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掛帽子的叫啥

掛帽子的叫啥

發布時間:2021-06-29 12:41:44

Ⅰ 誰知道古代帽子前面裝飾的那東東叫啥啊

《禮記·玉藻》中記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龍卷是鄉有龍紋的袞服;玉藻是將玉珠穿在五色絲線上做成的垂飾,也叫垂旒。天子所戴的冕版上前後各懸掛12串玉旒,每串玉旒上穿有12顆玉石,共長12寸。周代的玉旒是用紅、白、蒼(深藍色)、黃、黑這五種顏色的玉石互相間隔穿成的,漢代以後的玉旒就全部使用白色的珍珠來穿了。冕版要前俯後仰,表示君主有謙恭的美德;12串玉旒是極數,表示君主的地位最高,玉旒則是遮蔽臉靣,提醒君主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涵養,以免政治流於嚴酷;耳邊的垂飾是在提醒君主不可聽信讒言,要"充耳不聞"。總之,冕的這些部件表現了古代國君"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而放小過,無求備於一人"的政治哲學。參考資料:http://www.shineblog.com/user1/10257/archives/2005/99116.shtml

Ⅱ 小孩的帽子上掛揪那種帽子叫什麼帽子

揪揪帽啊

Ⅲ 橋梁,頂帽,台帽,蓋梁,墩帽指的是什麼啊,

1、橋梁,一般指架設在江河湖海上,使車輛行人等能順利通行的構築物。

2、橋台上面和橋墩上面的放置支座支撐結構都叫做頂帽。頂帽、台帽、蓋梁、墩帽實際差不多,橋梁是沒有「頂帽」、「墩帽」、「台帽」這專業術語的,一般標准術語是「蓋梁」,這些名字是實際施工或設計中的通俗叫法。

3、「台帽」與「墩帽」稍有不同的是,台帽一般位於橋台位置,墩帽一般位於中間跨墩柱上面,台帽上面為單排支座,墩帽上面一般為兩排支座。很多人理解的「蓋梁」偏「墩帽」的意思。

4、蓋梁和墩帽都是用於橋墩,從功用上來說,兩者沒有大的差別,所以,大家有時都會混叫。

對雙柱以上橋墩可以稱為蓋梁,蓋梁主要為彎剪結構,所以,這樣劃分是對的。對薄壁墩因墩身截面尺寸小,為滿足支承上部構造要求,需擴大墩頂,好似給墩戴個帽子,此時稱其為墩帽。還要說的是對於樁柱式橋台台帽,公路橋梁鋼規上也稱其為蓋梁。

(3)掛帽子的叫啥擴展閱讀:


橋梁,指的是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礙物而修建的建築物。橋梁一般講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組成。

五大部件是指橋梁承受汽車或其他車輛運輸荷載的橋跨上部結構與下部結構,是橋梁結構安全的保證。

包括(1)橋跨結構(或稱橋孔結構.上部結構)、(2)橋梁支座系統、(3)橋墩、橋台(4)承台(5)挖井或樁基。五小部件是指直接與橋梁服務功能有關的部件,過去稱為橋面構造.包括(1)橋面鋪裝、(2)防排水系統、(3)欄桿、(4)伸縮縫、(5)燈光照明.大型橋梁附屬結構還有橋頭堡,引橋等設置。

Ⅳ 古代大俠帶的那種帶紗布的那種帽子叫什麼

斗笠 dǒu lì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
斗笠
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許多家庭,往往在牆上掛上一斗笠作為裝飾,亦賞心悅目。
2製作材料編輯
斗笠用竹篾、箭竹葉為原料,編織而成,有尖頂和圓頂兩種形制。講究的以竹青細篾加藤片扎頂滾邊,竹葉夾一層油紙或者荷葉,笠面再塗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兩層竹編菱形網眼組成,中間夾以竹葉、油紙。「或大或小,皆頂隆而口圓,可芘雨蔽日,以為蓑之配也」(《國語》)。古詩文中,故常蓑笠並用,「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唐·儲光羲《牧童詞》);「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Ⅳ 古代人帶的面紗叫什麼名字頭上一頂帽子,帽子垂下面紗遮住臉.

