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省長垣縣有幾個,貧困村
貧困村這樣的評定,並不是一成不變,因為每個村的經濟狀況都在發展變化,現在的貧困村過上幾年,可能會摘下貧困村的帽子。當然現在的非貧困村,也許將來就成了貧困村。
B. 怎麼可以讓大家投票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啥事都好辦了,要刷票,要別人投自己一票,可以在群里進行投票,然後再發紅包咯,大家自然就會有積極性和主動性了,我們班級也是這樣的,再一個就是要發揮人格魅力了,如果你能力夠強,大家信服你,不用說大家自然而然會投你一票,前提是人際關系不要太僵,不然的話也不容易成功,所以是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
C. 貧困縣通過國家脫貧驗收組的驗收之後,駐村工作隊可以撤離嗎
在定向扶貧中,每個村都確定有一個或多個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戶都確定有幫扶幹部。村組由支教單位選派的人員組成。2013年,國家開展了定向扶貧攻堅活動,並於2014年正式實施。也就是說,現在的村組成立於2014年,至今已有5年多的時間。
雖然國家確定了2020年打贏扶貧攻堅戰的目標,但在村班子、村單位和全社會力量的幫助下,許多貧困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許多貧困縣實現了全面扶貧,提前完成扶貧任務,通過國家驗收。全縣脫貧攻堅,通過了國家驗收。村組不能撤離,要鞏固扶貧成果,繼續跟蹤服務貧困戶,幫助貧困戶。如果他們能在那天撤離,他們心裡就沒有底,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撤離,至少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政策。
D. 江西宜春的哪個村莊,是從貧困村到旅遊村的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如今雖是炎炎夏日,但此番靖安之行,卻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春意闌珊。在靖安縣璪都鎮東部,有這樣一個村子,曾是百姓口中的貧困村,窮困潦倒,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人見人愛的旅遊村,吸引了無數遊人慕名而去。
漫步於鄉間小道,有種重獲新生的驚喜,大自然的美彷彿給予了疲憊的靈魂重生機會,此刻的我雖已不再年輕,但年輕的靈魂使我重煥活力,如果可以,我希望時光永遠靜止在這一刻,凝固於建築之中。
E. 求北京沙塵暴的那個搞笑文章
搞笑:北京人民喜迎沙塵暴
據21日人民幣日報記者報道:「北京昨天(20日)颳起了沙塵暴,漫天的沙土覆蓋了整個北京的天空。北京市民紛紛湧出家門,或奔走相告,或駐足觀賞;或流連忘返,有條件而不用出門上班的則在戶內品茶觀賞。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北京市民。住在某豪華大廈20層、正在透過落地玻璃觀看北京遠景的張總經理興奮地說:『來北京有兩三年了,只聽說過北京有沙塵暴,可從未真正碰到過。今天可算開了眼了。』
住在郊區的李大媽今年65了,在被采訪時非常高興的對記者說:『我活了六十多年了,也就是這些年才有眼福看到這種好風光。解放前在腐敗賣國的國@民@黨統治下可從來沒有這個西洋景。希望北京市政府再接再厲,把沙塵暴搞成北京一個特色風景,這樣在2008年辦奧運的時候,肯定能讓那些老外羨慕死咱們中國人。』
據一位在某大學就讀的2001級外地大學生說,在他們家鄉,由於工業非常落後,土地、草原和森林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和開發,所以從未見到過如此景象。『這充分說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充分發展科學技術才能使家鄉人民脫貧致富,才能夠有機會看到如此美景。』該學生表示畢業後一定回到家鄉,把北京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帶去。同時高舉「三個代表」的偉大旗幟,緊密的團結在以江@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將家鄉的山澤森林充分開發,為家鄉脫貧致富出一把力。
還有一位學生從側面表示了對沙塵暴的態度:『我女朋友吧,屬於那種內秀的女孩兒。平時瞅著她和其他漂亮女孩在一起的時候,心裡挺不是滋味兒的。現在好了,沙塵暴來了,很多女孩兒都戴上了口罩或者圍上了紗巾。我女朋友為上紗巾特有魅力,和其他女孩兒站在一塊兒也不覺得寒磣,尤其是那些戴著口罩的。還挺能表現內涵的,可以說是優勢盡顯。』
還有的市民興奮地在街上奔走觀看,遇到記者時主動對記者說:『讓沙塵暴來得更猛烈些才好呢。』「
京城無處不飛砂 和諧春沙滿人間
此景只應盛世有,京城無處不飛砂
4.20日傍晚,隨著風力不斷加大,首都北京光終於迎來了今春第一場沙塵暴,整個北京籠罩在沙塵之中,首都各界人士紛紛走上街頭,欣賞這別具特色的北國春光。
今年入春以來北京雖然出現了幾次小規模的浮塵天氣,但是大規模的沙塵暴卻遲遲不肯露面。據氣象部門稱,這場沙塵暴是今年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沙塵暴,不論是風力還是覆蓋范圍都要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這次沙塵暴預計會停留兩到三天,喜歡兜風和沙塵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具有燦爛悠久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一詩中就有對沙塵暴的生動描寫。這首詩的第一句:「黃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黃沙」在封建社會一直被誤傳為「黃河」,沙塵暴的壯麗詩篇險些就被掩埋在歷史的灰塵之中。今天我們有幸能再次目睹這一飛砂走石的盛世美景,更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無比自豪。
