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入: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試過在日記本上寫下自己的宏大志向嗎? 你們試過用彩紙折成一隻只帶著自己美好祝願的紙鶴送給父母嗎?你們相 信用紙做的鍋能燒水嗎?你們了解紙的歷史嗎?你們了解紙嗎?帶著紙的種種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有趣的紙世界吧!
2、板書課題:認識紙。
二、填寫表格。
1、把查到的紙的歷史記錄下來。
2、填寫自己喜歡的書的頁數、厚度、重量
三、小組討論: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離不開紙?
四、搜集各種紙的紙樣,製作紙樣大全。
五、研究不同用途的紙。
1、舉辦「紙」運動會
2、把自己的想法記下來。
六、教師總結,表揚優勝同學。
第二課時
一、引入新課。
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與中華文化、風俗緊密結合在一起。仔細看看四周,不難發現紙文化的蹤跡,讓我們來看看它
們不同的風貌吧!
二、根據采訪所得,填寫有關紙的文化特點。
三、討論:如何設計一個有創意的紙藝術品。
四、小製作:學生動手做小帽子折紙。
五、剪紙藝術欣賞。
1、欣賞書中剪紙。
2、貼出自己的剪紙作品,大家齊欣賞。
六、朗誦詩歌:紙船_____寄母親
七、課後延伸:讓家長欣賞自己的作品。
第三課時
一、引入新課。
我們幾乎天天用紙,卻很少有人知道紙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今 天,我們就去參觀造紙廠,了解紙的生產情況。
二、檢查參觀前的准備工作。
三、參觀造紙廠。
四、對古代和現代造紙過程進行對比分析。
五、學生談收獲,教師小結。
六、指導學生將活動感受寫下來。
第四課時
一、導入後填寫「用紙量的調查"。
二、小組討論:填寫的數據說明了什麼?
三、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四、教師根據數據,說明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五、學生製作節約用紙實施方案。
第五課時
一、引入新課
聰明的你,能設計出既環保又實用的紙製品嗎?
二、學生將自己的設計寫下來或畫下來。
三、小組內欣賞各人的設計。
四、學生介紹自己的小發明。
五、評出優秀作品,教師表揚。
六、總結
七、教學反思
② 請問有沒有這個折紙的帽子的步驟圖
文字敘述似乎是個難點
③ 帽子折紙步驟圖
1、首先准備一張可折疊的方形紙,沿著對角線折疊成三角形,然後對折出中線。
④ 怎麼折紙帽子
紙做的帽子
1.把一張a4的紙從中間對折。
2.再將折成一半的a4紙對折出中線,然後把這一半的紙打開。
3.沿著中線折下兩個角。
4.把一條長邊向上折。
5.沿著虛線折兩個角。
6.將另外一個長邊也向上折,你就得到了一頂紙帽子--打開看一下。用報紙也一樣可以做。如果用a4的白紙,你還可以把它塗成不同的顏色。
⑤ 如何用廢棄用品給兒童手工製作帽子
紙藝網知道,不少小朋友在看到這個折紙帽子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有些暈,覺得這好像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折紙船的製作教程,實際上這確實是一個折紙帽子哦,而且是一個折紙三角帽子。這樣的折紙帽子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因為製作簡單,實際上實用性還是很強的,因為有時候我們突然需要利用手邊的材料來製作一個折紙帽子,這樣一個獨特而又簡單的折疊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完成一個漂亮的折紙帽子的折疊和製作呢,所以學會還是很有樂趣的哦。
接著看到的這個折紙視頻的教程就是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完成這個漂亮的折紙帽子啦,所以點擊視頻就可以學習到這個簡單折紙三角帽子的折法啦。
⑥ 幼兒園教案小班手工活動折紙「娃娃戴帽」
目標: 培養孩子觀察比較物體數量多少的能力,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慾望。 准備: 氣球、紙杯、塑料杯、熱水、彩筆、線。 玩法: 1、親子給氣球吹氣並用線綁好,孩子用彩筆在氣球上畫上眼睛、嘴等 2、孩子說說氣球的顏色、分別數數每種各有幾個。 3、請孩子試著把杯子倒扣在氣球上看能否戴住。 4、家長將熱水倒入杯中過二十秒後再把杯中水倒出來,立即將杯口緊密倒扣在氣球上,片刻後輕輕把杯子舉起,孩子觀察並說出結果。(帽子戴住啦) 5、家長引導孩子比較不同顏色氣球的個數,氣球與帽子的個數的多少。
⑦ 折紙船型帽子的折法圖解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⑧ 大班折紙電話區城觀察記錄
有問題,有需求,請關注蓮山課件微信公眾號,
關注方法:打開微信 >>點擊右側+ >>添加朋友 >>輸入「蓮山課件」或者掃描二維碼
大班數學區域活動中幼兒學習記錄的過程和方法
作者:未知 資料來源:網路 點擊數:2494 有獎投稿
大班數學區域活動中幼兒學習記錄的過程和方法
大班數學區域活動中幼兒學習記錄的過程和方法
