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英學校初中學費怎麼收
你好。請參照以下標准
佛山華英學校初中2018收費標准(學費+住宿費+伙食費):
(1)學雜費: 13500元/生.學期
(2)住宿費:全寄宿生1600元/生.學期、半寄宿生550元/生.學期
(3)伙食費、校服費等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按實際開支收取。
望採納
B. 華英和佛一校服一樣嗎
校徽不同,材料不同
C. 華英學校好不好
好,華英學校教學環境,老師力量都是很好的,學校很不錯的!
D. 華英學校好不好
樓主你好,我是目前華英的初二學生。這樣說吧,華英有比較寬松的環境,師生之間的關系也不會很緊張,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很平等;很少有強制性補課,有奧數奧英和國際班(你進了就知道是什麼),但是不是強迫性質的。就是競爭大,而且體育課很變態,體育老師好恐怖~如果沒有自控能力建議還是不要來華英。那樣子你的三年大好年華就浪費了哦~
PS:樓上有人說華英黑暗,其實任何學校都有黑暗的一面,你進去了才知道。但是只要你不和他們扯上關系,不要沒事找事,你就可以安穩地度過三年初中生涯。(每個學校都有一個魔鬼一樣的教導處主任,我們也不例外。你來了就會聽聞其大名的……不過,只要你不做太出格的事情是不會被請去喝咖啡的)
最後祝學弟\妹小升初勝利啊~其實華英並不難考,看你認不認真做卷咯~加油~考上了我罩著你吧~哈哈~O(∩_∩)O
E. 佛山華英學校的宿舍
O(∩_∩)O哈哈~
當然很好啦
很後悔之前在華英的時候沒去住宿啊...
樓主我一看你就是個很有實力的小升初的同學吧
加油吧
考進華英住宿去(不過要准備好錢...現在學費比我那時提了一大半)
F. 佛山華英學校的華英名人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廣東廣州市番禺區,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音樂家。1918年入嶺南大學附中學小提琴, 1926年入北大音樂傳習所、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1928年進上海國立音專學小提琴和鋼琴,並發表了著名 的音樂短論《普遍的音樂》。1929年去巴黎勤工儉學,從師於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樂院在肖拉·康托魯姆作曲班學習。1935年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創作了大量戰斗性的群眾歌曲。抗戰開始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後去武漢與張曙一起負責開展救亡歌詠運動。1938年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並在女大兼課。1940年去蘇聯學習、工作,1945 年病逝於莫斯科。冼星海寫了《聶耳--中國新興音樂的創造者》、《論中國音樂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樂論文,已發表的有三十五篇。由於他對發展我國革命音樂所作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人民音樂家的光榮稱號。
代表作品:留法期間,創作了《風》、《遊子吟》、《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等十餘首作品,並為進步影片《壯志凌雲》、《青年進行曲》,話劇《復活》、《大雷雨》等譜寫音樂。1935年至1938年間,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游擊軍歌》、《路是我們開》、《茫茫的西伯利亞》、《祖國的孩子們》、《到 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之後創作了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和《生產大合唱》等作品。寫有交響曲《民族解放》、《神聖之戰》,管弦樂組曲《滿江紅》,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小提琴曲《郭治爾-比戴》等,現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三百件。 葉選平:1924年11月生,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94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1月參加工作,延安自然科學院機械繫畢業,大學文化。