今天一早記者首先來到東城區的老年活動中心,樓頂上一群戴口罩的老人正以太極拳,木蘭扇等方式鍛煉身體。在墨香四溢的書法室,幾位老人正在揮毫潑墨。一位老人看到記者後當場題寫了「春城無處不飛沙」幾個大字,遒勁有力的字體飽含著內心的喜悅之情。旁邊的老人也紛紛向記者表示,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樣的沙塵暴真是高興。
結束對老人的采訪後,我們又趕往奧運場館的建築工地,在路上我們和計程車司機老杜師父聊了起來。老杜師傅告訴記者:「一起沙子生意就特別好,一天都不會空車,要是每天都有沙塵暴,汽油漲價咱也不怕了。你再看現在路上這些新換的計程車,都特意統塗成了土黃色,這說明大家已經把沙塵這玩意當成咱北京一大特色。每次遇到外地遊客我都會向他們介紹,過去有燕京八景,現在這沙塵暴該算是咱北京的第九景。可以請一幫文化人兒,讓他們商量著給北京的沙塵暴起個響亮點的名字,老是這么叫多俗啊。」
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記者終於趕到了三環邊外的奧運場館的建築工地。這里的建築工人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熱火朝天得忙碌著,只有休息的時候才會停下手中的活欣賞一下沙塵暴帶來的景色,為了不打擾他們的工作記者只在這里逗留了片刻。在采訪中來自河南的小曹就表示「等發了工錢要把老婆孩子都接到北京來,讓他們看看我們在這蓋的大房子,如果能看上奧運就更好了,不過一定會讓他們看看北京的沙塵暴。」
下午記者又到首都高校進行采訪,在P大的校園中,記者遇到了幾位包裹嚴實的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告訴記者,這是她在北京過的第一個春天,以前在家沒有見過沙塵暴,第一次看到漫天的黃沙非常興奮。在圖書館記者又采訪了一位正在看報的男生,他放下手中的《人民日報》,非常認真地談了他對沙塵暴的認識:「沙塵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長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們離自然越來越遠,從天而降的沙塵給了我們一個親近自然的機會。大家在呼吸這泥土的芬芳時可曾想過:這些沙子是從何而來么,又將會飄向何方么?希望每個人都能停下繁忙的腳步,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在T大我們采訪了著名的環境學家L教授,他告訴記者,大家在欣賞沙塵暴的同時可能忽視了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據我們長期的觀察,沙塵暴有凈化空氣,抑制因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變暖現象,國外學者最近發表的科研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作為本次采訪的最後一站,記者深入京郊農村進行了實地采訪。S村過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在村長的帶領下全村大力發展旅遊業,從而完成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在最近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學習活動中,村支部進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靠沙吃沙」的發展思路,准備將這兩年經營狀況不太好的高爾夫球場改成以沙漠風景為主題的旅遊度假村,把S村建設為京郊「沙漠旅遊第一村」。
結束了一天的采訪,記者也已經一身黃沙滿麵灰,再看那漫天飛舞的黃沙已給整個北京城披上了別樣的春裝,蜿蜒於群山間的萬里長城更加壯觀,華燈初上的天安門廣場愈發肅穆庄嚴。這沙塵暴就是報春的使者,古老的首都更加春意盎然。
F. 高分求北京沙塵暴的那個搞笑文章
3月20日清晨,隨著風力不斷加大,首都北京喜慶迎來了2010年春季第一場沙塵暴,整個北京籠罩在沙塵之中,首都各界人士紛紛走上街頭,欣賞這別具特色的北國春光。
雖然前幾天北京剛剛下了雪,天氣也因此晴朗了幾天,但以往大規模的沙塵暴卻遲遲不肯露面。據氣象部門稱,這場沙塵暴是今年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沙塵暴,不論是風力還是覆蓋范圍都要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這次沙塵暴預計會停留兩到三天,喜歡兜風和沙塵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暴具有燦爛悠久的歷史。據專家考證,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一詩中就有對沙塵暴的生動描寫。這首詩的第一句:「黃沙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黃沙」在封建社會一直被誤傳為「黃河」,沙塵暴的壯麗詩篇險些就被掩埋在歷史的灰塵之中。今天我們有幸能再次目睹這一飛砂走石的盛世美景,更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無比自豪。今天一早記者首先來到東城區的老年活動中心,樓頂上一群戴口罩的老人正以太極拳,木蘭扇等方式鍛煉身體。在墨香四溢的書法室,幾位老人正在揮毫潑墨。一位老人看到記者後當場題寫了「春城無處不飛沙」幾個大字,遒勁有力的字體飽含著內心的喜悅之情。旁邊的老人也紛紛向記者表示,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樣的沙塵暴真是高興。
