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滑雪头盔与摩托车头盔有什么区别
按两者的结构来说,分别都不大的。都是外面是abs外壳,里面有泡沫层。
例如台湾产的夏盔,在台湾就是称为雪盔,因为夏盔就是模仿滑雪头盔外形做的,顶多在前面加上一个镜片。其他部分的结构完全一样。而市面上那些滑雪盔卖的死贵,完全是坑人,你可以直接买台湾夏盔,拆掉镜片来使用,根本就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下图这个是滑雪头盔,外壳是abs,内部是泡沫加棉布内衬!两边护耳可拆!不管啥不知名品牌,价格都卖的死贵!
至于你要说和摩托车头盔的区别,那就是等于夏盔和全盔的区别了。夏盔保护的范围不大,只适合低速使用,50公里以下的速度基本还是起保护作用的,但是全盔就不一样。全方位保护头部,所以赛车比赛必须是使用全盔的。
㈡ 摩托车头盔可以当滑雪盔么
大家都是去滑雪的,又不是去模特表演,雪场穿戴整齐的发烧友根本没多少人,80-90%都是临时尝试一下滑雪的普通人,所以,根本没人去评论你。
㈢ 滑雪头盔里面用带帽子吗
可以不带 但是最好带上
㈣ 滑雪头盔与骑行头盔区别
骑行头盔分为以下几种盔体:
1、全盔:按照用途分为公路盔(不带帽檐)、拉力盔(带帽檐)
2、伪全盔:揭面盔
3、3/4盔:没有下巴保护,出厂配面罩。其实我认为与半盔的区别,就保护性来说就是是否有原厂面罩。
4、半盔:出厂无面罩,一般是指小体盔,需要自己配面罩。
5、瓢盔:瓜皮,不能理解的款式。
6、越野盔:专门用于越野骑行,有帽檐,无面罩,一般配合风镜使用。
骑行头盔一般都在1000克以上,比滑雪头盔重,不好搭配滑雪的雪镜,呼吸不通透,面罩内部起雾,视野窄,舒适度差。。。
结论:根本不是干同样活儿的家伙事儿。
摘自知乎评论
㈤ 滑雪的头盔哪个好
头盔比较高端的UVEX,carrera,ATOMIC,这些基本都是千元级,而且部分型号是2000级。
GIRO,SCOTT,salomon算是600以上级,不过千元也是正常。
剩下就是些韩国牌子了400到500之间。
再便宜就是国产货。
㈥ 滑雪头盔怎么选择
外壳:
现在市场大部分的头盔产品外壳,都是PC、ABS或者ABS+PC复合材料制成,还有一些大品牌旗舰高端产品会使用碳纤维材料!ABS的突出优点是:表面可以彩绘和喷漆,美观效果强 。PC是最好的抗冲击塑料品种,缺点是制品易开裂,疲劳强度低。总体来说:PC和ABS都是很好的头盔外壳材料
ABS+PC(塑料合金)这种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耐候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所以应用在薄壁及复杂形状制品,能保持其优异的性能,很多专业比赛用的头盔外壳都是采用这种材料。比如:poc skull orbic; poc skull orbic comp等!
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碳纤维就是一种高硬度、高强度的纤维。而碳纤维这种材料除了有这两个特性以外最大的它的一个特性就是轻!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完全秒杀传统塑料材质。碳纤维完全取代塑料材质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现阶段碳纤维材料价格比较昂贵,而且成型和着色都比较不易,所以只有少数大品牌的顶级旗舰产品才会采用碳纤维外壳,一顶头盔的价格起码都要3000元左右!比如:Sweet Protection Rooster系列,Head Stivot Race系列头盔
内层:
市场上大部分的头盔内层都采用普通的减震材料,另外还有一些高端产品,采用了特殊的吸能减震材料和技术。这样大大提高了头盔的防护能力!
比如poc在高端的poc orbic comp系列头盔内层使用了vpd2.0吸能减震材料,头盔的安全性能达到了国际雪联FIS RH 2013标准!
还有一些高端头盔内层采用了MIPS减震技术,MIPS是Multi-directional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多向冲击防护系统)的缩写,顾名思义,它可以更有效地减小头部受到来自各个角度撞击所造成的伤害。很多专业赛事中都能够见到使用MIPS减震技术的身影!
㈦ 滑雪头盔和摩托车头盔有什么区别
应该是有区别的,我觉得模特的头盔要比滑雪的头盔更坚硬一些,因为一般模特头盔,那是在马马路马路上骑的地面比较坚硬,滑雪头盔那是在雪地上大的雪,那些病来说没有地面那么坚硬
㈧ 如何挑选滑雪头盔
你认为滑雪时头上顶着个锅盔是个负担,那潜伏在你身边的风险将呈几何倍数放大。正确的观念和做法应该是,永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尤其在目前国内雪场的保护措施尚不完善,雪质和雪量都不能令人放心的情况下。 市面上流行的头盔包括GIRO,LEEDOM,BRIKO,BOERI,PRO-TEC等。一些大品牌,如 BURTON,ROSSIGNOL,LAMAR,K2也都推出自已的头盔。从材质上来讲,EPS发泡材料等轻质,抗撞击的材料被广泛使用。消费者如何从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中找到心仪的一款呢?BOARDZONE建议你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选择那些专业、名气大的头盔。GIRO和LEEDOM在北美非常流行,BRIKO,UVEX,BOERI等品牌则是欧洲的代表。从设计来看,北美和欧洲的流派泾渭分明。北美品牌类似于自行车头盔,通风孔多,轻质舒适;欧洲品牌则强调保护功能,经常有护腮等辅助设备可供选择,比较像摩托车头盔。不管是什么品牌什么外形,通过相关认证的产品才值得信赖。美国和欧洲都有专门的滑雪头盔认证标准,分别是ASTM 2040和CE UN 1077。通过了这些专业认证的头盔可以放心购买,而那些只是通过了一般性认证的产品,则需仔细挑选比较。 有些雪友佩带滑板头盔在雪场腾挪跳跃,样子又帅又酷,殊不知,一些普通的滑板盔,耐撞击强度仅有专业滑雪头盔的20%左右,不足以保证你的安全。另外滑板盔在保暖等方面也都有欠缺。 购买过雪盔的滑友都知道,外国人的脑袋一是小,二是左右窄前后长。一些在国外鼎鼎大名的品牌盔,中国人一戴都夹得太阳穴生疼,有如上刑般难受,唯恐避之不及,谁还稀罕这“紧箍咒”?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亲自到店里试戴各种型号,直到挑选到大小和形状都适合的头盔为止。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也有形状之分,其中有些款式比较适合中国人,比如说LEEDOM的VANDAL款式,左右就比较宽。总而言之,试戴是最保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