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这一词语原本指绿色的帽子,现在多半指伴侣出轨。其隐约的含义是伴侣的一方和其他人约会相好,另一方就称被戴了绿帽子。被人戴了绿帽子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绿帽子这个词也相传很久,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来源于下面的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
一、家有美妻在古代有一对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妇,娇美可人,风韵犹存,平时就在家里做一点针线活。因为她长得漂亮,所以就遭来了附近的一些小伙子们的追求。她的丈夫是一个做生意的人,要经常到外地去做生意,所以,夫妻俩的日子过得富裕,但是在丈夫外出的日子里,这位妻子就不免有些寂寞。
后来这件事发酵之后,百姓们就把绿帽子当做了对方出轨的象征,这个故事也流传到了今天。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听过这个故事呢?如果觉得我总结得还不错,欢迎在下方给我点赞。
⑵ ”绿帽”的由来
《元典章》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裹着青头巾。由此,“青头巾”就与娼妓之男性亲属有了联系。由于青、绿二色比较接近,又同属贱色,人们习惯于说“绿头巾”。
由于绿色与娼妓有关,后来,“绿头巾”专用来指妻子有不贞行为的男人,并演变成了“绿帽子”。
(2)绿帽子怎么由来扩展阅读
“戴绿帽子”是指妻子与别人私通的丈夫,这种说法一开始不是这样的。春秋时,有卖自己的妻女求食者,都要裹绿头巾,以别贵贱。从这里看已经有了羞辱的意味。
到了汉代仍然如此,《汉书·东方朔传》中记,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母,中年后寡居。后来和很年轻的情夫董偃出双入对,一日汉武帝来看姑母,她让董偃出来觐见,董戴“绿绩”谒见汉武帝。这种打扮是奴才身分。李白有诗云:“绿绩谁家子,采珠轻薄儿。”
唐代贞元年间,《封氏见闻录》记载,延陵令李封对凡是犯罪错的官吏不加杖罚,只是让他裹绿头巾以羞辱,错误严重的戴的时间长,轻微的则短,可见“戴绿头巾”已经作为了一种惩戒。绿色到了元代更是卑贱了,“戴绿帽子”成为典章中的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