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世界帽子設計史

世界帽子設計史

發布時間:2021-11-27 04:01:50

⑴ 國際最著名帽子設計師是誰

查爾斯.夫菜戴里克.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1825--1895)

巴黎高級時裝業的創始人,1825年出生與英國.1858年,他留在.德.拉.派大街創建了自己的時裝店.他把新設計的衣服讓工作室的漂亮姑娘穿起來想顧客展示推銷,開創了服裝表演(作平發展形式)和時裝模特兒(新的職業)的先河;他還創立了自己選購衣料,自己設計,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製作,僱傭專屬自己的時裝模特兒每年向特定的顧客舉辦作品發表會等一系列獨特的經營方式,從而形成了現在巴黎高級時裝業的原型.他還是第一個想美國和英國的成衣廠商出售設計的設計師,他的成就引來許多設計師的效仿.巴黎逐漸形成高級時裝行業,確立"世界時裝發源地"和"世界流行中心"的國際地位.

簡奴.朗萬(JEANNE LANVIN 1867--194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法國.其浪漫而優雅的服裝設計風格吸引了不少顧客,特別是一繪畫為題材的"繪畫女裝"和從中世紀教學的彩色玻璃畫獲得靈感的"朗萬藍"十分有名.20年代,他推出高格調的管狀女裝.30年代的代表作有也用的"睡衣式女裝","披肩式女裝",茲瓦布式的群褲.1926年開設男裝部門,打開了高級時裝店經營男裝的先河.

嘎布里埃爾.夏奈爾(GABRIELLE CHANEL 1883--1971)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出生於法國,他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1910年,她在巴黎的坎朋街開設了一個小小的帽子店,並別出心裁地以當時用來做帽子的針織物來做衣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她敏感地抓住社會的變化,設計管子狀女裝,領導了20年代的流行.著名的"夏奈爾樣式"就創始於2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前,夏奈爾的事業達到頂峰.

克里斯羌.迪奧爾(CHRISTIAN DIOR,1905-1957)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法國.1938年,二次大戰中參戰,退伍後又進魯希安魯倫店工作.1946年末,創建"迪奧爾高級時裝店".1947年2月,在首次作品發表會上推出"花冠形":帶圓味的流暢的肩線.束細的腰身,這種極富傳統女性味的優雅作品使迪奧爾一舉成名.巴黎的高級時裝業再次走向輝煌,迪奧爾領導了後來10年間的流行,幾乎每個季節都推出新的造型.在短短十年間,迪奧爾用他超人的天才和精美的傑作贏得了世界女性的芳心,被譽為"流行之神","時裝之王","時裝界的獨裁者".

皮卡.卡丹(PIERRE CARDIN,1922--)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義大利的威尼斯.1946年進迪奧爾店,參與了"新樣式"的設計和製作.1949年末到60年代初,他已成為高級時裝界前衛派設計師的領導者之一.他推出的"宇宙服風格",表現蘇美兩霸的太空競爭和人類太空時代的到來.他曾於1977年春夏季,1979年春夏季和1982年秋冬季三次榮獲"金頂針獎".而且在經營方面也表現出非凡的才華.他也是冷戰時期最早邁進社會主義國家大門的西方設計師.1979年他第一個跨進剛剛對外開放的中國的大門.目前,有120多個過和地區19萬人為"卡丹"牌生產著近230種產品.半個世紀以來,他創造了一個龐大的"卡丹帝國".1992年12月2日,他被接納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士.

伊夫.聖.洛朗(YVES SAINT LAURENT,193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出生於啊爾及利亞.1954年,聖.洛朗參加國際羊毛局舉辦的設計大獎賽,以一套黑色雞尾酒會服榮獲女裝一等獎,以此為契機進入迪奧爾店的主任設計師.60年代的後半期,聖.洛朗使自己的高級時裝和高級成衣遍及全世界,1971年春他推出沙漏形的40年代風格,掀起一陣回歸潮,1974年秋他發表哥薩克風格,引起民族風格服裝的流行.知道現在,他仍是巴黎時裝界舉足輕重的一位設計師.

