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日本帽子后垂布

日本帽子后垂布

发布时间:2021-06-12 16:23:46

① 日军帽子后面为什么有几块布,象飘带一样的东西

日本军帽上的布片称为“军帽垂布”,也有的简称其"帽垂",是日军配发的制式用具。关于起源和用途有着不同说法:
说法一:
一种说法是套用法军样式,主要用途是遮阳、防蚊蝇叮咬。
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并可防蚊虫叮咬。近代日军是明治时期组建的,最早采用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帽垂"就是采用法军军帽的的样式。
说法二:
还有一种说法称这是日军的传统。
日本古代足轻(普通步兵)的阵笠(出征作战时戴的斗笠)后面就有遮阳帘。在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军服盔甲就普遍采用护颈帘,足轻和枪兵队用布帘,而高级武士和剃刀武士则有钢制头盔。甚至在幕府末期,幕府的火枪兵在采用了法国式的军服后,仍保留了阵笠(当然也保留了护颈帘)。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传统文化和西方相结合,加上崇尚武士道,也就衍生出了带有帽垂结构的军帽。

② 为啥日军帽子都会垂两块布

唐代诗人杨巨源在《上刘侍中》一诗中写道:“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可见自古以来,国家对军威军容都十分看重,军队制式服装便是军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军装象征了国家的精神风貌,以实用美观为最佳标准,每一处设计都极富深意,其中当然也包括军帽。

军帽不仅是军队制式装备的一部分,更是军容礼仪的象征。所以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会尽量将军帽设计得比较威风好看,最大程度地体现士兵的精气神。但是由于各国的审美标准不同,所以有一些军帽的款式,乍一看会让人感觉十分迷惑。

▲日本军帽垂布画像

那么这种军帽垂布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遮阳挡雨以及防蚊虫,至于其他的保护功能就微乎其微了。因为士兵的后颈是在烈日下最容易被灼伤的位置,所以加上两片布会有很好的防晒效果,减少士兵的非战斗损伤。

结语

日军在二战期间军帽上的这两片布,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个原因是,戴着这种军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日本军人,大多是二战时期的侵华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它真的太丑了。

③ 日本兵的帽子上为什么会垂下两块布

遮太阳,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效果不错。日本古代足轻(普通步兵)的阵笠(出征作战时戴的斗笠)后面就有遮阳帘;防蚊蝇叮咬,有了这个,行军、作战、休息时受的影响要小多了。

护身符,日本人较为迷信,军工部门在引进时,改为两块布,视为天皇赐予每个士兵的护身符,一块是“八宏一宇”,一块是“四海一体”。

防炮震,一来是步炮兵或专业炮兵战斗时防止自己的耳朵被火炮发射的巨大声响震聋,二来防止被对方的炮声震聋耳朵。防晒通风,这叫透风襟,我国明朝以前士兵的帽子后面就有。这是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由日本军事后勤研究专家青木孝治研究后提出。

④ 日本鬼子的军帽后面为什么要垂着一块布

1:日本古代足轻(普通步兵)的阵笠(出征作战时戴的斗笠)后面就有遮阳帘作用自然是遮阳。现代的日军是明治时期组建的,最早采用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因此也有人说那个屁帘是遗传自法军军帽的。
2:那叫透风襟,我国明以前士兵的帽子后面就有,他们还是和我们学的,这个东西有遮阳防晒,同时通风。
3:牛尾巴的功能之一就是赶蚊子,还可以将布条夹入到衣领中以防止蚊虫从衣领部进入衣服内下雨时还可以防止雨水有领口渗入,而且侵略南亚的鬼子兵戴那种帽子的比较多。
4:是传统,在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军服盔甲就普遍采用护颈帘,足轻和枪兵队用布帘,而高级武士和剃刀武士则有钢制头盔,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传统文化和西方相结合,加上鬼子崇尚武士道,也就衍生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屁帘”结构式军帽.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喜峰口日军被我们的大刀片砍怕了,所以用布挡一下.其实,在侵华前,日军军服就已经定制了.但大刀仍然是他们最怕的东西.
5:摘下来可以测风力和风向.有根据可查啊!

⑤ 二战时日军帽子上的两片布到底有什么用

这两片布正式名字叫垂布,实际上对日军没什么卵用,因为日本陆军是学法国军队,而法国在非洲有很多殖民地,而非洲非常炎热,阳光酷烈,为了防止太阳烤晒脖子,法军士兵没有办法,不得不在帽子后面加了一大块布条遮阳,把后脖子给遮挡起来,日本陆军要学就全盘法国化,自然连这种帽子的式样也学了。日军在军服设计上,在二战各强国中,是最不讲究的军队,他们根本不在乎这种垂布造成的难看,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⑥ 日本军帽垂布的起源和用途:

关于起源和用途有着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是套用法军样式,主要用途是遮阳、防蚊蝇叮咬。
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并可防蚊虫叮咬。近代日军是明治时期组建的,最早采用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帽垂就是采用法军军帽的的样式。 还有一种说法称这是日军的传统。

