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綱的格式怎麼寫
如何制定作文提綱呢?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全文一共准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麼,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後寫哪層,具體列出准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並在提綱中簡單註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同學們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則比較優秀、實用的作文提綱:
題目:難忘的一件事
主要內容:我的腳扭傷,周麗照顧我。
中心思想:關心同學、急人所急。
結構安排:
一、在練習跳繩時,我扭傷了腳。(略)
二、周麗同學熱心照顧我。(重點段)
1.周麗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詳)
2.周麗給我洗腳,噴「好得快」。(詳)
3.我好了一些,周麗又小心地攙我回家。(次詳)
三、我十分感動,至今記憶猶新。(略,點題)
㈡ 急需一份會議提綱。 典當行剛開業,需要給員工們開會,老闆讓我寫一份會議紀要。 新手 剛剛
蚊子雖小也是肉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利用
㈢ 會議提綱怎麼寫
提綱主要有兩個特點:
一是綱要性,即把匯報、傳達和發言的綱目、要點,提綱挈領地寫出來,不可把會議內容一字不漏地寫到材料中去,因此,在寫作中應突出「綱目」和「要點」這四個字。
二是條理性,即這種材料必須條理特別清晰,共有幾個大問題,每個問題之下分幾小點,要一目瞭然,眉目清楚,否則,就失去了寫作提綱的意義和作用。筆者擬結合工作實際,談談對會議精神傳達提綱寫作的幾點認識。
一、會議精神傳達提綱的含義
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主要是上級開完大中型會議後,相關職能部門梳理會議精神,向同級或下級進行傳達的一種文稿。
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一是凡是需要傳達會議精神的,都是大中型重要會議。一般性的會議,座談會等隨意性的會議,不需要專門傳達。就我所在的縣級組織部門來說,一般只傳達一年一次的全省組織工作會議、全市組織工作會議,或者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重大全局性活動的動員會、推進會、總結會等。二是傳達的對象是同級或下級黨委、政府。比如,我們縣級組織部,傳達全省、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一般就是向縣級黨委常委會傳達,或者傳達到下面鄉鎮黨委、縣直單位黨委(黨組)。
三是負責傳達的主體,一般是參加會議、與會議內容密切關聯的某一職能部門。比如,省、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那就是組織部門負責撰寫「傳達提綱」並傳達;省、市政法工作會議精神,那就是政法部門來負責撰寫並傳達。
二、會議精神傳達提綱的主要內容
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不僅應包括對上級會議精神、要求的概括,還包括本地如何貫徹落實的意見,等等。具體來說,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會議概況。這包括會議的名稱、起止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出席領導、主持人、議題、議程等。該內容可以單獨成一部分,也可以放在導語里。如果是多個層級、多場會議精神一起傳達,則只需列出各會議的主要概況即可。二是會議主要精神。一般來說,就是指會議上的領導講話精神,將領導講話中的核心要求進行概括。假如會議上除領導講話外,還組織了經驗交流,印發了通報等有關文件,也要摘錄其核心要求和關鍵要點,一並進行傳達。