森英惠(HANAE MORI 1926--)

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生於日本島.1951年在東京新宿創建工作室,50年代曾先後為600餘部電影設計過服裝,1963年在日本創建高級成衣公司,1977年在巴黎的蒙泰紐大街創建高級時裝店,同年加入巴黎高級時裝店協會,也是巴黎高級時裝店協會這個象牙塔中第一位東方女性.她推出得意之作蝴蝶圖案的優雅女裝,給巴黎帶來了東方式的奇異時尚.1984年榮獲法國政府頒發的"藝術文化騎士級勛章"

三宅一生(LSSEY MIYAKE 1938--)

日本高級成衣設計師,生於日本廣島.1970年創建"三宅設計事物所".在設計上他致力於把東方的文化,東方的服飾觀念與西方的經驗結合起來,他著意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遺產--和服.三宅的設計是從材料開始的,他常常自己動手去紡織,織布,雞毛,紙,橡膠,塑料等所有可用來織成衣料的東西他都要去嘗試,去探尋各種可能性.

⑵ 帽子是誰發明的

帽子的發明者具體的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相關的情況解析如下: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
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業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後來它就演變成了現在的「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⑶ 求mlb棒球帽的相關資料 例如起源,發展史什麼的.麻煩有知道的童鞋告訴一下,謝謝謝謝~~~

棒球帽之所以叫棒球帽,主要是從 美國流行 起來的。棒球在美國非常非常流行,而比賽中防守一隊的球員多數都是要戴一個棒球帽的,所以很多fans也會戴自己喜歡球隊的 帽子 。 流行起來之後就不止是棒球球隊的帽子了。現在各種款式和品牌的棒球帽在全世界很流行。 起源: 棒球帽是隨著棒球運動一起發展起來的,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正由於棒球的影響性之大,棒球帽也隨著棒球運動的發展興旺起來根據美國有關專家多年來的考據認為:棒球運動源於英國的板球(Cricket也稱圓場球Rounder)。1839年,美國人竇布戴伊(Doubleday)組織了第一場與現代棒球運動十分相仿的比賽。而在比賽中選手們剛開始是為了遮住陽光帶上帽子的,由於其特殊性所以帽檐比較長來遮擋太陽光對眼睛的照射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這就是最早的棒球帽。 望採納!謝謝!

⑷ 英式帽子發展史

在西方,
帽子是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
古代的希臘和羅馬,
奴隸們只
能頭戴破草帽遮陽。
到了中世紀,
帽子的等級觀念更加明晰,
國王戴金制
皇冠

囚犯戴紙帽
子等等。十六世紀後期,宮廷中官員、王後、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別的設計。甚至到了
二十世紀初,
人們仍然可以從一頂帽子上判斷一個女人是良家婦女還是青樓娼妓,
是大家閨
秀還是小家碧玉。所以,

夏奈爾說,「帽子是人類文明的標志」——之所以得出這樣的
結論,
一方面是因為她那個時代,
一個女人膽敢不戴帽子出門,
就等於向路人宣布
「我是下
賤的女人」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眾所周知,
夏奈爾本人就是靠做帽子起家的,
出於對帽子的
敬意,她甚至認為「赤身裸體的模特戴上寬邊帽子,便與文明畫上了等號」。

十八世紀中葉,
矯情的巴黎貴婦們喜歡將各種鮮花、
水果以及做成標本的禽獸頂在頭上,
那時的帽子就像是一個什麼都能裝的籃子。
在那個時代,
頭發被認為是個人的隱私,
必須用
帽子遮起來。即使在家裡,也要挽起端莊的發髻,而不能披下來——這樣的發型居然被認
為於裸體無異,
頭發變只能在卧室里與睡衣相慰了。
以隱蔽的長發相對應的,
是無限誇張的
帽子,
以及在帽子上張牙舞爪的羽毛。
作為當時最時髦的裝飾,
女人對羽毛的喜愛幾乎到了
瘋狂的地步——這些美麗的、
關鍵是能夠自然裸露的
「毛發」,
他們之所以被人瘋狂的
「嫁
接」,很難說究竟是是出於羨慕,還是出於嫉妒。但不管答案如何其結果都是一樣,那就是
一些鳥類因此而幾近滅絕!
以至於在美國,
一些人成立了專門的協會,
以阻止更多的鳥被殺。

第一次世紀大戰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女人們不得不從事體力勞動,
這意味著她們的衣著
和發式都必須盡量地實用和便捷。

20
世紀
20
年代出現了三種,
一種是傳統的齊耳短發,
一種是多層次緊貼頭皮的板式短發,還有一種是很短而且很男性化的發式。在這種情況下,
一向離心離德的制帽商和發型設計師之間開始了心照不宣的合作。
「制帽商」
在英語里的字
面意思是「米蘭人」,早在十八世紀,就有了「Milliner」即「女帽製造商」一詞,它來自
於義大利米蘭,
因為在這個時期,
米蘭能夠生產出最優質的帽子。
女帽行業是一個傳統的女
性職業,
女帽製造商不但負責設計,
還要負責選料和製作。
在那時,
一位女士與制帽商的關
系常常是很固定的,就像今天的一些女人和發型師的關系一樣。

