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嗎
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前有銅牛。
上交所兩年前在自己的大門口復制了一尊「華爾街銅牛」,這只銅牛名為「東方神牛」,體重高達6000公斤,比美國紐約「華爾街銅牛」重了近一倍。
不過「華爾街銅牛」一直在室外安放,而「東方神牛」卻被放置在上交所一樓大廳。上海黃浦金融中心一負責人當時表示,希望這座牛像能夠「在經濟不確定之際為中國人民帶來信心和好運」。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國際證監會組織、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的成員。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1)銅牛校服負責人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地位前景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
截至2008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64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84個,股票市價總值97251.91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
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
⑵ 美國經濟大蕭條和華爾街銅牛有什麼關系
銅牛的主人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他叫德·莫迪卡。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32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次日一大早他就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想看看他的銅牛會發生什麼,果然奇跡發生了,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莫迪卡看到目的已達到,就同意暫時把銅牛借給他們,這一借就是18年過去了。銅牛早已被宣布成為紐約市的公共財產,不準任何人買賣,莫迪卡只擁有肖像權。莫迪卡也成功了:他的銅牛成為華爾街的象徵。
⑶ 華爾街銅牛創作者去世,他創作「銅牛」的靈感來自於哪裡
靈感來自於”黑色星期一“。迪·莫迪卡曾在紐約居住了超過40年,長4.9米、重3.5噸的華爾街銅牛靈感來自於1987年10月全球股市暴跌開始的“黑色星期一”。迪·莫迪卡在後來說明製作背景時曾說:“我想讓人們認識到自己是強大的這一事實”,並自費承擔了銅牛的製作費約35萬美元。
盡管如此,人們依然不肯抹殺銅牛的功績。越來越多的人仍舊幻想得到銅牛的庇護。世界上很多金融中心、股票交易市場仍然效而仿之,雕塑了一尊尊銅牛。而且,模仿中也不乏創新之作。這些新塑的銅牛也是風情千鍾,有賓士疾駛,有仰首沖天,有的恃高傲物。它們承載著主人的美夢,傳達著主人的願望。
在人們的想像中,留住了銅牛,也就是留住了財富。於是有的人還把銅牛用鐵鏈鎖住,希望它永遠駐留此地,效忠主人。銅牛是不是靈驗,暫且不論,而銅牛的製作者卻的的確確生意興隆了。買賣銅牛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行業,銅牛的身價飛漲,就像它本身的內涵一樣,牛氣沖天了。最近幾年,我國深圳和浦東的股票交易市場也相繼雕塑了銅牛,但願他們的願望都能實現,但願金融危機盡快過去。
⑷ 懷寧縣銅牛井銅礦()
銅牛井銅礦位於安慶市月山鎮西北3.5公里的蟹子崗。合(肥)—安(慶)公路通過礦區,合(肥)—九(江)鐵路高河—安慶支線經過礦區西約2公里,行政區劃隸屬懷寧縣月山鎮。
