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遼寧艦的服役對中國未來海防建設有怎樣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歷史意義
中國航母「零」的突破
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發布,中國正利用一艘廢舊的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世界上很多國家在航母的發展中都走過由改裝起步的道路。通過改裝,在尚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試驗、積累經驗、培訓人才,還可以帶動工業能力的提高和技術的發展。在中國,這也是根據中國的國情作出的決定。
之前,世界上共有美、英、法、俄等9個國家擁有航母。在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中國從改造、恢復一艘廢舊的航母起步,從無到有,實現了中國航母「零」的突破。
中國近海防禦戰略加強
中國擁有1.8萬多公裏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裏海洋國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族遭受來自海上的外國侵略達470餘次。
中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管轄海域,保衛國家海上方向安全,維護領海主權和海洋權益,是中國武裝力量的神聖職責。武器裝備的建設服從服務於國防政策和國家安全戰略。航空母艦是目前人類所掌握與使用的最先進海上軍事平台,被視作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海軍實力的象徵。中國正在研究航空母艦的發展問題,是為了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能力,中國堅定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絕不會因為發展先進武器而改變。中國近海防禦的海軍戰略也沒有發生轉變。
中國人民海軍力量增強
中國航母的服役將使中國海軍的戰鬥力、常規威懾能力和核威懾能力大增,真正成為一個戰略性軍種。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航母可以有效地統合中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中國擁有亞洲規模最大的水面艦艇部隊,如此眾多的海上作戰平台均只依靠岸上指揮所進行指揮,不能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一旦航母入役,可以以其為核心建立航母戰斗群,形成一體化聯合作戰態勢,大大提高戰鬥力。
其次,航母可提高中國海軍的海上遠程作戰能力。航母實際上就是一個搭載飛機的平台,是一座海上機場。作為現代化遠洋海軍的核心力量,承擔著為遠洋海軍艦艇編隊或海軍陸戰隊提供空中掩護和支援、遠洋對空中地/海攻擊、空中早期偵察/預警-指揮、電子戰支援、空中加油以及中—遠程空中反潛巡邏等重任。
此外,航母將提高中國海基核力量的生存能力。過去中國海軍以「空潛快」為主的兵力結構無法為核潛艇進入大洋提供有效保護,航母的裝備和航母編隊戰鬥力的形成則使彈道導彈核潛艇進入大洋有了可靠保護,提高了核威懾的可靠性。
Ⅱ 請問中國航母遼寧艦的長度和寬度
主尺寸:艦長304米、水線281米;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Ⅲ 山東艦是我國第二艘自主研發的航母,那山東艦和遼寧艦有什麼不一樣
自主研發的山東艦除了能夠增強我們國家的國防力量之外,才能夠體現我們國家科技實力的進步。因為航空母艦的研發以及研製都需要成百上千的產業以及部門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雖然山東艦和遼寧艦在外形方面的變化較小,但是在航空母艦內部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從以下幾點也能夠看出山東艦和遼寧艦的區別。
一、山東艦在內部更適應中國人的日常習慣。由於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是由前蘇聯黑海造船廠進行生產研發的,所以遼寧艦在內部構造方面會更適合蘇聯時期的軍人生活居住。雖然我們對遼寧艦進行了重新的修復以及改良,但是一些大的布局方面遼寧艦是根本沒有辦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在研發山東艦的時候也在這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改良。
山東艦和遼寧艦的出現也讓我們國家成為了少數能夠擁有多艘航空母艦的國家。當然我們國家在擁有航空母艦之後,也會對地區以及全世界的和平以及穩定做出重要的貢獻。
Ⅳ 遼寧艦為什麼有黃色的和銀色的殲十五
黃皮屬於驗證機,經過測試之後徹底服役再換成灰色塗裝!!畢竟造飛機周期很長,我們只有邊製造邊測試邊服役的路子!