記者又到了首都高校進行采訪,在P大的校園中,記者遇到了幾位包裹嚴實的女生,其中一位女生告訴記者,這是她在北京過的第一個春天,以前在家沒有見過沙塵暴,第一次看到漫天的黃沙非常興奮。在圖書館記者又采訪了一位正在看報的男生,他放下手中的《日人民報》,非常認真地談了他對沙塵暴的認識:「沙塵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長期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們離自然越來越遠,從天而降的沙塵給了我們一個親近自然的機會。」
在S大我們采訪了著名的環境學家B教授,他告訴記者,大家在欣賞沙塵暴的同時可能忽視了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據我們長期的觀察,沙塵暴有凈化空氣,抑制因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變暖現象,國外學者最近發表的科研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隨後記者采訪了幾位貓撲大雜燴的網友,網友稱:很多老台胞說想聞聞家鄉的泥土味,今天沙塵暴吹到了台北,他們60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我們為同胞們感到高興!
結束了采訪,記者也已經一身黃沙滿麵灰,再看那漫天飛舞的黃沙已給整個北京城披上了別樣的春裝,蜿蜒於群山間的萬里長城更加壯觀,愈發肅穆庄嚴。
樓主看看是不是這個
前天在貓撲上看的
G. 長美白蘿卜籽多少錢一斤
「趕水草蔸蘿卜」又迎來豐收年。在重慶市工商局「六大行動」的助推下,綦江區蘿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6.5萬畝,產量16萬噸,產值13200萬元,趕水鎮雙龍村和官田村兩個貧困村成功摘掉貧困帽子。近日,趕水鎮石房村一組村民周祥厚很是開心,他家種的草蔸蘿卜重15.2斤,外型圓潤,色澤嫩白,在綦江區第五屆趕水草蔸蘿卜節被評為「蘿卜王」,獲得2000元獎勵。同樣開心的還有同村的村民劉世平,2015年他通過流轉土地種植「趕水草蔸蘿卜」70多畝,一年創收20餘萬。「以前都不敢想,原來賣一角錢的蘿卜也能讓我們致富。」劉世平說。劉世平從1985年就開始種植草蔸蘿卜,那時候家裡只有幾分地,一家人的年收入也就一兩千塊錢。「也不敢多種,種來不知道往哪裡賣,除了自己吃,賣不完就只有爛在地里。」劉世平說,趕水的市場只有那麼大,外面的市場又很遠,蘿卜每斤一角的價格還不夠去來車費。其實「趕水草蔸蘿卜」種植歷史悠久,「頭戴翡翠冠,外披彩霞衣。身如潔白玉,根似人參須。」80歲的趕水草蔸蘿卜第九代傳人穆賢榮稱,趕水草蔸蘿卜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早在清代就是朝廷的貢品,這首詩就是當時文人墨客給予的贊譽。然而,數年前,由於當地農戶在種植和銷售蘿卜上各自為戰、自產自銷,導致蘿卜有品無市,每斤的價格只有一兩角錢。了解到此情況後,重慶市工商局通過「商標富農」、「發展興農」、「合同幫農」、「經紀活農」、「電商助農」、「紅盾護農」等六大行動,由綦江區工商分局牽頭,積極為當地農民支招,並於2007年9月積極引導打工返鄉的村民王天明在趕水鎮石房村創辦綦江雙石蔬菜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走「專業合作社+商標+基地+種植戶」的發展之路。「光有名氣,是遠遠不夠的。」趕水鎮石房村黨支部書記王天明說,為了提高蘿卜的品質,他們制定並實行了「五統一」管理體系:即統一提供種子、統一生產標准、統一核准基地、統一產品包裝、統一使用商標標識。同時,將趕水草蔸蘿卜品種分成三個品系,在不同時間上市,將銷售期從3個月延長到7個月;同時給蘿卜定級,細分為禮品蘿卜、鮮銷蘿卜和加工蘿卜,有的品種價格一下子漲到了5元一斤。現在,趕水草蔸蘿卜搭建起農超、農校、農企等銷售網路,與重百、永輝、新世紀等160家超市和重慶大學、富士康集團公司等校企食堂建立起穩定的銷售渠道。通過五年多的發展,2013年3月,綦江雙石蔬菜專業合作社升級變更為綦江區雙石蔬菜股份合作社,成為「趕水草蔸蘿卜」種植示範基地。2013年,綦江區蔬菜協會在工商部門幫助下,成功注冊「趕水草蔸蘿卜」地理標志。去年,在工商部門的指導及趕水鎮政府的努力下,草蔸蘿卜產業鏈條延伸到雙龍村、官田村等貧困村,並出台了關於種植趕水草蔸蘿卜發展補助的實施方案,針對貧困戶發展蘿卜產業實行補助,目前2個村蘿卜種植面積達1000畝,其中成片種植600畝,擴大了草蔸蘿卜的影響力。也讓兩個村成功摘掉貧困帽子。
H. 脫貧與希望之火作文
