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用棕樹葉折玫瑰的視頻或圖片教學
建議去一分鍾網查查
❷ 棕葉編織
圖片:
http://www.fjs-news.cn/trxw/jjly/200508/20050830161133.html
竹編
製作時先將竹子剖削成粗細勻凈的蔑絲,經過絲、刮紋、打光和劈細等工序,運用各種編織方法編成,主要編織方法有:十字編、人字編、圓面編、六眼編、穿絲編、龜背編、翻轉彈插、穿插等。主要產地有浙江東陽和峽縣、福建泉州和莆田、安徽舒城、四川成都、重慶、湖南益陽等。 竹編名產有"蘄簟"、"舒席"、"瓷胎竹編"等,其中流傳最廣、最具有民間特色的要數明清時期產於浙江的"提籃"。它因層層相套形如寶塔,又稱"塔籃"。外形有長方形、橢圓形、八角形等,一般以二至三層為多。製作時編織精細、耗工較大。加上籃柄裝飾異常工整別致,多刻有龍鳳、花鳥紋樣,鑲有黃銅飾件,蓋面帶給有山水、人物、花鳥等吉祥圖案,使整個"提籃"既高貴豪華,又古樸典雅。常用來裝食品、放花果、存放衣物書籍。
草編
分為"草"制與"條"制兩大類。 1、草制。多用麥秸草、玉米皮、琅哪草、蒲草等各種柔質材料,採用結、辮、捻、搓、擰、串、盤等各種技法編織而成,它做工精細,樸素雅緻。產地主要有山東、浙江、廣東、河南等地。歷史上曾有不少享譽中外的草製品,如始於唐代的浙江鄞縣草席;清代貢品湖南臨武貢席。山東萊州地區生產麥秸草辮有500多年的歷史,花色達1000多種,解放前就是我國的大宗出品商品。甘肅的草編香包裝飾掛件獨具特色。現在國內外草編市場佔主流的是用玉米和麥秸草辮編織的帽、籃、包、地毯等日用品。 2、條制。主要以柳條、蘆葦、高粱蔑、槐條、臘條等較硬質的材料編織,造型簡朴,粗擴大方。條子分兩種,不去皮的稱為黑條,去皮的稱為白條。黑條多用來編生產工具,如抬糞、抬土的"抬筐",放在驢、騾背上運東西的"馱簍",還有個頭很大的條編糧食囤子。白條多用於編制生活用品,如用作炊具的"爪籬","裝針線的"針線筐籮",還有從前山東農村廣泛使用的量具"斗"、裝衣物的柳條箱等。
藤編
是將藤料清洗、去結、剝皮、打磨後製成潔凈的藤芯和藤皮,然後運用各種編織方法編製成手工藝品,有藤編動物、提籃等。主要產地是廣東、廣西、雲南。用藤編織的傢具,涼爽舒適、朴實美觀。其中廣東藤編始於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是藤編"壺囤子。,用於壺具保溫,多為圓形和橢圓形,因形似糧囤而得名。是用精選的藤芯手工編織而成的,蓋上鑲有銅提把,有的還鑲有銅鎖,裡面保溫用的棉襯留出茶壺形狀,內置一把繪制精美的瓷茶壺,寒冬之日,一壺熱茶可持續保溫。
棕編
產地主要在四川新繁、湖南長沙和陝西漢中等地區。它採用棕樹嫩葉破成細絲,經硫磺熏、浸泡、染色後編織而成。棕編細致精巧、朴實大方,色彩諧調明快,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在國際市場被譽為"四川草"。 長沙的棕編玩具別具一格。民間藝人們給一片片隨手可摘的棕葉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三下兩下,編出個蚱蜢、螳螂、蜻蜓、青蛙等,深受兒童的喜愛。老藝人易正文獨創了"肚皮"編織法,編出的昆蟲惟妙惟肖;他還用鐵絲作骨架,增加了清漆塗刷工藝,使作品能長期保存,從而把這種雕蟲小技引入了大雅之堂。後來,這門手藝由遊方藝人帶到了許多地區,藝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產生了用蒲草、還魂草、竹葉編織的蟲鳥玩具。
樹葉編織技術
樹葉編織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起於清代嘉慶年間。採用南方的棕葉與北方的玉米葉,純手工編織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編織的動物從簡單到復雜、從昆蟲到哺乳動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的游的花樣越來越多。樹葉編織的製作工藝很復雜,首先採摘天然棕樹葉和玉米葉,經過篩選、蒸煮、染色等處理,然後經過純手工編織而成,做工精細、形態生動、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成品防腐防蛀。可以長期保存珍藏。主要作品有龍、羊、馬、蚱蜢等100多個品種。我廠常年為單位、賓館、飯店、家庭等場所提供上等裝飾品。
