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軍鼓服帽子

軍鼓服帽子

發布時間:2021-06-21 07:33:47

『壹』 求真軍鼓傳奇服務端

發了,請驗收!

『貳』 小軍鼓的價格!要好的!品牌!都要說!

yamaha,pearl,tama,都有定做級別的軍鼓價格在5000--10000不等

『叄』 夏天女軍鼓隊帶什麼帽子

是軍帽 女士軍帽!

『肆』 小軍鼓滾奏打法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式的握法,一種是相對式(對稱式)的握法,還有一種是3.現代式的握槌方法。先說介紹相對式的握棒法。
1、對稱式握法:
當我們拿到棒子時,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點。如果說我們將棒子分為三等份,那麼支點的地方大約就是在*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為何說這個點是支點呢?其實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疑問的時候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去做實驗,證明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試著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當支點看看。你便會發現,只有在大約*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來敲打的感覺是平衡感及彈性最好的地方。接下來用食指與拇指抓住支點。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關節處。而拇指則是用關節上半的位置與食指對稱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讓棒子在兩指中間可以很放鬆的上下移動卻又不會掉棒為原則。接下來其他三指輕扣鼓棒,盡量試著讓棒子與手臂成一直線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兩手手心相對,左手的握法與右手一樣。接下來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擊方法,身體都必須是放鬆的。挺直腰桿,手臂自然的舉起,當你覺得身體有任何一個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時候,那麼就是姿勢不正確了。請確實的作到每一步驟的要求之後再繼續下面的內容。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舉起將鼓棒頭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擊位置,那就是正確的敲擊准備姿勢了。 這用握法常用於定音鼓,我們中國的打擊樂器等基本都用此種腕法演奏。所以稱之為相對式的握法。
2、傳統握法:
右手與上述對稱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與食指的虎口夾注鼓棒的後端,然後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2、第二個關節上,這時手中的鼓棒會很自然的偏向你的手心,然後再用無名指放到鼓槌的下部,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這種方法在軍樂;西洋樂;爵士樂中常常出現。
3、現代式握法:
現代式也有人叫扣腕式,持棒與對稱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75度左右的角度。多用於架子鼓的演奏,尤其在現代音樂中。

(二)打擊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動,用手腕打擊。打擊時不論高低.輕重.快慢都不能影響手腕自然順暢的動作。鼓棒頭的打擊位置兩點要越*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如此便影響了演奏的品質了。所以一開始練習時,一定得養成這個好習慣。在小鼓上的打擊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而且音色很『炸』。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徑的圓。此圓的圓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才是最佳的打擊位置。關於打擊時的運動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有如拍皮球時彈動的感覺。所以練習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的雙手是顆球,多去想像彈的感覺。 接下來談一些對初學者來說會覺得較為理論性的四種打擊方法。
1、Down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動點。
3、Tap: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吋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直道速度,音色,穩定性能夠控制住,那麼再去練習滾奏(也稱復合跳)這幾個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對往後的技巧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需要耐心的練習!

