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宋朝太子的帽子

宋朝太子的帽子

发布时间:2021-06-11 03:26:46

① 宋朝官员上朝时的帽子什么有两个长耳朵,这个有什么作用

宋代官帽以有对长长翅子而闻名。如果问谁发明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回答:宋太祖赵匡胤,他是这种官帽原创“设计师”。是为了 “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

实际真是如此吗?错,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宋朝的官帽叫“幞(fú)头”,是从初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宋代正式文献中依然直接称为“幞头”或“折上巾”。

而且,这也并不是专供上朝的官帽,各种宋代文献里面,也都记录了展角幞头其实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角……平施两角,以铁为之”。

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很多场合都会用。

我们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角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角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角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

“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角。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角。本朝幞头有直角、局角、交角、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角贵贱通服之。”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

而原来普通的“幞头”到了宋朝,演变成长长的一对翅子,并且以长、硬挺为美,也就是夸张到了极端。

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彰显装饰,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民初旗人女性头顶尺高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多到像长颈鹿一样的项圈,还有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鞋尖,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或者脱离了本来的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

后人看起来不可思议,为解释这种情况,往往就会附会为某位名人的特别故事,百姓喜闻乐见而传播,甚至不同版本附会的人物往往还不一样。

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本来起到打结作用的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硬挺化、威仪化,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五代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首服。

这种首服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当长到极致时,客观上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

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

元代时,展角幞头已经不再在日常使用,变成了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越用越少,逐渐消失。

② 汉代 太子帽子 是多少串 诸侯是多少串

太子等同诸侯应为9旒,每旒贯玉9颗

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周礼.夏官.弁师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
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
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

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

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

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

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明朝的是11

据《明史》记载,明朝天子之冕前后分别垂着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

③ 宋朝的皇帝朝服是什么样子的

①【组成】宋代皇帝朝服——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穿戴展示图及通天冠、黑舄图。
②【特点】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皇太子在大典礼时也穿这种服装,冠用十八梁(名“远游冠”),与此稍有区别。
③【拓展】宋代皇帝服饰——宋朝皇帝服饰,有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阅服等。此外,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显的不同。从图像反映看,作官宦形象多用直脚,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多用交脚或局(曲)脚。衫袍,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大宴服之。此图为戴直脚幞头、穿衫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④ 为什么宋朝皇帝戴的帽子和大臣的帽子相似

皇帝的帽子分场合,戴不同的帽子。
你说的宋代的皇冠叫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也叫做卷云冠。通天冠是级位仅仅次于冕冠的冠帽,其形状与汉画中的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只是展筒的前壁,进贤冠是前壁与帽梁接合,构成尖角。通天冠的前壁比帽梁顶端更高出一截,显得巍峨突出。学术界认为通天冠正前方高出的这块前壁就是金博山,《隋书·礼仪志》称它为“前有高山”,故通天冠又叫作高山冠。金博山向前倾斜,上面饰有蝉纹。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上御冠服,如图画星官之状,其通天冠俱用北珠卷结,又名‘卷云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驾乘玉辂……头冠皆北珠装结顶通天冠,又谓之‘卷云冠’。”
《明史》:“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
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
《明集礼卷三十九冠服》明集礼卷三十九:“通天冠,朔日受羣臣朝及凡正旦大会、冬至大会、诸祭祀,还则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黒介帻,玉簪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劒佩绶舄与上同。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黒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明史》舆服三:“政和议礼局更上皇帝冕服之制:冕版广八寸,长一尺六寸,前高八寸五分,后高九寸五分。青表朱里,前后各十有二旒,五采藻十有二就,就间相去一寸。青碧锦织成天河带,长一丈二尺,广二寸。朱丝组带为缨,黈纩充耳,金饰玉簪导,长一尺二寸。衮服,青衣八章,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纁裳四章,绣藻、粉米、黼、黻。蔽膝随裳色,绣升龙二。白罗中单,皂褾、襈,红罗勒帛,青罗袜带。绯白罗大带,革带,白玉双佩。大绶六采,赤、黄、黑、白、缥、绿,小绶三色,如大绶,间施玉环三。朱韈,赤舄,缘以黄罗。 中兴仍旧制,延,以罗衣木,玄表朱里,长尺有六寸,前低一寸二分,四旁缘以金,覆于卷武之上,缫以五色丝贯五色玉,前后各十二,凡用二百八十有八。玉笄,充耳用黄绵,纮以朱组,以其一属于左笄上垂下,又屈而属于右笄,系之而垂其余。玄衣,八章,升龙于山,绘。裳纁,四章,绣。幅前三后四,断而不属,两旁杀缝,腰辟积,綼緆之广皆如旧。大带以绯白罗合而紩之,以朱绿饰其侧,上朱下绿,其束处以组为纽约,下垂三尺。通天冠、绛纱袍亦如之。白罗中单,领、褾、襈以黻,服裘则以皂。绛纱袍则衣用白纱,领、褾、襈以朱。绶大小各一,大绶织
以六采,青、黄、黑、白、缥、绿,下垂青丝网,上有结,垂玉环三;小绶制如大绶,惟三色。大裘、绛纱袍皆用之。革带,博二寸,革为里,绯罗为表,饰以玉銙,钮以下钩。通天冠、绛纱袍亦用之。AX从裳色,上有纰,下有纯,去上五寸,绘以山、龙、火,上接革带系之。佩有衡,有琚瑀,有冲牙,系于革带,左右各一。上设衡,衡下垂三带,贯以蠙珠。次则中有金兽面,两旁夹以双璜,又次设琚瑀。下则冲牙居中央,两旁有玉滴子,行则击牙而有声。舄有絇,有纯,有繶,有綦,以绯罗为之,首加金饰。服通天冠、绛纱袍则用黑舄,以乌皮为之。常服则用白舄,以丝为之。韈,罗表缯里,施靿著綦以系之,赤舄以朱,黑舄以白,白舄同。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高广各一尺。青表朱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翠緌,玉犀簪导。绛纱袍,以织成云龙红金条纱为之,红里,皂褾、襈、裾,绛纱裙,蔽膝如袍饰,并皂褾、襈。白纱中单,朱领、褾、襈、裾。白罗方心曲领。白韈,黑舄,佩绶如衮。大祭祀致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会、大册命、亲耕籍田皆服之。仁宗天圣二年,南郊,礼仪使李维言:“通天冠上一字,准敕回避。”诏改承天冠。中兴之制,冠高九寸,服用并同。乾道九年,又用履袍。袍以绛罗为之,折上巾,通犀金玉带。系履,则曰履袍;服靴,则曰靴袍。履、靴皆用黑革。四孟朝献景灵宫、郊祀、明堂,诣宫、宿庙、进胙,上寿两宫及端门肆赦,并服之。大礼毕还宫,乘平辇,服亦如之。若大辇,则服通天、绛纱如常仪。”