1952
年,鍾形帽開始盛行,這種帽檐擋住一隻眼睛的設計是由卡羅琳·勒布發明的,如
果那個女人捨不得剪掉自己的長發,
鍾形帽可以把她的頭發變成一個時尚的短發式。

此後,
無邊帽、
貝雷帽隨著戰後服飾的男性化改觀而大肆流行了一番。
三十年代是超現實主義流行
的時尚年代,帽子又和超現實主義糾纏到了一起,頭巾式女帽、三角帽、
Coupde

Vent
帽,
甚至鞋子反扣在頭頂的誇張設計,
都成為當時的流行款式。
由於女性化風格的重新回歸,
女裝款式變長,
線條更加柔和流暢,
突出了胸、
腰和臀部,
帽子開始變小,
不再壓低到耳朵,
而是很優雅的歪向一邊。
頭發露了出來,
女人們為新的美發技術而歡呼雀躍,
科技的進步使
波浪式卷發風行一時。
由於戰爭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兵紛馬亂,
人們也放棄了夢
想,逃亡要緊,所以,女帽世界也變的貧乏不堪,只有實用,而無新意,越來越多的女性不
戴帽子走出家門。
戰爭造成物資的極度匱乏,
肥皂很難買到,
洗發液更是無從談起,
再加上
沒錢的情況下,
頭巾被證明是理想的頭飾之一,
通過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和別出心裁的打結
方法,
同樣可以美化自己,
需要時還可以用它來遮掩自己頭發的凌亂。
當然,
如果你決心要
一頂帽子,
也可以用紙來做,
在那樣的時刻是沒人笑話你的。
總之,
為了找到合適的帽子代
替品,人們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東西,有人甚至使用了漁網。

戰爭結束後,製造商終於迎來了他們的黃金發財時代。迪奧「新形象」的推出,不僅在
服裝的用料上滿足了人們重歸奢華的心裡,
鋪張的大擺裙上一頂燈罩式寬帽,
也成為那個年
代經典和品味的象徵。
「新形象」的出現使寬檐帽和平頂硬帽再度流行,制帽的材料也豐富
起來,出現了人造纖維,塔夫綢、法蘭絨以及艷麗的羽毛。

在理發店了,時尚順滑的波浪式發型不再需要電燙,只需要把頭發用捲筒卷好,在噴上
化學葯水就可以煥然一新。
此後的帽子也越來越自由,
完全適應人們的穿著來設計,
女人的
頭發也越來越長,自然的直發開始占上風。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末,發膠出現了,它使女
人的發型出現了各種奇妙的變化,從此人們注意的焦點不再是帽子,而是轉移到了頭發上。

發型師終於向制帽商宣戰,
並大獲全勝,
一些前衛的設計師用一些驚世駭俗的設計裝飾
頭發,就不是使用帽子,帽子逐漸隱退至不見蹤影。

帽子的困境一直持續到傑奎恩·肯尼迪才有所緩解,
當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第一夫
人戴著無邊的平頂小桶形帽出現在公共場合時,
女人認識到,
是到了給帽子更新換代的時候
了。無檐帽成為
20
世紀
50~60
年代時尚的寵兒。此後,戴面紗和織物襯里的帽子在英國
王太後好黛安娜王妃的引領下,風行了一陣子。

那個時候的中國人也開始戴帽子了——當然,除了右派的「帽子」以外,其他的帽子是
相當匱乏的,所以常發生誰家的「小二」被搶了帽子,誰家的「小三」因此而挨了打之類的
事情。那是舉世聞名的「文革」時期,所以即便一頂帽子也必然與革命有染:冬季是羊絨帽
的軍帽,無論天氣多冷、耳朵是否凍爛,毛絨絨的帽耳朵是翻在上面的——這樣才顯得英
氣,顯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夏天是和國防綠布軍褲搭配的的確良帽,為了追求「帽
型兒」
,人們會很認真的在帽子裡面撐上報紙或硬紙板。這樣的風尚一直持續到右派的「帽
子」摘除之前,也就是
1970
年代後期。到了
1980
年代,隨著西方文化的湧入,中國人忽
然發現帽子還有許多別的戴法,
於是一窩蜂的愛上了寬邊的草帽,
以及裝飾在上面的大蝴蝶
結。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日常著裝越來越趨向於舒適和簡潔,反復的帽子日漸的消失了,
那種裝飾性極強的帽子即便在它的誕生地,
也只是在特殊場合才配戴。
然而隨著電影
《四個
婚禮和一個葬禮》的熱映,以及史蒂芬·瓊斯和菲利普·崔希等女帽設計大師的出現,一度隱
退的帽子又被重新來回到時尚的舞台上。