(三)單\雙擊練習
對一般人來說關於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1、單擊練習: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定及速度。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
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
(1)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綳)。
(2)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3)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2、雙擊練習(滾奏;復合跳):
建立於單擊的基礎上,讓每隻鼓棒擊打鼓皮的次數以一次,變成2次,這就是滾奏(復合跳)練習時,首先要放慢速度,一下一下的去擊打鼓皮,要保證力度;音色的平均,練習滾奏不要著急,用節拍器練習,一般開始練習從每分鍾40拍的速度開始。對滾奏要領一定要掌握好,比如在40的速度上能保持10分鍾以上不出錯而且音色平均,節奏也很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提高速度來練習,但不能過快的去提高速度,可以嘗試一下用40;60;72;96;102;128;這樣逐漸增加練習的速度,直到有一個適合你的速度(在音色平均以及節奏穩定的情況下)然後保持住,直到雙手有些感到酸,這時再次提速,建議在2分鍾左右。練習不要強調一定敲的快,以平穩速度並且做固定速度的練習方式,隨著適應能力而慢慢增加,以不急於一時的心態每天固定課程練習,還有要注意的是,敲擊點一定要均勻:這關繫到手部在鼓上做移動時是否平穩,以及音色的質量。最開始的練習最好是有一個好的教程,在國內打擊樂的學生基本上都在用,[(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程]這本書,在這里我簡單的提供以下幾種練習方法以供參考:
[註:R=右手L=左手]
(1)RLRL RRLL LRLR LLRR
(2) RRLL LLRR LLRR RRLL
(3) RLRR LRLL LRLL RLRR
(4) RLLR LRRL LRRL RLLR
3、壓奏練習:
這種演奏方法是*敲擊鼓皮時*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簡單其實很難練習的,建立在雙擊練習基礎上,開始先用你的鼓錘在鼓皮上反復彈跳,用手腕的力量壓住鼓棒的彈跳的幅度,然後要做到均勻,且在不同的演奏中還有很多連音的技巧,可不是想來的這么簡單。練習方法正確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讓鼓錘充分的在鼓面上彈擊並控制好鼓追的彈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換另一隻手進行相同的練習(這里說的是對稱式,標準式道理相同),尋找鼓棒在鼓面彈擊的感覺。練習到多次連續敲擊時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師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勻和節奏穩定。
4、鬼槌練習:
在jazz/融合(Fusion)中常見的一種打擊方法,也是在滾奏的基礎上用手腕控制住鼓棒的彈跳以及力度,實現一種若隱若無的音色效果。這種方法不適合重擊。

(四)力度(表情記號)的練習
1、漸強漸弱的練習:
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8小節,6小節,4小節,2小節,1小節等為反復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盡可能的小聲到盡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誇張效果。
2、不同力度的練習:
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6小節反復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單位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後再從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復練習,去做出不同的小聲到不同的大聲的音量差。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五)練習滾奏一定要克服一下幾點常見的問題:
1、剛開始練習時打擊的時間(Tinging)不均勻[每隻手打擊鼓皮的第一下與第二下時間的距離(時間值)]
2、滾奏時打擊的聲音不夠均勻[輕重(力度)的不一致]
3、握鼓棒的姿勢自己覺得不舒服(不容易控制住鼓棒的穩定性)
4、只能給鼓棒一定壓力才能滾奏起來,無法輕巧的演奏(除特殊演奏法外)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伍』 架子鼓怎麼放置

如果平時用,鼓的擺放其實是個很自由的事情,不過要注意的就是鼓蹬的高度應該保證人坐下後腿能舒服的踩踏板,大概是要小腿和大腿的夾角稍稍大於九十度。

軍鼓的擺放高度,應該是打擊軍鼓的最舒服的高度,不同的人的習慣不同,太低了可能在打軍鼓的時候胳膊會碰到大腿,太高了打擊軍鼓的時候胳膊一直不能保證是放鬆的狀態,還有軍鼓是平放還是稍微有些傾斜的角度,這個也是因人而異。

如果是在舞台上演出時鼓的擺放,首先要保證是平時練習時候的擺法,保證演出的時候和平時練習的時候感覺是一樣的,另外就是鼓應該在舞台的後邊,吉他手貝斯手主唱在舞台的前端,有條件可以搭一個半米高左右的檯子,把鼓放在檯子上。

(5)軍鼓服帽子擴展閱讀:

在裝鼓之前把鼓的零件都擦拭一下。如汗水,清水,啤酒或其它的液體都可以縮短鼓的壽命。手上出的油會對鑔片表面起到侵蝕作用,會使鑔片失去光澤。在

裝或拆鼓的時候,其實只要用毛巾把它們擦拭一下就好了,這就能對它們有保護作用。檢查所有的零件確保它們都上的很好,需要時常更換鑔墊,確保固定鑔片的鏍絲能很好的擰在鑔架上。