冕冠,古代帝王最高等级的首服。冕冠由冕板、冕旒、笄、纮、充耳等组成。冕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统纩。”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宋史》:“诸臣祭服。唐制,有衮冕九旒,冕八旒,毳冕七旒,絺冕六旒,玄冕五旒。宋初,省八旒、六旒冕。九旒冕:涂金银花额,犀、玳瑁簪导,青罗衣绣山、龙、雉、火、虎蜼五章,绯罗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绯蔽膝绣山、火二章,白花罗中单,玉装剑、佩,革带,晕锦绶,二玉环,绯白罗大带,绯罗韈、履,亲王、中书门下奉祀则服之。其冕无额花者,玄衣纁裳,悉画,小白绫中单,师子锦绶,二银环,余同上,三公奉祀则服之。七旒冕:犀角簪导,衣画虎蜼、藻、粉米三章,裳画黼、黻二章,银装佩、剑,革带,余同九旒冕,九卿奉祀则服之。五旒冕:青罗衣裳,无章,铜装佩、剑,革带,余同七旒冕,四品、五品为献官则服之;六品以下无剑、佩、绶;紫檀衣,朱裳,罗为之,皂大绫绶,铜装剑、佩,御史、博士服之。平冕无旒,青衣纁裳,无剑、佩、绶,余同五旒冕,太祝、奉礼服之。”
“臣尝考诸经传,具得冕服之制。盖王之三公八命,冕八旒,衣裳七章,其章各八。孤卿六命,毳冕六旒,衣裳五章,其章各六。大夫四命,絺冕四旒,衣裳三章,其章各四。上士三命,玄冕三旒;中士再命,玄冕二旒;下士一命,玄冕无旒;衣皆无章。裳、AX视其命数,自三而下。其缫至笄、衡、纮、紞、瑱、纩、带、佩、芾、舄、中衣,皆有等差。近世冕服制度,沿袭失真,多不如古。夫后方而前圆,后昂而前俛,玄表而朱里,此冕之制也;今则方圆俛仰,几于无辨,且以青为表,而饰以金银矣。其衣皆玄,其裳皆纁,裳前三而后四幅,此衣裳之制也;今则衣色以青,裳色以绯,且以六幅而不殊矣。山以章也,今则以嶞。火以圜也,今则以锐。宗彝,宗庙虎蜼之彝也,乃画虎蜼之状,而不为虎蜼彝。粉米,米而粉之者也,乃分为二章,而以五色圆花为藉。佩有衡、璜、琚、瑀、冲牙而已,乃加以双滴,而重设二衡。绶以贯佩玉而已,乃别为锦绶,而间以双环。以至带无纽约,芾无肩颈,舄无絇繶,中衣无连裳。”

⑤ 明朝太子平日戴的帽子叫什么

通天冠

洪武元年定制(公元1368年),加金博山附蝉,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与绛纱袍、皂色领、褾、裾的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色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配套,为皇帝郊庙、省牲、皇太子、醮戒时所穿。

