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馬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2018-12-04在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開發區楊橋湖大道8號湖北經濟學院大學生智慧園2207-6室。
武漢小馬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15MA4K2EJ7XC,企業法人晁語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武漢小馬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文化交流活動策劃;廣告設計、製作;圖文設計製作;演出經紀代理服務;工藝美術品設計、製作;企業管理咨詢;展覽展示服務;舞台設備、服裝服飾、攝影器材、音響設備的銷售及租賃;文化辦公用品銷售;教育咨詢(不含中小學文化類培訓)。(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審批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武漢小馬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❷ 連雲港出了哪些名人
沈雲霈:海州西門人,字雨辰。號雨人,清末民初著名實業家。
許鼎霖:光緒八年中舉。宣統二年,許鼎霖創辦贛豐機器油餅廠。光緒三十一年八月,與張謇先後合辦耀徐玻璃公司、鎮江開成鉛筆罐廠,上海大達輪船輪步公司等企業,和嚴信厚等在海州創辦海豐麵粉公司。在清末立憲中,與張謇兩人同屬立憲派重要活動分子,積極合作,倡導立憲。
彥涵:東海縣富安村人。他的版畫藝術作品被大英博物館、法國、蘇聯、美國、日本等國的一些著名博物館收藏,1989年和1998年,由連雲港政府撥款建立彥涵美術館一座,館中收藏其版畫作品和國畫近300幅。
孫飄揚: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連雲港製葯廠技術員、連雲港醫葯工業公司科技科副科長、連雲港製葯廠副廠長、廠長等職。200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96名。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101名,財富74億。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以80億元排第71位。2013入圍胡潤全球富豪榜。
徐福:秦著名方士。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福等人在九洲島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傳播農耕知識和捕魚、鍛冶、制鹽等技術,還教給日本人民醫療技術等秦朝先進文化。日本尊徐福為「司農耕神」和「醫葯神」。
石曼卿:太子中允編有《石曼卿詩集》。海州石棚山留有「石曼卿讀書處」遺跡。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主要作品有《春》、《匆匆》、《背影》、《荷塘月色》、《冬天》等。
李汝珍:19歲隨兄李汝璜來板浦,居住在板浦場鹽保司大使衙門里。其板浦故居建有「李汝珍紀念館」。
侯勇:國家一級演員。因主演《沖出亞馬遜》《大染坊》而成名,後出演多部優秀影視作品,曾獲得過華表獎、金鷹獎、飛天獎等獎項。
❸ 誰有能力總結出港版影視劇《金枝欲孽》中服裝的特色
我好喜歡的電視劇~~嘿嘿~
幫你找了篇論文~~原文帶圖的地址是: http://blog.163.com/czy_5213/blog/static/2390663200872812622343/
不過個人是覺得裡面的服裝用色很大膽啊~~難得難得~~
-------------------------------------------------------------------
從《金枝欲孽》說清代後妃的服飾
各位同學,我們的歷史課又開始了,呃,各位同學有沒有帶好眼鏡?今天有很多精美的圖片展覽哦!還有各位女同學,上次答應大家學梳清宮的發式,老師不會失信的,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今天的內容,學習一下清代後妃的發式和服飾知識。
首先先說說服飾吧,因為樣式比較固定,而且很多類別之間都是相通的。呃,這位同學關於皇帝的服飾問題就先不要問了,因為我們這個系列課題的核心是「後妃」,當然包括宮女之類,但是男性服飾就先不涉及了,等以後到了一定時機再統一梳理。嗯,至於這位同學又問什麼時候才到時機,時機該到的時候自然就到了嘛!呃,還有,你怎麼這么多問題?怎麼有問題的總是你?你這學期的成績不及格!咳咳,還有誰有問題?都沒有了嗎?好吧,我們正式開始上課!
話說在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後宮生活都是百姓茶餘飯後八卦的熱點,只是在那個時代沒有為了挖新聞不惜一切代價的娛記,所以也就自然不可能有娛樂新聞和雜志,那麼關於後宮中的皇帝妃子都穿什麼用什麼的問題就一直成了懸疑。不過好在歷朝歷代都有史書,我們國家對於服飾的重視是上升到了同文化一樣的重視程度,所以每朝的史書最後一般都會有專門的介紹,叫作「輿服志」。「輿服志」始於《後漢書》的原創,所謂「輿服」——厄,那位同學請把你手上的《詩經》放下,老師說的是「輿服」不是「魚服」,老師知道你們都很有學問啦,不過有時人太有學問也不是一件好事(同學:她講什麼外國話?)。老師今天要介紹的不是《採薇》里的「象弭魚服」,而是史書上的「輿服」,它的意思就是指「車」和「服」兩方面,也就是講述每朝每代的交通、服飾以及相關禮儀的問題。話說大家不要覺得閱讀它的時候枯燥無味,今天的專家學者之所以能還原那時的文化和禮儀還要全靠這些流水賬式的東西!
