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状元帽子明朝

状元帽子明朝

发布时间:2021-06-11 07:06:36

『壹』 古代状元帽子两侧叫什么

唐朝科举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元会头戴状元帽、身披红挂彩、敲鼓鸣金、骑马游街、前呼后拥。状元帽由中间的帽墙、上边的帽顶、与两侧的帽翅组成的。

『贰』 中国古代的状元帽为什么没有时兴起来

如今人们都比较崇尚简约,像古代的状元帽做工复杂,而且不便于佩戴,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审美观了,而且它的功能仅限金榜题名时,受众面比较窄,所以不流行也是情理之中的。

『叁』 朱元璋为了防止官员上朝时互相交头接耳的帽子叫什么

1、乌纱帽
2、乌纱帽的两只帽翅从宋太祖时开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员们上朝站班时互相交头接耳。如果交头接耳,两只帽翅相触,很可能会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发现。
3、乌纱帽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规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成为只有当官的才能戴的帽子。
4、据史载,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规定:凡文武官员入朝,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今天舞台上的传统戏剧,尤其是京戏,演员们穿的多是明装,通过看戏我们可以见到明朝官员们戴乌纱帽的样子。

『肆』 朱红状元帽在古时候第几

状元的帽子在即,古时候排第几呢?他可能是排第二的位置,因为这种位置她是最适合他这种帽子的权限步骤可以体现他这种帽子的特殊性。

『伍』 古代文官帽子和武官帽子有什么区别

  1. 两旁插着方翅的,是生角扮演的忠正文官象征,如《群英会》中的鲁肃;如果在帽子两旁插着尖翅,一般为净角扮演的奸邪者,如《四进士》中的顾读;而在帽子两旁插着圆翅的,那是由丑角扮演的文官的标志。


  2. 清初顺治入关,由于收留了许多明代降臣,而且为了笼络人心,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明代朝服,戴明代乌纱帽。但等到清室统治巩固,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改变为红缨帽即顶戴花翎。但人们仍习惯使用“乌纱帽”一词,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时至今日,仍将罢官现象称为“丢了乌纱帽”。

『陆』 古代 状元、榜眼、探花、服装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对古代的科举制度不论是一甲(即状元、榜眼、探花)还是二三甲都是进士,没有官位,只是具备了加官进爵的资格,这也正是“进士”一词的由来。

(6)状元帽子明朝扩展阅读

榜眼演变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榜眼”,实际上指出的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如上所言,宋以前“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实际上宋以前的进士第二人等同于以后的榜眼。随着历朝的更迭,不论国祚久远还是短暂,榜眼如同科举制一样不断发生着变化。

且不说萌芽阶段的南北朝,就是隋唐两朝,初创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并不完善。

既然考试,就会有排序先后,否则,第一又怎么得出来呢?但是,由于在同一榜内,有时少到仅仅数人,也就没必要特别强调第二如何了。唐朝连进士的称谓都有差异,如在参加考试时已经叫进士了,到考取后“雁塔题名”时就称“前进士”。也就是说“前进士”才是后来所说的进士,而“进士”等同于举人。

由此可知,“榜眼”一词远不具备产生的环境。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

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到南宋时期,将探花的称谓专属第三名,而榜眼也成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因此,进士第二人就成了二甲第一名,仅得进士出身。但是,还是有个别例外,元顺帝首先提出“鼎甲”,一鼎三足,自然会有榜眼、探花,否则状元单独不可能将“鼎”稳定支撑。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多次颁诏书,定科举制度。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确定八股制义;洪武四年,初开会试、殿试;洪武十五年,定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后又命厘定新进士受职制等。

从现存文献看,明朝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已有以榜眼作为著作的题名。只有到了明朝,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开始成为官方定制。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国外选官制度所借鉴、所采用。

