驷院牧场属于中央牧场;八旗牧场和绿营牧场属于地方开办的军牧场。顺治初年,朝廷在张家口外设置种马场,于陕西省设立苑马寺,为军队牧养或提供马匹,皆隶属于兵部。后来到康熙四年(1665年)裁去苑马寺,扩大种马场。5年后,种马场改属于太仆寺,并分设察哈尔左右两翼牧场。位于张家口外哈喇尼敦井的太仆寺左翼牧场,地土辽阔,方圆600里;位于齐齐尔罕河的右翼牧场,方圆400里。康熙时,这两翼牧场共牧养着160群骡马,约3.2万匹,骟马32群,每群59匹——305匹。清初在独石口外设立的直属于上驷院的御马场,地处上都、达里冈爱、商都、达布逊诺尔等处,水草丰茂,地界绵延千余里。最初,上驷院牧务分设3场,后来又增为5个场,分别为大凌河牧群马营、养息木哈达牧群马营、养息木边外苏鲁克牧牛羊群及黑牛群牧营、养息木边外牧群牛营1。上驷院所属牧场,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时,牧养着骡马197群,骟马46群,走马2群,驼22群2,每群马200匹——500匹,每群驼100峰——200峰。建于察哈尔的八旗牧场,也同样是方圆广阔,其占地范围,东至克什克腾旗界,西至归化城土默特旗,南至晋北大同府、朔平府边际,北到苏尼特及四子部界,周边达千里。顺治时分别在这里建有:正黄旗牧场、镶黄旗牧场、正白旗牧场、镶白旗牧场、正红旗牧场、镶红旗牧场、正兰旗牧场、镶兰旗牧场。据康熙四十九年统计,“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牧场各有牛95群,羊180群。牛以120头为一群,共3万余;羊以400只为一群,共216000只”3。到乾隆时,还在大青山后设立了绥远八旗牧场,颇有成效。相比之下,绿营牧场设置较晚,正式成立于乾隆元年(1736年)。起初是因西北用兵,军马缺少,调解艰难,故而吏部尚书刘于义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署理陕甘总督、办理军务时,奏请在西北设立牧场、蓄养军马,以裕边防。胤禛帝批准了刘于义的要求,在4个军事重镇各设牧场1处4。两年后,便在甘州大草滩、凉州黄羊川、西宁摆羊戎、肃州花海子湃带湖建起了最早的绿营牧场。10年后,又于甘肃安西提督牧地建绿营牧场1个。乾隆二十五年、二十六年(1760年、1761年),又相继在新疆乌鲁木齐、巴里坤设立两个牧场。几年后,巴里坤牧场便分为东西两场。另外,清政府还在新疆的济木萨、古城、玛纳斯、塔尔巴哈台等处办起绿营兵马场。以上各类牧场,是清政府根据地理特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体现。
中央牧场(太仆寺牧场和上驷院牧场)和地方牧场(八旗牧场与绿茵牧场)只是因主办者不同而有差异,没有隶属关系。各类官牧场皆为清朝的军务、政务服务。所以,中央牧场曾向地方牧场解送马匹,以奠定其创立之基和支持其维持之需5。如乾隆时在新疆乌鲁木齐、伊犁设立绿营牧场,开始的一部分马匹、牛羊就是从察哈尔一带的太仆寺牧场解送来的。当然,最初较多的牧畜来源是通过“茶马互市”获取于“番地”的。那时官牧场的牲畜品种很多,就马匹而言,有朝鲜马、蒙古马、俄国哥萨克马和东北建州马、西北西宁马、宁夏马、洮州马、甘州马等。有些牲畜作为贡品被送入官牧场,包括中央牧场;有些牲畜是清政府通过“茶马互市”的形式,向官牧场提供的。史称:“归化城两旗蒙古岁贡马;喀尔喀哲卜尊丹巴胡图克图岁贡驼马;陕西岷州卫二十四寺番僧岁贡马。均由理藩院咨送(上驷院)各厩……至哈萨克贸易之马尤伙,每年无定额,于乌鲁木齐及伊犁广设牧群以为新疆驻守各兵之用”6。由此可知,进贡与贸易是马种的主要来源。

