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帽子知识 > 佛教僧人的冬帽子

佛教僧人的冬帽子

发布时间:2021-06-09 09:56:30

帽子种类有哪些僧人的帽子种类有哪些

职业装 帽子种类很多,按用途分,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作帽、旅游帽、礼帽等。 帽子种类很多,接使用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职业帽等。 帽子种类很多,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 帽子种类很多,按款式特点分,有贝蕾帽、鸭舌帽、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和尚的帽子种类主要是紧随头型的便帽和上大下小的平顶帽,冬季的老年僧人多戴披风帽,俗称“观音兜”。济公和尚所戴那种前后起翘状如元宝的“芙蓉帽”,现在很少有人戴了;另有天冠、宝冠、毗卢冠等“法冠”,一般僧人不能戴,只有大法师在“放焰口”仪式或重大法会上才能戴。 这么多帽子种类不管哪一种类,一般帽子的大小以“号”来表示。帽子的标号部位是帽下口内圈,用皮尺测量帽下口内圈周长,所得数据即为帽号。“号”是以头围尺寸为基础制定的。帽的取号方法是用皮尺围量头部(过前额和头后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转动,此时的头部周长为头围尺寸。根据头围尺寸确定帽号。我国帽子的规格从46号开始,46~56号为童帽,55~60号为成人帽,60号以上为特大号帽。号间等差为1cm,组成系列。

Ⅱ 为什么喇嘛的帽子不一样有的是尖帽子。有的是鸡冠帽。

喇嘛的帽子不一样是因为藏区的僧人因僧位高低或教派不同而在戴僧帽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尖帽子是班智达帽,它有一个高高的尖顶。俗称的鸡冠帽是卓孜玛和卓鲁,是藏区独有的僧帽。

班智达帽的尖顶,象征佛法至高无上的中道观,两块延片则代表二义谛。班智达帽最早由阿底峡尊者传人藏区,班智达帽是代表最高学位。各大寺院、各教派的赤巴、堪布、上师可戴这种帽子,有些寺院的活佛也戴此帽,其他僧人则不能戴班智达帽。

卓孜玛和卓鲁是藏区独有的僧帽。蒙族地区的僧人也戴这两类帽子,那是随藏传佛教传入蒙族地区的。卓孜玛和卓鲁形似鸡冠,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卓孜玛的冠穗是拢在一起的,而卓鲁是散的。三大寺中一般僧人戴卓鲁,大小执事僧则戴卓孜玛。扎什伦布寺内密宗僧人和有学位的僧人都戴卓孜玛,其他僧人则一律戴卓鲁。

布达拉宫的僧人和扎什伦布寺孜滚僧人所戴的卓孜玛其顶端略弯一些,而且冠穗也略微散一些。噶玛噶举派平时的宗教活动都戴卓孜玛或卓鲁。在举行重大仪式时必戴夏查帽。夏查帽形状像孔雀开屏。其它教派则与三大寺一样,在戴帽子上也讲僧位高低。

(2)佛教僧人的冬帽子扩展阅读:

宁玛派各寺中,赤巴、堪布、活佛等戴班智达帽和乌坚班夏帽,其余僧人则戴红色卓孜玛和卓鲁。这一点除格鲁派以外的其它教派都一样。

此外,各教派的大活佛有一些独特僧帽。其中有些是皇帝或国王所赠。比如,噶玛噶举派的活佛噶玛巴所戴的黑帽是第二世噶玛巴担任元帝师时皇帝所赐。噶玛噶举红帽派的红帽也是元帝所赐。宗喀巴大师的弟子降钦曲杰·释迎益西担任明帝国师时,明帝赐给他一顶黑帽。

四世班禅所戴贡夏帽是一顶中央为黄色,四周为红色的帽子,相传这是一位宁玛派活佛所献。当时,四世班禅看到这顶帽子时很高兴地说:“这顶帽子很吉利,象征宗喀巴创立的教派永恒不灭。”

Ⅲ 藏传佛教格鲁派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格鲁派戴的是黄色的帽子。
格鲁派汉语译出来叫做善律派,创始人是尊者宗喀巴大师。因为过去严持戒律的僧人带黄色的帽子,所以格鲁派僧人也都是黄色的帽子因此又叫做黄帽系。也就是我们汉族人说的黄教,其实称为黄教是极不准确的,应该尊重的称之为格鲁派。

