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萬聖節帽子的裝飾圖案

萬聖節帽子的裝飾圖案

發布時間:2022-02-26 23:34:21

❶ halloween的全面資料

Allhallowmas

[編輯本段]萬聖節簡介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萬聖夜)。每當萬聖夜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傑克燈」和「不給糖就搗亂」的惡作劇。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也極為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後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
然而萬聖夜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小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為你的餐桌裝扮一番。千萬不要讓你的客人們小瞧了你哦!
這天夜裡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盪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盡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夜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編輯本段]萬聖節的由來

第一種

方法法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第二種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盪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第三種

凱爾特人(Celtic)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會被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攻擊並被囚禁六個月。Samhain,還有兩個稱號,分別是「Lord of Dead(死亡領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帶著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來到凱爾特人的土地。
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為他們覺得這晚,有一堆邪惡靈魂潛伏在任何地方。他們在家生起火來讓那些邪惡靈魂離開他們的家(上一個沒有翻譯的段落有一句是說火焰可以把鬼魂嚇走的。)他們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來的,他們還相信Samhain會把死人變為其他東西,好像貓。凱爾特人會裝著可怕的偽裝來把那群邪惡靈魂趕走。(這就是萬聖節的原型)
後羅馬佔領了凱爾特人的土地,把羅馬的節日和凱爾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現在的萬聖節。
[編輯本段]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就是"聖夜"的意思。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萬聖節前夜已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贊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諒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筋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自己的萬聖節前夜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揉合而成的。萬聖節前夜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進行的。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贊美秋光,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編輯本段]萬聖節習俗
10月31日是西洋萬聖節前夕,美國的街上四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台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屍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到了晚上,便趕緊將蜘蛛絲架起來,再幫負責嚇人的演員上妝。鬼屋的內容,則大多與電影主題有關,如:神鬼傳奇、星際傳奇、鬼故事…這些場景的布置、化妝技術和戲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驚聲尖叫。
這場嘉年華盛會的由來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並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10月31日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並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將鬼魂嚇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徵萬聖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的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編輯本段]孩子們喜愛的節日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不請客就搗亂(不給糖吃就搗亂)——Trick or treat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客就要搗亂(不給糖就搗蛋)」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還有一種習俗,就是每家都要在每口放很多南瓜燈,如果不請客(不給糖) ,孩子們就踩爛他一個南瓜燈。
[編輯本段]雕空南瓜做面具
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編輯本段]Halloween一詞的產生
