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嶺區域地質與礦產勘查、研究進展
一、區調及物化遙勘查現狀
南嶺地區是我國地質工作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現已完成全區1∶100萬~1∶50萬等小比例尺區域地質、區域重力、航磁、水系沉積物、重砂等面積性調查及遙感解譯等工作。
區域地質調查:1∶20萬區調全區覆蓋;完成1∶5萬區調206幅,占區內面積47%;完成1∶25萬區調7幅,占區內面積57%。
地球物理測量:完成1∶20萬區域重力26幅,占區內面積96%;完成1∶5萬高磁約55幅,占區內面積13%;完成1∶5萬重力約20幅,占區內面積5%;完成1∶5萬航磁約114幅,占區內面積25%。
地球化學測量:1∶20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全區覆蓋;完成1∶5萬水系約57幅,占區內面積13%;完成1∶5萬土壤約36幅,占區內面積8%。
遙感調查與解譯:1∶20萬大部完成;完成1∶10萬約7幅,占區內面積13%;完成1∶5萬約39幅,占區內面積9%。
二、礦產勘查進展
20世紀50~80年代,南嶺地區原地礦、冶金、有色、核工業及武警黃金部隊等地質勘查單位對區內數百處礦產地開展了包括普查、詳查、勘探在內的勘查工作(表1-1),已探明大中型礦床260餘處,重要鎢、錫、鉛、鋅礦床如柿竹園鎢錫鉬鉍多金屬礦、野雞尾錫多金屬礦、紅旗嶺錫多金屬礦、界牌嶺錫多金屬礦、香花嶺錫多金屬礦、大義山砂錫礦、廣西大廠錫鉛鋅多金屬礦、栗木鎢錫鈮鉭礦、鍾山珊瑚砂錫礦、水岩壩砂錫礦、新路砂錫礦、漂塘鎢錫礦、茅坪錫礦,湖南水口山鉛鋅多金屬礦田、黃沙坪鉛鋅多金屬礦床、寶山銅鉛鋅多金屬礦床、後江橋鐵錳鉛鋅礦、清水塘鉛鋅多金屬礦田、廣東凡口鉛鋅多金屬礦床、大寶山銅鉛鋅多金屬礦床、廣西老廠鉛鋅多金屬礦床,江西大吉山鎢礦、西華山鎢礦等,特別是贛南鎢礦、湘南的柿竹園鎢錫鉬鉍、粵北的凡口鉛鋅礦、廣西大廠的錫多金屬等特大型礦床更是享譽海內外。廣東下庄礦田的330(希望)鈾礦、棉花坑礦田的302鈾礦、諸廣的361鈾礦和帽子峰201鈾礦等,曾經為我國核能事業和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據粗略統計,到2000年止,南嶺地區主要礦種鎢、錫、鉛、鋅、銀佔全國保有儲量比例分別為83%、63%、30%、22%、24%。
表1-1 南嶺地區大調查評價的主要礦區控制資源量統計表
注: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宜昌地調中心統計。計量單位:經費:萬元;Au-Ag:t;其他:萬t。
近年來南嶺地區鎢錫多金屬找礦取得了眾多新進展,不但顯示該地區仍具有巨大的資源潛力,也給科學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為該區的進一步勘查樹立了信心。
1.發現了一批新的礦產地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宜昌地調中心統計,自1999年到2008年底,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始在南嶺地區重新部署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投入鑽探工作量65296m,經費9738萬元。新發現了一批大中型礦床(表1-1),新增資源量:錫188萬t,鎢34萬t,鉛鋅324萬t,鉍10萬t,(相當於60個大型礦床),潛在經濟價值2000億元。
自1999年起,中國地質調查局開始在南嶺地區重新部署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現已新發現了一批大型或有望達到大型規模的礦床。如在贛南和湘南地區新發現了牛嶺(W-Mo)、牛形壩(Au-Ag-Cu-Pb-Zn)、八仙腦(W-Sn-Cu-Pb-Zn-Ag)、芙蓉(Sn-W)等大中型鎢錫多金屬礦床。贛南的淘錫坑(W-Mo)經過重新評價,可達到大型規模,新增鎢(錫)資源量近10萬t,遠景在20萬~30萬t。在諸廣山-萬洋山、香花嶺等地也新發現了一批重要的錫多金屬礦床,類型包括雲英岩型、矽卡岩型、破碎帶熱液型等,其中曬禾嶺、荷樹下、龍潭-牛角沖錫礦顯示有大型-超大型錫資源前景。南嶺東段武夷山新發現峰岩、南屏後溝等大型塊狀硫化物型鉛鋅礦床。其中贛南地區取得新進展的地區,主要包括崇余猶地區的淘錫坑鎢錫礦、八仙腦鎢多金屬礦、牛嶺鎢錫礦,於都-贛縣地區的坑尾窩鎢礦、三南地區的銅坑嶂鎢礦(圖1-1)。
圖1-1 贛南新進展礦區分布圖
淘錫坑鎢礦:發現於1936年,1982年之前做過相應的地質工作,提交的儲量顯示該礦區為一小型礦山。該礦山現在屬於崇義章源鎢製品有限公司,受其委託,自2002年起,贛南地質大隊在本區開展地質找礦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新增(122b+333+3341)資源/儲量鎢8.43萬t,其中(122b+333)3.56萬t,使其躍升為與大吉山、盤古山等大型礦山齊名的重要礦床,並且預期該礦床及外圍遠景資源超過20萬t。2006年以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與湘南地質大隊一起,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支持下,開展了進一步的勘查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詳見第四章)。
八仙腦鎢礦:位於江西崇義縣,屬於破碎帶蝕變岩型鎢錫多金屬礦床,是贛南地質大隊在地質大調查項目的執行過程中發現、擴大的。該鎢礦分為南北兩區,北區為破碎蝕變岩型,南區為石英細脈帶型。探明(332+333+334)資源量鎢3.2萬t、錫1.3萬t並伴生、鉛鋅、銀,預期遠景鎢10萬t、錫4萬t,進一步勘查也還在進行中。