Ⅳ 和尚的帽子学名叫什么

可以叫做僧帽,又称头袖、头巾、禅巾、菩萨巾。
下面一段文字有详细的介绍:
僧伽帽即僧帽。 宋 苏轼 《成伯家宴戏作》诗:“道士令严难继和,僧伽帽小却空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
指比丘所用之帽子。又称头袖、头巾、禅巾、菩萨巾。根据《四分律》卷四十记载,佛陀听许比丘天寒头部寒冷头痛时,以毳或劫贝作裹头。除此之外,禁止比丘裹头。《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中说:“不得著帽为佛作礼。”又说,入室礼师之际,应当脱帽等礼节。
相传我国于南朝萧齐时代,宝志始冠布帽,后世遂称志公帽,而广用于禅林。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头巾”条下记载,头巾全长五尺三寸,前面长二尺八寸,背后长二尺五寸。
在日本佛教界,自古就使用头巾,相传桓武天皇曾赠缥帽给台密的最澄大师,故冠帽之习始自天台,其后广行于真言、净土诸宗之间。
这里参考网络知道,以前只知道有僧帽这个叫法...

Ⅳ 和尚帽子上的五位佛是谁

五佛冠是佛教密宗上师、主持、方丈修法时,戴著像徵五智如来的宝冠,汉传密宗佛教叫“汉密”或“唐密”藏传密宗佛教叫“藏密”。
五佛冠又作五智冠、五智宝冠、五宝天冠、灌顶宝冠、宝冠。大日如来、金刚萨埵、虚空藏菩萨、诸佛顶尊等所戴之宝冠,皆为五佛冠。宝冠中央有五化佛,用以表示五智圆满之德。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道场受灌顶时,阿阇梨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又五佛之配列有二,一以大日位于中央,其四方安置四佛,一则横列五佛。
修法中,弟子入曼荼罗(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曼荼罗”建筑中的每一细部都寓有一定的密宗含义。底部多为车轮形,象征圆满之意。)道场受灌顶时,由大德上师为其结诵五佛灌顶印言,印行者之顶上、额、顶右、顶后、顶左,灌五智之瓶水,令戴五佛宝冠。既已受五佛灌顶,即表自成大日如来之意。普通五佛冠五方佛的位置,中央毗卢遮那佛是佛部,东方佛是金刚部,南方佛是宝部,西方佛是莲花部,北方佛是羯摩部。至于比较特别的五佛冠,如果要修佛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如普通五佛冠相同;如果要修金刚部为本尊,则中央为东方佛,东方佛之位置改为毗庐遮那佛,其余各佛的位置仍然不动;如果修莲花部为本尊,则中央为无量光佛,西方无量光佛位置改为毗卢遮那佛,其余各佛之位置仍不动,余照类推。还有一种方式是五佛横列。
五佛是佛教密宗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分别是:中央毗卢遮那佛即释迦牟尼法身大日如来佛祖,两旁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
供奉五佛的佛教寺庙都是官寺,官寺最早出现在南北朝一直延续到到唐朝武宗皇帝会昌五年(845年)。唐朝会昌以前每个县都有一座到两座官寺(和尚寺和尼姑寺),会昌年间中国佛教达到最鼎盛时期,全国寺院多达五千多座,僧侣七十多万,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财产,僧侣并可免除兵役和劳役,严重影响唐朝经济,会昌五年武宗皇帝听信道士赵归真谗言,下旨拆毁全国所有佛像,寺院改成驿馆和酒楼,僧侣充当劳役,史称“会昌法难”或称“武宗毁佛”
官寺奉祀的五方五佛是佛教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祗 ,武宗毁佛后第二年就病死,宣宗登基后又提倡复兴佛教,但因政治和经济原因奉祀五方佛的官寺没有得到朝廷的复兴,民间复兴的佛教寺院都是奉祀“西天三佛”或“一佛二尊者”也称“一佛两菩萨”的民寺,后来僧侣就把代表至高无上的“五方五佛”雕刻在帽子上,俗称“五佛冠”,民间雅称“唐僧帽”,并只有方丈、主持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