很多民族都在萬聖節前夜有慶典聚會,因此這一天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終約定俗成演變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譯成了萬聖節之夜。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個「Halloween」,辭典解釋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譯作:「萬聖節之夜」。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編輯本段]萬聖節的傳說
萬聖節前夜就是「聖夜」的意思。而今天,萬聖節前夜已經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贊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諒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如今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僅僅用來贊美秋光,而是讓它變成一場真正的「狂歡」。而臉譜化妝是萬聖節傳統節目之一
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
每年十月三十一日,是西方鬼怪出動的萬聖節,據說其由來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當時居住於愛爾蘭的凱爾特人(Celtic)將這天定為夏末,亦象徵一年的結束,他們相信在新舊歲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時空的規律也會暫時停頓,靈界大門在這晚會打開,令所有鬼魂趁機遊走於人間,到處找尋適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的機會。所以,凱爾特人為怕成為鬼魂的目標,便於當晚熄滅家中爐火,裝成沒有人在家,同時,戴上猙獰可怕的面具,並打扮成鬼怪模樣一起走到街上巡遊,營造喧嘩吵鬧的氣氛,以驅趕那些遊魂野鬼。
漸漸地,這些傳統習俗已演變成今天年輕人的慶祝活動,大家盡情在這晚扮鬼扮馬,過一個開開心心的節日。
紐約市也特別在萬聖節晚上舉行巡遊,讓一群吸血鬼,僵屍,巫婆,科學怪人等齊齊現身,還歡迎市民到場參觀,到會者不限年齡、性別,不分階級、國籍,即使你是膽小鬼,也可加入他們的行列,來個熱熱鬧鬧的人鬼嘉年華會。
其實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並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臉更非常可愛,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參加大型化裝舞會一樣。
在各式各樣的裝扮角色中,以女巫僵屍一族最多人扮演,而那些專賣萬聖節用品的店鋪也特別准備這類衣飾出售,以迎合大眾所需;與此同時,生產商每年更會把當年大熱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場,務求令更多人投入這西方傳統節日的熱潮里,如在電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師造型,已是許多孩子必選的扮演角色。
格林威治村的萬聖節巡遊[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始於1973年,由一位面具工匠兼木偶演員Mr Ralph Lee發起,據說最初他帶著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鄰居處遊行,後來漸漸演變成整個村的大型活動,而活動中當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時,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所以即使人們只是抱著想看熱鬧的心態,當你踏進村子裡,很快便會被邀請參與巡行,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紐約市的萬聖節巡遊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紐約人和遊客參加,而巡遊會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舉行,各隊伍約在夜晚上七時從第六大道與春天街交界[6th Avenue & Spring Street]起步,一直遊行至第二十三街[6th Avenue & 23rd Street]為止,全程大概多個小時。
無論是來自亞洲,南美,非洲,歐洲,以至中東地區的參觀者,都可以把自己裝扮成各式各樣的人物,亦可帶備簡單樂器,即時演奏本土的獨特音樂,融合無疆界的風土文化。可能我以前從未參加過萬聖節的活動,更莫說這么精彩的巡遊,所以特別覺得有新鮮感。
早於十月中,曼哈頓市已開始「鬧鬼」了,在繁忙的街道上,已看見四處懸掛起萬聖節的鬼怪裝飾,很多百貨公司也忙著把應節禮品及衣物堆放在櫥窗里,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看,而超級市場及街市亦擺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賣,供市民買回家布置家園或製作南瓜燈之用,當然嘛,也有主婦烹煮南瓜作菜餚或糕餅,完全依足節慶傳統。
在我家附近,許多鄰居為了應節而特別布置家園,有塗上鬼臉的南瓜,寫了幽默字句的墓碑,掛在樹上的骷髏骨頭,飛到屋頂的胖巫婆,還有從信箱中伸出的綠色怪手,更有些鄰居把自己的前園裝點成墳地,當晚上經過這些地方時,特別覺得陰森可怖,有些人在屋子外面鋪上蜘蛛網,形如荒廢很久的凶宅,總之各形各色,把萬聖節的鬼魅色綵帶到每一角落。
即使紐約人這夜選擇留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西方鬼節的氣氛,因為無論電視台及電台均會推出有關萬聖節的特備節目,而在網路世界,除了有形形式式的萬聖咭不停發送外,很多大型網站已一早准備迎接這節日的到來,特別把網頁改頭換面,又或設計新游戲,等待更多人進入網區。
萬聖節除了是大人喜愛的節慶外,也是小孩期待來臨的日子。在這天晚上,一些扮鬼臉穿鬼服的孩童便會提著用南瓜製成的燈籠,南瓜外刻上眯眼睛和大嘴巴,透出內里點點燭光,跟我們在中秋節時自製的柚子燈籠很相似。這群小鬼會玩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便會搗蛋)這傳統惡作劇,四齣到鄰家討糖吃,若果那一家沒有給他們糖果,頑皮小鬼就會賴著不走,並說些不祥的話語,所以沒有外出的人都會准備些糖果,讓小朋友高高興興的離去。
據說這習俗原本是人們為了安撫那些鬼魂,所以預先把食物放在自家門前,鬼魂得到款待後,便會安靜地離開,而到了現在,這迷信色彩已經消失,更變成小孩敲門要糖的活動,讓大人小孩皆可以參與節慶,各自樂在其中。
記得某年我參加完萬聖節巡遊後,我和同學一同前往Wendy家,當時車子途經大街,有幾個穿黑衣的小鬼走近我們的車旁,他們臉上塗了些熒光色料,猛不防他們走近窗邊,還貼著玻璃向我扮鬼臉,登時把我嚇了一跳,更大叫起來,同學們看到我的神情,幾乎笑不攏嘴,燕儀更說巡遊的惡鬼嚇不到我,反而這小孩卻使我驚惶失措。我當時真希望自己也塗上厚厚的濃裝,甚或戴上面具,好避開各人的目光。
[編輯本段]萬聖節大遊行