大余縣牛嶺鎢錫礦:位於南嶺鎢錫多金屬成礦帶西華山-楊眉寺鎢錫多金屬礦集區的東部,下壠-墨煙山復式背斜的南部,燕山期紅桃嶺半隱伏狀花崗岩株的南西端,屬贛南崇余-(上)猶多金屬成礦區的一部分##。礦區鎢錫礦化,主要為石英單脈型,局部見花崗岩頂帽處的雲英岩型。礦化范圍沿走向達1000m,沿傾向寬2000m,石英脈以脈組的形式成帶產出,脈組呈近等距分布,已控7個脈組,即Ⅰ、Ⅱ、Ⅲ、Ⅳ、Ⅴ、Ⅵ、Ⅶ號7個脈組,以Ⅰ號脈組工程式控制製程度最高。已控礦化面積約1.8506km2,目前尚處於普查階段,仍有新脈組發現的較大可能。探明(332+333+334)資源量鎢3.56萬t、錫1.3萬t,預期遠景鎢10萬t、錫4萬t,進一步勘查正在進行中。
坑尾窩礦區:又稱為南坑山礦區,與於都上坪鎢礦相隔一條溝,從空間上可以說是上坪鎢礦的外圍,是由贛南隊以及地質大調查項目共同出資進行的地質普查找礦發現的新礦點。礦區位於於都-贛縣礦集區東部,盤古山-鐵山壠礦田北西側,NNE向盤古山-鐵山壠構造-岩漿-成礦帶與EW向上坪-鐵山壠構造-岩漿-成礦帶交匯部位的西側,與盤古山、黃沙兩個大型鎢礦床呈等邊三角形排列,並同處於標高相當的隱伏岩突的頂部,具有黃沙式變花崗岩型-內接觸帶大脈型-外接觸帶細脈型-外接觸帶大脈型鎢礦的找礦潛力。2004年11月14日,中國地質科學院陳毓川院士和王登紅研究員、王平安研究員等,在贛南地質大隊徐貽贛和賴志堅工程師的陪同下到礦區調研,認為該點東鄰鐵山壠、南接盤古山、西邊為上坪鎢礦,成礦條件極為有利,建議在兩條石英脈的基礎上加強調查並配合鑽探工程查明其深部礦化情況。隨之,贛南地質大隊立項開展評價工作,雖然一開始的個別鑽孔見礦效果不佳,但通過近5年來的工作,坑尾窩地區的鎢礦化規模已達中型。
銅坑嶂礦區:位於石城-尋烏NNE向深大斷裂、上杭-會昌NW向斷裂構造帶交匯復合部位西南側,處會昌環狀構造內、密坑山破火山口與菖蒲火山窪地中間的銅坑嶂隱爆角礫岩群區。通過地質工作已圈定了數條銅、鉬、錫脈狀礦體。帶內目前已控制錫礦體7條,總寬度約30m,延長大於200m,平均品位0.612%左右;已控制銅礦體7條,總寬度約35m,延長100~400m不等,平均品位0.526%。控制鉬礦體8個,礦體品位:Mo最高0.68%、平均0.060%~0.288%,礦床平均品位0.123%。礦化往淺深部趨強,有向深部尋找斑岩型礦體的前景。
2.發現了新的礦床類型
發現一個新的礦床類型往往比發現單個礦產地具有更大的意義,因為它代表了一批礦床。比如,在贛南西部崇余猶地區的八仙腦等地,不但發現了石英脈型的「傳統型」黑鎢礦礦床,而且還發現了破碎帶熱液充填-交代蝕變岩型的黑鎢礦礦體。這就意味著,黑鎢礦既可以出現在張性裂隙中,也可以出現在張扭性的構造破碎帶。此時盡管張性程度不夠,不容易形成大脈,但只要成礦物質來源豐富、成礦條件具備,同樣可以成礦。而這一點,以往並未受到重視。或者說,肯定「漏掉」了不少破碎帶蝕變岩型的鎢礦。
3.產學研結合的勘查新機制
近年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大學、中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通過地質大調查項目、危機礦山項目等途徑,與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聯合攻關,取得了不少新進展。南嶺地區鎢錫多金屬找礦取得的新突破,也為通過科技攻關,解決勘查工作中的關鍵性理論和技術問題,獲得新的更大找礦突破,樹立了信心。比如,湖南地勘局的湘南地調院突破在接觸帶找礦的單一思路,在騎田嶺岩體南部找到了賦存在岩體內部的破碎帶熱液型錫礦———芙蓉錫礦,目前控制規模已達大型以上,從而帶動了南嶺地區錫多金屬找礦工作。以此為借鑒,廣東地勘局也在粵北發現了類似的錫礦床———與大東山岩體有關的乳源天門峰錫礦和連縣潭嶺錫礦。江西地勘局所屬的贛南地質大隊,努力創新,將鎢礦「五層樓」模式發展為「五層樓+地下室」,從而有效地指導了崇余猶等地的找礦工作,使淘錫坑鎢礦的規模從小型擴大到大型,並且新發現或擴大了八仙腦、柯樹嶺、仙鵝塘等鎢礦床。
三、科學研究現狀
多年來,國內主要地質科研院所和相關地質隊伍,在本區基礎地質、礦產地質等方面開展了眾多研究工作。最早的研究工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如李四光發表的《南嶺何在》(1942)等。1979~1982年,開展了包括南嶺地區等主要成礦區帶以鎢、錫、銅、鈾、鉛、鋅為主的首輪區劃工作,1994年各省(區)分別完成了金、銀、鉛、鋅、銅、銻、稀有、稀土等礦種的第二輪遠景區劃,1988~1996年,還完成了湘南地區錫鉛鋅中大比例尺成礦預測。「六五」期間在全區實施了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南嶺地區有色稀有金屬礦床的控礦條件、成礦機理、分布規律及成礦預測研究」;「七五」期間「我國東部隱伏礦預測研究」所屬專題「湘桂粵贛地區錫鉛鋅銅隱伏礦研究」、「八五」期間原地礦部科技攻關項目「武夷-雲開典型成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預測研究」均涉及本區。
「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南嶺地區有色稀有金屬礦床的控礦條件、成礦機理、分布規律及成礦預測研究」(以下簡稱「南嶺項目」)使該區與成礦有關的基礎地質問題和區域成礦理論問題的認識上了一個大台階,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1)建立了鑒別不同成因類型花崗岩的全面的岩石學-地球化學標志,獲得贛南、粵北、桂北3個地球化學分區岩石的元素豐度;
2)提出了南嶺區域構造的五大特徵,評述了構造對成岩成礦的控製作用,劃分了11個構造-岩漿-成礦區;
3)建立了五大成礦系列、6個亞系列、21個礦床模式、100餘個礦床實例,編制了1∶200萬南嶺地區與花崗岩類有關礦床成礦系列圖,闡明了礦床的分布規律,並從同一系列的不同類型礦床之間的成因聯系和互為找礦標志的角度為找礦預測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4)總結了泥盆系層控礦床受層、相、位三位一體聯合控制的特徵,為泥盆系層控礦床預測和找礦指明了方向;
