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維米爾的作品精粹
書 名: 維米爾
作者:人民美術出版社編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ISBN: 9787102046495
開本: 16開
定價: 48.00元 《狄阿娜和她的女伴們》
《狄阿娜和她的女伴們》(局部)
《基督在馬大和馬利亞家中》
《騎兵和微笑的女子》
《老鴇》
《老鴇》(局部)
《小憩的女子》
《小憩的女子》(局部)
《窗前讀信的女子》
《窗前讀信的女子》(局部)
《拿葡萄酒杯的年輕女子》
《被中斷的音樂》
《倒牛奶的女傭》(局部)
《倒牛奶的女傭》
《玻璃酒杯》
《玻璃酒杯》(局部)
《小街》(局部)
《小街》
《德爾夫特城風光》
《德爾夫特城風光》(局部)
《拿水罐的年輕女子》
《彈魯特琴的女子》
《音樂課》
《音樂課》(局部)
《音樂會》
《年輕女子的肖像》
《讀信的藍衣女子》
《讀信的藍衣女子》(局部)
《戴珍珠項鏈的女子》
《戴珍珠項鏈的女子》(局部)
《拿天平的女子》
《拿天平的女子》(局部)
《寫信的女子》
《寫信的女子》(局部)
《主僕》
《主僕》(局部)
《主僕》(局部)
《繪畫藝術的比喻》
《繪畫藝術的比喻》(局部)
《繪畫藝術的比喻》(局部)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局部)
《戴紅帽的女孩》
《拿笛子的女孩》
《天文學家》
《天文學家》(局部)
《地理學家》
《情書》
《花邊女工》
《花邊女工》(局部)
《寫信的女子和她的女傭》
《寫信的女子和她的女傭》(局部)
《信仰的象徵》
《信仰的象徵》(局部)
《坐在小鍵琴邊的女子》
《坐在小鍵琴邊的女子》(局部)
《站在小鍵琴邊的女子》(局部)
《站在小鍵琴邊的女子》
《彈吉它的人》
B. 維米爾一生的成就有哪些
維米爾(1632年—1675年)是荷蘭著名的風俗畫家,也作肖像和風景畫。維米爾與哈爾斯、倫勃朗被認為是17世紀荷蘭繪畫的三個重要的代表人物。
維米爾出生於荷蘭德爾夫特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經營一家客店並兼做賣畫的生意。年維米爾加入德爾夫特市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家。1663年和1669年兩次被選為該會會長。他在美術史上曾被稱為「謎一樣的畫家」。自從他去世後,他的名字一度被人們遺忘,直到19世紀中葉的馬奈一代人,才重新發現了他,此後,他的名聲在20世紀越來越高,被人比喻為「沉睡了兩個世紀的司芬克斯」。
這本書的寫作方式是以畫中的東西為一個引子,然後開始用作者的博大知識庫構建一條線索,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其中關於煙草、白銀的問題談的很有趣,值得一看。 世......
