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帽子哥山東

帽子哥山東

發布時間:2022-01-12 13:54:10

Ⅰ 山東棲霞的方言

山東方言舉例
[編輯本段]

人稱代詞:

我,我們,我們的=俺
你,你們,你們的=嫩
他=他(te)

時間:

夜來,夜兒,夜門,決里=昨天
今兒,幾們,今個, 幾沒兒=今天
明個,明裡,趕明兒=明天
過明,過明天,後依——後天
清起來,=早晨
晌午,晌午頭里=中午(臨沂日照青島讀做"shang wen)
下晚兒=下午,傍晚
後晌,往晌,哄航,黑家=晚上
盼子=一段時間,例如:一大盼子了(東營,臨沂最常說)
一霎,一時半霎=較短時間
江末,江江磊=剛才
臟問,多咱,多近= 什麼時候
稱謂:
奶奶=婆 瑪瑪(濰坊方言稱謂)
小女孩=小妮,小嫚
伯父=大爺 ,大爹 ,達達(濰坊方言稱謂)
伯母=大娘 ,大媽,娘娘
姥姥=老娘
自己老婆的姐夫或妹夫=兩橋,連橋,亮條 ,連襟(去聲輕聲,煙台話)
私生子=私孩子
客人=kei
陰陽人,閹割過的人=二椅子,二葉子
小男孩=小小子
年輕女人=閨女,歸寧
動物:

壁虎=蠍虎子,蠍虎簾子,蠍虎溜子
貓頭鷹=夜貓子
蛇=長蟲
狼=麻虎,毛猴子,老魔(二聲)猴子
田螺=巴拉油,卜拉油,菠蘿油,波羅牛子,無樓牛子,蝸了牛子,旮旯油子
蛤蟆=介蛤蟆,氣蛤蟆,癩蛤蟆,和睦頭 ,氣鼓兒(陰平上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
螳螂-刀螂,當螂"
麻雀-家雀子
烏鴉-老鴰
泥鰍=泥狗,迷狗,米了狗子,米蘭夠(煙台) ,迷了狗兒(去聲輕聲去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
鷹-老雕,老老雕
蟬=節六,燒前猴,知了
母蟈蟈=叫摑,咬怪
公狗=牙狗子
鴿子=鵓鴿,不鴿,布噶(這是山東最經典最統一的一種叫法)
蜥蜴=地出力子,蛇觸離子(發音近似)
蜻蜓=光光聽、聽聽
百足蟲 =草鞋底
跳蚤=蛤蚤, 各 蚤 ,鍋蚤
蝙蝠=棉田呼子,綿綿呼子 ,燕兒蝙蝠
螞蟻=馬幾陽兒(上聲輕聲陽平輕聲,煙台福山土話)
動作類:

故意=得(dei)為,得易,得意哩

東張西望=撒么,撒木

扔=楞,料,橫,拽,訌

聊天=拉呱

挖苦,身體發癢=刺撓

抖一抖=合絲

動彈=故用,故應

飲,喝=哈

喝點水=哈點非(三聲)

推=擁,暈 ,忒(去聲,煙台話)

手輕觸=乖

脫掉=媽,抹(ma)了去(例如:媽帽子
擦=馬(上聲,煙台話)
擲物擊之=歇,夯,診 ,寫(上聲,煙台話)

撓=澮(kuai,三聲)

口含物=母,木樓

躺=愜(qie,一聲)

修理=施威,扎故

很=杠,忒,想,楞

踢,揣=派(三聲)

打=毀 ,砸(煙台話)

用巴掌打=呼 扇

罵人=爵人,卷人

蹲下=鼓得,古及(濟南及濟南以西)

追=段

去=棄 ,kv(「科」和「於」,入聲,煙台土話)

過來=各來

嫌人臟=「夷賴,夷外 夷乃(「乃」發輕聲)

惡心=亦淶

做=揍,例如:你揍聲么棄(你做什麼去)?

惹禍=作業

賣弄=「翩弄」(pianlong)(上聲和輕聲)

潑=豁

斥責=熊

不要,別=白
騙=熊(煙台話)撈(濰坊話)
玩兒=咱(輕聲或陽平,煙台話)
形容詞:

植物萎了=淹油
開心,高興=咨(zi ,zei)
見到某種東西感到心情不快或欲嘔=各應,餓應,餓養,惡影
傻=憨,嘲,表
巴結人-舔摸
猶豫不決-二呼,二思
為人厲害還吝嗇-扣
幹活干凈利落-麻利
清楚=村亮,qun liang
說話不著邊際=到三不著兩

人的身體稱謂:

額頭=耶了蓋(煙台話),咽樓蓋,夜拉蓋
膝蓋=撥拉蓋,各了敗子 ,播了蓋(煙台話)
脖子後=脖了更
腳=爵(jue) (gue,入聲,煙台土話)
拳頭=皮錘

自然界及各種事物:

太陽=日頭(有的地方發音為:易頭,如煙台,yi,發上聲)魯西南還有"天攔地"
泥=米(去聲,煙台話)
閃電=打閃
打雷=打呼靂(青島)
霧=霧露
毛毛雨=霧露(lou)毛
土塊=坷拉,卡拉頭
肥皂、香皂=胰子
廁所=毛子,茅房 (房,輕聲,煙台)
河流=活耶(二聲)
碎布塊=鋪陳
醋=集會 ,忌(陽平)諱(輕聲)(煙台)
毛病=才壞
幹嘛呢=落落嘛?
水餃=鼓扎,扁食,餃子
還=萊蕪以東讀作"含"
死=使,煞,例如:"俺娘,累煞俺咧"

生僻膠東話詞彙補充

直張:兩個人近距離較勁吵架
呼啦吧:突然
簕吧:逼別人就範
勁兒:臟話
個鞭昂來:臟話
敢嘚來:可不是咋的,這還用說
熊陰:騙人
闊本而來:可不是你,說的很對
哥摟:攪和
馬薩:放眼去尋
在奶:嗲聲嗲氣
個樣:招人煩
挖陋:動詞白眼
表:傻呼呼
哈呼、哈搭:呵斥
亨:扔掉
不貼譜菜:說話不靠譜

指示意思:

這里=這擬
那裡=那來
哪裡=哪擬

口氣語:

恩=昂 吭 嗯啊 摁

小馬 wo xu
你的問題我回答啦哈哈

Ⅱ 山東省車牌號開頭字母按什麼來劃分的

山東的車牌號是以城市來進行劃分的。車牌號是標識車輛身份的號牌,車牌號對車的意義就像身份證號對人一樣。車牌是山東省濟南市的車子,魯代表廣東省,A代表濟南,魯A就是濟南市的車牌代碼。

山東省車牌號開頭字母如下:

魯A 濟南,魯B 青島,魯C 淄博,魯D 棗庄,魯E 東營,魯F 煙台,魯G 濰坊,魯H 濟寧,魯J 泰安,魯K 威海,魯L 日照,魯M 濱州,魯N 德州,魯P 聊城,魯Q 臨沂,魯R 菏澤,魯S 萊蕪,魯U 青島增補,魯Y煙台增補。

(2)帽子哥山東擴展閱讀: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為黃淮海平原,連接中原,西北與河北省接壤,西南與河南省毗鄰,南及東南分別與安徽、江蘇兩省相望;中部為魯中山區,地勢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為山東半島,伸入黃海、渤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畿,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均臨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沂源縣發現的距今四五十萬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為直立人在中國的例子之一。

山東石器時代文明包括距今8500年-7500年的後李文化,[11]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漢字的較早發掘品目前追溯到濟南市章丘區龍山街道龍山文化的陶片,距今4000年-3500年之間的岳石文化。

夏禹分九州時,山東屬於青州。

Ⅲ 山東綜藝台快樂向前沖資料及陳永貴資料!

中文名: 陳永貴
別名: 二哥、千年老二、北丐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職業: 廢品回收
主要成就: 《全運向前沖》第四周周冠軍
《全運向前沖》年度總決賽季軍
主要成就: 10《快樂向前沖》第六周周冠軍
10《快樂向前沖》第二季季冠軍
10《快樂向前沖》年度季軍
11《快樂向前沖》第八周周冠軍
籍貫: 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小張五湖村
創立門派: 千年門派
門派宣言: 千年門派,一統江湖。

姓名:陳永貴
年齡:28
婚姻狀況:已婚(有一個兒子)
職業:農民,收舊貨 千年門派掌門人
特長:跳高
口號:千年門派,一統江湖 千年門派,賽場無敵
稱號:破爛王、千年老二、三朝元老、二哥、快樂向前沖記錄王、光桿董事長、北丐
《向前沖》的明星選手,成立了《向前沖》的最大門派——千年門派。從第一周開始參賽,三次與周冠軍無緣,被冠以「千年老二」稱號。第四周以41秒的成績晉級周冠軍。隨後又以30秒的成績晉級年度總決賽3強,但是以27秒止步於半決賽。
《快樂向前沖》第六周冠軍挑戰賽陳永貴以29秒打破周冠軍的記錄並獲得第六周周冠軍。(加時賽戰勝孫延科)
《快樂向前沖》季冠軍爭霸賽正在進行中。8月19日晚上陳永貴以27"02的好成績成為十強當中的第一名,率先殺入六強。獲得這個成績的同時,也表明了陳永貴將不再是千年老二。8月20日晚強敵徐知會以26"06的新紀錄打敗陳永貴,僅僅25分鍾後陳永貴又以26"01的成績再次刷新紀錄,足以證明陳永貴已經不是當年的老二了。但是在8月21日晚4進2的比賽中,陳永貴再次落水,止步於2強之外,最終無法擺脫4進2的魔咒。
但是陳永貴又殺回來了,他不再是那個千年老二,他是快樂向前沖賽場上已經打破過八次記錄的名副其實的記錄王。他戰勝了夙敵趙沁源,晉級冠軍爭奪戰。
陳永貴在一星期的季冠軍爭霸賽上,5次打破紀錄,勢頭無人能擋。最終以24秒02的成績秒殺了喬躍江,開回了夢寐以求的小轎車。
《快樂向前沖》年度總決賽四進二的比賽中,徐知會率先進入冠軍決賽圈,陳永貴與喬躍江爭奪另一個名額。比賽實行殘酷的三局兩勝制,第一回合喬躍江勝,第二回合他更是打破紀錄,將成績首次跑進18秒(18秒24),陳永貴看到這個成績壓力很大,此刻很多人都認為二哥沒戲了。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二哥竟然頂住了壓力,跑出了18秒09,刷新了喬躍江剛剛創造的紀錄,同時也成為了自《快樂向前沖》舉辦以來最快的成績。但遺憾的是,最後一輪二哥沒有把握好節奏,以微弱成績落敗,這也意味著他徹底結束了2010年《快樂向前沖》的征程。
《快樂向前沖(第二季)》第八周冠軍挑戰賽陳永貴以36秒20打破周冠軍的記錄並獲得第八周周冠軍。
編輯本段
經歷

