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东北降温游客裹被子玩耍,外出旅游有哪些必带神器
2019年10月3号,东北地区一夜降温,北方进入了速冻模式。而且,不但降温4~8摄氏度,甚至高达14摄氏度,有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7~9级的大风。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依然游兴不减,披着被窝,裹着毛巾,连雨衣浴衣都用来当做了御寒的神器。居然有小孩子冻得哇哇大哭。
然另一个神器自然是卫生巾了,可以当抹布,可以垫在经常摩擦的部位,保护脚部的皮肤。
不过我还要偷偷告诉你,最好备上一些暖宝宝。因为在你胃疼或者膝盖疼的时候可以进行热敷!不要怪我没有告诉你哦。
⑵ 东北9°适合穿什么衣服
东北的冬季相对于南方来说是比较寒冷的,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室内有暖气,室内一般温度都在20度以上。但由于东北的气候特点,衣物穿搭如下:
1、东北冬季早晚温差大,请根据温度加减衣服,防寒服、雪地鞋、手套、帽子必备。
2、北方室内温暖干燥,晚上换下来衣裤(只要不是毛衣、羽绒服)洗干净后挂在室内,第二天基本都会干。所以衣物不用多带,2-3套够换即可
3、衣服:功能性强,具有防风、防水、保暖、透气性好、质地轻柔的羽绒服,含绒量最好180克以上。室内及旅游车内外气温相差较大,衣物要方便穿和脱,最好是拉链衫;裤子最好是羽绒裤或滑雪裤,怕冷的里面再加件抓绒裤或毛线裤。下雪的时候都顶得住。
(2)东北户外户外帽子扩展阅读
1、东北的房间都配有取暖设备,室温可达22℃以上,与户外的零下15℃~20℃形成40多度的温差,所以进入室内就要脱下外套,摘下帽子、围巾和手套。这是预防感冒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2、在户外活动出汗并到燥热时,切不可摘下帽子、手套,脱下外套纳凉,要尽快把头部的汗擦干,进入室内后方可摘下帽子、手套并脱下外套。
3、 保暖杯、干粮(千万不要带面包,可以带一些饼干、巧克力、沙琪玛等,因为面包在寒冷的地方会结冰~硬邦邦的,和石头一样。)推荐带上一些泡腾片,每天晚上喝一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
⑶ 野外生存的全套装备包括哪些
野外生存的全套装备包括:
1、T-REX管道胶带
永远都不要低估管道胶带的实用性,其真的事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当然,T-REX管道胶带并不是常用的那些,它更为结实、更具黏性,其上的UV保护层可以有效阻止阳光减损附着层。
2、Zippo防风打火机
与任意火柴装备、弓钻或其他生火方法相比,Zippo防风打火机不仅操作更为简单,且造型更为小巧,便于携带。
3、LastMan终极伞绳手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身携带伞绳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为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做好准备,因为其可以用于包扎伤口、搭建居所、设捕猎陷阱等等。
4、SwissSafe的mylar应急户外毯
其可以转换为居所,可以用太阳能来烹饪食物;在夜晚的时候,它可以用来给你取暖,甚至可以用作止血带或者吊带。
5、LifeStraw个人手持式滤水器
在任何生存情况下,获得可饮用的水资源应该是首先考虑的事情。这款LifeStraw个人手持式滤水器就是首选,非常的小巧,无论是放在口袋还是包中,都可以携带;其可以过滤1000升被污染的水资源,杀死99.9%水性细菌和寄生虫。
(3)东北户外户外帽子扩展阅读:
必须有的就是一把功能性的刀具,很多其他的东西都可以取自于环境。还有很多相关的装备很多很多,要看需要还有自己的承受能力,不可能背着餐厅和卧室还有家去野外生存;
野外生存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自卫,能捕杀,能方便使用的多功能军刀,自然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被利用起来,主要靠你去发现和取用,人本身就是从自然里来,所以生存对人类来说应该是最能适应的事,你只是需要一个更让你得心应手的工具。
⑷ 去户外一般要配备那些装备,越详细越好,谢谢
个人穿着用品:
一、服装篇
1、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抓绒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风、保暖)
3、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4、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5、羽绒衣裤(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带的保暖必备)
6、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二、鞋袜篇
1、徒步登山鞋(适应性强、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帮的,可保护叫脚踝)
2、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3、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5、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6、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泞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镜
1、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抓绒帽(主要是保暖)
3、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4、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个人装备用品:
一、背包篇
1、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二、野营篇
1、睡袋(长途宜带体积小的羽绒睡袋,节省空间,还有就是根据季节的需要带)
2、睡袋内胆(长途旅行不露营的话,只要带个防脏的抓绒或者棉的睡袋内胆就可以了)
3、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4、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5、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6、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靠的)
3、营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四、炊具篇
1、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小资用品之一)
2、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
3、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都靠他了)
4、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
5、烧烤炉(自驾车活动可以携带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
2、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
3、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
4、保温水壶(冬天出去,喝一口热水是一种享受)
5、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
六、通讯篇
1、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
2、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
3、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
4、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登山帐(使用得好,可以节省20%左右的体力,还可做为独脚架)
2、洗漱包(用处不说了,井井有条而已)
3、个人卫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纸,爽足粉,耳塞,防晒霜,唇膏,发热贴,指甲钳,净水器药品,个人药品,)
4、背包雨罩(不仅可以防水,长途的话,是防尘的理想工具)
5、背包捆扎带(可用于背包外挂物件的固定,必要时可连接做保护绳)
6、地图(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都用得着的工具)
7、小快挂(方便在背包上随便挂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或迷路后寻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军刀(觉得男人身上都应该带一把,小到削苹果,大到砍数,都可以用)
10、户外手表(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
11、头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围脖摆酷、御寒)
12、防水袋(保护你的衣物,用品不湿,方便背包内的整理)
13、证件袋(贴身放重要的证件或钱财)
14、小型望远镜(增加你的视力所及范围)
15、针线包(万一衣物坏了,缝缝补补总是要的)
16、笔记本(记录你旅行的心情或帐务的需要)
17、备用电池及充电器(很多东西用得到电池)
18、充气枕(长途坐车或飞机时的理想伴侣)
19、药品(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好得快、黄连素、止血绷带、创可贴、维生素药片、眼药水、红花油……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携带)
20、备用食品(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葡萄干、能量棒……)
⑸ 东北人冬天都穿什么为主,羽绒还是皮质,还有冬天可以不戴帽子吗谢
羽绒为主,皮衣太重了,所以隔几年才会流行一次。
冬天有不戴帽子的,但是在户外不能时间太长,耳朵很容易就会冻伤
⑹ 去东北旅行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去东北旅行的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预防寒冷,预防感冒。东北的冬季相对于南方来说是比较寒冷的,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原因是东北的冬季比较干燥,所以感觉上没有天气预报中说的那么寒冷。室内有暖气,一般温度都在18度以上。但由于东北的气候特点,还是有些注意事项要注意一下:
一、着装:
1、鞋子:“寒从脚下起”。从保暖的角度讲,鞋是最重要的。一双轻巧而保暖的鞋子,可以使你感到全身温暖。从经济上看,可以购买棉鞋,喜欢户外可以购买高邦户外鞋,一鞋二用。容易出脚汗的可大一号,里面放卫生巾,防潮又吸汗,效果不错哦。
四、其他:
1、预防感冒:由于室内和室外有比较大的温差,所以千万不要在出汗或衣物很少的情况下到室外,否则容易引起感冒。
2、护眼:应准备一副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光刺伤眼睛。
3、防滑:在冰雪上行走时,膝盖应微曲,身体的中心向前倾,这样就不容易向前倒。
4、药物:特别是感冒药,是东北之行的必备药品。
5、相机:在寒冷的条件下相机容易失灵。尤其是“傻瓜”相机更怕冻。所以在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机的保暖,或藏于怀中,或放置暖手器于相机带内。从室外进入室内,切记将相机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胶袋内保护,否则因室内外温差太大,相机会出现“返霜”现象。