踩鑔架子以及踩槌的踏板這些需要經常運動的地方要隔一段時間上一次潤滑油,讓它們保持很好的運動。如果有些彈簧出現了刺耳的的聲音,那麼就要把它們換掉。

『陸』 誰有仿盛大十一周年熱血套,乾坤,軍鼓,心法,自創武功的傳奇服務端

兄弟,我也想要,可是別人估計不會給的,網上都找不到的,給錢會有人給的。不找到為什麼。。。

『柒』 55式軍服的結構

帽徽為正圓形,只有軍種區別:陸軍:佩戴八一軍徽,正藍底,外圍齒輪麥穗的圓形帽徽;海軍:與陸軍帽徽相比,在八一軍徽後面加壓鐵錨圖案,深藍底;空軍:與陸軍帽徽相比,在八一軍徽後面加壓飛鷹兩翼圖案,天藍低;邊防軍:與陸軍帽徽相比,在八一軍徽後面加壓盾牌圖案;志願軍:佩戴的帽徽除紅五星中間沒有「八一」外,其餘同陸軍;公安軍佩戴四面放射光芒的國旗形帽徽。陸軍、海軍、空軍、邊防軍和志願軍帽徽中八一軍徽的五個角在麥穗內側。
其中,陸軍、海軍、空軍和志願軍帽徽的圖案被後來佩帶的1985年式帽徽和1987年式小帽徽略加調整後(將八一軍徽適當增大,使五個角的尖在麥穗外側頂端也就是整個帽徽的外側頂端)採用。
同時,55式軍服也是人民軍隊歷史上唯一一款佩戴勛略表的軍服。(勛略表外形類似於07式級別資歷章,由「三大勛章」的略章拼裝而成」,有的加戴了外國的勛章的略章,主要是獲得朝鮮的勛章)
夏 帽
1、 大元帥、元帥、陸、海、空將、校、尉官夏帽的樣式均為大頂帽。大元帥、元帥、陸軍將、校、尉官大頂帽為棕綠色,帽瓦上邊有正紅色牙線,下邊有本色牙線;海軍夏季將、校、尉官大頂帽,帽頂為白色,帽牆為藏青色,外圍黑色紗帶,帽瓦上、下邊有白色牙線;空軍將、校、尉官大頂帽,帽頂、帽牆均為棕綠色,帽瓦上邊有天藍色牙線,下邊有本色牙線。大元帥、元帥、將軍大頂帽為金屬絲帽帶,校、尉官為黑色帽帶。帽檐均為黑色。
2、 陸、空軍軍士、兵夏帽為船形帽,顏色為棕綠色。
3、 海軍軍士、兵夏帽為無檐大頂帽,帽頂白色,帽瓦上、下邊緣有白色牙線,帽牆藏青色,外圍黑色紗帶,紗帶由後面下垂成飄帶,紗帶前面正中印金黃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字樣,飄帶兩端印金黃色鐵錨(公安軍海巡部隊軍士、兵夏帽樣式、顏色同,但紗帶前面正中印金黃色「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字樣)。
4、 陸、海、空軍女將、校、尉官、女軍士、兵夏帽為無檐軟帽,顏色按軍種區分:陸軍棕綠色,帽瓦上邊有正紅色牙線;海軍藏青色,帽瓦上邊有白色牙線;空軍棕綠色,帽瓦上邊有天藍色牙線。
冬 帽
大元帥、元帥及陸、海、空將軍為皮帽,校、尉官、軍士、兵為栽絨帽。軍士、兵栽絨帽有聽孔。顏色:大元帥、元帥及陸、空軍將、校、尉官帽面為棕綠色,栽絨為棕色;海軍將、校、尉官帽面為藏青色,栽絨為棕色;陸、空軍軍士、兵冬帽帽面、栽絨均為棕綠色;海軍軍士、兵帽面、栽絨均為藏青色(陸軍、海軍、空軍女軍官、女軍士、兵冬帽樣式和顏色與上同)。 元帥肩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滿底金,正紅邊,國徽與用松枝包的大元帥星徽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滿底金,正紅邊,國徽與元帥星徽各一。
將官肩章:大將:滿底金,4顆將級星徽;上將:滿底金,3顆將級星徽;中將:滿底金,2顆將級星徽;少將:滿底金,1顆將級星徽。
