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群白色校服小孩打人事件
我其實蠻想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2. 脫褲門的事件真偽
該校多數學生都認為視頻內容是有人假冒五中學生拍攝。某女生稱,五中校服經常被偷,並且有初三學生賣校服的現象。 但是,一名認識李大眾的初二男生說,他在去年就看到過這段視頻,「有人傳給我的,我就看了,看完覺得很無聊,就刪掉了」。7月5日上午,順義區教委新聞發言人姜華陽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首度公布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參與此事的人員均為該校初二年級學生。
3. 綠領巾,紅校服事件帶給青少年哪些啟示
沒有笨學生,只有錯的教育方法,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尊嚴,不應該給他們留下陰影,更不應該不尊重他們,說明如今教育的缺陷
4. 校服質量問題的例子
「近日,滬上媒體刊登了這樣一則也許並不引人注意的新聞:上海市質監局抽查學生校服,抽樣合格率48.78%,創5年來新低。不合格產品中,甲醛含量不合格1批,起毛起球不合格1批,纖維含量不合格3批,使用說明不合格18批。有媒體報道,有些企業被限令整改,要求自行召回不合格產品,但那些早已發放的校服似乎已經沒有辦法收回,或者說有關部門也沒有以法律法規做依據發出強制收回的要求。看來,一定還會有學生每天穿著那樣的校服上學了。」 這段材料引用的是其他媒體的報道,作為事件背景的闡述。與主題「由校服質量問題想到的」相呼應,起到了闡述,深化,烘托主題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新聞事件的意義和價值,使消息大為生色。
第二段背景材料的使用是:「據說,歷年的上海學生服監督抽查合格率始終在80%左右,之所以學生服抽檢合格率創下近五年最低,是因為今年的抽檢首次將「使用說明」作為主要質量項目進行考核,結果只有56.1%的學生服在該項目上過關,一些學生服甚至出現一件衣服兩種標識的情況。」這是一段對比性材料,今年的抽檢結果與歷年的進行對比,突出了事實的意義,差異性對比,使讀者清晰明了作者的思想與傾向。
第三段背景材料是:「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正在打造時尚之都,服裝是其重要的標記,如何培養一代又一代中小學生的審美品格和文化涵養,校服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因為它天天與中小學生相伴,耳濡目染,影響不可謂不大。」 這是一段說明性材料的使用,強調了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都有這樣的問題,強調了事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有助於讀者了解事情的廣泛性,和深遠性。
以上就是本文背景材料使用的特點和作用,個人認為本篇的背景材料使用的是比較綜合立體的。在使用材料的同時提高了讀者的興趣。
報道正文
如果我們的中小學生,從小就失去了服裝的審美和文化體驗與教育,很難想像未來的前景。學生的著裝,也是代表城市形象和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今天穿什麼樣的校服?我認為這其實已經是一個重要而緊迫的問題了
教育永遠是一個社會關注的對象。舉凡「校車」、「盒飯」、「學費」、「擇校」等無不成為一個個重要的話題。近日,滬上媒體刊登了這樣一則也許並不引人注意的新聞:上海市質監局抽查學生校服,抽樣合格率48.78%,創5年來新低。不合格產品中,甲醛含量不合格1批,起毛起球不合格1批,纖維含量不合格3批,使用說明不合格18批。有媒體報道,有些企業被限令整改,要求自行召回不。
5. 《阿甘正傳》中的 花花公子的校服事件 是怎麼回事
阿甘的女友由於為《花花公子》雜志拍攝了很暴露的封面,結果被學校開出。
6. 問一下,網上流傳的長沙中學校服門事件
應該不了了之了吧。。。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
7. 防彈少年團smart校服事件是什麼
是關於正泰的,當時smart發表了一張宣傳圖片,對話大概是:
泰:bromance是指介於男生友情和愛情之間的感情(記不太清大概是這樣(*'へ'*))
國:哥,bromance就很滿足了呢!
然後引起了一些粉絲的不滿,smart就刪掉了這張圖,不知道是為了平復粉絲的心情還是為了掩蓋什麼。
這張圖現在微博上都找不到了。
8. 上海致癌「毒校服」事件發酵不會吧太可怕了
上海學校學生服被檢出含有致癌物,17日深夜11時,涉事的校服生產企業所在的浦東新區通過其官方微博稱,質監部門已立案調查,教育部門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
開學前,上海質監部門對學生服質量進行專項抽查,令人意外的是,在22批次產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歐霞時裝公司生產的一款冬季校服更是含有致癌風險。
由於正逢學生開學季,「毒校服」事件立刻引起各方輿論關注。
浦東政府相關部門連夜通過官方微博「浦東發布」稱,經核查情況,被質監部門抽取的毒校服來源為上海五三中學向歐霞公司訂購的50套搖粒絨學生演出服,抽樣的兩套演出服被檢出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毒演出服均被扣押未出售。
該微博並稱,「已要求采購該公司產品的21所學校通知學生暫停穿著學生服,並將采購的學生服送檢驗機構檢測」。
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局18日凌晨通過其官方微博公布了21所中小學的名單。
事實上,早在去年上海質監部門公布的2012年度上海學生服質量抽檢結果就顯示校服合格率已不足五成,創下2007年以來的新低。而對於此次「毒校服」事件,上海質監局告知,對於上海校服生產企業沒有明確准入機制,服裝廠都可以生產校服。質監部門只能摸索抽查,對於不合格產品會在網上公開。
9. 毒校服事件教師怎麼看
對於孩子的吃食和穿著,我覺得應該慎重之慎重,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卻發生了,毒校服多麼沉重的事件,監督部門應該更加的嚴格監督好學校里的一切。
10. 阿甘正傳里的花花公子校服事件是什麼時候我怎麼不記得有看到。 還有歷史上的花花公子校服事件是什麼
阿甘在當兵的時候,有人扔給阿甘一本花花公子,上面印的是珍妮穿校服的圖片,而珍妮也因此被開除了。歷史上似乎確有此事,但是記錄不詳,而且主角跟珍妮一點關系也沒有,導演只是想通過這個來揭露美國的性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