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房直子有什麽作品
書店幾乎都有一兩本,如果你認真去找的話,應該會有
安房直子前一段最新的兩本<兔子屋的秘密>和<紅玫瑰旅館的客人>出版了
在一般的書店基本都有
而且現在安房直子的書有專門的精裝合訂本,內種一般來說都比較好找
但是有些可能也買不到比如圖畫集和小詩集等等
中國一般沒有出版
再不然就郵購
最後她的全部作品其實網路里都已經有很詳細介紹了,我也附上幫你
1958年《氣球》童話(青蟲》3)
1959年《變成星星的孩子》童話(《生田文 藝》4)
1962年《月夜的手風琴》(《目白兒童文學》1)
1969年《花椒娃娃》(《海盜》14)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
1971年《被施了魔法的舌頭》童話集(岩崎書店)《北風遺落的手帕》獲選為Sankei兒童出版文化賞推薦圖書。
1972年《風與樹的歌》獲第二十二屆小學館文學獎。
1973年《手絹上的花田》(茜書房)《白鸚鵡的森林童話集》〔含《雪窗》 、《白鸚鵡的森林 》、《鶴之家 》、《野玫瑰的帽子 》、《線球 》(築摩書房)
1974年《白白的\白白的圍巾的故事》(小學館)
1975年《狐狸的窗戶》童話集 《銀孔雀》童話集 《紫丁香大街的帽子店》《夢的盡頭》繪本
1976年《白色的腳印》 《白樺餐桌》 《狐狸的晚餐會》
1977年《嘰里咕嚕山谷的小老鼠》繪本 《狐狸的窗戶》繪本 《手絹上的花田》童話集 《黃昏海的故事》童話集
1978年《是誰搖響了鈴鐺》《黃色的斗篷》 《樹葉魚》
1979年《天鹿》 《沉默的兔子》
1980年《雨天的喇叭》 《南島的魔法故事》童話集 《春風的太鼓》獲厚生省 (相當於衛生署) 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
1981年《誰也看不見的陽台》童話集《遙遠的野玫瑰村》獲野間兒童文學獎。(中文版,時報出版,獲新聞局2004年度第22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 台北市立圖書館第4647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
1983年《藍色的花》(繪本)《花香小鎮》童話集
1985年 山的童話《風的溜冰鞋》得到第三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
1988年《兔子屋的秘密》獲第二屆紅鳥插畫獎。
1991年《直到花豆煮熟——小夜物語》獲第二屆廣介童話獎。時報出版另出版有∶《白鸚鵡的森林》(獲新聞局2004年度第22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文學語文類)。《銀孔雀》(台北市立圖書館第4647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黃昏海的故事》。
Ⅱ 求幾個像安徒生那樣非常著名的童話大師,注意:要世界聞名不要只在中共聞名的!!速度
(一) 阿斯特麗德·林格倫
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女士生於瑞典斯摩蘭德省的一個農人之家。20年代到斯德哥爾摩求學,畢業後長期在斯德哥爾摩一家兒童書籍出版公司工作。1944年冬因滑雪傷了腿,養傷時寫成了一部故事《穿長襪子的皮皮》,蜚聲全國,繼而蜚聲歐洲以至全世界。她的童話代表作《小飛人尼爾斯·卡爾松》獲首次尼爾斯·豪爾耶松獎。1957年作品《米奧,我的米奧》獲瑞典「高級文學標准作家」國家獎。1958年,國際兒童圖書協會授予她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作家獎。1960年開始出版瑪迪琴的故事。1963年開始出版淘氣包埃米爾的故事。1966年,獲德國青少年書籍比賽特別獎。1970年,獲瑞典《快報》兒童文學與促進文學事業金船獎。1971年,獲瑞典文學院金質大獎章。1981年,出版長篇童話《綠林女兒》。1978年,獲聯邦德國書商聯合會授予的和平獎金。至今,林格倫創作了30多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種各類兒童讀物,這些作品被譯成50多種文字在各國出版,長銷不衰。舍格林出版公司還於1972年設立林格倫兒童文學獎,以紀念她的創作成就。
