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罗马军手礼是什么含义请教下历史
军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当时在古罗马帝国庞大的骑兵军团里就已经有了军礼的雏形。每当帝国的骑士们策马相遇时,都会相互举起头上戴的面甲,据说这一方面是为向对方表示敬意,体现骑士精神,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脸部,以免被对方所误伤。到了11世纪,欧洲各国的骑士们大都去掉了面甲,举面甲的传统也慢慢演变成脱下头盔或帽子以示敬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其代表人物克伦威尔领导的新式军队正式把脱帽致礼的传统改为用手接触帽檐敬礼。这时候的英国军人相互敬礼时,右手掌紧贴帽檐,手心向外翻,用以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示其军人的气魄 。这种军礼形式,最先从英国陆军开始,然后传到了海军和以后的空军。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也先后实行了这一新式军礼。不久,这种军礼又传到了美国,进而逐渐传到了全世界。目前世界各国军队的军礼虽然各不相同,但举手接触帽檐致敬的这一表现形式却都是通行的。
2. 欧洲中世纪有些骑士的头盔上插一撮毛,是什么动物的毛有什么意义吗只是装饰吗那古罗马军官的头盔上
不一定是动物的毛。有的是小雕像。具体是什么大都与佩戴者的家族的纹章有关。比如纹章是鹿,头盔上就是鹿角之类。所以在观看比武的时候,人们通过辨别头盔上的装饰就可以知道佩戴者的家族。古罗马军官的头盔上的大多是马鬃。
3. 有没有喜欢中世纪欧洲骑士盔甲的
有的,
一提到中世纪的骑士,人们会马上想到高大的战马,光鲜亮丽的铠甲,高尚的骑士精神,行侠仗义、救死扶伤的美德等等。在这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骑士的那身行头了——骑士铠甲。
我们是怎么看到这些铠甲的呢?在博物馆,今天保留下来的这些传世铠甲让我们看到了欧洲的铠甲和东方的铠甲的不同,这些铠甲用钢铁把骑士从头到脚都包裹住,只给眼睛留两条缝,给鼻子留些小孔,走起路来哐哐作响,就像现在的机器人,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和假设出现了,有人说欧洲骑士身穿重甲,关键部位重达一百公斤!穿铠甲要人帮,跌倒了要人扶,上马要用类似吊车一样的杠杆吊上马背!有人说,欧洲骑士的铠甲是整块钢板制成,不是东方铠甲的叶片甲,对长矛防御力较好,对刀剑防御力较差;甚至有人对欧洲骑士穿那么重铠甲的动机大加评论,说用这么重的铠甲对付游牧轻骑纯粹是脑袋被门板夹了或是小时候被傻子抱过,敌人都不用浪费箭射你,累都累死你,想跑都跑不掉等等。
还有人根据欧洲的骑士铠甲对东西方在中世纪的交锋——蒙古骑兵入侵欧洲时期双方的战术进行分析,认为欧洲骑士就是重骑兵,价格昂贵,数量少,欧洲人对其太过自信,单纯使用重骑兵短途突击,这样蒙古骑兵用复合弓精确射杀,用挠钩等武器把重骑兵弄下马,重骑兵盔甲太厚,下了马几乎站不起来,很多都是下马后被蒙古马踩死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论是事实吗?欧洲人有这么傻吗?现在本人根据国外专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自己几年来的探索,详细的为你解读欧洲骑士的铠甲到底是如何被制造和使用的,以及欧洲骑士的战术。