礦床處於月山閃長岩侵入體北枝前緣。礦區出露地層有中三疊統月山組白雲石大理岩、角礫狀大理岩、角岩、銅頭尖組紫色粉砂岩及中、下侏羅統長石石英砂岩等。礦區構造為次一級背斜構造,閃長岩體占據背斜軸部位置,主要控礦構造為一條橫跨月山閃長岩體北枝的構造破碎帶。該破碎帶是由一系列主要向南傾斜的裂隙所構成,礦體產在構造帶中,由含銅石英(主)脈和細脈組成。主脈寬1—2米,呈薄板狀充填在主構造帶中;細脈充填在兩組次級羽狀裂隙中。主礦體兩個,魚貫相連。1號礦體長230米,最大延深200餘米,平均厚3.87米;2號礦體長500餘米,最大延深250餘米,平均厚2.57米。礦石類型單一,為含銅(鉬)石英脈。礦物組合簡單,金屬礦物有黃銅礦、斑銅礦、輝鉬礦,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次有方解石。礦區銅平均品位1.33%,鉬為0.07%。礦床工業類型為含鉬石英型銅礦床。礦石易選,選礦指標:銅鉬混合浮選,銅精礦品位31.22%,回收率96.64%;鉬精礦品位42.67%,回收率96.86%。可回收的伴生金銀礦產富集在銅精礦中,含量為金2.7克/噸、銀1183克/噸。
銅牛井銅礦為古礦山,礦區有古采坑、廢礦堆和煉渣。具體開采年代不詳。據月山銅礦1969年在古采坑中發現順治銅幣,推測可能在明末清初年間進行過大規模的開采和冶煉。1號礦體地表三個大古采坑,沿北東方向成直線間隔排列。1號采坑長30米,寬15米,深35米;2號長15米,寬9米,深55米;3號長35米,寬10米,深13米。由采坑規模可見當年開采之盛。
1941年,日本華中礦業公司八木次男等人對蟹子崗(即銅牛井)銅礦進行過踏勘,著有礦產報告,認為銅礦為花崗岩中的含銅石英脈,未評價。1943年,日本華中礦業公司管原省對銅礦進行了調查,測制了1∶1000地質圖,著有蟹子崗銅礦地質調查報告,也認為是花崗岩中含銅石英脈類型,含銅1.05%—9.48%,估算礦石1萬噸。
1951年,華東工業部礦產勘測處安慶銅礦隊湯克誠、楊開慶等人在月山一帶進行礦產調查,檢查了鐵鋪嶺、銅牛井等礦點,著有調查簡報。1955年華東地質局安慶普查隊蘆雲谷等人對銅牛井、鐵鋪嶺礦點進行了山地工程揭露,做了初步檢查。1956年,安慶普查隊並入地質部華東地質局三二四地質隊,後改稱月山分隊。大隊技術負責人李錫之,分隊技術負責人姚宗玉,繼續對銅牛井、鐵鋪嶺銅礦點進行了工作,並做了普查評價。工作中,在銅牛井礦點上施工6個鑽孔,完成進尺0.12萬米、坑道26.60米、淺井32米。工作初期蘇聯專家伊格納捷夫到礦區指導工作,指出根據古硐看,礦體可能向南傾斜,同時提了5批鑽孔的施工建議。施工結果,先兩個孔未見礦,第3個孔在3號老硐下部見石英脈銅礦多處,厚2—8米不等,含銅1.58%—3.86%,最高6.26%。由於未和上部老硐聯系起來認識,誤認為是孤立的小礦囊。但也懷疑礦體產狀可能向北傾斜,於是就設計了一個由北向南打的斜孔,和已見礦的3號孔相對面施工以「包抄」3號老硐下延礦體,施工結果見到了8.48米厚的含銅石英脈,平均含銅3.14%。繼後施工的孔也見到8.77米厚的銅礦。地面礦脈向南傾斜,由於當時對礦體產狀認識模糊,認為各孔見的銅礦均為孤立的小礦囊,無工業價值。於1956年底提交了《安徽省懷寧月山鐵鋪嶺銅礦最終評價報告》。探明銅金屬儲量0.04萬噸。
參加野外工作和編寫報告的人員有:姚宗玉、余紹龍、蔡月坤、曹道富。
1962年,三二六隊重上銅牛井,最初由李有權主持工作,施工鑽孔也見到銅礦。由於受原評論結論束縛,把普查工作轉向就近的西接觸帶尋找工業礦床,未見礦。受挫後又轉到古采坑旁打孔,又見礦。當時徐新桂擔任岩心地質編錄,研究地質剖面時發現「小礦囊」連接起來很自然,為向北陡傾斜的含銅石英脈銅礦。這時李有權調走,徐新桂主持工作後按此見解設計施工,取得良好效果;查明礦體產狀,確認礦床具有一定工業價值。接著,周雲生配合徐新桂測量了幾百組不同方向的含礦裂隙,運用應變橢球體理論,合理地解釋了「含銅細脈南傾,整個礦體北傾」的復脈帶礦體現象。1965年轉入勘探,1966年3月徐新桂等編寫提交了《安徽省懷寧縣銅牛井銅礦儲量報告》,探明銅金屬儲量1.17萬噸、鉬金屬儲量0.06萬噸、伴生金儲量74.99公斤和銀1.44噸。
1966年,安徽省儲委批准報告可作為礦山設計依據。
礦區從普查到勘探完成主要工作量:鑽探0.62萬米,37個孔,坑探68.65米,淺井157.3米。
1975年元月,為擴大礦區遠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三二六隊派王國才、王瑞祥、余嘉澍等在礦區外圍開展普查,驗證激電異常,向東追索2號礦體的延續。施工結果異常區未發現礦體,2號礦體沿走向傾斜卻有擴大。於1976年11月由王瑞祥編寫提交了《安徽懷寧縣銅牛井銅礦東段儲量計算說明書》。施工12個鑽孔,投入鑽探工作量0.40萬米。探明銅金屬儲量0.3萬噸、鉬金屬儲量0.04萬噸。