校官肩章:大校:2條縱線,4顆校級星徽;上校:2條縱線,3顆校級星徽;中校:2條縱線,2顆校級星徽;少校:2條縱線,1顆校級星徽。
尉官肩章:大尉:1條縱線,4顆尉級星徽;上尉:1條縱線,3顆尉級星徽;中尉:1條縱線,2顆尉級星徽;少尉:1條縱線,1顆尉級星徽;准尉:1條縱線,無尉級星徽。
學員常服、大衣肩章:
學員常服肩章:底托為草綠色平布里,版面為正紅色細呢。上端及左右邊扎10毫米金黃色絲帶。頂端綴肩章扣。
學員大衣肩章除形狀與常服肩章不同、頂端不綴肩章扣外,與學員常服肩章相同。
海軍軍士、兵肩章(只限於水兵服);上士:寬橫線1條;中士:窄橫線3條;下士:窄橫線2條;上等水兵:窄橫線1條;水兵:底版無橫線。
其中,軍官肩章有金黃色、銀白色之分。規定軍政幹部佩戴金黃色肩章,後勤幹部和科技等業務幹部佩戴銀白色肩章。校官和尉官(大尉、准尉除外)軍銜肩章的軍銜表示方法和顏色構成為後來實施的1987年式軍銜肩章所採用,軍銜表示方法也被後來的2007年式軍銜肩章和軍銜領章所採用。軍校學員肩章的表示方法和顏色構成被87式軍銜所採用;准尉肩章的表示方法為07式軍銜所採用,表示生長幹部學員。 1955年剛授銜時,領章分軍銜領章和軍兵種勤務符號領章2種,士兵佩戴軍銜領章,軍官佩戴軍兵種勤務符號領章,均為平行四邊形。
陸、空軍軍士、兵領章(包括著陸軍服樣式的海軍軍士,兵):軍士為1條縱線,上士、中士、下士依次為3、2、1顆小星徽;兵底版無縱線,上等兵、列兵依次為2、1顆小星徽。軍士和兵的領章縱橫線一律為黃色。
軍官領章和肩章邊線、縱線顏色,士兵領章、肩章版面顏色:步兵深紅色;騎兵深藍色;炮兵,裝甲兵,汽車部隊及海岸,軍醫,獸醫,軍法,行政軍官正紅色;海軍,工程兵,通信兵,鐵道兵及軍事交通,探照燈部隊黑色;公安軍草綠色;空軍天藍色;軍需軍官紫色;海軍軍醫軍官邊線為正紅色,縱線為粉綠色。將官以上軍官領章兩條長邊和一條短邊上鑲黃邊。
但這些顏色的領章僅在1955國慶節閱兵部隊中使用過,在部隊正式佩用時,作了較大改動,統一固定為陸軍紅色、海軍黑色、空軍天藍色3種顏色。
各軍種,兵種人員的領章上除步兵只綴勤務符號外,都綴軍種、兵種符號或勤務符號,指揮人員、政治工作人員領章上綴軍種、兵種符號,勤務人員領章上只綴勤務符號,不綴兵種符號。
軍兵種及專業勤務符號海軍——鐵錨;空軍——八一軍徽和飛鷹兩翼;公安軍——盾牌;炮兵——交叉的推彈握把;裝甲兵——坦克;工程兵——交叉的鐵鍬和鐵鎬;通信兵——電話、電波和鐵塔;鐵道兵——五星、飛翼、鉗子、鐵錘和錨;汽車兵——汽車頭;騎兵——交叉的馬刀、騎槍和馬蹄鐵;化學兵——氧氣筒;探照燈部隊——探照燈和電光;軍醫——金色襯底的紅十字;獸醫——銀色襯底的紅十字;軍法——盾牌和兩把交叉的寶劍;軍需——紅五星外圍麥穗和齒輪;技術——交叉的鉗子和扳子;文工團——古笙外圍松枝;軍樂——銀色的軍鼓和兩把交叉的銀色小號;體工隊——交叉的劍戟外圍松枝。
1958年1月18日,國防部向全軍發布了修改部分現行軍服和肩章、領章的命令:軍官、學員平時佩戴新制式領章,代替原肩章、領章。現行的肩章和領章,仍予保留,在節日、集會、出國或外交等場合佩戴。原銀白底肩章取消,均換發金黃底肩章。新制式領章1958年在全軍內逐步實施。即將軍官肩章上的軍銜標志移到領章上。領章底版顏色:陸軍正紅色,海軍黑色,空軍天藍色,不加軍兵種符號,所有軍官的軍銜領章的兩條長邊和一條短邊上鑲黃邊。