5)篩選出5片、37處預測區,為後續礦產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總之,南嶺地區多年來的地質研究工作不但孕育了包括鎢礦「五層樓」模式和「成礦系列」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批原創的新成礦理論,使我國成礦理論研究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也為此後的深化和理論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岩漿岩的成礦專屬性(聞廣,1958)、花崗岩的殼源改造和同熔型成因理論(謝家榮,1963;徐克勤等,1981)、地窪構造學說(陳國達,1960)、成礦系列理論(程裕淇,1979;陳毓川,1983,1989)、《華南花崗岩類的地球化學》(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1979)、《南嶺花崗岩地質學》(莫柱孫等,1980)、《華南不同時代花崗岩類及其與成礦的關系》(南京大學地質學系,1981)、《贛南鎢礦地質》(朱焱齡等,1981)、《華南鎢礦的成因》(盧煥章,1986)、《南嶺泥盆紀層控礦床》(曾允孚等,1987)、《南嶺地區區域地球化學》(於崇文等,1987)、《柿竹園鎢金屬礦床地質》(王昌烈等,1987)、《南嶺地區與中生代花崗岩類有關的有色及稀有金屬礦床地質》(陳毓川等,1989)、《湖南鉛鋅礦地質》(王育民等,1988)、《南嶺花崗岩地質及其成因和成礦作用》(地礦部南嶺項目花崗岩專題組,1989)、《大廠錫礦地質》(陳毓川等,1993)、《湘中銻礦》(史明魁等,1993)、《湘南地區錫鉛鋅隱伏礦床預測研究》(庄錦良等,1993)、《贛南地區錫多金屬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梅勇文等,1994)、《廣東錫多金屬隱伏礦床預測》(丘廣禮等,1994)、《桂北地區礦床成礦系列和成礦歷史演化軌跡》(陳毓川等,1995)、《桂中北層控鉛鋅礦與海平面變化》(王劍等,1996)、《武夷-雲開典型成礦區礦產預測》(饒家光等,1997)、《粵北-東江坳陷區成礦地質環境和成礦預測》(楊振強等,1997)、《湖南柿竹園鎢錫鉬鉍多金屬礦床地質與地球化學》(毛景文等,1998)、《羅霄-武夷隆起及郴州-上饒坳陷成礦規律及預測》(楊明桂等,1998)、《雲開隆起區成礦地質環境和成礦預測研究》(梁約翰等,1998)。
上述成果均是基於對南嶺地區(或以南嶺作為核心地區)的構造、岩漿活動和成礦作用研究成果而提出的,對我國的地質基礎理論研究和找礦預測實踐工作均產生了重要影響和推動作用。華南花崗岩因其規模巨大、類型多樣、不同時代和不同的塊體在不同的大地構造背景下產生不同組合的花崗岩,具有不同的岩漿演化歷史,並產生了不同類型的礦床和礦床組合,始終是國內外花崗岩和礦床地質學家最關注的地區。其研究程度最高,代表了我國花崗岩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發展趨勢。
近年來,有關南嶺花崗岩、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鎢錫多金屬成礦模型、成礦流體等研究取得了新的進展。國內外在殼幔相互作用及成礦效應、地幔柱學說、大陸成礦動力學、流體與成礦作用、大型-超大型礦床成礦理論基礎研究正在走向深入,其中尤其是大陸動力學和中國成礦體系(陳毓川和王登紅等,2007)的研究工作,使南嶺地區再次成為相關成礦理論研究的熱點和突破口,同時也使本次研究有了更高起點。中生代以來,該區發生了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和金屬成礦大爆發。一些學者研究認為:華南內陸的岩石圈伸展-減薄從燕山早期就開始了(李獻華等,1999;郭新生等,2001;王岳軍等,2001;梁新權等,2003;付建明等,2004,2005),中生代以來構造動力學背景不是以擠壓為主,而是廣泛的伸展、拉張。各種類型的花崗質岩漿活動都是殼-幔相互作用的產物,正是由於地幔物質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的參與,才引起華南地區中、新生代大規模的岩漿活動和大量金屬礦產的形成(華仁民等,2003)。ChenYuchuan等(2000)、WangDenghong等(2000)、王登紅等(2005)、陳毓川等(2007)認為燕山期以來中國地殼發生了「東降西隆」的巨大變化,對於區域性成礦作用的發生、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上述認識是否符合實際,還有待於不斷深入研究。
總體上看,南嶺地區的地質礦產勘查與科學研究工作以集中在某幾個礦集區為特點,包括桂北的大廠礦田、湘南的柿竹園-黃沙坪一帶和贛南的崇余猶一帶,1999年開展地質大調查工作以來沒有進行進一步評價和科研的地區仍然佔大部分地區。
四、南嶺地區礦產資源面臨的問題
南嶺成礦帶是國家「十一五」確定重點部署礦產勘查的16個重點金屬成礦區帶中的5個重中之重之一。該成礦帶是我國鎢、銻、錫、鉍、鉛、鋅、鉭、鈾等重要礦產資源的傳統基地,也是世界上獨具特色的與大陸花崗岩有關成礦作用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地礦部南嶺項目花崗岩專題組,1989;華仁民,2005;朱金初等,2006),成礦條件好、找礦潛力大、礦業基礎強、工作程度高、地勘隊伍多、投資回報快,是取得有影響重大成果的最有利的成礦遠景區之一,也是國內采礦、冶金及相關產業最發達的區域之一。但是,該地區存在的科學疑難問題多、找礦難度也大、環保要求高、隱伏礦為主、物化遙異常干擾顯著,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對南嶺區域性成礦規律的整體研究和贛南、湘南和桂北等典型礦集區的示範性研究,促進地質找礦取得新突破。
1.區域性資源優勢明顯但消耗也快
南嶺地區的鎢錫銻是我國的優勢礦產,經過多年開發,加之近20年來地質找礦工作投入滯後,已呈現出後備資源嚴重不足的局面,包括西華山在內的世界上著名的一些鎢錫礦山已經面臨資源危機乃至於「硐老山空」或行將閉坑的不利局面。