D. 這幅荷蘭維米爾的畫叫什麼名字,說的是一個什麼故事,我要用這個素材做一個話劇。求解,謝謝大家
這是維米爾創作於1658到1660年的油畫作品"一杯酒",荷蘭語是Het glas wijn。
畫中的一名婦女正在與一名男士飲用一杯醇酒。這幅作品裡的形象是直接參照了荷蘭另一位畫家德霍赫(De Hooch)的作品"一個荷蘭的庭院"(A Dutch Courtyard),但比起德霍赫充滿農村生活感的作品來說,維米爾的作品顯得更為高級和優雅。
畫中的女士穿著正式的禮服,坐在桌旁喝最後一口酒,而旁邊的男士穿著帽子與大衣,證明他剛剛抵達或正要離開。男士也與女士保持著較為謹慎的距離,但他望著女士喝酒時並不顯得尷尬。畫中人的衣飾,房間的擺設與裝飾都說明了描繪的是荷蘭當時的中產階層的生活場景。
E. 維梅爾的帽子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維梅爾的帽子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您下載的該電子書來自:TXT書庫
引言
在一幅繪畫中,一名荷蘭軍官傾身向前,正對著一名面帶笑容的女 子。在另一幅畫中,一名女子站在窗口,掂量著幾枚銀幣。在第三幅畫 中,水果從瓷碗中滾出,滑落在一條土耳其地毯上。維梅爾的繪畫作品 向來以美麗與神秘征服世人??這些描繪精巧的動人時刻背後隱藏著何 等奇妙的故事?正如卜正民在《維梅爾的帽子》中向我們展示的那樣, 盡管這些圖畫的含義似乎十分私密,但它們實際上為世人打開了通往 一個迅速擴張的世界的大門。
軍官戴的時髦帽子是用海狸毛皮製成的,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從土 著美洲人那裡用武器換取海狸毛皮。販賣海狸毛皮的收益則為水手尋 找前往中國的新航線之旅提供了資金支持。在中國,歐洲人用秘魯銀 礦出產的銀子,購買了數以千計的瓷器,瓷器成了這段時期荷蘭畫作中 最親切的常客。
卜正民追溯了迅速成長的全球貿易網路,正是全球化經濟的發展, 讓海狸毛皮、土耳其地毯和中國瓷碗同時出現在台夫特(Delft)的客廳 里。一位法國客人曾寫道,荷蘭碼頭「貨品的半富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維梅爾的帽子》恰恰展示了荷蘭碼頭的庫存何等豐富,以及人們摱取 全球財富的迫切貪念如何完成了對整個世界的改造,改造世界的徹底 程度超出任何人的想像。本書提供的半富內容,讓我們對維梅爾的繪 畫作品及其所描繪的年代有了全新的理解。
目錄
引言
第一章台夫特一景.......................................……
F. 維米爾的作品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44.5×39cm肖像 現藏:荷蘭 海牙 毛利斯博物館藏
維米爾展在盧浮宮是一票難求,需要在網上預約。盡管如此,展廳內還是摩肩接踵。雖然展覽中只有維米爾的12幅作品,卻是迄今為止展出維米爾作品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維米爾大展。所以,維米爾作品的前面總是擠滿了人。而對於喜歡維米爾作品的人來說,那些作品幾乎都是非常熟悉的,看原作的意義於此體現出來。
《倒牛奶的女僕》1685年45×41cm現藏:荷蘭 阿姆斯特丹國立美術館
好畫不在於多的道理再簡單不過。維米爾一生只活了43歲,只畫了45幅,只有35幅留存於世。就是這么極簡的數字成為藝術史上著名畫家裡作品數量最少的一位。可是,人們念念不忘《帶珍珠耳環的少女》,去海牙皇家博物館就是沖著她去的。因此,學習維米爾認真畫好一張畫,對於今天的畫家來說是值得借鑒的。
《小街》 現藏: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畫大畫是當代中國畫家的共識,總覺得不夠大,所以,畫越畫越大,字越寫越大。維米爾的畫都不大,不像比他年長的倫勃朗。論畫的好壞不在大小,如果能畫到倫勃朗的《夜巡》那麼精彩,再大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當下中國畫家所創作的無數大畫和大話一樣,是空的,是不能推敲的,是沒有維米爾那樣的細節可以不斷去品味的。
《油畫寓言》 藝術史博物館-維也納
維米爾生活在荷蘭的黃金時代,與同一時代的其他偉大畫家構造了藝術史上的輝煌,可是,一生貧窮。很長時間人們都不認識他,認識不到他。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藝術評論家泰奧菲勒·托雷-比爾熱發現並重新認識維米爾,此後,他才得以讓人們另眼相看。藝術評論家的發現在現有的格局之外,其評論的意義和價值才真正表現出來。
《讀信的藍衣女人 》 46.6×39.1cm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現在的展覽不僅是越來越多,而且是越辦越大。展覽多了大致可以說明繁榮,肯定可以說展覽場地多了、策展人多了、玩弄展覽的人多了。當下的展覽之多有許多是無效的,是為媒體提供材料和機會的。展覽之大是因為人的心大了,心大則事大,現在很多人都不怕事大。盧浮宮也是如此,弄了一批維米爾同時代的作品陪襯,大得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