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新疆各個名族帽子的特點

新疆各個名族帽子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6-11 10:34:16

『壹』 維吾爾族的服飾特點

維吾爾族的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他們的服飾形式清晰,紋飾多樣,色彩鮮明,圖案古樸,工藝精湛,具有悠久的歷史。

維吾爾族服飾具有豐富多彩的花樣款式,男女各有各的特點:男性一般講究黑白效果,服裝大多都以寬松為主,服裝款式較為簡單,顯示出他們粗狂奔放的特點和穩重的性格,給人以安全之感。

女性則多用對比彩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表現了她們熱情似火和天真爛漫的鮮明個性,常見的顏色有大紅,大綠,金色等鮮艷的顏色。

維吾爾族是一個熱愛鮮花的民族,他們總會身穿花衣、頭戴花帽、腳穿綉花鞋、背著秀花袋、拿的綉花巾,全身上下的服飾無不與鮮花息息相關,可以說是:無鮮花,不美麗。這些精美的花綉都是心靈手巧的維吾爾族姑娘親手一針一線給綉出來的,每一件服飾都與含著她們的愛。

(1)新疆各個名族帽子的特點擴展閱讀:

由於伊斯蘭教禁忌偶像崇拜, 禁忌在服飾、飾物和建築物上描繪人物、動物的造型,聰慧愛美的維吾爾人對美的追求轉向對以自然物象為內容的圖案藝術創作。

也因為維吾爾族曾信奉過的薩滿教、祆教等對大自然的崇拜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維吾爾族把以大自然物象為內容的圖案藝術創作發揮到極致。

他們以各種花卉紋樣, 以植物的枝、葉、蔓、果實圖案紋樣, 以現實生活中的壺、盆、瓶、爐、壇、琴等物的圖案為裝飾紋樣, 並以直線、曲線、弧線構成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菱形、星形、新月形、鋸齒形等各種各樣的規則或不規則的幾何圖形, 盡情裝點維吾爾族服飾。