官牧场的管理形式与经济性质

清代官牧场是一种正规的国营畜牧业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经济实体,但它同时又是一个行政部门,是当时官僚机构的一部分,充分表现出官办实业的特点。在这里,统治者不是以纯粹的经济手段去管理牧场,而是把牧养牲畜这种经营形式纳入衙门的事务中,封建主义的色彩相当浓厚。
从组织机构上讲,中央牧场和地方牧场都要接受两类机构的监督和控制,即服从其内外两方面的领导。各个官牧场上面都同时具有主管部门和主办部门两种单位。主管部门和主办部门又各自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层层节制,共同对牧场产生作用。
太仆寺牧务的主管者或统辖部门分为5个层次:1.总管两翼牧场大臣(兼副都统衔),总领察哈尔两翼“马政”。2.太仆寺寺卿和少卿,掌管两翼牧场的建设与发展事项,从而采取赏罚措施。3.左右司员外郎及满、蒙主事,掌管驮载幔城、网城的驼队,以备巡察;并负责查验牧场牲畜的增减,定时烙印、登记。4.主薄,负责奏章之类的文件呈转等处理工作。5.笔帖式,搞文秘工作,主要负责满、蒙人员有关牧务的文语翻译。其主办部门分别为统辖两翼牧场总管和两翼牧场总管与副管、防御、翼领、骁骑校、护军校、协领、牧长与牧副8个层次。各级机构各自分管一处牧务,或协管场务,包括管理牧地、棚槽、草料以及使用兽医等工作。直接从事牧养活动者乃是牧丁,每群马设置牧丁8名——14名。
上驷院牧务的主管部门也分为5级机构:总管院事大臣(副都统衔)、院卿、左右司郎中及员外郎、主事、笔帖式与侍卫及司鞍等,所具权限和所掌管事务与上述太仆寺牧务的主管部门大体相似。其主办机构分为4个层次:牧场总管与副管、翼领、笔帖式、牧长与牧副,依次负责管理收地、牧群、马槽、帐篷、草料以及牧医、牧丁等。
八旗牧场的建制也与中央牧场基本相同,主管机关有副都统、佐领、领催等各部门;主办机关有牧场总管、侍卫、牧长等各单位各级负责者。直接收养场内牲畜者为八旗官兵。所不同的是:八旗牧务并不是一个整体,每个旗都有自己独立的牧场,皆有互不统属的完整的一套管理机构,从畜牧政策上讲,它们是可以并列存在、平行发展的。
边地绿营牧务的主管机关是:总督衙门、提督衙门和总镇衙门(总兵府),它们逐级负责督导牧养,考核放牧成绩,执行赏罚,查核经费与设备,制定牧场建设规划等事宜。其主办单位是游击府以下的各军事衙门,即依乾隆元年(1736年)所定制度,“每场牝牡马千二百匹,以游击一人为总统,每场分为五群,每群牝马二百匹,牡马四十匹,以千总、把总一人为牧长,外委千总、把总为牧副,兵十名为牧人”7。基本上是将军队官员编制转为牧场的领导结构,由军事衙门移为畜牧衙门,官场风气很浓。
在管理措施上,清政府对官牧场特别是边塞官牧场实行了责任制,订立了严明的奖惩办法,用以保证和促进国营畜牧业的发展。朝廷一再强调将严格的数目指标和严明的奖惩条例对应起来,用量化尺度来衡量其负责者的工作优劣,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以后,这一制度逐渐形成。按规定,张家口外察哈尔各牧群,包括朝廷牧群和八旗牧群,每隔3年,原额的牛、马、羊与新的孳生数要达到3:1。8驼群,每隔6年,原额数与孳生数之间不能小于5:2这个对应值。通常是“每三年一次考校,蕃息者有赏,虚耗者有罚”9。在具体执行程序上,既有阶段性,又有连接性。一般是先布置,后检查;先检查,后评定;先评定,后处理。颇有章法,条理分明,环环相扣。如太仆牧务的督查和考核:每年春天派本寺堂官(满人)1名,出口外察哈尔牧地,“将马驹验骟,秋季往口外分拨骟过三岁之驹入群,三年均齐一次,届期列名,奏请钦点,前往员外郎岁春季往口外稽察孳生、倒毙各数并训练马驹,逐一烙印。秋季往口外验视肥瘠并训练马驹,有未烙印及烙印模糊者补烙印。牝马群计三年之内每三马应孳生一驹,于孳生额数外,多至一百六十匹者为上等,八十匹以上者次之,八十匹以下者又次之。其于孳生数额内少至一百匹或五十匹以上及五十匹以下者亦分三等,牧长、牧副、(牧)丁以是各定其赏罚。