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水手在動畫片中戴過兩種帽子:
1、美國水兵帽:
『貳』 海軍里,為什麼軍官和士兵的軍裝不一樣
因為海軍的軍官服和士兵服本來就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帽子。海軍軍官服的帽子是大圓帽,而海軍士兵服的帽子前端沒有圓形前端,後面有2根飄帶。
海軍士兵戴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其外表為黑色,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有的飄帶上亦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還印有勛章的綬帶等識別標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水兵帽帽檐和飄帶的前方均標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字樣。
水兵(特指義務兵和士官)內衣穿的一直是海魂衫(陸軍、空軍士兵原來就是襯衣)和水兵服,屬於全世界水兵的統一服裝(都有兩條海軍飄帶、樣式都大同小異),而軍官則與陸軍、空軍、火箭軍一樣的解放軍制服(其中包括過去的65式軍裝和現在的07式軍裝)。
(2)中國海軍水手帽子擴展閱讀:
海軍無檐水兵帽
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取代了漆布水兵帽而風行於世界各國海軍。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水兵帽的飄帶既可以做風向標使用,也可以用以系住帽子不使其脫落。
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
『叄』 水手帽的做法
——大力水手在動畫片中戴過兩種帽子:
1、美國水兵帽:
美國海軍的水兵帽則與眾不同,圓型全白色像個喂狗的碟子,帽檐車有75條縫線可以豎起,但整個帽子又很軟可以捏成各種模樣(拉下帽檐很像網球帽).這種帽子雖已有百年歷史。
2、有檐船長帽:
『肆』 為什麼海軍軍帽上有字,陸軍空軍卻沒有
糾正一下樓主: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不是「中國人民海軍」
國際慣例,海軍的帽沿上要書寫軍隊名稱。
『伍』 為啥我國海軍帽子後面兩根辮子,有什麼作用
當我國設計軍用制服時,發現該飄帶不僅能固定帽子,而且能快速識別風向,使用該設計。當海軍在海上開始執行自己的任務時,飄帶漂浮在風中飄著,從遠處看起來就像兩根辮子,這就是飄帶帽的作用。
『陸』 這帽子叫什麼
應該是圓邊帽 也叫奔尼帽
『柒』 古代將軍,士兵的帽子上都帶一捆毛還是什麼,那是為了美觀
關於盔纓在古代戰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五種:
1、標明了古代戰將的高階軍銜等級和身份,只有高階軍官才有資格在頭盔上裝飾華麗醒目的漂亮盔纓;
2、古代軍官率軍作戰沖鋒敵陣時,後面的部隊可以看清主官攻擊敵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隨作戰;
3、在戰場上混戰廝殺時,方便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避免誤傷自己人;
4、盔纓起了風向標作用,這如同現代海軍水手軍帽的飄帶,感受天氣風向,方便利用風勢火攻、利用風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風處攻擊迎風難以睜眼的敵人;
5、盔纓起了把手作用:頭盔外形相對圓潤光滑,單手難以抓提,一遇戰事突發,戰將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難以抓取頭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頂上的盔纓能方便單手快速抓提按戴頭上速戰,避免了耽誤戰機。
盔纓的歷史:
春秋時代楚莊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亂,在漸台設宴慶功,命愛姬許姬敬酒。風吹燈滅,裨將唐狡酒後調戲許姬;被許姬隨手摘去胄上盔纓,密告楚莊王。楚莊王急命眾將,一律摘去盔纓,然後點燈。唐狡感激楚莊王周全,心存報答。
晉國伐楚,唐狡請為前鋒,被襄老斥責不用。楚莊王陣前不慎落馬被晉將先蔑追襲,危急之中,唐狡奮勇拚死來救,殺退晉兵,得勝受封。這是中國最早的關於盔纓典故記錄。
至於盔纓材料,早期盔纓用的著是漂亮野雞尾羽,往後也有用的是牛馬尾毛、染色的絲麻纖維等。漢唐才正式出現絲纓,元明以後才出現了影視作品那種常見的矛槍頭狀尖刺、底部披著紅色絲纓,或者盔頂上有豎管,以利插入盔纓。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證明了明代當時的盔纓正是紅色絲纓。
『捌』 海軍的帽子為什麼有大蓋帽有水手帽
大蓋帽出海時在艦艇上風太大了容易吹掉,水手帽就不容易被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