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馮小剛被稱為「馮褲子」的原因,一種說法是,在早期,馮小剛並不出名,有過一段貧困時期。那時,他身材瘦小,常穿一條寬松的褲子,使得褲子顯得格外顯眼,人們因此給他起了「馮褲子」這個外號。
2. 另一種說法是,馮小剛年輕時到北京打拚,缺乏人脈。為了出人頭地,他結識了北京關系不錯的王朔,並頻繁跟隨王朔,就像緊跟著某人的一條褲子。因此,他被人稱為「馮褲子」。
3. 第三種說法與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有關。該劇講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群在北京大院里長大的孩子的青春故事,其中的一個角色馮褲子,貧窮、醜陋、欺軟怕硬、愛佔小便宜,膽小懦弱,經常哭泣。這個角色是以馮小剛為原型,因此,從那時起,有人開始稱馮小剛為「馮褲子」。
4. 最後一種說法與馮小剛的個人生活有關。他自稱有三大愛好:電影、女人和餃子。他並不掩飾自己的好色本性。據說,馮小剛年輕時風流倜儻,成名後更是如此,經常有花邊新聞。甚至有網友戲謔他經常頂破褲子,需要經常縫補。這也是他被稱為「馮褲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