1941年至45年在延安自然科學院機械繫學習。1945年至1947年為延安兵工廠工人、軍委工業局幹部。1947年至1948年為晉綏邊區第一機械廠幹部。1949年至1950年先後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清華大學短期學習。1950年至1951年任沈陽第一機床廠車間副主任。1952年至1953年赴蘇聯機床廠實習。1954年至1960年任沈陽第一機床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1960年至1961年任遼寧省沈陽市機械局副總工程師。1962年至1973年任北京第一機床廠生產技術副廠長兼總工程師。1973年至1977年任北京市機械局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常委。1977年冬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78年至1980年任國家科委三局局長。1980年至1985年任廣東省副省長兼省科委主任,中共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1985年至1991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1991年4月在七屆全國政協四次會議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1993年至2003年3月任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彭加木(1925─1980),廣東廣州市番禺區人,漢族,1947年畢業於南京中山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先後擔任北京大學農學院土壤系助教,中國科學院助理員,助理研究員,1961年,上海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選為上海全國人大代表,1979年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的羅布泊進行探險,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時,因科學考察中缺水, 彭加木主動出去為大家找水,不幸失蹤,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化作了羅布魂,將他對羅布泊之情、對巴音郭楞之情永遠系在巴音郭楞人民、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心中。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1925年出生在廣州近郊番禺縣一個商人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五,父親希望闔家和睦,故為他取名「家睦」。23歲他在中央大學畢業後,進入窗體頂端窗體底端國民黨中央研究院醫學研究所,解放後擔任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1956年調到新疆,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進疆後,他安裝了中國第一台高分辨電子顯微鏡,並用這台顯微鏡找到400多種動植物窗體頂端窗體底端病毒,填補了我國在這個科學領域的空白。他撰寫的40多篇論文,在國際科研界產生很大影響,從而使他成為世界上知名度較高的學者。 司徒漢開平縣赤坎區蓮塘鄉塘邊村人。我國著名的合唱指揮家、作曲家。1923年1月28日生於一個貧窮的人家。1938年肄業於廣州市立第一中學。同年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後調為十二集團軍軍政工作隊為隊員。1941年畢業於廣東省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短期班。在歷次學生運動中指揮唱歌及音樂演出。曾在同濟大學一·二九事件中被捕。1948年新聞系畢業後赴蘇北解放區。入華中大學學習並任該校文工團指揮。195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任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音樂幹事。上海音樂工作者協會輔導部部長等職。1953年任上海樂團合唱隊隊長兼指揮。1956年在中央樂團舉辦的由蘇聯指揮家杜馬舍夫主持的合唱指揮學習班畢業。後任上海合唱團團長兼指揮。上海音協副秘書長等職。
司徒漢從事歌詠指揮40年。先後指揮演出中外合唱歌曲及群眾歌曲一千多首。灌有唱片面20多面;經常舉辦群眾歌詠指揮學習班及指揮與歌曲處理講座;創作了十部近代題材的大合唱及三百多首其他形式的聲樂作品。指揮過的主要曲目有《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幸福河大合唱》、交響合唱《中南海的明燈》、《新世紀前奏》、電影《聶耳》、《枯木逢春》中合唱等。他還是《東方紅》音樂舞蹈史詩、《前進·光榮的上海工人》大歌舞的指揮者之一。創作並指揮的主要曲目有《礦山烈火》、請唱劇(與辛上德合作)《南海風暴》。大合唱(與朱踐耳合唱)《沉痛的回憶》等。得獎的創作歌曲有《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中蘇人民團結緊》(與朱踐耳合作)、《我老漢》、《江南土改組曲》(與丁善德合作)。此外,還撰寫有《歌曲處理講話》及音樂評論文章四十多篇。他指揮風格熱情奔放而又深刻細致。現為五屆全國人民代表、中國間協理導、上海音協常務理導。 梁得靈老師曾任第一屆華南文聯音樂部部長、第一屆廣東省音樂工作者協會主席、省音樂協會副秘書長、音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1937年,梁老就在廣州開始音樂教學生涯,在音樂園地辛勤耕耘了60多個春秋。
