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鐵路服肩章的級別要求附圖~~
1、一星:一般鐵路職工的帽箍為單色,按工種規定的顏色有區別,肩章則只有一星,如:普通列車員、學習司機等。
(1)鐵路制服的由來擴展閱讀:
1、20世紀70年代鐵路制服
當時的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2、20世紀80年代鐵路制服
服裝為藏藍色純毛面料,獵裝樣式,雙排銅扣紅色領帶,佩戴麥穗齒輪「路徽」圖案大檐帽,顯得威風、莊重、瀟灑。
Ⅱ 鐵路制服
聽說不退換的,我的都訂得偏大,我訂得時候就想大了可以穿,小了就穿不進,所以定大一碼
Ⅲ 58年的鐵路制服是什麼樣子
不知你看過樣板戲《紅燈記》沒有,主人公李玉和的鐵路制服跟50年代的差不多,就是大檐帽上的帽徽不一樣。
Ⅳ 高人解答,鐵路制服!
制服每個鐵路職工都有,工作服類的每2年發放,不過現在制服都沒人穿了,閑丟人,工作服上班的時候必須穿,沒辦法,入路新職工當年就可發放
Ⅳ 中山裝是如何起源的
中山裝的由來
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中山裝的創始人。
1923年,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 (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也很適用攜帶隨身必需品。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黃隆生獲悉面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黃隆生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 曾請他幫同規劃和負責縫制,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 (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Ⅵ 鐵路制服上肩章杠是代表什麼的
一道杠是班組長,基本是值班員級別的。二道杠是車間級的,車間主任,段科長級的。三道杠是站段級的,站長,段長,及鐵路局處長級的。
Ⅶ 北京鐵路局服飾的由來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管理的大型鐵路運輸企業的18個鐵路局之一,簡稱「京局」。始建於1953年,是以鐵路客貨運輸為主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所轄線路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兩市一省」及山東、河南、山西省的部分地區,是全國鐵路網的重要樞紐,處於路網中樞位置。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最早的鐵路是1881年修建的唐胥鐵路(唐山到胥各庄),全長9.67公里。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北京鐵路局伴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安全生產、客貨運輸、經營管理以及鐵路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7年,動車組開進了北京站、興城站。發展到此,全局線路營業里程已達到6246.4公里,其中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鐵路1148.8公里,包括京津城際、石太客運專線、京滬高鐵和京廣高鐵的部分區段。此外,還有京哈鐵路、京廣鐵路、京滬鐵路、京九鐵路、津山鐵路等多條鐵路干線,共同構成以北京為中心,輔以天津、石家莊兩個樞紐為支點的網狀布局。
Ⅷ 高鐵乘務制服換裝的重要作用
您好,根據您提出的問題,乘務人員的工作制服是對一個鐵路的標志也是鐵路時代的象徵。所以有著重要的意義,祝您生活愉快。
Ⅸ 鐵路工務的制服為什麼是黃色的,黃色代表著什麼含義
因為黃色的穿透光最強 可以在很遠就能注意到 能起到警示作用並和其他人員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