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屈原在離騷中描寫自己的穿戴與眾不同的名句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掔木根以結茞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纚。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Ⅱ 在離騷中,屈原以那兩句詩以衣服配飾比擬詩人的美德,表現其寵辱不驚,特立獨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翻譯: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帶增得長悠悠。
雖然芳潔污垢混雜一起,只有純潔品質不會腐朽。
作者:
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寫下了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離騷》作於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屈原被放漢北後的兩三年中。
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齊抗秦,被內外反對力量合夥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後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於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於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
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表現上完全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託情意,而詩人採用的比喻象徵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於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於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盪盪,不見端緒。但是,細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
Ⅲ 屈原在離騷中通過著自己退隱後騎馬到達長滿蘭草的水邊
屈原在離騷中通過著自己退隱後騎馬到達長滿蘭草的水邊和長滿椒樹的山崗表明自己從朝廷隱退為了修養自己。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
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3)屈原在離騷中通過加高帽子擴展閱讀
《離騷》作為長篇巨制,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主要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描述了詩人和當朝統治者的矛盾,即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二是描述了詩人心靈的痛苦和糾結,進取和退隱的矛盾。
關於《離騷》的內容層次,歷來有各種不同的分法。大致說來,全詩可分為三個部分再加一個禮辭。
全詩的主題思想,即通過詩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終生的描寫,強烈地抒發了他遭讒被害的苦悶和矛盾的心情,表達了他為國獻身的精神,以及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愛國主義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現了他勇於追求真理和光明、堅持正義和理想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同時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黨營私、讒害賢能、邪惡誤國的罪行。
Ⅳ 屈原在離騷中借寫自己的帽子表現自己的崇高品德的名句是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不知道你想問的是不是這一句。。。
Ⅳ 屈原寫的《離騷》 全文,,節選一段加翻譯
DAADC CCAAD AACDD
Ⅵ 屈原的 《離騷》中哪兩句用帽子和佩帶比擬自己的美好品德,突顯了主人公形象的高大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離騷》中的抒情主人公注重儀表修飾,具有外在美。他很注重服裝的美。 他常常采來菱葉製成上衣,有摘來荷花編織成下裝。雖然沒人理解他的行為,但他 卻認為這是他美好性情的表現。 他在《離騷》中寫道: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同時,他還非常注重對服裝的修飾。他把江離和芷草披在肩上,又用秋天的蘭草連 綴成佩掛在自己的腰間: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他總愛把自己的帽子戴得高高的,把自己腰間的佩帶系得又美又長,用這樣的行為 來表明自己對高潔品德的培養: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Ⅶ 屈原在離騷中表現自己出身高貴的詩句是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自語曰靈均
Ⅷ 語文必修2第5課《離騷》屈原~~翻譯。加全篇注音
我常常嘆息掩面流淚呀長嘆,哀傷人民生活的多災多難。我雖然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可是)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既因我佩戴蕙草而貶黜我啊,又因我採集白芷而給我加上罪名。這是我心中追求的美好的東西,(我)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後悔。怨就怨楚王這樣糊塗啊,他始終不體察別人心情。那些女人嫉妒我秀美的俄須,造謠誣蔑說我妖艷好淫。世俗小人本來善於投機取巧,背棄規矩而又任意改變措施。違背准繩而隨意歪曲啊,爭著將苟合取悅君王作為法則。憂愁煩悶失意啊,我孤獨地忍受著現在的不得志啊,我寧願馬上四去隨流水而逝,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幹!雄鷹不與那些燕雀同群,原來自古以來就是這般。哪有圓鑿和方枘能夠相合的啊?志向不同怎麼能彼此相安?受著委屈而壓抑著意志啊,忍受著強加的罪名而蒙受恥辱。保持清白節操死於直道,這本為古代聖賢所重視的。後悔選擇道路時不曾看清,我久久佇立而想返回。調轉我的車走回原路啊,趁著迷途未遠。我趕著馬車在蘭草水邊行走,路上長滿椒樹的山崗暫且停留。不被(君王)接納,又遭受指責啊就退隱了。我要把荷葉剪成上衣,綴縫荷花瓣做下裝。沒有人了解我也就罷了,只要我本心確實是美好。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戴增得長長的。我身上芳香的香氣和玉佩的光澤雜糅在一起,只有光明純潔的品質沒有虧損。我突然回頭啊縱目遠望,將去看看四方廣大的土地。佩著五彩繽紛的華麗裝飾,菲菲花香更加顯著。人生各有各的樂趣啊,我獨愛美並且習以為常。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變的嗎?
Ⅸ 屈原離騷中與蘇軾方山子傳中描述傳主所戴「方聳而高」的帽子意近的兩句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