一部帽子的發展史可謂源遠流長,其變化可謂千奇百怪。黑色帶圓環戒指的帽子,顯示
出前衛的搖滾風格;
白色帶點黑色斑點的帽子,
則明顯有點像美國牛仔的風格;
藍色米字格
的樣式給人絕對的青春氣息;
帶金屬貼片的帽子與名族圖案是春天的時髦;
仿皮毛的帽子則
告訴人們,你是一個綠色環保的人、

⑸ 棒球帽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棒球帽是隨著棒球運動一起發展起來的,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

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正由於棒球的影響性之大,棒球帽也隨著棒球運動的發展興旺起來根據美國有關專家多年來的考據認為:棒球運動源於英國的板球(Cricket也稱圓場球Rounder)。1839年,美國人竇布戴伊(Doubleday)組織了第一場與現代棒球運動十分相仿的比賽。而在比賽中選手們剛開始是為了遮住陽光帶上帽子的,由於其特殊性所以帽檐比較長來遮擋太陽光對眼睛的照射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這就是最早的棒球帽。

歷史

棒球帽剛開始並不被人們生活中所接受,被認為只是運動員們的專用物品,1839年,美國紐約州古帕斯鎮舉行了有史以來的首次棒球比賽。1860年,美國開始出現職業棒球運動員。1871年美國成立了「全國職業棒球運動員組織」;1876年該組織改名為「美國棒球聯合會」。1881年成立另一個全國性的職業棒球組織,即後來的「全美職業棒球聯合會」。1884年首次舉行這兩個組織間的冠軍賽,即「世界棒球冠軍賽」。此後,1910年時任美國總統威廉姆·霍華德·塔夫脫(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運動為美國的「國球」。而由此棒球帽也在各個棒球隊中普及起來,剛開始隊員們只是為了遮擋陽光,到後來無論晴雨天氣,只要比賽人們就會帶上棒球帽,1873年棒球由美國傳入日本。日本職業棒球隊創始於1934年。棒球帽由此也傳入了日本的棒球隊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棒球運動迅速在歐洲各國開展起來。棒球運動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開展。棒球帽則在世界普及起來,但是也只限於棒球運動員,人們也並沒有把棒球帽當成生活中的用品,棒球帽在那時也成為了棒球運動員的標志性裝飾。

進入中國

棒球帽是隨著棒球運動一起走入中國大地的,中國人打棒球的最早記載,為中國工程師詹天佑在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時(1877-1881)組織中華棒球隊,以後從美國、日本歸國的華僑及留學生把棒球帶回祖國。1895年在北京匯文書院成立棒球隊。1907年,北京匯文書院對通州協和書院進行比賽。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次棒球比賽。1913年開始由中、日、菲3國發起的遠東運動會,歷屆都有棒球比賽,中國曾多次派代表隊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中國運動會也有棒球比賽,參加者多為學生。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陝北、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曾開展棒球運動。但在當時棒球只是一個稀有的運動,運動員也並不是都帶棒球帽的,因為條件有限,所以在群眾普及就是更不可能的事情了。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屆全軍運動會中有棒球比賽的項目。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棒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有23個省,市隊參加,北京隊獲得冠軍。1975年,第三屆全運會上,棒球比賽分別在旅大和北京舉行預賽和決賽,第一名為天津隊。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上,有14個省,市隊參加棒球比賽,冠軍為北京隊。1975年9月日本愛知大學棒球隊來中國訪問比賽,中國開始了棒球的國際交往。1976年8月,日本法政大學棒球隊來訪。1979年中國棒壘球協會成立,各省,市也陸續成立分會。這時的棒球運動員才真正的都帶上了象徵著棒球運動的棒球帽,而從此棒球帽也深入到中國百姓的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帶棒球帽的權利,普通百姓也帶上了棒球帽,棒球帽也被做成了不同的樣式。

選擇方法

棒球帽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不同的作用作用。因此種類很多,選擇亦有講究。

1、臉型

人的臉型主要有方型(國字臉)、圓型(圓臉)和尖型(尖臉)三種。圓臉戴圓頂帽,就顯得臉大、帽子小。如戴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尖臉的人戴了鴨舌帽就顯得臉部上大下小,更顯瘦削。因此戴圓頂帽比較合適。國字臉的人戴所有的帽子都比較合適。