在全國尺度上,南嶺是濱西太平洋多金屬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有色稀有金屬礦產最集中的產區,尤以鎢、錫、銻、鉛、鋅、鉍、鈾等最為豐富。礦床具有規模大、分布廣、聚集成帶、共伴生組分多、礦床類型復雜多樣等特點。我國一些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鎢、錫多金屬礦床即位於該地區,如大廠錫礦、柿竹園鎢錫多金屬礦、騎田嶺鎢錫礦、大吉山鎢礦、西華山鎢礦、凡口鉛鋅礦等。南嶺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已形成湘南、贛南、桂西、粵北四大采、選、冶礦業集中區,共有大中型礦山企業數百家、冶煉加工企業數十個,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有色、稀有金屬和稀土資源寶庫。
以鎢為例,我國是鎢資源大國也是鎢產量和消費量最多的國家,2004年鎢精礦產量達85378t、鎢品出口量突破3萬t(祝修盛,2005)。但是,由於經濟高速發展,對鎢的需求進一步增長,導致鎢精礦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飆升;另一方面,我國鎢資源消耗過快,加之20世紀80年代以來鎢礦科研與找礦工作近乎停頓,使鎢礦保有儲量銳減,導致我國鎢儲量由1994年佔世界鎢儲量的44.3%急劇下降到2001年的35.5%。這直接威脅到我國鎢這一優勢礦種的戰略地位(其他礦種也類似)。據江西地勘局最新統計,我國現有保有鎢礦儲量約280萬t,贛南黑鎢礦保有資源/儲量約25萬t,目前我國開發鎢礦的90%來自於黑鎢礦,按生產1t鎢精礦需要1.5t可采儲量計算,我國鎢礦資源可保證20餘年,但贛南黑鎢礦資源僅可保證8年左右,到「十二五」時需求量將難以保證,黑鎢礦資源形勢十分緊張。因此,必須通過深入研究,解決關鍵性的地質問題,產學研結合,努力推動南嶺地區鎢錫鉛鋅等各類礦產資源找礦的區域性大突破,才能保證南嶺的資源優勢。
2.工作程度較高但現實問題不少
南嶺是我國地質工作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已完成全區1∶100萬、1∶50萬、1∶20萬等多種比例尺地質、礦產、航磁、重力、水系沉積物、重砂等面積性調查及遙感解譯等工作,重點地區已完成1∶5萬地質礦產調查,局部地區開展過1∶1萬~1∶5萬磁法、重砂、次生暈測量。自「六五」以來,相關省區已進行過兩輪1∶50萬成礦遠景區劃和某些單礦種(稀有、W、Sn、Pb、Zn)遠景預測工作,大部分重點區塊已經完成1∶10萬地質礦產預測研究,圈定了眾多的各種級別遠景區。因此,可以說區內已經積累了海量的地質勘查資料和數據,為今後的地質找礦工作奠定了極好的基礎地質礦產資料和各類數據基礎。
20世紀50~80年代,原地礦、冶金、有色、核工業及武警黃金部隊等地質勘查單位對南嶺數百處礦產地開展了包括普查、詳查、勘探在內的勘查工作,已探明大中型礦床260餘處,重要鎢、錫、鉛、鋅礦床如湖南水口山鉛鋅多金屬礦田、黃沙坪鉛鋅多金屬礦床、寶山銅鉛鋅多金屬礦床、後江橋鐵錳鉛鋅礦、清水塘鉛鋅多金屬礦田、柿竹園鎢錫鉬鉍多金屬礦、野雞尾錫多金屬礦、紅旗嶺錫多金屬礦、界牌嶺錫多金屬礦、香花嶺錫多金屬礦、大義山砂錫礦,廣西大廠錫鉛鋅多金屬礦、栗木鎢錫鈮鉭礦、鍾山珊瑚砂錫礦、水岩壩砂錫礦、新路砂錫礦、漂塘鎢錫礦、茅坪錫礦,廣東凡口鉛鋅多金屬礦床、大寶山銅鉛鋅多金屬礦床,廣西老廠鉛鋅多金屬礦床,江西大吉山鎢礦、西華山鎢礦等,特別是贛南鎢礦、湘南的柿竹園鎢錫鉬鉍、粵北的凡口鉛鋅礦、廣西大廠的錫多金屬等特大型礦床更是享譽海內外。但是,近20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出台,我國在地質找礦方面將西部作為重點,東部地區投入相對不足。南嶺相關省區的地勘隊伍有不少也曾移師西部,到新疆、西藏等地去承擔地質大調查項目。科研工作也是如此,如國家在新疆連續20多年設立「305」項目,973項目在新疆和西藏岡底斯等地均設立有獨立的專門項目。「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仍然以西部作為重點,而南嶺僅僅作為一個「點綴」。項目少、投入少、地勘隊伍得不到壯大而礦業發達對於礦產資源的需要越來越大,二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反差。
3.科研成果豐富但面臨新難題
1985年在南京召開的國際花崗岩與鎢礦會議、1987年在廣西召開的國際錫礦會議,都代表著我國在鎢錫成礦理論研究方面曾經達到世界前沿水平。這些研究成果至今仍然指導著地質找礦工作。盡管南嶺具有成礦強度大,礦業基礎好(歷史悠久、采選冶及礦種配套)、地質工作程度高(技術力量強、資料多、線索多)、投入產出比高等地域性優勢,但南嶺地區帶有世界性影響的科學問題也多,地質找礦面臨一系列技術難點,對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的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綜合起來,南嶺地質礦產方面的重大科學問題、難題可概括為:
1)南嶺在中國、全球的構造地位及其對於礦產資源形成與分布的制約作用如何?
2)南嶺優勢礦產資源如鎢錫等,其成礦物質來源於何處?殼幔作用對成礦有無控製作用?
3)南嶺鎢錫礦的成礦強度為什麼世界最高?類似於廣西大廠100號礦體的特富礦體如何形成(王登紅等,2002)?會不會是納米成礦?
4)南嶺的各類礦產之間是否存在內在聯系及其在三維空間中是如何分布的?南嶺地區以武夷—雲開為中心的區域性成礦作用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了鮮明的成礦分帶,造成這種區域性分帶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指導找礦?
5)如何重塑大規模成礦作用發生、發展的歷史並示蹤其在時空四維域中的演化軌跡?
6)如何通過建立南嶺的大陸成礦體系,進而從全位和缺位的角度指導找礦?
7)南嶺地區一些特殊性成礦作用的成礦機制與成礦條件如何?
8)不同類型礦床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什麼?如何互為找礦標志?
9)深部找礦已迫在眉睫,如何創新深部找礦與勘探的理論(如七層樓鎢礦模式的建立)與技術?