原型機。
Ⅳ 土耳其與中國有什麼恩怨
土耳其人發源地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史稱突厥。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納托利亞便開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歐赫梯人佔領,他們隨後建立了一個世界強國,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滅亡。後來弗里吉亞人和呂底亞人侵入安納托利亞,但其東部則由當地的亞美尼亞王國統治。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佔領了這個地區,隨後又經歷了希臘入的統治,最後於公元前l世紀還經歷了羅馬人的統治。亞美尼亞王國一直是敵對的羅馬人(後來是拜占廷人)與安息人以及後來的薩薩尼亞人之間的分界國。拜占廷人統治時,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
11世紀時,突厥游牧部落「烏古思」侵入安納托利亞。「烏古思」部落的一支凱伊人在 12世紀佔領了安納托利亞東部和中部。凱伊人奧斯曼一世建立了奧斯曼正朝。奧斯曼人在其擴張的最初階段,曾經是土耳其人維護伊斯蘭信仰反對拜占廷帝國的主要力量。 13~14世紀,奧斯曼人奪取了西安納托利亞和東南歐的拜占廷領土,使這些基督教巴爾干國家成為他們的封臣,同時征服了東安納托利亞的土庫曼公國。15世紀,奧斯曼蘇丹強行對巴爾干國家實行直接統治,並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將東至幼發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領土都劃歸其統治范圍之內。 16世紀末,奧斯曼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其版圖包括大多數巴爾干國家、中歐的匈牙利大部分領土和中東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區。
Ⅵ 航母遼寧艦16是什麼意思
中國首艘航母名稱為遼寧艦,舷號為16號的意思。
遼寧艦命名介紹:
2012年9月,關於首艘中國航母平台的正式命名曾引起外界各種猜測,不少網友認為將使用「施琅」號、「毛澤東」號、「北京」號等名字,還有專家說航母應被命名為「釣魚島」號。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規定了航母是以省份或者片語來命名的。按照海軍方面的建議,最後選擇了「遼寧」號方案。其主要理由是這艘航母是由遼寧省大連市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改裝建造的。
2012年9月26日,中國首艘航母正式服役。官方名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簡稱遼寧艦,舷號為16號。
(6)遼寧艦的帽子和眼鏡擴展閱讀
中國海軍艦艇在接收或建造時,都會給予一個3位(或2位)數字的舷號,條例中規定,3位數字的舷號中,1開頭是驅逐艦;2和3開頭的都是常規潛艇;4開頭是核潛艇;5開頭是護衛艦;6和7開頭為獵潛艇、護衛艇、導彈艇;8開頭是掃雷艦艇、補給艦等支援類軍艦;9開頭是登陸艦。如588號護衛艇,「X615」號綜合補給船,「J50」號遠洋救撈船等。
截止2013年底,中國海軍的「鄭和」號和「世昌」號2艘訓練艦的舷號是用2位數編定命名,分別為81和82。此外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舷號「16」,2013年有照片顯示中國有一艘新航母在建。這艘航母的舷號可能是「17」;
