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字的演變資料 簡短的!!!!1000字以內!
文字的演進
文字的歷史發展從早期到晚期分別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而在每個時期里,我們又可將它們細分開來,其特色、寫法也不盡相同
【甲骨文】:可分為五期,分別是盤庚 武丁時代、祖庚 祖甲時代、廩辛 康丁時代、武乙文 武丁時代、帝乙 帝辛時代。 (1)文字特色:第一期的字,大體都很雄厚;第二期的字雖然略小,但大體仍是承襲第一期的風格;第三期的字更小,呈衰弱之勢,力法笨拙;第四期的字再度雕成第二期那麼大的字,且恢復到第一期的強勁,有復古革新之風;第五期的字突然又變小,不過字行與字形都很嚴整。 (2)文字特性:是雕刻文字(契文);字形固定度低,沒有嚴密的固定約束范圍,所以在寫法上也較自由自在的變化。
【金文】【小篆】:大致分殷代、西周、東周來述說。而在西周里又將它分為三期,前期是武王、成王、康王;中期是昭王、穆王;後期是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共和、宣王、幽王。 (1)文字特色:殷代金文有圖像文字,而也較自由有個性,字體漂亮有造型之美,並且帶有游戲意義;西周的金文則具備了禮儀的尊嚴,前期以筆劃粗大和字行最顯著;中期由於行列大分明,看起來反而覺得不美觀;在後期,行列被固定,字的大小間隔也多半有了定式。東周則把區域當作四個型來看,分別是中原型,其文字伸長、筆劃細長,依然保存著比較溫厚的西周遺風;江淮型的文字特別細長,有強烈的裝飾文字之感;齊魯型則介於中原型與江淮型之間;秦型的書體很像「說文」裡面的餾文,當秦統一十六國時所使用的秦篆(小篆)就應該補列入 秦型書體系譜之內,它把原來不固定的偏旁統一,筆劃也基本固定,使字體定型化。符號性和規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隸書】: (1)文字特色:字體是扁平的,橫劃多呈現燕尾,但只可有一次出現在一個字里。而以豐上銳下、豐中銳末為其運筆上的特色。 (2)文字特性:從中可看出楷書正在萌芽
【草書】: (1)文字特色:早期以章草形式書寫,即隸書的速寫;再來是狂草有浪漫、抒情的性格,最能表現書法的節奏、韻律和筆墨的千變萬化,又變幻莫測,那連綿的筆勢像音樂的旋律,那恣肆的形態像優美的舞姿;到晚期則逐漸把上下的字連綿在一起,而完成了不好辨認的「今草」。 (2)文字特性:以實用為目的,其特點在於書寫速度,而以字型簡潔字畫曲折單純為宗旨。
【行書】: (1)文字特色:以王羲之的「蘭亭序」為例,似介於草書與楷書之間,每個字都有他一定的筆法、順序;字體寬了則不再高,同樣地,字體粗則不再大等顧慮,使其篇幅有一致性與美感。
【楷書】: (1)文字特色:筆劃較為清楚,要求每筆交代清楚,從起筆到收筆,也要注意轉、擇、點、回收。每筆劃有粗有細,如歐陽詢的字體較為纖細;顏真卿則較粗礦。 (2)文字特性:多拿來做為初學者的練習與碑帖臨摹。
② 行書戴字的寫法
「戴」字的行書寫法如下:
文言版《說文解字》:戴,分物得增益曰戴。從異𢦔聲。𢨇,籀文戴。
白話版《說文解字》:戴,分配財物獲得增益叫「戴」。字形採用「異」作邊旁,採用「𢦔」作聲旁。𢨇,這是籀文寫法的「戴」。
詞語解釋:
1、佩戴 [ pèi dài ]
釋義:(把徽章、符號等)掛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
2、慶戴 [ qìng dài ]
釋義:慶幸感戴。
3、擁戴 [ yōng dài ]
釋義:擁護推戴。
4、愛戴 [ ài dài ]
釋義:敬愛並衷心擁護。
5、推戴 [ tuī dài ]
釋義:擁護某人做領袖。
③ 鈴字的行書寫法
鈴字行書行草的寫法:
相關組詞:
1.鈴毦[líng ěr]
亦作「鈴眊」。一種毛羽結成的織物,四周綴鈴。
2.鈴聲[líng shēng]
傳統意義如上下課鈴聲等,現在多指手機鈴聲。
3.桿鈴[gǎn líng]
搖奏體鳴樂器。即金剛鈴。
4.轉鈴[zhuǎn líng]
