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知道,印度人穿的服装叫什么如图
称为裹裙(dhoti)和搭帕(patta)。
男性的裹裙覆盖了从腰部到小腿或小腿根部的裹裙,用一根腰带在前面打结固定,有钱有地位的男性腰带在两端结成球形,并饰以精致的刺绣。除了裹裙和腰带外,第三件装束是长长的棉质搭帕,贵族一般把搭帕的两头分别搭在肩上,让中间垂下遮住胸脯或者把搭帕的一头搭在肩上,也可以披在后背再用手腕抬住。
但是对苦力和手工艺者来说,搭帕更适合扎在头上挡住阳光或者是捆在腰上方便工作,或者是作为擦汗的毛巾。
同时,女性的裹裙穿法跟男性不同,裹裙从最开始的不透明后来变得越来越透明了。 女性的裹裙由短小的布条缠成,另一块布固定在正面腰带中间再穿过两腿之间并固定在背后的腰带上。比较长的裹裙遮住了膝盖,还有一种穿法是紧紧的把布条裹住臀部做成筒裙。
贵族妇女的搭帕是用薄布做成并装饰了边缘搭在头上。同时她们的腰带跟男式相似,有时还会在腰带一端系上装饰性的手帕。底层人群仅仅能穿着粗糙的布裹裙和头巾,跟现代印度底层人群的穿着是一样的。
(1)印度男的带帽子扩展阅读
印度服装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纱丽(SARI),纱丽并不是裙子,而是一块尺寸约为5米乘1米5的大布料。先穿上衬裙(PETTICOAT)和长度刚刚盖住胸部的打底小衬衫(CHOLI),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层层叠叠的把那块大布料巧妙的裹在身上,再把关键部位用别针固定,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纱丽了样子了。
从面料来讲,南部的女性偏爱丝绸和棉布的,北部的多为雪纺。因为南部是丝绸产区,相对便宜,而婚礼等大型活动所用的纱丽丝绸就很昂贵了。根据地区的不同,纱丽也有很多穿法,腹部褶皱的数量,后面那一段是搭着还是盖在头上或掖在腰间,都有不同。
通常来讲,纱丽是已婚女性的专利,未婚的女性多穿的是一种叫做“旁遮普服”的套装,旁遮普服最早是印度北部旁遮普省锡克教女性们的服饰,所以由此得名,后来因为好看又方便,便传遍了印度全境,成为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服饰。
『贰』 印度人为什么戴头巾
印度人特别是印度男人戴头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
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2、传统观念
印度人包头则是和他们的传统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人认为,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非常在意头部,认为不能随意触摸。如果小孩子被摸头,会被认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头被摸了,那就等于受到了侵犯。
(2)印度男的带帽子扩展阅读
印度的概况
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叁』 印度男人的头饰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在印度的某些街巷行走,你会感觉回到了几百年前。来来往往的行人,街头的摆设装置,几乎看不到一丝现代化的痕迹。别的不说,就说印度人头上戴的,身上披的,那就是一绝。其实,保持自己传统服饰的国家,也不在少数,比如阿拉伯国家,但能像印度这样全面保持浓厚传统的国家,实在是凤毛麟角。印度人就是这样顽强而自信地坚持着自己在服饰上的悠久传统和审美习惯,并且自豪地向外部世界展示着。
其实,印度男人的帽子和裙子,都是一块简单的布,但他们能魔术般地缠裹在头上和腰上,发展出多种样式出来。
印度男人的服饰最普遍的叫“托蒂”,是一块三四米长的白色布料,缠在腰间,下长至膝,有的下长到脚部。农村男人会用一块布围住腰,一端搭在肩上,天冷时可以再加一件披肩。
印度男人的头巾长达几米,从头巾的不同包法上可以看出他的宗教和地域。如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的头巾就有明显的不同。印度教徒缠头巾比较灵活,不愿意缠也可以随时摘下来。而锡克教徒缠头是强制性的,也就是说你看到一个不缠头锡克男人的机会,基本上和彩票中大奖的机会持平。
重点是【锡克人的一生,是从来不剃毛发的,所以成年的锡克男人,人人都是一头披肩发。但这头披肩发你是见不着的,如果要他们摘下头巾,那是对锡克人的侮辱和挑衅。】
『肆』 印度人为什么带头巾
头在大多印度人观念中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有些地区认为摸小孩头部是不吉利的,包上头布也一种保护。
印度锡克人的头巾是宗教规定,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只能穆斯林包头巾而不允许其他印度包,勇敢自尊的锡克人为了表示抗议,号召所有锡克男人统统包头巾以示威,并逐渐成为印度人带头巾的传统。
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印度的每个宗教在次大陆都有它的信徒。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美丽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业特大都市孟买可以说是印度宗教、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缩影。
『伍』 印度男性传统服饰是什么样的
印度人的服饰主要分为礼服和常服,礼服是在婚礼上以及一些重大节日和社交场合穿的,另外一种常服,就是日常生活中所穿的普通衣服。
『陆』 有些印度男的为什么要包头巾
1、印度民族宗教众多,光凭脸孔难以区分 包头是印度锡克教徒的一大特征用头巾包头是他们的宗教习惯,但是包头的并非都是锡克教徒,因为印度教徒传统上也是包头的,只不过两者的包头形状不同。印度教徒的包头更应称之为缠头,因为棉布是平行绕着脑袋边缘走;而锡克教徒的包头是把整个头的头发甚至耳朵也包起来的,缠好后,在脑门上方是一个三角形的尖的形状。
2、 现在,除了锡克教徒仍能坚守其包头传统外,印度教徒很少见到有包头的了,往往只有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婚庆等重要场合,印度教的男人才会隆重穿上传统服饰,缠上头布。锡克教徒年幼时,无论男女都会梳一个奇怪的头型——前半脑袋的头发挽一个小髻顶在脑门上方,下半部分头发编成麻花小辫后翻上去紧紧缠绕头顶的小发髻,然后用一块深色的棉布(有个专门的名字叫Patka)把头发包起来,薄薄一层,以遮住头发为目的,所以发型的样子仍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