總之,應根據會議精神的不同而各有側重。比如,關於傳達上級機關或領導指示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以及上級機關部署安排工作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重點列出有關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關於總結工作或交流經驗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重點列出會議總結交流了哪些經驗,討論研究了哪些問題,領導作了哪些指示,形成了哪些決議,布置安排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等。有些會議精神傳達提綱還應加上對會議的評價、感受和體會。
對會議的評價主要是闡明會議召開的意義,感受和體會則是參加會議的收獲等。在總結會議精神時,可以用「會議提出」「會議明確」「會議強調」「會議要求」等表達方式,也可以分層次,用「一二三四五」這種一目瞭然的形式進行概括。三是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具體意見。一般是條目式列出本地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的工作打算。它是在傳達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提出的本單位本部門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具體意見,其內容包括貫徹落實的意見、具體分工、工作安排和要求等。比如,上級已經召開了×××會,本地准備什麼時間召開同類的會。比如,上級會議精神里提出的一些重要事項,本地打算如何分工落實,等等。
三、寫作會議精神傳達提綱的三點要求
寫作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一般要注意把握三點要求:一是准確全面,即真實准確地反映會議情況,完整全面地傳達會議主要精神。要忠實會議情況,不能片面走樣。在撰寫傳達提綱之前,要充分聽取領導講話和會議發言,仔細閱讀和認真研究會議文件,吃透會議精神,堅持實事求是。
二是提綱挈領,即突出會議主題和要點。傳達提綱不是對會議實況的原始記錄,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善於歸納分析會議精神,理出重點和要點,抓住主要和核心的內容進行傳達。
三是明晰有序,即表達明確而有條理。傳達會議精神,關鍵是為了抓落實。如果傳達會議精神表達不夠集中、不夠明白和不夠確切,主次不分、含糊其辭或雜亂無章,就容易導致理解上的歧義,讓受文者找不到要領,弄不清主題,甚至曲解會議精神,影響實際工作。因此,撰寫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時要盡量使用層次序數,篇幅較長的還應使用小標題提示每部分內容,這樣才有利於受文者領會精神和付諸行動。一般來說,層次序數到二級標題即可,切忌層次繁多。
四、提煉會議主要精神的「二三三」寫作技巧
大中型重要會議的領導講話,一般都是洋洋灑灑,少則七八千字,多則上萬字,其中層次雜多。如何對領導講話精神進行恰當的提煉,確保符合上述的准確全面、提綱挈要、明晰有序這三點總體要求,那就需要一定的技巧。結合個人的寫作體會,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把握「二三三」寫作技巧:
「二」,即兩個注意:一是在提煉講話要點時,注意把握最核心的要求。最核心的要求,並不是最具體的要求、最細小的要求,而是介於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要求。所以,在提煉講話要點時,要重粗不重細。如果羅列太細小、太具體的要求,必然使傳達提綱臃腫起來。二是在標題的撰寫中,注意運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概括,不要被領導講話中的標題所束縛。盡量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來撰寫標題。
第一個「三」,即三個保留:一是保留闡述意義類語言中最核心的、定性的部分。比如,「政治關是首關」「幹部監督是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的首要環節、前置環節」,這些語言,雖然不是具體的要求性語言,但是屬於關鍵的定性的語言、有力度且確定工作導向的語言,也要保留。至於其他一般性的闡述意義類的語言,則刪除。二是保留帶具體事務安排的語言。