牡马群以在场见牧之数区为十分,视其训练及毙损之多寡以定其赏罚,至该管协领以上各官,统计所管马群,得赏受罚之等次,核计有差”10。上驷院牧务和八旗牧务的督理措施也与此大同小异,其中,上都、达布逊诺尔牧场和大凌河牧场马群,每3年奏派堂官巡察1次,驼群,每6年巡查1次。马群每百匹倒毙之数不超过8匹者赏,9匹至12匹者免议,13匹以上者罚。各总管、副管、翼领、牧长、牧副皆照例领受赏罚。所赏之物为马匹,所罚之物也是马匹。对直接放牧的牧丁,凡已超额完成任务指标者,即于额外多出1牛犊、两羊羔者,每人各奖赏毛青布1匹。完不成规定任务者,要接受鞭挞的处罚。从上到下,从官到民,采取和执行了贯穿性或一致性的督饬办法,讲求人人有岗,人人有责。
绿营牧场的督饬和管理制度更为严格,不仅对有关官员、兵卒进行经济上的赏罚,而且还对之进行行政上的鼓励与制裁。按乾隆元年(1736年)原定之条例,每3年举行1次全面而统一的考评活动,称为“均齐”。届时由总督派官员逐场巡察检查,划分等级,题明原委,并详造各牧场官兵花名册,报明兵部备案。照规定,边地牧马(包括内地绿营牧场马),也同样要求在3年内,每3匹马须孳生1匹。在此定额之外,多增加1匹以上80匹以下的给3等奖;牧长加官1级,牧副纪录2次,每兵赏银1两。多孳生80匹——160匹者为2等奖,牧长加官2级,牧副加官1级,每官各赏银2两。多孳生160匹以上者为1等奖,牧长、牧副皆按所加级别补授实职,每名牧兵赏银3两。11若不足定额,少孳生20匹以下者,罚牧长5匹马,责打牧副40杖。少孳生21匹——40匹者,罚牧长马7匹,杖责牧副50。少孳生41匹——80匹者,罚牧长马9匹,杖责牧副60。12“如于原牧数内缺少的,千总、把总(牧长)革职,罚马十八匹,外委(牧副)革去顶戴,仍各责八十,兵责八十。所罚的马归入马群核算。其提、镇、游击统计五群以为赏罚:五群得赏的游击加二级,提、镇加一级。四群得赏,一群得罚的游击加一级,提、镇纪录二次。三群得赏,二群得罚的游击、提、镇无庸议赏议罚。三群得罚,二群得赏的游击降一级留任,提、镇罚俸六月。四群得罚,一群得赏的游击,降一级调用,提、镇罚俸一年。五群全罚的游击革职,提、镇降一级调用。……若在原牧数内缺少的,除将千总、把总罚出马数补入外,余著落游击、提、镇各半分赔”13。显然,绿营牧务的负责面儿较大、赏罚范围极广,既考核主办单位游击府、千总把总衙门;又考核主管单位——提督府、总兵(总镇)府;既查问直接责任,又追究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它是岗位责任制和管理责任制的结合。那时就是通过如此上下一贯制的奖惩手段来实施和执行上面颇具实用性的双管齐下的责任制的。这样,可使主办部门和主管部门之间产生一致的利害关系,促进二者共同努力,抓好牧务,从而加强对官牧场的督导和控制,有效地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不过,这是一种封建主义的管理体制,是一个官督官办或官督军办的经营形式,有相当的专制性。它与中央牧场一样,是与民间畜牧业相互冲突的,因为最好的水草、牧地为其所扩占,对民间畜牧业有所妨碍。
清代北部边疆官牧场是供官衙和军队使用马、牛、驼、羊等牲畜,采取牧养与拨用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自给性经济。牧场物品或产品,基本上不进行交换,没有走进市场经济的圈子。北部边地官牧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组织,它具有某种政治属性,是一个指令性的专业服务实体。
边地官牧场除了经营上的承包性质之外,还含有某些差徭性质的封建主义经济因素。各牧场的牧丁要像一般封建户政下的编民一样,承担提供朝廷所需贡物的义务。每年定例将一些畜产品解送到朝廷,交给内务府御膳房,供皇帝和各宫室食用。如在张家口外为镶黄、正黄、正白3旗牧放牛群、羊群的1620名牧丁,每年必须向皇族进贡乳酥油1.0122万斤,乳油4927斤,大小乳饼1158斤。14这是一种以实物形式出现的由牧丁承受的徭役负担,是封建统治者以强力驱使牧丁或役使百姓之变相的反映。