2、身材

身高的人棒球帽宜大不宜小,否則給人頭輕腳重的感覺。身矮的人則相反。個子高的婦女不宜戴高棒球帽,否則給人的感覺是「又」長高了。個子矮的小姐不宜戴平頂寬檐棒球帽,會顯得個子更矮。

戴棒球帽的事宜

戴棒球帽和穿衣服一樣,要盡量揚長避短,即使自己戴了滿意,又要使人看了雅觀。帽子的形式和顏色等必須和衣服、圍巾、手套及鞋子等配套。戴眼鏡的女士們,不要戴上面有復雜花飾的帽子,不宜將帽子遮住額頭,帽子要高一些,這樣能顯出你的瀟灑風度和高雅氣質。男人帽子的尺寸即號數就是指頭圍的厘米數,因此選購十分方便。但考慮到有些帽子洗後要收縮,因此購買時應稍大些。一般成年男子的帽號是55—56、童帽是50—55、嬰兒帽是42—46。

作用用途

遮陽

1、棒球運動員在比賽時由於場地和時間的問題會正對陽光影響視線,所以棒球帽就起到了遮陽的作用。

束發

2、棒球帽可以將運動員的頭發約束避免在比賽時由於頭發過長遮掩而導致失誤。

保暖

3、棒球運動員在冬季或較冷季節比賽,棒球帽可以起到保證頭部溫暖的作用

防護

4、棒球帽可以作為防止細小物品掉落進頭發的作用,比如棒球比賽時防止沙土。

裝飾

5、隨著棒球帽的發展,上面4項作為棒球帽最基本的功能特點已經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要,棒球帽越來越時尚,可以做為一種裝飾用品。

棒球帽的組成

棒球帽由帽舌,帽頂二部分組成

特點

棒球帽面料有彈力棉,用棉是因為棉較舒適且親和皮膚,吸濕性強。汗帶是松緊帶,松緊可以適應更多人的頭型。前頁襯布用的大多是不變形的牛津布,綉花也十分的精緻。

洗滌

常規手洗,一般帽子都不會縮水的。用冷水或溫水30度左右洗滌。不要用太熱的水洗,這樣帽子洗後就不會縮水了。洗帽子時最好是用肥皂洗,不要用洗衣粉洗。

⑹ 帽子的發展史

人們對帽子這種很表面化的配飾一直很迷戀。據說在20世紀初的西方,如果女性不戴帽子便猶如向人宣稱「我是不正經的女人」。帽子因此不只是時尚潮流,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翻閱帽子發展的歷史,從最早的寬得不能再寬的式樣,到花卉、標本鳥、水果籃——什麼東西都可以往上「堆」,帽子往高空發展,而不是打橫出現。

1917年,鍾形帽問世,這種帽檐擋住一隻眼睛的設計,風靡一時,一直主宰到1920年,也就出現了所謂的「時髦從眉毛開始」一說。

到了1930年代,超現實主義與帽子糾纏一起,頭巾式女帽、三角帽,甚至鞋子反轉擱在頭頂的誇張設計,都是當時流行的款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物資貧乏,帽子的款式趨向實用而缺乏創意,但到了1947年,迪奧的天才大手筆成功塑造的「新形象」時尚系列又叫「花冠線條」,以一朵向上的花朵為基礎勾勒成而得名,細腰大擺裙再加一頂燈罩式寬帽成為那個年代最經典和有品味的裝扮。

「新形象」造型的出現,使寬檐軟邊帽和平頂硬帽再度流行,制帽的材料也出現人造纖維、塔夫綢、法蘭絨,以及艷麗的羽毛。

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克琳的出現,使無邊平頂小筒形帽成為50年代的時尚寵兒,而後,帶面紗和織物襯里的帽子在一股懷舊熱潮下,亦風行一時。

然而,文化的必要性逐漸衰退,帽子很快成為正式場合或有實際需要時才使用的飾物,霸權地位一去不返,只有少數像英國王太後和黛安娜王妃,一直對帽子情有獨鍾。

誰想到,電影《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的明星效應促進了戴帽風氣,另外,像StephenJones和PhilipTreacy等女帽設計大師的出現,也把帽子帶回時尚潮流的舞台。