通過按手帶動鈴蓋轉動而發出響聲的自行車車鈴。
5.霖鈴[lín líng]
喻指凄苦離愁之聲。
④ 關於有趣的漢字相關資料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
、「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⑤ 有關漢字演變的資料,甲骨文、( )、( )、( )、()、()、行書。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顯示全部 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漢字的來歷: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歇後語:
媽媽的眾姐姐 -- 多疑(姨)
戲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戲台上的鞭子 -- 加碼(假馬)
觀音堂里著火 -- 妙哉(廟災)
孫猴子坐金鑾殿 -- 不象仁(人)君
壽星打靶 -- 老腔(槍)
壽星彈琵琶 -- 老生常談(彈)
麥柴稈吹火 -- 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 -- 題(蹄)難出
扯鬍子過河 -- 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 -- 空想(響)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恥(刺)
護國寺買駱駝 -- 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 -- 麻煩(飯)了
蒼蠅飛進牛眼裡 -- 找累(淚)吃
豆渣貼門神 -- 不沾(粘)
豆箕柴著火 -- 著急(箕)
豆腐乾煮肉 -- 有份數(葷素)
豆腐乳做菜 -- 哪還用言(鹽)
兩口子鋤地 -- 不顧(雇)人
兩百錢的花生 -- 有得駁(剝)
兩手捧壽桃 -- 有理(禮)
兩把號吹成一個調 -- 想(響)到一塊來了
旱魅拜夜叉 -- 盡(精)見鬼
園外竹筍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氣(夫妻)
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
肚子里撐船 -- 內行(航)
龜蓋量米 -- 什麼聲(升)
飯鍋里冒煙 -- 迷(米)糊了
床底下點蚊香 -- 沒下文(蚊)
凍豆腐 -- 難辦(拌)
謎語:
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 用
四個山字山靠山, 四個川字川套川, 四個口字口對口, 四個十字顛倒顛。 田
頭是一,腰是一, 尾是一,其實不是一。 三 說起舊社會,兩眼淚淋淋, 我家十口人,只有草蓋身。 苦
一個大,一個小, 一個跑,一個跳, 一個吸血,一個吃草。 騷 千字不象千,八字排兩邊, 有個風流女,卻被鬼來纏。 魏
守徐州失去大半, 戰呂布打掉巾冠, 罵候成盜去花馬, 恨董卓有心無肝。 德 說它小,能代表一國, 說它大,填不滿麻雀肚皮。 米
一點一橫長,一甩去南陽, 南陽兩棵樹,長在石頭上。 磨 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稱哥, 頭頂大得奇,傍人又如何。 可
某字生來橫,老是躺著困, 若要問本事,樣樣是頭名。 一 一堵大圍牆,牆外水汪汪, 水從左邊來,沖走右邊牆。 匯
中字加橫不加點,莫做申字猜; 若做申字猜,不是真肚才。 神 去頭是字,去尾是字, 去頭去尾還是字。 申
上八是倒八,下八是正八, 十字當中架,人人需要它。 米 兩個動物並排站, 一個游泳,一個吃草。 鮮
上頭在水裡,下頭在天空, 要問家在哪,老家在山東。 魯 一座石灰山,出產各種炭, 石墨、金鋼石,也是它生產。 碳