(二) 姜·羅大里
姜·羅大里(1920-1980),義大利兒童文學家,1970年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獲得者。他畢業於師范學校,後進大學深造。1948年起從事新聞工作,長期擔任米蘭《團結報》的《兒童角》欄編輯,同時開始為孩子們寫詩和童話故事。1950開始在《少先隊員》周刊連載長篇童話《洋蔥頭歷險記》,引起社會很大反響。此後20多年又出版了長篇童話《藍箭號列車旅行記》《假話國歷險記》《電話里講的故事》《天上的蛋糕》《聖誕樹星球》《電視里的吉普》等。1973年出版童話理論專著《幻想的法則》。
(三) 阿萬紀美子
從生平經歷來看,阿萬是日本童話作家。1931年生於中國遼寧省撫順市,移居長春、大連,在大連神明女子學校讀中學二年級時,日本戰敗,當年歸國並結婚,成為二子之母後通過函授學習兒童學,並結識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與田准一,在其鼓勵下將童話《熊紳士》投稿,於1963年10月發表在《枇杷果實學校》上,從此成為該刊物作者。1968年3月將此前作品結集為童話集《天藍色的計程車》(《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同年4月該書獲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第一屆新秀獎。1980年12月出版的《黃金色的小船》獲得旺文社兒童文學獎。1982年3月《藍色計程車·續》出版。阿萬紀美子童話,大多非常短小,而且故事給人怪異之感,使讀者很難在故事中找到現實的甚至是魔幻的邏輯。然而仔細品味,卻可以從中感受到富有童真的情感與文字中的詩意之美。(宇慧撰寫)
童話精選(《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
丑時三刻
白色的帽子
今天是雪天
夜裡的魚
肥皂泡的森林
(四) 宮澤賢治
宮澤賢治是日本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詩人與兒童文學巨匠。全國各地的小學、國中的國語課本都可見他的作品,高中國文教材則可見他的詩歌,日本不論哪一個階層哪一個年代的人,均能朗頌他那首「不怕風雨」詩歌,也或多或少讀過他的作品。1896年生於東北地區岩手縣花捲町(現為花捲市)富商家,卻以家業為恥。曾擔任過農業學校教師,任教四年即辭去公職,離家獨居於花捲市郊外,過著普通農民生活,並致力於農村改革,親自指導農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與改良土壤、肥料等。 二十八歲時自費出版了「一個要求特別多的餐廳」童話集,與「春與阿修羅」詩集,可惜他的作品生不逢時,擺在書店無人問津,中央文壇更忽視了這個身在北方落後農村默默無聞的詩人。 三十七歲時留下大批手稿,告別了他短暫的人生。1982年岩手縣花捲市,別具一格的宮澤賢治紀念館正式開館,參觀者絡繹不絕。 宮澤賢治的作品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散布在英國、德國、瑞典、印度、中國、韓國、北朝鮮等各地,這些國家的學者還時常赴日進行宮澤賢治研究。日本國內的宮澤賢治研究團體則無計其數。
(五) 威廉·豪夫
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世界最著名的童話作家之一,其作品帶有明顯的諷世意味。亦是德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在德國文學史上是個彗星似的人物。他生於1802年11月29日,1824年在神學院畢業後,當了家庭教師,同時也為孩子們寫童話,這樣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1827年11月18日,他因病逝世,年僅25歲。他的作品大都是他逝世前一兩年寫成的,主要有長篇小說《列希登斯泰因》(1826)、《藝術橋畔的女乞丐》(1826)、《皇帝的畫像》(1827)等。在他的整個創作中,童話創作佔有重要地位,並使他舉世聞名。他的童話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代表作推薦:長鼻子矮人 年輕的英國人 冷酷的
(六) 米切爾·恩德