我們今天都知道,滿人的服飾,就是所謂的旗裝,呃,這位同學,不要再舉著《花樣年華》的海報流口水了,話說雖然老師也很喜歡張曼玉,也很喜歡她穿旗袍的感覺,不過你們要記得旗袍到了民國時就已經是改良過的版本了,和它的正規形式已經有所出入,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真正正規的旗裝樣式。我們先來看一段資料:
「清朝入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起,共歷十一帝,統治二百七十六年.隨著清朝的建立、強盛、衰落及滅亡,直接牽動著中華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變遷.清朝是我國服裝史上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代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尤其是服裝文化,也是在進入中國後,保留原有服裝傳統最多的非漢族王朝。清朝是以異族入主中原,滿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與漢人的服裝大異其趣。清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了泯滅漢人的民族意識,強制推行滿人的服飾,禁止漢人穿漢裝的法令非常嚴厲。漢人的強烈抵制,迫使清王朝採取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所謂「十不從」的對策,這才使剃發易服的民怨得到緩和,清代服飾也得以充分吸收漢族服飾的成就。在清王朝統治的200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後,列強侵入,我國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以沖擊和影響。從服飾的發展歷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制也最為龐雜繁縟。可以說,這是一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服飾大變革。」
現在詳細說一說各種服裝樣式,當然是八旗女子的服裝樣式,因為漢人的服飾我們之前已經陸陸續續說過了。
首先說說皇後皇妃之類的朝服問題:
皇後冊封時穿的禮服就是朝服。有朝冠、朝褂、朝袍、朝裙等。冠頂是三層,每層一顆大東珠,珠下一隻展翅金鳳,帽周圍有金鳳七條,嵌有貓金石、珍珠等。帽後垂金翟,上面裝飾的珍珠就有三百多顆。戴在項前的金圈稱為金約。胸前貫珠下垂,總計珍珠三百二十四顆,間以各種珍寶。左右耳飾各三具,每具金龍銜二珠。皇後的朝珠是三盤。朝褂形似坎肩,石青色底,前後綉兩條立龍。下幅綉八寶平水,襞積(衣褶)下綉萬壽萬福字文,除去前後二條立龍,上面還有正龍四條。再一種在腰間綉四條行龍,下幅綉八條行龍,無字文,無平水。朝袍也有三種,都是明黃色,披領和袖是石青色,袖是馬蹄袖,不是傳統的水袖。三種朝袍的差別主要是有無襞積,和龍的形態不同,朝裙,上織金壽字緞,下為石青行龍緞,都是整幅,有裙褶,夏日的朝裙一紗織成。太皇太後皇太後的冠服與皇後相同。
皇貴妃的朝冠、吉服冠、朝褂、朝袍、朝裙、龍袍、龍褂與皇後基本相同,差別僅是冠的裝飾珍珠樹不同。冠的翟尾(步搖)的垂珠少一百一十顆。金約的垂珠也少一百多顆,此外無差別。皇貴妃以下尚有妃、嬪二等,妃的朝冠頂是兩層,只有兩東珠兩金鳳,上端銜貓眼石,珍珠數比貴妃的少,翟尾垂珠比貴妃少十六。此外朝服、朝褂、龍袍、朝裙等均與貴妃相同。嬪:朝冠兩層,無金鳳,以金翟承東珠兩顆,翟尾垂珠較妃減少十六。朝褂則與妃同。朝袍和龍袍都不是明黃色,用的是香色。
以上是正式場合穿的禮服朝服,當然一年到頭也穿不了幾次,就好像我們家裡放著的高檔的晚禮服,不能在日常天天穿一樣。下面我們要說的才是重點內容,就是她們平時穿的常服、便服。
好,現在我們來說說便服和常服的幾種基本形式:
1.馬褂:
顧名思意,馬褂,當然是騎馬時所穿的衣服。我們都知道,滿族在關外的時候也是馬背上的民族,馬褂是一種清代穿於袍服外的短衣,長僅及臍,左右及後開楔,袖口平直(無馬蹄袖端)。滿人初入關時,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到了康雍年間才在社會上開始流行,以後逐漸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一種便服,士庶都可穿著。由於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馬褂的樣式有琵琶襟、大襟、對襟三種。款式有挽袖(袖比手臂長)、舒袖(袖不及手臂長)兩類。女式馬褂衣身長短肥瘦的流行變化與男式馬褂差不多,但女式馬褂全身施紋彩,並用花邊鑲飾。
我們來看看實物圖片:
藍色漳絨團八寶大襟馬褂,清晚期,身長77cm,兩袖通長164cm,袖口寬39cm,下擺寬90cm,前後裾長17cm,左右裾長14cm。清宮舊藏。
挽袖馬褂,實物。
還是挽袖馬褂,琵琶襟。
舒袖馬褂,實物。
《乾隆大帝》中小古同學這件,呃,好吧,我承認,之所以能想到自己有這張,完全是因為某人的緣故……
玉瑩小主這件,面料很不錯的說。
PS:我們還熟知的一種馬褂形式,電視上經常見到的,就是所謂的黃馬褂,是皇帝特賜的服裝。穿著這種賜服的人,主要有三類:一是隨皇帝「巡幸」的侍衛,稱為「職任褂子」;二是行圍校射時,中靶或獲獵多者,稱為「行圍褂子」;三是在治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者,稱為「武功褂子」,這些人還要被載入史冊。只有這種御賜的馬褂才可以隨時穿著。
傳說中的黃馬褂。
另外再補充一點,近年來,我們大家所說的「唐裝」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唐代服裝,而是清代馬褂的改良形式。這里插一句題外話,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其實都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在傳統服飾的理解方面,很多同學一形容唐代的服飾就說起敞領大袖衫,就像《大明宮詞》里看到的那樣,其實那種並不是唐代的服飾,而是流行於北朝齊魏時代的衣服,唐代自有自己固定的服裝樣式和穿法,並不是我們所誤認為的那樣。還有的同學一寫到漢服就用「飄逸」形容,更是大錯特錯,要知道漢服的特點從來都是端莊而不是飄逸,在漢文化里厚重簡朴才是正宗,所謂的飄逸都是在那些文化動盪民族融合的特殊時期才出現的產物,從來也不是漢服文化的正統代表。漢服的正統應該是深衣之類才對。所以大家不要幻想回到古代穿著那些好像神話中的仙女那樣飄飄欲仙的衣服了!呃,至於漢服文化,等我們開完清代服飾的系列再視情況來學習好了,這里就不多說了!
2.坎肩:
坎肩又名緊身、搭護、背心、馬甲,為無袖短身的上衣,是清代服飾里必備的一件。我們今天仍然一直在穿。其實說起半袖或者無袖的短身上衣,我們的歷史也很悠久,比如唐代的半臂,宋代流傳到明朝的比甲,還有清代一直穿到今天的坎肩。坎肩的式樣有一字襟、琵琶襟、對襟、大捻襟、人字襟等數種,多穿在氅衣、襯衣、旗袍的外面。
《清稗類鈔·服飾類》記載:"半臂,漢時名綉,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吳語稱為馬甲。工藝有織花、緙絲、刺綉等。花紋有滿身灑花、折枝花、整枝花、獨棵花、皮球花、百蝶、仙鶴、鳳凰、壽字、喜字等等,內容都寓有吉祥含義。清中後期,在坎肩上施加如意頭、多層滾邊,除刺綉花邊之外,加多層絛子花邊、捻金綢緞鑲邊。有的更在下擺加旒蘇串珠等為飾。
《少年天子》烏雲珠,這件對襟馬甲,很不錯的效果。不過更不錯的是沒忘了加馬蹄袖!
王艷的這件。
劇中的坎肩,如妃的。
又是如妃的。
還是如妃的漂亮小坎肩。
呃,表問為什麼沒有別人的,誰讓我們如妃的小馬甲都這么精緻美觀呢?
3.襯衣與氅衣:
清代女式襯衣為圓領、右衽、捻襟、直身、平袖、無開禊、有五個紐扣的長衣,袖子形式有舒袖(袖長至腕)、半寬袖(短寬袖口加接二層袖頭)兩類,袖口內再另加飾袖頭。是婦女的一般曰常便服。以絨綉、納紗、平金、織花的為多。周身加邊飾、晚清時邊飾越來越多。常在襯衣外加穿坎肩。秋冬加皮、棉。
貼一下劇中的圖,都是平時家常穿的。
如妃的這件。
爾淳的這件。
依然是爾淳的,另外一件。
我家玉瑩小主的,粉嫩嫩的感覺哦!