『捌』 打軍鼓服裝.還需要什麼搭配

帽子,制服,高筒靴,你可以參考儀仗隊的打扮

『玖』 小軍鼓滾奏打法應該怎麼打

小鼓棒的握法
小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傳統式的握法,一種是相對式(對稱式)的握法,還有一種是3.現代式的握槌方法。先說介紹相對式的握棒法。
1、對稱式握法:
當我們拿到棒子時,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點。如果說我們將棒子分為三等份,那麼支點的地方大約就是在*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為何說這個點是支點呢?其實當你對一件事情產生疑問的時候最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去做實驗,證明為何答案是如此!所以試著抓抓棒子的其他位置當支點看看。你便會發現,只有在大約*近棒子尾端3分之1的地方抓起來敲打的感覺是平衡感及彈性最好的地方。接下來用食指與拇指抓住支點。鼓棒在食指的位置是食指的第一關節處。而拇指則是用關節上半的位置與食指對稱的抓住鼓棒。施力的方法是讓棒子在兩指中間可以很放鬆的上下移動卻又不會掉棒為原則。接下來其他三指輕扣鼓棒,盡量試著讓棒子與手臂成一直線以便有更多的肌肉可以控制鼓棒。。兩手手心相對,左手的握法與右手一樣。接下來不管是座姿或站姿的打擊方法,身體都必須是放鬆的。挺直腰桿,手臂自然的舉起,當你覺得身體有任何一個部分的肌肉感到僵硬的時候,那麼就是姿勢不正確了。請確實的作到每一步驟的要求之後再繼續下面的內容。只要你做到了上述的要求,手臂自然的舉起將鼓棒頭放在下面所述的最佳打擊位置,那就是正確的敲擊准備姿勢了。 這用握法常用於定音鼓,我們中國的打擊樂器等基本都用此種腕法演奏。所以稱之為相對式的握法。
2、傳統握法:
右手與上述對稱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與食指的虎口夾注鼓棒的後端,然後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2、第二個關節上,這時手中的鼓棒會很自然的偏向你的手心,然後再用無名指放到鼓槌的下部,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左手以翻轉力量打擊,這種方法在軍樂;西洋樂;爵士樂中常常出現。
3、現代式握法:
現代式也有人叫扣腕式,持棒與對稱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75度左右的角度。多用於架子鼓的演奏,尤其在現代音樂中。

(二)打擊方式及位置
手臂不動,用手腕打擊。打擊時不論高低.輕重.快慢都不能影響手腕自然順暢的動作。鼓棒頭的打擊位置兩點要越*近越好。因為音色的關系,如果兩點距離太遠的話,音色會產生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聲音,如此便影響了演奏的品質了。所以一開始練習時,一定得養成這個好習慣。在小鼓上的打擊位置通常不是在小鼓的正中心。因為直接打正中心的音色太直接而且音色很『炸』。假想小鼓中心有一8到10公分直徑的圓。此圓的圓周位置便是在小鼓上才是最佳的打擊位置。關於打擊時的運動方式,簡單的來說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就有如拍皮球時彈動的感覺。所以練習時或許可以想像自己的雙手是顆球,多去想像彈的感覺。 接下來談一些對初學者來說會覺得較為理論性的四種打擊方法。
1、Down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動點。
3、Tap: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吋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直道速度,音色,穩定性能夠控制住,那麼再去練習滾奏(也稱復合跳)這幾個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但對往後的技巧有相當大的幫助,所以需要耐心的練習!