全美各地,萬聖節是一個夢想成真的夜晚。當紐約人全體湧向格林威治村舉辦的萬聖節遊行時,下曼哈頓也不例外。他們為了娛樂前去觀賞遊行的重頭戲紙糊木偶在人群中晃動,同時也縱情於一場別出心裁的化裝游戲。
平時的規矩暫時被擱在一邊,數以千計盛裝的紐約人在街上遊行,無畏他人評判的眼光。男人會戴著帽子(穿得很少)一路走在吹笛的老婦身邊。沒有人會擔心這些怪人或異類,因為在這次遊行中,萬聖節是一個為所欲為的晚上。
也就是說,除了犯罪什麼都可以做。萬聖節當晚,美國其他多數城市處於一片混亂時,格林威治村卻很安寧。聚會狂歡者玩得很盡興,使當晚的犯罪率比同年其他夜晚要低。這也從各方面證明了,對紐約人而言萬聖節是把各種天馬行空的幻想化為現實的一刻。
[編輯本段]萬聖節歌曲
萬聖節最著名的歌曲是那首? 那當然是This Is Halloween了,而今天推薦的歌曲是當紅樂隊Panic! At The Disco的版本,大家來一起聽一下吧。

萬聖節的舞會

在萬聖節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舉行一個化裝舞會。在化裝舞會上裝扮成各種各樣的樣子,帶上各樣稀奇古怪的面具,讓朋友們認不出自己。
製作可怕面具:
一、找紙質的手提袋,A3白紙貼在內側,手提袋的硬度和軟度都很好,面具不容易壞;
二、畫出輪廓:眼睛、鼻子嘴的位置;
三、將眼睛剪出兩個洞,嘴巴塗上紅色;
四、用白紙剪兩個尖尖的牙齒,貼在嘴上;
五、在面具上畫恐怖惡心的圖案;
六、在眼睛兩側找個位置剪兩個小洞,把手提帶的繩子取下一個放在洞上,可以當固定面具的繩子;
七、黑色的布是用茶葉盒裡面的包裝布做的,因為不是黑色,所以用黑色的墨水將布染黑,必須要用黑色的布,才恐怖。然後用針縫到紙上。
這樣一個恐怖的面具就做成功了!帶上面具,穿上黑色的長袍,順便手裡在拿一個南瓜燈,相信一定會把你的朋友嚇一大跳的!
萬聖節的陳設設計色彩
——橙色是萬聖節的色彩主旋律
與「傑克燈」相呼應的橙色與黑色是萬聖節前夜的傳統顏色,黑色的代表有黑貓,蜘蛛和巫婆,橘色的則有南瓜燈 (Jack-O'-Lantern) ,這些都是常見的萬聖節象徵。
萬聖節時,將家裡的大餐桌用橙色、黃色、草綠色渲染出濃濃的鄉村氣氛,音響裡面放著舒緩淳樸的鄉村樂曲,極是溫馨。
如今,萬聖節的裝飾物也開始大量使用紫色、綠色和紅色。如果你家餐廳的裝飾更適合這些色彩,那麼這些同樣會帶給你節日裝飾的靈感。

❷ 萬聖節南瓜燈怎麼

萬聖節南瓜燈製作方法如下:

1,先在紙上做個圖案,然後在南瓜上畫。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需要挖空的地方都要刷大一些,尤其是口縫要寬一些。因為牙齒之間的間隙比你想像的要小得多。如果你一開始就把它畫得很薄,你可能就不能很好地把光放

2,接下來,在南瓜頂上畫一個六邊形的星帽,用刀把它切掉,用勺子把南瓜裡面挖出來,不要留下南瓜籽,做一個六邊形的帽,錯開一些在上面,就是南瓜帽。

3,挖空的南瓜。

4,接下來,雕刻眼睛。眼睛應該更大,眼角看起來會更凶。然後是鼻子和嘴。如果一開始就把嘴縮得很小,你會發現你的嘴很難張開。

5,所有的雕刻工作都完成了。放半支蠟燭就行了。當點蠟燭時,可以蓋上帽子。南瓜有水。這頂帽子燒不快。

(2)萬聖節帽子的裝飾圖案擴展閱讀:

萬聖節前夜起源於與邪惡幽靈相關的慶祝活動,所以騎著掃帚的女巫、幽靈、小妖精和骷髏都是萬聖節的標志物。蝙蝠、貓頭鷹和其他夜間活動的動物也是萬聖節的普遍標志。

起初,這些動物讓人覺得非常可怕,因為人們認為這些動物能和死者的幽靈進行交流。黑貓也是萬聖節的標志物,並且也有一定的宗教起源。人們認為黑貓可以轉生,具有預言未來的超能力。

在中世紀,人們認為女巫可以變成黑貓,所以人們一看到黑貓就會認為它是女巫假扮的。這些標志物都是萬聖節服裝的普遍選擇,也是賀卡或櫥窗上很常用的裝飾。

❸ 萬聖節做什麼面具

南瓜,或者做個骷髏面具

❹ 萬聖節的來歷,外國人為什麼要過萬聖節

來歷:

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原因:

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

❺ 萬聖節和復活節的異同點

萬聖節和復活節的相同點是都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不同點是節日活動不同。

一、萬聖節的節日活動:

1、不給糖果就搗亂:萬聖節晚上,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跑到鄰居家門前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2、咬蘋果:萬聖節期間,人們會把蘋果放在裝滿水的水盆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情況下去咬蘋果,誰先咬到即為優勝者。

3、吃南瓜:每逢萬聖節期間,人們會把南瓜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例如南瓜湯、南瓜餅、南瓜泥、南瓜芝士蛋糕等等。

4、在10月31日萬聖節前夕這天,大街上到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台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屍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二、復活節的節日活動

1、復活節彩蛋:人們將雞蛋煮熟後,用水彩在上面描畫出五顏六色的圖案,鮮艷的顏色代表春天和光明。

2、滾蛋游戲:參加游戲的人將自己的彩蛋由山頭滾下,到達山底時如果還沒有摔裂就算獲勝。

3、復活節鍾聲:在復活節期間,法國和義大利幾乎隨處可聞鍾聲,提醒大家耶穌的復活了,一連響四天。

4、百合花裝飾:在復活節這一天,到處都可以見到漂亮的百合花影子。迷人的百合花象徵著神聖和純潔。人們都是喜愛以在春季、復活節左右的時候尋找盛開的百合花來代表心中耶穌基督的聖潔。

❻ 萬聖節兒童服裝怎麼製作

准備材料:紙盤、搓紙、黑色紙、剪刀、膠水。
製作步驟:
第二組咱們做一些輕松搞怪的萬聖節小物吧。
准備材料:棉花球、南瓜、黑色顏料、剪刀、黑色卡紙、膠水、紙巾
先做搞怪南瓜哦,黑色棉花球用膠水粘在白色棉花球上,眼睛就做好啦。
然後再用紙巾纏繞南瓜,眼睛部分要留出來哦,可愛又有一點恐怖的搞怪南瓜就完成啦。
將小南瓜塗上黑色顏料,記得帶上手套哦。
在黑色卡紙上畫出蝙蝠翅膀後,剪出。
最後粘上棉花做的眼睛、卡紙做的翅膀,南瓜小蝙蝠就做好啦。
要是你將這兩個萬聖節小怪帶到學校,大家肯定會過來圍觀的哦,因為它們實在太可愛啦。
利用一次性塑料杯製作萬聖節小夜燈,步驟不要太簡單! 小朋友們只要准備好各種漂亮顏色的一次性塑料杯,然後用水筆在杯子表面畫出恐怖的表情,再將杯子倒扣在蠟燭上就可以了,是不是非常容易呢,等到萬聖節的時候一定要嘗試一下哦。
廢棄的塑料瓶、鐵罐子和玻璃瓶DIY萬聖節南瓜燈。沒有什麼難度,關鍵是要DIY的好玩又有趣,相信各位一定也能製作出新穎好玩的南瓜燈的。找到一些廢棄不用的塑料瓶、鐵罐子、玻璃瓶,或是手繪、或是剪紙,發揮你的創意吧,度過一個難忘的萬聖節。

