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古代歐洲盔甲帽子帶犄角

古代歐洲盔甲帽子帶犄角

發布時間:2021-06-05 22:41:17

㈠ 古代歐洲士兵的鎧甲都是包裹全身甚至臉部的,而且還是全鐵制的,那麼都刀搶不入了還怎麼

你這個要從2個方面去回答了。
1:如果是你,那麼你是希望你自己的士兵死了?還是希望他們活。那麼你肯定會讓他們防禦號,所謂防禦是戰勝的基本條件。
2: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如果不打了,那還怎麼搶土地?那還要士兵干什麼

但是鎧甲都是會被刺穿的,只不過是你自己以為罷了。打個比方,你如果從13樓摔下來,你戴著50成盔甲,你會死嗎?當然會了

望採納,謝謝了!

㈡ 這種帽子哪有賣的,頂上有兩個犄角

蒙古

㈢ 日本古代將軍盔甲頭上為何有兩個大角,有什麼特殊作用

日本戰國時期,武士盔甲的種類非常多,而且造型也千奇百怪,特別是有一種頭盔上面還長著兩個巨角,難道不怕影響打仗么,其實感覺日本武士盔甲的設計感還是挺強的,雖然不知道實用性怎麼樣,但震懾力十足,一般也只有首領會穿戴如此復雜的盔甲,象徵意義肯定是要大於實際作用的。

我們熟悉的有大水牛脅立兜(黑田長政),馬蘭後立付兜(豐臣秀吉),至於做成又高又長的鏟形的前立更為常見。還有N多奇怪到爆的立物。總之一句話——“立不驚人死不休”。人類的歷史就是戰爭的歷史,戰爭的歷史就是武器發展的歷史。最好的防禦是進攻。防禦性武器永遠趕不上進攻性武器的步伐。要是那個街上賣矛盾的楚國人再多活幾百年,他絕對早已放棄賣盾的生意。日本的武器發展也是一樣,鋒利的日本刀走在甲胄的前面。先簡單說下日本甲胄的種類。大和民族是個好勇鬥狠的民族,古代戰爭殺戮不斷,隨之帶來花樣繁多的甲胄庫。

㈣ 以前乾脆面帶的圖片頭上帶犄角帽子,叫什麼

魔法士

㈤ 介紹一下古代各國的盔甲

別的國家我不熟悉,我單說日本的吧,這方面我略懂一點。

日本的盔甲從古到今分為如下幾種:

接下來我一個一個的說吧,

短甲:短甲是日本古墳時代~奈良時代里使用的盔甲,便於騎馬打仗也可用於步戰,造型沒什麼獨特的地方,材質有皮革、鋼鐵甚至木頭片,防護力有限,但造價便宜,屬於輕便盔甲。

掛甲:掛甲同樣是日本古墳時代~奈良時代的盔甲,但是比短甲明顯更加高級,使用者往往也是貴族(因為掛甲很貴)。不過掛甲主要是用來作步戰的,材質是由鐵與皮革組成,屬於重型盔甲。見下圖:

基本就這樣,現在懂了吧?

㈥ 我看了一篇文章,上面說古代歐洲的盔甲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同時也是防護能力最強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宋朝重裝步人甲
甲胄根據《武經總要》的步人甲甲胄插圖進行復原。盾牌也出自《武經總要》,手中長兵為刈手斧。