維吾爾族婦女的裙褲、坎肩, 維吾爾族男子的袷袢、腰巾等, 無不展示著獨具伊斯蘭濃郁風格的維吾爾族服飾之美。

『貳』 維吾爾族最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有哪些

最具維吾爾族民族特徵的維吾爾族花帽, 式樣繁多。因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及不同職業、不同地位的人愛好不同, 花帽的花紋圖案式樣都各不相同。但不論何種花帽, 其圖案紋樣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物象為素材, 加以藝術提煉而成。花帽中最負盛名的是南疆喀什地區盛產的男式巴旦木花帽。 巴旦木盛產於新疆南疆地區, 在乾旱的沙漠地區具有十分旺盛的生命力。其果實富有營養, 是維吾爾族人十分喜愛的乾果食品。其果核形似新月。因為以上原因, 巴旦木圖案成為維吾爾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裝飾圖案。巴旦木花帽的圖案, 就是由按前後順序旋轉排列的四個巴旦木紋樣構成, 線條豐富多樣, 花色莊重素雅, 深受維吾爾人喜愛。 關於巴旦木花帽還有一傳說: 公元955 年, 黑汗王朝的蘇里唐蘇托克·布格拉接受伊斯蘭教, 並定其為國教, 定「星月藍旗」為國旗。公元1176 年, 由中國東北西遷的西遼(契丹) 人滅黑汗王朝, 改制國旗, 禁用「星月藍旗」。莎車、和田、阿克蘇、庫車及中亞部分的人民不甘淪亡, 在黑布上綉制形似「半月星辰」的巴旦木花紋, 縫製成代表「星月藍旗」的巴旦木花帽。這一傳說, 既說明維吾爾人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 又說明維吾人喜愛巴旦木花帽所孕含的宗教情結。 民族服飾既是一個民族物質文明的結晶, 又是一個民族精神的外化。從新疆維吾爾族的服飾中, 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宗教文化對維吾爾族服飾的影響。 新疆維吾爾族男女都有戴帽的習俗。伽師、英吉沙的維吾爾人不僅冬天戴皮帽, 到了炎熱的夏天,「吐瑪克」 (皮帽) 也不離頭。維吾爾族的戴帽習俗, 促成了維吾爾族精湛的制帽工藝, 尤其是維吾爾族花帽製作的精湛工藝。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 不同職業及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對花帽花色、式樣喜好的不同, 其花帽種類就達二十餘種。維吾爾族戴帽習俗, 源於伊斯蘭教的禮儀。伊斯蘭教禮儀認為, 在室外, 頭部不加任何遮蓋, 是對老天的一種褻瀆。這種宗教禮儀世代承繼, 已形成維吾爾族的一種服飾習慣。維吾爾人認為參加葬禮等庄嚴儀式或重要的喜慶活動時倘不戴帽, 就是對主人的不禮貌或不尊重, 從而視戴帽這種習俗為一種美德。 維吾爾族婦女除喜戴小花帽外, 面紗或蓋頭是其主要頭飾之一。戴面紗或蓋頭, 也源於伊斯蘭教禮儀。按照伊斯蘭教規, 婦女除手腳外, 全身包括頭發在內為「羞體」, 除親生父母和丈夫外, 不讓任何男子看見, 出外必須戴面紗或蓋頭。面紗或蓋頭規格大小不一, 一般要蒙至腰部, 有的蒙至臀部以下。對蒙面紗的年齡無統一規定, 最早有從十多歲開始的, 五六十歲的婦女也有蒙面紗的。現在, 維吾爾族婦女戴面紗或蓋頭的已不多見,一般受宗教影響較深或宗教人士家庭的婦女多戴面紗或蓋頭。維吾爾族婦女戴面紗, 除因宗教信仰外, 也與其生存環境密切相關。新疆荒漠戈壁多, 風沙大, 婦女蒙面紗也可遮擋風沙。 維吾爾族婦女還喜歡戴頭巾, 頭巾是現時維吾爾族婦女最主要的頭飾。頭巾種類很多, 不同季節, 頭巾的質地不同, 但大都花色艷麗。維吾爾族婦女戴頭巾和戴面紗的宗教寓意有相同之處, 只是戴面紗更著意地追求一種宗教信仰, 而戴頭巾則更著重地追求一種美, 宗教信仰的涵義已退居其後。 無論是維吾爾族的小花帽還是維吾爾族婦女的頭巾, 它們都使維吾爾人在遵從伊斯蘭教規的基礎上, 最大限度地創造著和享受著美。 維吾爾族少女多辮頭飾, 首先作為一種族別符號, 令人過目不忘。維吾爾族少女喜將頭發分股編成若干細長小辮, 垂於腦後, 以此為美。維吾爾族少女的這種頭飾也是一種宗教崇拜象徵。維吾爾族在歷史上曾信仰過薩滿教。薩滿教崇尚大自然, 把豐茂的樹木、廣闊的天宇和山川河流奉為神物加以崇拜。維吾爾族少女的多辮, 象徵著繁茂的樹木, 也象徵著少女的青春和活力。維吾爾族少女小辮的數目亦有宗教色彩。維吾爾族喜奇數, 將奇數看作吉祥之數, 如每日做五次乃瑪孜, 每星期五去清真寺做「主麻拜」, 清真寺的台階為奇數, 蓋房的大梁為奇數等等。維吾爾族少女的小辮也是奇數, 小辮根數多者可達41 根。 維吾爾族男女多喜歡穿套鞋, 稱為「喀拉西」, 即套在鞋或靴子外。套鞋用橡膠做成,裡面襯有紫色的絨面, 既保暖, 又保護靴鞋。套鞋分為兩種: 圓頭的稱為「玉德克喀拉西」 (靴套鞋) , 主要套在馬靴或皮鞋外面; 尖頭的叫「買賽喀拉西」(軟底皮靴套鞋) , 多為老年人和宗教人士所用。維吾爾人喜穿套鞋也源於其伊斯蘭宗教信仰。為保持清真寺的神聖和潔凈, 宗教人士和伊斯蘭教徒進清真寺做禮拜時, 必須脫鞋才能進入大殿。外穿套鞋, 進大殿時只需脫去套鞋, 既方便又干凈。這種習俗也已演變成為維吾爾族的一種服飾習慣和衛生習慣。維吾爾族家庭多鋪有地毯或花氈, 到朋友家做客時, 進屋時將套鞋脫下放在門口, 不至於把外面的泥土帶入室內。 可見, 維吾爾族服飾的構成和式樣受多維因素影響, 宗教信仰是其重要因素之一。 服飾色彩同服飾圖案一樣, 除審美意義外, 還有信仰涵義, 包括宗教信仰涵義。維吾爾族男裝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 、托尼(長袍) 、排西麥特(短襖) 、尼木恰(上衣) 、庫依乃克(襯衣) 、波塔(腰巾) 。維吾爾族將外衣統稱為裕袢, 其傳統男裝一般為長裕袢, 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無口袋, 穿時外系一長腰巾。腰巾可起到扣子和口袋的作用, 腰巾中可攜帶零星物品。腰巾長短不等, 長的可達兩米多。也有方形腰巾, 系時在腰間露出一個角。維吾爾族男裝多用黑白布料, 藍、灰、白、黑等各種本色團花綢緞料, 各種寬窄相間的彩條料和幾何紋樣本色扎花料等製作。腰巾多為黑、棕、藍等深色,節日時系的腰巾一般十分鮮艷, 有的印花, 有的綉花, 色彩多為紅、綠、藍、黃色。宗教職業者多用長的白布纏頭, 維吾爾語稱為「賽蘭」, 外衣外邊不系腰帶, 多穿長袍。 維吾爾族傳統的褲子一般為大襠褲。男褲通常比女褲短, 褲角窄一些, 多用白色布料做成。女褲褲角肥大, 褲長及裸骨, 多用紅、黃、藍、白、黑色花色圖案的布料、綢料做成。維吾爾族婦女服裝, 主要有長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 她們尤其愛穿連衣裙。艾得萊斯綢是維吾爾族婦女最喜愛的連衣裙綢料。青年女性多穿紅、綠、藍、黃、白相間色的, 老年婦女多穿黑、白、藍、墨綠相間色的。連衣裙外穿外衣或坎肩, 青年女性愛穿紅、綠、紫等鮮艷顏色的, 老年婦女喜歡穿黑、藍、墨綠色的。 維吾爾族傳統的帽子有三種———皮帽、單帽和花帽, 總稱為「巴西克依木」。其中花帽最具民族特色, 其花色式樣約二十餘種, 各具地區、性別、職業、年齡等特點。如南疆地區的維吾爾族人多喜歡戴以巴旦木杏核圖案為主的巴旦木花帽, 為黑底白花; 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男女老幼則喜歡紅花綠葉、花大底空小、顏色火紅鮮艷的吐魯番花帽; 知識分子多喜歡戴奇曼花帽, 又稱「奇曼塔什干朵帕」, 它以米字為骨架, 花枝葉交錯, 花紋以枝桿連結或以線條分隔, 成多個正反三角, 菱形格局, 用冰裂紋或點線綉成底紋與主花相映襯, 色彩多為淺綠色底小紅花; 維吾爾族姑娘最愛再爾花帽, 它用金銀線盤綉, 所綉花多為立體。戴再爾花帽在陽光下行走, 花帽熠熠閃爍, 給人以華貴之感。做禮拜時戴的帽子稱阿克多帕, 即白色帽, 以白色線扎花紋,維吾爾族婦女所蒙面紗或蓋頭, 多為咖啡色、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頭巾花色鮮艷,以紅、黃、藍、綠色為主。 從維吾爾族服飾的衣、褲、坎肩、腰巾、帽及蓋頭、頭巾的色彩可以看出, 使用多的色彩為紅、藍、綠、黃、白、黑色。

