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日本海上自衛隊制服歷史

日本海上自衛隊制服歷史

發布時間:2021-06-08 09:54:15

⑴ 日本海上自衛隊祥況

日本海上自衛隊編制員額45752人,實際兵力 43668人,其中包括約3000名女軍人。海上自衛隊由海上自衛隊參謀部、1個自衛艦隊、5個地方隊、1個教育航空團、1個練習艦隊和其他直屬部隊(通信、後勤和院校)等組成。

自衛艦隊由護衛艦隊、潛艇艦隊、航空隊和直轄隊組成。其中,護衛艦隊下轄4個護衛隊群;潛艇艦隊下轄2個潛艇隊群;航空隊下轄10個P-3C航空隊、5個 HSS-2B航空隊、6個航空訓練隊、1個航空訓練支援隊、1個航空運輸隊、1個航空掃雷隊;直轄隊為自衛艦隊的直屬部隊,包括掃雷隊群、運輸船隊和補給部隊。地方隊共有5個隊,每隊通常編有2個護衛隊、1-2個掃雷隊及警備隊等。

海上自衛隊參謀部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高指揮、管理機關,主官是海上自衛隊參謀長(上將軍銜)。自衛艦隊是日本海軍第一線機動作戰部隊,是日本海軍的主力,它可以進行海上、空中和水下立體的聯合作戰。艦艇噸位占其海軍總噸位的2/3以上,飛機占其海軍總數的60%以上,人員約占海軍總數的40%。地方隊是日本海軍的地方性防禦部隊,直屬海軍參謀長領導,主官為地方總監(中將軍銜)。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有各型艦艇163艘,約40萬噸,大中型艦艇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其中驅逐艦和護衛艦58艘,這些艦艇裝備先進,均採用了隱形、新材料、電腦、垂直發射等一系列高新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大部分軍艦是近10多年裝備的新艦,有的艦艇甚至比美國的艦艇還新。潛艇19艘,有最新的「大潮」級1艘、「春潮」級 6艘、「夕潮」級10艘、「渦潮」級2艘(訓練)。潛艇均設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日89制式重型魚雷、「魚叉」式反艦導彈共20枚。飛機330架,其中85%為岸基飛機,約280架。岸基飛機中,反潛機158架(P-3C反潛巡邏機100架),各種支援飛機120全架。日本海上自衛隊固定翼反潛飛機和反潛直升機的配置數量,除美國海軍外,其他國家海軍難以比擬。

日本海上自衛艦隊主要擔負海上機動作戰任務,地方隊則擔負近海防禦任務如沿岸防禦、基地警戒、反潛護航、掃雷、後勤補給、裝備維修等。海上機動作戰包括反潛護航、海峽封鎖、保護1000海裏海上交通線、水面打擊、掃雷布雷等。這些作戰以海上自衛隊為主,其他軍種協同實施。根據本國南北狹長的地理特徵以及考慮到未來海上作戰的需要,日本將海上自衛隊的主要作戰兵力相對固定地部署在橫須賀、吳港、佐世保、舞鶴、大湊五大海軍基地和鹿屋、八戶、厚木、岩國、館山和那霸六大航空基地,其中尤以橫須賀和佐世保是兵力部署的重點。日本海軍一半以上的主戰艦艇和3/4的反潛作戰飛機都部署在橫須賀和佐世保基地以及周圍的航空基地內。橫須賀是日本海軍艦艇部隊的指揮中心,設有聯合艦隊司令部、護衛艦隊司令部和潛艇艦隊司令部,同時它也是美國第7艦隊在西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日本首都東京以及橫濱、名古屋等大商港都在橫須賀警備區內,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日本海軍的重點設防區。橫須賀地處日本列島的中部,平時部署兵力,戰時可南北支援和東西機動。日本1000海裏海上航運帶的東側列島屏障,也在橫須賀警備區內,至美國的東南海上航線的反潛護航任務也將主要由部署在橫須賀的部隊承擔。佐世保位於對馬海峽的出口處,在佐世保部署重兵力,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戰時控制和封鎖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同時也是為了確保日本通向東南亞的西南航線的安全。