陳永貴與《快樂向前沖》十強2009年7月4日,千年老二陳永貴征戰賽場,勇奪周冠軍。
在江湖上,確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千年老二名聲在外。
自此,登門拜師者絡繹不絕,千年老二收下弟子宋玉寧悉心栽培。
陳師傅名聲大震,女弟子李海燕、小鋼牙徐自帥,先後拜入千年門下。
千年門派人丁興旺,日益壯大。
在高手如雲的爭霸中,2009年12月12日,千年老二陳永貴成為《全運向前沖》的三強。
2010年6月19日,千年老二重出江湖,1秒之差屈居第二。
2010年6月26日第四周冠軍挑戰賽,加時賽不慎落水,仍與冠軍無緣。
2010年7月3日第五周冠軍挑戰賽,昔日師徒同台競技,1秒之差敗給徒弟宋玉寧,師徒輩分輪轉。
2010年7月10日,千年老二再回賽場,一頂重如千斤的帽子,一個沉重如山的外號,一個樂觀開朗的永不服輸的農民青年,他要改變的不僅是自己的冤名,還有周冠軍的記錄,終以29秒打破周冠軍的記錄並獲得第六周周冠軍(加時賽戰勝孫延科),摘掉了長期以來頭上的千年老二帽子,翻了身。
2010年8月19日,陳永貴以27秒的成績打破了由李士峰保持的28秒記錄。並按照約定將萬年老二的帽子永遠扣在李士峰頭上。
2010年8月20日,陳永貴的記錄被徐知會打破,陳永貴在最終的PK賽上頂住重壓以26秒02的成績打破了徐知會保持30分鍾的記錄,並戰勝夙敵萬年老二,晉級四強。
2010年8月21日,陳永貴對陣徐知會時壓力過大,在最後名額的爭奪中獨木橋落水,止步於2強之外。
2010年10月30日,陳永貴在第二季季冠軍爭霸賽4晉2上兩次打破記錄,晉級冠軍之戰。
2010年10月31日,陳永貴在第二季季冠軍爭霸賽決賽中在2比3的非常不利條件下連扳3城,浴火重生,最終以24秒02的成績秒殺喬躍江。希望陳二哥(大哥)能在年度總決賽上再創佳績。加油,千年老一!
2010年12月18日,《快樂向前沖》年度總決賽四進二的比賽中,徐知會率先進入冠軍決賽圈,陳永貴與喬躍江爭奪另一個名額。比賽實行殘酷的三局兩勝制,第一回合喬躍江勝,第二回合他更是打破紀錄,將成績首次跑進18秒(18秒24),陳永貴看到這個成績壓力很大,此刻很多人都認為二哥沒戲了。然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二哥竟然頂住了壓力,跑出了18秒09,刷新了喬躍江剛剛創造的紀錄,同時也成為了自《快樂向前沖》舉辦以來最快的成績。但遺憾的是,最後一輪二哥沒有把握好節奏,以微弱成績落敗,這也意味著他徹底結束了2010年《快樂向前沖》的征程。被淘汰後,這個來自沂蒙老區的純爺們兒哭了,此刻他的內心不知道在想著什麼,那副落寞與失意的表情令所有人為之動容,主持人點點也是哭著為二哥豎起了大拇指。當其他十強選手把二哥高高拋起的時候,那首二哥常唱的《真心英雄》再次響起。陳永貴,你是好樣的,你給這個比賽帶來了太多的歡樂和回憶。明年的《快樂向前沖》,我們不見不散!
2011年陳永貴卷土重來5月21日《快樂向前沖》第一周周冠軍賽47秒被劉寧和王松擊潰
2011年6月4日二哥再次向周冠軍沖擊,不幸的是卻在第二關落水
6月11日,第三周冠軍賽,二哥賽前心情受到影響,只在第一關1秒落水,從次,永貴開始閉關修煉,與世無爭。
7月2日,闊別賽道三周的陳永貴重新復出,卻在最後一關連續嘗試失敗93秒完成比賽
7月9日,第七周冠軍挑戰賽倒數第二關落水
2011年7月15日,二哥頂住壓力殊死一博,不幸的是,自己上場前30秒天降小雨,冒著小雨二哥用他閉關修煉的絕學跑出36秒20的破紀錄,拿到周冠軍及10000元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後,雨在二哥闖完關後一分鍾卻停了,可見,老天對二哥是「公平」的。
編輯本段
徒弟

千年門派大徒弟—— 宋玉寧
二徒弟—— 李海燕(首位闖關女)
三徒弟—— 徐自帥
四徒弟——李士峰
現有徒弟——賈同浩
編輯本段
經典場景及語錄

第五周冠軍挑戰賽
在陳永貴PK宋玉寧的加時賽時,張敏健當眾提出承諾「如果誰輸了,另外一個人就是這個人的師傅」,宋玉寧表示「我同意」,陳永貴表示「我非常同意」,結果陳永貴輸了,張敏健開了一句玩笑沒想到還當真「咱這師傅還就真得叫」,陳永貴大喊「師傅」,張敏健問「誰是你師傅」,陳永貴回答「我不知道」,張敏健就說「你不好意思說用手指指也行」,陳永貴指向了宋玉寧。
第六周冠軍挑戰賽
徐知會上場,在他吹噓了半天之後,陳永貴給他戴上了一頂「新千年老二」的帽子,緊接著,徐知會就進行了反擊,將「萬年老二」的帽子扣在了陳永貴的頭上,緊接著,徐知會落水,陳永貴29秒進入加時賽。
陳永貴在加時賽上場之前信心滿滿,他說「這次應該沒問題」,李鑫問道「你要是再跑老二呢」,陳永貴回答「那我就認了」,緊接著,運動達人們唱起歌「我不做二哥好多年,我不愛冰冷的床沿」,李鑫說「來聽一下陳永貴原汁原味的歌曲」陳永貴唱起「我不做二哥好多年,我只想做大哥」以表決心,最終孫延科37秒,陳永貴30秒打敗了孫延科,摘掉了帽子。
季冠軍爭霸賽
經典語句「記錄早晚是我的」
第一場時在圓木滑降不慎落水,之後的幾位選手紛紛在此處落水,陳永貴說「我是大哥,他們跟我學壞了」。
小廚師周祥成出場,口出狂言「東風吹,戰鼓擂;奪汽車,誰怕誰」,被陳永貴扔入水中。上賽道之前又說了一遍,李鑫開玩笑說「他們又來扔你了」。
陳永貴PK李士峰,李鑫說「今天陳永貴要舉行一個授帽儀式」,緊接著,他將「萬年老二」的帽子扣在了李士峰的頭上。李士峰慘遭淘汰之後,「萬年老二」的帽子被永遠扣在了李士峰的頭上,徐知會說「千年老二成了李士峰的了」。
陳永貴常最經典的歌「我不做2哥好多年,我只想要那小轎車,不要叫我2哥,不要叫我2哥,我會翻臉。」

Ⅳ 山東地方方言

人稱代詞: 我,我們,我們的=俺 你,你們,你們的=嫩 他=他(te) 時間: 夜來,夜兒,夜門,決里=昨天 今兒,幾們,今個, 幾沒兒=今天 明個,明裡,趕明兒=明天 過明,過明天——後天 清起來,=早晨 晌午,晌午頭里=中午(臨沂日照青島讀做"shang wen) 下晚兒=下午,傍晚 後晌,往晌,哄航,黑家=晚上 盼子=一段時間,例如:一大盼子了(東營,臨沂最常說) 一霎,一時半霎=較短時間 江末,江江磊=剛才 臟問,多咱,多近= 什麼時候稱謂: 奶奶=婆小女孩=小妮,小嫚 伯父=大爺 ,大爹伯母=大娘 ,大媽,娘娘姥姥=老娘 自己老婆的姐夫或妹夫=兩橋,連橋,亮條 ,連襟(去聲輕聲,煙台話)私生子=私孩子 客人=kei 陰陽人,閹割過的人=二椅子,二葉子 小男孩=小小子 年輕女人=閨女,歸寧 動物: 壁虎=蠍虎子,蠍虎簾子,蠍虎溜子 貓頭鷹=夜貓子 蛇=長蟲 狼=麻虎,毛猴子,老魔(二聲)猴子 田螺=巴拉油,卜拉油,菠蘿油,波羅牛子,無樓牛子,蝸了牛子,旮旯油子 蛤蟆=介蛤蟆,氣蛤蟆,癩蛤蟆,和睦頭 ,氣鼓兒(陰平上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螳螂-刀螂,當螂" 麻雀-家雀子 烏鴉-老鴰 泥鰍=泥狗,迷狗,米了狗子,米蘭夠(煙台) ,迷了狗兒(去聲輕聲去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鷹-老雕,老老雕 蟬=節六,燒前猴,知了 母蟈蟈=叫摑,咬怪 公狗=牙狗子 鴿子=鵓鴿,不鴿,布噶(這是山東最經典最統一的一種叫法) 蜥蜴=地出力子,蛇觸離子(發音近似) 蜻蜓=光光聽、聽聽 百足蟲 =草鞋底 跳蚤=蛤蚤, 各 蚤 ,鍋蚤蝙蝠=棉田呼子,綿綿呼子 ,燕兒蝙蝠螞蟻=馬幾陽兒(上聲輕聲陽平輕聲,煙台福山土話)動作類: 故意=得(dei)為,得易,得意哩 東張西望=撒么,撒木 扔=楞,料,橫,拽,訌 聊天=拉呱 挖苦,身體發癢=刺撓 抖一抖=合絲 動彈=故用,故應 飲,喝=哈 喝點水=哈點非(三聲)推=擁,暈 ,忒(去聲,煙台話)手輕觸=乖 脫掉=媽,抹(ma)了去(例如:媽帽子) 擦=馬(上聲,煙台話)擲物擊之=歇,夯,診 ,寫(上聲,煙台話)撓=澮(kuai,三聲) 口含物=母,木樓 躺=愜(qie,一聲) 修理=施威,扎故 很=杠,忒,想,楞 踢,揣=派(三聲) 打=毀 ,砸(煙台話)用巴掌打=呼 罵人=爵人,卷人 蹲下=鼓得,古及(濟南及濟南以西) 追=段 去=棄 ,kv(「科」和「於」,入聲,煙台土話)過來=各來 嫌人臟=「夷賴,夷外 夷乃(「乃」發輕聲)做=揍,例如:你揍聲么棄(你做什麼去)? 惹禍=作業 賣弄=「翩弄」(pianlong)(上聲和輕聲) 潑=豁 斥責=熊 不要,別=白 騙=熊(煙台話)玩兒=咱(輕聲或陽平,煙台話)形容詞: 植物萎了=淹油 開心,高興=咨(zi ,zei) 見到某種東西感到心情不快或欲嘔=各應,餓應,餓養,惡影 傻=憨,嘲,表 巴結人-舔摸 猶豫不決-二呼,二思 為人厲害還吝嗇-扣 幹活干凈利落-麻利 清楚=村亮,qun liang 說話不著邊際=到三不著兩 人的身體稱謂: 額頭=耶了蓋(煙台話),咽樓蓋,夜拉蓋 膝蓋=撥拉蓋,各了敗子 ,播了蓋(煙台話)脖子後=脖了更 腳=爵(jue) (gue,入聲,煙台土話)拳頭=皮錘 自然界及各種事物: 太陽=日頭(有的地方發音為:易頭,如煙台,yi,發上聲)魯西南還有"天攔地" 泥=米(去聲,煙台話)閃電=打閃 打雷=打呼靂(青島) 霧=霧露 毛毛雨=霧露(lou)毛 土塊=坷拉,卡拉頭 肥皂、香皂=胰子 廁所=毛子,茅房 (房,輕聲,煙台)碎布塊=鋪陳 醋=集會 ,忌(陽平)諱(輕聲)(煙台)毛病=才壞 幹嘛呢=落落嘛? 水餃=鼓扎,扁食,餃子 還=萊蕪以東讀作"含" 死=使,煞,例如:"俺娘,累煞俺咧" 生僻膠東話詞彙補充直張:兩個人近距離較勁吵架呼啦吧:突然簕吧:逼別人就範勁兒:臟話個鞭昂來:臟話敢嘚來:可不是咋的,這還用說熊陰:騙人闊本而來:可不是你,說的很對哥摟:攪和馬薩:放眼去尋在奶:嗲聲嗲氣個樣:招人煩挖陋:動詞白眼表:傻呼呼哈呼、哈搭:呵斥亨:扔掉不貼譜菜:說話不靠譜