⑥ 南宋皇帝的服装 主要是帽子问题

没画错,正式仪式场合皇帝都要穿戴衮冕。

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中兴之后则有之。

衮冕之制。宋初因五代之旧,天子之服有衮冕,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前后十二旒,二纩,并贯真珠。又有翠旒十二,碧凤御之,在珠旒外。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旁施琥珀瓶、犀瓶各二十四,周缀金丝网,钿以真珠、杂宝玉,加紫云白鹤锦里。四柱饰以七宝,红绫里。金饰玉簪导,红丝绦组带。亦谓之平天冠。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七章。红裙,藻、火、粉米、黼、黻五章。红蔽膝,升龙二并织成,间以云朵,饰以金鈒花钿窠,装以真珠、琥珀、
杂宝玉。红罗襦裙,绣五章,青褾、襈、裾。六采绶一,小绶三,结玉环三。素大带朱里,青罗四神带二,绣四神盘结。 绶带饰并同衮服。 白罗中单,青罗抹带,红罗勒帛。鹿卢玉具剑,玉镖首,镂白玉双佩,金饰贯真珠。金龙凤革带,红韈赤舄,金鈒花,四神玉鼻。祭天地宗庙,朝太清宫、飨玉清昭应宫景灵宫、受册尊号、元日受朝、册皇太子则服之。

--------------------------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

⑦ 古代太子服饰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服饰,属于礼制问题,是用来分贵贱,别尊卑的,皇太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在礼制上仅次于皇帝,体现在服饰上,就是非常接近皇帝,表现在服饰上,皇太子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穿“衮冕”,就是电视上演的那种头上顶个平板,下面垂着一排珠子的那种帽子,身上的衣服则绣上日、月、天、地等各种图案。

这是皇帝的帽子,仔细数一下,是十二串珠子哟
这种衮冕是举行重大礼仪活动时穿的,比如祭祀天地、太庙等皇帝才会这么穿,平常上朝啊,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啊,以及休息的时候,是不会穿这玩意的。现在演电视的,皇帝出来动不动就穿成这样,是不对的。

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像,仔细数一下只有九串珠子,难到武侯祠塑像的时候是想说刘备偏安蜀中,还不够格当真正的皇帝?其实不是的哈,因为按照周礼的理想,衮冕只是皇帝的第二级服饰,在衮冕之上还有一套更高级的礼服,叫做大裘冕,大裘冕就是十二串珠子,但只是在祭祀昊天上帝时才穿,平时搞活动,不穿大裘冕,只穿衮冕,为了区别,皇帝的衮冕只有九串珠子。不过套规定太繁锁,后来不怎么用了。武侯祠这个塑像倒是很符合周礼的。
衮冕在周代是所有的王公贵族都可以穿的,只是用前后所垂的珠子的数量和衣服上绣的图案来区分等级,但后来因为这套服饰跟皇帝的太像,除了皇帝以外,其它人基本上不准穿了,除了皇太子以及亲王以外,一般大臣都不能再穿衮冕了,当然外国的国王也是可以穿的。

朝鲜的国王也可以穿衮冕
皇太子的衮冕和皇帝的区别,就是皇帝的珠子是十二串,每一串又有十二颗珠子,和皇太子的就降等为九串珠子,每一串也只有九颗,衣服上绣的图案,皇帝是可以绣十二种,皇太子只有九种,便说实话,这种差别完全不影响整体观感,不仔细看,跟皇帝真差不多。

明代皇太子的冕服,数一下只有九串珠子哟

⑧ 求宋代百姓官员皇帝等衣服、帽子鞋子等具体名称

推荐你看看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下载地址 http://58.251.57.206/down?cid=&t=13&fmt=-

⑨ 北宋时太子的官服是什么颜色

北宋时期太子的官服一般是蓝色浅蓝色的官服,网上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不是真的就不清楚了

与宋朝太子的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韩版风衣和衬衣搭配什么裤子 浏览:580
什么短袖配骑士队球裤子好看 浏览:996
宽松衣搭配裤腿 浏览:877
小个子女装皮衣 浏览:359
代收校服费支出如何记账 浏览:287
女装轻薄羽绒服长款 浏览:93
暗红色皮衣搭配衬衫 浏览:713
衬衫裙搭外套好看吗 浏览:581
班主任把自己的裤子给我 浏览:331
为什么一块洗干净的白色衬衫 浏览:634
飞车最贵的裤子 浏览:694
男生白色马丁靴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184
睡衣痒 浏览:740
衬衫上的这种缝线是怎么做的 浏览:915
羽绒服800多贵吗 浏览:609
用围巾怎么做古代的衣服图片 浏览:571
健身房多久能练出马甲线 浏览:795
烟台芝罘区小学校服招标 浏览:52
遂宁市职业技术校服 浏览:944
中国校服太难看 浏览: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