今天大家对欧洲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铠甲的了解,大多来自博物馆里的铠甲实物以及根据这些实物创作的图形和绘画,并以此对欧洲骑士和骑士铠甲进行推测和想象。其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欧洲中世纪时期的铠甲生产只集中在三个国家,它们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当时欧洲还未工业革命,铠甲制造完全依赖手工完成,制作铠甲的手工业者被称为铁匠(blacksmith),这些铁匠大多数都集中在上述三国的大城市中,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马赛,德国的奥格斯堡等,(英国在整个中世纪时期的铠甲完全依赖进口,没想到吧!)在这些铁匠中,有的擅长制作头盔,有的擅长制作胸甲,还有的全身各个部位的铠甲都会做,也就是做出我们今天所说的套装,并且还能在套装的件与件之间的组合方面有独到的改良,或者在套装上用自己的风格进行艺术装饰,如凹版花纹、凸版花纹、镀金花纹等,并刻上自己的名字,后者被称为铠甲制作业的大师。
骑士们的铠甲一般都是量身定做,在当时,金属的价格并不便宜,请普通的铁匠制作铠甲散件都非常昂贵,别说请铠甲大师来制作套装,其价格更是惊人,因此,能够请大师来制作铠甲的人一般都是国王、领主和大贵族,这些人都是贵族阶级的上层,而骑士是贵族阶级的最下层,普通的骑士一般是请不起大师为自己做铠甲的,只能请普通的铁匠做些散件。另外,普通骑士的铠甲还来自另一个方面——战场缴获,或者说拾取,欧洲诸国长年征战,互相攻伐,战场上幸存下来的骑士从阵亡骑士的身上搜罗包括铠甲在内的各式武器装备,适合自己身材的铠甲经铁匠修复后留作己用,自己用不了的就卖给铁匠,铁匠又把它卖给其他骑士,那些不产铠甲的国家和城市里的铁匠都从事这种修复和转手铠甲的行当。
比较穷的骑士只能在身体的重要部位购买金属铠甲,其余部位只能用皮甲,因此中世纪欧洲骑士们的总体装备水平并不高,战场上双方骑士的装备都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必须用罩袍来区分敌我,罩袍上绘有各自骑士所属领主的标志和颜色,其感觉就像网游“魔兽世界”里的战场一样,部落和联盟都穿相同的套装,练的好的可以穿高级套装,就如同上文提到的大贵族,练的差的只能穿些散件,如同普通骑士一般。
而欧洲中世纪各个时期骑士铠甲的样式、风格又不尽相同,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1世纪,骑士的铠甲都效仿古罗马时期的锁子甲和鱼鳞甲,并且大多只是在身体重要部位进行防护,1066年黑斯廷战役以后,骑士在战场上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了战场的主宰,铠甲也发展成全身穿着锁子甲、持盾、头部带一顶有护鼻的硬头盔的式样,此后的十字军东征时期(包括蒙古骑兵入侵欧洲的时期),这种铠甲式样一直保持着,只是头盔出现了把整个头部罩住,只留两条缝给眼睛的“大头盔”。
锁子甲真正登峰造极的境界出现在13世纪,也就是所谓的“编织甲”。这是一种将极细的金属丝和亚麻丝编制成线,然后再以制衣方法制造的软甲,看上去如同一件金属色粗毛衣一样,它对砍劈和穿刺的防御力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价格也一样居高不下。
而即使是常规的锁链甲这时也达到了“缝隙中穿不过猫的胡须,看上去如银色的粗缎子”的程度。
相对应的,铠甲的防护力也并不惊人,今天博物馆中铠甲的平均厚度大约和硬币差不多,这个厚度的钢板,力量大的弩机和弓箭是能够射穿的 ,但是会大大降低弓箭的杀伤力,因此,大多数骑士的铠甲实际上是起到降低伤害的作用,并不能抵御伤害。
的确200磅的英国长弓配合热处理后的穿甲箭头可以穿透米兰甲,但大多数弓箭对米兰甲无效,更别提后来的超哥特甲,实际上,阿金库尔战役即使面对法国的早期板甲,普通的长弓也大多失效了。
4. 中世纪骑士的装备有哪些