❷ 他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大清灭亡之后他卖了整个王府还拉黄包车,这个人是谁呢

是清朝第17位克勒郡王,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王爷,晏森。

为了维持生计,没办法的他只好去拉起了黄包车,所幸这个人还有点能说会道,吃苦耐劳的劲儿,不至于饿死街头。再后来,这位铁帽子王拉黄包车的事迹被一位记者发现了并大肆报道,再也无人敢坐他的车。我们说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而来,这话丝毫不假。假若不努力,即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而我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保障,更体现的是生命的价值。

❸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世袭到康熙朝时是哪八位是否握有军权

我跟你讲你不要跟他讲因为他叫我不要跟你讲现在我跟你讲你不要跟他讲我有讲如他问你我有没讲你跟他讲我没讲新春快乐

❹ 看雍正王朝时有个疑问,八旗旗主和铁帽子王为什么仍在奉天,而不选择入关呢

他们是奉命镇守的,东北是清朝的老窝,自然得信得过的自己人镇守

❺ 晚清铁帽子王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他什么东西后,此人就了无音讯了

在清朝铁帽子王属于亲王的一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这个官职可以继续传给下一代,从这里可以看出铁帽子王在清朝的特殊地位。清朝覆灭后皇亲国戚都开始了谋生的日子,其中就有一位铁帽子王因为迷恋上赌博,卖了房子还挥霍了自己全部的继续,在身无分文后开始以拉黄包车为生,溥仪知道后给了他一箱子金银想让能够维持生活,他就起身离开,去别处生活了

其实不用想也知道,溥仪肯定是给他一箱金银,让他不需要为日后的生活奔波,虽然大清朝已经灭亡了,但是溥仪不允许自己的亲戚过着这样艰辛的生活,他觉得非常没有面子,所以给他钱让他去别的城市重新开始。

❻ 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王府指的是哪些王府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是指战功显赫的六家亲王和两家郡王。所谓"铁帽子王"就是"世袭罔替"则是指无论是亲王或是郡王,其后代总有一人袭爵位。就是袭爵人犯了罪其爵位仍可以由家族其他人员袭封。"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其王府也比一般王府庄重气派。

礼亲王府

位于西四南大酱坊胡同,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王府规模雄伟,占地面积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该王府与其他王府总体布局大体一致,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其后面有一个后罩楼。

20世纪20年代已荒芜。蔡元培于1927年在此开办华北大学。

50年代初民政部在此办公。现为国家经委的一部分及国务院宿舍所在地。

睿亲王府

位于东单外交部街路北。睿亲王多尔衮为清初摄政王,死后被议罪革爵,王府被废。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恢复爵位,在这里重建了府邸。

1929年后为私立大同中学校址。现在是北京市124中学校址。除神殿改为礼堂,似乎还遗留有旧迹,其余已难觅踪迹。旧府在南池子北,旧称"玛哈噶喇庙",后改为普渡寺。

郑亲王府

位于西单大木仓胡同。第一代和硕郑亲王努尔哈赤之侄济尔哈朗。王府清代进关之初建造,因济尔哈朗建府逾越了当时的建制规定,在清顺治四年(1647年)被罢官,并罚款。

郑王府坐北朝南,建筑雄伟,占地面积大,被誉为京师王邸花园中最佳者就是郑王府的后花园"惠园"。

庚子事变中大部分建筑和花园被毁。辛亥后押给西什库教堂,1925年后为中国大学校址,操场即是原来花园。

现在是国家教委所在地。府门、银安殿、东西配殿保存较为完好,重新修膳后,已焕然一新。

豫亲王府

位于东单三条。第一代主人是多尔衮的同胞弟弟多铎。20年代协和医院购得,改建大部分房屋,原貌已失。现在是协和医院所在地。

肃亲王府

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王府于顺治年间创建,历代亲王都以此为府邸。

义和团运动时,肃亲王府成为洋人抗拒义和团的重要据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条约》签订,根据条约东交民巷使馆区扩大了范围,肃亲王府被迫沦为日本使馆。日本人大肆拆除,改建了王府,王府的原貌已很难辨认。现在这里是北京市人民政府,西式楼房还保留在院内。