『叄』 維吾爾族愛戴什麼樣的花帽

居住在新疆天山南北的維吾爾人,無論男女老幼,不分春夏秋冬,都喜歡戴一種四楞的小花帽(維語稱為「朵巴」),這是他們幾百年來的傳統習慣。這種小花帽不但實用,而且是一種具有裝飾美感的工藝品。花帽上,一般用黑白兩色或彩色的絲線綉出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各種花帽又根據工藝製作水平和用料的不同,而有繁簡貴廉之分。每逢節日、婚禮、歌舞盛會,走親訪友的人們都要挑選心愛的小花帽給自己裝飾打扮。在集市上的花帽市場,更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現在,新疆的花帽還作為民族工藝品而遠銷國外市場。

維吾爾小花帽的種類很多。就其製作方法和工藝特點可分為:絲線平綉、絲線結綉、串珠片綉、格子架綉、盤金銀綉、十字花綉、鉤花刺綉、扎絨刺綉以及刺、扎、串、盤綜合綉等。絕大部分花帽是將手工綉好的四瓣,以頂為中心縫合起來,套在木製帽模上成形,最後鑲上黑絨布邊,而成為立體小花帽,它可按縫折疊而便於攜帶和保存。偶爾也會見到用五瓣組成的小花帽,其裝飾紋樣、色彩安排,與四瓣花帽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一種用白絲線鉤制而成的網扣軟便帽,便於洗滌,圖案紋樣也極為豐富。另外,還有一種白布便帽,四面綴以簡樸素凈的紅綠小花,適合平時戴用,也可作為其他帽子的內襯小帽,價格又較低廉,因此,也很受群眾的歡迎。

維吾爾小花帽的圖案紋樣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形象為素材,加以藝術的提煉而成。眾多的紋樣按其構成帽式可歸納為:單獨適合紋樣(曼甫花帽),滿地散花紋樣(奇曼花帽),巴旦木花紋樣(巴旦木花帽),以及十字對稱紋樣等等。

天山南北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南疆喀什盛產男式花帽,其中最負盛譽的要算白花黑地,頂大口小、稜角突出的男式巴旦木花帽。這種花帽的圖案是按前後順序旋轉排列的四個巴旦木紋樣構成的,線條豐富多樣,花色莊重素雅。

和田地區以女式格子架花紋的小花帽最有名氣,它採用彩色絲線滿地平綉圖案,紋樣嚴密緊湊,帽的四角突起,狀似升斗,被認為是維吾爾女花帽中之上品。庫車地區的花帽以串珠鑲片鼓頂女式小花帽比較多見,帽上飾紋凸起,彩珠連串,光艷奪目,極為青年婦女所喜戴,不少人家還特意將這種花帽高掛壁間,以增添房間陳設的藝術情趣。