Ⅳ 焦裕祿42歲患癌去世,留下了6個孩子,現在如何


焦裕祿的六個孩子,個個都是人中翹楚,他們深受父親的啟發,在日常生活和行事中,都被父親影響著,在各行各業繼續為人民服務,發光發熱。焦裕祿的一生,都在詮釋如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Ⅵ 麻煩問下這首歌叫什麼名字,或者是哪個節目上的!

鬧秧歌
秧歌的歷史
綜述
起源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
各地秧歌
東北秧歌
華北秧歌
西北秧歌
傘頭秧歌
陝西的「神會秧歌」
芫莛里的秧歌
益處
秧歌的儀式
與插秧的關系
道口「火神廟會」
湖北的秧歌燈
「女子之歌」
各地的記載
收起
編輯本段
秧歌簡介

秧歌漢族舞蹈,源於插秧耕地的勞動生活,它又與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所唱的頌歌有關。秧歌流行我國北方漢族地區,主要於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時在廣場上表演,是一種集歌、舞、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
在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秧歌又叫「陽歌」。有人認為,因秧歌起於鳳陽,故又名「陽歌」。又有人認為「陽歌」起源於上古人類的太陽崇拜,是秧歌的本名。都不符合實際。 當我們把目光移到塞外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就知道秧歌又有到姎哥、央哥、揚高、羊高這些名稱,再向南看到英歌、鶯歌、因歌等諸多同音名稱。
編輯本段
秧歌的歷史

縱觀歷史,有記錄的歌舞大多是太平盛世的宮廷舞,很少對具有真正舞蹈文化的大眾做些評述。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一次鄭重論述了人民大眾在中國文藝史上發展的作用。從此,延安(中國西北)掀起了「延安新秧歌運動」,中國的舞蹈藝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新秧歌」舞發源於陝北(中國西北部)的「踢場子秧歌」。本是自娛自樂的一種歌舞,在毛澤東「講話」精神的鼓舞下,專業文藝家對它進行了加工,並注入了時代精神,有著強勁的節奏、雄健豪邁的步伐,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步伐,這「秧歌」就從老解放區一直扭到了全國各地。[1]
編輯本段
特點

扭秧歌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秧歌是我國農村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在色彩的運用上,體現了鮮明的民族風格。扭秧歌時人們所穿的服裝色彩對比強烈,紅藍黃綠,五彩繽紛。大家在鑼鼓的伴奏聲中,邊歌邊舞,以此抒發愉悅的心情,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飄舞的紅綢映著燦爛的笑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編輯本段
特徵

我們姑且這樣來概括秧歌的特徵:通常在元宵燈節前後演出於北方農村的一種具有戲劇因素的化裝表 秧歌演;一般呈舞隊的形式,且行且歌且舞;多數舞隊要挨門演出,保留著從沿門逐疫向沿門賣藝、乞討發展的痕跡;舞隊中角色的名稱和人數多少不盡相同,但總有官員、武生、老人、和尚、婦女等(大體相當於戲曲中的生旦凈丑),總演出青年男女互相調笑的內容,男青年稱「沙公子」或「傻公子」;一般有童子化妝、女扮男裝的情況;舞隊中有領隊、殿後之分,領隊者往往反穿皮褂,手持傘燈,是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扮,有時稱他為「賣膏葯者」;有時官員(參軍)也為少數民族裝束。有的舞者手持兩根短木棒;演出時鑼鼓齊鳴,而以鼓較為重要。
用這個特徵去衡量,長江流域甚至華南地區,也有類似的表演,不過多數不叫秧歌,而稱秧歌燈、花鼓燈,或打花鼓、花燈、採茶等。
編輯本段
鬧秧歌

陝北地區把燈節活動稱作"鬧秧歌",各村的秧歌隊在一名持傘的"傘頭"帶領下,和著鑼鼓聲的節拍起舞,跑"大場"(群舞)、演"小場"(雙人、三人舞),並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賀新春,祈豐年。領舞的傘頭要善於領唱傳統的歌詞以及因地制宜即興編唱新詞,以適應不同場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後舞,演唱時,眾隊員重復他所唱的最後一句 喜慶的秧歌,形式簡便,生動熱鬧。燈節期間,當地還要設置名為"九曲黃河燈"(俗稱"轉九曲")的燈陣,群眾隨著秧歌隊進入其內,觀賞各種秧歌表演,此活動具有消災驅邪的含義。
編輯本段
秧歌的歷史

綜述
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從秧歌發展、演變成的戲曲劇種,在全國劇種中所佔的比例之高,是相 秧歌當驚人的。可以說,秧歌為百戲之源。
按《柳邊紀略》的記載,秧歌的演出時間是在元宵節夜晚,有一裝扮「持傘燈賣膏葯者」為前導,後面跟著三四名「童子」裝扮的婦女,又有三四名假扮的「參軍」,他們手中,都持「尺許長」的「兩圓木」。秧歌表演中有少數民族的成份,最遲在元代已經形成。
民國河北《滄縣志》提供的資料信息價值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一,它懷疑秧歌「命名之義」乃「南人種稻插秧而歌」,並提示出「秧歌」的另一名稱──「陽歌」。其二,它具體描述了與東北秧歌大同而小異的華北秧歌的形式特徵,其中各角色的裝扮和所持道具最值得注意。例如,「公子」所持的「樂子」,上可聯繫到宋雜劇中「竹竿子」的形制、作用,下可牽涉到「落子」(評劇)的形成,是解決戲曲史上有關問題的重要資料。至於「長袍短褂,皂靴羽纓」,亦當是少數民族的裝束。
起源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徵冠於前面。如「鼓子秧歌」(山東)、「軍庄秧歌」(河南)「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採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解放前的秧歌
解放前農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農村秧歌游屯串村,又叫「跑秧歌」;城鎮秧歌光扭不唱,又叫「扭秧歌」。
解放前的秧歌隊全是男的,二人一小組,一個「上裝」(扮女的,又叫「包頭的」),一個「下裝」(扮男的,又叫「斗丑的」),叫做「一副架」。四人一大組(兩副架),叫「一棒鼓」。在秧歌隊中「頭棒鼓」「二棒鼓」「三棒鼓」……排列有序,每人都有固定的位置。「頭棒鼓」是全隊扭唱技藝最高的,「二棒鼓」次之,「三棒鼓」更次之。秧歌隊的領頭帶隊的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摺扇,只他一人沒有「上裝」搭配,故稱「傻公子」,又叫「拉衫的」。秧歌隊的排尾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裝」是一個扮相刁潑的老太太,手拿兩根棒棰,耳戴紅辣椒;「下裝」是一個扮相滑稽的老頭,駝背,拄拐杖。秧歌隊中也有扮故事中人物的,如青蛇、白蛇、豬八戒、孫悟空等。秧歌隊大的六七十人,小的二三十人。
解放後的秧歌
解放後的秧歌淘汰了「傻公子」、「老坐子」、「一副架」和「一棒鼓」,淘汰了男扮女裝,男的扮男的,女的扮女的,無論城鄉都是只扭不唱。唯有「軍庄秧歌」(河南)還是以扭,跑,唱於一身的圈套秧歌!
編輯本段
各地秧歌

東北秧歌
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蹺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紅紅火火的場面、豐富的舞蹈語匯、情趣盎然的姿態和靈動活潑的表演風格,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秧歌東北秧歌有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到今天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歌舞。
今天的東北秧歌形式詼諧,風格獨特,廣袤的黑土地賦予它純朴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融潑辣、幽默、文靜、穩重於一體,將東北人民熱情質朴、剛柔並濟的性格特徵揮灑的淋漓盡致。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艷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著鑼、鼓、鑔、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眾喜愛。
華北秧歌
關於華北秧歌,李炳衛等《民社北平指南》所記北京「鞅哥會」:「全班角色皆彩扮成戲,並踩高蹺,超出人群之上。其中角色更分十部:陀頭和尚、傻公子、老作子、小二格、柴翁、漁翁、賣膏葯、漁婆、俊鑼、丑鼓。以上十部,因鑼鼓作對,共為十二單個組成。各角色滑稽逗笑,鼓舞合奏,極盡貢獻藝術之天職。」 .顯然,北京的秧歌與遼寧更相近些。所謂「傻公子」,即東北秧歌中的「沙公子」,或即《滄縣志》中的「公子」;滄縣沒有的「賣膏葯」,東北和北京都有。
河南秧歌
河南地區的秧歌有「回民秧歌」, 回民秧歌「軍庄秧歌」,「大營秧歌」等,都具有很濃的民族色彩,農民文藝藝術。「回民秧歌」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回族民間舞蹈,風格與漢族傳統秧歌有明顯區別,韻味獨特高雅,並充滿異域情調。回民秧歌分布在周口項城的南頓集。在南頓流傳著關於回民秧歌的歷史傳說,相傳唐朝時期國家發生大亂,唐王派大將郭子儀(據說郭也是回民)帶三千回兵平亂。戰亂平息後,郭子儀帶兵士駐扎南頓,為了安頓軍心民心,號召回族兵士們唱歌跳舞,活躍生活。據秧歌老藝人馬仁傑(已去世)所述,回民秧歌在南頓代代流傳,到他這一代,僅馬姓家族也有七八代了,有記憶的流傳時間約為200多年。而「軍庄秧歌」源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4年),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它以豪放、古樸的表演風格,恢宏的表演氣勢而著稱。
西北秧歌
西北地區的秧歌表演,有所謂「白髯、花面、紅纓帽,白皮短褂反穿,手執傘燈領隊」者,相當於東北秧歌中「反穿皮褂」的前導者、華北秧歌中「長袍短褂、皂靴羽纓、持紅羅傘者」。所謂「浪子」與「娼妓」,大概相當於華北秧歌中的「公子」和「美女」。他們「且歌且舞」,互相調笑,並且演出具有簡單情節的小戲,藉以引起觀眾的注目。
傘頭秧歌
在晉西和陝北,流行著一種「傘頭秧歌」,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歌手,左手搖響環,右手執花 傘頭秧歌傘,俗稱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編派節目,帶領秧歌隊排街、走院、掏場子,並代表秧歌隊即興編唱秧歌答謝致意。民間傳說,傘和響環都是降妖捉怪的法器,可見秧歌與古代儺儀的聯系。
陝西的「神會秧歌」
陝西榆林保寧堡鄉和米脂縣郭辛庄的老秧歌,稱「神會秧歌」,「每年春節活動前,秧歌隊在神會會長率領下進行敬神謁廟,第二天才開始挨戶依門的進院入戶拜年,群眾稱為『沿門子』,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顯然,「沿門子」就是沿門逐疫活動, 只不過儺人摘下了鬼臉殼。
編輯本段
芫莛里的秧歌