克勤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第一代主人是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的长子岳讬。这座王府是岳讬的子孙在顺治年间创建的。原府占地面积不大,平面布局与王府规制相符,但规模较其他王府小。

今府路南影壁和府前部东翼楼尚存外,其他已全部拆除。

宣统元年(1909年)袭封晏森是最后一代克勤王,民国后王府卖给了以兴办慈善事业著称的熊希龄氏作为住宅。

现为新文化街第一小学。仪门、三进庭院和两组殿堂建筑尚存。

顺承郡王府

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第一代顺承郡王是代善的孙子勒克德浑。清代最后一个袭王爵的是光绪七年(1881年)袭封的钠勒赫,民国六年(1917年)逝世。

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为三路,与其他王府形制相同。

1921年,皖系军阀徐树铮租住。军阀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为私有,作为自己的大元帅府。

现在是全国政协所在地,府内主要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全国政协的礼堂在原来的宫门位置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

庄亲王府

位于西四平安里太平巷。原来是清太宗第五子原为承泽裕亲王硕塞的府邸,其子博果铎袭爵后改号称庄亲王府。庚子事件中被毁。

20世纪20年代,北洋军阀李纯购为私宅,并拆除了王府建筑材料用于修建天津的李氏祠堂。

现在原府的东北角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住址。

❼ 关外真有铁帽子王爷吗

清朝入关之后八位铁帽子王全部跟随入关,关外并无此称号。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

清朝初期,一共册封了8位铁帽子王,但是清朝入关时这八位铁帽子王都跟着皇帝进了北京,所以关外就再也没有铁帽子王了。

皇帝按“功封”诏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铁帽子王:
六位和硕亲王,即,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两位多罗郡王,即,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次子代善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全是和硕亲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硕恭亲王:奕,道光帝六子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❽ 王八戴帽子,打一东北地名

齐齐哈尔

❾ 安阳帽子王在哪里在线等

第一家店:

安阳市北大街与大院街交叉口西北角(东北角是亨达利眼镜店);

第二家店:

唐子巷(丹尼斯店往北一点路西)

❿ 听过铁帽子王沦为车夫,溥仪送了他啥东西后此人消失

曾经的铁帽子王,结果沦落为车夫,溥仪给了他一件东西后此人消失

我相信只要是看过有关于清朝的电视剧的人都会在剧里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铁帽子王。

我相信很多人也对这个职位觉得很好奇吧,铁帽子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职位呢?在清朝的时候,铁帽子王其实也是属于亲王的一种,但是要比起双方的待遇来说,还是铁帽子王更胜一筹,而且就算是到了自己的下一代的时候,他也可以拥有跟自己相同的地位,在这一方面上,铁帽子王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所以在清朝的时候,铁帽子王是非常少的,如果太多的话,皇帝也不会同意养这么多不做事的闲人。



因此溥仪看到了这种情况,就专门找到了晏森,让晏森来东北找自己;晏森知道是溥仪找自己,所以自然对这件事是不敢有所懈怠的。于是在见到溥仪时,只见溥仪拿出来一个大箱子,并将这只大箱子给了晏森,而晏森拿着这只大箱子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就从此消失了!

不过仔细想了想,溥仪给晏森的也莫过于是一些金银珠宝,可以让他过得稍微好一点,不要在过上给人拉车的日子,这也就算是为大清做的左后一件事了吧,不过想来这也是一件挺可悲的事情了。

与帽子王东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绵羊皮一体外套怎么清洗 浏览:510
校服口袋怎么做 浏览:333
法拉利帽子格子款 浏览:508
捐校服信息 浏览:379
河南警察学院的制服多少钱 浏览:937
国内一线男装服装品牌排行榜 浏览:773
短袖怎么塞在裤子里面好看 浏览:604
武汉女裙女裤品牌 浏览:413
裤子前后浪代表什么 浏览:358
凤凰台旗袍秀佳丽走秀 浏览:371
老年女装羊绒外套 浏览:771
黑色鞋子裤子怎么配衣服图片 浏览:717
绿裙子配什么开衫好看吗 浏览:224
黑色线衫配什么围巾 浏览:459
雪羊儿羊衣品牌 浏览:684
夏季职业女装搭配品牌及商品 浏览:598
白衬衣外配什么颜色外套 浏览:457
棉麻刺绣女衬衫 浏览:988
蓝色短款棉服怎么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207
做旗袍扣的名人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