帷帽【wéi mào】
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籬,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5)掛帽子的叫啥擴展閱讀:

帷帽亦作帷冒。周圍垂網的帽子。一說創於隋代。唐初貴婦人外出戴冪䍠,全身障蔽。永徽中,始用帷帽。武則天時,兩者兼用。中宗以後,無復用冪䍠。後宮人隨駕出行,皆胡服乘馬,海內效之。甚至露髻馳騁,於是帷帽亦廢。

近年所見出土陶俑,有女子所戴自頭至頸,似為針織者,當是帷帽。另有婦人所戴笠形帽,四周垂紗帷者,亦稱帷帽。至宋代,男子遠行亦用之。宋高承《事物紀原·旗旐采章·帷帽》:「帷帽創於隋代,永徽中始用之……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紗若青,全帽連綴於油帽或氈笠之前,以障風塵,為遠行之服「。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來源:

Ⅵ 請問這個帽子叫什麼,有什麼由來,答得好有追加

最早的船形帽是西方近代軍隊的軍官制式軍帽。

大衛《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古典船形帽。
油畫中拿破崙頭戴的正是現當代船形帽的雛形,也有人稱之為「二角帽」。後來船形帽發生演變,帽形變小,帽邊變軟,逐漸成為士兵制式軍帽


俄式船形帽
美國陸軍的船形帽在兩側面的上檐附有鑲邊,將官鑲金絲線或金色合成金屬絲,其他軍官鑲夾有黑色人造絲或合成金屬絲,准尉鑲夾有黑色人造絲的銀線或銀色合成金屬絲。
蘇聯紅軍1935年開始戴用該帽,陸軍只在士兵、軍士、軍校學員和軍事建築人員中戴用,海軍除上述人員外,軍官亦可戴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50年代實行軍銜制期間,船形帽為軍士和士兵的夏季制式軍帽。船形帽戴在頭上可略向右偏,但其右側底緣不得觸及耳尖。戴好後,從側面看時其前、後垂直折線與帽頂線應形成一條不間斷的折線。帽頂不得受壓或變形,使帽子的前頂端和後頂端保持尖頂狀。它打起仗來很方便,利於戴鋼盔,不易被勾掛,既可當帽子戴,又能當毛巾擦汗洗塵。
因此,至今仍有許多國家的軍隊採用這種軍帽。

Ⅶ 衛衣帽子上掛的叫什麼

繩子上的叫吊鍾

Ⅷ 有兩個球掛下來的帽子叫什麼帽

帶球毛線帽

Ⅸ 這帽子上的小白勾叫是什麼怎麼掛上去的 掛上去需要什麼 叫什麼

應該是帽子上自帶的,一些襪子也有那種鉤子,估計是一次性的。

與掛帽子的叫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廠妹旗袍圖片大全 瀏覽:568
旗袍最能檢驗一個女人的氣質 瀏覽:724
夏季長褲長袖睡衣 瀏覽:117
磨砂布料羽絨服優缺點 瀏覽:290
艾英倫女裝 瀏覽:597
帽子的英文怎麼讀視頻 瀏覽:225
長棉衣馬甲 瀏覽:443
express童裝品牌簡介 瀏覽:550
純白色牛仔褲部分洗白了怎麼辦 瀏覽:145
學士服裡面穿條紋襯衫 瀏覽:205
鏤空馬海衣搭配 瀏覽:369
白藏藍色的上衣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19
緊身黑色打底配什麼褲子 瀏覽:603
男童150褲子多少厘米 瀏覽:91
短袖連體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567
寸衣領連衣裙搭配外套 瀏覽:244
男的女裝都可以穿什麼 瀏覽:579
溫崢嶸旗袍寫真 瀏覽:721
女的全身穿一條黑褲子跳舞 瀏覽:891
灰色內搭穿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