芫莛補註:秧歌,是從鄉人儺到地方戲的中間形態,它一頭連接著驅儺者(儺神,其實就是巫),另一頭連接著戲曲演員。本章擬具體介紹秧歌的名稱來源、形式特徵,秧歌與鄉人儺、戲曲、傀儡戲的關系等問題。流行於各地的秧歌,均與上古鄉人儺──沿門逐疫活動有血緣關系。這種軌跡,至今仍在流行的北方秧歌中仍不難找到。
編輯本段
益處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 大型秧歌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倦的好方法。
編輯本段
秧歌的儀式

一些偏遠山區凡鬧秧歌必先祭瘟,然後是跑院禳瘟。秧歌結束時(一般都在日落之後),要舉行送瘟儀式,由社家事先製作一隻小船,多為高粱稈紮成,並糊上白紙。講究的地方則用木頭做成。船上置燈和一紙人,象徵瘟神。或只寫個牌位「瘟神老爺之靈位」。由秧歌隊護送至河邊,人們梵香叩拜之後。傘頭唱一首送別秧歌,當即將紙船放入水中漂走。這和古代的驅儺儀式非常相似。
編輯本段
與插秧的關系

「秧歌」其名,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它與稻田插秧的關系。但是,在沒有水田、不種稻、不插秧的三北(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秧歌的流行程度更甚於南方。這說明,北方的秧歌與插秧無關。 秧歌南、北方「秧歌」名同實異。南方「秧歌」乃插秧時演出,以「歌」為主,而北方則為農閑時或新年時的一種游藝性化裝表演。
流行於三北地區的、在元宵節時化妝表演的秧歌,與種稻插秧時所唱的南方秧歌不是一個藝術品種。它們使用同一名稱,只不過是由於語音相近而比附的結果罷了。後文討論的秧歌,除特別註明者外,一般指的是北方秧歌。
編輯本段
道口「火神廟會」

每 火神廟會年的農歷正月27、28、29三天,道口古鎮以另一種形式引世人矚目,每年的這三天這里都要舉辦「火神廟會」(道口古會)。人們為避免火災,以這種方式祭祀火神。雖然數百年過去了,如今早已不需要娛神祈福,但「火神廟會」卻神奇地保留了下來。「火神廟會」舉辦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傳統節目有河西高蹺、「軍庄秧歌」、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竹馬、蓮花燈、火龍、花船等,男女演員盛裝上陣,從臉譜到服裝,無不體現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 而其中軍庄秧歌最具特色,人們但凡在古會中見到「軍庄秧歌」的旗幟出現,嘴唇定會露出笑容,不但但回味「軍裝豆腐」的香甜,而被「軍庄秧歌」的扭,跑,唱給逗笑!
編輯本段
湖北的秧歌燈

湖北房縣元宵上演的秧歌燈,雲南姚安花燈戲十百為群,民國湖南《嘉禾縣圖志》:「秧歌,一謂之『花燈』,飾童男女相對唱跳,金鼓喇叭與身手相湊,類於衡州馬燈矣。其風至十五日止,謂之『耍元宵』。」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所記江蘇儀征的「花鼓燈」,是典型的秧歌。廣東普寧、潮安流行的英歌,也寫作鶯歌、秧歌、因歌,不僅保留了北方秧歌的某些表演特徵,也保留了秧歌的名稱。
因此,我們不僅有理由否定北方秧歌「南來」說,甚至可以說:南方的英歌、花燈、採茶、花鼓等,是從北方傳入的,起碼是受了北方秧歌的影響而形成的。
編輯本段
「女子之歌」

清黃濬《紅山碎葉》稱:「紅山燈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作『姎』,謂女子之歌。按古書姎字乃渠帥之稱,似有未協。」 說秧歌是「女子之歌」的說法,非常值得注意。
民國劉文海《西行見聞記》:「新疆纏民婦女,確實嬌艷嫵媚,遇者魂銷。……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詞。央哥,即纏民婦女之謂。」又記新疆民謠:「吐魯番葡萄哈密瓜,庫車央哥子(纏回稱婦女之謂)一枝花。」
清祁韻士輯《西陲要略》卷四記新疆方言:「呼婦人為鴦哥。」 據此,可以肯定地說:姎哥、央哥、羊高、鴦哥均為一聲之轉,系維語對女性的稱謂。而且,這女性,主要當指少女,至少是少婦。難以想像,中年以上還會被稱為「一枝花」。
所以,秧歌的本義是「少女之歌」。各地的秧歌都有青年男女相互調笑的內容,便是最有力的證據,「飾童男女相對唱跳」是秧歌的本質特徵之一。
無論秧歌,還是花燈、採茶,都把少女作為主要角色;這少女,多是男童裝扮的。
我們曾強調秧歌中具有北方少數民族的成分,現在可以進一步說:秧歌乃上古鄉人儺即沿門逐疫與西域娛樂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編輯本段
各地的記載

謝曉鍾《新疆游記》記「群召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調情,又有簡單情節的戲劇表演,與漢族的秧歌極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少女)扮演。漢族的「秧歌」之名,或即由此而起。
「姎哥」曾是角色名,東北有「秧歌角色」的說法。此外清雍正、乾隆間有嚴禁「秧歌腳、墮民婆」游唱的法令,今冀東秧歌在集體舞蹈之後,「由一民歌藝人出場(或秧歌角兼任)演唱秧歌調」。
又,民國李駿亞《湟中元宵社火》,記錄了青海東南部一帶元宵社火的演出情況。龐大的化裝舞隊中,有高蹺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又寫作「老羊哥」)、偽火神、報子、花鼓子、拉葯姐兒、花和尚、啞巴、膀姑等角色。這與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領隊的「揚高」(羊哥),當即庫車的「羊高」、「姎哥」,亦即漢族的「秧歌腳」或「秧歌角」。後來便以領隊之名稱呼整個舞隊。
山東鼓子秧歌的五種角色
山東秧歌中的鼓子秧歌有「傘、鼓、棒、花、丑」五種角色。其中「傘」分「丑傘」與「花傘」,「丑傘」又稱「頭傘」,為男性老人打扮,是整個秧歌隊的指揮者。「鼓」為武生打扮,是秧歌隊的主要演員,人數多,動作復雜,邊舞邊擊鼓,舞起來氣勢非凡。「鼓子秧歌」即由此得名。「棒」為男性青年,雙手執兩頭有五彩條的木棒而舞。「花」為女性青年,服裝仿戲曲中的花旦。「丑」人數可多可少,裝扮成「傻小子」、「丑婆」、「縣官」、「花花公子」等,即興表演逗趣。
膠州秧歌的角色
膠州秧歌的角色是「鼓、翠花、棒、扇花、小嫚」,每種角色均為一對,共五對十個。所有的角色名,都是就他們所持道具和化妝、表演特色叫起來的。既然「鼓」、「棒」、「花」都是角色名,那麼「姎哥」更可以是角色名。
「姎哥偎郎」
起於西域的「姎哥偎郎」,在向東部傳播時遇上了帶有驅儺因子的漢族的元宵社火,於是在東、西部結合處,具體說,是在青海、甘肅、寧夏、陝北及內蒙一帶,產生了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化妝表演形式。當這種民間歌舞向東南傳播時,由於姎哥、羊哥、揚高等不易理解,於是便借用了南方種稻插秧之歌 觀看秧歌秧歌的產生
秧歌大概產生於宋代,最初可能叫「訝鼓」(迓鼓)。以「姎哥」為主要角色的西域歌舞,與漢族元宵社火結合而成為秧歌的時間是宋代,地點是中西部結合區域甘肅陝西一帶。
秧歌與潮州英歌的區別
英歌也並非不說唱,只是將擊鼓舞蹈(武迓鼓)與「戲裝」表演(文迓鼓)分作兩個部分而已。前一部分保留了訝鼓的名稱 「鶯歌」,而將戲劇性的表演稱「後棚」。上文所說山東的「鼓子秧歌」,其實與潮州英歌沒什麼區別。還有山西汾孝地秧歌,也屬於同類。
「宋江陣」
福建、台灣有一種名為「宋江陣」的娛樂形式,亦即英歌,卻索性連「英歌」、「秧歌」之名統統舍棄,換上了在漢族人看來名實相符的新名稱。然而,漳州、泉州卻把飾童男女巡遊稱作「迎閣」,仍帶有秧歌、訝鼓的印記。因為,秧歌的基本特徵之一是童子化妝、男扮女裝。
《武林舊事》的記載
此處言以傀儡裝扮婦人,令我們想起秧歌舞隊中的童子化妝、男扮女裝。秧歌的這種形式,當與傀儡戲有傳承關系。《武林舊事》卷二在「元宵」條後載有「舞隊、大小全棚傀儡」,其名目有:麤旦、細旦、夾棒、男女竹馬、男女杵歌、河東子、瞎判官、旱劃船、抱鑼裝鬼、村田樂、鼓板、耍和尚、貨郎等。這與盛大的秧歌舞隊,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來自秧歌的戲劇-----陽戲
湘西有一種地方小戲稱陽戲來自秧歌,陽戲有南路、北路之分,北路陽戲又叫「柳子戲」。無論南、北路陽戲,都移植過木偶戲的劇目。
貴州天柱一帶流行的「天柱陽戲」,演出往往以丑角為主,「起步時要抬腳」,「走邊轉彎轉身抬腳,類似矮步和小碎步。旦角、丑角出場都要開四門,鑼鼓伴奏。」在湖南,稱人戲為「高台戲」,傀儡戲為「矮台戲」。丑角「起步時要抬腳」,正是福建小梨園戲中「傀儡腳」的動作,純系模仿傀儡而來。
值得提出的是,貴州、四川等地的儺戲,也稱為「陽戲」或「揚戲」。通常對「陽戲」名稱的解釋是:娛人的「陽戲」與娛神的「陰戲」相對而稱,故名。其實,無論陽戲、陰戲,都是儺戲,在演出場所、時間、形式、目的諸方面,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陽戲」又可以寫作「揚戲」,用陰、陽相對而稱是無法解釋的。
儺戲稱「陽戲」,與傀儡戲稱「陽戲」原因相同。湖南儺戲《大盤洞》第四場,有「櫻哥」教「桃花」唱蓮花鬧的場面。這「櫻哥」相當於西域秧歌中的姎哥、羊高。
雲南、四川都有梓潼戲,「一般由新婚、婚後不育、有女無子或童子久病的人家邀請去演出,意在求子還願,祈神賜福。」 又名「子童戲」、「陽戲」,其實就是儺戲的一種。二者的關系很清楚,可見「陽戲」祈禱生殖的旨意。在元雜劇中,皇帝往往稱其後妃為「子童」或「梓童」。《漢武故事》曾講到衛子夫入宮,歲余不得見,涕泣請出。武帝則因夜夢「梓樹」而幸衛子夫,從而得子,並立子夫為皇後。這或許就是帝稱後為「梓童」的開始,也可能就是梓潼戲的來歷。而又名「陽戲」者,則是從童子—姎哥—秧歌—陽歌而來。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羅甸縣羊腸鄉,流行著陽戲。「陽戲班裡漢族人多一些,但和該戲有關的習俗,卻以布依族為主。在布依族村民的某些家庭里,供奉著『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約二十多公分高),如果某家長期不生育小孩,就要由親戚朋友幫助,到供有『送子娘娘』的家裡去『偷』送子娘娘、童子的小偶像。被偷的主人明明知道這些人來『偷』童子的,則任其偷走,不聞不問,內心裡得到一種愉快的感覺。童子被盜走到無子的家後,主人家即用紅綢包好,藏在不易丟失的地方,同時向神靈許了獲子的願望,而當懷孕生育小孩之後,就要請『陽戲』班來唱戲慶賀」可見「陽戲」中求子內容所佔份量及其與傀儡戲的關系。因為,「送子娘娘」與「童子」都是木偶雕像,又都是被當作神來祈禱的。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西省太谷縣秧歌劇團和朔州市大秧歌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Ⅶ DNF山東二區~高手進~!