十個哥哥,體重真輕, 重一千倍,才一公斤。 克 有耳能聽到,有口能請教, 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煩惱。 門
外面會說話,裡面飄雪花, 里外合起來,大家愛著它。 圖 木字加一筆,猜對是稀奇, 本未木術禾,一個也不是。
⑥ 顏行書現在在干什麼呢還在打籃球啊 他有沒有不良嗜好啊
目前他還效力於CBA的雲南紅河隊,作為籃球運動員,顏行書基本功扎實、頭腦靈活、傳球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因其充滿靈性的球風被稱為「籃球精靈」,並被譽為繼李雲光、周俊三之後寶島籃壇最傑出的後衛。曾經是中國台北男籃隊長,是隊中的核心人物,在2003年亞錦賽上,雖然中國台北隊未能進入8強,顏行書卻憑借7場比賽33次助攻的表現榮膺亞錦賽助攻王。但傷病迫使顏行書過早退役,把主要精力放在娛樂圈中。本賽季,復出加盟雲南紅河隊後,顏行書成為球隊的靈魂人物,雖然他在場上出手不多,但良好的大局觀和組織能力使他成為目前CBA聯賽中一流的助攻高手,截至前18輪以場均6.0次助攻排名助攻榜的第3位。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本賽季很難再回到隊中。
他的毛病是潔癖:很難想像,像顏行書這樣外型粗獷,經常汗水淋漓賓士球場的籃球國手,私底下卻有潔癖,為了不和家人沾有貓毛的衣服混洗,寧可再買一台洗衣機,家中擺設更是井然有序,比許多女生還厲害。和他A型處女座的性格有關嗎?他可不這么認為:「不整齊我找不到啊。」
拍完偶像劇《MVP情人》後,顏行書終於有空搬家,他的住處也首次曝光,以年薪百萬
的身價來看,算是很朴實。顏行書和哥哥同住,但哥哥養了波斯貓,貓毛滿天飄舞,讓他很崩潰,所以一層樓,被他隔為兩大區域,有貓毛的沙發他就不碰,甚至,還另外買了一台洗衣機,「這樣衣服就不會沾上貓毛呀。」
雖然嘴裡不承認,但他真的有潔癖,采訪過程中,他突然瞄到木質地板上一根頭發,彎下腰撿起來,用手指夾著拎到廁所去丟掉。而且家裡除了廁所以外沒有垃圾桶,當天的垃圾裝進袋子就清掉了。
在屬於顏行書的空間里,不但干凈整齊,而且香噴噴,他擁有兩樣最多的東西就是衣服和鞋子,全都井井有條的各歸其位,自有一套收納秘訣。衣服呢,按照深淺色、Polo衫或T恤、毛衣或小外套,褲子分寬管、窄管或運動褲,帽子、配件、內衣褲都乖乖收在堆高的收納箱;運動鞋堆滿客廳整面牆,顏行書用數位相機拍下鞋子外觀,再貼在鞋盒外,每次要搭配衣服時,很快就可以找到,省時省力。
至於卧房,根本就被一張白色的、超尺寸的大床給占滿,顏行書笑說:「這不就是專門睡覺的地方嗎?」但是,有樣東西一定得擺,那就是他和女友劉(吉吉)瑩的合照,每晚陪他入夢。顏行書口中的「瑩瑩」已到美國念書,但12月就要放假赴台灣,他的期待可想而知
⑦ 鋼筆行書的寫法是什麼
上下要對齊:上下結構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對齊,不論上寬下窄,還是上窄下寬,其重心要在一條線上。如:重、寶、南、畫等字重心線在豎畫上;又如窗、家、圖等字的重心在點畫上。不對稱的字的重心在交叉點,如:各、要、含、命等字。
以上四點是行書布局謀篇的具體方法,「和諧」則是布局謀篇的整體要求。不論篇幅大小,字數多寡,都是一個統一體,和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筆觸和諧統一、間白和諧統一、風格和諧統一、字體和諧統一。
用筆特點:
在書寫過程中,筆毫的使轉,在點畫的各種形態上都表現得較為明顯,這種筆毫的運動往往在點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留下了相互牽連,細若游絲的痕跡,這就是絲連。
行書楷書的快寫,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准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行書
⑧ 怎樣寫好書法[行書]寫了一行字時我感覺特失望。為啥啊
怎樣成為一個書法家?