還是玉瑩的,很素凈的感覺。
貼一下別人的,淑寧的一件。
沅淇的一件,單純可愛的沅淇,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
還有其他片子,《孝庄秘史》裡面的。
玉兒的另外一款,馬蹄袖出來了,呼呼,雖然《秘史》系列裡很多造型真是有點……呃,還是先不要在這里下結論了,但是起碼讓人很驚喜地發現了很多清初劇都忽略掉的馬蹄袖。
氅衣與襯衣款式大同小異,小異是指襯衣無開禊,氅衣則左右開禊高至腋下,開禊的頂端必飾雲頭;且氅衣的紋飾也更加華麗,邊飾的鑲滾更為講究,在領托、袖口、衣領至腋下相交處及側擺、下擺都鑲滾不同色彩、不同工藝、不同質料的花邊、花絛、狗牙等等,尤以江南地區,俗以多鑲為美。據江蘇巡撫對蘇州地區的風俗衣飾《訓俗條》中稱:"至於婦女衣裙,則有琵琶、對襟、大襟、百襇、滿花、洋印花、一塊玉等式樣。而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桿、牡丹帶、盤金間綉等名色,一衫一裙,本身蘭價有定,鑲滾之外,不啻加倍,且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一衣僅有六分綾綢。新時固覺離奇,變色則難拆改。"大約咸豐、同治期間,京城貴族婦女衣飾鑲滾花邊的道數越來越多,有"十八鑲"之稱。這種以鑲滾花邊為服裝主要裝飾的風尚,一直到民國期間仍繼續流行。在氅衣的袖口內,也都綴接紋飾華麗的袖頭,加接的袖頭上面也以花邊、花絛子、狗牙兒加以鑲滾,袖口內加接了袖頭之後,袖子就顯得長了,而且看上去像是穿了好幾件講究的衣服。加接的袖頭摩臟了又可以更換新的。
貼幾張圖來看看效果:
傳世實物,後宮妃子穿過的氅衣。
依然是實物,還是後宮妃子穿過的,喜歡小竹葉刺綉的設計。
這個仍然是傳世實物。
來看看電視劇里的氅衣:
這張是我家燕子的,話說燕子的氣質呵,真是恬美純稚我見尤憐……
當年的雪梨,雖然這件衣服和前面那些精美的相比是寒酸了一點點,呃,好吧,我承認,發它上來純粹是為了懷舊。
明慧,明慧,我家秀外惠中的納蘭明慧……
同學:怎麼誰都是你家的?
4.圍巾與領衣:
在穿襯衣和氅衣時,在脖頸上系一條寬約2寸,長約3尺的絲帶,絲帶從脖子後面向前圍繞,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左面的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內。圍巾一般都綉有花紋,花紋與衣服上的花紋配套。講究的還鑲有金線及珍珠。有一種說法,由於清代的衣服大多沒有領子,所以圍巾在清宮女子身上,就起到一種假領的作用,不過不知道這種說法對不對。
看一下劇中的圍巾,呵呵,《金枝》中使用的不多嘛,除了皇後和福貴人偶爾佩戴之外,就是些無名的妃嬪才使用。
我家淡泊寧靜的福雅,注意細節,圍巾上有手工刺綉的花樣,貴人就是手巧的說。
皇後偶爾也會戴。
剩下的就是一些偶爾露面的妃嬪。
還是妃嬪。
最後一個,可以清晰地看出一端是怎樣掩入捻襟中的。
其他片子里的,翁虹,呼呼,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她,反正某木是從小見到她就很喜歡,呃,害死人的《新仙鶴神針》,印象中那麼多可愛的MM和那樣的男主角……
領衣: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季節,用淺湖色緞,冬季用絨或皮,這種領子,又稱「領衣」,又因形似牛舌,故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為對襟,用鈕扣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披肩。形似菱角,上面綉以紋樣,多用於官員朝服。
男式領衣,實物。
女用領衣,很漂亮哦!
5.裙子:
裙子主要是漢族婦女所穿,滿族命婦除朝裙外,一般不穿裙子。至晚清時期,漢滿服裝互相交流,漢滿婦女都穿。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馬面裙、襕干裙、魚鱗裙、鳳尾裙、紅喜裙、玉裙、月華裙、墨花裙、粗藍葛布裙等等。
6.雲肩:
雲肩為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物,五代時已有之,元代儀衛及舞女也穿。《元史·輿服志》一記載:"雲肩,制如四垂雲。"即四合如意形,明代婦女作為禮服上的裝飾。清代婦女在婚禮服上也用,清末江南婦女梳低垂的發髻,恐衣服肩部被發髻油膩沾污,故多在肩部戴雲肩。貴族婦女所用雲肩,製作精美,有剪綵作蓮花形,或結線為瓔珞,周垂排須。慈禧所用的雲肩,有的是用又大又圓的珍珠緝成的,1件雲肩用3500顆珍珠穿織而成。
7.斗篷:
斗篷我們都很熟悉,是那種穿在外衣之外,用來避寒以及遮擋風雪用的,最初也是戰場上的發明,後來流傳到社會上。清代的斗篷又名一口鍾,為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滿語叫"呼呼巴",也叫大衣。有長短兩式,領有抽口領、高領和低領三種,男女都穿,官員可穿於補服之外,但蟒服不許用。行禮時須脫去一口鍾,否則視為非禮。婦女所穿一口鍾,用鮮艷的綢緞作面料,上綉紋彩。里子講究的以裘皮為襯。
貼一下劇中的斗篷裝,哇哈哈,《金枝》的冬天戲,就是一場盛大美觀的斗篷宴!