❼ 萬聖節送什麼禮物比較好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市場的推動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的推動,首先來說的話,有需求就會有供給,而現在年輕人對於這些西方節日很喜歡的話,那麼對於商家來說就是一個盈利點,比如說萬聖節需要進行一些裝扮,那麼商家完全可以進一些面具啊,各種裝扮的道具來進行銷售,這對商家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盈利手段。

而正因如此,在商家和年輕人之間不斷的循環往復,年輕人喜歡萬聖節,商家就去推萬聖節,商家越推年輕人覺得這個萬聖節越重要,正是在這樣的原因之下,萬聖節逐漸風靡全球。

❽ 誰能告訴我萬聖節的來歷,簡介,故事,和有關笑話,最好是一個PPT,一應俱全的。

來歷: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最多的版本認為,那是源於基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德魯伊特人。德魯伊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德魯伊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系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故事: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於萬聖節有這樣一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叫傑克的愛爾蘭人,因為他對錢特別吝嗇,就不允許他進入天堂,而被打入地獄。但是在那裡他老是捉弄魔鬼撒旦,所以被踢出地獄,罰他提著燈籠永遠在人世里行走。
在十月三十一日愛爾蘭的孩子們用土豆和羅卜製作「傑克的燈籠」,他們把中間挖掉、表面上打洞並在里邊點上蠟燭。為村裡慶祝督伊德神的萬聖節,孩子們提著這種燈籠挨家挨戶乞討食物。這種燈籠的愛爾蘭名字是「拿燈籠的傑克」或者「傑克的燈籠」,縮寫為Jack-o'-lantern 現在拼寫為jack-o-lantern。
現在你在大多數書里讀到的萬聖節只是孩子們開心的夜晚。在小學校里,萬聖節是每年十月份開始慶祝的。
孩子們會製作萬聖節的裝飾品:各種各樣桔黃色的南瓜燈。你可以用黑色的紙做一個可怕的造形——一個騎在掃帚把上戴著尖尖帽子的女巫飛過天空,或者是黑蝙蝠飛過月亮。這些都代表惡運。當然黑貓代表運氣更差。有時候會出現黑貓騎在女巫掃帚後面飛向天空的造形。
在萬聖節的晚上,我們都穿著爸爸媽媽的舊衣服和舊鞋子,戴上面具,打算外出。比我們小的孩子必須和他們的母親一塊出去,我們大一點的就一起鬨到鄰居家,按他們的門鈴並大聲喊道:「惡作劇還是招待!」意思是給我們吃的,要不我們就捉弄你。里邊的人們應該出來評價我們的化裝。
「噢!這是鬼,那是女巫,這是個老太婆。」
有時候他們會跟我們一起玩,假裝被鬼或者女巫嚇著了。但是他們通常會帶一些糖果或者蘋果放進我們的「惡作劇還是招待」的口袋裡。可是要是沒人回答門鈴或者是有人把我們趕開該怎麼辦呢?我們就捉弄他們,通常是拿一塊肥皂把他們的玻璃塗得亂七八糟。然後我們回家,數數誰的糖果最多。
還有一個典型的萬聖節花招是把一卷手紙拉開,不停地往樹上扔,直到樹全被白紙裹起來。除非下大雪或大雨把紙沖掉,紙會一直呆在樹上。這並不造成真正的傷害,只是把樹和院子搞亂,一種萬聖節的惡作劇。

笑話;萬聖節的笑話

今早,突然對萬聖節感興趣,問自己,哪天是?
不知道!
丟人……

到網上查,是10.31,西方的鬼節,據說源自蘇格蘭。
晚上回家,看到路邊有人燒紙,頓時心中詫異,難道萬聖節後,緊接著是國產的鬼節?
我暈……

想來這個萬聖節,分明是人們給自己著一個狂歡的理由。
只是東方人太含蓄了,同樣是鬼節,西方人過得天花亂墜,東方人過得庄嚴肅穆。
記得,申奧成功那天,整個二環全是車,都狂按喇叭,晚上長安街禁止機動車通行,只允許行人步行。整個天安門廣場全是人,可惜沒有一個興奮點,大家都高興,都想干點什麼,卻沒有人引導。這就是東方人,向慶祝一下,從心裡想,就是找不到方法。不過,換到西方,是有方法,就是容易失控。比如燒汽車之類的。
印象深的是在簋街,吃麻小的地方,有一桌大老爺們兒,也喝得差不多了。電視上重播宣布選定城市的那個片斷,他們站起來,隨著聲音一起,碰杯、吆喝,挺熱鬧。更逗的是,滿街的車,都開著車窗,有美女的,通常都探出半個身子。有一個GG批著國旗,也不知從那跑過來,看到一輛車上有兩個美女探出身子,他迎上去,擁抱了其中一個,然後,車上的GG大聲喊,「哎~」,跑步的GG連連向車上的GG道歉,哈哈,我光注意他倆的反應了,忽略了那個美女的表情。