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則又獨樹一幟,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色彩濃烈灼艷,整個花帽鋪滿是豐盈的花朵紋樣,望之猶如一頂花冠。伊犁地區的花帽,造型扁淺圓巧,色彩柔和協調,其花紋圖案在一定程度上受哈薩克族等民間圖案的影響,較常見的是概括簡練的單獨紋樣,淡雅、和諧、大方,頗能博取一些知識分子的偏愛。哈密地區的花帽,因受漢族傳統裝飾手法的影響,故有的紋樣甚覺繁茂細致,色彩亦注重鮮艷。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沿的於闐、民豐、策勒、且末一帶,還盛行著一種狀似杯碟,直徑不足10厘米,純屬裝飾性的小花帽。當地的中老年婦女,喜歡把這種花帽用針別在蓋頭的披巾上,看上去就像一支斜插在頭上的花朵。這樣饒有風趣的小花帽,在其他地區是很難見到的。

『肆』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花帽製作方法和特點有哪些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花帽圖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其製作方法和特點可分為:絲線平綉、絲線結綉、串珠片綉、格子架綉、盤金銀綉、十字花綉、鉤花刺綉、扎絨刺綉以及刺、扎、串、盤、綜合綉。絕大部分花帽是將分別以手工納綉好的四瓣一頂為中心,拼連縫合,套模成型,最後鑲黑絨邊沿則成為一頂立體花帽,並可折疊便於攜帶。花帽的圖案紋樣構圖多變,款式新穎,一般是四瓣相同的單獨紋樣,從頂部看則形成一組四面對稱的適合紋樣。