我家福貴人,怎麼穿都是這么淡雅宜人!
皇後的,超豪華版,應該是劇中最精美最奢侈的一件了吧。
看看近景效果。
我家小主,這件純白色毛邊的。
還有這件紫紅色的。
同一件斗篷,連手套都這么可愛,一定很保暖的呵!
最可愛的是有毛球做裝飾。
我們姑姑的這件也不錯,銀白色的干凈通透,同樣有小毛球作裝飾。
爾淳的,呃,大家明白為什麼清代的斗篷要叫一口鍾了吧?這個很直觀的能感受到。
還是爾淳的,皇宮里的手套款式都差不多。《金枝》的資金投入還是很大的嘛,連小宮女的冬裝都這么奢侈。
最中意如妃這一件竹葉青色飛鳳紋的斗篷。
復出後的如妃,衣服又如此精緻。
一件比一件華貴。
看看集體的斗篷裝,這張是爾淳和玉瑩的。
爾淳和安茜,清一色都有小毛球作裝飾,粉可愛的感覺哦!想想冰天雪地的,如果也能弄到這么一件,走路的時候那些小毛球就飄呀飄的……
同學:呃,她又開始胡思亂想了!
安茜和玉瑩。
三個人的,呃,突然想起前面一直忘了介紹一口鍾的穿法,它是大約從腰部以下才開禊(而且是只在前身開禊),把人幾乎整個裹在裡面的,那麼這位同學問了,穿這樣的衣服,手應該從什麼位置出來呢?總不能把衣襟撩起來吧?那多失禮呀?而且這樣的話斗篷的防風效果不就作廢了嗎?現在來解釋一下,其實人家發明這種斗篷的人早就想到了,於是在兩側脅下各開一個直孔,這樣手臂就可以從這個地方穿出來,同時又不會擔心寒風會侵入人體了。還聽不懂的同學直接看圖上的爾淳!呃,表問哪個是爾淳,就是中間那個!
姐妹兩個,全身的效果。呃,雖然某木很中意姑姑和福雅穿件淺白色的斗篷,不過其他人還是顏色鮮艷多彩一點比較好,想想冬天本來就是白茫茫的,然後所有人都穿著一身銀白色的斗篷出來耀人的眼球……
還是姐妹兩個,福雅的氣質好好哦!
依然是姐妹兩個,呃,好吧,我承認,其實某人是沾了我家福貴人的光才這么多曝光率……
其他秀女的斗篷,呃,某木說什麼來著,還是多姿多彩比較好!
都很漂亮的說——呃,說的是斗篷。
其他妃嬪們的斗篷。
8.戲衣:
清代女子還有一種戲衣,一般都用明代傳統形式,很多做工講究,紋飾精美,故宮保存的戲衣中,有一些和生活服裝相近的如女帔等,極有借鑒的意義。戲衣並不是清宮的服飾,我們就不詳細說了。
好了,最後我們來集中說說衣襟樣式:
剛才老師說了一堆什麼「琵琶襟」、「對襟」之類的,大約很多同學都聽暈了吧?現在統一解釋一下,大家可以結合圖片來了解。
1.對襟: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我們的傳統服飾基本式樣除了右衽就是對襟。清代的坎肩和馬褂都有對襟的款式,而且一般會有一個如意頭的花紋作裝飾,所以通常也叫如意襟。
看一看實物效果,對襟(也叫如意襟)坎肩。為什麼也可以叫做如意襟呢?看她胸前那個如意頭裝飾就明白了!
《少年天子》中的蘇麻拉姑,依然是正宗的如意襟馬甲。
這件,更清晰地能感受到如意襟的效果。
劇中的衣服,爾淳的,對襟長馬甲。
還是爾淳的,家常便裝。
皇後的坎肩,很華貴。
還是皇後的,另外一件大紅的外衣。
如妃的馬甲。
我家小主這件。
另外一件,呃,這個是不是也可以算如意襟?