㈦ 歐洲古代盔甲的穿著

早期的鎖鏈甲很容易裝配,就像穿毛衣一樣,從頭頂套上身。晚期的板甲比較復雜,需要穿一件特製的「武裝緊身衣」,雙臂、雙肩和背後都有皮製的連接帶。穿一套板甲是很麻煩的事,不過騎士們都由伺從代勞。如此只需幾分鍾便可武裝完畢,必要時也能迅速卸下。騎士們通常由下往上的穿著盔甲,最後才是頭盔,十五世紀的盔甲都是如此。十六世紀後,盔甲的各部分都由皮帶或鉚釘互相連接,從而淘汰了武裝緊身衣。
武裝緊身衣
在兩臂上各有一條柔軟的皮製武裝帶,用來緊密連接部分盔甲,所以武裝緊身衣是穿盔甲的必需品。另外,上腰脅與膀臂下部的鏈甲,是用來遮掩盔甲所不能及的身體活動部分。
鋼鞋、護脛甲和腿甲
鋼鞋(腳)和護脛甲(小腿)是一個整體,大腿甲是用鋼片甲組合而成,這樣騎士在馬上就可以活動雙腿。連接腿甲與脛甲之間是一小塊護膝甲。膝甲的側面是一片關節保護甲,保護側翼。
鏈甲裙
鏈甲裙環繞在腰間,保護腹股溝。因為這一部分不能被外層盔甲完全覆蓋,騎士在馬上需要靈活的腰部。用柔軟的鏈甲同時可以保護馬鞍受損。
背甲
堅實的背甲,下面的那部分是用來防禦刀劍對臀部和大腿上部的攻擊。用皮帶固定背甲。穿起來恐怕不太舒服。
胸板甲
這一塊是整套護甲最堅固的部分,它要承受大部分的攻擊。胸甲與背甲合稱Cuirass(裝甲板),它們不僅在腰部用皮帶連接,在肩上也有連接處。
肩甲、臂甲、腋甲、腕甲、肘甲。
這里是上身的主要保護區,每塊護甲的名稱都是有它所保護的區域而得名。基本上都是用武裝帶連接固定。實戰中證明,保護良好的膀臂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受傷,雖然它們的裝配過程很復雜。
武器帶、匕首、長劍
武器帶是讓騎士懸掛各種物品的腰帶。圖中的騎士左邊掛著長劍,右邊是一把鋒利的短劍,用於近身搏鬥時,刺敵要害。
頸甲
頸甲遮住咽喉和一半臉,保護身體最柔弱的地方。因為近戰中,頸部是敵人的首要攻擊目標。這種頸甲在德國特別流行。
馬刺、頭盔
馬刺用於刺激戰馬的敏感部位,增加它的活力。德國式的頭盔大而舒適,裡面有一層厚棉墊。掩護耳和後腦。為了防止作戰中被敲掉頭盔,就用皮帶扎緊下齶。這就是兩次大戰德國兵頭盔的祖先

㈧ 我看到西方古代的士兵都穿著厚厚的盔甲,劍刺不進,那麼怎麼殺敵

西方中世紀那中看著像是中國雙刃劍的武器其實是刀。歐洲武士使用這種武器基本靠砍和砸,即使一下砍不進去多砍兩下還是可以重傷對方的。還有,穿著厚重盔甲的一般是重裝騎兵或步兵,他們被擊倒後的確很難站起來,這時候就可以用長矛等刺擊兵器補上最後一擊。如果是遠距離的話對付重裝騎兵/步兵也可以用弩箭或者火炮,後者的威力不必多言,而弩的穿透力要對付那種盔甲還是沒問題的。

㈨ 歐洲古代的盔甲頭盔上眼睛處就一條縫看得清楚嗎這樣怎麼打戰

可以看,只是視野和活動會很受限制。但是看正面沒問題,只是看側面會看不清,這個就和透過小孔看外面是一樣的,你在外面看不清裡面,但你在裡面看外面就很清楚,只不過側面等等看不到罷了,不過相對於它提供的防護,視野受限的缺點也可以忽略不計。

與古代歐洲盔甲帽子帶犄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穿酒紅色衣好看嘛 瀏覽:449
低領蕾絲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48
藕粉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352
成都哪兒有賣改良版旗袍 瀏覽:246
上海羽絨服做內襯多少錢 瀏覽:626
明代帽子種類 瀏覽:289
淺藍色短袖應該配什麼褲子 瀏覽:981
實驗二小通州分校校服 瀏覽:792
帽子上的標識大全 瀏覽:28
突然想在淘寶買一件校服 瀏覽:839
黑色裙子穿什麼鞋子好看圖片 瀏覽:85
屁股大扁應該穿什麼褲子 瀏覽:859
女士紫紅色寒版風衣配啥褲子好看 瀏覽:888
秦嵐生日旗袍霍思燕 瀏覽:7
廣東白雲學院要穿校服 瀏覽:652
南師附中行知分校的校服 瀏覽:682
我看校服改樣 瀏覽:227
摩卡色內衣配黑色外套好看嗎 瀏覽:750
時尚佳人女裝什麼意思 瀏覽:529
補課班校服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