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歐洲女性帽子分類

歐洲女性帽子分類

發布時間:2021-06-11 14:07:43

A. 帽子的種類介紹

帽子的種類帽子的品種繁多,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接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兒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點分,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等。帽子的大小以「號」來表示。帽子的標號部位是帽下口內圈,用皮尺測量帽下口內圈周長,所得數據即為帽號。「號」是以頭圍尺寸為基礎制定的。帽的取號方法是用皮尺圍量頭部(過前額和頭後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轉動,此時的頭部周長為頭圍尺寸。根據頭圍尺寸確定帽號。
中國帽子的規格從46號開始,46~56號為童帽,55~60號為成人帽,60號以上為特大號帽。號間等差為1cm,組成系列。帽子的質量一般從規格、造型、用料、製作幾方面來反映。具體地說,規格尺寸應符合標准要求;造型應美觀大方,結構合理,各部位對稱或協調;用料應符合要求。單色帽各部位應色澤一致,花色帽各部位應色澤協調;經緯紗無錯向、偏斜、面料無明顯殘疵;皮面毛整齊、無掉毛、蟲蛀現象;輔件齊全;帽沿有一定硬度。帽子各部件位置應符合要求,縫線整齊,與面料配色合理,無開線、松線和連續跳針現象;緔帽口無明顯偏頭凹腰,緔檐端正,卡住適合;織帽表面不允許有凹凸不勻,松緊不均,花紋不齊;棉帽內的棉花應鋪勻,納線疏密合適;帽上裝飾件應端正、協調;綉花花型不走型,不起皺;整燙平服、美觀,帽里無擰趕現象;帽子整體潔凈,無污漬,無摺痕,無破損等。 貝雷帽是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提起它,大家都會想起威武的特種部隊,同時還有以故的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據說貝雷帽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是當時羅馬人和周邊城市主要的交易商品,不過當時還有彩色的貝雷帽。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了貝雷帽。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因其隊員頭戴綠色貝雷帽而俗稱「綠貝雷帽」。
一種無檐軟質制式軍帽,通常作為一些國家軍隊的別動隊、特種部隊和空降部隊的人員標志。貝雷帽具有便於折疊、不怕擠壓、容易攜帶、美觀等優點,還便於外套鋼盔。著名的將領蒙哥馬利元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經常戴著貝雷帽,而且還與眾不同地戴著將軍和裝甲兵兩個帽徽。一些國家主要是在顏色上對不同的兵種予以區分。如美軍的別動隊戴黑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戴綠色貝雷帽,空降部隊戴栗色貝雷帽。各兵種的貝雷帽除顏色不同外,式樣都一樣,均屬制式統一發放物品。這支部隊由一些勇於冒險的人員志願組成,進行特殊訓練,專門從事特種任務作戰,曾以「魔鬼之旅」聞名於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統一佩帶藍色貝雷帽。對貝雷帽的戴法有明確的要求。如美軍規定戴貝雷帽時,應使帽圈平正地位於前額上,且高於眉毛l英寸,帽頂向右耳方向傾側,並使硬襯正好位於左眼上方。貝雷帽只有在穿常服、作訓服和工作服時才能戴。穿常服戴貝雷帽時,可以穿戰斗皮靴,並將褲腿束緊。 鴨舌帽用法語和英語可譯為鴨舌帽。為什麼在日本卡斯凱特和橫琴股會是一個不同的名稱呢?
那是因為,卡斯凱特的定義非常的模糊,鴨舌帽因其帽頂主要劃分為2片、4片、6片、8片…或者也可以根據它體積的大小而被成無邊帽、制服帽。
卡斯凱特與橫琴股一樣,帽頂接近持平,而且也跟無邊帽一樣可以將它捲起。

B. 歐洲2戰後貴族婦女的流行帽子款式都有什麼

進入19世紀20年代以後,女帽的變化沒有停歇,有的寬檐帽子上纏滿了綵帶,插著無數根羽毛,好像隨時就要騰空而飛。有的帽子上還飾有風車、帳篷飾物,其形如同飛機上的螺旋槳。晚間不戴帽子時,女子對自己的頭發也格外重視。她們把頭發梳得光滑明亮,而且用幾條線繩和穗帶將頭發紮起來,然後再以金屬線、發釵和高背木梳加以支撐。花和羽毛纏結到一起,形成鮮明的時代風格。