米切爾·恩德Michael Ende 德國作家,曾做過演員,1954年開始劇本寫作,五十年代末開始為孩子創作,七十年代後聞名世界。第一部《小圖丁傑姆和司機魯卡斯》(1960)獲得聯邦德國少年兒童文學獎,1974年又因中篇幻想小說《莫莫》(即毛毛,該書自1973年出版以來己被譯成30多種文字,發行達數千萬冊,風靡全世界。)第二次獲獎。1979年出版的《講不完的故事》曾被定為少年一代的必讀書
(七) 懷特
E.B.懷特(1899-1985),美國當代著名散文家、評論家,但在許多中國讀者的印象中,懷特是一位最出色的童話作家。他的《夏洛的網》令無數看過的人無法忘懷——不僅僅對於孩子們如此。懷特共寫了三部童話,分別是《小老鼠斯圖爾特》(1945),《夏洛的網》(1952),《天鵝的喇叭》(1970)。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夏洛的網》,至今已經發行500萬冊以上,擁有20多種文字的譯本。在美國1976年《出版周刊》搞的一次讀者調查中,這本童話位居"美國十佳兒童文學名著"中的首位,可見它受歡迎的程度。曾有一個小讀者寫信問他,你的童話故事是真的嗎?懷特去信回答:"不,他們是想像出來的故事--但是真的生活也不過是生活的一種罷了--想像里的生活也算一種生活。
(八) 安房直子
之前發過安房直子的童話集,懶得麻煩貼出鏈結,這里直接就再發一次吧。 安房直子,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1943年生於東京。1962年發表《月夜的風琴》走上童話創作之路。她為人深居簡出,評論說她的童話就和她本人一樣,「如同自家後院角落的一朵蒲公英」,清淡雋美。有評論家稱其作品如同「在院子的一隅默默地開放的花朵」,她的作品最大的特徵是想像,是「將現實沉入幻想世界的底層,很難劃分出一條明晰的現實與幻想的分界線」。她說她喜歡寫幻想小說,是因為太喜歡在幻想與現實的境界之間那種微妙地變化著的彩虹一般的顏色了。她說描繪那個境界線,讓她著迷。她的主要作品有《被施了魔法的舌頭》《風與樹的歌》《手絹上的花田》《白鸚鵡的森林》《銀孔雀》《紫丁香大街的帽子店》《黃昏海的故事》《天鹿》《遙遠的野玫瑰村》《花香小鎮》《冬吉和熊的故事》《山的童話:風的旱冰鞋》《狗尾草的原野——豆腐店主的故事》《紅玫瑰旅館的客人》《直到花豆煮熟為止——小夜的故事》等,其中《風與樹的歌》曾獲「第二十二屆小學館文學獎」,《遙遠的野玫瑰村》曾獲「第二十屆野間兒童文藝獎」,《山的童話:風的旱冰鞋》曾獲「第三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直到花豆煮熟為止——小夜的故事》曾獲「第二屆廣介童話獎」。 (轉載自新浪) 目錄: 中篇童話:手絹上的花田 風的旱冰鞋 月夜的桌布 小小的藤箱 醬蘿卜之夜 峽谷旅店 櫻花飄雪 艾蒿原野的風 天狗送的紙牌 誰也看不見的陽台 狐狸的晚餐會 鳥 小狐狸的窗戶 藍色的花 天藍色的搖椅 北風的藍手帕 施了魔法的舌頭 狐狸的窗戶 白鸚鵡的森林 小鳥和玫瑰 黃昏海的故事 遙遠的野玫瑰村 銀孔雀 花椒娃娃 誰也不知道的時間 有天窗的屋子 花香小鎮 野玫瑰的帽子 螢火蟲 西風廣播電台 來自大海的電話 花香小鎮 秋天的風鈴 小小的金針 不可思議的文具店
Ⅲ 《黃昏海的故事》是誰的書
安房直子(1943—1993),本名峰岸直子 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1943年生於東京。日本女子大學國文科畢業。1962年發表《月夜的風琴》走上童話創作之路。成名作為1970年的《花椒孩子》。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從此走上幻想小說創作之路。
Ⅳ 安房直子的童話哪部最經典
我覺得 樹與風的歌 不錯。 風中的顏色,樹上的年輪——讓我們透過那小狐狸的窗戶看看自己的一生吧!讓我們閉上眼睛去仰望天空吧!讓我們用一百年的孤獨換取一夜的歡樂吧!生命如此神奇,為何我們還要追求生命之外的魔力? 還有花香小鎮真得很好 騎著黃色自行車的少女,帶走的是秋日最後一支樂曲。然而,「不論是誰,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小提琴。」只要心中的小提琴沒有失去,誰又能夠奪走縈繞在我們心中的音樂和芬芳?