在幼兒園大班的活動中常會用到「記錄」這種學習方式,特別是在數學活動中運用得比較頻繁。因為孩子不識字,單純用口語無法貼切、直觀的描述數學活動中抽象的經驗體驗。最重要的是「記錄」還能節約語言描述的時間,可以幫助幼兒進行結果比較和分析,最後理解數學概念,而且從老師的角度出發可以通過幼兒的記錄來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幫助我們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與反思。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指導幼兒記錄,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兒記錄的水平還可以鞏固幼兒對數概念的理解,對教師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有幫助。另一方面老師還能通過觀察幼兒的記錄結果來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和學習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得調整自己的教育對策。
一、如何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指導幼兒學習記錄
(一)、在描描畫畫中練習
在數學活動中幼兒初步接觸記錄時我發現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用繪畫的方式來描述他所要記錄的物品或現象,更多的孩子不敢落筆。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記錄經驗。所以在數學區域中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在各個合適的操作項目中投放記錄表來豐富幼兒的記錄經驗。而記錄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拓印,是記錄中比較粗淺的一種。對初學記錄的幼兒來說簡單好操作,並且拓印還需要有印泥或顏料,這些都是他們感興趣的操作材料所以很受歡迎。例如,大班數學活動「另一半」,教師目的是引導幼兒體驗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發展幼兒的空間知覺能力。所以在活動區域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先把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一半畫上或印上圖案,趁顏料沒有乾的時候再輕輕對折壓一下,一個對稱完整的圖案就出現了。2、圖畫,能清晰表現物品的常用方式。這樣的記錄形式能清晰表達自己所要描述的物品或現象,也能讓旁人容易理解記錄內容。這需要幼兒有較好的繪畫技能和繪畫速度。例如在測量游戲中教師除了提供測量的工具外還應該提供表格形式的記錄紙。請幼兒在測量時畫出測量工具和測量的物品,最後通過記錄結果可以得出結論。
3、用簡筆畫或數字元號來記錄。數學概念比較抽象,這對幼兒的記錄造成不少困難,可以嘗試用其他更簡便的方式。例如,「我會折紙」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示、序號來記錄折紙的步驟。作為活動的延伸在美工區中教師有目的的指導幼兒根據自己已學會的折紙作品來設計、記錄步驟圖供大家分享學習。同時美工區的這個記錄折紙步驟活動也可以作為數學活動「我會折紙」的前期經驗鋪墊來開展。再如,區角活動中幼兒記錄剝花生的發現。這里的記錄只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是引導幼兒學習、鞏固5的組成。教師可以啟發幼兒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示花生的數量,如畫○或記數字等。
4、創造獨特的標志來記錄。教師在區角活動中適當指導幼兒學習統計。這樣的記錄可以隨時進行,如統計游戲項目和人數、統計男生女生的著裝情況、統計圖書等。這些內容比較復雜,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大膽創造和想像,把自己觀察到的結果用獨特的方式記錄下來。在記錄過程中,有的幼兒用§來表示跳繩項目,有的用⊙表示做游戲,有的用∥表示盪鞦韆,有的還用顏色來區分等等。不管幼兒的如何表示,教師都要給予積極熱情的支持和肯定。
(二)、在邊畫邊說中提高
我曾經在學前教育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圖畫表達是幼兒用線條、符號將自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記錄下來,而口語表達是幼兒用合乎邏輯的語言表述數學概念。」所以說記錄的目的之一是和他人交流、討論,而且在幼兒園的數學活動中同伴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有利於幼兒更快的理解數概念。但是實際上往往有不少幼兒記錄的東西比較復雜或難以理解,為了讓同伴和老師能夠看懂和理解記錄內容,這時候鼓勵幼兒對自己的記錄進行說明和解釋是必不可少。尤其是記錄已經為幼兒語言表述提供了較直觀的素材,所以幼兒只要依據記錄內容就可以進行描述和講解了。例如大班的一個操作區是引導幼兒感知物體體積的大小。幼兒利用杯子倒水的操作過程中進行必要的記錄,因為有半杯水、小半杯水、大半杯水的現象出現,不同的幼兒記錄的方式也同,通過說明我們就了解到用「1+」表示一杯多一些,「1-」就是相反;也有的直接畫3個圓圈表示3杯,半個圓圈表示半杯等。還有不少的幼兒在講解中會把自己的具體操作步驟或方法也一同講出來,無形中在幫助自己和同伴復習鞏固數概念。其次正因為有些幼兒記錄的圖式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說明這個環節幫助他提煉。比如把多張幼兒的記錄圖表進行對比,大家觀察比較一下找出清晰、易懂、簡練的記錄方法。通過集體討論和教師概括、提煉使這些符號或圖式固定下來象語言一樣在班級里流行和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