1987年3—9月,應礦山要求,三二六隊再次對礦區東段進行普查。追索2號礦體的延續,尋找平行礦脈;施工4個鑽孔,投入鑽探工作量1712.47米;查明礦體向東無延續,也沒有發現平行礦脈。於1988年4月由方山登編寫提交了《安徽懷寧月山銅牛井銅礦東部普查地質報告》。
綜上所述,銅牛井銅礦的發現、勘查到作出評價,確是一個反復實踐、認識的過程。50年代,華東地質局三二四隊月山分隊進行普查找礦,發現了老硐以下銅礦,但因對礦體產狀沒有搞清,作出了無工業價值的評價;60年代,省地質局三二六隊再次進行勘查,查明礦體產狀,肯定了礦床遠景探明了儲量,為礦山開采提供了依據。
1965年,安慶地區重工業局建立銅礦山,1970年建成投產。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礦石250噸,年處理礦石7.65萬噸,年產銅精礦2295噸。實際能力為日處理礦石300噸,年處理礦石10萬噸,年產銅精礦3000噸。
投產以來已采出礦石154萬噸,回收銅金屬20970噸、鉬金屬487噸、金322公斤、銀8.061噸和硫9319噸。上繳利潤2556萬元,稅金645萬元。預計保有儲量:銅0.7萬噸,鉬0.05萬噸,金0.14噸,銀1.8噸。
銅牛井銅礦,礦床規模小,但礦石品位富,礦體陡傾斜,埋藏淺,易采易選。地方礦山開采20多年,經濟效益顯著,為發展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
⑸ 享年80歲!華爾街銅牛雕塑創作者去世,他的該創作有什麼深意
近日,華爾街銅牛雕塑創作者去世了,享年80歲。他是一名來自義大利的雕塑家,名叫阿圖羅·迪·莫迪卡,在多年前患有癌症,已經和癌症抗爭了很多年,2021的2月19日西西里島去世。
⑹ 華爾街銅牛的存在意義
華爾街銅牛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喻義著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其也被稱作為「華爾街象徵」。
由於銅牛成為了華爾街的象徵,這些年來,它也替華爾街承受了許多外界傾瀉的怒火。
在2011年「佔領華爾街」的海報上,銅牛便是被一位芭蕾舞者踩在了腳下,在現場,抗議者也都是先以銅牛為首要的「佔領目標」。而銅牛所象徵的負面意義也在此後慢慢從消費主義延伸到了性別歧視與氣候變化。
2017年,銅牛的對面曾立起一尊支持性別平權的「無畏女孩」雕像,引發公眾廣泛關注,迪莫迪卡當時還指責該雕像扭曲了銅牛的正面形象。
而在2017年與今年早些時候,銅牛又分別被氣候變化抗議者潑上藍色油漆和「假血」,警方不得不逮捕數人。今年9月,還曾有男子出於個人動機,持硬物猛砸銅牛右耳,造成長數厘米的裂口。
(6)銅牛校服負責人擴展閱讀:
華爾街銅牛創作者去世
據義大利《共和報》等當地媒體20日(當地時間)報道稱,義大利雕塑家阿圖羅·迪·莫迪卡與癌症抗爭數年後去世,終年80歲。迪·莫迪卡因製作被稱作「華爾街象徵」的華爾街銅牛像而被人們熟知。
據悉,迪·莫迪卡曾在紐約居住了超過40年,長4.9米、重3.5噸的華爾街銅牛靈感來自於1987年10月全球股市暴跌開始的「黑色星期一」。迪·莫迪卡在後來說明製作背景時曾說:「我想讓人們認識到自己是強大的這一事實」,並自費承擔了銅牛的製作費約35萬美元。
⑺ 金融為什麼要放頭牛
牛的標志這個要說他華爾街銅牛了。
華華爾街銅牛
爾街銅牛的設計者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1] 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
次日一大早他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果然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
華爾街銅牛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喻義著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2009年11月17日凌晨,為了慶祝中美建交30周年,在奧巴馬訪華期間,美國紐約著名的地標「華爾街銅牛」旁升起了中國國旗。這是歷史上中國國旗第一次在華爾街銅牛前升起。
⑻ 華爾街銅牛的來歷