⑺ 帽子誰發明的

是黃帝
傳說隆冬季節,黃帝派胡曹、於則兩人率眾進山狩獵。那時天氣特別寒冷,

獵人們腰纏獸皮,赤腳露頂左波於高山密林之中。當他們滿載而歸時,氣溫聚降,胡曹部眾竟有20多人耳朵被凍掉,於則帶領的

30多人,半數以上雙腳凍爛,無法行走。兩位頭領在愁苦之際,胡曹隨手拾起一塊石子,向樹上的一個空鳥巢擲去,擊落鳥窩,

正巧落於一個人頭上。由於鳥窩是用鳥羽和細軟材料織成的,質地柔軟,極富保暖性,此人頓感暖意融融。其他人紛紛效仿,頃

刻鳥巢蓋頂,無一例外。這就形成原始的帽子雛形

帽子
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很多,選擇亦有講究。

首先要根據臉型選擇合適的帽子。人的臉型主要有方型(國字臉)、圓型(圓臉)和尖型(尖臉)三種。

圓臉戴圓頂帽,就顯得臉大、帽子小。如戴寬大的鴨舌帽就比較合適。尖臉的人戴了鴨舌帽就顯得臉部上大下小,更顯瘦削。因此戴圓頂帽比較合適。國字臉的人戴所有的帽子都比較合適。

其次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選擇帽子。身高的人帽子宜大不宜小,否則給人頭輕腳重的感覺。身矮的人則相反。個子高的婦女不宜戴高筒帽,否則給人的感覺是「又」長高了。個子矮的小姐不宜戴平頂寬檐帽,會顯得個子更矮。戴帽子和穿衣服一樣,要盡量揚長避短,既使自己戴了滿意,又要使人看了雅觀。帽子的形式和顏色等必須和衣服、圍巾、手套及鞋子等配套。戴眼鏡的女士們,不要戴上面有復雜花飾的帽子,不宜將帽子遮住額頭,帽子要高一些,這樣能顯出你的瀟灑風度和高雅氣質。

男人帽子的尺寸即號數就是指頭圍的厘米數,因此選購十分方便。但考慮到有些帽子洗後要收縮,因此購買時應稍大些。

一般成年男子的帽號是55—56、童帽是50—55、嬰兒帽是42—46。成年女帽、太陽帽和運動帽只分1—3三種。針織帽不分尺寸,它能伸縮應付,有的用重量—克來計算。
足球中的「帽子戲法」的來歷:

這個說法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板球和美國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擲的速度越快越好,對方擊球越遠越好。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說來,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是件相當神奇的事。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的情況,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這個詞19世紀70年代才出現在印刷品中的。

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以上個球。在1958年世界盃巴西對法國的半決賽中,貝利一人連入三球,淘汰了法國隊,《貝利自傳》將此次輝煌辟為一章節,題目就叫「帽子戲法」。

另外,「帽子戲法」的應用范圍也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帽子戲法」的說法,在中國流行較晚,大約始於中譯本《貝利自傳》的問世。例如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三度競選連獲成功,這史無前例的成就,美國《時代周刊》當時稱之為「瑪格麗特·撒切爾帽子戲法」。

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下面列舉出一些足球世界盃歷史上的帽子戲法:

1、巴西的貝利(1958年世界盃半決賽勝法國);

2、葡萄牙的尤西比奧1958年世界盃1/4決賽勝朝鮮4-3,打進4球);

3、英格蘭的傑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盃決賽勝德國);

4、德國的蓋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盃5-2勝保加利亞,3-1勝秘魯,兩次);

5、義大利的保羅·羅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勝巴西);

6、匈牙利的拉茲羅·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盃小組賽10-1勝薩爾瓦多);

7、阿根廷的加布里埃爾·奧馬爾·巴蒂斯圖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盃4-0勝希臘,1998年世界盃5-0勝牙買加,兩次);

8、德國的米羅斯拉夫·克洛澤(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盃小組賽8-0勝沙烏地阿拉伯)。

「Hat-trick」意為:帽子戲法。特指在一場比賽中連進3球。這個詞源於19世紀70年代在英國廣為流行的板球比賽。在板球比賽中,如果一名投球手連續投出3個好球而將對方3名球員淘汰出局,他通常會得到一頂新帽子作為獎品,這就是「hat trick」的來歷。

現在「hat trick」的應用范圍已不限於體育領域,人們還用它來形容任何連續3次的成功。尤以足球比賽最為常見。

帽子戲法是英文Hat-trick的意譯,起源於板球比賽。隊員使用的球拍是一塊木板,打的是紅皮小球。自有板球以來,凡進板球場觀賽的球迷都嚴格遵守著一條規矩:一邁進球場大門便須脫帽,這意味著對球場上所有球員、裁判和觀眾的尊重。在這里,帽子就代表了尊重。 一般說來,板球投手能用連續3個球得分,是件相當牛的事。早在19世紀,板球俱樂部碰到這樣牛的事,便授予那個投手一頂帽子,作為一種至上的榮譽象徵,而且觀看比賽的觀眾也會脫下帽子向選手致意。這叫叫作」帽子戲法」,簡言之,帽子戲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連續用3個球得分而獲得一頂帽子鼓勵的游戲啦!