B. 廣東17個月查處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問題多少起
6月16日從廣東省紀委獲悉,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廣東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問題416起,問責952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政務)處分558人。
――揭陽市空港經濟區地都鎮、土尾社區等單位對淘汰關閉污染企業落實不到位問題。2017年5月1日,揭陽市公安局、環保局聯合查處了空港經濟區地都鎮土尾社區某絲線廠非法生產、違法排污等行為。經查,2016年11月,該廠被空港經濟區環安局列為淘汰關閉企業,但地都鎮、土尾社區和區環安局均未認真落實有關處理決定,跟蹤監管不力,致使該廠2017年3月初恢復生產,繼續違法排污,破壞生態環境。2017年8月至12月,空港經濟區監察局分別給予區環安局副主任科員兼環境保護監察股股長袁亮銘,地都鎮副鎮長鄭雲忠,地都鎮紀委副書記、鎮計生辦主任、鎮駐土尾社區組長楊錫藩行政記過處分;給予地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青行政警告處分。2017年8月,地都鎮紀委分別給予地都鎮環保辦副主任鄭楚生、土尾社區黨總支書記陳映川、土尾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陳秀斌、土尾社區黨總支委員陳曉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地都鎮環保辦主任黃小龍黨內警告處分。
真抓實管,才能見實效。
來源:鳳凰網
C. 與鹼性岩—鹼性偉晶岩有關的稀土金屬及寶玉石礦床
賦存於前震旦紀大陸板塊及其邊緣的鹼性岩和有關礦產,在世界的主要古陸區都獲得了較好的研究,如原蘇聯的科拉半島、馬爾丹、非洲的尼日等。塔里木大陸板塊鹼性岩相對出露較多,但目前研究不夠。
6.5.1伊蘭勒克鹼性岩—鹼性偉晶岩及有關礦產(K1)
6.5.1.1礦床地質
伊蘭勒克鹼性岩區位於拜城縣黑英山鄉伊蘭勒克草原。地理坐標:北緯42°23′~42°29′;東經82°37′~82°49′。
構造位置於南天山褶皺帶哈爾克山斷裂帶(近東西向托木爾峰-庫勒湖斷裂)與北北西向黑英山—安迪爾斷裂帶的交匯處。依蘭勒克背斜核部由下志留統伊蘭勒克組以大理岩和碎屑岩為主的變質岩系,下部多含碎屑變成的變粒岩、角岩、片岩和片麻岩,翼部由中上志留統合同沙拉群構成,該群為大理岩、片岩和片麻岩。斷裂和褶皺比較發育。礦區位於伊蘭勒克背斜核部。
該鹼性岩帶東西延伸約10km,是晚志留世海底噴發的含有深源包體的碳酸鹽熔岩,以及多期次侵入的鹼性雜岩體,由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及鹼性偉晶岩組成。
本區共發現偉晶岩脈628條,其中鹼性偉晶岩136條,以及與鹼性岩有關的金雲母—透輝石類偉晶岩脈群,與鹼性正長岩有關的黑雲母—霞石類偉晶岩脈群。其產狀以脈狀和透鏡狀為主,其次為不規則的脈狀。一般規模較小,出露面積多在100~500m2。根據初步統計,這些鹼性偉晶岩中含鋯鈮鉭的僅有17條。其中ρ3、ρ7、ρ2、ρ6、ρ18、ρ26和ρ17等7條礦脈較好。
6.5.1.2ρ3礦脈簡況
ρ3號礦脈呈橢圓形,脈長30.5m,北段寬15m,南段寬6m,中部膨脹處寬約19m,出露面積約450m2。產狀為傾向298°,傾角45°~80°。按礦石的結構、構造和交代作用分類,礦脈內部可分13個帶(圖6-12),其中鋯石及其他鈮鉭礦物最富集於7個帶中(表6-19)。
圖6-12伊蘭勒克ρ3號礦脈地質圖
Fig.6-12Geological map of ρ3 vein in Yilanleke
(據新疆第八地質大隊資料改編)
1—坡積物;2—志留紀白雲質大理岩;3—劣質雲母帶;4—鎂鐵鈉閃石—陽起石—鈉長石帶;5—方解石集合體;6—良好雲母帶;7—含燒綠石、鋯石、劣質雲母帶;8—含少量鈉長石劣質雲母帶;9—含鋯石金雲母帶;10—鎂鐵鈉閃石—陽起石—金雲母—鈉長石帶;11—含燒綠石—鋯石—鈉長石帶;12—含鋯石—陽起石—鈉長石帶;13—鈉長石帶;14—含鋯石—鈉長石帶;15—細粒雲母帶;16—淺井;17—平巷;18—剖面線
表6-19依蘭勒克ρ3礦脈鹼性偉晶岩脈品位表
資料來源:新疆第八地質大隊。
礦石礦物有鋯石、水鋯石、曲晶石、異性石,其中以鋯石最為普遍。鋯石為淡棕紅色、深棕紅色、玫瑰色,形態有八面體、柱狀四方雙錐,質硬性脆,單礦物分析含二氧化鋯(ZrO2)58.66%,伴生的鉭鈮礦物有燒綠石、鉭鈮酸鹽、鈦釔鈮酸鹽及鉭鈮鐵礦等。其他伴生礦物有金雲母、鈾釷礦、褐簾石、晶質鈾礦和毒砂等。
礦石品位:ZrO2最低0.1%,最高4.31%,人工重砂中鋯石最高可達145g/m3。
6.5.1.3遠景評價
該區金屬礦有鈮、鉭、鋯、金、銅等礦床。
非金屬礦床有黑英山的大型金雲母礦床、克其克果勒鹼性岩的霞石礦床以及伊蘭勒克鹼性偉晶岩的金雲母礦床等。
寶玉石礦床有灰綠色透明的橄欖石、藍色透明的磷灰石和紅色半透明鋯石礦等寶玉石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瑪依達方鈉石寶石礦、卡基烏斯的綠色透明透輝石寶石礦等。
6.5.2且干布拉克鹼性碳酸岩及有關礦產(K2)
碳酸岩是且干布拉克鹼性超基性雜岩體的三大岩類之一,由條帶狀碳酸岩、偉晶碳酸岩和熱液碳酸岩脈組成,它呈脈狀穿插於純橄欖岩—橄欖岩和黑雲母透輝石岩中。此外,有少量碳酸岩產於岩體接觸帶及其附近地層中。