骑士穿盔甲,而且都是量身定做的,骑士使用的武器是佩剑,并且装备有轻型盾牌,因为盾牌的装备.使其更能有效对抗天敌弓箭手,增强了战斗力.骑士的杰出代表是十字军,长矛也是骑士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骑士在战场上与敌人交战,最先使用的武器就是长矛,中世纪之前的欧洲,长矛在战争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步兵用,骑兵也用.长矛由铁质矛头和木质矛杆组成,比较轻便。中世纪骑士长矛矛杆很长,在12世纪,矛杆长度不少于8英尺。14世纪末,有矛杆长达15英尺。矛杆以梣木最为普遍,也有用苹果木、锇耳枥木、松木等质地比较坚硬且具一定韧性的木材为宜。盔甲是骑士的重要装备。中世纪早期,法兰克军人的铠甲很简单,他们往往把圆形、菱形或小方形的金属片缝在皮子或厚布上,护住从脖子到大腿的身体。当时最好的铠甲是锁子甲,这种铠甲在公元前20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已出现。锁子甲由数千个小铁环相互穿套在一起,制成长至膝盖,袖子到臂肘的铁衣衫,其下摆前后开叉或前后左右开叉便于骑马。中世纪早期,由于锁子甲工艺精细,价格昂贵,只有大贵族和国王们才能置办得起。查理大帝曾下令大力发展铠甲生产,并严格禁止铠甲出口外卖,使锁子甲逐渐成为骑士普遍穿用的铠甲,到12世纪,锁子甲的生产工艺进一步发展,长袖锁子甲普遍出现,而且大约在1200年左右,出现了与锁子甲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手套,姆指与其余四指分开,铁手套的掌心部分用布或皮革制成。与锁子甲分开的铁手套随后也出现。另外,许多锁子甲带有与之连为一体的锁子甲护帽,把骑士的头部,包括前额和下颊都护在里面。有些骑士只戴这种护帽,外面不戴头盔。头盔是骑士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早期的头盔比较简单,大多为圆形和锥形,有的头盔前沿处伸下一条铁以保护鼻子。这类头盔通常戴在锁子甲护帽上,锁子甲护帽内垫有柔软的棉布或麻布。12世纪的圆顶头盔,除前面双眼处有条缝隙,整个头部和脸部都被罩住,面板处被凿出许多小孔,借以呼吸。13世纪,出现平顶圆筒形和罐形头盔,头、脸和颈部都被护住,由于此类头盔很重,有的重量超过20镑。如此的重量,骑士不是用头顶着,而是用双肩支撑,在双肩处用皮带或铁纽与铠甲连接.随铁叶甲的出现,头盔也相应发生变化,与铁叶甲所用材料一致,颈部以上除眼睛外,都被罩住,面部的鼻、嘴处呈鸡嘴状或狼嘴状凸出。后来,面部护甲被制成能转到盔顶或旁边样式,需要时可转过来护住面部。战马是骑士的战斗伙伴,也是不可缺少的装备,没有战马也谈不上骑士。骑士极为看重战马的载重能力和奔跑速度,能同时驮载四名全副武装的骑士的战马被誉为“铁背”。中世纪有关于两名骑士同骑一匹战马作战的传说。中等速度的奔跑能力,不能被选为战马。战马还应具备腾越一定高度的障碍和跨越一定宽度沟渠的能力,优秀战马的跨越宽度,不应少于13英尺。战马的颜色也是决定骑士是否喜欢该马的依据之一。在中世纪早期,纯白色的马声誉最高。其次是白色与其它颜色相杂的战马,面门或四蹄为白色的战马也受到喜爱。而实际上,中世纪历史上留下英名的战马大多为枣黄色、栗色、黑灰色、红褐色等等。无论什么颜色,其毛皮应亮泽、细腻。(我还是喜欢黑色的马) 许多骑士愿意选择未经阉割的雄性马,这类马通常性情活跃,暴发力强,特别是在紧要关头,往往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机智和力量。但也有骑士喜欢牝马,这类马少喧闹和嘶鸣,宜于偷袭和夜间行动。战马的品种和家族,受到极高的重视。中世纪西欧声誉最高的是西班牙种战马,其次是加斯科尼战马,随后是匈牙利、叙利亚和罗斯马。优秀的战马,性情不一定温顺,有的甚至很暴烈,除其主人和经常喂养它的扈从外,其他人很难靠近。
5. 手表后边Cæsar SWISS No.2461手表标志是古罗马骑士头盔,谁知道这是什么牌