由板球比賽到橄欖球比賽,足球比賽,以及其它一些比較類似的球類比賽,帽子戲法就這樣用開啦!

現在,在體育競賽場合,如果有獨中三元的表現,就叫做「帽子戲法」。 帽子戲法,足球用語。專指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帽子戲法源於劉易斯.卡洛爾的童話《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書中說到一位制帽匠能夠出神入化地用帽子變戲。後來,英國板球協會借用其意,給連續三次擊中門柱或橫木、使對方3人出局的每個投手獎帽子一頂,以顯示其出神入化的投球技巧,這便是板球的「帽子戲法」。後來,「帽子戲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賽中,其具體含意就是「在一場比賽中,一名隊員踢進對方球門三個球」。

⑻ 請問帽子歷史的根源是什麼要寫論文用的。想要寫關於運動帽子圖案設計的文章。急急急~~

很久以前,帽子對於法國女人幾乎沒有什麼意義。它很難被納入日常生活,因為只有在遇到雨雪等壞天氣的時候,人們才會使用它,而處於足不出戶時代的法國女人更沒有使用它的機會了。
後來,帽子作為一種充滿想像力的作品,逐漸有了適用的場合:在婚禮上,在洗禮上,以及在聖餐中,母親、姑媽、姨媽、表姐妹們,都戴著她們的遮陽軟帽,為這份美麗競相媲美、暗暗較勁。
到了18世紀,法國人甚至把女人戴帽子這種行為稱為艷後瑪麗·安托萬的生活方式,因為她的帽子不計其數,她將其稱為「表達感情的小東西」。沒錯,帽子確實可以顯示出戴帽人的品味及心態。
法國有這樣一個傳統:每年的11月25日,在聖·卡特林娜廣場,所有超過25歲的並且還沒有結婚的女子,都有權利展示她們最荒誕和最放肆的帽子。為此,法國時尚界專門設立了「月神黛安娜獎」和「凱旋門獎」,那些獲得榮譽的女士極具魅力,她們的帽子也極為奇特。
如今的時裝展上,帽子被運用到了極致,觀賞性極強。設計師們不僅採用平常的羽毛,雪紡或絹花等材料,更會採用一些高科技的新材料,使帽子變得愈加令人回味。

帽子的起源與發展

一.帽子的起源:
帽子是由巾演變而來的,據南朝梁陳之間的顧野王所撰《玉篇》載:「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在古代,巾是用來裹頭的,女性用的稱之為「巾幗」,男性用的稱為「帕頭」,到了後周時期,出現了一種男女均可用的「襆頭」,原來是人們在勞動時圍在頸部用於擦汗的布,相當於現在的毛巾,人類在田地里勞作,由於大自然的風、沙、日光對人類的襲擊,於是人們便將巾從頸部向上發展而裹到頭上,用來防風沙、避嚴寒、免日曬,由此漸漸演變成各種帽子。
總體來看帽子的起源與發展都是基於人類認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氣候、環境,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等自然、社會條件的影響,都在客觀上推動了帽子發展的過程。

自己去看吧。http://hi..com/lansanci/blog/item/24624cee5769e8feb2fb959b.html

⑼ 帽子的由來或者歷史

一、帽子
據史書《玉篇》記載: 「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由此可見,巾原是勞動時圍在頸部擦汗用的布。由於自然界中風沙、酷熱,寒流對人類的襲擊,人們將巾從頸部逐漸裹到了頭上。在保暖、防暑,擋風,避雨,護頭等實用功能的基礎上,逐漸演變成為帽子的形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帽子逐漸具有裝飾人體的美觀功能。在歷代服飾的演變中,衣冠配套構成了中國傳統衣著風尚的一大特點。
二、歷史:堂皇的冠、冕
在形容衣著端莊體面的成語中,如「冠冕堂皇」和矗衣冠楚楚」等都強調了「冠」在服飾中的首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所謂的「冠冕」是指我國古代帝王,官吏們戴的禮帽。古代的冠並不象今天的帽子,將頭頂全郎蓋住,它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兩旁用絲線系在領下,並打結固定住。古代的男子,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戴冠,戴冠時,要首先舉行矗冠禮」,以表示成年的開始。
「冕」的出現要早於「冠」。 「冕」的頂部,有一塊長形冕板,前低後高,稱作「冕」,表示恭敬。冕的前沿,一般用綵線穿成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串珠垂面,使目不斜視。冕旒的數量以及所用的材料,是區別貴賤尊卑的標志。冕冠的兩旁,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等物,以便於發髻相系。另在兩耳之處,各垂一顆珠寶遮耳,稱為「充耳」。表示不聽信讒言。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們參加重大祭祀典禮時所用的冠帽。除此之外,在皇子繼位時,也要進行加冕(見圖l—1)。
現在人們的衣著習慣,以脫帽表示禮貌。而在我國古代,脫帽則是無禮冒犯的舉動。 「脫帽露頂王公前」,這在當時是很失體統的。
我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服飾配套。在歷代的禮制中就講究一個人的衣帽要整齊,要「衣冠楚楚」,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穿的和頭上戴的都要搭配合體,特別是對頭上戴的「冠」非常重視,把「冠」放在服飾中的首位,認為「冠」可以顯示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在千姿百態的服飾中,如果忽視帽子的配套,那麼,即使址精關絕倫的服裝,也會黯然失色。因此,在服飾結構上,衣冠一體,不可分割,已構成我國傳統的服飾風尚。