當信看著遠去的少女們,感到她們獲得了自由的時候,其實,他的心也和飛舞的丹桂花一樣,終於自由了…… 遙遠的野玫瑰也很好, 香香甜甜,開在平原小河間的野玫瑰,香香甜甜,撒著玫瑰花的豆沙糯米團子,香香甜甜,藏在老奶奶心裡的一個夢……浸泡在清水裡的豆子,只要加上一片玫瑰花瓣,就可以變得柔軟;浸泡在寂寞里的生活,只要加上一個玫瑰色的夢,就可以變得幸福…… 本人也很喜歡安房直子的作品耶... 譯者彭懿曾這樣評價過安房直子,(本人認為非常准確):「安房直子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女人,她一生淡泊,深居簡出,甚至拒絕出門旅行。但她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山野菊花似的短篇幻想小說,如夢如幻,精美至極,猶如一首首空靈雋永的短歌。她總是從一個溫柔女性的視點出發,把淡淡的哀愁融入到自己那甘美、詭異的文字當中,寫出一個個單純得近乎透明但卻又讓人感受生命的愴痛與詩意的故事。」
Ⅳ 安房直子共發表了多少童話
安房直子,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1943年生於東京。1962年發表《月夜的風琴》走上童話創作之路。成名作為1970年的 《花椒孩子》。她的童話代表作還有《手絹上的花田》、《北風遺忘的手絹》、《風和樹的歌》《遙遠的野薔薇村》、《山的童話·風溜旱冰》、《誰也看不見的陽台》等。她為人深居簡出,評論說她的童話就和她本人一樣,「如同自家後院角落的一朵蒲公英」,清淡雋美。
*安房直子專輯*
代表作推薦:
中篇童話 《手絹上的花田》
短篇童話 小狐狸的窗戶
線上作品閱讀:
短篇童話
風的旱冰鞋(童話集,21世紀出版社1999年出版)
風的旱冰鞋
月夜的桌布
小小的藤箱
醬蘿卜之夜
峽谷旅店
櫻花飄雪
艾蒿原野的風
天狗送的紙牌
誰也看不見的陽台
狐狸的晚餐會
鳥
小狐狸的窗戶
藍色的花
天藍色的搖椅
北風的藍手帕
施了魔法的舌頭
狐狸的窗戶
白鸚鵡的森林
小鳥和玫瑰
黃昏海的故事
遙遠的野玫瑰村
銀孔雀
花椒娃娃
誰也不知道的時間
有天窗的屋子
花香小鎮
野玫瑰的帽子
螢火蟲
西風廣播電台
來自大海的電話
花香小鎮
秋天的風鈴
小小的金針
不可思議的文具店 NEW
Ⅵ 童話故事蘿卜回來了讀後感600字小學一年級
讀書網或者書店有... 線上作品閱讀:短篇童話 風的旱冰鞋(童話集,21世紀出版社1999年出版)風的旱冰鞋 月夜的桌布 小小的藤箱 醬蘿卜之夜 峽谷旅店 櫻花飄雪 艾蒿原野的風 天狗送的紙牌 誰也看不見的陽台 狐狸的晚餐會 鳥 小狐狸的窗戶 藍色的花 天藍色的搖椅 北風的藍手帕 施了魔法的舌頭 狐狸的窗戶 白鸚鵡的森林 小鳥和玫瑰 黃昏海的故事 遙遠的野玫瑰村 銀孔雀 花椒娃娃 誰也不知道的時間 有天窗的屋子 花香小鎮 野玫瑰的帽子 螢火蟲 西風廣播電台 來自大海的電話 花香小鎮 秋天的風鈴 小小的金針 不可思議的文具店NEW
Ⅶ 日本女作家 安房直子
狐狸的窗戶
作者:安房直子
忘了是哪一天,是我在山上迷路的故事。我正要回自己的山中小屋去,在熟悉的山路上。,我扛著槍,獃獃地走。對了,那時我完全是迷迷糊糊的,漫無邊際的想著以前我最喜歡的那個女孩子。
拐了一個彎,突然,我覺得天空特別耀眼,就像是擦亮了的藍玻璃……這時,地面也有點淡藍。
「咦?」
我悚立了,眨了兩下眼睛。啊,那兒不是往常見慣了的杉樹林,而是寬廣的原野,同時,還是一片藍色桔梗花的花田。
我屏住氣息。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怎樣走錯了路,才猛然來到這樣的地方來了嗎?首先,這座山上,曾經有過這樣的花田嗎?
(馬上返回去!)
我命令自己。那景色過於美麗,使我有些害怕了。
但是,那兒吹著很好的風,桔梗花田一望無際,就這樣返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只休息一小會兒吧。」
我在那裡坐下來,擦著汗。
忽然,眼前一閃,有白色的東西在跑。我呼地站了起來。一排桔梗花唰唰搖動,那白色的動物,象皮球滾動一樣地跑。
確實是白狐狸,還象是小孩子。我端起槍在後面追。
沒想到,它跑得可真快,我拚命跑也追不上。「叭」給它一槍,那當然好,可我想盡量發現狐狸的窩,而且把在那兒的大狐狸殺掉。但小狐狸跑到稍高的地方,猛一下鑽進花叢,消逝了身影。
我目瞪口呆地站住身,象是看丟了白天的月亮。我被它巧妙地甩開了。
這時候,身後傳來奇怪的聲音:
「您來了。」
我吃一驚,回頭看去,那兒有個小小的商店,門口有塊藍色招牌,寫著:「印染·桔梗店」。招牌下面,規規矩矩地站著一個腰圍藏青色圍裙的小店員。我馬上明白了。