碳酸岩規模大小不等,一般長幾十米到數百米,寬幾米至幾十米,有達百米者。三種碳酸岩的特徵是:①條帶狀碳酸岩,灰色條帶狀和條紋狀構造,他形粒狀結構。條帶和條紋是由蛇紋石橄欖石和輝石的殘晶聚集成斷續定向排列形成的。主要造岩礦物有碳酸鹽類礦物(白雲石、方解石),呈他形不等粒狀,細粒的一般為0.2~1.2mm,較粗粒的一般為0.5~3cm,含量70%~80%,其次有磷灰石呈半自形—自形晶,與磁鐵礦相伴生,分布極不均勻,在岩石中呈定向產出,含量約5%,高者達10%以上。磁鐵礦為MgO、MnO含量較低,Cr2O3含量較高的變種。另外,含有交代殘余的蛇紋石、橄欖石、輝石以及金雲母、黑雲母等。總含量約15%。②偉晶碳酸岩,為脈狀貫入體,粗晶偉晶狀結構。主要礦物是碳酸鹽類礦物,含量90%以上,其次是鈦鐵礦、磷灰石以及螢石和金雲母等。各類礦物晶體多為自形—半自形晶,粒度達數厘米。貫入偉晶脈體,脈體一般寬40~60cm。由脈體的兩側向中心依次是磷灰石、螢石和鈦鐵礦,碳酸鹽類礦物向中心增多,形成對稱分布。鈦鐵礦和磁鐵礦聚集成大的自形晶集合體。鈦鐵礦為MgO含量較高種屬。該類偉晶狀岩體出露很少。③熱液碳酸岩:脈狀產出,顯白、灰色和粉紅色,以粗粒狀結構為主。碳酸鹽礦物以方解石為主,含量90%以上,少量石英、磁鐵礦和鈦鐵礦。這種岩石相對前者形成較晚,產在岩體的內外接觸帶,圍岩地層中也可見到。
且干布拉克碳酸岩的含礦性,且干布拉克偏鹼性雜岩體稀土豐度特高,其中尤以碳酸岩豐度最高,平均780×10-6,均為輕稀土富集型,碳酸岩中鋯石含量可達20~250g/t,富含Zr、Hf,具有較好的找礦遠景。
6.5.3瓦吉爾塔格鹼性岩及稀土金屬礦產(K3)
瓦吉爾塔格超基性—鹼性雜岩體是塔里木最著名的雜岩體之一,其主要特徵已在金剛石等章節中做過論述。
瓦吉爾塔格鹼性岩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為正長岩和霓霞正長岩,呈岩株狀貫入於輝長岩和輝石岩中,地表出露長200~300m,寬200m;另一為碳酸岩脈,切割和穿插於該區的多數岩相中、長幾十米到幾百米,寬幾米到十幾米,以粗晶方解石為主,與磷灰石共生。主要礦物為鋯石、鉿鋯石、燒綠石、鈮鉭鐵礦等。礦石化學成分中含有TR2O3,稀土總量一般0.3%~2%,最高可達5.43%;Nb2O5一般為0.01%~0.02%,最高可達0.057%。從綜合評價角度出發,該稀土礦具有一定的工業價值。
6.5.4麻扎塔格鹼性岩及鉭鈮礦產(K4)
礦點位於巴楚縣小海水庫東側的麻扎塔格(墳崗)。麻扎塔格是突出於第四紀風成砂堆積物的丘陵山地,南北長約15km,寬約10km。出露地層有下志留統、中上泥盆統、石炭系和二疊系。華力西晚期鹼性岩體以小岩株狀侵入於石炭系砂岩中,鹼性岩的基本岩性為黑雲角閃正長岩,局部為石英霓輝正長岩、透輝角閃正長岩。此外,見少量輝石岩、輝長岩的深源包體。
岩體內密布各種岩脈(有些穿出岩體之外),岩脈走向北西,長數百米至數公里,寬1米到十餘米。岩脈可分為6期,由早至晚依次為:輝綠玢岩、輝石閃長石、石英正長斑岩、閃長岩、閃斜煌斑岩。
麻扎塔格岩體的四周分布1~2km的坡積—洪積層。在這些坡積層中,新疆第二地質大隊曾進行自然重砂取樣,發現有燒綠石等重礦物,表明這一鹼性岩石是經過了鈮鉭礦化的,因此具有重要的找礦意義。
6.5.5霍什布拉克鹼性花崗岩及稀有、稀土金屬礦產(K5)
位於阿圖什市哈拉峻鄉闊什布拉克村附近。闊什布拉克華力西晚期鹼性花崗岩體以大岩株狀侵入於石炭系碳酸鹽岩中。在岩體的接觸帶有含螢石、電氣石的石英脈和團塊產出。脈長5~10m,有的可達100m,脈厚5~10cm。礦脈中具條紋狀電氣石析離體,經核工業部五一九隊檢查,礦石中主要有益元素的含量:Y0.01%~0.1%,Yb0.01%,Cu0.001%~0.1%,Sn0.001%~0.005%,W0.03%~0.3%,此外還含Pb、Be、Ag等。
新疆第二地質大隊通過人工重砂研究,岩體含鋯石、釷石、獨居石、鈮鉭鐵礦、毒砂、白鎢礦、燒綠石、銅鉛礦等礦物。其中鋯石和釷石含量一般大於1g/m3,個別可達90g/m3;鈮鉭鐵礦分布普遍。礦石化學成分據光譜分析:Nb2O50.01%,Li2O0.05%,YbO.03%~0.05%。
總之,該岩體普遍經受了稀有和稀土金屬礦化,值得做進一步研究。
6.5.6克孜爾卡特山鹼性輝長岩及磷灰石礦產(K6)
位於阿圖什市哈拉峻鄉皮羌村以北,地理坐標:北緯40°22′;東經77°41′。
該雜岩體由四個岩筒構成。分別為120m×40m、40m×30m、120m×120m、100m×75m。岩石為含斜長輝石岩,灰黑色,似斑狀,由普通輝石、斜長石、綠泥石、磁鐵礦、沸石組成。岩石化學成分中,Na2O和K2O總量高達5.69%。可見為鹼性輝長岩。
該雜岩體的含礦性研究較少,可能以磷灰石和磁鐵礦為主。
6.5.7克孜爾托鹼性岩及稀有金屬礦化(K7)
位於阿圖什市哈拉峻鄉克孜爾托村北西約5~10km的戈壁灘上,地理坐標:北緯:40°15′;東經77°08′。
礦化體產於克孜爾托鹼性岩
6.5.8巴什索貢(巴什蘇洪木)鹼性正長岩及稀有、稀土金屬礦產(K8)
位於阿圖什市哈拉峻鄉巴什索貢村附近。地理坐標:北緯:40°03′~40°07′;東經76°30′~76°36′。
鹼性正長岩侵入於下石炭統淺海—濱海相碎屑岩夾灰岩層中。鹼性正長岩體內岩相比較復雜,以鹼性正長岩為主體,其次有鹼性二長岩等。
岩體普遍受到礦化作用。礦化有偉晶岩型、氣成熱液交代型、岩漿岩型和坡殘積砂礦型等四類。偉晶岩型和氣成熱液交代型礦化較好,全區共有8處礦化點,接近工業品位者有3處,礦石品位:Nb2O5一般為0.024%~0.0313%;Ta2O50.004%~0.005%;(Nb+Ta)2O50.029%~0.0355%;稀土總量也很高。其中1號礦化點為斑狀中細粒花崗岩脈,長380m,寬4~16m。在該脈中段,新疆第二地質大隊連續采化學樣16件,樣品品位:Nb2O50.018%~0.380%,平均0.313%;Ta2O50.002%~0.005%,平均0.0042%;TR2O50.065%~0.162%,平均0.120%,這一采樣線的綜合品位已達工業要求。
對岩漿岩型和坡殘積物型礦化尚未做過評價。
6.5.9昝坎扎克克鹼性岩及方鈉石礦(寶石礦)(K9)
位於塔什庫爾干縣達布達爾鄉昝坎扎克溝一帶,地理坐標:北緯37°11′;東經75°37′。
昝坎扎鹼性岩和鹼性花崗岩以岩基狀侵入下志留統淺變質岩系中。該鹼性花崗岩的時代為喜馬拉雅期。含方鈉石的霓輝正長斑岩脈呈北西—南東向延伸,長約250m,寬約1.5~2m。方鈉石在其中呈脈狀分布,主要局限岩脈南段100m范圍內,方鈉石呈細脈狀、網脈狀和囊狀,細脈寬0.2~0.5cm,礦囊最大者長6m,寬1m。方鈉石、長柱狀,粉紅色,灰綠色,透明—半透明,可用作低檔寶石。