在2014年的一次官方活動中,中國出人意料的亮相了一個新的航母模型。該模型舷號為「18」,外形類似美製「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這個航母模型擁有四個艦載機起飛彈射裝置和三個升降機,另外還有許多其他證據顯示它是一艘核動力航母,而且與美製「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非常相似。
Ⅶ 中國人民解放軍女軍的帽子有船形的嗎
目前沒有
1955年10月1日,我軍實行軍銜制,開始配發55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按照軍銜等級區分,極大改善了我軍的軍人形象。當時我軍正在全面學習蘇聯,所以55式軍服的設計很大程度上受到蘇軍的影響,我軍陸軍和空軍的士兵佩戴船形帽,就是直接學習的蘇軍。
55式軍服採用船形帽作為士兵的制式軍帽。這種帽子與蘇聯的M44式士兵版土黃色pilotka式船形帽類似。解放軍在建國初期的建軍戰略是全面學習蘇軍,從裝備到服裝無一不如此。因此,早期的解放軍軍服帶有強烈的蘇聯風格。船形帽在我軍的出現,和學習蘇軍有很大關系。
船形帽,也稱為國際帽。是一種形似船隻的軟體制式軍帽,打起仗來很方便,利於在外面佩戴鋼盔,不易被勾掛,士兵既可當帽子戴,又能當毛巾擦汗洗塵。最早的船形帽是西方近代軍隊的軍官制式軍帽。由於設計簡潔、功能實用,長期以來都是世界上很多國家軍隊的標准軍帽。
後來分蘇式和美式兩種,蘇聯紅軍從1935年開始戴用船形帽,陸軍只在士兵、軍士、軍校學員和軍事建築人員中戴用,海軍除上述人員外,軍官亦可戴用。
圖片:許世友將軍下連隊時所佩戴的士兵船形帽。
55式軍服士兵所佩戴的船形帽,很可能由國內審美觀不同,遭到大多數官兵差評,不久又改回了解放帽。1955年改用蘇式新軍服以後,士兵的船形帽曾經遭到我軍基層戰士的極大反對,為此軍隊曾經專門組織過思想動員工作。
這種流行國際的軍帽在我軍水土不服,圍繞船形帽的佩戴問題,引發過一場涉及全軍的爭論。一是當年美國大兵和國民黨兵歪戴船形帽、窮凶極惡的丑態,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十分討厭。據說當時有戰士戴船形帽上街,被小孩子追著喊「美國兵」。氣得回到領導面前,把帽子一摔說;再也不戴這牛B帽了!
二是船形帽需要歪戴,即稍向右傾斜,這種戴法不符合中國正衣冠的傳統審美習慣,給人的感覺是吊兒郎當、滑稽可笑。
很多戰士表示船形帽不僅不適用,而且不好看。戴正了像和尚,歪著戴像流氓。有的戰士寧願光著頭,夏季戴冬帽或是戴過去的舊式軍帽,也不願戴新配發的船形帽。1958年7月22日,對軍服式樣再次進行修改,終於明確陸軍、空軍士兵取消船形帽,改為解放帽。
1959年春天,經國防部批准,陸、空軍士兵夏季改發解放帽,不發船形帽。改發解放帽後,陸、空軍士兵一律不再戴船形帽。至此塵埃落定,船形帽也成為我軍歷史上佩戴時間最短的制式軍帽。
58式軍服,硬肩章取消,改為軍銜領章,軍官大檐帽與士兵船型帽均改為解放帽,軍服布料改為廉價耐用的平紋布。
我軍取消船形帽以後,在個別部隊還有少量佩戴。例如80年代我軍藍軍部隊身穿的蘇聯軍服。對,你沒看錯,我軍配發過敵軍的軍服。1986年南京軍區為三界基地編配了解放軍第一支專業敵軍模擬部隊。多年來的嚴格保密措施使得人們對這支部隊的認識僅限於傳聞,只有寥寥無多的幾張照片證明這支部隊的建設情況。
首支藍軍部隊的官兵工作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一支「形神兼備」的敵軍模擬部隊。他們的服裝都是專門定做的,當時的藍軍官兵總是身著蘇軍制服,以至於有老鄉經常報警說有外軍的入侵。一些官兵甚至以刀叉代替筷子用餐,飲食起居習慣也盡量模仿俄國人。