⑵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夏秋作訓服求詳細資料。 就是那套藍色的那套短袖和帽子

LZ可能說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三種常裝

JMSDF的夏季常服大概有一下三種

第一種是1958年以來一直採用的夏季制服,跟冬季制服不同的是它的袖口沒有表示軍銜的袖章

⑶ 日本自衛隊的歷史進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後,日本的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重新武裝日本,於1950年7月8日指令吉田內閣建立7萬5千人的國家警察預備隊,並將海上保安廳增員8千人。
據1951年9月的《日美安全條約》,1952年吉田內閣設置保安廳,改警察預備隊為保安隊,兵員擴充至11萬人,新設海上警備隊。
1954年6月9日為適應美國遠東戰略變化要求,日本政府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通稱「防衛二法」),將保安隊改為陸上自衛隊,警備隊改組為海上自衛隊,並新建航空自衛隊。規定其任務為維持國內治安,防禦外來的直接或間接侵略等。
自衛隊受內閣總理大臣指揮監督,由防衛廳負責管理和協調,編制定額為27萬。自衛隊是戰後日本的正規軍事力量。
1990年代之後,日本自衛隊逐漸開始增加獨立軍事行動,並開始向海外派兵參與任務。
2002年日本自衛隊對於海外軍事任務的參與更加積極,參與了阿富汗戰爭後的維和任務。
2004年1月19日開始駐扎於伊拉克的薩馬沃,協助美伊戰爭後的重建與安全維護。
2006年3月27日,日本自衛隊成立統合幕僚監部,開始執行新的作戰體制。此前,陸海空三個自衛隊分別由各自的幕僚長(相當於參謀長)分別進行指揮,同時輔助防衛廳長官工作。在新的體制下,各自衛隊的幕僚長將輔佐統合幕僚長指揮部隊。2006年6月20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正式宣布從伊拉克撤出陸上自衛隊,但他同時強調將擴大航空自衛隊在伊拉克的活動范圍,承擔更多的責任。
2007年3月28日,陸上自衛隊的中央快速反應部隊正式成立。由反恐特殊作戰部隊、機動部隊第一直升機團和國際活動教育部隊組成。
2014年7月1日 日本政府召開臨時內閣會議,通過修改憲法解釋、解 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案。
2015年09月19日日本參議院通過了新安保法案。

⑷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組織架構

現海上幕僚監部是海自的統帥機關,相當於海軍參謀部(軍令部)。主力部隊全部編為自衛艦隊,相當於舊海軍的聯合艦隊,地方隊進行警備與支援,另外還有其它後勤與業務部門。海上幕僚監部下轄總務部、人事教育部、防衛部、揮通信情報部、裝備部、技術部、監察官、首席法務官、首席會計監查官、首席衛生官。
海上自衛隊下以自衛艦隊(護衛艦群、航空集團、潛艇艦群、掃海艦群、情報業務群、海洋業務群、開發業務群、特別警衛隊)和五個地方隊(橫須賀地方隊、吳地方隊、佐世保地方隊、舞鶴地方隊、大湊地方隊)為主體,另編教育航空集団、練習艦隊、組織通信隊群、海上自衛隊警務隊、潛水醫學練習隊、補給隊、東京業務隊、東京音楽隊。 第1練習潛水隊 TSS-3601 朝潮(あさしお) 練習潛水艦(原春潮級SS-589 第一艘AIP潛水艦) TSS-3607 冬潮(ふゆしお)(原春潮級SS-588) 潛水艦教育訓練隊(吳) 橫須賀潛水艦教育訓練分遣隊(橫須賀基地楠ケ浦地區) 第1潛水隊群
司令部:吳 直轄艦 ASR-403 千早(ちはや)潛艇支援艦 第1潛水隊 SS-591 滿潮(みちしお) SS-593 卷潮(まきしお) SS-594 磯潮(いそしお) 第3潛水隊 SS-504 劍龍(けんりゅう) SS-596 黒潮(くろしお) SS-600 望潮(もちしお) 第5潛水隊 SS-501 蒼龍(そうりゅう) SS-502 雲龍(うんりゅう) SS-503 白龍(はくりゅう) 第2潛水隊群
司令部:橫須賀 直轄艦 ASR-405 千代田(ちよだ)潛艇支援艦 第2潛水隊 SS-590 親潮(おやしお) SS-592 渦潮(うずしお) SS-595 鳴潮(なるしお) 第4潛水隊 SS-505 瑞龍(ずいりゅう) SS-597 高潮(たかしお) SS-598 八重潮(やえしお) SS-599 瀬戶潮(せとしお) 橫須賀潛水艦基地隊 幹部學校 幹部候補生學校 術科學校 補給本部(司令部:東京都北區) 艦船補給處 航空補給處