2.大襟:
又叫偏襟、捻襟、右衽、和尚領,把衣襟開在右邊的一種樣式,它也帶個如意頭。這里補充一點就是我們的傳統服飾,歷朝歷代的主流都是右衽,尤其在漢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時期會以左衽為主,不過通常都是在少數民族的文化充斥當代的時候,而且維持的時間都很短暫,並不能影響整個右衽潮流),就是衣襟如果不是對襟款式就一定要把衣襟開在右側,清代的漢化也很嚴重,所以也是以右衽為正宗。在漢文化里,「披發左衽」是對蠻荒之地的蠻夷之人最大的輕蔑和諷刺,所以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中原大俠之類動輒穿著左衽的衣服還披頭散發的,真的在那個年代的話打死他們也不肯這么穿。中原的正規穿法是,偏襟必須右衽,而且必須束發(當然尤其是指成年男性),戴冠或扎頭巾,有時也用網巾之類。呃,想起前一陣無意中看到的很讓人郁悶的06《神鵰》的楊過造型,嗚嗚,老師就不作任何評價了,因為看到這個造型我終於明白楊過的人生為什麼那麼坎坷曲折了,你想想,一個人非要跟整個社會的正統文化對著干,又怎麼能不到處碰壁呢?
大襟,也有如意頭的設計。
老照片里的效果。
《孝庄秘史》里小玉兒這件。
《少年天子》里太妃這件,有如意頭裝飾哦!
海馬的勝男,最喜歡她這件衣服,尤其是領口和袖口的毛邊。
一不小心撞衫了,《金枝》里玉瑩小主也穿了一次。
小主這件短衫。
這件很淡雅的感覺,領口的三葉草裝飾也很不錯。
還有這件漂亮的白色的,呃,個人非常喜歡,但不得不說這件衣服在清宮里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它居然有蝴蝶袖,但某木不管它是如何不符合史實,還是要說,真的好中意這件衣服呵!
姑姑也有,還是華麗版。
奶奶死的時候,姑姑這件坎肩。
爾淳的這件。
還是爾淳的。
皇後這件坎肩。
其他秀女的衣服。
3.琵琶襟:
琵琶襟大約是清代的一個獨創,又叫缺襟,因其右襟短缺,故名。坎肩、馬褂都有琵琶襟的樣式。
傳世實物,琵琶襟馬甲。
還是琵琶襟馬甲。
《金枝》里的衣服,如妃這件坎肩。
爾淳這件紅色的,有人說紫薇也有過一件一樣的,呃,沒印象了,改天找找看,不過應該不會吧?個人感覺如果撞衫也起碼是一個電台一家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才可能撞衫。比如前面勝男那件衣服玉瑩也穿了,不過兩部戲都是TVB的,不小心撞了也很正常,《洛神》里的衣服《西廂》中也出現過嘛!但是這樣跨了這么多年又從台灣(還是內地?)一直跨到香港去撞衫的幾率應該不大。
宮女的坎肩也不錯。
這兩個宮女,也是琵琶襟坎肩。
《金枝》里的宮女們好幸福呵!不過各位女同學不要真的夢想自己穿越到大清的後宮能做個穿得這么美麗的宮女。下面是真正的姑姑和小宮女們。看過一個做過宮女的孫姑姑的口述:只有在宮中被尊為姑姑的宮女才能帶扁方,梳大拉翅,一般情況下,就像圖中的兩個小姑娘,穿蘭色高領旗袍,梳一條長長的大辮子。
4.多紐式:
多紐式的衣服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腰部有一排橫列的紐扣。
老大她們家紫薇這件多紐式坎肩(呵呵,老大,某木對得起你了吧?特意找了這張出來貢獻給你)。
比較有代表性多紐式為一字襟。比較出名的是一字襟馬甲,這種馬甲穿在袍套之內,如果乘馬行走覺得熱時,只要探手於內解掉橫、直兩排紐扣,便可在衣內將其曳脫,避免解脫外衣之勞。滿語叫作「巴圖魯坎肩」。原來這種多紐馬甲只許王及公主能穿,後來普通的人也都能穿,並把它直接穿在衣服外面,「巴圖魯」是好漢、勇士之意,俗謂十三太保。
傳世實物,一字襟坎肩。
劇中的衣服,爾淳這件一字襟坎肩。
還是爾淳的。
玉瑩這件白色的,嗚嗚,除了她那件蝴蝶袖的,最愛這件坎肩,又保暖又養眼。
另外一件。
還是玉瑩的。
最後一件是如妃的,呃,有氣勢的人真是穿什麼都這么威風八面。
另外一些多紐式的樣式,比如人字襟,除在對襟的門襟有直排的紐扣外,並在前身有兩排直列的紐扣,狀似「人」字,故名。
《少年天子》中烏雲珠這件人字襟坎肩。
小范同學這件,呃,個人還是喜歡她當年剛出道的樣子。
劇中的圖,姑姑這件。
淑寧這件。
爾淳這件,穿過很多次。
我家小主這件黃色的。
還有這件坎肩。
又一件,這次是長坎肩。
我們今天的內容大致就是這個樣子,還有一些圖片沒有找到,等找到後會陸續更新進來,希望大家對這節課的內容能夠滿意,並能夠從中了解掌握那些基本的服裝樣式。
最後的最後,附贈一張:旗裝到了近現代的改良版,嗚嗚,某木很稀飯的翁虹,穿起旗袍來很有三十年代的懷舊感覺……
❹ 住在銀川火車站周邊,想去影視城和西夏王陵,最近有公交或者其他方式可以過去嗎
火車站離影視城和西夏王陵還是比較近的,有2種方式,1是火車站附近黑車很多,你從出站口出來就有好多黑車,問你去不去影視城、沙湖的。但是黑車因為沒有正規手續,所以安全方便就得你自己衡量!另外一種就是火車站出站口對面的高樓下面就是銀川火車站旅遊集散中心,那有發往各個景區的直通車,你可以提前關注一下寧夏旅遊景區直通車看看