珍禽標本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工作的情趣與質量,崇湍自然,反璞歸真已成潮流。目前同屬以自然為題材的動物標本,配上鄉村特有的樹根做成的根藝品,兩者相得益彰,地設天成,野趣橫生。再以常綠植物、花木盆景作襯托,簡直是一幅動中有靜、生機昂然的自然風光,大大提升了居家、辦公的藝術品位及文化內涵。主要作品有山雞、家雞、小鴨、各類小鳥等80多個品種。(具有30年不腐爛不變形的特點)。
❸ 棕葉扇子收購,我們家長有很多棕葉編織的扇子,不知道有沒有人大量收購這個,
首先把棕樹葉帶柄割下,曬干,然後按一般扇子的大小修剪整齊,最好後再縫上邊。一把棕樹葉扇子就算做成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怎麼用棕樹葉子編螞蚱
棕樹葉編螞蚱。
1、選材。取一張棕樹葉,沿葉脈撕開,葉尖處留6~8厘米,兩半葉片要相等。
2、編頭部和胸部。將葉脈折向葉尖處,對折約5厘米,用來編螞蚱的頭部和胸部,葉子反面朝上。
3、編軀乾和尾部。以棕葉兩側任意一股繞過對折的葉脈,再折向里,從繞的葉片下面抽出來,拉緊。將相對的另一側的一股棕葉也繞過中間對折的葉脈,再向外折,從所繞的葉片下面抽出來,拉緊。編2扣後,加上對折的一紉棕條,用來編織螞蚱的後大腿。以此類推,兩側兩股棕葉對稱交替編織8~10個扣後,拉緊,螞蚱的軀乾和尾部就編制完成了。
4、編觸角。將剩下兩遍的兩股棕葉分為3份,形成6條紉棕條,將前面靠近頭部的兩股從葉脈對折形成的孔中穿上去,再拉緊葉脈,觸角就編好了。
5、編前腿。將剩下的4股棕條,系一道對角系,分別打上結,剪去多餘部分,螞蚱的4條腿就編好了。
6、編整後腿。將螞蚱腹部的兩條棕條分別打結(剪去過長部分),螞蚱的後大腿就編制好了。
7、製作提系。用錐子在螞蚱胸部由下向上穿個洞,把葉脈由下向上穿過螞蚱胸部,再把葉脈拉出來,拉緊,當作螞蚱的提系。
8、整理。編制時,螞蚱的胸腹部被捏扁了,為了美觀需整理。用大拇指按住螞蚱的胸腹部向下壓一下,螞蚱就會顯得肥大一些,看起來更加逼真。根據需要也可用筆蘸紅色水彩,點上螞蚱的眼睛。一隻活靈活現的螞蚱就製做完了。
❺ 棕櫚樹葉子長什麼樣
棕櫚來源於棕桐科植物,棕櫚科植物是世界上所有植物中具有很高經濟價值的植物種類之一,也是極為獨特的觀賞植物之一。棕櫚除供觀賞外,葉及葉鞘、苞片可制棕繩及編制用具;棕櫚子可提取植物蠟,供作復寫紙等用,並可供葯用,有收斂止血的功用;為抗毒氣體(二氧化硫)較好的植物,可作凈化大氣污染的樹種。世界著名的棕櫚灘島,海灘上滿布高大的棕擱樹,是最靠近墨西哥灣暖流的陸地,因這里草木茂盛,優美的自然風光、多樣的文化融合、矚目的社交活動,使棕櫚灘成為了世界各地旅遊者心目中嚮往的天堂,同時也是富人聚集的地方。
栽培方法
樹高在3米,樹冠優美,葉片多姿的小型棕擱適合做觀賞盆栽。棕桐的種殼都比較堅硬,不易萌芽,種植前要經過10~15天的浸種處理,種子應從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母樹上選取一般沙藏催芽在10月中旬左右進行,沙子選用干凈的河沙,並需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處理。
澆水
棕櫚通常要求沙床上要搭蔭棚蔽光,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以保持沙床濕潤.澆水時要淋灑,整個沙床水流不要太大,澆水量以沙床不積水為限,沙土中的含水量大約為30%~40%。
施肥