華爾街銅牛是美國華爾街的標志,是一座長5米,重6.3噸的銅牛塑像。2009年11月17日凌晨,為了慶祝中美建交30周年,在奧巴馬訪華期間,美國紐約著名的地標「華爾街銅牛」旁升起了中國國旗。這是歷史上中國國旗第一次在華爾街銅牛前升起。
華爾街銅牛的來歷:
華爾街銅牛的設計者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名叫阿圖羅·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63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
次日一大早他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果然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莫迪卡打算把這座雕像出售給開價最高的買主,但買主必須將公牛雕像留在原地,並將公牛雕像捐贈給紐約市。現在銅牛成為紐約市的公共財產,不準任何人買賣,莫迪卡擁有肖像權。
⑼ 華爾街銅牛的由來它是什麼的代表
象徵股市牛氣沖天
設計者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他叫阿圖羅·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莫迪卡來美國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63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次日一大早他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果然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紐約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莫迪卡打算把這座雕像出售給開價最高的買主,但買主必須將公牛雕像留在原地,並將公牛雕像捐贈給紐約市。現在銅牛成為紐約市的公共財產,不準任何人買賣,莫迪卡擁有肖像權。
如今,華爾街銅牛已成為力量和勇氣的象徵,似乎只要銅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過路人或遊客都以摸下銅牛為福氣,認為那樣會給自己帶來財運,牛鼻和牛角已經被磨出光澤了
⑽ 華爾街銅牛
據了解,這頭聞名全球的「銅牛」雕塑,其背後還有著一段離奇的故事。
銅牛的主人是一位來自義大利西西里島的藝術家,他叫德·莫迪卡。莫迪卡來美多年後,想做一件東西一鳴驚人,好出人頭地。
有一天,莫迪卡突然想到華爾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臟,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這里定會引人注意。於是,莫迪卡開始創作一頭銅牛,打算在1989年聖誕節的時候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來年一牛沖天。
經過近兩年的運作,莫迪卡用一輛大卡車將他這頭重達3200公斤的銅牛,偷偷運到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門前那棵巨大的聖誕樹下面,他盼望著第二天一早會發生奇跡。次日一大早他就跑到證券交易所邊上想看看他的銅牛會發生什麼,果然奇跡發生了,他的銅牛已經被記者和警察圍得水泄不通,從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
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趕緊把銅牛拉走。就在這時,百老匯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園的負責人找到莫迪卡,讓他把銅牛放到他們的公園里。莫迪卡看到目的已達到,就同意暫時把銅牛借給他們,這一借就是18年過去了。銅牛早已被宣布成為紐約的公共財產,不準任何人買賣,莫迪卡只擁有肖像權。莫迪卡也成功了:他的銅牛成為華爾街的象徵。銅牛旁並沒有「不得攀登」的字牌,任何人都可以與銅牛任意「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