C. 歐洲服飾的名稱及樣式

巴伐利亞

皮褲,緊腰褲,男士短上衣,亞麻襯衫,粉紅色的絲綢領帶和婦女民族服裝。婦女們留著辮子,臉上點著雀斑,衣著時髦,而男士們則頭戴帥氣的帽子,留著特意蓄起來的鬍子。

維多利亞

指1837年至1901年間,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的服飾風格,該時代女性的服飾特點是,大量運用蕾絲、細紗、荷葉邊、緞帶、蝴蝶結、多層次的蛋糕裁剪、折皺、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領、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宮廷款式。

隨著復古風潮的盛行,這股華麗而又含蓄的柔美風格,正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

哥特式服飾

受建築影響較大,其服飾上的特點是多採用縱向的造型線和褶皺,使穿著者顯得修長,並通過加高式帽來增加人體的高度,給人一種輕盈向上的感覺。哥特風格的服飾特別重視外表的浮雕效果和線條。

女裝上裝緊身合體,下半身的裙子寬大、上輕下重,形成一種圓錐狀造型,具有極強的裝飾性。中世紀,裙長是一種等級的標記,只有高貴的太太們才允許後擺拖地,並有權把它染成綠色。

服裝上的分割線、裝飾線多採用縱向的、垂直的線條。13— 15世紀歐洲服裝中歌特風格最為流行。那尖尖的埃寧帽就像一個小尖塔,還有兩個褲腿顏色各異的緊身褲,尖尖的翹頭鞋,飾以不對稱圖案的上衣等。

時下流行的哥特式時裝也常常是不對稱的,但時下所謂的哥特式時裝只不過是帶有些許哥特式藝術的氣息,它看起來帶有更多的商業色彩,這使得「哥特式」聽上去更像是一句促銷口號。

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領緊身皮衣和有著復雜紋路的銀飾,最關鍵是黑眼圈和悲傷麻木的表情。對他們來說,這意味著某種精神境界。

服裝樣式

倒掛領〕指領角向下垂落的領型。

〔中山服領 zhongshan coat collar〕由底領和翻領組成,領角呈外八字形。

〔尖領 pointed collar, peaked collar〕領角呈尖角形的領型,也叫尖角領。

〔襯衫領 shirt collar〕或襯衣領,由上領和下領組成,是襯衫專有的領型。

〔圓領 round collar〕指領角呈圓形的領型,也叫圓角領。

〔青果領 shawl collar〕是翻駁領的一種變形,領面形似青果形狀的領型。

〔荷葉邊領)領片呈荷葉邊狀,波浪展開的領型。

〔燕子領 swallow collar, wing collar〕領面下止口的兩條線形,似燕子飛翔時翅膀張開的形狀。

〔兩用領 convertible collar〕也叫開關領。指可敞開、可關閉的領型。

(3)歐洲女性帽子分類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歐洲服裝 - 10 世紀

男服變得更為貼身合體。英國男子的緊身衣上半貼身合體,下半象長至膝部的衣裙,寬松而舒展。緊身衣為套頭式。

緊身衣外披一件斗篷,並用一個大飾針別在胸前。這時女式服裝變得寬大,衣袖加肥加長,頭發蒙在披巾里邊,身體被斗篷蒙起來。

她們的內衣很長,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蓋。圓口衣袖,衣服裝飾華麗,很受拜占庭的影響。她們的頭發用一塊面紗蒙起,其端點重於背後直拖至地面。

至12 世紀寬松的衣服變得瘦窄,使身體曲線得以突出。並於身後系帶,衣袖逐漸寬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歐洲服裝 - 12 世紀

出現了圓餅式頭飾,它可以遮陽保護眼睛隔熱,主要為十字軍所戴。

上衣流行前開襟式,將前襟分成兩片。女式衣服為系帶緊身衣,上衣緊貼身體,下面是寬大的衣裙,兩部分之間用線縫起,兩袖寬松拖長,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後縫合,與以前使用一塊大布不同。