(三)單\雙擊練習
對一般人來說關於單擊練習通常是不會有太多問題的!不過在這里還是要告訴大家一些應該要注意且特別加強的要點。
1、單擊練習:
熱手(WARM UP)練習:練習左右手的平衡.穩定及速度。在每次的練習前,就有如作運動之前都必須要有暖身操來幫助筋骨活絡,避免運動傷害,且達到運動時的最佳效果。所以熱手也是練習前所必須的第一道手續。
上面的熱手練習可以有三種方法練習:
(1)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綳)。
(2)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3)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2、雙擊練習(滾奏;復合跳):
建立於單擊的基礎上,讓每隻鼓棒擊打鼓皮的次數以一次,變成2次,這就是滾奏(復合跳)練習時,首先要放慢速度,一下一下的去擊打鼓皮,要保證力度;音色的平均,練習滾奏不要著急,用節拍器練習,一般開始練習從每分鍾40拍的速度開始。對滾奏要領一定要掌握好,比如在40的速度上能保持10分鍾以上不出錯而且音色平均,節奏也很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提高速度來練習,但不能過快的去提高速度,可以嘗試一下用40;60;72;96;102;128;這樣逐漸增加練習的速度,直到有一個適合你的速度(在音色平均以及節奏穩定的情況下)然後保持住,直到雙手有些感到酸,這時再次提速,建議在2分鍾左右。練習不要強調一定敲的快,以平穩速度並且做固定速度的練習方式,隨著適應能力而慢慢增加,以不急於一時的心態每天固定課程練習,還有要注意的是,敲擊點一定要均勻:這關繫到手部在鼓上做移動時是否平穩,以及音色的質量。最開始的練習最好是有一個好的教程,在國內打擊樂的學生基本上都在用,[(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校外音樂考級全國通用教程]這本書,在這里我簡單的提供以下幾種練習方法以供參考:
[註:R=右手L=左手]
(1)RLRL RRLL LRLR LLRR
(2) RRLL LLRR LLRR RRLL
(3) RLRR LRLL LRLL RLRR
(4) RLLR LRRL LRRL RLLR
3、壓奏練習:
這種演奏方法是*敲擊鼓皮時*手腕的控制及鼓皮的反彈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技巧是表面上看很簡單其實很難練習的,建立在雙擊練習基礎上,開始先用你的鼓錘在鼓皮上反復彈跳,用手腕的力量壓住鼓棒的彈跳的幅度,然後要做到均勻,且在不同的演奏中還有很多連音的技巧,可不是想來的這么簡單。練習方法正確速度要慢,要求每一下要讓鼓錘充分的在鼓面上彈擊並控制好鼓追的彈跳高度直至停止,再換另一隻手進行相同的練習(這里說的是對稱式,標準式道理相同),尋找鼓棒在鼓面彈擊的感覺。練習到多次連續敲擊時要有腕子控制的配合。最好有有老師的演示,一定要做到力度均勻和節奏穩定。
4、鬼槌練習:
在jazz/融合(Fusion)中常見的一種打擊方法,也是在滾奏的基礎上用手腕控制住鼓棒的彈跳以及力度,實現一種若隱若無的音色效果。這種方法不適合重擊。

(四)力度(表情記號)的練習
1、漸強漸弱的練習:
通常一般人見到表情記號時就有如被嚇到一般的就馬上作出反應的表現在音樂上。不過通常這種反應反而會影響整個曲子。導致張力不夠或者是太多。所以如何做出適量的強度增加及減弱是對曲子的張力影響頗為重要的一環。練習時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8小節,6小節,4小節,2小節,1小節等為反復單位的強弱練習。試著作出盡可能的小聲到盡可能的大聲的效果練習。所必須注意的要點是:要能作出讓人摒氣凝神的誇張效果。
2、不同力度的練習:
練習時一樣以4連音為基礎4/4拍為小節單位。練習6小節反復的不同力度的練習。力度單位為 ff > f > mf > mp > p > pp。然後再從 pp < p < mp < mf < f < ff 。不停的反復練習,去做出不同的小聲到不同的大聲的音量差。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五)練習滾奏一定要克服一下幾點常見的問題:
1、剛開始練習時打擊的時間(Tinging)不均勻[每隻手打擊鼓皮的第一下與第二下時間的距離(時間值)]
2、滾奏時打擊的聲音不夠均勻[輕重(力度)的不一致]
3、握鼓棒的姿勢自己覺得不舒服(不容易控制住鼓棒的穩定性)
4、只能給鼓棒一定壓力才能滾奏起來,無法輕巧的演奏(除特殊演奏法外)
打擊樂藝術門類繁多,對軍鼓滾奏技巧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但強調的是力度平均;速度的穩定而獲得充滿表現力的效果,這篇文章是我在學習打擊樂中一些對軍鼓滾奏技巧體會,以及認識