第二個「三」,即三個提煉:一是總體框架的宏觀提煉。不要完全按領導講話中的標題來提煉,要從宏觀、整體上來把握,根據敘述綱要、便於傳達的要求,提煉出傳達提綱的幾層主要內容。二是語言文字的微觀提煉。領導講話中,對某一要求,可能闡述得很瑣細、詳盡,我們在提煉時,就要進行必要的梳理、壓縮、整合、概括,通過語言的重新排列、組合、串並,以簡潔、明了、准確的語言表達出核心要求。三是大小標題的分層提煉。在撰寫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時,應盡量減少層次,不要大標題套小標題,如果內容太多,層次難以削減的,可用「一要、二要、三要」的形式表達。
(3)傳達會議提綱的帽子話擴展閱讀
會議紀要是指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法定公文。它不同於會議記錄,會議記錄是一種客觀的紀實材料,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
會議紀要有以下幾種類型:辦公會議紀要、工作會議紀要、協調會議紀要、研討會議紀要。
㈣ 會議紀要和會議提綱的區別
會議紀要的作用與分類
(一)會議紀要的作用
會議紀要用來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議定事項。它屬於記述性下行公文。
同修訂前的「會議紀要」相比,增加了「記載會議情況」的內容,拓寬了其適用范圍。它的主要作用是「上呈下達」會議精神,溝通情況,交流經驗,指導和推動工作。對特定的閱讀者有制約作用,對與會者是匯報和傳達的依據。
(二)會議紀要的分類
不同的會議可以形成不同類型的會議紀要。根據會議內容和對紀要的不同要求,可分為議決性紀要、情況性紀要、消息性紀要三種。
議決性紀要,方針性、政策性和指導性較強,它根據會議的議題和會議討論中發表的意見並加以分析,概括主要的、實質性的結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性措施,以指導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情況性紀要,將會議的主要議題、全部內容、討論情況和結果介紹給大家,起到傳遞信息、交流經驗的作用,一般多用於討論會、座談會。
消息性紀要,是一種帶有新聞性報道性質的紀要。內容包括會議概況、內容,主要議題、決議情況、會議成果以及會議中提出一些問題或建議等,它多用於學術性、協商性會議。
根據會議任務和目的,可分為綜合性紀要和專題性紀要兩種。
綜合性紀要常用於各級領導會議,這種會議內容廣泛,針對各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討論,得出若干結論,有的還形成決定,要求有關方面執行。
專題性紀要是對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取得的成果所作出的紀要,多用於專業性會議。
根據會議的性質,可分為行政例會紀要、工作會議紀要、座談會紀要三種。
行政例會紀要,指行政機關,為研究、處理日常行政事物工作經常召開的例行性辦公會議,一般有相對固定的領導或臨時吸收與會有關人員參加,地後將會議研究決定的主要問題,逐項編寫形成紀要。
工作會議紀要,指召開的專門工作會議,研究一些重大問題或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通過反復討論,最後形成與會人員共同的意見、辦法和決定,概括整理成紀要。
座談會紀要,指為了研究解決某些重要問題,專門組織召開的有代表性人物參加的座談會。通過討論形成結論性意見或理論認識,整理成紀要。
會議主持機關把會議紀要加上批語或按語下發,作為開展工作或指導某項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會議紀要的寫法
(一)會談紀要的結構
會議紀要的結構包括標題、發文字型大小、正文、署名、日期五部分。
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第一,由會議名稱和文種兩項構成,如《中共延邊常委會議紀要》;第二,由主辦單位和制文單位名稱、會議名稱、文種三項構成,如《××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我市平抑糧油價格工作的會議紀要》。
發文字型大小,在標題的正下方寫明。但有睦會議紀要可以不寫發文字型大小。
正文包括開頭(前言)、主體和結尾三部分。
開頭,也稱前言,簡介會議概況,說明會議屆次、目的、任務,開會的時間、地點,會議主持人,參加和列席會議人員,會議結果等。這部分主要介紹會議的基本情況,用簡短的語言把會議的概貌敘述清楚,給人以總體印象,對會議有總的了解。
主體,是會議紀要的主要內容。說明會議的進程和主要任務;闡述會議的決議和主要精神。
