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宋代平民帽子

宋代平民帽子

發布時間:2021-08-09 05:56:44

『壹』 請問宋代的這種帽子什麼

應該是東坡巾

『貳』 南宋所戴的帽子怎樣稱呼宋朝的男人們頭上

襆頭
亦名折上巾.又名軟裹.一種包頭的軟巾.相傳始於北周武帝.始名帕頭,至唐始稱為襆頭.初以紗羅為之,後因其軟而不挺,乃用桐木片作一山子衫在紗內,使頂高起.裹襆頭時除在額前打兩結外,又在腦後紮成兩腳,自然下垂.後取消前面的結,又用銅、鐵絲為干,將軟腳撐起,成為硬腳.唐時皇帝所用襆頭硬腳上曲,人臣則下垂.五代漸趨平直.至宋,襆頭以藤織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以漆,稱為「襆頭帽子」,可以隨意脫戴.其式樣有直角

『叄』 《清平樂》里男性會戴各種帽子,這在宋朝有什麼講究

在宋朝的時候帽子也分很多種,而且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帽子,宋朝人在上朝的時候都會穿官服,顏色都比較單一,頭上都會戴著一頂烏黑色的烏紗帽,兩邊會有長長的兩個耳朵,那帽子代表的就是官員,所以大家在說丟了烏紗帽的時候,也就是說會把自己的官位丟了,那麼並不是從宋朝時才興起的,而是在明朝的時候就開始了,但是到宋朝的時候,把烏紗帽旁邊的雙翅變成了硬質的,這樣也是防止大臣們在上朝的時候交頭接耳,也是為了約束朝臣們在朝中上朝時候的行為。

清平樂裡面的服裝道具基本上都是按照歷史上的記載來設定的,不管是輻射還是顏色,都非常接近於歷史,所以這部劇播出之後受到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一部好的電視劇就應該力求與還原歷史。

『肆』 宋朝帽子圖片

宋朝官員的帽子叫長翅帽,據說是趙匡胤發明的,為了不讓官員上朝時同身邊的人說話

『伍』 古代平民最常用的 帽子

你問的是哪個朝代?各個時期是不一樣的,建議去看《中國服裝史》沈從文的

『陸』 求宋代百姓官員皇帝等衣服、帽子鞋子等具體名稱

推薦你看看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下載地址 http://58.251.57.206/down?cid=&t=13&fmt=-