⑸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介紹

日本海上自衛隊(英語: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縮寫:JMSDF,日語假名:かいじょうじえいたい,艦艇前綴:JMSDF或JS)是隸屬於日本政府防衛省的特別機關,在地位上相當於他國的海軍,即日本國的海上武裝力量。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前身是日本帝國海軍(見詞條:日本海軍),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日本帝國海軍解散,1947年的日本憲法表示日本軍事武裝力量只用於維持自衛。1952年4月26日,重新建立了海上警備隊。1954年(昭和29年),在當時防衛廳的發動下成立了今天的日本海上自衛隊。1現日本海上自衛隊是世界上裝備最現代化的海上武裝力量之一,噸位規模也在世界各國前列。

⑹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發展沿革

關於1945年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前身日本帝國海軍,見詞條:日本帝國海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戰敗,日本帝國海軍被勒令解散。按照1946年頒布的《日本國憲法》,日本將放棄武力,成為一個和平國家,但不久爆發的朝鮮戰爭的爆發,卻使得日本很快又重新武裝起來。隨著舊金山和約以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簽訂,如何在和平憲法的框架下重新武裝日本排上了議事日程。其中,為了籌備編制新日本海軍的搖籃,在原海軍大將野村吉三郎的倡議下設立了一個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由曾經擔任過海軍軍務局長的原海軍少將山本善雄負責,以10名原海軍人員、海上保安廳職員為委員,和14名委員輔佐而組成,負責接受從美國借貸而來的艦艇,並召集乘組員,進行訓練和編制,事實上它便成為日後重建日本海上力量的骨幹組織。
1952年4月26日,一個被稱為海上警備隊的特殊機關在日本海上保安廳中成立。這個機關的主要任務就是接收並使用從美國借貸的艦艇。而這個機關在不到3個月後的8月1日從海上保安廳分離出來,被稱為保安廳警備隊。同年11月12日,美國與日本簽署了船艇借貸協定,同意向日本出借18艘1450噸塔科馬級護衛艦和50艘(後追加3艘)300噸級登陸支援艇(LSSL),日本分別稱為楠級警備船以及百合級警備艇,這些艦艇是日本戰後最早的水上戰斗艦艇。 1954年7月1日,日本頒布了防衛廳設置法與自衛隊法,因此,保安廳警備隊也隨之改名為防衛廳海上自衛隊。因此,日本將成立海上自衛隊前身的海上警備隊的那一天,作為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成立日。雖然這支海上力量是以全面依存美軍的狀態開始的,但僅到1956年4月日本自己便建成了戰後最早的水面作戰艦艇春風號驅逐艦。這艘1600噸的驅逐艦以戰前的白露型驅逐艦為原型,並參考了美國的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外觀上明顯兼具日美兩國艦艇之風。到了1960年6月,日本又建成了戰後最早的親潮級常規潛艇。