主體內容的寫法:
概述式。把會議的發言、討論情況綜合起來,概括敘述,反映會議精神。一般不反映意見性、要求性的內容,主要記載會議情況和結果。這種寫法多用於小型會議,討論的問題比較集中、單一,意見比較統一、一致。
分項式,也叫問題歸納式。把會議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可以分項寫,也可以列小標題寫,使會議內容條理化。它常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等導語引領下文。這種寫法多用於大型會議。
發言記錄式。按會議發言的順序,把每個人發言的主要內容寫出來,如實地反映會議討論的情況和每個人的意見。這種寫法多用於「座談會紀要」。
結尾有兩種寫法:一種提出希望、號召,要求有關單位認真貫徹執行會議精神;一種自然收束,即正文隨文體最後一句結束而自然收尾。
署名和日期,在正文右下方寫明簽署會議主辦單位或制文單位名稱(全稱):日期,以會議結束時間為准。公開發表的會議紀要,署名和日期在標題正下方寫明。
(二)擬制會議紀要的要求
1、抓住會議主題,突出會議中心。根據會議的主要精神整理、提煉、概括、取捨會議內容,不能記流水帳。
2、要注意真實性與說理性。在擬制會議紀要中,對會議發言者的觀點要認真分析研究;在發言中引用的材料要認真核對,以免失真。擬制紀要者可以引用會上使用的一些材料和數字,但不能參雜自己的意見,更不能隨意增減發揮。
3、語言簡明,一目瞭然,切忌長篇大論,適當分層。要根據會議內容確定擬制紀要所採用的方法。
4、要做好送審工作。送審,即送給領導審定、把關。為保證會議紀要質量,起草前,將紀要的要點或提綱提請會議討論確定;起草後,再交會議討論,定稿。
5、要弄清會議主旨。擬制會議紀要者要自始至終參加會議,從會議文件和發言中搜集材料,否則,紀要就會雜亂無章,甚至遠離題意。
會議紀要與會議提綱的區別
(一)反映對象不同。提綱反映會議全面情況;紀要反映會議主要精神和議定事項。
(二)性質不同。提綱是一般公文;紀要是正式行政公文。
(三)寫法不同。提綱是客觀原始記載,具有文書的素材和檔案的資料;紀要是在記錄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對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擇取整理而成,具有高度概括性和鮮明政策性的法定公文。
(四)撰寫順序不同。提綱按照會議的議程順序去寫;紀要主要按照邏輯順序撰寫。
(五)成文時間不同。提綱隨會議進程進行,會議結束成文;紀要必須在會議結束後整理成文。
(六)作用不同。提綱僅作憑證或資料保存,以備查考;紀要由有關機關、單位印發,有時還可公開發表。
㈤ 如何做好會議傳達工作
有側重,有條理,思路清晰。不要過多的添加自己的想法
㈥ 怎麼寫會議精神
會議精神傳達稿件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文體,其實寫起來並不難,但是我們強調一下,在寫之前首先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此次會議的召開目的,
2、此次會議研究、傳達的主要文件內容,
3、會上主要領導的講話,
4、會議的效果。在你的傳達稿中把這幾點的內容囊括進去,一般就不會跑偏,你要是能對這些內容梳理加工一下,有序有邏輯的謀篇布局後,一般會是一篇比較好的文章。具體寫法建議如下:
為了達到什麼目的,什麼時候,什麼人舉行了什麼會,會議有什麼人主持。會上誰幹了什麼事,最後,誰做了總結發言,主要說了哪幾點(注意加工概括,羅列好重點),此次會議是在什麼形勢下召開的什麼會議,明確了什麼、達到了什麼、解決了什麼。
標題:X局X會議精神傳達提綱。
時間、地點、任務,會議主題,參會范圍。(交待會議背景和概況)
會議主要有三項議程(主要內容)
第一項,市局局長XX同志致辭,回顧了 ,提出了什麼希望。(致辭概要)
市局副局長代表市局做經驗交流,重點針對那幾個方面,提出了當前的工作經驗。
第二項,與會代表針對當前形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代表們重點圍繞 哪些方面要交代。
第三項,省局局長 XX同志指出,一要把握形勢;二要找准問題;三要扎實推進今後工作。(也就是,省局局長的講話提綱要有。)
最後,針對如何落實此次會議精神,要提幾點要求。
㈦ 傳達文件精神怎麼寫
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主要是上級開完大中型會議後,相關職能部門梳理會議精神,向同級或下級進行傳達的一種文稿。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會議精神傳達提綱:
一是凡是需要傳達會議精神的,都是大中型重要會議。一般性的會議,座談會等隨意性的會議,不需要專門傳達。就我所在的縣級組織部門來說,一般只傳達一年一次的全省組織工作會議、全市組織工作會議,或者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等重大全局性活動的動員會、推進會、總結會等。
二是傳達的對象是同級或下級dang委、政府。比如,我們縣級組織部,傳達全省、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一般就是向縣級dang委常委會傳達,或者傳達到下面鄉鎮dang委、縣直單位dang委(dang組)。
三是負責傳達的主體,一般是參加會議、與會議內容密切關聯的某一職能部門。比如,省、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那就是組織部門負責撰寫「傳達提綱」並傳達;省、市政法工作會議精神,那就是政法部門來負責撰寫並傳達。
一、會議精神傳達提綱的主要內容
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不僅應包括對上級會議精神、要求的概括,還包括本地如何貫徹落實的意見,等等。具體來說,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會議概況。這包括會議的名稱、起止時間、地點、參會人員、主持人、議題、議程等。該內容可以單獨成一部分,也可以放在導語里。如果是多個層級、多場會議精神一起傳達,則只需列出各會議的主要概況即可。
二是會議主要精神。一般來說,就是指會議上的領導講話精神,將領導講話中的核心要求進行概括。假如會議上除領導講話外,還組織了經驗交流,印發了通報等有關文件,也要摘錄其核心要求和關鍵要點,一並進行傳達。總之,應根據會議精神的不同而各有側重。比如,關於傳達上級機關或領導指示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以及上級機關部署安排工作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重點列出有關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關於總結工作或交流經驗的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應重點列出會議總結交流了哪些經驗,討論研究了哪些問題,領導作了哪些指示,形成了哪些決議,布置安排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等。有些會議精神傳達提綱還應加上對會議的評價、感受和體會。對會議的評價主要是闡明會議召開的意義,感受和體會則是參加會議的收獲等。在總結會議精神時,可以用「會議提出」「會議明確」「會議強調」「會議要求」等表達方式,也可以分層次,用「一二三四五」這種一目瞭然的形式進行概括。
三是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具體意見。一般是條目式列出本地貫徹落實上級會議精神的工作打算。它是在傳達會議精神的基礎上提出的本單位本部門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具體意見,其內容包括貫徹落實的意見、具體分工、工作安排和要求等。比如,上級已經召開了×××會,本地准備什麼時間召開同類的會。比如,上級會議精神里提出的一些重要事項,本地打算如何分工落實,等等。
二、寫作會議精神傳達提綱的三點要求
寫作會議精神傳達提綱,一般要注意把握三點要求:
一是准確全面,即真實准確地反映會議情況,完整全面地傳達會議主要精神。要忠實會議情況,不能片面走樣。在撰寫傳達提綱之前,要充分聽取領導講話和會議發言,仔細閱讀和認真研究會議文件,吃透會議精神,堅持實事求是。
二是提綱挈領,即突出會議主題和要點。傳達提綱不是對會議實況的原始記錄,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善於歸納分析會議精神,理出重點和要點,抓住主要和核心的內容進行傳達。
三是明晰有序,即表達明確而有條理。傳達會議精神,關鍵是為了抓落實。如果傳達會議精神表達不夠集中、不夠明白和不夠確切,主次不分、含糊其辭或雜亂無章,就容易導致理解上的歧義,讓受文者找不到要領,弄不清主題,甚至曲解會議精神,影響實際工作。因此,撰寫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時要盡量使用層次序數,篇幅較長的還應使用小標題提示每部分內容,這樣才有利於受文者領會精神和付諸行動。一般來說,層次序數到二級標題即可,切忌層次繁多。