『柒』 古代中國平民可否戴帽子

我古代系裝飾物稱衣主要:冠、冕、弁、幘四種其冠專門供貴族戴帽漢代候冠種類非 《儀禮.士冠禮》賈公彥疏:諸侯十二冠若亦與諸侯同十二冠......《戴禮》雲:『文王十三伯邑考』《左傳》雲:『冠禮』《儀禮.士冠禮》:始加(冠)祝曰:『令月吉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永受胡福』三加曰:『歲月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厥德黃疆受慶』 宋朱熹《朱語類》卷八九:[冠禮]自家屋事甚難行關門巾冠與弟戴甚難 孟嘗君怪其疾衣冠見――《戰策·齊策》 冠者五六童六七浴乎沂風乎舞雩詠歸――《論語·先進》 弱冠弄柔翰――左思《詠史》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少見羅敷脫帽著帩――《樂府詩集·陌桑》 男二十冠字——《禮記·曲禮》 婚姻冠笄所別男——《禮記·樂記》 既加冠益慕聖賢道——明·宋濂《送東陽馬序》 男幼娶必冠——《白虎通》 笄冠容—— 《通典》 冠禮倫所重者——《六藝綱目》 古者重冠禮責道——柳宗元《答韋立論師道書》 三苗髽首羌括領冠笄越劗鬋——《淮南·齊俗訓》 首服既加道備故君重禮始矣——《五經要義》 其衣冠尊其瞻視儼望畏——《論語·堯曰》 冠者表容尊卑序——《通典》 《朱家禮·冠禮》冠服: 《元禮》、新舊《唐書》、《宋史》禮儀志皆載庶冠禮唯《宋史》輿服志朱定冠禮證則朱制亦取前賢其淵源待考宋朱重更定代尊根據《明集禮》載明代士庶冠禮基本沿用宋朱《家禮》制 童服:雙紒四(衣+癸)衫、勒帛、采履初加:緇布冠服深衣、帶、納履 宋代幅巾代緇布冠再加:帽服皂衫、革帶、系鞋三加:襆服公服、革帶、納靴、執笏或襕衫(父親官者)納靴 北宋司馬光《儀禮·士冠禮》加簡化制定冠禮儀式儀式載於其《書儀》規定男十二至二十歲要父母沒期喪行冠禮根據習俗三加冠作變通:初加巾加帽三加襆《朱家禮》沿用司馬光《書儀》主要儀節冠規定男十五至二十並識面提相應要求:若敦厚古君俟其十五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冠斯其美矣 古代帽巾用絲、麻制巾包或扎發髻今西南少數民族使用包巾便古代巾遺留北周期武帝易於讓自軍隊戴用特意 巾制含四角形狀稱作襆實際便早帽四角帽逐漸改向左右延伸兩角由演變烏紗帽左右伸兩角腦交叉發展武官盔僅古帽發展史外古帽作種權利與位象徵早期羅馬帽自由合公民標志奴隸能頂塊布遮度 帽久前發明語"衣冠楚楚"、"冠冕堂皇"等"冠"、"冕"指帽 古冠同於現帽狹窄冠梁遮住頂部像帽蓋住全部 冠產冠帽間貴賤等級貧賤身份准戴冠每朝代冠式、冠制與前代相比都同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形式體已與帽式相類冠與帕配合卑賤者能戴帕未者能戴空頂帕種冠制直影響明代 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公服烏紗帽"冕"比"冠"現要早般指封建帝王專用"冕"皇繼承皇位才加"冕"勞者能戴巾主要用揩汗作帽裹 帽其民族特色古代遼金戴皮帽元戴盔式禮帽、維吾爾族花帽、土族氈帽、蒙古族狐皮帽等帽防寒保暖、裝飾打扮作用 原始獸皮、樹葉蓋保護部產帽雛形《漢書·輿服志》古穴居野處衣毛冒皮記載古代帽主要冠、冕、弁、巾幘、襆、盔等品種 束發裹額具帽形巾西漢前平民用故士冠庶巾說顏色黑或青約東漢貴族幅巾裹發稱巾幘其前高低間露發恰用於冠約晉代始巾幘戴用折稜角稱角巾或巾文士象徵稱儒巾隋代巾幘定入輿服制度唐宋元明各代巾幘男普通用帽其間唐代帝王始用唐巾宋代文家蘇軾所創東坡巾明代皇帝朱元璋命制四平定巾都著名巾幘品種 包軟布四帶二帶系腦垂二帶反系令曲折附頂襆始於北朝隋桐木作骨使頂高起唐羅代繒皇帝用硬腳曲臣則垂五代漸變平直宋代襆種式其直腳式同階層都戴用 古代帝王、諸侯、夫禮儀用帽冕尊貴種冠冕面幅形版稱??前沿掛排串珠(稱旒)周代十二旒諸侯旒數各等差帝王戴冕所冕旒作帝王代稱弁爵弁皮弁爵弁即旒冕皮弁用白鹿皮做其縫合處名結飾綴五彩玉石 古代貴族使用束發物先發綰起再用冠束住冠初始主體條冠梁寬褶兩端連於冠圈像弧形帶前向覆發冠圈兩旁絲纓帶結於頦秦漢冠梁漸寬與冠圈連覆杯狀其形制漸趨帽形冠名目繁著名漢代梁冠 帽古代衣種並且古種衣古代衣包括帽、巾、襆、、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字見帽現於東漢字 古代帽沒特別明確定義其衣外形相近沒特別嚴格界限般說帽圓頂形能覆蓋整部且易戴易脫所戴 我戴帽歷史久早春秋戰前都戴帽並且皮帽隨著封建制度建立等級制度現般位身份才轉戴弁、冠、冕等帽轉孩專用品晉代已經要求嚴格般士亦戴帽實際三期凡做官士戴帽名高士管寧家戴黑布帽式場合允許戴帽要按規定戴冠幘等 由於帽其便面北魏士夫階級逐漸戴起帽般打扮隋唐由於民族融合帽普遍種服飾並且現代帽容易脫掉 古代戴帽現喜歡趕髦周獨孤信打獵帽稍微斜點結百姓戴帽都要帽斜戴髦隋文帝楊堅未皇帝前脖肉瘤怕看見便戴帽遮掩竟流行尚 帽類魏晉南北朝期突孫帽、帽、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代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戴帷帽、胡帽等;明清棕結草帽、遮陽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帽、卷檐氈帽、皮帽、狗帽、涼帽等等材質、形狀等同別具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其負盛名乃烏紗