凯撒大帝时装表
6. 那些像西洋中世纪骑士的头盔来自哪个兵种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士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稳固的统一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中世纪的战争,是由组织散漫的战斗团,在需要运用策略和调动的战场上互相对峙、冲突,然后再一步一步演进而来。演进中的一个部分,反应在不同的兵种和武器的发展上,以及如何去运用它们。黑暗时代的早期军队,是一群没有组织的徒步士兵。当重骑兵兴起后,最好的军队就是一群没有组织的骑士。徒步士兵会对沿途的农田造成破坏,在攻城战时则会造成更大的打击。当两军对峙时,重骑兵往往会被布置在军队前列、轻骑兵在两翼,步兵与弓兵在后(中世纪大阵)。在战斗开始后重骑兵会率先对敌军阵型发起冲锋。重骑兵冲锋的威力是巨大的,数次成功的冲锋便可以彻底撕裂敌军阵型。不过,在混战的时候,骑士们会试图与他们的敌人作一对一的交战,而徒步士兵又会夹在敌我双方的骑士之间。这种战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中古时代早期的徒步士兵,大部分都是在封建制度下被征召的农民,并未受过作战训练。弓兵在攻城战上十分适用,但在战场上也一样冒着被消灭的危险。到了14世纪后期,指挥官加强了骑士的纪律,使他们的军队更能发挥团队的合作。但是在英国的军队里,尽管长弓兵在很多的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可是骑士并未给予这些射手太多的重视。纪律也让越来越多的骑士为报酬作战,罕有为忠诚和光荣作战者。在意大利的雇佣兵以长期作战但少有损伤而闻名。在这个时期,各阶级的士兵都是军队的资产,不会被轻易遗弃。这使得过去追求光荣的封建军队,逐步成为只关心他们会收取多少报酬的专业军队。骑兵会被特别地划分为三支队伍或三个部分,然后一队接一队衔命作战。第一波的攻击会突破或冲散敌军,接着第二或第三波的攻击就能加以制服。敌军一旦逃走,就可以予以杀戮或俘虏。事实上,骑士如果采取个人行动,对任何指挥官的计划都是很大的伤害。骑士最关心的是忠诚、光荣和骑乘在一流队伍的第一行列位置。为争取个人光荣,在战场上获得全面的胜利反而沦为其次。在战场上开始作战之后,不用多久骑士就会攻击他们所看到的敌人,如此一来便破坏了整体作战计划。指挥官在必要时把麾下骑士自马上卸下,是控制他们的最佳手段。这是小型军队普遍采用的方式,因为这些骑士很少会期望在作战中表现。卸阵下来的骑士可以适时加强战斗力量,并提振一般徒步军队的士气。这些骑士和其余徒步士兵,会被用在减缓敌骑冲锋的标桩、或其他战地工事的后方作战。1346年的克里斯战役,是骑士不遵守纪律行为的一个例子。当时法国的军队在数量上超过英国的军队(四万对一万),并且拥有非常多的骑士。英国人把长弓兵分成三个队伍,在标桩的防护下投入战场。在这三个队伍之间的,是两队卸下马的骑士,而第三队卸下马的骑士则被保留作预备军。法国国王亦将麾下骑士组编为三个部分,并且指派热那诺斯的雇佣弓兵去射击英国的骑士,但因弓弩被弄湿而起不了作用。此外,法国骑士又忽视法王在组织上的努力,在开战不久后,一见敌军就立刻狂怒不已,张口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杀啊!杀啊!”由于法国国王忍受不了热那诺斯人一再箭上失准,便命令骑士前进,并击倒在他们前面的热那诺斯弩兵。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最后由英国的骑士和长弓兵(他们保持了其弓弦的干燥)打败了那些骑着马匹但作战时毫无纪律、乱成一团的法国骑士。到了中古时代末期,重骑兵在战场上的价值不如以往,几与投射部队和徒步军队无异。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了解何以审慎部署的攻击仍然失效的原因以及训练步兵的重要。作战的规则改变了,标桩、马匹陷阱和壕沟都常常被军队用作防护工具,以抵抗骑兵的攻击。如果骑兵对大批各个等级的长枪兵和弓兵(或枪炮手)作出攻击的话,只会产生一大堆受创的马匹和骑兵。骑士会被迫徒步作战,或等待适当的攻击时机。只有敌军在移动、混乱、或从临时的战地防御工事中走出来的情况下,毁灭性的攻击才能奏效。