Ⅵ 藏传佛教男僧人夏天戴的遮阳帽叫什么名字哪里有买

不就是普通的遮阳帽么

Ⅶ 和尚 帽子 的问题~~~

那要从历史开始说起了~~这么说呢~~我知道的也是皮毛~~大概说一下吧~~
首先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现在信佛的少)毕竟是国外印度人那时也有卷发的
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所以在佛教起源并且创教时的佛祖塑像都是卷发
到了唐朝时,佛教引入中国..在中国成为国教~在盛唐时加已发展~~这时佛教在本土化得发展下发展为“净宗派”为了与之区分吧!~~净宗在古印度佛教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得改进目的是为了避免“水土不服”更好的发展佛教,因此佛教中添加了很多儒学的哲学和礼仪~为了与之区别便发展了剃度的仪式.等其他的仪式..
剃度比较直白的意思是~~万千烦恼丝,入门当割舍..也就是与世间纷纷扰扰,割舍断掉烦恼心的意思。这也是种多不同中的一例而已
所以和尚怎么都是光脑袋
还有 孙悟空·武松·猪八戒·沙僧·样都带了头箍是代表行者的身份~~
行者就是在行走中修行的僧人所以孙悟空也叫孙行者,武松叫行者武松~~
佛教发展到日本~日本的和尚带的都是像篼笠的帽子
代表行者的身份,我想头箍就是篼笠的演化版本,日本和尚保留了下来
还有藏区的喇嘛~~带的帽子~和济公的是不是形状很像~~(这个我就了解的不太详细了,别介意)藏区的蔬菜很少食物很少~~蔬菜比肉珍贵~~藏区的和尚没蔬菜吃所以吃肉,而济公吃肉带着类似的帽子也许就跟这个有关~~
藏区靠近尼泊尔~~尼泊尔也是古印度佛教的起源地~~所以从尼泊尔发展到藏区的佛教又跟中原发展的佛教又有所不同~~所以佛教在藏区,为密宗佛教,跟净宗有很大本质上的不同~据我的了解和个人认为~~净宗在修法上很大的程度是修心,求得内心清净。而密宗..因为是在藏区条件艰苦,远离中原有很多东西~疾病都是大家未知的~~密宗中就有很多驱邪的密法~~密宗中就有很多在疾苦是留下来的经验~~现有的很多藏药的配方~都是以经书的方式呈现的~~密宗因此也很神秘
罗汉其实是在净宗发展下衍生出来的~~有很多关于108罗汉的故事发生在中国..
加以唐朝和古印度的密切联系和影响..印度也有罗汉的形象产生~~
关于其他僧帽的产生净宗发展在改朝换代中个有不同吧~~
个人理解~~如有错误请多原谅~~
谢谢~~
剩下的你可以参考佛教的起源网络中比较详细~~

Ⅷ 僧人用的帽子怎么织

到网上买一个,自己看着织。

taobaowang搜:毛线僧帽

Ⅸ 为什么有的和尚帽子上是“佛”字,有的是“释”字

帽子是避寒取暖的工具而不是装饰品,真正僧人的帽子上什么字都没有.
做佛事和有法会时法师戴的毗卢帽上会有佛陀和菩萨法相,有时会有一些咒语,但这要另当别论了.

与佛教僧人的冬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口双岛学校校服图 浏览:745
名牌幼儿园校服 浏览:511
睡衣发带怎么带图片 浏览:452
来看看世界各国校服对比 浏览:879
福州市各种校服 浏览:795
怎么做大雪人帽子 浏览:867
泰国校服传的鞋子 浏览:181
旗袍妆容理论 浏览:965
历年三叶草经典款外套 浏览:274
裤子的17584a和18084a 浏览:216
浴室不穿内衣裤子 浏览:771
短旗袍有魅力 浏览:102
红色连衣冬裙如何搭配外套 浏览:841
真皮皮带怎么拴 浏览:199
日本动漫校服上有兔子 浏览:946
短款羽绒服好吗 浏览:151
过年发分穷人家穿旧校服视频 浏览:2
舂秋男装外套 浏览:740
男上衣西服外套 浏览:749
阿里巴巴批发真丝女装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