在當時的冷戰環境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使命便是協同美國第七艦隊與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對峙,其最為主要的使命便是反潛以及水雷作戰。這些使命也成了海上自衛隊的發展基調,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以及水雷作戰能力也達到了世界最強的水平。從1958年到1976年這18年間,日本海上自衛隊完成了第一次到第四次防衛力整備計劃,建成了包括4艘別具一格的直升機驅逐艦、天津風號護衛艦與太刀風級驅逐艦等現代化艦艇,基本上已經趕上了世界艦艇的先進行列。同時還引進了當時比較先進的P-2海上巡邏機以及海王反潛直升機的生產線,大大充實了岸基航空力量,並開始部署了艦載航空兵力。
而此後的各次被稱為防衛計劃大綱的建造計劃中,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著實力的擴大,海上自衛隊的組織也進行了調整。根據大綱,作為主力艦隊,共建立4個護衛隊群,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八八艦隊,即一支以直升機驅逐艦為核心的,擁有8艘水面艦艇與8架反潛直升機的機動反潛艦隊。此外還擁有10個基地防禦用的護衛艦隊,也就是所謂地方隊。其他還有6支潛水艦隊、2個負責水雷作戰的「掃海隊群」、16個陸基反潛航空隊。主要兵力維持在水面艦艇60艘、潛艇16艘、作戰飛機220架的水平。 冷戰末期,日本又建成了引人矚目的金剛級驅逐艦,成了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宙斯盾系統艦艇的國家。宙斯盾系統是為了對付蘇聯可能對美國航空母艦特混艦隊的反艦導彈飽和攻擊而開發的防空系統。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日本經濟的蕭條,海上自衛隊的預算受到了相當的影響,艦隊組織也發生了大規模的縮減。比如地方隊從10個先是減為7個,而後又減少為5個,掃雷群減為1個,航空隊也調整到了9個。
不過,雖然在組織上看來海上自衛隊的數量在減少,但是由於其艦艇更新換代比較快,艦艇的總噸位卻一直在攀升。比如1990年的艦艇總數為170艘,標准排水量31.9萬噸,而2011年盡管數量變為143艘,但是標准排水量則達到了45萬噸。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9年竣工的航母型的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有具有攔截彈道導彈功能的第二代宙斯盾艦愛宕級驅逐艦、具有直通甲板的大型登陸艦大隅級登陸艦、裝備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的新型潛艇蒼龍級潛艇等。而航空力量中,除了更新現有主力機種P-3C外,新一代日本國產反潛巡邏機P-1已經基本成型。 冷戰結束之後,針對朝鮮不斷試射彈道導彈等新問題,海上自衛隊開始發展了彈道導彈防禦的新的技術。 而海上自衛隊的巡邏區域,已經超過了當年《波茨坦公告》規定的12海里領海線。自從海灣戰爭後的波斯灣掃雷行動首次出國之外,在所謂的非戰爭軍事活動方面,海上自衛隊早已經邁出國門。2009年6月19日,借口索馬裏海盜的猖獗,日本制定了《應對海盜法》,這樣,海上自衛隊不僅派遣艦艇前往亞丁灣護航,而且還以吉布地為活動據點,作為兩架P-3C飛機的基地。此舉開了海上自衛隊正式常駐海外先河,其影響之深不言而喻。而且,隨著美國海軍規模以及活動范圍的縮小,日本海上交通線的保護,也將越加依賴海上自衛隊自身,因此其遠隔千里之外的海上交通線,也將成為海上自衛隊的巡邏范圍之內。