「哦,是剛才那小狐狸變的。」
一股好笑,從我心胸深處一個勁往外涌。我想:哼,我裝著上當,把狐狸捉住吧。於是,我竭力陪著笑臉說:
「能不能讓我休息一會兒?」
變成店員的小狐狸眯然一笑:
「請,請。」把我領進店內。
店裡是泥土地房間,整齊地放著五把白樺木做的椅子,還有漂亮的桌子。
「這不是很好的商店嗎?」
我坐在椅子上,摘下帽子。
「是,托您的福。」
狐狸恭恭敬敬地端來茶。
「這印染店,到底是染什麼的?」
我半開玩笑地問。狐狸猛然從桌子上拿起我的帽子:
「是,什麼都能染。這樣的帽子,也能染成漂亮的藍色。」
「不像話!」
我慌忙拿回帽子。
「我不想戴藍色的帽子。」
「是嗎?那麼,」狐狸不住地大量我的穿戴,說:「這圍巾怎麼樣?還有,襪子怎麼樣?褲子、上衣、毛衣,都能染成漂亮的藍色。」
不過,我又想,大概人和狐狸都一樣吧,狐狸一定也希望得到報酬,總之,想把我當成顧客來接待吧。
我獨自點了點頭。連茶都給端來了,我卻什麼貨也不定,覺得不太合適。我想,讓它染染手絹怎麼樣,就把手插進兜里。這時,狐狸發出異常的尖聲:
「對了,對了,給你染手指頭吧!」
「手指頭?」我發火了,「染手指頭,受得了嗎?」
沒想到,狐狸眯然一笑:
「喏,客人,染手指頭,是特別了不起的事呀!」
說罷,把自己的雙手,伸展在我的眼前。
兩只小小的擺手,只有大拇指和食指,染得藍藍的。狐狸把兩手靠在一起,用染藍的四根手指頭,組成菱形得窗戶,然後,把窗戶家在我眼上,快樂地說:
「喏,請您看一看吧!」
「嗯嗯?」
「我發出不感興趣的聲音。」
「哎,請您只看一小會兒吧。」
於是,我不情願地往窗戶里瞧,接著,大吃一驚。
用手指頭組成的小窗戶里,能看到白色狐狸的身姿。那是一隻美麗的狐狸媽媽,輕輕地豎著尾巴,一動不動地坐著。那使人感覺到,在窗戶里,緊緊嵌上了一幅狐狸的畫。
「這、這究竟是。。。」
我過於吃驚,連聲音也出不來了。狐狸凄然地說:
「這是我的媽媽。」
「……」
「很早以前,『嗒——』地挨了一下。」
「『嗒——』地?是槍?」
「是,是槍。」
狐狸無力地垂下雙手,低下了頭。它根本沒注意到暴露了自己的正身,接著說:
「盡管那樣,我還是想再一次見到媽媽。我想再一次看到死去的媽媽的身影。這就叫做人情吧?」
我一邊想著事情有點可哀了,一邊「嗯嗯」地點頭。
「後來,也是這樣的秋天日子,風唰唰地吹著,桔梗花齊聲說:『染你的手指頭吧,再組成窗戶吧!』我就把好多桔梗花堆在一起,用花汁染了我的手指頭。這么一來,瞧,喏。」
狐狸伸出雙手,又組成窗戶。
「我不再寂寞了,因為,從這窗戶里,我什麼時候都能看見媽媽。」
我十分感動,點了好幾次頭。實際上,我也是獨自一人。
「我也想要這樣的窗戶啊!」
我發出孩子般的聲音。狐狸露出高興的受不了的樣子:
「那麼,馬上給您染吧!請把手伸在那兒。」
我把雙手放在桌子上。狐狸拿來盛著花汁的盤子和筆。接著,它用筆蘸滿藍色的水,慢慢地、仔細地給我染手指頭。一會兒,我的大拇指和食指變成了桔梗色。
「哎,染好了,請趕緊組成窗戶看吧!」
我的心撲通撲通直跳,組成了菱形的窗戶,然後,戰戰兢兢地架在眼睛上。
突然,我這小小的窗戶里,映出一個少女的身影。穿著帶花紋的連衣裙,戴著有飄帶的帽子。那時我熟悉的面孔。她眼睛底下,有個黑痣。
「呀,這不是那孩子嗎?」
我跳了起來。那是我從前特別喜歡,而現在絕不可能見面的少女。
「喏,染手指頭,是好事吧?」
狐狸極其天真地笑了。
「啊,真是了不起!」
我想付點報酬,就去摸衣兜,但,一分錢也沒有。我對狐狸說:
「不巧,我一點錢也沒有。不過,要是東西,我什麼都可以給,帽子,上衣,毛衣,圍巾,都行。」
狐狸說:
「那,請把槍給我吧。」
「槍?那可有點……」
麻煩啦,我想。可是,一想起剛剛得到的了不起的窗戶,我對槍絲毫也不覺得可惜了。
「好,給你吧!」
我慷慨地把槍給了小狐狸。
「承您照顧,多謝。」
狐狸連忙一鞠躬,接過槍,然後送給我一些蘑菇,作為禮物。
「請今天晚上做湯用把!」
蘑菇早已裝在塑料袋裡。
我向狐狸打聽回家的。狐狸告訴我,這商店後面就是杉樹林,在林中走三百米,就到了我的小屋。我向它道過謝,照它所說,轉到商店後面。一看,那兒有熟悉的杉樹林。林中漏撒著閃閃的秋日的陽光,又暖又靜。
「嗯。」
我佩服極了。我一向以為特別熟悉的山,卻居然會有這樣的秘密道路,而且,還有那樣美麗的花田和親切的狐狸商店……我的心情變得十分舒暢,「嗚嗚」地哼著歌,一面走,一面又用上首組成窗戶。
這一回,窗戶裡面下著雨。細細的霧雨,一點聲音也沒有。
那深處,朦朧地看見了我懷戀的庭院,面對庭院,有個套廊。那下邊,扔著被雨淋濕了的小孩子的長靴。
(那是我的!)