新疆維族刺綉花帽

『伍』 維吾爾族服飾的主要特點

維吾爾族的服裝一般都比較寬松。男裝比較簡單,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托尼(長袍)、排西麥特(短襖)、尼木恰(上衣)、庫依乃克(襯衣)、腰巾等。維吾爾族將外衣統稱為裕袢。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藍、灰、白、黑等各種本色團花綢緞料等製作。
過去的維吾爾族男子一般多穿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的長外衣,穿時腰間系一長腰巾,腰巾可以起到扣子和口袋的作用,攜帶食品和其他一些零星物件,隨用隨取。腰巾長短不等,長的可達2米多,也有方形腰巾,系時在腰間露出一個角。腰巾多為黑、棕、藍等深色,平常腰巾不怎麼講究,節日系的腰巾一般十分鮮艷,有的印花、有的綉花。維吾爾族男子穿上裕袢繫上腰巾,顯得別有一番風度。過去富有的人還在裕袢外再穿長袍。
維吾爾族男子的襯衣多不開胸,長及膝部、臀部。年青人及小孩的襯衣多綴花邊。宗教職業者多用長的白布纏頭,維吾爾語稱為「賽蘭」,外衣外邊不系腰帶,多穿長袍,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區別。
袷袢是現代的維吾爾族民族式男裝,是以「袷袢」式服飾為主要款式。與古代形式雖然相似,但現代的民族服飾講究面料的質地,式樣寬松合體,典雅大方。式樣多以長外衣過膝,對襟、長袖過手指、無領、無鈕扣,一攏腰巾束系既緊身連體,又舒暢保暖。
「袷袢」(長袍),喜用彩色條狀綢作面料,這是一種深受歡迎的傳統式衣料名「切克曼」,其次是「拜合散」,它織造細密,衣質輕軟,是縫制「袷袢」的好面料。年老的則以黑色、深褐色等布料裁製,顯得古樸大方。下身多著青色長褲,蓋及腳面。講究的男褲,則在褲角邊繼飾花卉紋樣,多以植物的莖、蔓、枝藤組成連續性紋飾,顯得雅緻美觀。
青年男裝顯得朝氣勃勃,復季為白色布面料縫製成合領式衣,其領口、前胸、袖口皆續飾花邊,腰部束續花「波塔」(腰巾),其名「托尼」、或「葉克台克」,此衣裝不僅淡雅、涼爽,穿著也極便利,再配上青色長褲,著皮靴,全身穿著融匯成濃郁的民族服飾特色,更顯青春活力與健美。
維吾爾族的褲子過去通常為大襠褲,樣式比較簡單,分單褲、夾褲、棉褲三種,主要用各種布料做,也用羊皮、狗皮等做。男褲通常比女褲短,褲角窄一點。大多數維吾爾人男性都穿西褲。 維吾爾婦女愛穿裙裝,喜選擇鮮艷的絲綢或毛料裁製裙裝,常見的有紅、大綠、金黃等色的質料,內穿淡色對裙。更偏愛本民族獨創的「艾得來絲綢」縫制連衣裙。每逢節日或喜慶佳節,甚至周末,從街市、鄉村、山野,隨處都可見到身穿不同花色、紋樣的艾得來絲綢縫制的花裙。絲綢的花紋如彩雲飄飛,色澤明麗,濃郁華麗,透出創造者內含靈性的天賦。維吾爾人譽稱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即給人們帶來春天氣息之意,美好的祝福。女褲褲角肥大,褲長及裸骨。
維吾爾族婦女衣服式樣很多,主要有長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過去維吾爾族婦女普遍都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和褲子。裙子大都是筒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寬大,長及腿肚子。維吾爾族婦女除用各種花色的布料作連衣裙外,最喜歡用艾德來斯綢,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做衣裙的綢子,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維吾爾族婦女多在連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裙子裡面穿長褲,褲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綵綢縫制,講究的用單色布料做褲料,然後在褲角綉上一些花。婦女的長外衣主要有合領、直領兩種,年青婦女喜歡穿紅、綠、紫等鮮艷的顏色,老年婦女喜歡穿黑、藍、墨綠等團花、散花綢緞或布料,衣服上綴有銅、銀、金質圓球形、圓片形、橄欖形扣袢,講究的在衣領、袖口等處綉花。女式短外衣有對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開右衽短上衣三種。
維吾爾族不僅喜歡養花種花,而且喜歡將各種花卉圖案綉在服裝上。維吾爾族婦女喜歡在衣服領口、胸前、袖口、肩、褲腳等處綉花。就男子穿的服裝上也綉有花紋,主要在合領襯衣的領口、胸前、袖口等綉花,表現了維吾爾族濃郁的裝飾美感。
維吾爾族婦女非常喜歡戴耳環、戒指、項鏈、胸針、手鐲等。女孩子從五、六歲開始,甚至更早就開始扎耳眼,佩帶耳環。喜歡用「奧斯曼」的液汁描眉,在沒有奧斯曼的冬季,用「蘇爾麥」(石墨)或菖蒲來描眉,使本來就濃密的眉毛顯得更黑,用「海乃古麗」(風仙花)染指甲,用「依里木」(沙棗樹膠)抹頭發,用紅花的花瓣作胭脂和口紅,有用櫻桃和玫瑰花汁相混合,用於塗臉和嘴唇,這些都是維吾爾族婦女普遍使用的最理想的天然化妝品。
每逢節日盛會、走親訪友,維吾爾族婦女就把絢麗多彩、斑斕奪目的首飾帶齊全,穿上鮮艷的衣裙,精心裝飾打扮,更增無限風韻。這些風俗表達了維吾爾族婦女對美的追求。維吾爾族以長發為美,婦女多喜歡留長辮。過去未婚少女多喜歡梳很多小辮,婚後改梳兩條長辮子,但仍留劉海和在兩腮處對稱向前彎曲的鬢發。辮梢散開,頭上喜歡別一新月形的梳子,作為裝飾,也有把雙辮盤結成發結的。
在維吾爾族的服飾中,和田地區的於田、民豐、且末一帶婦女服飾與其他地方的維吾爾族婦女的服飾不同,有其獨特的特點。她們多頭披白紗巾,頭右側戴頂「塔里帕克」(小帽),這種帽子口大頂小(直徑約8厘米左右),形如扣碗,遠看如一朵花,別有一番情趣。她們的長裕袢(外衣)有依次排列、七條尖頭對稱的藍色綢補條形圖案,袖領、底部有同樣顏色綢單邊緣。此外內著一件配套合領半開口套頭襯衣,襯衣右側依次排列九條呈扇面形,綉成寬條形圖案,圓領口處有一條寬邊,底口綉有羊角紋和碎花紋,領中部有兩條相同顏色的繩帶。據傳這種服裝是古代打仗和狩獵男女穿的一種箭服,兩側的七條圖案,原是箭袋,後來演變成裝飾圖案。 傳統帽子
維吾爾族帽類及頭飾種類很多,在維吾爾族服飾中最有特色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戴帽子,因為戴帽不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為生活禮儀中的需要,社交、探親、訪友以及節日聚會等場合均需佩帶。維吾爾族的傳統帽子主要有皮帽和花帽兩大類。
皮帽主要用於禦寒,大多用羊皮製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獺皮、海獺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吐馬克