隨著與中國之間主權領土爭端的加劇,在最新的防衛大綱中,海上自衛隊的總體兵力與基本配置有了重大調整。大綱中首先提出了「機動防衛」這個概念,並將整體兵力的重心向西南方面轉移。原來保持16艘潛艇的兵力計劃在十年之內一舉劇增為22艘,主力水面作戰艦艇從47艘增加1艘為48艘,作戰用飛機保持在150架左右。而且更新一代的直升機驅逐艦DDH-183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也已下水,這是一種滿載排水量達到24000噸的大型艦,與日向級相比增加了五成左右,搭載直升機也從10架增為14架。因此,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總體作戰能力迅速得以提高。

⑺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歷任司令

歷任護衛艦隊司令官(海將)任姓名在任期間出身前職1三上作夫1961年9月1日 - 1962年7月15日海兵56期練習艦隊司令官2山下雅夫1962年7月16日 - 1963年6月30日海兵57期海上幕僚監部総務部長3永井升1963年7月1日 - 1964年7月15日海兵59期第1術科學校長4板谷隆一1964年7月16日 - 1965年6月30日海兵60期海上幕僚監部総務部長5久原一利1965年7月1日 - 1967年1月9日海上訓練指導隊群司令6池田徳太1967年1月10日 - 1967年12月31日7內田一臣1968年1月1日 - 1969年6月30日海兵63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8北村謙一1969年7月1日 - 1970年6月30日海兵64期9石隈辰彥1970年7月1日 - 1972年3月15日海兵65期海上幕僚監部総務部長10中村悌次1972年3月16日 - 1973年11月30日海兵67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11宮田敬助1973年12月1日 - 1975年3月16日海兵69期海上幕僚監部総務部長12齋藤國二朗1975年3月17日 - 1976年3月15日海兵70期練習艦隊司令官13大賀良平1976年3月16日 - 1976年11月30日海兵71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14清水清1976年12月1日 - 1978年12月10日第1護衛隊群司令15秋山正之1978年12月11日 - 1981年2月15日海兵74期海上幕僚監部総務部長16古賀鶴男1981年2月16日 - 1982年6月30日海兵75期17深井汪介1982年7月1日 - 1984年6月5日海上幕僚監部監察官18能津長和1984年6月6日 - 1986年12月4日海保大開発指導隊群司令19小西岑生1986年12月5日 - 1988年3月15日防大1期練習艦隊司令官20伊東隆行1988年3月16日 - 1989年12月14日海保大第1術科學校長21岩澤徹1989年12月15日 - 1991年6月30日防大3期防衛大學校訓練部長22內田耕太郎1991年7月1日 - 1992年6月15日防大4期海上幕僚監部裝備部長23村中壽雄1992年6月16日 - 1994年12月14日防大5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24林博太郎1994年12月15日 - 1996年6月30日防大7期自衛艦隊司令部幕僚長25石山嵩1996年7月1日 - 1998年6月30日防大9期海上幕僚監部調査部長26金田秀昭1998年7月1日 - 1999年7月11日防大12期統合幕僚會議事務局第5幕僚室長27勝山拓1999年7月12日 - 2001年3月26日海上幕僚監部裝備部長28古庄幸一2001年3月27日 - 2002年3月21日防大13期阪神基地隊司令29道家一成2002年3月22日 - 2003年1月27日防大15期海上幕僚監部人事教育部長30香田洋二2003年1月28日 - 2004年8月29日防大16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31保井信治2004年8月30日 - 2007年7月2日幹部候補生學校長32高嶋博視2007年7月3日 - 2008年11月6日防大19期海上幕僚監部人事教育部長33河野克俊2008年11月7日 - 2010年7月25日防大21期掃海隊群司令34松下泰士2010年7月26日 - 2012年7月25日防大22期自衛艦隊司令部幕僚長35池田徳宏2012年7月26日 - 2014年3月27日防大25期海上幕僚監部防衛部長36河村正雄2014年3月28日 - 2015年8月3日統合幕僚監部運用部長37山村浩2015年8月4日 -防大28期統合幕僚監部防衛計畫部長

⑻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歷史

世界各國獨立的空軍主要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而日本在這一時期其軍用航空器是作為海軍和陸軍的一部分以日本帝國陸軍航空隊和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的形式出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直沒有獨立的空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根據《日本國憲法》第二章第九條——「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家權力發動的戰爭、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因此現代從憲法上規定了日本不能擁有空軍。
1954年7月1日日本以警備的名義成立航空自衛隊,雖然日本航空自衛隊其功能上大部分與其他國家的空軍功能重疊,但名義上並不是日本的國家軍事組織,而是隸屬於日本政府的政府特別機關。

⑼ 日本海上自衛隊又幾種軍裝,還有士兵的水兵帽上的字是什麼

海上自衛隊有幾套軍裝的,冬、夏常服、作業服(作訓服),常服又分士兵與軍官的(好像士官海曹也有自己的常服)。具體樣式與美海軍很像,只是美軍的所有用五角星的地方都是櫻花。冬常服是藏青色,軍銜軍官在袖上,士官和兵是臂章。夏常服是白色,軍銜軍官是肩章,士官和兵也是臂章。作訓服是深藍色的,和陸自的M64差不多,只是顏色不一樣,軍銜都是肩章。飛行員的工作服是綠色的。出海時兵和士官戴的是帶有本艦或本隊自己標志的的類似棒球帽的帽子(艦帽),這個在陸軍和空軍也是如此。樓上說的「去掉屁簾的便帽」是一般訓練時戴的,帽徽和二戰時的日本海軍一樣,是帶有櫻花的錨