對棕櫚施肥要採用勤施薄施的原則,施肥量過大會燒死棕櫚苗,而施肥量不足的話.小苗將生長緩慢形成小老苗,通常15~20天施一次肥.農家肥和復合肥可交替施用,用量根據棕櫚的長勢而定。復合肥中氮磷鉀的比例為3:1:3,一般每年9月份以後便停止追肥了,以免苗木陡長,影響木質化進程,不利於苗木越冬。」巴內達碧卡「復合肥中若添加些鎂和微量元素。更有利於提高葉片的色澤。通常要求沙床上要搭蔭棚蔽光,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以保持沙床濕潤。澆水時要淋灑,整個沙床水流不要太大,澆水量以沙床不積水為限,沙土中的含水量大約為30%~40%。
病蟲容及防治
防治觀賞棕櫚的病蟲害,最難對付的就是葉斑病,其由真菌引起,生產上主要以預防為主,可噴施800~1000倍液的百菌清進行防治。
採收、加工
其樹根、皮、果實、葉、花均可分別人葯,應根據不同葯用部位分別進行採收。曬干、陰干或烘乾。貯藏時需要注意防潮、避光,避免發霉變質。
❻ 棕葉編織的棕編
產地主要在四川新繁、湖南長沙和陝西漢中等地區。它採用棕樹嫩葉破成細絲,經硫磺熏、浸泡、染色後編織而成。棕編細致精巧、朴實大方,色彩諧調明快,具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在國際市場被譽為四川草。 長沙的棕編玩具別具一格。民間藝人們給一片片隨手可摘的棕葉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三下兩下,編出個蚱蜢、螳螂、蜻蜓、青蛙等,深受兒童的喜愛。老藝人易正文獨創了肚皮編織法,編出的昆蟲惟妙惟肖;他還用鐵絲作骨架,增加了清漆塗刷工藝,使作品能長期保存,從而把這種雕蟲小技引入了大雅之堂。後來,這門手藝由遊方藝人帶到了許多地區,藝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的植物,產生了用蒲草、還魂草、竹葉編織的蟲鳥玩具。
❼ 怎麼用棕葉編蜻蜓
棕樹葉編螞蚱。
1、選材。取一張棕樹葉,沿葉脈撕開,葉尖處留6~8厘米,兩半葉片要相等。
2、編頭部和胸部。將葉脈折向葉尖處,對折約5厘米,用來編螞蚱的頭部和胸部,葉子反面朝上。
3、編軀乾和尾部。以棕葉兩側任意一股繞過對折的葉脈,再折向里,從繞的葉片下面抽出來,拉緊。將相對的另一側的一股棕葉也繞過中間對折的葉脈,再向外折,從所繞的葉片下面抽出來,拉緊。編2扣後,加上對折的一紉棕條,用來編織螞蚱的後大腿。以此類推,兩側兩股棕葉對稱交替編織8~10個扣後,拉緊,螞蚱的軀乾和尾部就編制完成了。
4、編觸角。將剩下兩遍的兩股棕葉分為3份,形成6條紉棕條,將前面靠近頭部的兩股從葉脈對折形成的孔中穿上去,再拉緊葉脈,觸角就編好了。
5、編前腿。將剩下的4股棕條,系一道對角系,分別打上結,剪去多餘部分,螞蚱的4條腿就編好了。
6、編整後腿。將螞蚱腹部的兩條棕條分別打結(剪去過長部分),螞蚱的後大腿就編制好了。
7、製作提系。用錐子在螞蚱胸部由下向上穿個洞,把葉脈由下向上穿過螞蚱胸部,再把葉脈拉出來,拉緊,當作螞蚱的提系。
8、整理。編制時,螞蚱的胸腹部被捏扁了,為了美觀需整理。用大拇指按住螞蚱的胸腹部向下壓一下,螞蚱就會顯得肥大一些,看起來更加逼真。根據需要也可用筆蘸紅色水彩,點上螞蚱的眼睛。一隻活靈活現的螞蚱就製做完了。
❽ 棕樹葉扇子怎麼做
首先把棕樹葉帶柄割下,曬干,然後按一般扇子的大小修剪整齊,最好後再縫上邊。一把棕樹葉扇子就算做成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如何用棕編龍
棕編工藝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中國文化部譽為「中國民間一絕」,它流傳於長江流域,利用棕樹葉經過穿、插、扣、拉等方法,能編出蜻蜓、蝴蝶、螞蚱、仙鶴、鳳凰及十二生肖等各種動物,其中以四川新繁棕編和湖南棕編玩具最負盛名。來自貴州凱里市錦屏縣的龍健,卻並不這么認為。目前,他與好友侯橋林在西華廣場的夜市上,一邊擺攤出售棕編工藝品,一邊招收學員,龍健說:「湖南棕編玩具,材料多半以棕葉芯為主,只能好看10天,10天之後,就會失水收縮。」 因此,龍健在做棕編工藝品時,都以老棕葉為主,先將采來的棕葉按紋路折疊,扎緊後放入開水裡煮, 煮至由青轉黃成熟為止。然後日曬夜露,完全乾透、變白。製作出的工藝品,再刷上一層清漆,這樣,工藝品不但不會變形,而且可以存放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