⑽ 帽子的歷史發展

人的外在美除了談及外貌、身材、舉止、氣質等固有特性外,服裝配套中的帽子一族,也是優美旋律里不可或缺的一段音符。
在古代,無帽而有巾,人們用絲、麻制的巾來包頭或扎發髻,如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的「包頭巾」便是古代巾的遺留。北周時期,武帝為易於讓自己的軍隊戴用,特意 把巾製成含有四個角的形狀,當時稱作「襆頭」,實際它便是中國最早的帽子。後來,四角帽逐漸改為向左右延伸出兩個長角,由此演變成烏紗帽。左右伸出的兩角在腦後交叉,又發展成武官的頭盔。不僅中國有古老的帽子發展史,國外在古時也將帽子當作一種權利與地位的象徵。早期的羅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標志,奴隸們只能頭頂塊兒布來遮天度日。
到了中世紀,帽子的等級觀念更是明晰:破產者戴黃色的帽子;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公民戴暗色的帽子等等。
如今的帽子少有等級的差別,但仍有職業的劃分,如律師帽、護士帽、軍帽、警帽、博士帽等。還有某些特製的帽子,如十八世紀的法國,一名叫科來姆的廚師,為招攬顧客,在自己的頭上戴了頂高高的白帽,引得眾人的好奇,逐漸演變成了「廚師帽」,而且帽子越高代表廚師的等級越高。 帽子在中國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如中國成語中有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這里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
古代冠制是中國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男子20歲開始戴冠,戴冠時,要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
中國古時的冠只有狹窄的冠梁遮住頭頂的一部分,不像帽子蓋住全部。
冠產生之後,冠帽之間有了貴賤等級之分,貧賤無身份的人不準戴冠。每一個朝代的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有不同。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它的形式大體已與帽式相類。冠還得與頭帕配合,卑賤者只能戴頭帕,未成年者只能戴空頂頭帕。這種冠制一直影響到明代。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公服中又有烏紗帽。冕比冠出現要早,一般指封建帝王專用的冕,在皇子繼承皇位時才加冕。勞動者只能戴頭巾,主要用來揩汗,以後當作帽子裹頭。
中國的帽子有其民族特色,在古代,遼金人多戴皮帽,元人多戴盔式和禮帽、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土族的氈帽、蒙古族的狐皮帽等。日常生活中,帽子還有防寒保暖、裝飾打扮的作用。

與世界帽子設計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電影 校園那種 瀏覽:655
教你如何辨別真假蒙口羽絨服 瀏覽:384
國產旗袍老電影 瀏覽:38
羽絨服抽絲 瀏覽:986
私人情侶適合看的電影推薦大全 瀏覽:791
買裙子打了幾折什麼套路 瀏覽:244
撕掉美女的睡衣 瀏覽:883
哪個影院能看的電視劇最多 瀏覽:497
日本理發店電影 瀏覽:431
楚留香武當帽子 瀏覽:145
世界大毒梟排名電影 瀏覽:936
駱駝祥子免費閱讀完整版 瀏覽:17
韓國倫理中文字幕視頻 瀏覽:297
歐洲大尺度床戲 瀏覽:612
韓國吻戲電影有哪些 瀏覽:991
帶點顏色的國產電影 瀏覽:481
愛情網aqdy 瀏覽:9
一部外國電影,繼子與繼母之間 瀏覽:29
那裡可以看洛麗塔 瀏覽:448
乾洗店能洗棉睡衣嗎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