在戰爭年代,梁老運用音樂創作激勵民族精神,1947年他創作了《逃亡記》六首大合唱曲、詞。第一首是描述人民流亡的苦難:「看呀!拖男帶女,扶老攜幼,踏遍了平原,穿過了高山,冒起了彌漫天際的煙塵……」第六首唱出了人民的希望:「黎明一定要來,黑暗一定要過去。站起來罷你不要倒下去……」
梁老堅信,音樂對學生性情的陶冶會起到良好的作用,在音樂課里,他根據學生各自的愛好混合編班,有提琴班、鋼琴班、合唱隊、牧童笛隊等。
著名的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賴廣益
賴廣益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指揮家和音樂教育家,國家一級指揮 。在國際和國內的音樂界享有很高的聲望,他是國際合唱協會顧問、國際童聲合唱協會表演藝術顧問、奧林匹克合唱大賽國際評委、中國音樂家協會顧問、廣東省合唱協會名譽會長,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榮譽市民。由他指揮的樂團、合唱團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賽的金獎。他說:從小培養一種高尚的藝術追求,對社會、對本人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學習合唱藝術的孩子,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會比別人強。 鄭祖綿,1933年出生,1946年春——1950年夏在佛山華英中學就讀(初一至高二)。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圓號學會藝術顧問,廣東管樂學會高級顧問。
1950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廣州市文工團、華南歌舞團、廣州樂團(現為廣州交響樂團)擔任演奏員數十年。其間1956年在北京中央樂團圓號班進修一年,指導老師為民主德國專家、柏林廣播樂團首席圓號荷夫曼。
1997年離開演出團體進入中小學為業余管樂隊上專業課,教吹圓號次中音號。在此同時,先後把十多首世界名曲改編給管樂隊演奏,部分已被廣州地區大、中、小學選用,最多一所學校選用五首作為演奏曲目。 吳文超
華英第1951屆畢業生,曾任廣東歌舞劇院院長
楊瑞晶
華英第1951屆畢業生,曾任廣州樂團合唱隊隊長
G. 佛山禪城改校服褲腿的地方,我要改佛山華英學校的校服長褲
要是太多了估計不行哦,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師傅也不知道怎麼弄的改了下我就穿著正好了,對了店名叫依諾修改坊,口碑還不錯
H. 佛山華英學校的宿舍環境是咋樣的呢
抱歉現在是暑假所以照片什麼的並不好拿到,不過描述一下還是可以的。
華英的學生宿舍有三個區,A區B區和C區,住宿生普遍住在A,B兩區,走讀生和晚修生普遍住在C區。
住宿生的宿舍被稱為住宿宿舍,走讀生和晚修生的宿舍被稱為午休宿舍。兩種宿舍是不一樣的。我把兩種都說一下吧。
住宿宿舍的所有窗子都有窗簾。陽台上的廁所有兩個,一個是衛生間一個是沖涼房,廁所對面是洗手台,有地方可以擺水桶。六人一個宿舍,初一的我不太記得,或許跟初二的一樣,也是有六張床,床比較特殊,上面是床下面是一個課桌,支撐著床的不是床柱而是木板(或鐵板),是為了可以在板上弄出架子和櫃子來放東西,床板半包圍著課桌所以架子和櫃子也半包圍著課桌。挺難形容的,總之就是既有床又有桌子櫃子。可以掛蚊帳。當然其他地方還有更大的櫃子。
午休宿舍是十二個人,雙層床,沒有櫃子,用床柱支撐床。陽台上也有一個衛生間和一個沖涼房,但那個沖涼房貌似不能用。洗手台也在廁所對面。只有連接宿舍和陽台的窗子上有窗簾,連接宿舍和走廊的窗子上沒窗簾。
講講兩種宿舍的共同點:都有六層樓,宿舍里的每個人都有編號,就是一號床二號床這樣編下去,住宿宿舍六個人就是一到六號床,午休宿舍十二個人就是一到十二號床。一號床就是舍長。每天都要打掃衛生,衛生被劃分出了六個區域打掃,類似於清潔陽台,擦窗擦門這樣的。住宿宿舍只有六個人所以每天都要打掃自己負責的區域,但午休宿舍有十二個人所以分單雙周,一批人單周打掃,一批人雙周打掃。哦對了,有樓長。另外有起床歌。有空調。十二點四十睡,一點四十五分起床。
差不多就是這樣。環境還好,蟑螂老鼠什麼的我一直沒見過。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望採納。
【你是今年新考上華英的?歡迎歡迎。這里是馬上升初三的學姐了。
I. 請問佛山一中有兩間的嗎.和華英中學有什麼關系.
不是有兩間,華英是初中,一中是高中。以前我入讀華英時說是一中的初中部,當時兩間學校是連在一起的,都在佛山文沙路。但因為一中要擴建,華英也建了新校區,05年9月開始,華英就搬到魁奇路了,好像說要分為兩間學校,一中還改了校服,以區別開華英,但現在好似又把校服改回去了,好混亂!但兩間學校校慶是一起搞的!
這是一中的網址:http://www.fsyz.com.cn/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