『柒』 明朝状元名单

明朝276年期间共出了90个状元
◆吴伯宗江西金溪人,名佑,字伯宗,以字行世。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状元。
◆朱善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壬子科状元。
◆丁显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
◆任亨泰 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皇观直隶贵池(今安徽贵池)人,字澜伯,一字尚宾。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三年(1363),卒于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礼部侍中。
◆张信浙江定海人。字彦实,号城甫。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陈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字安仲,号叔恭。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会试,翰林院学士刘三吾、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宋琮等五十人于奉天殿,赐陈进士第一,尹昌隆、刘谔次之。
◆韩克忠 山东武城人,字守信。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夏榜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监察御史。
◆胡广江西吉水人,字光大,号昊庵。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卒于明永乐十五年(1418)。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状元,授修撰,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曾棨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生于明洪武五年(1372),卒于明宣德七年(1432)。明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状元及第。授修撰,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林环福建莆田人,字崇壁,号絅斋。生卒年不详。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丙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升为侍读学士,官至侍讲学士。
◆萧时中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名可复,以字行。生卒年均不详。明成祖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马铎福建长乐人,字彦声,号梅岩。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六年(1366),卒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永乐十年(1412)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陈循江西泰和人,字德遵,号芳洲。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卒于明天顺六年(1462)。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乙未科状元。历事永乐至景泰五朝,由修撰累官户部尚书,位至少保兼太子太傅。
◆李骐福建长乐人,本名马,字德良。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戊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增鹤龄江西泰和人,字延年,一字延之,号松波,一号臞叟。生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卒于明正统六年(1441)。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辛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讲学士。
◆邢宽直隶无为州(今安徽无为县)人,字用夫(一作用大)。生年不详,卒于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署南京国子监事。
◆马愉山东临朐人,字性和,号璞庵。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卒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右侍郎。
◆林震 福建长泰人,字敦声,一字起龙。生卒年均不详。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庚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曹鼐直隶宁晋(今河北字晋)人,字万钟,号恒山。生于明建文四年(1402),卒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状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位至首辅。
◆周旋浙江永嘉人,字中规,号畏庵。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卒于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丙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翰林侍讲。
◆施盘 江苏苏州(今江苏苏州吴县)人,字宗铭。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卒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刘俨江西吉水人,字宣化,号时雨。生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卒于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壬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掌翰林院事。
◆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生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卒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乙丑科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彭时江西安福人,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卒于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戊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少保。
◆柯潜福建莆田人,字孟时,号竹岩。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卒于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
◆孙贤河南杞县人,字舜卿,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卒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明代宗景泰年(145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
◆黎淳湖广华容(今湖北华容)人,字太朴,号朴庵,学者称为朴庵先生。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卒于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王一夔江西新建人,字大韶,号约斋。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庚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工部尚书。
◆彭教江西吉水人,字敷五,号东泷。生于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甲申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讲学士。
◆罗伦江西永丰人,字彝正,号一峰。生于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卒于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张升江西南城人,字启昭,号柏崖。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
◆吴宽今江苏苏州人,字原博,号匏庵。生于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壬辰科状元。累官至礼部尚书。
◆谢迁浙江余姚人,字于乔,号木斋。生于明正统十四年(1449),卒于明嘉靖十年(1531)。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状元。
◆曾彦 江西泰和人,字士美,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卒年不详。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科状元。
◆王华浙江余姚人,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曾读书龙泉山中,学者又称龙山先生。生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卒于明嘉靖元年(1522)。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状元。
◆李旻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阳(一作子旸),号东崖。生于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卒于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状元。
◆费宏江西铅山人,字子充,号健斋。生于明成化四年(1468),卒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
◆钱福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与谦。因其家居临近鹤滩,故自号鹤滩。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状元。
◆毛澄江苏苏州(今江苏苏州昆山)人,字宪清,号白斋,晚年更号三江。生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0),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状元。
◆朱希周江苏苏州(今江苏苏州昆山)人,字懋忠,号玉峰。生于明成化九年(1473),卒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状元。
◆伦文叙广东南海人,字伯畴(一作伯俦),号迂冈。生于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状元。
◆康海陕西武功人,字德涵,号对山,又号浒西山人,沜东渔父。生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卒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明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状元。
◆顾鼎臣江苏苏州(今苏州昆山)人,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生于明成化九年(1473),卒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明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状元。
◆吕柟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因居泾水之阳,故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生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卒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状元。
◆杨慎祖籍庐凌,徙居四川新都,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
◆唐皋 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字守之,号心庵。生卒年不详。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状元。
◆舒芬江西进贤人,字国裳,学者称梓溪先生。生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卒于明嘉靖六年(1527)。明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状元。
◆杨维聪顺天固安(今河北固安)人,字达甫,号方城。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卒年不详。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状元。
◆姚涞浙江慈溪人,字维东,号明山。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状元。
◆龚用卿福建怀安人,一作福清人,字鸣治,号云冈。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状元。
◆罗洪先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状元。
◆林大钦广东海阳(今广东潮州)人,字敬夫,号东莆。生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状元。
◆韩应龙浙江余姚人,字汝化,号五云。生于明孝宗弘治士兵年(1498),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状元。
◆茅瓒浙江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字邦献,号见沧。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卒年不详。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状元。
◆沈坤直隶太和(今安徽太和)人,祖籍昆山,字伯载,号十洲。生于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状元。
◆秦鸣雷浙江临海人,字子豫,号华峰。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状元。
◆李春芳直隶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字子实,号石麓。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卒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状元。
◆唐汝楫浙江兰溪人,字思济,号小渔。生于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卒年不详。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状元。
◆陈谨福建闽县(今福建神州)人,字德言,号环江。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状元。
◆诸大绶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端甫,号南明。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卒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状元。
◆丁士美淮安清河(今江苏淮阴)人,字邦彦,号后溪。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卒于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状元。
◆申时行(榜姓徐),江苏苏州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年号休休居士。生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卒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状元。
◆范应期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字伯祯,号屏麓。生于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状元。
◆罗万化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一甫,号康州。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状元。
◆张元忭祖籍四川绵竹,徙居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字子荩,号阳和。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卒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明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状元。
◆孙继皋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甲戌科状元。
◆沈懋学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山樵,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卒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丁丑科状元。
◆张懋修湖广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字惟时,号斗枢。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明崇祯七年(1634)。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庚辰科状元。
◆朱国祚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字兆隆,号养淳。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明天启四年(1624)。明万历十一年(1538)癸未科状元。
◆唐文献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元征,号抑所。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卒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明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状元。
◆焦竑江苏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学者称澹园先生。生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卒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明万历十七年(1589)己丑科状元。
◆翁正春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字兆震,号青阳。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于明天启六年(1626)。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科状元。
◆朱之蕃金陵(今南京)人,世居荏平(今山东荏平),后附南直锦衣卫籍。字元介,一字元升,号兰隅。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卒于明嘉宗天启六年(1626)。明神宗万历二
十三年(1595)乙未科状元。
◆赵秉忠山东益都人,字季卿,号*阳。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卒于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状元。
◆张以诚直隶青浦(今上海青浦)人,字君一,号瀛海。生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状元。
◆杨守勤浙江慈溪人,字克之,号昆阜。生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卒年不详,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状元。
◆黄士俊广东顺德人,字亮恒(一作亮垣),号玉仑,又号振宇。生于明万历五年(1577),卒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状元。
◆韩敬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字简与,一定求仲,号止修。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卒年不详。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庚辰科状元。
◆周延儒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卒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科状元。
◆钱士升浙江嘉善人,字抑之,号御岭。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卒于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状元。
◆庄际昌福建永春人,字景悦,号羹若,原名梦岳。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卒于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状元。
◆文震孟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文起,号湛持。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卒于明崇祯九年(1636)。明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状元。
◆余煌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武贞,号公逊。生年不详,卒于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状元。
◆刘若宰直隶怀宁(今安徽怀宁)人,一作潜山(今江苏潜山)人,字荫平,一作颖平,号退斋。生卒年不详。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状元。
◆陈于泰 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字大来,生卒年不详。明思宗崇祯四年(1631)辛未科状元。
◆刘理顺河南杞县人,字复礼,号湛陆(一作湛六)。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卒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状元。
◆刘同升江西吉水人,字晋卿,又字孝则。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卒于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丁丑科状元。
◆魏藻德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字思令,号清躬。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卒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状元。
◆杨廷鉴 直隶武进(今江苏武进)人,字冰如,号靖山。生卒年不详。明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状元。

