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斜頸可以根治
1、按摩治療法:
一、按摩是治療新生兒斜頸非常有效的方法,操作時嬰兒仰卧於母親雙腿上,媽媽用雙手扶住嬰兒雙肩;
二、爸爸可以雙手握患兒頭兩側,使頭歪向健康的一側,面轉向患側以牽拉患側胸鎖乳突肌,每回牽拉15~20次,每日2~3回。
三、在牽拉動作後,用食指沿肌纖維方向按摩,並用拇指和食指輕壓腫塊,以促進吸收。
2、戴帽治療法:
家長可做一頂小帽,帽子大小應與嬰兒頭大小相等,在健康的一側帽檐上釘兩根帶子系在小兒健側的肩膀上,松緊度以小兒的頭放正為准,起牽引作用,不讓小兒頭歪向病側。
3、此外,如果寶寶斜頸嚴重,家庭調理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就要去醫院咨詢醫生,進行積極的治療。
2. 如何治療小兒斜頸
我的寶寶也是先天性斜頸!寶寶11個月得時候我在我朋友表姐的診所去按摩了一個多月,然後又敷葯敷了半年時間,現在小孩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就是按摩的時候寶寶很痛,哭的很厲害,你要有心理准備,為了孩子不要去挨一刀就得堅持按摩推拿!但是一定要找對按摩的醫生!我最先去我們這里的一個大醫院,按了一個月,根本沒有任何好轉!還好我朋友的表姐得按摩才好的~~~有好得按摩醫生最好按摩,總比動手術好! 祝願天下所有患斜頸得寶寶早日康復!
3. 治療斜頸那個效果最好
建議你去你們當地的正規醫院求治,比如當地的人民醫院或中醫院等。你說的疾病是個常見病,需要行手術治療,手術風險不大,一般的醫院都可以開展的。你需要保持心情舒暢,不要有思想包袱,保持有規律的內生活習慣,不要熬夜,避免勞累,多喝開水容,少吃油膩食物,防止局部外傷等。
4. 斜頸採用什麼辦法治療比較好呢
斜頸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嬰兒期採用保守治療,大多數療效滿意。1歲後,若非手術治療無效則採用手術治療。一般認為3歲以上,面部畸形難以完全恢復正常。適用於出生後和不滿半周歲的嬰兒,應積極採用保守治療,以促進血腫早期吸收,防止肌纖維攣縮。
斜頸民間的說法叫歪脖子,是指脖子向一側歪斜導致的畸形,小兒斜頸在早期進行正確有效的非手術治療,大多數患兒可以完全得以治癒。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治療小兒斜頸病!
1.沙袋固定:讓嬰兒仰卧床上,臉向患側,枕部向健側,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頭在以上體位。
2.手法按摩:斜頸患者可先在醫院按摩,患者家長掌握手法操作要點後,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於堅持。方法是用手指對攣縮的胸鎖乳突肌進行柔和的捻散捋順,邊揉捻邊,每次15分鍾,每日2~3次,動作輕柔。輕度攣縮的胸鎖乳突肌可以逐漸得到舒展,頭頸姿勢恢復正常。
3.牽拉:持續將頭牽向健側,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做時把患兒平放於床上,父母用雙手按住其頭,將其下頜轉向患側肩部(即頸部包塊處),轉過去之後停頓1分鍾左右,讓肌肉處於拉長伸展狀態,手法要輕柔,防止用暴力。
4.局部按摩:塗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腫塊反復按摩,可活血、消腫、散結、解痙,促進腫塊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5.體位療法:親人或者保姆要根據不同的病變位置,選擇自己在餵奶和睡覺時的位置關系。比如說孩子是右側斜頸,就要在餵奶和睡覺時把孩子放於您的左側,反之亦然。
5. 如何治療小兒斜頸