歐洲服裝 - 13 世紀

男女服裝趨於一致,男服還有緊身衣及各式各樣的外衣,圓餅頭飾,帽式裝飾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長筒襪、靴鞋。

男子戴一頂中亞式小帽。這時護身外衣流行,適合旅行穿用,這種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邊有縫,手臂可以伸出來活動。

另外這時期流行封閉式馬甲式外衣,上身如馬甲,下面可長至膝下,這種無袖長衫,肩部向兩側延伸加長,就成帽式裝飾衣袖了。

13 世紀勞動者的長衫長短不等。男子上衣至膝,衣袖短小,腳下有無跟鞋,褲子於腳跟處有一圓洞,以便穿脫。夏天穿寬敞麻褲,上身裸露,

冬天穿短外衣和無袖套頭衣。婦女穿長袍,中間有縫,可便於勞動,收獲時裙子口袋可裝農作物。當時禁止農民穿好料子及顏色華麗的衣服。

歐洲服裝 - 14、15 世紀

歐洲服裝開始有了變化。由於經濟繁榮,農業、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國際貿易的往來,東方文明的影響,歐洲服飾發生了許多變化,貴族男女追逐時尚。

貴族婦女爭奇斗妍,男子不拘禮節;貴族與平民的服裝有了更明顯的不同;衣服式樣變化,衣料品種增多。

《巨人傳》載中世紀衣料有綢緞、絲毛混紡、呢絨、大馬士革呢、條呢、金線緞、各種皮毛。衣服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裝、短裝、襯衫、短披,女人有連衫長裙、晚禮服等。飾物有念珠、指環、鏈條、寶石、鑽石、翡翠、珍珠、瑪瑙等。

服裝力求擺脫古老習俗,追求時興。東方服飾中的裝飾和紐扣被歐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紐扣或寶石,甚至內衣紐扣也用寶石和紐扣裝飾。

14 世紀男士的夾衣流行,夾衣兩層,十分貼身,衣袖設計合理,可以自由活動手臂,便於全身活動。

夾衣上有十幾個扣子,夾衣襯里有細帶可將瘦腿褲上端與之相連接;緊身外衣穿在夾衣之外,高領外衣興起於14 世紀末;衣領將兩耳覆蓋,頸後衣領蓋過後腦。

下部裙衣拖至地面;這時期的斗篷用一組扣子固定在身上,外觀為圓弧形,又長又寬。婦女服裝主要是帶袖緊外衣和無袖長衫。

由一塊布作成,領口寬,衣領偏低,這就是14 世紀歐洲婦女流行的袒領衫,領口有圓形、角形、方形,領口開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無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帶提得很高。

D. 二十世紀初歐洲女子服飾風格

簡述一下:另附上一篇關於西方服裝發展史的PPT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這篇PPT是我以前在網上找的,裡面有圖片)

1870-1890年期間
合體連衣裙的普林塞斯(princess dress),突出特點是臀部突起,這種與上世紀出現過的臀墊巴斯爾相似,都認為是巴斯爾的復活,所以把這一時期稱為巴斯爾時期。此時與突出臀部相呼應的是要求女子挺胸收腹,為達到這種前挺後翹的外形特徵,緊身胸衣仍是不可少的重要服裝。極端的這種追求外形特徵就把女性身體側面輪廓改變成具有S型特點的柔美曲線

1890-20世紀初
這一時期藝術領域出現了新的思潮即新藝術運動。其特點就是否定傳統的造型樣式,採用流暢的曲線造型突出線性裝飾風格。服裝受新藝術運動影響能體現曲線美的女裝最受欣賞。女子上身用緊身胸衣把胸部托起,腰部勒細,背部沿脊背自然下垂至臀部外擴,劃出優美的曲線。連衣裙的袖子為羊腿袖,稱作gigotsleeve。