這個嘛,有點麻煩了.
一般太刀流PK, 磷岩 風衣 斬影三件套, 你的斬影套只是普通裝備.
太刀,強到12不是你說的這么輕松,當然,如果你是准備用RMB買,這個不在話下.
PK拿絕刀也可以.使敵人出血,對紅眼很重要.但是真要去PK,還是建議你細雪.沖它的屬性.百分之二的幾率冰凍.
至於你說的加點. PK點也能刷圖啊..
XXX十字斬.XXX十字斬.........
武器稍微高點,操作好點,不嗑葯,健健康康過圖了..
大家說的PK和刷圖加點,只是有些技能點多少.或者點與不點之說.
比如大蹦. PK就點1. 刷圖就跟技能點起來了.PK不點大吸.刷圖滿的.加點不是問題.很簡單.只要你多上網上看人家發的帖子.多看看,多玩玩,自己就能摸索一套加點法.
多少錢嘛.. 我按我區的跟你說吧.
磷岩 3攻速. 必備. 600-800 之間. 或者還會高.但是不會低.
風衣 實在買不起可以考慮 龍鳴鏈甲.加迴避. 風衣 1300-1500 龍鳴150-250
斬影三件套. 我想你們區不會跟我差那麼多. 一件185-220 三件.
墨竹. 190-230 有品級屬性之分.
達芙妮. 跟墨竹差價不多.自己掂量著.
戒指 沒錢靈犀就帶些紫裝戒指. 或者近來新出的任務戒指.加硬直.也可以.
武器建議細雪. 620-750.
時裝 臉部 胸部. 攻速.
衣服 技能. 一般噬魂之手.
褲子. 加血.
腰部 迴避
帽子 頭發. 全部 施放.
一共 2540 .沒算風衣 王者 靈犀. 全部按中間價算.