⑺ 南方人冬天时去东北旅行需要哪些装备/衣物呢
羽绒服是必备的,护耳朵的帽子,保暖手套,只要是你认为最保暖的衣物,带上没有错。
⑻ 大狗(比如狼狗或大笨狗)在东北户外能过冬吗,能冻坏吗
能,不能。
狗狗本身具备很强的过冬能力,狗狗的皮毛和自身的抵抗力能保证基本的冬季健康,但宠物狗由于血统和人类培育的问题造成了一些自身条件的改变。宠物狗的皮毛和生活习惯不再如同普通的土狗那样皮实。所以如果想让狗狗在室外过冬,还是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并且不要一蹴而就。
(8)东北户外户外帽子扩展阅读:
狗狗喂养注意事项:
用户需要注意狗狗也是需要补充水分的,所以经常给狗狗盆里放些许水,让狗狗渴了随时可以喝。但是冬天东北不是一般的冷,狗盆里的水,不超过半个小时就会冻成冰,这个确实比较难处理,但只能想其他办法。
所以每次给狗盆里放的水要尽量少,尽量够狗狗就喝一顿的,这样盆子里基本不剩下什么水,也不会冻,只是会倒水次数频繁点。狗狗都是有狗窝的,争取给狗窝弄个取暖设施,把狗盆放在狗窝里,这样可以延长水冻冰的时间。
⑼ 冬季户外旅行为什么必须穿专业户外装备
冬季到北方进行户外徒步及探险也越发成为时尚。不过,因自然条件恶劣、活动难度加大等因素,冬季户外旅行的难度指数也相对增加,更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对于户外旅行经验相对缺乏的游客来说,从衣着、装备到心理层面,都需在出发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1 天气多变 三层衣服要穿好服装固然是旅行中应该加以着重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在冬季户外旅行中,穿什么直接关系到旅行的健康指数和舒适度。由于冬季天气情况复杂多变,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所选择的服装应尤其注重功能性。选购前,应先想好个人的具体需求及服装的使用范围,并结合自身的耐寒程度,争取以最经济的价格选到最适合的衣服。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根据“三层衣服”的户外着装概念来应付各种天气的变化以及冬季各项户外活动的实际需求。“三层衣服”是国外的户外活动者发展出的一套着装理念,具体分为排汗层、保暖层、阻绝防护层。排汗层为处于最内层的内衣,要求排汗性能好,可保持和维护皮肤表层的干爽。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室内有暖气供应,长途跋涉或运动后进入室内遇到暖气,容易产生汗水,如果能迅速地将湿气排到内衣的表面,汗水就不会直接在皮肤表面蒸发而引起体温的骤然降低。中间层为保暖层,要求衣物具有不吸水、轻而宽松的特性。这是因为,轻而宽松的衣服能聚积较多的空气,保暖效果也越好,比单件厚重的衣服更保暖。从颜色方面来说,由于这层衣物也常会穿在外面,应尽量选用鲜艳色彩,以方便别人能在远处发现自己,避免意外脱队。最外层为阻绝防护层,防水、防风、保暖与透气是其主要功能。这里要说的是,不同材质的衣服,其防水、透气的功能也不一样,冰天雪地的环境下,衣服容易被冰雪弄湿,故应优先选择防水性较强的外衣。服装配件方面,最好准备两副手套替换,保暖之余,还可起到防水的作用。此外,冬季气温低,鼻子若裸露在外容易受冷空气刺激而引起流鼻水,为避免这种情况,可用围巾把脖子连同口、鼻围起来,让冷空气不至刺激到人体呼吸器官。而帽子也是防寒的必需品,除了厚的滑雪帽,亦可选择配有连帽的羽绒冬装,双管齐下,保护头和面部。2 雪地徒步 双脚双腿需保暖户外旅行活动中,“行”是主要的内容,鞋和袜的基本功能更加强调如何保护双脚,而裤子也要足够暖和,宁可衣服穿少,裤子也要足够暖,否则腿冷人更易感觉到彻骨寒冷。冰雪覆盖的路面比较滑,最好穿防滑雪地鞋,鞋内垫鞋垫。切记不要穿单皮鞋,否则人一到户外,双脚很快就会被冻伤。不习惯穿棉鞋的也可用高帮登山鞋代替棉鞋,尤其是户外登山时很实用。袜子的选择和鞋同样重要,要注意袜子的保暖效果以及是否合脚。对于袜子的材质,不少游客过分迷信高科技纤维COOLMAX,实际上,这种材质侧重于排汗效果和速干性能,更适于夏季旅游,对保暖并无作用,冬季旅行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区旅行时,推荐选择在纤维中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羊毛的袜子,既保暖又舒适。裤子方面,滑雪裤是最佳选择,也可从里到外依次穿纯棉秋裤+厚毛裤+具挡风效果的厚休闲裤,并可根据个人需要适当增加羊毛腿套、护膝等,提高保暖指数。要提醒的是,女性游客切不可贪图一时靓丽而不穿毛裤,否则在户外呆不了半小时就会冻僵、感冒,影响整个旅程。3 徒步觅景 先做功课好防范冬日大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美得仿似童话一般,远道而来的游客当然忍不住要频频到户外寻觅美景。要提醒的是,到积雪较厚的地方徒步旅行,出行前务必做足功课。冬季不可独自到不了解的冰川或原始森林区域进行探索、拍照或徒步,以免发生意外。以前段时间发生的四姑娘山驴友失踪事件为例指出,该事件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驴友擅自闯进已封闭地带,更改路线后又闯入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才会陷入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困境。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驴友在制定线路时应首先对景区的旅游规范加以了解。此外,到人迹罕至的区域旅行应留个心眼,在雪地或冰川上行走时,自备彩色标识牌做出标识,并随身携带压缩饼干、热水瓶、药物应急包、指南针、防潮垫、打火机、手电筒、轻便保暖睡袋等简易户外求生物品及装备,以防出现突发状况时束手无策。在户外装备方面,也应考虑到住宿条件,由于西部和东北一些偏远徒步线路的住宿条件有限,如床单未经及时换洗、不能保证一客一间房等,最好的办法是自备厚睡袋,并随身携带专业的户外洗漱脸盆、防潮垫等易折叠装备,以便在无法抵达既定目的地时可随时到民居借宿,遇到紧急情况时亦可临时搭建可挡风避雨的场所,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