第一:讀點書
大家一看可能有點失望:書法家都是文人,這個還需要說嗎?
似的,很有必要說!很多書法家就會寫毛筆字,沒讀過什麼書,所以經常犯常識性的錯誤。我屢見不鮮了,所以第一講才會這么說的。
之所以讓大家讀點書,目的是在很多場合,你需要隨聲附和的和一些群體的各樣人物忽悠,否則你就會失去和他們溝通的契機,弄不好還讓別人恥笑你。在這一點上,我比較敬佩江浙的書法家們,他們說起天文地理、千五百年後五百載來,那是頭頭是道啊。
書法到了一定程度(技法超越之後),是需要靠學問來來滋養的。據我所知,會文書社就經常舉行讀書會,而且還經常請文史、詩詞專家來講課。現在,會文書社諸子已經成為全國帖學的新翹楚了。
很多人都說江南人寫字有味道,那就是人家都有那麼點文人氣。古往今來的大書法家可都不光是會寫毛筆字兒啊!
這年頭,書法家比開計程車的人都多了,你要是肚子裡面有點墨水,就顯得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信不信由你!
第二:有點屬於自己的文字內容
書法家,一輩子要寫很多張毛筆字兒。咱總不能抄起筆來就「遠上寒山」「停車那啥吧」。。。
還有的書法家一寫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誰喜歡啊?別扭不?!或者你給人家來個「十年生死兩茫茫」,嗚呼,不挨揍就是好事。
所以,書法家要在創作中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咋回事呢?我是說,書法家要有一些屬於自己獨家的內容和隨機應變的本事。
比如:見到領導,你給他整個「厚德載物」,不錯,管他領導有沒有德,他也喜歡。見到美女,你給她整個「氣若幽蘭」或者「美人如玉」,她沒准給你一kiss,嘿嘿,這就是詞兒的妙用,你的字兒寫得好壞不重要。
可是啊,你總寫這些內容也很俗啊,顯不出你高來,只能說明你具備了基本的應對場面需要。要想做一個優秀的書法家,你必須有自己獨到的東西,真的,在很多時候恰如其分的精彩內容比你寫的好都有用。啥樣的叫高級?
比如:我一哥們,給一個苦熬多年剛坐上的政法委一把書記的人寫了一張字,「輕舟已過萬重山」,嘿!我一聽都覺得精彩(鼓掌100下)。這內容俗吧?可是人家用的恰如其分,絕了!
再比如:唐山籍某在央視搞過講座的著名書法家,你別管人家寫的咋樣,你報出名字來一分鍾能把你名字做成對聯。我親眼所見把我們一個副總【梁越】立馬寫成「梁山好漢、立馬橫刀」,這氣勢,好哦!