7. 中世纪骑士的着装
紧身短上衣。
主要是因为锁子甲会反射阳光,也为了防止甲衣上的铁片被日晒雨淋而生锈,另外也便于人们在衣服上绘制标志,如十字架,家徽,以辨明敌我。
8. 为什么骑士的头盔是T字型
这就涉及到历史了。15世纪(中间段以前)时意大利人盛行古希腊风,因而出现了一种“巴布塔头盔”,其外形非常像古希腊的科斯林头盔(斯巴达勇士戴的头盔)而在意大利火起来。巴布塔盔也有没有鼻梁的版本,这就是t型盔的原型。
但是仅仅盛行古希腊风的意大利的骑士喜欢这种头盔,其他国家的骑士根本不稀罕。因为科斯林头盔脸部防御力差,而且其他国家的人并不喜欢什么“古希腊风”,因此科斯林头盔逐渐埋葬在历史长河中。
9. 古代西方骑士的装备有哪些详细的给好评
作战装束
骑士的作战装束
中世纪,骑士作战时用于保护身体的铁甲叫甲胄(body armor),整套的铁甲称为全身甲胄(a suit of armor)。
甲和胄一套称为全副盔甲(panoply),还有链甲(chain armor)和板金甲(plate armor)。
一套盔甲由护盖身体(protective clothing)和护盖头部(headgear)的器物所组成,它们通常用铁片和厚的鞣皮制造。
14世纪以前,一般使用由链和铁板所组成的护甲,有链甲式的护甲和简单铁制的胄组成。15世纪以后,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属板制成,精致的甚至看不到接合处,且常有装饰性的镶嵌(decorative inlay)。这种甲胄由于相当重,所以一般是骑士在战马上作战时才使用。
骑士勋章
为了区别在战场上的骑士,一个名为勋章的标志制度得以发展。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饰以骑士标志的外衣成为他的战袍,让人从标志上即可加以辨别。宗谱纹章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设计特有的标志,并可保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其官员会把标志记录在特别的簿册上,由他们保管。
战袍会代代相传,并在结婚时作修改。在不同的国家里,某些设计会保留给王族。到了中古后期,城镇、基尔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贵族的市民也会授予战袍。
在战场上,战士会以战袍来区分敌我,并在混战中挑选出与之匹配的敌手。司宗谱纹章官会制作一个有关骑士的标志清单,他的地位中立,可作为两军之间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们可以在城堡或城镇的防卫者与攻城者之间通信。在战后,又可以从死者的战袍来辨别出他们的身份。
骑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强悍的部队。他们是第一支穿戴护甲的部队,同时精于进攻和防守。骑士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和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和马群才能生产骑士。
骑士是重装的骑兵部队,最早是出现在中古时代的欧洲。如同上古时代的日本武士一样,骑士也奉行着一套严谨的法典,彻底规范着他们在战场上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