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兵马俑将军俑有什么特点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 ,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
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
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2. 将军俑怎么介绍
陶制,高197厘米,秦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秦始皇的兵马俑分步兵俑和骑兵俑两个主要兵种,每个兵种又有士兵、军吏和将军的区别。这些雕像虽然都是类型化的人物,但并不千篇一律,几乎每一件陶俑都有其典型的性格特征。以将军俑为例,秦朝的雕塑家们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外形特征,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个性和气质。有的聪慧机敏,血气方刚,有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还有的老成持重,遇事不惊……雕塑家们在艺术上的处理是如此得出色,以至于我们感觉到他们距离自己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件“将军俑”就是很好的例子。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 ,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铠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后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份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绾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将军俑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着冠。以其特有的气质给人一种指挥家的印象。雕塑家在塑造这种俑时,都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将军俑。
觉得长了就挑重点介绍吧。
3. 兵马俑将军和士兵有什么区别
兵马俑将军和士兵的区别: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 ,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4. 将军俑和跪射俑在头饰、服饰上有什么区别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铠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后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份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绾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将军俑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着冠。以其特有的气质给人一种指挥家的印象。雕塑家在塑造这种俑时,都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
http://news.artxun.com/jiangjunzuo-696-3477078.shtml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 ,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http://ke..com/view/37848.htm?func=retitle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这些跪射俑的面容和神态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由于跪射俑高度最低,所以是兵马俑中唯一一个完好无损的兵马俑。
http://ke..com/view/70850.htm?fr=ala0_1
5. 秦兵马俑除了将军俑,车马俑,骑兵俑,武士俑还有什么俑急
兵马俑的种类
将军
高:196cm 重:240kg
是秦代的都尉,起着指挥、统帅作用。头戴双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或着长袍,有的显现雄壮威武,或显现气宇轩昂表现儒将之风。
军吏俑
高:196cm 重:166kg
头戴长冠,身穿交领长襦,腰间束带。神情沉着稳健,是个轻装的下级军吏。
车士俑
高:190cm 重:170kg
秦俑坑的战车基本上有三名成员,御手负责驾车,车左车右负责与敌人搏斗。
战袍武士俑
高:190cm 重:240kg
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携箭,这种不带头盔,不着铠甲的武士,更显现秦均英勇善战和大无谓的精神。
跪射俑
高:186cm 重:240kg
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头冠圆形发髻,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持弓弓箭状。
立射俑
高:186cm
此俑为不着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不伤自己人,会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方式。
铠甲武士俑
高:183cm 重:190kg
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腿扎行膝,脑后绑六股宽辩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
跪射俑 将军俑 骑士俑 御手俑 跪坐俑 立射俑 兵马俑的种类
将军
高:196cm 重:240kg
是秦代的都尉,起着指挥、统帅作用。头戴双卷尾冠,足穿方口翘尖履,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或着长袍,有的显现雄壮威武,或显现气宇轩昂表现儒将之风。