❺ 蘇州小背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怎麼樣
蘇州小背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是2018-01-1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蘇州市盤胥路485號二樓61、62、63。
蘇州小背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08MA1UWXBA2M,企業法人呂建偉,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蘇州小背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國內各類廣告;研發、銷售:計算機軟硬體;計算機系統集成、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銷售:電子產品、服裝鞋帽、化妝品、箱包、美容美發用品、寵物用品、體育用品、日用百貨、辦公用品、母嬰用品、家居用品、工藝美術品、文化用品、音響器材、傢具、服飾、汽車配件、包裝材料、通訊器材;會展服務、攝像服務、市場調查、文化藝術活動交流策劃、企業形象策劃、企業營銷策劃、旅遊信息咨詢、翻譯服務、動畫設計、電腦圖文設計、服裝設計、影視項目策劃;動漫及衍生產品設計服務;游戲製作運營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計算機網路、電子、生物、醫葯、汽車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餐飲管理。(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蘇州小背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❻ 我是證人電影完整版在哪個網站可以下載
我也是很喜歡看我是證人這部電影的,我也是在罔上找到很多,才算是被找到了,索—下,《秒放影視》已經有高.清的完.整.版了。而且不是那種槍版,有字幕的呢。
《我是證人》本身並沒有多懸疑,因為最初就告訴了觀眾誰是變態,觀眾心知肚明,只是在看一場追逐。懸疑只是一個外皮,核心內容還是韓國電影的風格,救贖內心。此外,人物設定的動機還是不夠。
❼ 從娛樂圈王子到「老賴」,王思聰栽王健林手裡,背後卻是什麼
一
王思聰的命運,是從王健林接手了一個爛攤子公司之時被改變的。
1988年,王思聰剛剛出生,王健林還是個穿西裝打領帶,不安於現狀的精英人士,時任大連市西崗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當時,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瀕臨破產,被揮淚大甩賣,說哪個有本事的能還了公司的債,公司就歸誰。
於是,有本事的王健林成了公司總經理。那時人們還不知道,日後,一個名為萬達的企業會破土而出,擠進世界五百強。
不僅父親厲害,母親林寧也是林氏投資集團的董事長。
後來,王思聰形容自己是「父母創業的犧牲品」,自從他出生,野心勃勃的王健林就一頭扎在了工作上,很少關愛幼小的兒子。
1993年,才5歲的王思聰就由母親陪同著,遠赴國外上學,於是,他與父親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小學畢業後,他進入了英國溫徹斯特中學,一所世界聞名的貴族男校。
溫徹斯特公學是英國九大公學中最古老的一所。香港豪門霍啟剛、「賭王」之子何猷君,都是王思聰的校友。
那時,年僅15歲的王思聰經常穿著小馬甲白襯衫和擦得鋥亮的皮鞋,說著異國語言,然後半夜偷偷打開電腦,當一名隱身網路的日語字幕組翻譯。
少年王思聰,經常通過摸不著的網線來排解身處異鄉的寂寞。
二
王思聰不僅很少受到父親的陪伴,就連家裡有錢這事兒,王健林一開始都沒告訴他。
直到十幾歲的時候,他才跑去找到王健林,一臉天真地詢問,咱家是不是賊有錢?
慢慢長大後的王思聰,「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能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他進入了倫敦大學,選擇了一門和做家產繼承人毫不相關的學科——哲學系。
可能是因為發現創業不易,王思聰明白了父親的難處,他甚至鬆口說,如果自己能做得好,會考慮接手萬達。
而王健林雖然表面嚴肅,實際上對兒子卻很寬容,在王思聰自己打拚的過程中,還偷偷給予支持。
王健林對王思聰的態度,最初猶如老公雞護崽,但是看著王思聰把事業一點一點做大後,他對兒子也開始逐漸滿意起來。
王健林曾看似平靜,實則驕傲地說:「思聰人比較聰明,現在做投資有一點進展了,最重要的問題就是需要敬業一點。」
2019年,王思聰因為1.5個億,被列為被執行人,還被法院限制消費,人們紛紛疑惑,王健林那麼有錢,怎麼不幫忙還呢?