Ⅷ 山東方言的詞彙舉例

我,我們,我們的=俺
你,你們,你們的=恁
他=他(te) 昨天=夜來,夜兒,夜門,決里,夜兒里
今天=今兒,幾們,今個,今子,今日,幾沒兒
明天=明個,明裡,面里,趕明兒,明子,明日
前天=前兒沒
後天=過明,過明裡,過明天,過面里,後日
去年=年時
年初=散過嘍年
早晨=清起來,大清早
中午=晌午,晌午頭里(臨沂日照青島讀做shangwan)
以前=早里剎(sha),以前剎(sha),,那剎(sha),早先剎(sha),早先先
很久=老時屆(帶兒化音)
下午,傍晚=下晚兒,黑天(傍晚),也嗎黑(傍晚)
下午=過晌,過(ge)晌午,過晌午
晚上=烘晌,後晌,往晌,哄航,黑家,後橫,黑夜
半夜=午更(jing)頭里,午更(jing)里
一段時間= 一盼子,一綳(beng)子,例如:那個事老長一盼子了,他得病有一綳子了(東營,臨沂,泰安一帶最常說)
較短時間=一霎,一崩,一時半霎,一霎霎
剛才=將才,將末,將將,才忙給兒,
什麼時候=臟問,多咱,多近,啥(去聲)時候,多大 奶奶=婆(膠東話,魯西話一般還稱奶奶,不過第一個「奶」為大聲調,發音快速,第二個為降調的二聲,拖長),喃喃
小女孩=小妮,小嫚,小閨(gun)女
伯父=大爺,大爹
伯母=大娘,大媽,娘娘
叔叔= 叔(發「夫」音),小爸爸,小爹
姥姥=姥娘
自己老婆的姐夫或妹夫=兩橋,連橋,亮條,連襟(去聲輕聲,煙台話)
客人=kei
陰陽人,閹割過的人=二椅子,二葉子,
小男孩=小子,小小子,
小青年=小年輕地,小夥子,小末子
年輕女人=閨(gun)女,大妹子(長輩或平輩中年長者對年輕女子的稱謂)
小時一起長大的好友=依巴連子
鄰居=鄰舍(讀shi),鄰舍(讀shi)百(讀「bei」)家 壁虎=蠍虎子,蠍虎簾子(濟南方言),蠍虎溜子,蛇虎溜子(淄博話)
貓頭鷹=夜貓子
鴨子=呱呱,扁嘴
蛇=長蟲
狼=麻虎,毛猴子
田螺=旮旯油子(濟南方言),巴拉油,卜拉油,菠蘿油,波羅牛子,無樓牛子,蝸了牛子
蛤蟆=介蛤蟆,氣蛤蟆,癩蛤蟆,和睦頭,氣鼓兒(陰平上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河蟆娘,外八子
螳螂=刀螂,當螂,砍刀
麻雀=小小蟲,家雀,家翅兒(兒化音),家臣子,家chei,小chua
烏鴉=老鴰,黑老鴰
鷹=老雕,老老雕
蟬=喋撩,胡介撩(泰安一帶)嘟啦龜,節六,燒前猴(濟南、章丘方言),知了,嘟了,神仙(濟南部分方言,章丘,淄博等地),消息兒(兒化音),少撈錢
蟬的幼蟲=喋撩龜,龜,豬了龜,基拉猴,爬爬猴
母蟈蟈=乖乖子 叫摑,咬怪,叫叫奧
公狗=牙狗
公羊=臊虎子
鴿子=鵓鴿(這是山東最經典最統一的一種叫法),布鴿,布噶
蜥蜴=長蟲狸子,地出溜子,蛇觸離子(發音近似),馬蛇子,長蟲連子,氣門子
蜻蜓=光光聽、聽聽、螞愣
百足蟲=蚰蜒 草鞋底
鼠婦=潮蟲子
跳蚤=蛤蚤,哥蚤,鍋蚤(zao)
蝙蝠=言別鬍子(濟南方言)棉田呼子,綿綿呼子(泰安一帶),燕兒蝙蝠,鹽白鬍
螞蟻=米羊(濟南方言)馬幾陽兒(上聲輕聲陽平輕聲,煙台福山土話),蟻癢
蚯蚓= 出溜船(泰安一帶),蛐蟮,地蛆,哧溜串
蝌蚪=蛤蟆捻子、蛤蟆闊dei 、蛤(he)蟆闊星子
喜鵲=媽嘎子
戴勝=花和尚
蜘蛛=惡朗朱子
蚜蟲=密蟲子,溺蟲子(去聲輕聲輕聲)
鯽魚=曹魚,曹魚板兒(小鯽魚)
草魚=厚子
黑魚=火頭,火頭絕(小黑魚)
泥鰍=擰(平聲)直鉤(泰安一帶),泥狗,迷狗,米了狗子,米蘭夠(煙台),迷了狗兒(去聲輕聲去聲輕聲,煙台福山土話),泥喬
小鯉魚=鯉魚管兒 南瓜=囊瓜
長在地上的爬藤,能給人劃破腿的東西=喇喇秧、喇狗蛋子
向日葵=長陽花,早早葵
土豆=地蛋、地豆子
花生=果子(泰安一帶),,落(一聲)生
瓜子=長瓜稈子(泰安一帶),毛嗑(不常說)
蘑菇=毛菇
松菇=莪子
西紅柿=洋柿子
地瓜=芋頭 突然=悄默聲地(泰安一帶),,好木聲
忻(xin):含義1:娶,如「忻媳婦」;含義2:嫁給,如「她非忻他不可」。
修、治=紮裹,一般指修理某物品,亦有地區稱給人治病為紮裹病
慢(形容人)=迂磨
享受,舒服=愉(平聲)貼(泰安一帶),愉適,資飲
笑=歡氣(歡一聲)
真的嗎=真個里,正裹dia
捨得=割捎,過少(例如:不過少滴=捨不得)
估計=怎莫,眉摸
頂嘴=翻皮打臉
調皮=羊毛炸風
比劃=眉畫
絆倒,倒=張咕嚕
不太高興=跌斜臉(泰安一帶),,臉莫跌些,薛招臉,當啷照臉
討厭=惡應(泰安一帶)
形容一件事或一個人不好= 呲毛,例如:你辦的這事忒呲毛了。那個人忒呲毛。
拍打=打破(輕聲),撲(二聲)拉,例如:你後背有土,我給你撲拉撲拉
用腳踢開,用腳踢著走=驅拉,例如:你把那個椅子驅拉到一邊
故意=得(dei三聲)為,得易,得意哩,精(去聲)心
出頭=上前,例如:你想替他上前啊(你想替他出頭啊)
有空=迭里,例如:明天下午迭里嗎?(明天下午有空嗎) ,隆果(如:明天有空嗎?趕明隆果包?)
干什麼=揍么里(泰安一帶),組(zu 四聲)啥(去聲)/ 幹啥、幹啥嘞(菏澤方言 )
睡覺=困覺
餓=飢困
懂了,知道了=頓(三聲)了
蹲=股dei
東張西望=撒么,撒木,抽心,摟候
扔=拽,楞,料,橫,訌
聊天=拉呱,嘮麽
挖苦,身體發癢=刺撓
抖一抖=合絲,合撒
動彈=故用(清平),故應,故擁
飲,喝=哈(膠東方言)
推=擁(濟南方言),暈,忒(去聲,煙台話)
手輕觸=綽擊,戳急(濟南方言)乖
脫掉=扒(濟南方言)抹(例如:抹帽子)
擦=馬(上聲,煙台話),罵(淄博話,例如「罵桌子」)
丟(人在生氣的時候猛烈丟向另一個物體的動作)=歇,夯,診,寫(上聲,膠東話及魯西話一部分),拽(二聲)
撓=澮(kuai,三聲)例:澮癢癢
躺=歪斜(泰安一帶),愜(qie,一聲膠東及淄博方言)
修理=飾維(濟南泰安方言都讀一聲),扎固(膠東方言),搗鼓
很=杠、忒、想、楞
踢、揣=派(三聲)(淄博話章丘話常見,魯東方言)
打=揍(魯西話,濟南話為主)毀,砸(煙台話)
用巴掌打=呼
用巴掌打臉=加耳、多耳巴
踹人=跺人
蹲下=鼓得(dei,濟南方言)、古及(濟南以西)
追=段,攆(濟南方言,中國北方代表)
去=棄,kv(「科」和「於」,入聲,煙台土話)
過來=各來(濟南及附近方言)
嫌人臟=溢歪,夷賴、夷外夷乃(「乃」發輕聲)
做=揍,例如:你揍聲么棄(你做什麼去)
惹禍=作業,作落(含貶義)
賣弄=「翩弄」(pianlong)(上聲和輕聲)翩亮(魯西方言,濟南話),燒包,騙吃,扎煞
自以為了不起=精爽
潑=豁
斥責=熊
不要、別=白(膠東話,魯中淄博話)
騙=糊攏(泰安一帶),熊(煙台話)唔隆,糊隆,熏(騙人=熏人),尋呼,愣(一聲)
玩兒=咱(輕聲或陽平,煙台話)
形容詞 植物萎了=淹油(經典山東話之一),葉閹
開心,高興=恣(zi,zei)(濟南地區加兒化音)
見到某種東西感到心情不快或欲嘔=各應,餓應,餓養,惡影
傻=憨,嘲,表 爾鍋(章丘)
聰明=精
巴結人=舔摸
猶豫不決-二呼(煙台地區),二思(青島地區),欣思(濟南地區)欣思是思考 猶豫不決也是「二思」
為人厲害還吝嗇-扣,割(ga)骨
幹活干凈利落=麻利
翻白眼=白楞,瞅(濟南泰安一帶瞅是翻白眼的意思)
清楚=嘹亮,村亮,qunliang,群(一聲)
說話不著邊際=到三不著兩
拖拉,說話或者辦事不利索=勞么,遇么
想吐但吐不出來=干噦(yue)
把=蠻【蠻卓杭奧來放聶開攆奧(把這東西放到那裡)】
擔心=掛心,掛掛著, 額頭=夜拉蓋(經典山東話之一),耶了蓋(煙台話)月了該,惡啦蓋子
喉嚨=活通眼奧
牙齦=牙花
膝蓋=格拉掰(經典山東話之一),撥拉蓋,各了敗子,播了蓋(煙台話)
頸椎=脖拉梗,脖梗,脖子梗,各啦綳子,脖兒梗
腳=爵(jue)(gue,入聲,山東土話)
拳頭=皮錘(青島煙台方言)
肘=胳膊zhu子,胳膊曲子
胳膊=噶幫,嘎巴,國破
手腕=手脖子
腳腕=腳(jue)脖子
胳肢窩=胳拉肢
手背=手面子
背=脊央,幾江
睫毛=眼眨毛,眼子毛 太陽=日頭(有的地方發音為:易頭,如煙台,yi,發上聲)魯西南還有天攔地、「老老地」,老爺
面湯(疙瘩湯)=固扎湯
馬扎=唔扎,杌柵子
塵土=步頭,步(二聲)土
泥=囷(qun濟南附近),米(去聲,煙台話)
屋=屋大常奧
閃電=打閃
打雷=打呼靂(青島)打刮拉(泰安)
霧=霧露
毛毛雨=霧露毛
土塊=坷拉,卡拉頭,坷垃蛋,土卡拉
小石子=石巴蛋子
門檻=門前子,門式欠子
坡=崖(yai二聲)頭(泰安一帶),野(一聲)頭
肥皂、香皂=胰子
廁所=茅房(房,輕聲)毛子,茅廁(濟南讀音為maosi),欄
碎布塊=鋪陳
蘸醬(食用水餃蘸食的一種用醋和香油混合物)=集會,忌(陽平)諱(輕聲)(煙台)
土坯的灶台=鍋闊郎子
水桶=捎
炒菜用的鏟子=鏘鍋刀子,搶不刀子
鐵鍬=先 毛病=才壞(經典山東話之一)
燉(湯之類)=庫察
變質=絲撓,絲囊
食物長毛=捂列
潮濕=臘八濕
玩具=航航,耍物
幹嘛呢=干什(hong,鼻音)么呢,忙什麼呢,做(zou)什麼的(dei)
你說什麼=啥高(啥三聲)
就是=可不含
正經=正了規價
黏糊糊=黏差糊堵
亂七八糟=糊只狗油
歪門邪道=巧了咕咚
水餃=扁食、餃子,包子,鋤印,固扎(諸城一帶)
稀飯=黏珠,啥哈
一點=丁丁個,丁旮旯點
還=萊蕪以東讀作「含」
死=老了,山東大部說一個人老了就是去世了,使、煞,例如:「俺娘,使煞俺咧」,走了。
滾=拔腚(經典山東話之一,濟南地區通用)
忙、修理=飾維(均輕平)
做事特別與眾不同,故意給人難堪=蜿蜒,個硬
脾氣非常不好,亂打罵無賴人=惡兒爛。瞎仗
騙人騙事=烏龍

Ⅸ 求段相聲

補充:如果是《飄一族》,那是天大的北洋曲藝話劇團相聲社,資料顯示是在05年1月的活動上演出的,當時好像有一位自稱QQ:85422060 郵箱是[email protected]的先生有部分錄音,只是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參見:http://www.xiangsheng.org/bbs/dispbbs.asp?boardid=2&replyid=85212&id=11792&page=1&skin=0&Star=2
第19樓的帖子

您說的這個我也想不起來了,但我記得多年前的話劇《穿白色連衣裙的女孩》(即《清華夜話》的完整版)的第二幕:《上台鞠躬,下台鞠躬》與您說的這段類似:劇本大致如下:

Do Re Mi Fa Sol La Si坐在台上七把椅子上。
眾依次:Do Re Mi Fa Sol La Si (Si長音)
眾依次:Do Re Mi Fa Sol La Si (Si長音)
眾依次:Do Re Mi Fa Sol La Si
眾合:上台鞠躬
(段子一話題好,立意高)(本幕為青年人之諷刺調侃,其中內容涉及之處均與實際無關。)

Do:這個相聲應該贊揚時代,歌頌生活。

Re:對,咱們今天歌頌些什麼呢?

Do:咱今兒就說一說我們的清華,正在努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世界一流大學。

Re:好,這個話題好,立意高。

Do:你看,九十周年校慶以來,我們的學校真可謂是日新月異,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啊。

Re:赫,這變化是一天比一天大。

Do:放眼校園建設,草皮越來越多,綠化越來越多。

Re:赫,這叫一漂亮!

Do:校河的凈化也是初見成效,再也不像八寶粥,現在看上去有點像可樂。

Re:赫,也還算清澈!

Do:主樓也加固加高,穿上了新衣,戴上了高帽。

Re:赫,那是一氣派!

Do:新建的東校門,更是高大雄偉,氣勢恢宏,人人贊不絕口,稱為清華一怪。

Re:赫,這怪……啊?怪?

Do:啊,東門朝南開,你說怪不怪?(稍停)更不用說那些新增的學科學院,師資力量的加強。單看食堂,也足夠咱倆說上一陣的了。

Re:對,這我知道,除了各大食堂裝修一新之外,學校還新建了西區飲食廣場,號稱萬人大食堂。招攬院還有最新開的風味小吃,整整一層,就放開了吃去吧。

Do:在這樣的一片大好形勢當中,咱校醫院也不甘落後啊。下面我就來說一段我在校醫院的經歷……

Re:(趕忙拉住)哎,哎,別,別。

Do:怎麼了?

Re:咱們說建設一流大學呢,您說點好的,光輝的,積極向上的,您提這玩意兒幹嘛?

Do:怎麼了。我是要說校醫院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待人熱情服務周到。

Re:啊,這個主題好。

Do:這他也信?腦子肯定完了!

Re:您說什麼呢?

Do:沒什麼,咱接著說校醫院。就說那天早上,我一起床來,肚子有點疼。

Re:您吃了什麼不幹凈東西了吧?說說昨晚都吃了什麼啊?

Do:我一想沒吃什麼啊。再說了,我怎麼說也是大四了,清華大大小小的食堂哪個沒吃過,什麼樣的飯菜沒見過?什麼石頭、沙子、鐵絲、耗子、節肢動物……這些大風大浪……我不都挺過來了么。

Re:那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Do:我也不知道啊,後來我琢磨琢磨,我也就是在七食堂吃了塊餡餅……

Re:沒什麼啊……

Do::在八食堂要了碗面條……

Re:不應該有什麼問題啊……

Do:最後到十四食堂喝了那麼一碗銀耳湯……

(兩人對視,停頓)

Re:哦,那您八成是食物中毒,趕快去校醫院看看吧。

Do:是啊,說時遲那時快,我跳上我的二八飛鴿,左手拿著錢包,右手攥著手紙,嘴裡叼著醫療證我就直奔校醫院去了。

Re:咳,您這都什麼形象啊。

Do:您想想我都跑肚拉稀,哪裡還顧得了形象。到了校醫院,掛了號我就直沖門診啊。霍,可真是門庭若市啊,

Re:敢情得病的人還不少。

Do:那是,我挑來挑去我就挑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大夫排上了。

Re: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尋思這個呢

Do:你別說,這年輕大夫愛學習,有文化,效率還真是高。不一會工夫,我前頭這些個病人嘁哩喀喳是全都看完了。

Re:呦,怎麼這么快啊?