其實在很多時候,作為一個書法家,要面對的是社會是不懂書法的人,他們看中的就是你寫的是啥。君不見老百姓看書法展覽總是喜歡在那念內容嗎?!老百姓欣賞的就是你寫的是啥。
如果你總整些《畫禪室隨筆》、《海岳論書》之類的,我不是笑話書法家,中國書協會員得有一半念不下來,那有啥用啊?你會說「我筆墨功夫好」。可是泱泱15億老百姓懂書法懂筆墨的微乎其微啊,毛爺爺都不止一次的說過「文藝是為工農兵服務滴」。
如果,你只會寫字,你連書奴你都算不上,如果,你不注意書寫內容,你充其量就是個自娛自樂的寫毛筆字兒的深度自戀患者。
跑江湖的書法家,為啥屢次的手甚至混進釣魚台啊,他們靠的是字外功。而書法家,字都寫那麼好了,卻恰恰忽視了作品內容。如果一件書法作品,你連書寫內容都不重視,我覺的你充其量就會抄書,算不上書法家。
第三:要會寫大字行書和草書
現在,不知道是「筆墨當隨時代了」,還是國展給整的,二王死灰復燃,結果現在的書法家都以小字為主,或者都寫草書。
但是,現在的書法家都很單一,就會一種書體。
作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你是要走出書房走向社會的,別整天在家裡憋著,那不是你甘於寂寞的表現,是你沒本事走不出來。整天在外溜達的書法家,避免不了的要向社會、向樸素的勞動人民以及高官展示你的掌握的中華民族文化的內核或者叫做文化的核心(好像熊秉明這么忽悠過吧)----書法藝術。
現場書寫,你總不能說:「我是寫小楷的。」或者「我是寫梅花篆字的」,現場我寫不了,我沒帶篆書字典。咳,你就別這么說丟書法家們的臉了。
你要會寫行書或者草書。為啥?行書老百姓都基本認識啊。你就擼起襖袖嘩啦嘩啦旁若無人的整上一張,然後瀟灑的把毛筆往桌子上一扔,那牛逼勁兒就別提了,排山倒海的掌聲就來了。
或者你會寫草書,有時候一個字不認識反而能把老百姓和大官兒給鎮住,公眾場合誰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文盲。所以你噼里啪啦的一忙和,大家就傻眼啦。記住,現場寫大草,要寫得猛,寫得快,寫得瀟灑,這是表演不是創作,目的是把人給唬住就行了。你弘揚祖國傳統藝術的目的就達到了,哈哈。
所以啊所以,一個書法家要會寫大字行書或者草書,還要有幾個非常熟悉的內容以防萬一,書法家有時候是書法表演藝術家,知道不?!
第四:要會背誦一些必須的內容
前面我說過,書寫內容要避免落入俗套。
是的,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俗人很多的社會(所謂俗人,就是不太懂的書法的人。)俗人,其實他們對於書法的喜歡都是附庸風雅的,最終他們喜歡的是作品的內容,也就是書法作品的閱讀性很重要。
因此,當我們需要向那些俗人書寫作品的時候,據不完全統計,「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江東去浪淘盡」、「沁園春-雪」凡此種種耳熟能詳的內容大家是非常喜歡且必須掌握的,否則人家讓你現場書寫你不會背就有點那個了,是吧?(先說明,我也不會背,這幾天在床上躺著背呢:)
另外,「難得糊塗」這內容也用得比較多,最好把鄭師傅題跋的那幾句什麼「聰明難糊塗,更能由聰明轉入糊塗。。。」也都背誦下來寫上,那就很牛了。
再者,諸如「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此常用的對聯內容也要會背誦一些,以便應對不同場合的不同對象的需要。
針對目前一些高官和老闆附庸風雅的喜歡書法,況且他們手裡有錢,揮金如土一擲千金,所以最好也要多掌握一些適合官場修身養性、厚德發財、招財進寶之類的內容。
作品的內容,可能決定你的作品有沒有社會市場,切記!切記!
第五、要會吹噓自己
說真的,這年頭真正看得懂書法的人很少,包括那些國展評委。
你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只有你自己給自己做廣告。如同某牛奶廠家吹噓「和我的牛奶最放心」之類。
一個合格的書法家要善於利用各種時機吹噓自己。需要說明的是----不要太露骨的吹自己如何寫得好,那種做法太低級!這年頭,人很俗氣,人也很狡猾,不拐彎的吹噓誰都能揣摩出一二來。那麼咋辦呢?