我猛然想了起來,接著,心兒撲通撲通地跳開了。我覺得,我的媽媽馬上回來收拾長靴。她穿著罩衣,蒙著白毛巾:
「呀,多不好,隨便亂扔!」
我甚至彷彿聽見了那聲音。院子里,有媽媽種的小菜園,一團青色的紫蘇,也淋著雨。啊,莫不是媽媽想摘菜葉,要到院子里來嗎……
家裡有一點亮。點著電燈,混著無線電的音樂,斷斷續續地傳來兩個孩子的笑聲。那時我的聲音,另一個,是死了的妹妹的聲音……
「呼——」我大嘆一口氣,放下雙手,不知為什麼,我特別悲哀了。孩子時期,我的家被火燒掉,那院子,現在已經沒有了。
盡管那樣,我卻有了極其出色的手指頭。要永遠珍惜這手指頭,我想著,在林中道路上走。
不料想,回到小屋,我首先乾的事是什麼呢?
啊,我完全無意識地洗了自己的手,這是長期養成的習慣。
「不好!」當我剛想起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藍色立即褪掉了。洗干凈了的手指頭,不管怎樣組成菱形的窗戶,裡面只能看到小屋的天花板。
那天晚上,我忘記了吃狐狸送的蘑菇,失望地垂著頭。
第二天,我想再到狐狸家去,請它給染染手指頭。於是,作為謝禮,我做了好多夾肉麵包,到杉樹林里去了。
但是,不論在杉樹林里怎麼走,仍然是杉樹林。桔梗花田什麼的,哪兒也沒有。
後來,有好幾天,我都在山中徘徊。只要有一點似乎是狐狸的叫聲,只要森林裡可能有白影子閃動,我就直起耳朵,一動不動地向那個方向搜索。可是從那以後,我一次也沒有遇到狐狸。
我不時地用手指頭組成窗戶看。我想,沒准兒會看到什麼。人們常笑我:你可真有個怪習氣呀!
Ⅷ 安房直子寫的作品共發表了幾本書
安房直子(1943—1993),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1943年生於東京。日本女子大學國文科畢業。1962年發表《月夜的風琴》走上童話創作之路。
安房直子主要作品目錄:
1958年《氣球》童話(青蟲》3)
1959年《變成星星的孩子》童話(《生田文 藝》4)
1962年《月夜的手風琴》(《目白兒童文學》1)
1969年《花椒娃娃》(《海盜》14)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
1971年《被施了魔法的舌頭》童話集(岩崎書店)《北風遺落的手帕》獲選為Sankei兒童出版文化賞推薦圖書。
1972年《風與樹的歌》獲第二十二屆小學館文學獎。
1973年《手絹上的花田》(茜書房)《白鸚鵡的森林童話集》〔含《雪窗》 、《白鸚鵡的森林 》、《鶴之家 》、《野玫瑰的帽子 》、《線球 》(築摩書房)
1974年《白白的\白白的圍巾的故事》(小學館)
1975年《狐狸的窗戶》童話集 《銀孔雀》童話集 《紫丁香大街的帽子店》《夢的盡頭》繪本
1976年《白色的腳印》 《白樺餐桌》 《狐狸的晚餐會》
1977年《嘰里咕嚕山谷的小老鼠》繪本 《狐狸的窗戶》繪本 《手絹上的花田》童話集 《黃昏海的故事》童話集
1978年《是誰搖響了鈴鐺》《黃色的斗篷》 《樹葉魚》
1979年《天鹿》 《沉默的兔子》
1980年《雨天的喇叭》 《南島的魔法故事》童話集 《春風的太鼓》獲厚生省 (相當於衛生署) 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
1981年《誰也看不見的陽台》童話集《遙遠的野玫瑰村》獲野間兒童文學獎。(中文版,時報出版,獲新聞局2004年度第22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 台北市立圖書館第4647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
1983年藍色的花》繪本 花香小鎮》童話集
1985年 山的童話《風的溜冰鞋》得到第三屆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
1988年《兔子屋的秘密》獲第二屆紅鳥插畫獎。
1991年《直到花豆煮熟——小夜物語》獲第二屆廣介童話獎。時報出版另出版有∶《白鸚鵡的森林》(獲新聞局2004年度第22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文學語文類)。《銀孔雀》(台北市立圖書館第4647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黃昏海的故事》。
代表作推薦:
中篇童話 《手絹上的花田》
短篇童話 小狐狸的窗戶
線上作品閱讀:
短篇童話 風的旱冰鞋(童話集,21世紀出版社1999年出版)
風的旱冰鞋
月夜的桌布
小小的藤箱
醬蘿卜之夜
峽谷旅店
櫻花飄雪
艾蒿原野的風
天狗送的紙牌
誰也看不見的陽台
狐狸的晚餐會
鳥
小狐狸的窗戶
藍色的花
天藍色的搖椅
北風的藍手帕
施了魔法的舌頭
狐狸的窗戶
白鸚鵡的森林
小鳥和玫瑰
黃昏海的故事
遙遠的野玫瑰村
銀孔雀
花椒娃娃
誰也不知道的時間
有天窗的屋子
花香小鎮
野玫瑰的帽子
螢火蟲
西風廣播電台
來自大海的電話
花香小鎮
秋天的風鈴
小小的金針
不可思議的文具店 NEW
相關資料 安房直子談創作
安房直子主要作品目錄與生平年表
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安房直子簡介
安房直子作品封面與插圖集錦
安房直子和她的那片魅幻森林,還有天國…… /彭懿
遠離塵囂的美麗精靈:安房直子 /彭懿
安房直子:描寫夢幻美的高手 /彭懿
安房直子——靈異的化身 /瑞格魯斯
此世的冥想
美麗的碎片——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戶》及其它
