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士、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的衣服區別
四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流
蘇
博士學位流蘇為紅色,碩士學位流蘇為深藍色,校(院、所)長帽流蘇為黃色。
2、學位袍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校長服為紅、黑兩色。空穿著學位袍,應自然得體。學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
『貳』 學士帽和博士帽有什麼區別
流蘇(也就是垂下來的穗)顏色不同,其它地方都是一樣的。
一、解釋:在學位級別的劃分上,博士的流蘇為紅色,碩士的流蘇為深藍色,學士流蘇為黑色,校長的流蘇為黃色。這種色彩的界定,與學位袍是交相呼應的。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二、區分:
1、學士帽如下:
(2)博士和博士後在帽子上有哪些區別擴展閱讀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綴有黑色流蘇。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造型酷似中國的燈籠穗,懸掛於學位帽上。
採用流蘇,既為世界各國學位服所常見,合乎世界慣例,又使得學位服在莊重大方的同時,透出活潑和飄逸之感,更與學位帽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避免學位帽的禿呆之嫌,而且又通過流蘇區分出學位的級別和標志出著裝者是已獲學位還是在校生。
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叄』 博士後和博士的區別
博士是最高學位,就是說你可以作為學生得到的最高水準(有些國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職位,如德國)。博士後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或者取得博士學位後的一種工作或者半工作性質的經歷。博士後不是學位,只是一種經歷。在發達國家,也就是博士後的起源地,很多博士畢業後難以找到固定工作位置,而准備爭取固定工作位置,就到想去的單位(一般是大學或者其它科研機構),從事一定的研究工作,這種經歷就是博士後。在我國,幾乎完全變味,在形式上更象一種博士後教育,要進所謂的博士後工作站,出站後頒發一種經歷證書。你要搞清楚的是一點:包括我國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的最高學位都是博士,博士後只是一種工作經歷(盡管在我國更象一種教育,但是還是歸類於工作經歷)。
『肆』 學士,碩士,博士穿的衣服,帶的帽子都有何區別呢!謝謝噢!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士袍 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四、垂布垂布佩戴在學士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士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伍』 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博士和博士後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的性質卻完全不同,其中博士是學位名稱,而博士後是職位名稱。
博士是一個學位稱呼,標志一個人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力的學位,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
擁有博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同等學力,意味著一個人有能力由學習階段進入學術階段。具備出原創理論成果的能力或學力是博士學位的核心內涵,也是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的最本質特徵。
博士後這一名稱起源於1876年,當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設立了一項研究基金,用以資助優秀的青年學者在較好的研究條件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因為在獲取該項資助的二十人中有四人已經取得博士學位,因此被稱之為博士後。
『陸』 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樣的區別
博士與博士後有身份不同(博士是學位,博士後是工作職務);和導師的關系不同(博士生與其選定教授的關系是師生關系,博士後與選定教授的關系是合作關系);待遇不同(國家對博士後給予特殊優惠政策,而博士則無此待遇)等區別。
身份不同:博士是標志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的學位,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博士後是指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學科研究的工作服務,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進行研究的人員。
和導師的關系不同:博士生與其選定教授的關系是師生關系,其研究方向須經導師的肯定並由導師來評判修改其博士論文,博士生由學校發給部分生活補貼,沒有正式的工資收入;博士後與選定教授的關系是合作關系,博士後是所在大學或研究機構的正式工作人員,享受一定標準的工資待遇。所以博士後並不靠合作導師的科研項目來生活,參與項目所應該得的報酬是獎金而非工資。
待遇不同:博士後人員檔案關系在國家人事部備案,出站後可在全國自由流動,國家對此給予特殊優惠政策;而博士則無此待遇。
『柒』 博士與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一樣