這樣:你要先跟人家說,我盡管臨過歷史上所有上千家的經典發帖,但是我主要是學得二王,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差不多臨過500多遍。為啥這么說?王羲之或者蘭亭序賣菜的都知道。你要說你學過倪元璐,完蛋了,沒幾個人知道。
再者,你要給人介紹什麼樣的書法才是最正宗的、最牛13的書法。先給他灌輸一套審美鑒別理論,然後你貌似不經意的用你的作品給他分析,比如:「你看,這個筆畫就是來自王羲之的。」或者「你看,這種線條沒有500年功夫是寫不出來的。」如此等等,你就把他洗腦了,以後他就是看見蘭亭序也會覺得沒有你說的那種標准,那麼還是你寫的好。真的,你別不信,以後你要見到說王羲之寫的不好的人,估計就是被洗過腦:((
邪教就是這么給人先洗腦的,所以,你要會忽悠,那就是給你所有的聽眾、觀眾洗腦,讓他們覺得你才是當代大書法家,並且是碩果僅存的書法家。說不定,他還能幫你申遺!
這是一個忽悠的時代,誰不會忽悠,那就只能挨忽悠!
第六:要組建粉絲團
孤軍作戰總是效果差,即便是邦德也有強大的後援作為支撐。
書法家不僅要寫的好,還要善於利用資源。怎麼利用呢?這么說吧,你是全國會員,你如果幾次國展。可是你想一下,不是書法圈的人知道中國書協是個啥嗎?貌似不太知道。知道啥是國展嗎?貌似也不太知道。這就引出一個問題----怎麼能讓你周圍或者你所在城市的人知道你寫的好呢?
很顯然,光你自己靠一張嘴說不好使,你就是整天站馬路上用大喇叭喊也沒多少人聽到。古人不說了嗎----眾口鑠金,那意思就是嘴多了效果大。現在不也有句名言嘛----「假話說多了就成了真滴」。因此說,傳銷行業中的「口碑傳送」是非常好用的,否則怎麼連老頭老太太都忽悠的跟中邪似的呢?!
第一、你要多結交高官或者大款或者威信很高的人,先給他們洗腦。他們說話有效果啊,振臂一揮:「那誰寫的真好啊,世界第一!」這話誰敢不信??
第二、你要帶點學生。好處是把學生乃至學生家長都洗了腦,他們替你四處吹噓、現身說法。
第三、和媒體做朋友,經常請他們吃吃飯,送點你的作品行賄。這年頭,只要報紙上的東西,甭管專業圈明白不明白好壞,老百姓還是相信的----發表的憑啥不好?不好咋不發你的?!
記住,不要王婆賣瓜自吹自誇,要善於利用資源,善於利用別人的嘴:)
第七:最好有點別的本事
很多書法家類似書獃子,就會寫字。除此之外,別的都不會,這可不好。
書法家首先是社會人,這年頭誰也別想躲進小樓成一統。或者你會說「我就是書法家,我就是坐冷板凳做學問」。如果你非要這么說的話,不是社交恐懼症就是深度自卑造成的極端自大。
書法家在社會中就需要很多社交或者與人接觸,那麼你僅僅會寫毛筆字,這只能說你掌握了一種技術(注意,在老百姓眼裡你這兩下子就是技術!)如果你真想把書法當作一個職業身份或者靠這個混飯吃,你就必須武裝自己、包裝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的書法家。
光寫寫字似乎效果還不好,還不能把別人給唬住,你還要有點別的本事來襯托你這個人是牛人。比如吧,你唱歌特好,這個也很有用!別不信,如果你唱歌真的很好,大家也會口頭傳頌你-----某某人不僅字寫得好,那歌唱得也非常好。如此,總比那些啥也不會的書法家被口頭提及的機會大得多。
或者你喝酒很厲害,那麼在中國這個以飲酒論英雄的國度裡面,你即使不成為英雄也會成為大哥級的人物。
或者你會拉二胡,這個都有可能成為名人逸事。
或者你會捏糖人這都算本事。
之所以這么說,目的是要你學會用別的來烘托自己寫毛筆字兒那兩下子本事。君不見某大官會寫毛筆字就成為一時美談嘛?連普京大哥會畫兩筆油畫都讓俄羅斯少女烏拉著入夢嘛?!