我知道我要活下去——評安房直子與吉本·芭娜娜
首次集中推出安房直子幻想小說代表作
紅泥巴與阿甲書評
大陸引進作品
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譯者彭懿。
《安房直子幻想小說代表作》系列:
包括《花香小鎮》、《風與樹的歌》、《白鸚鵡的森林》、《遙遠的野玫瑰村》、《銀孔雀》、《黃昏海的故事》
Ⅸ 安房直子寫過什麼童話
【童話作品】
1958年《氣球》童話(青蟲》3)
1959年《變成星星的孩子》童話(《生田文 藝》4)
1962年《月夜的手風琴》(《目白兒童文學》1)
1969年《花椒娃娃》(《海盜》14)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
1971年《被施了魔法的舌頭》童話集(岩崎書店)《北風遺落的手帕》獲選為Sankei兒童出版文化賞推薦圖書。
1977年《嘰里咕嚕山谷的小老鼠》繪本 《狐狸的窗戶》繪本 《手絹上的花田》童話集 《黃昏海的故事》童話集
1978年《是誰搖響了鈴鐺》《黃色的斗篷》 《樹葉魚》
1979年《天鹿》 《沉默的兔子》
1980年《雨天的喇叭》 《南島的魔法故事》童話集 《春風的太鼓》獲厚生省 (相當於衛生署) 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
1981年《誰也看不見的陽台》童話集《遙遠的野玫瑰村》獲野間兒童文學獎。(中文版,時報出版,獲新聞局2004年度第22次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台北市立圖書館第4647梯次好書大家讀入選好書。)
1983年《藍色的花》(繪本)《花香小鎮》童話集
【作者簡介】
安房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她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女人,她一生淡泊,深居簡出,甚至拒絕出門旅行。但她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山坡野菊花似的短篇幻想小說,如夢如幻,精美至極,猶如一首首空靈雋永的短歌。
1943年出生於東京都新宿區。第二年成為安房喜代年與久子的養女,遷居至香川縣高松市。18歲進入日本女子大學國文系。從讀大學起師事於詩人、評論家、翻譯家山室靜,旁聽北歐兒童文學講座,長達七、八年之久。在雜志《目白兒童文學》創刊號(1962)上發表《月夜的風琴》,開始走上童話創作之路。此後,在同雜志的每期上發表作品。大學畢業後,成為以日本女子大學畢業生為核心而創立的同人雜志《海盜》的同人。從事編輯工作的同時,發表童話作品。這個雜志與《目白兒童文學》一起成為童話作家安房直子誕生的母體。1966年發表《綉球花》。1968年與峰岸明結婚。1970年發表在《海盜》上的《花椒孩子》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秀獎,是她作為童話作家的成名作。1972年,《北風遺忘的手絹》成為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的推薦圖書。1973年,《風和樹的歌》獲第二十二屆「小學館文學獎。1982年,童話集《遙遠的野薔薇村》獲野間兒童文學獎。1985年,《山的童話·風溜旱冰》獲新美南吉兒童文學獎。其代表作還有《手絹上的花田》《遙遠的野薔薇村》《誰也看不見的陽台》等。《春風的太鼓》獲厚生省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特別推薦;《遙遠原野的村子》獲第二十屆「野間兒童文藝獎」;《直到花豆煮熟──小夜物語》獲第二屆廣介童話獎。 1993年2月25日因患肺炎去世,享年50歲。
安房直子從創作之初始終如一地構築幻想的世界,將現實空間和異次元空間編織一體的巧妙精心的故事構思,以及充滿理性和新鮮感覺的靜謐和諧的文體,這已經成為安房直子的童話藝術風格的定論。安房直子傾倒於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英國童話作家法傑恩以及宮澤賢治,創造出了稍許纖巧、控制適度的獨特的童話世界,並在美麗豐滿的幻想世界的深層,將對現實世界的深刻認識化作文學的象徵
Ⅹ 介紹我國的一個名族,不少於400字。幫幫忙,我會給分的
不可以復制我的!誰復制打誰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咸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人口570.42萬(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已的語言,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接近彝語支。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從事農業。織綉藝術是土家族婦女的傳統工藝。土家族的傳統工藝還有雕刻、繪畫、剪紙、蠟染等。土家織錦又稱「西蘭卡普」,是中國三大名錦之一。
土家族愛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擺手歌、勞動歌、盤歌等。傳統舞蹈有「擺手舞」、「八寶銅鈴舞」及歌舞「茅古斯」。樂器有嗩吶、木葉、「咚咚喹」、「打傢伙」等。