為進一步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借鑒關中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提升基層幹部的創新和社會管理能力,2017年4月22-27日,由縣委農工部、縣委組織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帶領各鎮分管扶貧工作副鎮長、扶貧專干、村支書、村主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致富帶頭人共計152人赴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行了為期6天的學習培訓。我們先後觀摩學習了興平市馬嵬驛民俗文化景區、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楊凌綠香安果蔬專業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凌創業工場及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區等點,聆聽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涉農惠農強農政策解讀、城鄉發展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等專題講座,交流研討了寧陝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培訓學習目標明確、安排緊湊充實,讓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一、扶貧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礎。脫貧攻堅戰不是論持久戰,而要通過過硬扎實有效的舉措,摘掉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貧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堅決杜絕畏難情緒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樹立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信念和信心,帶著感情和責任去扶貧,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扶貧任務。二是切實改變貧困戶的等靠要意識,在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同時,切實讓貧困群眾樹立自身是扶貧的對象、更是扶貧的主體的意識,徹底改變等靠要思想,從根本上、從源頭上找准症結、對症下葯,切實走出一條造血與輸血並重的扶貧道路。二、扶貧要在精準上下力氣在開班式上,省農工辦鄭夢雄主任從現階段脫貧攻堅新形勢為我們做了精彩闡述。他強調,精準扶貧重在精準二字,精準即是指准確辨識真正需要幫扶的困難群體,要立足群眾實際、針對不同對象的不同問題有的放矢。使我認識到,扶貧首先要精確識別、精準幫扶,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我們鄉鎮幹部處於帶領群眾脫貧的最前線,在扶貧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況、資源稟賦、農民增收渠道和發展方向,了解涉農惠農各項政策法規、實用技農業技術,搞清農民在發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識和信息等。只有細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眾最期盼最迫切對脫貧的訴求,並經常進村入戶,和他們認親戚、結對子,帶著感情和擔當去幫扶他們,才能為精準扶貧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三、產業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工作既要治標,更要治本,要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脫貧致富,治本之策還是要靠發展。只有通過抓住產業促發展,增強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激發貧困群眾加快發展的內生動力,才能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撐。 以筒車灣鎮為例,因為距西漢高速公路近的獨特區位優勢,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立足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了筒車灣歡樂水世界4A級景區、蒼龍峽、七里村美麗農家等一批旅遊產業。有了旅遊產業支撐,就有了造血功能與內生動力,就能夠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動作為來擺脫貧困。培訓期間,王徵兵教授就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打好脫貧攻堅戰上了生動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脫貧攻堅離不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資源要素的支撐,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這個過程中,政府必須主動作為,因勢利導,在培育產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上下大力氣,多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讓扶貧更有底氣。