多會幾樣本事,適當的時候顯擺顯擺,你的魅力會劇增。
反正你也不想成為大師,少寫會兒毛筆字兒,抓空練點別的,事倍功半也:)
第八:要組成一個圈子
自古以來,咱中國人都喜歡單兵作戰。其實這樣不能發揮更多的優勢,要學會團隊作戰,那就是要有一個圈子。
就連人家邦德還有一個強大的後援作為支撐呢,書法家也需要親友團啊。君不見現在這個雅集那個筆會的,那都是圈子!
圈子的概念是啥呢?這是沒有地域局限性的,畢竟現在交通、通訊這么發達了。本地、外地都行,一個臭味相投的同類圈子。
好處是啥?
1、都是搞毛筆字兒這玩意的,正所謂「互相吹捧,共同提高」是也。
2、如果你這圈子夠大,裡面可能有高官、評委之類的,你說對你有多大好處,是不?比有個好老師都有效果。
3、起碼這個圈子的人都說你好不會毀你。
4、可以一起偶爾搞點事兒,總比你一個人要省事、影響要大多了。
5、。。。
有人說,我就會給大家出歪招。郁悶!難道你要當個書法家,連怎麼寫毛筆字兒都要我告訴你?那應該是學校或者你老師的任務啊。我這些東西是學校里沒有、你老師不會的。
本來前些時候,想寫一個忽悠系列《怎麼把作品寫好看》,結果好多書法家不讓寫,說別人都會了我們咋辦啊?於是就沒寫。
第九:劍走偏鋒
感謝大家喜歡,我就繼續編。
書法這玩意,要靠真寫的好走出來,的確很難。林散之要沒有大領導抬愛,說實話要走出來也難。因此,書法家要深刻領會「功在字外」這句話的潛台詞。
我下面講如何劍走偏鋒----
書法家沒事可以寫點小文章或者往所謂的學術靠靠。為啥這么說?這年頭學術還是很能忽悠人的。比如教授就很受到尊敬----別管他有沒有文化有沒有水平,那是知識的化身。比如學者(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學者是怎麼劃分的)、比如「資深」之類的。所以說,書法家要善於玩點理論的東西,貌似就是學術的,這樣你能把書法說的頭頭是道,那就顯得不一般。
別怕!理論或者學術是最能忽悠人的一種東西。比如你的字寫得好不好,老百姓或許有個標准「是否好看」,而學術這東西就沒法說了。君不見這年頭,會不會寫毛筆字兒的都敢披著學術的外衣弄幾句啊?那些所謂的大理論家甚至自己都整不明白啥是書法人家照樣不是坐在講台上道貌岸然的大談書法嗎。別怕,只要你不要臉,盡管整學術,絕對不會像牛奶一樣出質量問題!
或者,找找關系,跟某個大學套上一個客座教授的帽子(偷偷告訴你,你自己以後就印名片上--某某大學客座教授,除了校長沒人知道你是不是。)這樣,你就不一樣了----書法家+客座教授啊。
再或者,想辦法去某個大學進修一下,弄個訪問學者(後來我才知道,這訪問學者原來就是去人家大學進修學習),一般來說老百姓還真不知道訪問學者是啥,挺唬人的。
要不就自己印上一個「劍橋國際名人藝術中心一級藝術家」,這都有用。
大家別笑,要是海爾不整天做廣告、不整天說自己獲得了那麼多榮譽,你會買它???
總想跟大家好好說說書法,奈何一抬手我就沒正經了,實在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