2015年年9月10日,中國空軍「追夢空天」航空開放活動在吉林長春空軍航空大學大房機場拉開帷幕。在開放活動上,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隊員們都佩戴著一頂類似美國空軍的船形帽,神采奕奕。這是我軍在飛行表演部隊配備的船形帽式樣的工作帽。
其實這種船形帽已經在空軍配發四年。 2011年9月在長春舉行的首屆空軍航空開放日上,空軍三支特技飛行表演隊首次集體亮相。兩支新建飛行表演隊隊員就身穿新式連體飛行服,佩戴新型船形帽正式公開亮相。
空軍和海軍屬於特殊作戰崗位,由於戰機和戰艦內部空間狹小,官兵佩戴的工作帽,應該輕巧無牽掛,平時與常服一起配發的普通大檐帽並不適合空軍和海軍等有特殊要求的部隊使用,為此中國軍隊單獨設計配發了工作帽。
1985年,海軍為組織北海艦隊核潛艇支隊的403艇進行90晝夜長航試驗,特別試制了一批船形帽,配發給403艇和參加試驗的官兵,這種船形帽採用藍色呢子布料,相當高檔,僅試制了一批,現在已成文物。
據人民海軍報報道,從2011年10月份開始,海軍新一代的潛艇工作防護服系列已經選定由北艦某潛支的363艇艇員試穿。該系列服裝主要包含12個品種18種款式。工作帽主要有船型帽和棒球帽。
2013年,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率先為艦上官兵配發棒球帽。海軍核潛艇部隊則繼續佩戴船形帽。空軍也少量配發船形帽,但官兵反映還是棒球帽最好看、最符合審美觀。
如果考慮工作崗位的特殊環境,如船艙等狹窄空間,可以採用短檐帽,如紅軍帽或者65式軍服的解放帽。以今天審美眼光,65式軍服依然是最有中國特色的軍服,缺點只是配飾太簡單。那頂極具我軍特色的解放帽,可加以改進,更新面料,使用現役軍服的仿毛嗶嘰面料,增加帽徽配飾,作為海空軍工作帽,在指定場合選戴。
Ⅷ 關於武直10上遼寧艦......
首先請先修改問題分類至軍事,現在的分類不適合。
其次這篇文章純屬胡扯。下面詳細說明。
1、武直-10作為艦載機技術難度很小。
這個確實很小,直升機的起降能力使得它特別適合作為艦載機。不過文章里的兩個例子十分不恰當:「眼鏡蛇」武裝直升機是裝備兩棲攻擊艦的,和航母有關系么?「卡-29艦載武裝直升機」是什麼東西?卡-29是現在卡-31的前身,是用於運輸和偵查的直升機,根本不是什麼武裝直升機。由此可見作者水平實在不咋地。
2、殲-15的對海攻擊能力很有局限。
只看這一句還有點意思,殲15使用滑躍起降,確實限制了武器攜帶量和作戰半徑,有局限。但是看了下面一句話,「武直-10載彈量大,火力猛,起降靈活性高」,我都要笑的肚子疼了···武直-10載彈量再大,能比殲15大?就一條,武直-10能掛反艦導彈么?殲15能掛鷹擊81,武直-10能么?作者完全是在自己的世界裡YY。
3、在南沙范圍內,武裝直升機效能更高。
看到標題就可以輕易想到,為什麼不把武直放在中國控制的島礁上呢?對付島礁武直確實效率更高,但這只是一種特殊情況,只能說必要時可以這么做,絕大多數情況下遼寧艦都不可能帶武直-10,將來有了專用的兩棲攻擊艦就更不可能,攻擊島礁就是兩棲艦的事情。
4、對於小型艦艇,武直-10是天生剋星。
話說的很對,但是遼寧艦天生就不是去打小型艦艇的,這種事情護航的驅逐艦護衛艦去做就好了,用遼寧艦不浪費么?
5、航母搭載武裝直升機,可形成數量規模。
話說的對,航母確實能帶很多武直,但真的可以么?這里必須說說作者從頭到尾都有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分清楚什麼是航母,什麼是兩棲攻擊艦,明白這點,就可以看出作者的險惡用心了,他就是想把遼寧艦霍霍成兩棲攻擊艦嘛!這人要麼是不懂,要麼就是被別國收買,干擾視線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