20世紀初
第一階段:
一次世界大戰
1900-1907
服裝仍然流行上世紀末S型樣式,服裝的造型基本相同,緊湊的上身、寬大的裙子、高聳的衣領,強調胸部、臀部突出,小腹平直,誇張的帽子上有復雜而龐大的鴕鳥毛或鸚鵡毛裝飾。
整個設計的核心內涵,就在於緊貼身體,把女性的身體都束縛成為一個標準的式樣。
如: 緊身胸衣————這個在西方女裝舞台上雄霸了300多年的塑身衣具,為塑造女性理想形象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它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以前無疑是這個時期不可缺少的一種時尚。
第二階段:
1907-1914( 傳統型到現代型女裝)
把婦女從緊身胸衣中解放出 這階段女裝變化最顯著的特點是流行了數十年的S型服裝逐漸消退,緊身胸衣得到改良,其線條趨於直線,在年輕女性與中老年婦女穿著行為的激烈較量中,女裝從豐胸、束腰、翹臀的傳統形態向平胸、松腰、束臀的現代形態轉變。
1907年,特別強調s型曲線的服裝之風逐漸趨緩,女裝長度向下延伸,腰圍放大,臀圍收縮。
1908年女裝繼續向放鬆腰身的直線形轉化,裙子也開始離開地面,露出鞋面。
1909年以後緊裹臀部和腿部的蹣跚裙出現,迅速成為流行時尚。女裝的領口變大,配飾品也流行新藝術風格的珠寶和用絲帶串起來的彩珠鏈等。
第三階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戰後)
女裝向簡潔、輕便的方向發展。
1914年戰爭爆發以後,優雅繁冗的服飾很快被適應戰時環境的著裝所取代,裙子長度變短,露出雙腳和踝關節。
1915年,女裙長度縮短至小腿部位。戰爭期間婦女參加工作穿起了工作服,常見的工作裝造型為寬松、有袋、長及小腿肚的大衣,有的還穿長褲,與衣服配套的是長統靴。
在戰前幾年和戰爭期間,衣服和裙子都變得瘦而短,兩件套的衣服很常見。帽子在戰爭期間,逐漸變小。而且女士服裝的樣式也模仿男士的制服。總的來說,時裝變得更加直挺,去除了不必要的裝飾。
戰爭徹底改變了這一時期女性的整體形象,西方女裝從此趨於功能化和輕便化,初步完成向現代形態的轉變。在西方女裝由傳統型邁向現代型的發展進程中,不難看出變化的關鍵是對緊身胸衣的改造及處置;變化的基礎是生活方式與著裝觀念改變;變化的契機是婦女地位的提高與第一次。

20世紀以來,婦女服裝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長褲逐步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視長褲為正式服裝,時裝設計師也把長褲作為一個設計的要素來看待。女性長褲的發展與普及和婦女的解放程度是相輔相成的。可以說婦女越解放,長褲也就越流行。
此時 在歐洲一直作為內衣的襯衫被美國人作為外衣穿著,並開始在世界普及開來。
20世紀30年代,女裝「男孩似的」風格開始消失,直線被曲線所代替,女性身體的優美線條又重新顯現。特別是晚禮服,後背袒露幾乎至腰,無袖,腰和臀部都是緊裹的,有時在肩部還要飾以狹窄的緞帶或碩大的人造花,至臀部展寬。
20世紀50年代的女裝更加趨向隨意、自由。這期間,除了出現腋部寬松,袖口收緊的「主教袖」以外,直立衣領重新出現。女裙仍到小腿肚中間,而且比較寬松

E. 古典西方女人戴的帽子叫什麼

本世紀初,只有在西方女人戴帽子才是一種必需。特別對一個有身份的女士,在公共場合,如不戴帽子,是十分嚴重的失禮行為。頭發被認為是身體的隱私部位,只有在家中才可以裸露出來,而且即使在家中,頭發一定要挽成髻。披肩長發只有在卧室里才被允許出現。而這種帽子為身份象徵的文化,到了今天在歐洲只有英國給保留下來。在英國傳統的賽馬節上,婦女的帽子,可謂百花爭艷,一片萬紫千紅,看不勝看,簡直是一次帽子秀

好像就叫帽子吧

F. 歐洲男子的帽子分類

一般成年男子的帽號是55—56
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很多,選擇亦有講究。
男人帽子的尺寸即號數就是指頭圍的厘米數,因此選購十分方便。但考慮到有些帽子洗後要收縮,因此購買時應稍大些。