Do:人多架不住這大夫方法好啊:(學)「大夫,我的眼睛最近有點酸痛,看東西怎麼看不清楚……」「眼葯水兩瓶睡前滴嘍下一位--」

Re:啊?這么快!

Do:「大夫,我的腳……」「開副膏葯貼嘍下一位--」「不是,大夫,我是說我的腳、腳、腳氣啊……」「說話還大舌頭呢,腳氣水回去泡腳嘍下一位--」「大夫大夫,那我這膏葯呢?」「回去貼腮幫子上治治大舌頭嘍下一位。」

Re:沒聽說過,這膏葯還管治大舌頭的。

Do:誰說不是啊。後來我一想,不行啊,這年輕大夫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啊。

Re:廢話,這女大夫嘴上能有毛么。

Do:我還是趕緊換一位吧。這次啊,我得找個年紀大一點的。

Re:對,老大夫經驗豐富。

Do:我換了一間診室,你還別說,眼前這位老大夫正是須發皆白,眉目慈善,五官端正,天庭飽滿。這臉上還帶著那麼一股子禪意。

Re:禪意?

Do:是啊,連說起話來都慢吞吞的。我進去的時候,他正在打著電話治病救人呢。Re:哦?什麼電話?

Do:(學,慢條斯理)「啊,啊,好。記住,要按時讓它吃葯。」

Re:也真是,這老大夫說話多麼溫和,多麼慈善,多麼有禪意啊。

Do:(繼續學)「依我看,你們家的這頭牛啊……」

Re:啊?牛?!

Do:「這頭牛啊,我的診斷應該是瘋牛病。對,對。什麼?原來那頭牛也被當作瘋牛病治療,結果最後卻因為是其他的病死了?哦……放心。心誠則靈,不誠則不靈。你放心,我當作瘋牛病治療的,最後都是因為瘋牛病死的……」

Re:咳!

Do:這老大夫放下電話,就開始給我們看病。「來來來,這位同學,請坐,不要說話,我給你把把脈。」

Re:喲,這老大夫還會中醫。

Do:「心誠則靈,不誠則不靈。俗話說,忽冷忽熱愛感冒。這幾日天氣驟冷,氣溫降低,這位同學八成是感冒了吧。」那個同學趕緊點頭。

Re:還甭說,還真挺神的,這一把脈就都把出來了。

Do:神什麼啊,那位的鼻涕都拖到這兒了(比劃)。連我都能看出來。

Re:嗨!那老大夫都開點什麼葯啊。

Do:只見老大夫拿起筆來,在紙上刷刷寫下五個大字。

Re:什麼?

Do:板藍根一包。

Re:板藍根治感冒那是相當好啊,不錯不錯。

Do:這位拿著單子吸著鼻涕就出去了。

Re:該下一位了。

Do:「這位同學,請坐,不要說話,來,我給你把把脈。心誠則靈,不誠則不靈。哎呀……」

Re:怎麼了?

Do:「這位同學脈象紊亂,恐怕是跌打之傷四肢受損啊。」

Re:這回准嗎?

Do:准。

Re:真是跌打損傷?

Do:那位的手都這模樣了,能不是跌打損傷么?--(比劃)

Re:那這次開啥葯啊?

Do:只見那老大夫拿起筆來,在紙上刷刷寫下五個大字。

Re:哪五個字?

Do:板藍根一包。

Re:哦,板藍根治骨折這是相當……啊,這板藍根能治骨折嗎?得趕緊打石膏綁夾板啊。

Do:「這位同學,心誠則靈,不誠則不靈。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好,來得好不如來得巧啊。你來得很巧。我們醫院的石膏夾板剛好用完了,又正好趕上板藍根八折酬賓……」

Re:咳,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Do:「這位同學不放心么?這樣,來。」他把處方單子又拿了回來,提起筆來……

Re:是得開些對症的葯。

Do:在一上面添了一橫。

Re:嗨,這開多少板藍根也沒用啊。

Do:那位拿著單子,這樣(學)就出去了。

Re:哎喲,您就別學了。該您了吧。

Do:我往那一坐,老大夫又說話了。「這位同學,請坐,……」

Re:(學,慢條斯理)……「不要說話,來,我給你把把脈。」

Do:你也看過病?

Re:是,剛跟您學會的。

Do:把完了脈,老大夫拿起筆來,刷刷寫了五個大字……

Re:……板藍根一包。得,我也能當大夫了。

Do:什麼板藍根啊。這五個字,寫得真是太傳神了,太飛舞了,太有禪意了。

Re:寫的什麼?

Do:這字寫得真是太有禪意了……我愣一個字也沒看懂。

Re:合著您不認識啊?

Do:嗨,這叫一費勁阿,好容易,在老醫生這算是把病看完了,取了葯,一看,還得扎一針。

Re:哦,還打針,挺好,徹底治療嘛……

Do:我在校醫院里頭四處轉悠,找到了注射室。一推門,里頭護士小姐正在給一個男生打針。你別說,這女護士眉目清秀,聲音和藹,待人特別親切,特別熱情。來,你配合一下,我給你學學。

Re:得,我先挨一針。

Do:(做推注射器,擦酒精等動作)「同學,不要害怕啊,打針么,是為了讓你康復得更快一些。」

Re:(學)「那,會不會疼啊?」

Do:「你放心,放心好了。我在校醫院已經做了整整五年的護士了,我打了整整五年的針了……」

Re:「太好了,那我放心了……」

(做扎針的動作,誇張些。Re一聲慘叫。)

Do:「……就沒有一次不疼的。」

Re:咳!就這樣您還敢打么?

Do:不打能成么?我戰戰兢兢、哆哆嗦嗦坐上了凳子。別說,這個護士還真是親切,真是熱情。一邊弄針管葯水,一邊跟我聊了起來。

Re:這也是為了讓你緩解心理壓力么。

Do:「打針啊,呵呵,沒事的。咱們聊點別的,注意力一分散就好了。」

Re:「哎。這辦法好。」

Do:「你哪個系的啊?」

Re:「計算機。」

Do:「哦,學計算機好啊。北京人吧?」

Re:「是啊,呵呵。」

Do:「你們家幾口人啊?」

Re:「我爸我媽,我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

Do:「哦,你看,咱們中國啊就是人口太多了--(做推空氣,推葯的動作)--要是人少了一半那該多好啊……」(聲音上揚,隨著最後幾個字把針插入,誇張)

Re:「哎喲喂啊(大叫)」

Do:「哦,同學,打完了,挺好的,這以後你要再打針……」

Re:「啊,大夫,您是給我用了一特別好的葯吧?我也聽說,好葯打起來特別的疼」

Do:「葯倒沒什麼特別的,不過……下次就甭買針頭了,直接推葯得了……我把那針頭啊--落裡面了」

Re:「啊?!?!?!?!?!?!」

(整頓表情)

Do:Do

Re:Re

Re:Re

Do:Do

合:下台鞠躬。(鞠躬,退場)

(段子二您也太急色了吧)

Mi:哎,是您啊,前兩天我可看見您了。

Fa:哦?您看到我了?

Mi:是啊,和您的女朋友在一起啊。就這樣,手牽著手,肩並著肩……

Fa:被您看見了(搓手,做害羞狀)

Mi:……眼對著眼,就這樣(做眨眼狀)四目傳情……

Fa:都讓您看見了(頭埋在肩下)……

Mi:嘴對著嘴,就這樣(做擁抱接吻狀)啃個沒完……

Fa:哎……您別再說了。(忙制止,害羞)怪不好意思的。

Mi:當時也沒見你不好意思啊。

Fa:(繼續害羞)當時……當時不是情不自禁了么。

Mi:再說了,你不好意思,你不好意思,(哭腔,抹眼淚)我看著還著急呢。

Fa:啊,我跟我女朋友……你著急什麼啊。

Mi:我能不急么。這些日子,眼看著周圍的兄弟們,沒有的也行動了,行動的也都有了,這有的也開始放肆了(學擁抱接吻)……

Fa:咳,您就甭學了。

Mi:就剩我一個還光著呢。

Fa:哦,那您也快找一個呀。

Mi:是啊,我也想啊。可是人家女孩都嫌棄我。

Fa:嫌棄?嫌您哪一點了?

Mi:嫌我……眼神不好。

Fa:哦,您近視眼?

Mi:是啊,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很輕度的近視。

Fa:多少度?

Mi:左眼……(停頓)800度近視,加100度散光。

Fa:哎喲,就這還輕度呢,夠嚴重的啦。那這隻眼睛呢?

Mi:這隻眼睛好多了,100度的近視……

Fa:好多了

Mi:……加800度的散光。

Fa:咳,您這近視可不是一般的厲害了。不過,近視眼就找不著女朋友了嗎?

Mi:哎,您可不知道了。現在的女孩子,眼光高著呢。第一個見到我的,說我「鏡片太厚,看不到心靈的窗戶」。

Fa:嗯,您這窗簾確實厚了點。

Mi:第二個見面時,我特意換了副隱形。人家又說我「眼睛太鼓,遠看像金魚,近看像毛驢!」

Fa:咳,這都什麼比喻啊。

Mi:好不容易,我在網上認識了第三個女孩,小心翼翼的聊啊聊,聊了半個多月。她終於提出要見面了。

Fa:喲,有戲!

Mi:我當時也是心裡一喜啊。就約了她在一個風景優秀風情萬種閑人免進氣味芬芳的地方見面。

Fa:好!什麼地方?

Mi:肯--德--基。

Fa:咳。瞧這地方選的。

Mi:我們約好了周日上午十點在肯德基見面。她戴一頂紅帽子,我戴一頂白帽子。她手裡舉一個玉米棒子,我嘴裡叼一隻香辣雞翅。

Fa:瞧這形象,好嘛。

Mi:您別說,到了周日我就早早起床,一番梳洗打扮之後,我騎著車就來到了肯德基。站在店門口我是感慨萬千啊。

Fa:您感慨什麼啊?

Mi:感慨前兩次失敗的愛情,憶往昔崢嶸歲月啊。這時我毅然決然的……

Fa:沖進店裡?

Mi:……我……把眼鏡給摘了。

Fa:啊?這摘了……您成嗎?

Mi:不成也得成啊。眼鏡這一摘,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擺在了我眼前了。

Fa:什麼問題?

Mi:這個問題很嚴峻啊。

Fa:到底怎麼了?

Mi:這……門在哪兒啊?

Fa:赫,您還是把眼鏡戴上吧。

Mi:不能戴!我定睛一看(做眯眼狀)。

Fa:你這也叫定睛一看?

Mi:終於大概基本上是找到門了。嗨,你別說,門旁邊那位姑娘還站在那兒沖我招手呢!

Fa:瞧人家姑娘多好。

Mi:我連忙走過去,我也得跟對方微笑示意啊。我伸出手去,只見這位姑娘長得……

Fa:長得什麼樣啊?