綜上所述,塔里木大陸板塊及其周邊地區與鹼性岩及其相關的礦產比較發育。目前研究程度還很低,仍需有關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
D. 主礦、東礦白雲岩和鈮稀土-鐵礦體的關系
主礦、東礦鈮-稀土-鐵礦體與白雲岩關系密切。白雲岩本身也是重要分布最廣的稀土礦石類型。空間上,鈮-稀土-鐵礦體呈透鏡狀分布在白雲岩中,兩者呈過渡漸變關系。元素組成上,白雲岩和鐵礦體雖然具有十分不同主元素組成,但是其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特別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十分類似(圖4-1,圖4-2,圖5-1,圖5-2)。由圖5-20還可以看出,不管元素處於原始地幔標准化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峰頂或峰谷位置,白雲岩和鈮-稀土-鐵礦石樣品,包括與鐵礦石關系密切的鈮-稀土礦石在內,它們的高場強大離子強不相容微量元素均呈良好線性相關關系。這顯示,白雲岩和鐵礦石、鈮-稀土礦石具有相同成因,它們可能是同一源區部分熔融分異結晶產物。圖5-20中還表示出了都拉哈拉侵入地層的碳酸岩脈的微量元素組成,它也很好位於主礦、東礦白雲岩和鐵礦石相關直線上,其意義見後面的討論。
圖5-20白雲鄂博礦床主礦、東礦鈮-稀土-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和白雲岩樣品Nb-La、Th-La、Ti-Hf、Hf-Zr、Nd-Sm、Yb-Lu、Yb-Y、Ce-La關系圖(據表4-1,表5-1,表9-1數據繪制)
○鈮-稀土-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白雲岩樣品;口都拉哈拉侵入碳酸岩脈樣品
Fig.5-20Nb vsLa,Th vs La,Ti vs Hf,Hf vs Zr,Nd vs Sm,Yb vsLu,Yb vsY and Ce vs La diagrams of Nb-REE-Fe ores,Nb-REE ores(○)and dolomites(●)from the Main orebody and East orebody in the Bayan Oboore deposit.Carbonatite vein sample(口)from the Doulahala is also shown for comparison
(data from Table 4-1,Table 5-1 and Table 9-1)
同位素組成上,白雲岩樣品現代87Sr/86Sr比值小於0.70594,鈮-稀土-鐵礦石樣品和鈮-稀土礦石樣品,其比值為0.70434~0.71240,分布范圍比白雲岩樣品寬(圖5-21)。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高的87Sr/86Sr比值可能與其形成時或形成後所遭受的地質作用有關(詳見第十章討論)。高的87Sr/86Sr現代比值與礦石類型也有關系,由表4-3不難發現最大87Sr/86Sr值為0.71240,是黑雲母型礦石的樣品。白雲岩與鐵礦石、鈮-稀土礦石不同的是,雖然它們的Rb含量類似,但是Sr含量大不相同,白雲岩要高一個量級左右(表4-3、表5-3)。Nd同位素系統,白雲岩樣品和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類似,具有相同tCHUR和tDM值(圖5-4、圖5-5)。不同的是,雖然鐵礦石樣品和白雲岩樣品的Sm-Nd等時年齡在誤差范圍內一致(白雲岩樣品為1273±100(2σ)Ma,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為1305±78(2σ)Ma),但是它們具有不同分布趨勢(圖5-22),鈮-稀土-鐵礦石樣品的Sm-Nd等時年齡比白雲岩樣品略大。
圖5-21白雲鄂博礦床主礦、東礦鈮-稀土-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和白雲岩樣品Rb-Sr同位素系統比較
Fig.5-21Comparison of Rb-Sr isotopic systems between Nb-REE-Fe ores,Nb-REE ores(■)and dolomites(□)from the Main orebody and East orebody in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圖5-22白雲鄂博礦床主礦、東礦鈮-稀土-鐵礦石、鈮-稀土礦石樣品和白雲岩樣品Sm-Nd同位素系統比較
Fig.5-22Comparison of Sm-Nd isotopic systems between Nb-REE-Fe ores,Nb-REE ores(■) and dolomites(□)from the Main orebody and East orebody in the Bayan Obo ore deposit
E. 與非造山帶鹼性花崗岩有關的錫、鎢及稀土金屬礦床
非造山帶鹼性花崗岩是板造構造研究的熱點之一,多數學者認為它是在板塊碰撞拼接之後的鬆弛和反彈階段的產物。塔里木大陸板塊周邊分布著大量的鹼性花崗岩和鹼性岩。對於它的空間布局,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它受與區域構造線基本一致的深斷裂帶影響的一面(徐珏、鄒天人等1999),我們則認為,兩組以上的深斷裂的匯聚更對其發生、發展和定位起到控製作用。
非造山帶鹼性花崗岩岩體主要出露於塔里木西北緣和北緣,分布位置主要受活動大陸邊緣構造的期後區域性斷裂和近南北向(北北西向)斷裂帶交匯帶的聯合控制。與之有關的礦產有如下幾類。
6.6.1哈達塔木錫礦(Cas-1)
位於阿圖什市哈拉峻鄉哈達塔木村一帶,地理坐標:北緯40°25′;東經77°17′(圖6-13)。
圖6-13闊什布拉克—皮羌一帶礦點分布略圖
Fig.6-13Distribution of ore spots from kuosibulakto piqiang