军吏俑
高:196cm 重:166kg
头戴长冠,身穿交领长襦,腰间束带。神情沉着稳健,是个轻装的下级军吏。
车士俑
高:190cm 重:170kg
秦俑坑的战车基本上有三名成员,御手负责驾车,车左车右负责与敌人搏斗。
战袍武士俑
高:190cm 重:240kg
免冠束髻,身穿短袍,挽弓携箭,这种不带头盔,不着铠甲的武士,更显现秦均英勇善战和大无谓的精神。
跪射俑
高:186cm 重:240kg
身穿齐膝长襦,外披铠甲,头冠圆形发髻,双目凝视前方,两手做持弓弓箭状。
立射俑
高:186cm
此俑为不着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在一个方阵中,要轮番射击不伤自己人,会有立姿和跪姿两种射击方式。
铠甲武士俑
高:183cm 重:190kg
披甲站立,或免冠,或头戴软帽,腿扎行膝,脑后绑六股宽辩行扁髻,个个神情严肃恭谨。
跪射俑 将军俑 骑士俑 御手俑 跪坐俑 立射俑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cheng
6. 兵马俑中的将军是长什么样子的
基本资料
陶制,高197厘米,秦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外形特征
秦始皇的兵马俑分步兵俑和骑兵俑两个主要兵种,每个兵种又有士兵、军吏和将军的区别。这些雕像虽然都是类型化的人物,但并不千篇一律,几乎每一件陶俑都有其典型的性格特征。以将军俑为例,秦朝的雕塑家们不仅塑造了不同的外形特征,而且还创造了不同的个性和气质。有的聪慧机敏,血气方刚,有的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还有的老成持重,遇事不惊……雕塑家们在艺术上的处理是如此得出色,以至于我们感觉到他们距离自己并不遥远,都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件“将军俑”就是很好的例子。
雕像中的将军高180厘米,体格健壮 ,身材高大,前庭饱满,二目炯炯有神。他头戴燕尾长冠,身披战袍,胸前覆有铠甲,双手相握置于腹前,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他的神态刚毅自然,沉稳平静,表现出身经百战,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的百倍信心,是当时秦朝威震四海的强大军队中上层武官的真实写照。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1]
铠甲形制
将军俑铠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后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份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绾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将军俑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着冠。以其特有的气质给人一种指挥家的印象。雕塑家在塑造这种俑时,都在其额头上雕出一道道皱纹,显得这些将军是久经沙场,富有长期作战经验的将领。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将军俑。
7. 兵马俑头上的小方块是什么东西
准确地说,将军俑是军吏俑,但军吏俑并不是将军俑,将军俑多戴的是箸冠或者燕尾长冠。
因为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别最高者,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秦俑坑中将军俑的发现也屈指可数。
而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多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或戴介帻或束发挽髻。
另外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等。
8. 将军俑身高和,特点
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点。武士俑身高175~196厘米,陶马高150~172厘米,长200~203厘米,型体与真人真马相等,形貌服饰皆严格地模拟现实。花样繁多的发髻、连缀甲片的皮筋、扣接革带的带钩、绑扎腿部的裹腿、系在脚背的靴带、穿纳鞋底的针脚、马身披挂的鞍鞯等,无不一丝不苟地刻划,处处体现着陶塑匠师们创作态度的严谨、观察生活的深邃和表现技巧的卓越。
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秦俑的又一艺术特点。武士俑大致可分为军吏俑、着甲步兵俑、轻装步兵俑、立式弩弓俑、蹲式弩弓俑、骑兵俑、车士驭手俑等 7类,皆分类模制成型,再经人工修饰而制成。每类之中,又有几种不同的头像模型。这种模制和手塑相结合的方法,既便于大批制作,又能避免多人一面之弊。作者通过对眉眼、鼻翼、胡须等细部形象的刻划,着重塑造将士们坚毅勇敢、沉着机智、威武刚健的性格;同时又通过不同的衣冠服饰,表现出不同的级别身份。在威武刚强的共性之中,还注意到不同个性的刻划,例如: 1号坑出土的一件按剑将军俑, 具有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态;2 号坑出土的一件垂手将军俑,作肃立注视状,表现了治军有方、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再如 2号坑出土的一件蹲式弩弓俑,显得格外机智勇敢;1号坑出土的不少着甲步兵俑,具有坚韧不拔的气质;一件蓄须的轻装步兵俑,显得格外风趣乐观。由于匠师们技艺高低不齐,秦俑中也存在少量表情呆滞、愁眉苦脸的形象,个别的还存在身手比例失调的情况。这种水平低劣的作品,仅是秦俑中的支流。从主流方面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不愧为秦代雕塑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9. 四年级的19课秦兵马俑中的将军俑手拿什么
秦剑
10. 秦陵兵马俑中,普通士兵和各级军官头饰盔甲有区别吗
兵马俑将军和士兵的区别:将军俑头戴箸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则戴介帻或束发挽髻。
将军俑除具有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