Mi:那真是……須發皆白眉目慈善五官端正天庭飽滿,臉上還帶著那麼一股子禪意。

Fa:這詞怎麼聽著熟啊,這姑娘怎麼長得這副模樣?

Mi:哦,(仔細看看)原來這是肯德基門前擺著的那老頭(學姿勢)。

Fa:咳,瞧您這眼神。別說那個了,趕緊進門吧。

Mi:是啊,進了門我開始找紅帽子,這不找不要緊,一找可就嚇了我一大跳啊。

Fa:怎麼了?

Mi:也不知道這家肯德基什麼時候給每個員工都發了頂紅帽子,一個個笑容可掬的在我眼前穿梭呢。(頭左右擺)

Fa:赫,您瞧趕著巧了。

Mi:這還不止呢,還有一大幫子小孩,也不知是哪個學校的,好像是老師帶著來吃肯德基,要命的是還都戴著個紅帽子,一個個在我眼前活蹦亂跳的。(頭上下擺)你說說你不好好上課,出來組織這種活動,這吃喝風真是不剎不行啊。

Fa:這跟吃喝風可沒關系,那您怎麼辦啊?

Mi:我怎麼辦?難不倒我。我就一個個試吧。我抓著身旁的紅帽子就問,「你是小丸子嗎?」

Fa:小丸子?

Mi:對,就是她的網名啊。那邊回答了,「叔叔,丸子我這沒有,漢堡您要嗎?」

Fa:咳。

Mi:還好啊,人家姑娘機靈,看見我了,把我拉了過去。我們倆往那一坐,就都不好意思了。

Fa:還不好意思呢,對了,這姑娘長得怎麼樣啊?

Mi:這個問題關鍵,第一次見面,我得好好看看啊。我小心的偷偷的端詳了半天,(作偷看狀)基本上確定了,嘖(點頭)。

Fa:確定長得不錯。

Mi:確定是個女的。

Fa:咳,得了,你這眼神也就這解析度了。後來呢?

Mi:後來我們就越吃越開心啊……

Fa:再後來呢?

Mi:後來我們就越聊越高興啊……

Fa:那再後來呢?

Mi:再後來?再後來……小丸子……她跑了。

Fa:跑了?啊?不是聊得好好么。

Mi:是啊。可是(放慢語速)我聊著聊著……就情不自禁的……輕輕的……捧起了她的小手……

Fa:哦?您也太急色了吧。親了一口?

Mi:這也不能全怪我啊。那小手白白的,指頭又細又長,前頭還塗了紅指甲,……(突然語氣一變)我怎麼看怎麼就像是蘸了番茄醬的薯條,拿起來我就狠狠咬了下去。

Fa:咳。

(整頓表情)

Mi:Mi

Fa:Fa

Fa:Fa

Mi:Mi

合:下台鞠躬。(鞠躬,退場)

(段子三您逃得過去么?)

(Sol La目送Mi Fa下場,臉上作不屑表情。)

La:切,愛情!

Sol:切,愛情!

La:睡覺去吧。

Sol:睡覺去吧。

La:您也愛睡覺?

Sol:是,我愛睡覺。

La:您一般都幾點鍾睡覺啊?

Sol:我一般早上九點鍾睡覺,下午三點鍾起,他們都說我是九三學社的。

La:哦,那您跟我差不多啊。

Sol:您也是三點睡九點起?

La:我是下午兩點鍾睡,晚上八點鍾起,他們都說我是二八一枝花。

Sol:赫,巧了!那您要是搬到我們宿舍來住就好了?

La:怎麼地了?

Sol:那我們宿舍就成了「睡不醒帝國」了。

La:怎麼個睡不醒法?

Sol:那就是說我們宿舍在每天的每一時刻都有人睡著,都有人醒著了。

La:這么厲害!

Sol:到時候咱們就可以在門口貼幅對子了。

La:這還有對聯那,那您這對子上聯是……

Sol:上聯是「我亦眠我亦覺怎知他晝否夜否」。

La:那下聯是……

Sol:下聯是「有人睡有人醒不曉得午時子時」。

La:那橫批是……?

Sol:「每天偷電」。

La:高!!!您是真愛睡覺?

Sol:是,我愛睡覺。

La:那問您一事兒?

Sol:您說。

La:您九點鍾睡,三點鍾起,那您這上課怎麼辦啊?

Sol:(拍手)

La:那等到考試怎麼辦啊?

Sol:(拍手)

La:哦,那趕上老師發鏢怎麼辦啊?

Sol:(拍手--)(停頓)不過說到這發鏢吧,如何能在這個鏢來鏢去的年代裡應付自如從不中鏢,這是一門大學問。

La:哎,對。

Sol:要說這鏢啊,是發鏢的洋洋得意,接著鏢的沾沾自喜,中了鏢的垂頭喪氣。不過,說起接鏢啊,我這兒有一絕招。

La:哦?那您可得跟我說說。

Sol:說出來嚇你一跳,一般人我可是不告訴的,也就看你是兄弟。

La:這么神奇,你一定得跟我說說。

Sol:你可看好啊(做武術動作,La學)說起我這絕招你可看好了啊,那是無論是大鏢小鏢老鏢少鏢男鏢女鏢有影鏢無影鏢,一律接到!

La:(拜倒)您說!

Sol:上--課--。

La:咳。

Sol:說正經的。前幾天我正在床上躺著,也不知道到了幾點,就聽見走廊里一陣喧鬧。我上鋪的兄弟一進門,一邊吸著鼻涕一邊說,(吸鼻涕,東北方言)「Sol哥……啊,鏢俺可給你接著了,夠意思不?」「夠意思!」我一聽我就高興了,逃過一難啊。

La:恭喜您了。

Sol:恭喜什麼啊。沒過一會另一個又進來了,指著我就說(上海方言):「小Suo啊,這個課的鏢我可是給你接了的哦,你看看我的中午飯是不是要考慮考慮的哦」

La:啊!敢情是接鏢接重啦。

Sol:可不是啊,沒一會兒我們屋山東老大又進來了,沖著我就說:(山東方言)「老Suo,鏢俺給你接了,對吧?」

La:得,這一鏢接了三回了。

Sol:三回?什麼啊。你聽他接著往下說呢,「老Suo呀--(山東快書語氣)老師突然發了鏢,讓寫張紙條往上交,我一口氣寫了七八張,把你的名字給寫重了。」

La:啊?鏢有這么接的嗎?看來這接鏢也有幫倒忙的時候。

Sol:可不是么,不過這還算輕的,有一次發鏢,那真是厲害!

La:您中了?

Sol:哪只我啊,我們班絕大部分都是死無全屍啊!

La:赫,這么厲害!那您可得給我講講。

Sol:就說那天我正睡著呢,忽然一陣地震就把我給震醒了……

La:呦,地震了?

Sol:什麼啊。外面轟隆隆的腳步聲啊。只聽走廊里有人喊著:「哎-呀-,不-得-了-了,起床啦-發鏢啦!當!」

La:這還帶著鑼呢?

Sol:倆兄弟一著急,臉盆撞一塊了。

La:嗨,瞧這急的。

Sol:我也連忙胡亂穿上衣服沖出門就跟著這大隊人馬跑啊。一邊往外跑我還問前面那位,「哎,什麼課發鏢啊?」

La(拍手)

Sol:哦,那在哪裡上課呢?

La(拍手)

Sol:我一看,這就算了吧。跟著前面走吧。你別說,這前頭還真有認識道的。到了課堂正好趕上老師發卷子,一看這老師我就覺得眼熟啊。

La:你們老師,你還能不認識。

Sol:(思考,肯定地說)這課我還沒來上過呢。

La:得。

Sol:就是眼熟。你看那老師長得……真是……須發皆白眉目慈善五官端正天庭飽滿,臉上還帶著那麼一股子禪意。

(兩人對視,五秒)

La:這……別管老師了,趕緊答卷吧。

Sol:我拿起卷子一看,心裡這叫一個開心啊,這題我可都會啊。

La:你不上課也能會?

Sol:會!第一道題,十分:李老師第一堂課講的是什麼?

La:講的什麼?

Sol:緒言唄。(拍手)

La:高!

Sol:第二道題,十分:李老師第二節課講的什麼?

La:講的什麼?

Sol:第一章唄。(拍手)

La:高!

Sol:第三道題,這是一道大題啊,八十分!

La:什麼題?

Sol:李老師年紀多大,並請簡述李老師相貌的基本特徵。

La:這您知道么?

Sol:抬頭看唄。(兩人一同拍手)

La:高,實在是高!

Sol:大概有30來歲吧!

La:沒那麼小吧?

Sol:往小了寫唄。我是不停的抬頭,不停的觀察,不停的描寫啊。能想得到的好詞我是全都用上了。

La:咳,別說,這次還真叫你給蒙過去了。

Sol:蒙過去什麼了?沒蒙過去!

La:怎麼了?

Sol:老師把考卷一收,微微一笑,開始講話了:(微笑,學)「啊,非常感謝大家在寒冷的冬天,早起參加這次考試,這次考試很關鍵也很重要的。好,現在正式開始上課。我們接著上周的內容往下講。(停頓)嗯,你們李老師上節課講到哪兒了?」

La:啊!這不是李老師?

Sol:(拍手)

(整頓表情)

Sol:Sol

La:La

La:La

Sol:Sol

合:下台鞠躬。

(尾巴:稀里糊塗的就沒了)

Sol La搬起椅子下台往下走,Si搬著椅子跟著,La看到後轉身

La:您跟著幹嘛?接著說啊!

Si:說什麼啊?

La:下面啊!Si:下面?

La:下面呢?

Si:下面?(向下看)……沒了

Si(整頓面容):Si(長音)下台鞠躬

與帽子哥山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別喜歡的羽絨服一下買了三件 瀏覽:604
童裝店一月多少營業額 瀏覽:408
淘寶上外套怎麼買 瀏覽:113
墨綠襯衫配打底 瀏覽:676
深灰色格子襯衫配什麼褲子 瀏覽:809
小個子適合穿牛仔外套嗎 瀏覽:927
淺粉紅襯衫圖片 瀏覽:335
女士襯衫復數 瀏覽:595
什麼衣服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641
專櫃代購女裝怎麼拿貨 瀏覽:497
動漫旗袍mm 瀏覽:586
疊起來的褲子簡筆畫 瀏覽:331
媽媽裝棉麻風衣外套 瀏覽:323
你需要一條褲子嗎英文怎麼說 瀏覽:420
男鞋子與褲子顯高搭配 瀏覽:4
五十歲的服裝搭配圍巾 瀏覽:416
機器打的衣怎麼手工收邊 瀏覽:635
填充物是什麼暖外套 瀏覽:584
灰色風衣外套配灰色絲襪圖片大全 瀏覽:643
杭州高檔女裝貨源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