G. 歐洲古典女帽的詳細種類

哥特式,

H. 帽子有幾種分別叫什麼

帽子的種類帽子的品種繁多, 按用途分:有風雪帽、雨帽、太陽帽、安全帽、防塵帽、睡帽、工作帽、旅遊帽、禮帽等;接使用對象和式樣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幼兒帽、少數民族帽、情侶帽、牛仔帽、水手帽、軍帽、警帽、職業帽等;

按製作材料分,有皮帽、氈帽、毛呢帽、長毛紱帽、絨絨帽、草帽、竹斗笠等;按款式特點分,有貝雷帽、鴨舌帽、鍾型帽、三角尖帽、前進帽、青年帽、披巾帽、無邊女帽、龍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頭帽等等。

帽子的大小以「號」來表示。帽子的標號部位是帽下口內圈,用皮尺測量帽下口內圈周長,所得數據即為帽號。「號」是以頭圍尺寸為基礎制定的。

帽的取號方法是用皮尺圍量頭部(過前額和頭後部最突出部位)一周,皮尺稍能轉動,此時的頭部周長為頭圍尺寸。根據頭圍尺寸確定帽號。

(8)歐洲女性帽子分類擴展閱讀

帽子的由來:

原始人把獸皮、樹葉蓋在頭上以保護頭部,產生了帽子的雛形。《後漢書·輿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處,衣毛而冒皮」的記載。中國古代的帽,主要有冠、冕、弁、巾幘、襆頭、盔等品種(見圖)。世界各國帽的歷史也很悠久。

歐洲古代男子多戴兜帽和無邊帽,女子多戴面紗和頭巾。古代歐洲和小亞細亞農村,習慣戴家庭製作的草帽或其他植物纖維編的帽。雅典和羅馬的傳統手工藝者常戴橢圓形帽頂的氈帽。

在羅馬,這種帽子是庶民的一種標記。海狸皮帽14世紀在弗蘭德斯流行,以後流傳到法國和英國等地。英國的圓頂硬禮帽,創始於1850年。

19世紀後半葉美國流行軟氈帽。在拉丁美洲和美國西部流行闊邊帽,它是一種帽邊在邊緣處向上捲起的高頂氈帽或草帽。

地中海東南岸一帶流行土耳其帽,其形制是平頂,無帽檐,圓錐形。阿拉伯人傳統頭飾是色彩鮮艷的穆斯林頭巾。日本有傳統的絲質塗黑漆的坎墨雷帽。在熱帶地區,人們戴軟木盔以免日曬。

I. 歐洲古代女性帽子+頭飾一起加到脖子上的飾品是什麼

十五世紀,哥特服飾受建築的影響比較大,哥特風開始流行並出現了漢寧帽(hennin),人們開始戴一種圓錐形尖尖的高帽,帽頂上還會連著長紗,能讓人看起來更高挑,有點類似魔法師的尖帽子。

J. 這種古歐洲項鏈以及帽子分別叫什麼名字

一樓第一條說的對,第二條說錯了,你帶上帽子再伸到裡面別發卡子我看看。這種歐洲裝飾性禮帽根據發型而定,發髻高可以直接帶上,很少情況像中國用簪子一樣的方式固定在頭上,貴族婦女禮儀場合不會有劇烈活動,所以根本不會掉。請給分

與歐洲女性帽子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燙傷後能穿褲子嗎 瀏覽:49
韓版女裝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36
加絨中長裝女旗袍 瀏覽:817
大紅色長衣搭配 瀏覽:773
背後有大耐克鉤的外套 瀏覽:513
英國綠帽子節英文介紹 瀏覽:118
建築帽子顏色 瀏覽:843
獸王羽絨服價格圖片 瀏覽:811
半身裙與韓版v領襯衫的搭配 瀏覽:896
棒針馬甲編織花樣 瀏覽:219
羊羔絨外套品牌 瀏覽:298
條紋呢外套怎麼搭配圖片欣賞 瀏覽:999
男長款風衣腰帶系法 瀏覽:978
粉白外套配水藍內搭 瀏覽:181
男士棒針衣背心款式視頻教程 瀏覽:45
淺色羽絨服沾上油 瀏覽:16
巴寶莉風衣如何穿搭 瀏覽:704
男士褲子功能腰松緊帶 瀏覽:368
紅色衣咋配什麼意思 瀏覽:252
女腹肌圖片馬甲線高清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