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缽,羊皮製,絨毛在內,皮板在外,頂部有四個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邊。
2、阿圖什吐馬克
帽面由黑色平絨或絲絨製成,形似缽形,較喀什吐馬克淺,下沿的一圈毛邊為旱獺或貂皮製成。
3、賽爾皮切吐瑪克
形狀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絨或絲絨製成,沿邊較細,而用貂皮或其它獸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和宗教人士戴。
4、歐熱吐瑪克
該帽約高30公分,形狀類梯形、柱形,分里外兩層,以一般羊毛皮為里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農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婦女戴。
5、開木切特吐瑪克
沿邊較寬,用海獺皮縫制,帽圈帽頂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絨、絲絨作面子,此帽子過去多為貴婦佩戴。
6、庫拉克恰
是維吾爾族群眾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狀是圓形,兩側帽瓣較長,可以上下活動。庫拉克恰的主要種類之一的羔皮庫拉克恰,是較有特色的一種,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為黑色或灰色,它的兩側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種裝飾;喀力帕克(氈帽),內氈外布,等等。
皮帽本來是冬天戴的,具有保暖和禦寒作用。但是維吾爾族群眾中有夏天戴皮帽的習俗,是因為它還具有保持頭部皮膚濕潤和防暑的作用。
特色花帽
維吾爾花帽不僅選料精良,且工藝精堪,製作小花帽的維吾爾工匠,都有一套「絕活」。花帽的圖案與紋樣千變萬化,各不相同花帽的樣式、花紋與圖案也與各地域環境的有關,各地的花帽,都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喀什地區花帽樣式繁多,尤以男花帽顯著,那種以黑底白花紋為主,色彩對比強烈、格調典雅的「巴旦木」圖案,按紋飾的線構成的,凌角突起而顯出立體感,卻把黑白色深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和田、庫車地區的花帽則以優質的絲絨面料,又配色彩各異的絲絨編織紋樣,疏密有致的穿插,致使紋樣透溢出獨特韻味。有的花帽鑲飾串珠、金銀飾片,珠飾圓潤光澤,巧妙地運用圖案本身結構的因素,使花帽繁花似錦。還有的花帽頂部紋飾凸起,綵線編織細膩,綵球串綴閃亮奪目,是新娘的喜愛之物。吐魯番地區的花帽則以色彩艷麗著稱,那大紅的花紋配上翠綠的花紋,宛如朵朵絢麗的奇葩。伊犁地區的花帽,不僅突出線紋的流動感,它的特色具有素雅、大方的優點,花帽造型扁淺圓巧,紋樣簡煉概括。
1、巴旦姆花帽
是用巴旦姆杏核變形和添加花紋的一種圖案,其紋樣姿態豐富多樣,多是黑底白花,莊重、古樸、大方,維吾爾族男性老幼都喜歡戴這種花帽。
2、塔什乾花帽
原是塔什幹流行的一種花帽,是對格刺綉幾何形紋花帽的通稱,深受廣大男女青年所喜愛,一般色彩對比強烈,火紅閃耀如盛開的花叢。
3、格來木花帽
即扎絨花帽,帽似地毯絨面,綉法費工,比較少,但廣為男女青年喜愛。
4、曼波爾花帽
頂綉四組圓開紋樣,邊有四組長方或圓形紋樣,是最常見的一種男女老幼都可戴的花帽。
5、奇曼花帽
也是普通常見的花帽,帽以米字為骨架,花枝葉交錯,花紋以枝桿連結或線條分隔,成多個正反三角、菱形格局,帽面圖案似地毯排列,也稱奇曼塔什干朵帕,女性穿戴。
6、再爾花帽
即金銀線盤綉花帽,是姑娘、婦女最喜愛一種花帽,所綉的花多是立體的,在陽光下熠熠閃耀,給人以華貴端莊之感。
7、瑪日江朵帕
即串珠亮片花帽,是姑娘和小女孩最常戴的花帽之一。
8、金片花帽
是用壓、鏤花紋金片綴在帽上加以裝飾,是舊時富家婦女戴的一種很貴重的花帽,已見不到戴這種花帽的人了。
9、吐魯番花帽
是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地區流行的一種男女老幼都戴的花帽。其特點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顏色特別火紅鮮艷,只有這一地區的老年人還戴這種艷麗奪目的花帽。絕大多數使用綠色為底色。
10、伊犁花帽
是流行在伊犁地區的一種大方、雅緻,男女都可戴的花帽。它的花紋纖細、色彩柔和。五瓣花帽,維吾爾語稱「白西塔拉多帕」。一般花帽是四瓣拼縫成的,而這種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一瓣,是一種男孩、女孩戴的花帽,帽子較小,紋樣比較簡單。絕大多數使用紅色為底色。
11、夏帕克帽
即瓜皮帽,是新疆南部地區男性老幼夏季戴的一種便帽,有時冬季作為襯帽,多為素麵,有些在帽口有水紋。
12、賽里甫西吐瑪克
即高筒花帽,也有人稱賽蘭多帕,多為宗教神職人員戴,上纏賽蘭。13、阿克多帕
即白色帽,帽上有白色線扎花紋,是做禮拜時戴的一種帽子。 維吾爾人穿著鞋靴是傳統的習慣,歷史久遠,可追溯到千年以上。他們的先祖曾經是游牧於高山雪領,縱橫馳騁在廣闊的西陲邊塞富饒土地上的游牧民族。穿靴便於騎射,也稱其為保暖耐寒的「足衣」。《逸雅》雲:「履禮也,飾足所以為之。」維吾爾人的鞋多為牛皮面製作。在農牧區生活的勞動者大都自己製鞋。也有製作鞋、靴的民間工匠。他們掌握了從製作木楦頭到選皮、鞣革到制皮鞋、靴成品的一整套傳統絕技,技術熟練、手藝精湛,不比製鞋廠工人遜色。由於經濟生活的穩定,交通的便利,鞋、靴價格的合理,現代的維吾爾人也去商店買鞋穿。
居住城鎮的維吾爾人,喜在鞋、靴外面套上膠鞋,這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慣,無論走親訪友,或是在自己居室內,都在屋前把套鞋脫放門外,以防泥土、臟物帶進屋內。套鞋一般有兩種樣式,一種是圓頭的套鞋,另一種是軟底皮靴套鞋。
「靴」是長腰皮鞋,《隋書·禮儀志七》曰:「靴,胡履也」。西域各族穿靴的歷史悠久,沿襲至今,適應新疆寒冷的氣候,也是為騎馬放牧便利而創制的一種鞋履。
維吾爾族先民由於經歷過長期的狩獵、游牧生活,為了適應這種生活,養成了穿「玉吐克」(皮靴)的習俗,這種裝束至今仍為維吾爾人所喜愛。維吾爾族的鞋類主要有「玉吐克」(皮靴),「去如克」(皮窩子),「買賽」(軟靴),「開西」(皮鞋,類似套鞋,多在夏季穿),「喀拉西」(套鞋)。維吾爾族群眾的鞋、靴多用牛羊皮革做成。過去維吾爾族群眾女式靴子上綉有各種花紋,非常漂亮。維吾爾族男女都喜歡「玉吐克」(皮靴),中老年人多穿「買賽」,外面加穿「 喀拉西」(套鞋)。過去維吾爾族多穿用皮子做的「喀拉西」,則普遍用橡膠製作的「喀拉西」,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保護靴鞋,入室或清真寺大殿要脫套鞋,以保持室內清潔。寒冷的地方,冬天穿氈筒。