水兵帽的話正式場合用的是寫有「海上自衛隊」帶子的帽子,平時使用寫有所在艦隊或編制的帶子(ペンネント),比如「第xx護衛艦隊」。這是傳襲舊海軍的東西。二戰時候就分別寫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和所在相應部隊、戰艦名字。

還是不清楚的話可以去海上自衛隊官網上下載介紹的視頻,內容很豐富,可以看到很多內容。

http://www.mod.go.jp/msdf/

⑽ 日本自衛隊歷史、現狀及實力

日本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日本國家軍事武裝力量。它正式組建於1954年7月1日,根據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及相關國際條約的明文規定:日本的軍事實力只能維持在自衛所需的水平,總兵力不得超過10萬,軍艦數量不得超過30艘,總排水量不得超過10萬噸,不能擁有航母及核動力潛艇,作戰飛機數量不得超過500架,不得擁有遠程轟炸機,不得發展彈道導彈技術。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日本政府開始組建准軍事武裝警察預備隊。
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
1954年7月1日,日本政府成立防衛廳及日本自衛隊。
冷戰時期,日本自衛隊主要根據日美安全保障條約輔助美軍行動。
1990年代之後,日本自衛隊逐漸開始增加獨立軍事行動,並開始向海外派兵參與任務。 2005年11月22日 日本最大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在東京舉行建黨50周年紀念大會,並正式公布了其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草案的核心內容是拋棄了現行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規定,要求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雖然日本議會幾乎肯定會通過這一修正案,但其正式生效還需經過全民公決,需要達到2/3以上贊同票才可獲得通過。
2006年3月27日,日本自衛隊成立統合幕僚監部,開始執行新的作戰體制。此前,陸海空三個自衛隊分別由各自的幕僚長(相當於參謀長)分別進行指揮,同時輔助防衛廳長官工作。在新的體制下,各自衛隊的幕僚長將輔佐統合幕僚長指揮部隊。
2006年6月20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正式宣布從伊拉克撤出陸上自衛隊,但他同時強調將擴大航空自衛隊在伊拉克的活動范圍,承擔更多的責任。
2007年3月28日,陸上自衛隊的中央快速反應部隊正式成立,由反恐特殊作戰部隊、機動部隊第一直升機團和國際活動教育部隊組成。
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兵力約44000人左右,擁有各式艦艇152艘。
日本航空自衛隊是亞洲地區少數裝備F-15型戰斗機的國家之一,其空中截擊能力僅次於美國和以色列,並堪稱是亞洲地區信息化程度首屈一指的空中力量。航空自衛隊現有4.55萬人,370架作戰飛機,編成7個航空兵聯隊。地面防空部隊共有4個聯隊,擁有發射裝置120部,裝備17個"愛國者"地空導彈部隊。
目前,日本自衛隊由海、陸、空三軍組成,現存總兵力已經突破《和平憲法》規定的兩倍多,大約為28.6萬人。而且,日本自衛隊軍費相當龐大,超過俄羅斯,目前與中國、英國、法國相當,居於世界前五位。

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制服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漂亮的李慧珍白色褲子搭配 瀏覽:195
森馬雙面穿都市外套 瀏覽:139
濟微校服 瀏覽:68
寶寶開身針織衫如何留扣眼教程 瀏覽:55
大個子適合穿什麼裙子 瀏覽:341
男裝皮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459
品牌女裝批發價格 瀏覽:866
男襯衫後背設計 瀏覽:214
西裝外套修改 瀏覽:972
卡地亞舊款二手女裝電子表 瀏覽:328
手工西裝馬甲手工 瀏覽:308
牛油果褲子多少錢 瀏覽:416
杭州火車站怎麼去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380
文藝男穿衣風格褲子 瀏覽:749
睡衣襯衫是什麼牌子 瀏覽:629
針織小孩帽子帽子圖片欣賞 瀏覽:646
魔力寶貝帽子工 瀏覽:36
女表批發皮帶 瀏覽:24
無錫市校服招標 瀏覽:919
衣前後片怎麼分片織法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