禮儀主要有: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節到土家人家裡做客,主人還會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兩面金黃開花時,吹拍干凈,往裡灌白糖或蜂蜜,雙手捧給客人。有的地方給客人吃糍粑還有些講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給客人後,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過就咬,這時主人會搶回去吹打拍凈,蘸上糖再給客人。
1957年9月成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84年11月設立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日常食俗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酸辣椒炒肉視為美味,辣椒不僅是一種菜餚,也是每餐不離的調味品。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閑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節慶、禮儀食俗 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染成紅、綠色,晾乾而成),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豬肉合菜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大菜。每年農歷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重陽節打粑粑,女兒「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樑拋粑粑。節日里饋贈親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還有高梁粑粑、小米粑粑、包穀粑粑等。臘肉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過,將大塊的豬肉用鹽、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掛在火炕上,下燒柏樹枝田,煙熏而成。有的戶臘肉存放兩三年。切成塊狀的臘肉,肉質緊湊,呈殷紅色,噴香誘人。逢年過節或親朋臨門,滿桌的菜餚中,正上方必擺臘肉。土家族十分好客,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饊,然後再以美酒佳餚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蓋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蓋住碗口,下面裝有精肉和排骨。為表示對客人尊敬和真誠,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來裝。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於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迴避八和十。土家族置辦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餘均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過後辦的席桌)、參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襯(4個盤子、5個碗,均為葷菜)。入席時座位分輩份老少,上菜先後有序。土家族的飲酒,特別是在節日或待客時,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見的是用糯米、高梁釀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數不高,味道純正。
祭祀食俗 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豬頭、團饊、粑粑、雞鴨和五穀種等。有的在每餐飯前,先用筷子夾少量的菜插在飯上敬默一會兒,表示請已故先人先吃,然後自己才開始食用,農歷六月六日為祭土王,每個村寨都要設擺手堂,將豬頭、果品等祭品放擺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雞鴨設筵宴客。此外,土家族還敬灶神、土地神、五穀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時祭魯班,祭品除酒魯班,祭品除酒肉外,還要一隻大公雞。
典型食品 土家族人最愛吃粑粑(糍粑)臘肉、油茶等食品,此外還有:合菜,土家族逢年過節最常吃的菜,時常同包穀燒酒一起上桌;團饊,土家族風味小吃,用糯米飯加工後炸制而成,常用來泡水當茶為客人洗塵;綠豆粉(米粉),用大米綠豆等原料製成;油炸粑,又名油香或「燈盞窩」,是以大米、黃豆為主要原料炸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