斜頸是指以頭向患側斜、前傾及面部變形為特點。少數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視力障礙的代償姿勢性及頸部肌麻痹導致的神經性斜頸外,一般指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造成的肌性斜頸。 多數學者認為,斜頸與損傷有關,如臀位產和胎位不正,頸部胸鎖乳突肌受壓,血管受壓缺血,患側胸鎖乳突肌的動脈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發育不良,或肌肉出現水腫、炎症使肌細胞退化,產生纖維變性,最終為結締組織所代替,而造成攣縮。斜頸患兒常並發畸形足、髖關節脫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說法。斜頸如不及時治療,隨年歲增長,則畸形更明顯。 診斷斜頸,一般多無困難,生後發現頸部一側有梭狀腫物,其方向與胸鎖乳突肌一致。數月後首先發現頭面部畸形,頸部有緊張縈條。 對斜頸患兒,在出生後兩周即可開始被動牽拉矯正,即將患兒的頭傾向健側使健側耳垂向肩部靠近,進行與畸形相反的方向運動。手法要輕柔,對腫物同時進行按摩,每次牽拉15—20次,一日4-6次。在日常生活中餵奶、睡眠的枕墊以及用玩具吸引病兒注意力,都可糾正姿態,有條件的可作理療。 一歲以上的病兒則需手術治療,切斷攣縮的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和鎖骨頭,同時切斷該肌肉的下1/2管。術後仍要繼續矯正及保持頭頸部正常姿勢,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6. 小兒斜頸怎麼治療-小兒斜頸
如果孩子頸部有包塊則為肌性斜頸,在6個月前可在母親餵奶時用手輕輕按摩,以後很可能有頸部肌肉攣縮,需手術,最佳年齡為2-3歲
7. 小孩斜頸如何治療
中午好。
小兒斜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小兒頭頸部先天性疾病。該病在早期進行正確的,有效的非 手術治療,大多數患兒可以完全治癒,越早越好。
1:年輕的爸媽在寶寶出生時一定要注意,如果寶寶頭總偏向一側,要進行檢查。
2:局部進行葯物封閉,對促進局部腫塊的吸收,作用非常明顯,常選用強的松龍,或透明質酸酶,加適量利多卡因進行局部封閉。
3:給予按摩,用拇指或者食指在腫塊處反復按摩,持續反復轉頭,保持頭頸處的矯正位,這對治療非常重要。
4:選擇自己在餵奶和睡覺時的位置,比如孩子是右側斜頸,要在餵奶或睡覺時把孩子放於左側,反之亦然,這樣有利於患兒的矯正。
5:祝您早日康復。
希望有幫助,謝謝。
8. 全國哪家醫院治療小兒斜頸「小兒歪脖」最好
經過權威分析還是《天津中醫第一附屬醫院》比較好,在骨傷科,韓世春主任醫師,從業40年,治癒患兒5000例,絕對是行業權威!
9. 小兒斜頸治療
你好,樂見共研,首先我以為肌性斜頸是一側胸鎖乳肌發生纖維攣縮後形成的畸形。嬰兒出生後,在一側胸鎖乳突肌內,可摸到梭形的腫塊,質硬,約3-4個月後腫塊逐漸消失,而發生攣縮,逐漸出現斜頸,到1年左右,斜頸畸形更為明顯,頭向患側傾斜,下頦轉向健側,如勉強將頭擺正,可見患側胸鎖乳突肌緊張而突出於皮下,形如硬索。在發育過程中臉部逐漸不對稱,健側豐滿,患側短小,頸椎側凸,頭部運動受限制。若不及時治療,畸形可隨年齡增長而加重。 對先天性肌性斜頸的病因,有人認為可能為孕婦分娩時難產,致使嬰兒胸鎖乳突肌損傷、出血,形成血腫所致。亦有人認為可能是妊娠期間胎位不正,導致胎兒胸鎖乳突肌痙攣性、靜脈栓塞等的緣故,還有人認為可能與先天性發育異常有關,經臨床觀察與研究,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宮內和宮外兩大學說,宮內學說認為胎兒在宮內受到異常壓迫,頭頸部歪向一側,使該側胸鎖乳突肌局部受壓,長期的缺血和短縮,導致攣縮。宮外學說認為是由於產傷造成,在分娩過程中,一側胸鎖乳突肌受到過度牽拉、擠壓、損傷出血形成血腫,血腫機化而攣縮,或由於產程過長胸鎖乳突的某段血管受阻,引起肌肉部分缺血,進而纖維化造成攣縮。其病理主要是一側胸鎖乳突有攣縮(極少見雙側)。由於胸鎖乳突肌異常攣縮造成頸部活動受到限制,導致頭和頸的不對稱畸形、頭傾向患側、前傾、下頜旋向健側和面部變形等特點。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