『拾』 小軍鼓和鼓棒的握法和打法是什麼

鼓棒的握法一般來說有三種,一種是傳統式的握法,一種是相對式(對稱式)的握法,還有一種是現代式的握槌方法。

1、對稱式握法:
當我們拿到棒子時,首先要先找到棒子的支點。如果說我們將棒子分為三等份,那麼支點的地方大約就是在近棒子尾端3分之1等份的地方。

2、傳統握法:
右手與上述對稱式握法相同,左手用拇指與食指的虎口夾注鼓棒的後端,然後自然的把拇指搭在食指的第二個關節上,這時手中的鼓棒會很自然的偏向你的手心,然後再用無名指放到鼓槌的下部,兩鼓棒呈九十度左右。

3、現代式握法:
現代式也有人叫扣腕式,持棒與對稱式大致相同,但雙手要向內翻一下,使手心朝下,兩鼓棒集中於敲擊點上,兩棒呈75度左右的角度。、

接下來談一些對初學者來說會覺得較為理論性的四種打擊方法。
1、Down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之後,停再距鼓面約一寸的高度上。
2、Up stroke:以一吋的高度向下打擊之後,迅速的拉高回到Down stroke的起動點。

3、Tap:起動點在距鼓面約一吋的高度輕輕的向下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4、Full stroke:起動點大約在耳際的高度(高處),由此向下打擊之後,再回到原起動點。

上述四種打擊法先用單手確實的練習,用很慢很慢的速度,確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再練習另一手,等雙手都可確實做到要求動作之後,再雙手一起練習。用節拍器練習,由最慢的速度開始練起。

(10)軍鼓服帽子擴展閱讀

熱手練習

第一種是手握小鼓棒的最尾端手指握住不放(但不可太緊握)的只動手腕的練習(不可太久,因為會導致肌肉緊綳)。

第二種就是正常的握棒位置打法。

第三種就是手握正常位置,只動手指不動手腕的速度練習。這種練習方法是為了訓練手指的敏感度與增強其肌肉的強度。在往後的速度技巧上可以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就打擊的技巧來說,速度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就速度這一點來說,手指就占著相當重要的身分地位。

練習時請注意拍子的穩定及左右手的平衡。手法是由A─B─A─B的交換循環練習(為了是左右手都可當作起始的平衡練習)!且請注意左右手的手抬高度,不可相差太多。打擊位置要盡量靠近(音色的要求)。特別注意不可有重音!最後一提,還是請用節拍器,由慢到快。

與軍鼓服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積衣 瀏覽:948
校服采購談判合同模板 瀏覽:486
秋冬長款馬甲搭配 瀏覽:672
學校和家長做校服協議書 瀏覽:924
九人旗袍走秀表演視頻 瀏覽:136
歌莉婭秋裝外套 瀏覽:950
做內銷衣哪個品牌最大 瀏覽:442
大兵的風衣 瀏覽:861
夏季賣帽子怎麼樣 瀏覽:786
卡其色格子褲子配什麼外套好看 瀏覽:957
長款棉衣怎樣褲子好看圖片大全 瀏覽:6
小西裝女外套怎麼搭 瀏覽:835
燈籠袖風衣搭配圖片 瀏覽:961
金威制服廠此 瀏覽:683
我的世界滅霸手套怎麼打響指 瀏覽:850
皮帶孔變大怎麼修復 瀏覽:626
三條杠褲子如何搭配 瀏覽:281
2015秋冬流行男裝品牌及商品 瀏覽:393
配紅襯衫的褲子好看 瀏覽:481
中開叉旗袍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