三、提煉會議主要精神的「二三三」寫作技巧
大中型重要會議的領導講話,一般都是洋洋灑灑,少則七八千字,多則上萬字,其中層次雜多。如何對領導講話精神進行恰當的提煉,確保符合上述的准確全面、提綱挈要、明晰有序這三點總體要求,那就需要一定的技巧。結合個人的寫作體會,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把握「二三三」寫作技巧:
「二」,即兩個注意:一是在提煉講話要點時,注意把握最核心的要求。最核心的要求,並不是最具體的要求、最細小的要求,而是介於宏觀與微觀之間的要求。所以,在提煉講話要點時,要重粗不重細。如果羅列太細小、太具體的要求,必然使傳達提綱臃腫起來。二是在標題的撰寫中,注意運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概括,不要被領導講話中的標題所束縛。盡量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來撰寫標題。
第一個「三」,即三個保留:
一是保留闡述意義類語言中最核心的、定性的部分。比如,「「幹部監督是XX建設的首要環節、前置環節」,這些語言,雖然不是具體的要求性語言,但是屬於關鍵的定性的語言、有力度且確定工作導向的語言,也要保留。至於其他一般性的闡述意義類的語言,則刪除。
二是保留帶具體事務安排的語言。比如,「2月中旬,各地各單位要向省委整改督查辦報告一次自查情況。一般來說,會議講話提要求,有專門的指向,比如組織工作會議,一般就是對各級組織部門提出的,如果涉及其他部門或者單位dang委,那就是個別性的要求,要進行保留,並且主體對象不能省略。
第二個「三」,即三個提煉:
一是總體框架的宏觀提煉。不要完全按領導講話中的標題來提煉,要從宏觀、整體上來把握,根據敘述綱要、便於傳達的要求,提煉出傳達提綱的幾層主要內容。
二是語言文字的微觀提煉。領導講話中,對某一要求,可能闡述得很瑣細、詳盡,我們在提煉時,就要進行必要的梳理、壓縮、整合、概括,通過語言的重新排列、組合、串並,以簡潔、明了、准確的語言表達出核心要求。
三是大小標題的分層提煉。在撰寫會議精神傳達提綱時,應盡量減少層次,不要大標題套小標題,如果內容太多,層次難以削減的,可用「一要、二要、三要」的形式表達。
㈧ 開會時下屬寫的叫會議記錄,我給下屬開會前寫的開會時候要說的事情應該叫什麼類似於老師上課前備課的東
開會時下次叫他會議結束。那麼你在開會之前所寫的東西叫做講話提綱或者發言提綱。
㈨ 會議大綱怎麼寫
提綱,是一種概要式的書面文字材料。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內容寫出來,只把那些主要內容,提綱挈領地寫出來即可。提綱使用於匯報工作、傳達會議精神、講話稿寫作。從用途著眼,可分為匯報提綱、傳達提綱、講話提綱和寫作提綱。因提綱不同,寫法也有些差異。
匯報提綱。標題。常寫《關於×××工作的匯報提綱》。主體。寫基本情況、成績經驗、問題教訓和今後打算。結語。寫請領導批評、指正之類。有的也可不寫結語。
傳達提綱。標題。寫《關於×××會議的傳達提綱》。主體。寫會議概況、會議的基本精神、會議的典型經驗、會議解決的問題、貫徹會議精神的意見。如果沒有介紹典型經驗,可以不寫。結語。寫「以上是這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如果同會議精神不符,本人負責」,或者寫「以上是這次會議的基本精神,不確切的地方,以會議文件為准」。
講話提綱。標題。寫《在×××會議上的講話提綱》。正文。寫講話的開頭語,然後把所講的主要內容,用大小標題的形式列出,或者把主要內容寫出來,最後寫結束語。
寫作提綱。文章體裁不同,文章提綱的編寫也不同。如寫議論文的提綱。簡單的議論文,寫好文章的題目後,先寫本文的論點,然後寫本文的論據,最後寫本文的結論。復雜的議論文,寫好文章的題目後,先寫本文的中心論點,然後寫中心論點統帥的各個分論點,分論點為中心論點服務,文中的論據分屬在各個分論點之下。各個分論點及其論據合起來共同擔負完成論述中心論點的任務。最後寫本文的結論。如寫記敘文的提綱。寫好文章的題目後,先列出文章的主題思想,然後寫通過何種事情,表達什麼思想。如寫說明文的提綱。寫好文章的題目後,就按該事物的性質、特點、內容、成因、功用等幾部分編寫提納。每部分算作一個說明點,把它們串起來,共同說明這個事物。
編寫提綱,要突出「綱目」和「要點」,各個部分之間要有內在聯系,前後內容要互相連貫,文字要准確、明白、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