『捌』 宋代官帽

為什麼宋朝官帽上有兩根長翅

長翅帽是宋朝大小官員戴的帽子。一天,宰相寇準微服出行視察民情。他著青衣,戴小帽,打扮成書生模樣,在京都東京(河南開封市)私訪。當他和一個老頭子談話時,老頭子對寇準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現出異乎異常的恭謙。寇準感到奇怪,故意發問:「老先生,鄙人乃一介書生,請你隨便些吧。」老頭子笑著說:「相公莫非隱瞞自己身份?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準一聽更加疑惑,「我和你老素不相識,怎麼說我是朝廷命官呢?」老頭子說:「相公,剛才你通過狹巷時側身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著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長翅帽,哪會有這樣的習慣動作?」

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因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極不方便。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從此大臣上朝,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影響朝堂嚴肅性了。

『玖』 宋朝的帽子是什麼樣官的順序是從大到小怎麼排列

宋朝官帽有兩種,高級別官員戴直腳襆頭,低級別官員戴交腳襆頭。
從宋朝開始,官員穿朝服,必戴方心圓領。宋朝的常服繼承了唐朝的衣式,靠顏色區別品級。宋朝官服中變化最大的是襆頭。
唐朝的軟襆頭在宋朝變成了硬胎硬腳的一種帽子,有了固定的形狀。胎架用鐵絲和竹篾製成,外面罩漆紗。官員最常戴的是直腳襆頭。至於低級吏員和皂隸,服裝較為簡單,衣裾較短,衣袖較窄,戴的多是交腳襆頭。

『拾』 宋朝官員帽子兩邊的東西叫什麼

這種帽子叫做長翅帽,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這種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場正式活動時須戴上,一般場合是不戴的。

長翅帽的發明人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坐上龍椅後很不放心當年一起闖天下的同僚。尤其討厭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頭接耳,評論朝政。一天,趙匡胤上早朝,在聽取某個大臣奏章時,發現兩側有不少官員竊竊私語,很不禮貌。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但不露聲色。

退朝後,他想出個辦法,傳旨屬官在襆頭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

(10)宋代平民帽子擴展閱讀:

管帽的起源是在晉朝,當時發明出來的管帽,並不只是官員才能配戴,平民百姓皆可佩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管帽就成了朝廷官員才能帶的帽子。

到了宋朝時烏紗帽的形狀有了改變。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為防止大臣們在朝廷上交頭接耳,就下詔書修改烏紗帽的樣式,在烏紗帽的兩邊各加一個翅,有一尺多長,並裝飾不同的花紋用以區別官階高低。

明朝時烏紗帽則成為官員的象徵。在《明史.輿服志》上載:「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便正式成了當官的代稱。

而自明世宗開始,烏紗帽的雙翅也做了一些變動,翅的長度縮短,其寬窄也改變了,官階越高,雙翅就越窄,官階越低,雙翅則越寬。

與宋代平民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多度穿什麼褲子 瀏覽:16
賣女裝選個什麼名字了 瀏覽:682
給男朋友織圍巾什麼顏色合適 瀏覽:883
灰色襪子可以搭配白色衣嗎 瀏覽:416
我給媽媽買衣英語怎麼說 瀏覽:236
棕色羽絨馬甲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803
光校服就要一萬元 瀏覽:311
漢服裙子怎麼穿不是一片式 瀏覽:686
幼兒不能穿羽絨服么 瀏覽:258
孕婦裝品牌有什麼比較有名嗎 瀏覽:812
黑色褲子上洗衣液印怎麼去掉 瀏覽:378
深棕色系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412
黑客帝國風衣男 瀏覽:471
二歲寶寶穿什麼規格的羽絨服 瀏覽:900
實驗小學的冬季校服 瀏覽:469
12月份法國要穿羽絨服 瀏覽:158
網紗裙搭配粉色外套 瀏覽:672
高二校服一 瀏覽:592
橘紅色風衣挑膚色 瀏覽:559
穿旗袍名媛的發型叫什麼 瀏覽: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