博士是一個學術符號,代表著具有博士學位的人;博士後是一個工作,代表著具體從事某項研究的人。因為學位只分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種,博士是最高的學位。通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學習考核合格的可授予博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以後就是博士。而博士後並不是學歷,也不是學位,只代表你從事了某項具體工作的研究,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學習經歷。
2.身份不一樣
博士是學生身份,博士後不是學生身份。博士可分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無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無論是有工作還是沒有工作,在沒有畢業取得博士學位證書和博士研究生學歷證書以前,都是還是學生身份。而博士後則不是學生身份,博士後沒有脫產一說,都是具有正式工作的人,為了進一步進行科學研究或者在專業相關領域有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而進行的研究工作。
3.待遇不一樣
博士的待遇相對較低,博士後的待遇相對較高。如果是全日制博士的話,一般會按照學校的同類人員工資水平發給津貼和生活補貼,而博士後則參照一定的工資標准按月發給工資。除了在工資待遇上的區別外,博士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經申請後可以進行流動,所以博士後科研站都叫做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正常畢業後,博士後所享有的待遇更高,可以在原單位或者職務晉升或者職稱評聘的優先條件,並且可以被作為優秀人才被「挖走」都有可能。而博士雖然也是屬於人才類別之一,但是待遇仍然不如博士後。
以上就是博士和博士後的主要區別,除此之外,博士和博士後在導師關繫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博士的導師叫做博士生導師,而博士後的則叫做博士後合作導師,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師生關系,而是一種合作關系。
『捌』 博士、碩士和博士後、學士的衣服帽子怎樣區別
博士學位袍為黑、紅兩色,碩士學位袍為藍、深藍兩色 ,校長服為紅、黑兩色
每套學士服由學士帽、流蘇、學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學士服作為專用服裝。著裝應符合下列規范:
★一、學士帽
學士帽為方型黑色。
戴學士帽時,帽子開口的部位置於腦後正中,帽頂與著裝人的視線平行。
★二、流蘇
流蘇系掛在帽頂的帽結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學位時,流蘇垂在著裝人所戴學士帽右前側中部;學位授予儀式上,授予學位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或校、院、所長)把流蘇從著裝人的帽檐右前側移到左前側中部,並呈自然下垂狀。
校(院、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及委員(或 導師)及已獲學位者,其流蘇均垂在所戴學位帽的左前側中部。
★三、學士袍
穿著學士袍,應自然合體。學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裝。確定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與此相應的飾邊顏色為粉、灰、黃、綠、白、紅六種顏色。
★四、垂布
垂布佩戴在學士袍外,套頭披在肩背處,鋪平過肩, 扣絆扣在學士袍最上面紐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後。 垂布按授予學位的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分別佩戴。
★五、附屬著裝
內衣:應著白或淺色襯衫。男士系領帶,女士可扎領結。
褲子:男士著深色褲子,女士著深色褲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應著深色皮鞋。
『玖』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您好!
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不同?
博士後也就是博士。不同之處在於,博士後是過渡性的職位,博士是一種學位。
博士是學位中最高的一級。翻翻《辭海》,可以找到清楚的說明。《辭海》尚未收入博士後這個辭條。
博士後的出現,一說早在1876年,美國的霍普金斯大學設立了一項研究基金,用來資助青年學者從事研究工作。因為最初接受資助的青年中,有幾位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故而有人稱他們為博士後。另一說,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才正式出現博士後這種職位,盛行於北美。
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除少數例外,絕大多數要經過博士後的專業研究階段,才能在大學取得任教的資格。有本事申請到研究基金的教授,可以通過刊登廣告,招收博士後。教授與博士後的關系,是僱主與受雇者的關系。被教授錄用的博士後,要同教授一起從事研究工作,可以共同發表論文,有時還要代替教授給學生上課。博士後的工資和任期,由雙方協議而定。有些博士後,一做就是十幾年。
我國在1985年起推行博士後制度。他們是由高等學校或科研機構,從剛獲得博士學位的年輕人中挑選、吸納的。經過博士後階段,可望正式進入大學或研究機構工作。我國還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或博士後流通站。博士後在站工作期限,聞說一般為兩三年。近有報道,廣東最早提出「博士後制度實現形式要多樣化」,有些企業也設立了博士後工作站。
作者:李紫 出處:《中外期刊文萃》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