突然看看上面自己寫的,挺詭異,從萬聖節能想到申奧……

再有幾天,到十月三十一日,就是Halloween(「萬聖節」)了。
Halloween是小孩最喜歡的民間節日,因為可以裝神弄鬼,穿戴奇裝異服,到鄰里去敲門索要糖果,口中還要「威脅」一句:「Trick-or-treat!」。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做「Jack-o'-lantern」,小孩子也是喜歡的。買上幾個南瓜,挖空裡面的瓜瓤,然後鏤空一服服猙獰的嘴臉,裡面放上蠟燭,傍晚便放在自家的大門前。
今年,女兒要裝「忍者姑」,前幾天已經拉我去商店的Halloween專賣區把服裝配齊了,還買了一把長柄「忍者戒刀」(當然是塑料的啦)。兒子要裝扮成什麼,至今沒有讓我知道,估計是想到時嚇我一跳。
服裝齊全了,女兒現在只有天天念叨,恨不得今天晚上就可以提上一個口袋,出去索要糖果。
對了,說起trick-or-treat,索要糖果,我想起了剛來美國不久的一個笑話。
那時,我還在讀研究生。同課題組有一個中國同胞,來自國內一所名牌大學。這人有些左,身在美國讀書,卻不忘憎恨資本主義的罪惡。剛來美國兩天,便莫名其妙地遇上了Halloween。
第二天,此君來到實驗室,一見面,對我劈頭就是一句憤言:「美國社會真是不可救葯!」
我吃了一驚,心想,你老兄覺悟確實高,剛來兩天就看出了什麼腐朽的端倪?嘴上,我平靜地問:「為什麼呢?」
他更加氣氛了:「那麼小的小孩,天一黑,就來敲門賣毒品!」
「毒品?」我幾乎跳了起來!
他還在繼續聲討:「可不?提了個袋子,裝的海洛因,還伸手向我要錢……」
哦!我終於回過神來了!昨天是Halloween,小孩出來trick-or-treating,口裡向這位仁兄禮貌地打招呼:「Happy Halloween!」!
這老兄居然把Halloween聽成了「海洛因」!
我怕這位同胞過分尷尬,沒有解釋什麼,只笑了笑:「不會吧?可能是小孩出來要糖果的……。」
「要糖果?」他滿臉疑惑,見我沒有進一步解釋的意思,也就穿上白大褂,開始做實驗了。
第二年,又是Halloween的翌日,這位同胞換了個說法:「哈,美國小孩真好玩兒!」

與萬聖節帽子的裝飾圖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褲子上有機油味道怎麼辦 瀏覽:218
女式西裝白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785
打底衣長版 瀏覽:300
免燙襯衫什麼牌子最好 瀏覽:408
薄荷綠風衣適合什麼年齡穿 瀏覽:251
絲巾製作各種古裝帽子 瀏覽:700
中原品牌男裝加盟費多少 瀏覽:821
burberry風衣官網 瀏覽:446
黑衣服下面可以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567
洗完的黑色褲子都是怎麼辦 瀏覽:243
老年婦女帽子編制方法 瀏覽:599
森系衣配什麼褲子 瀏覽:720
三葉草羽絨服男士 瀏覽:258
劍靈帝王手套多少錢拍 瀏覽:400
70厘米是多少碼褲子 瀏覽:541
小寶的衣怎樣織好看 瀏覽:632
短馬甲搭配圖片學生女 瀏覽:502
白色褲子黃了怎麼洗掉 瀏覽:979
城中村坐在門口等客的風衣女 瀏覽:68
衛衣配有帽子的外套好看不 瀏覽: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