日本古代足轻(普通步兵)的阵笠(出征作战时戴的斗笠)后面就有遮阳帘。在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军服盔甲就普遍采用护颈帘,足轻和枪兵队用布帘,而高级武士和剃刀武士则有钢制头盔。甚至在幕府末期,幕府的火枪兵在采用了法国式的军服后,仍保留了阵笠(当然也保留了护颈帘)。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了传统文化和西方相结合,加上崇尚武士道,也就衍生出了带有帽垂结构的军帽。

⑦ 日本的军帽为什么会有垂布它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鬼子帽子上的“屁帘” “屁帘”名称的来源 在有关抗日战争的影视剧里,日本兵头上戴着的战斗帽后面总是有几块黄布遮盖住后脖梗子,显得很滑稽的样子。对此,日本的《陆军铁帽物语》当中,就有关于日本战斗帽的侧面和后面的几块布的描写。实际上仔细数来,一共四块布,侧面两块,后面两块。对这四块布,当时的中国人戏称之为“屁帘[1]”。中国人既使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也不乏幽默感,一句“屁帘”,就将日本鬼子的上下掉了个个,蔑视中透着自信。 “屁帘”的功能作用 曾经有人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人在战斗帽后面缀上那个“屁帘”,是用来防止中国军队的大刀砍脑袋的。长城抗战中,日本人吃尽了二十九军大刀队的苦头。尤其是佟麟阁将军亲率500壮士,人人手持大刀夜袭鬼子炮兵阵地,砍瓜切菜般那叫一个痛快。大刀进行曲,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唱响全国的。 但实际上,日军在帽子后面缀上“屁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晒。分成几片,既可通风,又能防晒,虽然难看,但效果确实不错。如今的登山爱好者,对此应该有所体会。行走在荒郊野岭,帽子后面若无一块布遮着,很快脖子就会晒脱了皮。 “屁帘”的设计起源 其实这个设计,最初是从法国军队模仿过来的。日本当年创立现代陆军,是以法国陆军为模仿对象的。在部队制度和服饰方面,有着明显的继承性。日本陆军的服装与法国19世纪60年代的军队相似,也是圆锥形的野战帽。这种帽子在侵华战争的初期时,很为中国人所嘲笑,人们不是嘲笑这种帽子,而是笑话它后面的“屁帘”。说起来这样的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帽子后面有一圈布。在沙漠地带,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效果确实不错。不过日本在引进的同时,有所创新,改为几块布。

⑧ 日本兵帽子为什么有两片布

日本军帽上的布片称为“军帽垂布”,也有的简称其"帽垂",是日军配发的制式用具。

一种说法是套用法军样式,主要用途是遮阳、防蚊蝇叮咬,这种军帽最先是法国北非军团使用的,在沙漠地区对防止阳光灼伤后颈,并可防蚊虫叮咬。

近代日军是明治时期组建的,最早采用法军的训练方法和服装样式,"帽垂"就是采用法军军帽的的样式。

日本兵帽子两块布来源

日军第一次在本国军队内大范围使用军帽垂布,是在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当时日军往台湾派遣了部队进行驻扎,台湾就属于偏热带性的气候,有着不少潮湿的雨林以及种类繁多的蚊虫。

于是日本天皇就在当年7月7日特意颁布了一项天皇敕令,为那些台湾驻军发放军帽垂布,以显示天皇体恤臣民的姿态。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这两片垂布并不是日军军装的标准配件,而是作为军服的选用配件之一,在有需要的时候由军方高层统一发放。

此后一直到1938年,日本军方在统一制定陆军军帽时,才将军帽垂布随军帽一同发放给各部队。

⑨ 抗战时期日本军帽为何有两块垂布

一战时目本陆军开始装备,当时主要堑壕战。军帽钢盔装上这个可防炮击浮土尘等进入衣领灌入身体。

⑩ 二战时日军的帽子后面都有三块布条,有什么用吗

这个问题很多人是搞不清楚的,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比如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的人都知道,那些大将军的头盔下面有个和日本军帽一样的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后面一个的带铁的布条,这是防颈部受伤,也可以说是用来防刀砍的,那个时候的人不是很喜欢斩人首级的嘛!所以当初很多人看见日本军队时都以为日本军帽下面的那三条布是防止中国大刀来砍头的,其实日本军帽下面的那三条布主要是用来防护颈部的,和中国的差不多,因为士兵在行军打仗时颈部总是暴露在外面,很容易受伤!用这个可以说的确很有效的!

与日本帽子后垂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杏色裤子搭配冬天 浏览:553
长牛仔裤怎么剪成短裤视频 浏览:364
城管协管新制服的标准 浏览:434
哪种面料衬衫最好 浏览:296
蓝色棉布衣服配什么裤子 浏览:695
穿长针织裙子配什么上衣 浏览:928
粉色碎花吊带裙配什么外套 浏览:70
男士卫衣搭羽绒服搭配 浏览:847
女士正装旗袍 浏览:431
开衫搭配旗袍 浏览:756
银灰色鞋子配裤子好看吗 浏览:547
如何将长牛仔裤改为短裤 浏览:520
冬天灰色短裙与橙色外套搭配吗 浏览:438
怎样穿皮裤子图片 浏览:475
被染色的裤子怎样去掉染上的颜色 浏览:433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校服 浏览:607
灰色套裙搭配什么外套 浏览:579
女大童衬衫和马裤 浏览:325
oversized怎么搭裤子 浏览:698
皮带一般怎么系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