『陸』 維吾爾族花帽介紹

維吾爾族傳統的帽子有三種—皮帽、單帽和花帽, 總稱為「巴西克依木」。其中花帽最具民族特色, 其花色式樣約二十餘種, 各具地區、性別、職業、年齡等特點。如南疆地區的維吾爾族人多喜歡戴以巴旦木杏核圖案為主的巴旦木花帽, 為黑底白花; 吐魯番地區的維吾爾族男女老幼則喜歡紅花綠葉、花大底空小、顏色火紅鮮艷的吐魯番花帽; 知識分子多喜歡戴奇曼花帽, 又稱「奇曼塔什干朵帕」, 它以米字為骨架, 花枝葉交錯, 花紋以枝桿連結或以線條分隔, 成多個正反三角, 菱形格局, 用冰裂紋或點線綉成底紋與主花相映襯, 色彩多為淺綠色底小紅花; 維吾爾族姑娘最愛再爾花帽, 它用金銀線盤綉, 所綉花多為立體。戴再爾花帽在陽光下行走, 花帽熠熠閃爍, 給人以華貴之感。做禮拜時戴的帽子稱阿克多帕, 即白色帽, 以白色線扎花紋,維吾爾族婦女所蒙面紗或蓋頭, 多為咖啡色、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頭巾花色鮮艷,以紅、黃、藍、綠色為主。

最具維吾爾族民族特徵的維吾爾族花帽, 式樣繁多。因不同地區、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及不同職業、不同地位的人愛好不同, 花帽的花紋圖案式樣都各不相同。但不論何種花帽, 其圖案紋樣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實等自然物象為素材, 加以藝術提煉而成。花帽中最負盛名的是南疆喀什地區盛產的男式巴旦木花帽。

關於巴旦木花帽還有一傳說: 公元955 年, 黑汗王朝的蘇里唐蘇托克·布格拉接受伊斯蘭教, 並定其為國教, 定「星月藍旗」為國旗。公元1176 年, 由中國東北西遷的西遼(契丹) 人滅黑汗王朝, 改制國旗, 禁用「星月藍旗」。莎車、和田、阿克蘇、庫車及中亞部分的人民不甘淪亡, 在黑布上綉制形似「半月星辰」的巴旦木花紋, 縫製成代表「星月藍旗」的巴旦木花帽。這一傳說, 既說明維吾爾人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 又說明維吾人喜愛巴旦木花帽所孕含的宗教情結。

『柒』 新疆維吾爾族的民間花帽有何特色

新疆維吾爾族民間花帽圖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其製作方法和特點可分為:絲線平綉、絲線結綉、串珠片綉、格子架綉、盤金銀綉、十字花綉、鉤花刺綉、扎絨刺綉以及刺、扎、串、盤、綜合綉。絕大部分花帽是將分別以手工納綉好的四瓣一頂為中心,拼連縫合,套模成型,最後鑲黑絨邊沿則成為一頂立體花帽,並可折疊便於攜帶。花帽的圖案紋樣構圖多變,款式新穎,一般是四瓣相同的單獨紋樣,從頂部看則形成一組四面對稱的適合紋樣。值得指出的是,維吾爾族花帽圖案不但保持和繼承了本民族的傳統和風格,而且廣泛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紋樣,這在北疆地區是極為常見的。正是由於各民族間長期的交流融合,彼此兼收並蓄,不斷充實和創新,才使得維吾爾族刺綉花帽在祖國刺綉藝術百花園里開放得更加燦爛奪目。