『捌』 古代秀才是戴什么样的帽子

像秀才这种文人雅士,在戏曲中主要佩戴文生巾( 缎制,有花绣,自帽顶至两侧有如意头硬边作为装饰,背后垂有飘带两根)或 解元巾 (又称学士巾,缎制,有花绣,前低后高,两旁有如意形软翅,为已取得功名的文人所戴)。如果此人在剧中的行当是文丑,也就是俗称的小花脸,那么就要佩戴荷叶巾( 顶方,上有檐,似荷叶覆盖,以绿缎绣花者为多)。
戏曲服装服饰道具甚至是化妆用品,都是由专人专门制作的。不如去戏曲剧团附近或直接到网上的戏曲服装用品店里看看。

『玖』 从前状元的帽子怎么样的

因为是古代人的。👀

『拾』 明朝官员帽子两边的东西叫什么

王上

与状元帽子明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粉色搭哪种颜色的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383
粉色衬衫配什么围巾 浏览:754
呢外套后面那开叉是怎么开的 浏览:498
校服图案发展 浏览:592
学生睡衣纯棉 浏览:238
深灰色衫搭配什么颜色裤子 浏览:778
如何计算皮带物料抛出距离 浏览:402
紫色卫衣搭配风衣 浏览:394
新外套英文怎么拼 浏览:389
女士夹棉风衣好看吗 浏览:328
开平市哪里可以买校服 浏览:857
绿色短衣如何搭配图片大全 浏览:227
裤子君 浏览:494
艾格es黑色衣外套 浏览:36
无钢圈文胸牌子品牌及商品 浏览:102
170的身高风衣选什么码 浏览:24
中老年中长轻薄羽绒服 浏览:206
黑白皮鞋怎么搭配裤子 浏览:330
华阳职业中学校服 浏览:729
三秒速热保暖内衣真假怎么看 浏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