四、電商發展讓精準扶貧更有方向在4月25日的現場觀摩中,楊凌創業工廠及電商物流園區負責人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線上運營、線下服務的農產品電商模式,一部手機、一台電腦就可以隨時隨地為農民賣農產品,讓我打開了思想,開闊了眼界,電子商務已在全國扶貧路上遍地開花,現在寧陝縣的農村電子商務也在全面鋪開,讓精準扶貧更有方向。我們鎮村幹部進行產業扶貧,完全可以用開放的心態與創新的意識,充分利用互聯網,著力打造一批農產品電商平台,培育一批農村電商帶頭人,讓大山深處的特色農產品有市場、賣得出、賣得遠、賣出好價錢,讓電商扶貧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總之,這次學習培訓體現了省委農工辦、西農大、縣委縣政府對寧陝扶貧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基層幹部的關懷與厚愛,今後,我們要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契機,善做善為、善做善成,帶著感情與擔當去扶貧,為建設美麗富裕新寧陝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有關「脫貧攻堅」的作文範文:為進一步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借鑒關中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提升基層幹部的創新和社會管理能力,2017年4月22-27日,由縣委農工部、縣委組織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帶領各鎮分管扶貧工作副鎮長、扶貧專干、村支書、村主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致富帶頭人共計152人赴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進行了為期6天的學習培訓。我們先後觀摩學習了興平市馬嵬驛民俗文化景區、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楊凌綠香安果蔬專業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凌創業工場及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區等點,聆聽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扶貧工作中的作用、涉農惠農強農政策解讀、城鄉發展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等專題講座,交流研討了寧陝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培訓學習目標明確、安排緊湊充實,讓我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一、扶貧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礎。脫貧攻堅戰不是論持久戰,而要通過過硬扎實有效的舉措,摘掉貧困村、貧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貧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堅決杜絕畏難情緒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樹立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信念和信心,帶著感情和責任去扶貧,不折不扣完成各項扶貧任務。二是切實改變貧困戶的等靠要意識,在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同時,切實讓貧困群眾樹立自身是扶貧的對象、更是扶貧的主體的意識,徹底改變等靠要思想,從根本上、從源頭上找准症結、對症下葯,切實走出一條造血與輸血並重的扶貧道路。
I. 江南區如何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10月25日,江南區在蘇圩鎮保衛村小慕坡召開「江南區2017年『扶貧日』活動暨2016年脫貧摘帽考核表彰獎勵現場會」,現場給5個如期完成2016年脫貧攻堅任務的脫貧村、10名脫貧戶代表頒發了獎金,給5個2016年摘帽貧困村第一書記頒發了證書。
2016年以來,城區黨委、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在各級各部門和廣大貧困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城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016年,有5個村摘掉了貧困村這個「帽子」,有533戶、1839名群眾擺脫了貧困。今年,城區要實現4個貧困村摘帽,1234名貧困群眾脫貧,同時要確保2014、2015、2016年的脫貧人口穩定脫貧。
下一步,江南區要緊緊圍繞中央「兩不愁、三保障」和自治區「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於」的標准,對還未達標的指標,一戶一戶地排查,拿出整改方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按照「一事一議、一戶一策、一村一法」的原則,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面補短、全面規范、全面提升、全面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