『捌』 新疆的維族人為什麼都戴帽子呢

維族人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義頭頂對著天空是不禮貌的,所以男人帶帽子,女人戴頭巾

『玖』 維吾爾族人戴的帽子怎麼稱呼

維吾爾族的帽子叫皮帽和花帽。

一、皮帽主要用於禦寒,大多用羊皮製作,也有狐皮、狸皮、兔皮、旱獺皮、海獺皮、貂皮等。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吐馬克

主要由青年男子戴,形似深缽,羊皮製,絨毛在內,皮板在外,頂部有四個厚大的菱角,在下沿,有一圈白色或黑色毛邊。

2、阿圖什吐馬克

帽面由黑色平絨或絲絨製成,形似缽形,較喀什吐馬克淺,下沿的一圈毛邊為旱獺或貂皮製成。

3、賽爾皮切吐瑪克

形狀同白皮帽,但布料用平絨或絲絨製成,沿邊較細,而用貂皮或其它獸皮作成,此帽一般由中老年男性和宗教人士戴。

4、歐熱吐瑪克

該帽約高30公分,形狀類梯形、柱形,分里外兩層,以一般羊毛皮為里子,黑色羔皮作面,男女農民均戴,女帽主要由老年婦女戴。

5、開木切特吐瑪克

沿邊較寬,用海獺皮縫制,帽圈帽頂用黑色或咖啡色平絨、絲絨作面子,此帽子過去多為貴婦佩戴。

6、庫拉克恰

是維吾爾族群眾冬季常戴的皮帽,基本形狀是圓形,兩側帽瓣較長,可以上下活動。庫拉克恰的主要種類之一的羔皮庫拉克恰,是較有特色的一種,用羔皮作成,色彩部分為黑色或灰色,它的兩側瓣不能翻下,只是一種裝飾;喀力帕克(氈帽),內氈外布,等等。

二、花帽

1、巴旦姆花帽

是用巴旦姆杏核變形和添加花紋的一種圖案,其紋樣姿態豐富多樣,多是黑底白花,莊重、古樸、大方,維吾爾族男性老幼都喜歡戴這種花帽。

2、塔什乾花帽

原是塔什幹流行的一種花帽,是對格刺綉幾何形紋花帽的通稱,深受廣大男女青年所喜愛,一般色彩對比強烈,火紅閃耀如盛開的花叢。

3、格來木花帽

即扎絨花帽,帽似地毯絨面,綉法費工,比較少,但廣為男女青年喜愛。

4、曼波爾花帽

頂綉四組圓開紋樣,邊有四組長方或圓形紋樣,是最常見的一種男女老幼都可戴的花帽。

(9)新疆各個名族帽子的特點擴展閱讀

維吾爾族服飾的特點有:

1、維吾爾族的服裝一般都比較寬松。男裝比較簡單,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托尼(長袍)、排西麥特(短襖)、尼木恰(上衣)、庫依乃克(襯衣)、腰巾等。

2、維吾爾族將外衣統稱為裕袢。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藍、灰、白、黑等各種本色團花綢緞料等製作。維吾爾婦女愛穿裙裝,喜選擇鮮艷的絲綢或毛料裁製裙裝,常見的有紅、大綠、金黃等色的質料,內穿淡色對裙。更偏愛本民族獨創的「艾得來絲綢」縫制連衣裙。

3、在維吾爾族的服飾中,和田地區的於田、民豐、且末一帶婦女服飾與其他地方的維吾爾族婦女的服飾不同,有其獨特的特點。她們多頭披白紗巾,頭右側戴頂「塔里帕克」(小帽),這種帽子口大頂小(直徑約8厘米左右),形如扣碗,遠看如一朵花,別有一番情趣。

與新疆各個名族帽子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粉色搭哪種顏色的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383
粉色襯衫配什麼圍巾 瀏覽:754
呢外套後面那開叉是怎麼開的 瀏覽:498
校服圖案發展 瀏覽:592
學生睡衣純棉 瀏覽:238
深灰色衫搭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778
如何計算皮帶物料拋出距離 瀏覽:402
紫色衛衣搭配風衣 瀏覽:394
新外套英文怎麼拼 瀏覽:389
女士夾棉風衣好看嗎 瀏覽:328
開平市哪裡可以買校服 瀏覽:857
綠色短衣如何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227
褲子君 瀏覽:494
艾格es黑色衣外套 瀏覽:36
無鋼圈文胸牌子品牌及商品 瀏覽:102
170的身高風衣選什麼碼 瀏覽:24
中老年中長輕薄羽絨服 瀏覽:206
黑白皮鞋怎麼搭配褲子 瀏覽:330
華陽職業中學校服 瀏覽:729
三秒速熱保暖內衣真假怎麼看 瀏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