1—全新世冰積物;2—新生界;3—二疊系;4—石炭系;5—泥盆系;6—志留系;7—奧陶系;8—寒武系;9~12:華力西晚期侵入岩;9—花崗斑岩;10—鹼性花崗岩及鹼性岩;11—石英二長岩;12—輝長岩;13—泥盆紀蛇綠岩;14—一般斷裂;15—近南北向深斷裂;16—北東向區域性深大斷裂;17—普昌(皮羌)釩鈦磁鐵礦;18—稀有和稀土金屬礦:K5—闊什布拉克;K6—克孜爾卡特;K7—克孜爾托;K8—巴什索貢;19—錫石礦:Casl—哈達塔木;Cas2—闊什布拉克
地層為上石炭統康克林組碳酸鹽岩,上部夾碎屑岩和卡拉達坂組灰色砂頁岩。侵入體為非造山期石英二長岩和鹼性花崗岩,岩體群總體近南北向,哈達塔木岩體長約5km,寬1~4km,據克州礦產局資料,錫品位高達3%,礦體中除鐵、錫外,還有比較可觀的硼、鎢等有價值的伴生元素。目前該礦正在做地質工作。
非造山帶鹼性花崗岩是板造構造研究的熱點之一,多數學者認為它是在板塊碰撞拼接之後的鬆弛和反彈階段的產物。塔里木大陸板塊周邊分布著大量的鹼性花崗岩和鹼性岩。對於它的空間布局,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它受與區域構造線基本一致的深斷裂帶影響的一面(徐珏、鄒天人等1999),我們則認為,兩組以上的深斷裂的匯聚更對其發生、發展和定位起到控製作用。
非造山帶鹼性花崗岩岩體主要出露於塔里木西北緣和北緣,分布位置主要受活動大陸邊緣構造的期後區域性斷裂和近南北向(北北西向)斷裂帶交匯帶的聯合控制。與之有關的一般長0.1~2m,寬0.05~0.3m;岩體外接觸帶蝕變質類型主要表現為角岩化、夕卡岩化及硅化,次有碳酸鹽及褐鐵礦化。總體長800~1000m,寬20~75m。這些蝕變帶本身就是礦體和礦化體。
據新疆第八地質大隊的檢查結果,內接觸帶的電氣石石英脈的錫品位0.08%;外接觸帶的夕卡岩的錫品位0.03%。礦區的銅含量在0.1%~0.2%,還有少量金、銀、鋅的顯示。遠景評價該帶對錫和多金屬礦化極為有利,還有待深入研究。
6.6.3英阿特錫礦化點(Cas-3)
位於烏什縣英阿提鄉克西克加依洛(小草原)夏牧場一帶。地理坐標:北緯41°27′;東經79°01′。
構造位於北東向的西南天山褶皺帶與北北西向斷裂帶的交匯處,鹼性花崗岩體侵入於石炭系地層。石炭系以中—下統的碳酸鹽岩為主,夾碎屑岩。在碳酸鹽岩的侵蝕面上有時有鋁土礦。
英阿提鹼性花崗岩體規模較大,只其東南的小部分在我國境內,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成為薩雷賈茲錫礦田的主要岩體。該岩體的岩石為正常結晶結構,部分交代結構造,塊狀構造。礦物成分:鉀長石70%,其餘有石英、黑雲母、霓輝石、鈉鐵閃石和透輝石等。圍岩蝕變有角岩化和夕卡岩化。
經多次實地踏勘,雖然沒有找到工業礦體,但其優越找礦條件是不容忽視的。
6.6.4阿克薩克塔克錫礦點(Cas-4)
位於拜城縣老虎台鄉木扎爾特河上游。地理坐標:北緯42°07′;東經80°43′52″。
構造位置位於南天山褶皺帶的托木爾峰—庫爾干斷裂的北盤。東西向的托木爾峰斷裂帶與北北西向的溫宿—於田斷裂帶的交匯處。地層為上志留統烏帕塔爾坎組的粉紅色和白色粗晶大理岩。侵入岩體出露於木扎爾特上遊河谷兩岸,由東、西兩個岩體組成。東岩體長超過1km,寬約0.3km,向東側伏侵入於大理岩中。西岩體出露長0.15km,寬0.06km,圍岩為大理岩。岩體為塊狀構造,花崗結構,礦物組成主要有微斜長石、斜長石、石英和電氣石。岩體的邊緣相為細粒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普遍見雲英岩化和螢石化現象。後期有氣成一熱液階段形成偉晶岩脈和團塊,有時有石英細脈分布,並有絹雲母化和高嶺土化。綜上所述,該岩體剝蝕程度很淺,目前所見主要是其頂部的自交代帶。
經過新疆第八地質大隊的礦點檢查和取樣分析,錫的品位在內接觸帶為0.1%~0.03%,礦化寬度達70m;外接觸帶0.01%~0.02%。礦化體中伴生有益元素有鎢、銅、鉛等。
該區錫礦化主要與岩漿期後氣化熱液活動有關,是一個有利的錫礦類型。
F. 韶關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江園 韶關森林公園 江心小島 韶關市博物館 慈航凈宛 韶州府學宮 大鑒寺 風采樓 曲江大橋 韶關中山公園 帽峰公園 東堤北古民居
韶關百事通-武江名勝 芙蓉寺 芙蓉樂園 芙蓉仙洞 余靖紀念館 沐溪水庫 海豚水上世界 張九齡墓
韶關百事通-曲江景點 小坑森林公園 南華寺 羅坑自然保護區 無盡藏庵 船底頂山 曹溪溫泉 獅子岩 月華寺
韶關百事通-樂昌景點 金 雞 嶺 宜樂古道 龍王潭生態旅遊區 鳥寨與鐵鑼壩 銅鼓岩 西石岩寺 九瀧十八灘 五指峰 九峰十二渡水 古佛岩 大瑤山自然保護區 文 峰 塔
韶關百事通-南雄景點 蒼石寨 中站古城 恐龍博物館 珠璣巷 百順黃屋城 青嶂山溫泉 蓮開凈寺 百順山區風景 楊歷岩 南雄天主教堂 三影塔 南雄烈士陵園 帽子峰林場 沙水寺 廣州會館 梅關 鍾鼓岩
韶關百事通-始興景點 車八嶺自然保護區 始興縣博物館 東湖坪民俗文化村 客家滿堂大圍 樟棟林海 丹鳳朝陽 花山水庫 倒竹岩 亞瀝河漂流 南石仙境 張九齡故居 劉張樓台
韶關百事通-仁化景點 紅山高坪自然保護區 雙峰寨 澌溪寺塔 丹霞山 華林寺塔 文明峰塔與華表峰塔 高岡寨 靈溪客家大圍 明代文峰塔 萬時山自然保護區 雲龍寺塔 古秦城
韶關百事通-翁源景點 湖心壩客家圍樓 書堂石遺址 周陂白面仙岩 葸茅嶺八卦大圍 梅岩 鐵龍宮 東華山風景區
韶關百事通-新豐景點 雲髻山 魯古河 雁塔 九棟十八井大宅院 東方綠 松山溫泉 新豐森林溫泉 仙人磨石 燕子岩景區 西蓮佛寺
韶關百事通-乳源景點 桂花潭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仙人橋 大峽谷 石坑崆 必背瑤寨 雲門寺 天井山林區 黃龍景區 通天籮原始森林 南水湖 南水水庫 鴕鳥寨 景峰洞 國公岩
G. 稀土發射譜中如何避開二級散射峰
謝謝答復還有一個問題,做發射光譜時,我要濾掉的往往是二級散射峰,也就是當激發波長為270時,我想濾掉540那個峰,有沒有這樣的濾光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