父子齊心,老王和小王的人生困境幾乎是同時到達。
從2017年開始,萬達陷入了債務風波,有傳言稱,銀行追查了萬達的項目,還清空了萬達的債券。自此以後,萬達開始了賣血自救。
當時,一篇名為《別讓王健林跑了》的文章,被全網瘋傳,甚至有人暗示,這將是一場類似於李嘉誠的「跑路」事件。
部分海外投資產業被低價拋售,萬達的外匯流失資產高達300億美金。
萬達影視的股東紛紛退出,由44個減至23個。
13個文旅項目和77個酒店被萬達轉讓,還都是清倉大甩賣,而後還開放了股權。
據說即便是這樣,萬達依舊沒有還清債務,2019年,王健林的財富數從去年的1566.3億元跌至今年的883.9億元,排名從去年的第4位跌至今年的第14位。
而王思聰不會冷眼相待,看著王健林焦頭爛額。或者說,王思聰很可能是被老爸坑了,他把自己的東西,用來填補了老爸的空缺。
他坐擁63億,卻連1.5個億都還不掉的原因,似乎只有父子情深可以解釋了。
五
2021年,王思聰原本熱熱鬧鬧的微博頁面,如今已是一片荒蕪。
本就低調的王健林更是一言不發。
自小王出生便風生水起31年,如今栽進了坑。王健林和王思聰的經歷,將命運沉浮不在己身,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他們父子二人,始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只是不知道他們的未來,到底會何去何從。
❽ 關於《泡沫之夏》~~!
主演
徐熙媛 演 尹夏沫
何潤東 演 歐辰
黃曉明 演 洛熙
其他
沈建宏 演 尹澄
房思瑜 演 江珍恩
林嘉綺 演 沈薔
柯奐如 演 潘楠
蔣怡 演 薇安
吳亞馨 演 安卉妮
楊瀚 演 凌浩
故事內容簡介:
夏沫和洛熙都是孤兒,少年的他們在養父母家相識,因為童年留在內心的陰影,他們彼此充滿戒備和防範。洛熙在夏沫和弟弟參加電視歌唱大賽遇到尷尬狀況下為他們解圍,兩個孩子中間的堅冰在逐漸融化,也逐漸互相吸引。然而,深愛夏沫的富家少爺歐辰為了分開兩人,強迫把洛熙送到英國留學,他的不擇手段,終究無法強留夏沫,還將彼此距離推得更遠,連記憶都喪失…… 五年後的洛熙成了擁有無數FANS的天王巨星,夏沫與他再次相遇,在演藝圈中兩人再續前緣,夏沫與洛熙的發展耀眼動人、令人忌妒羨慕。但這看似美好的世界,隨著歐辰恢復記憶而崩塌,他不顧一切要搶回夏沫,不僅封殺洛熙讓他失去表演舞台,更以小澄的生命威脅夏沫。 為了弟弟,夏沫放棄了愛情,可是在夏沫與歐辰婚禮的當天,絕望的洛熙竟選擇了自殺,而無意間得知姐姐結婚真相的小澄,在上手術台的前一刻堅持拒絕接受歐辰的幫助。悲痛於洛熙的自殺,愧疚於歐辰的深情,本就備受內心煎熬的夏沫,再也無法接受小澄病逝的打擊,支撐不住的她,陷入了與世隔絕的自我封閉狀態…… 歐辰的深情以及洛熙的痴情,能否挽救心如死灰的夏沫?令人無法呼吸的炙熱情感,糾葛動容的愛恨情仇,即將華麗上演。
❾ 2016網紅前十排行榜
以下是2016年網紅前十的排行:
1.papi醬
這個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女子在2016年可謂是紅遍了互聯網。
papi醬(姜逸磊),1987年2月17日出生於上海,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被稱為「2016年第一網紅」。
2015年10月,papi醬開始在網上上傳原創短視頻。2016年2月份憑借變音器發布原創短視頻內容而走紅。2016年3月,papi醬獲得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共計1200萬融資,估值1.2億左右。4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示,網上「papi醬」系列視頻因主持人存在表述粗口、侮辱性語言等問題,被勒令整改。 2016年7月11日,papi醬進行首次網路直播。
10. 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
八卦_我實在是太CJ了,是天涯社區娛樂八卦版版主新浪微博名字。微博時常分享熱門的天涯八卦帖子,爆料娛樂圈八卦,偶爾也會調侃當下社會生活以及人物狀態。微博內容貼近生活,文字極具個人特色。八卦君常常淡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又不失八卦本色,有較高的人民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