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來給他們每個人發一頂帽子和一雙手套。一共四個人,要發多少頂帽子
因為有四個人,
每個人發一頂帽子,
所以一共要發四頂帽子
❷ 加一個綜藝游戲,主持人給每個人發一頂帽子,帽子有紅以看到其他2個人頭上帽子
3個人啊.
第一次關燈沒有掌聲.說明至少有兩個人戴黑帽,看見別人戴黑帽,不知道自己戴什麼,所以不會掌自己.若看見別人全是白的,肯定郁悶的打自己了.
第二次關燈沒有掌聲,可以說明場上不只有兩頂黑帽.如果只有兩頂的話,一個是別人A,一個就是當事人自己,當事人看到全場除了自己外只有一頂黑帽,他居然在第一次不打自己,自然知道自己也是戴黑帽的,所以第二輪必有掌聲.
第三次關燈就有掌聲,說明場上就有三頂黑帽了.當事人看到場上A,B戴黑帽,第二次關燈他們不打自己,自然也知道自己也是黑帽,所以打自己了.
同理 第N次有掌聲,就是N人是戴黑帽的.
❸ 給每人發一頂帽子可其中有一個人頭上有帽子要不要發求知
同樣的帽子就別發了,不同的要發
❹ 800個學生去旅遊 每人需要一頂帽子 老闆說買四送一 還需要買多少呢
買四送一的話買一可以看成五個為一組,拿800除以5等於160,也就是說要買160組,再拿160乘以4等於640,也就是說還需要買640個帽子。
❺ 一群人開舞會,每人頭上都戴著一頂帽子。帽子只有黑白兩種,黑的至少有一頂。每個人都能看到其它人帽子的
要想把這個問題回答清楚,語言組織上確實比較難。難點不在於說清楚第一次關燈和第二次關燈時的情況,以及單獨說清楚第三次關燈時的情況,而是在於既要說清楚三次關燈時的情況,又要說清楚三次關燈時的內在聯系性。很多人,只說清楚了道理,但是沒說清楚內在聯系性,就無法讓人信服,為什麼關幾次燈有響聲,就說明有幾個人戴黑色帽子的道理。
1、當我看到有一頂黑色帽子時,第一次關燈,我無法判斷我戴的帽子是什麼顏色,我就不拍手。我需要戴黑色帽子的人的拍手,來判斷我戴的是否為白帽子,如果他拍手了,說明我戴的是白帽子,如果他沒有拍手,說明我戴的是黑色帽子,那麼在第二次關燈時,我就要拍手。
2、當我看到有兩頂黑色帽子時,第一次關燈,我無法判斷我戴的帽子是什麼顏色,我就不拍手。而對於這兩個戴黑色帽子的人來說,假設我戴的是白色帽子,他們只看到一頂黑帽子,根據第1點,他們至少會有人在第一次或第二次關燈時拍手,又根據我看到了兩頂黑帽子,所以不可能出現有人在第一次關燈時拍手,說明他們至少會有人在第二次關燈時拍手,如果他們第二次關燈時拍手了,說明假設成立,那麼我戴的一定是白色帽子,由於我戴的是白色帽子,自然在第二次關燈時就不需要拍手了。如果他們第二次關燈時並沒有拍手,這說明假設不成立,那麼我戴的一定是黑色帽子,同樣的,他們兩人,眼中也只有兩頂黑色帽子,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在這次沒人拍手後都可以判斷出自己戴的是黑色帽子,那麼我們三人在第三次關燈時,都會拍手。說的簡單一點,對於我來說,戴黑色帽子的人一拍手,就說明我戴的是白色帽子;戴黑色帽子的人不拍手,就說明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就要在下一次關燈時拍手。而對於別人來說,跟我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
3、當我看到有三頂黑色帽子時,第一次關燈,我無法判斷我戴的帽子是什麼顏色,我就不拍手。而對於這三個戴黑色帽子的人來說,假設我戴的是白色帽子,他們只看到二頂黑帽子,根據第2點,他們至少會有人在第二次或第三次關燈時拍手,又根據我看到了三頂黑帽子,所以不可能出現他們在第二次關燈時拍手,說明他們至少會在第三次關燈時拍手。如果他們第三次關燈時拍手了,說明假設成立,那麼我戴的一定是白色帽子,由於我戴的是白色帽子,自然在第三次關燈時就不需要拍手了。如果他們第三次關燈時並沒有拍手,這說明假設不成立,那麼我戴的一定是黑色帽子,同樣的,他們三人,眼中也只有三頂黑色帽子,跟我的想法是一樣的,在這次沒人拍手後都可以判斷出自己戴的是黑色帽子,那麼我們四人在第四次關燈時,都會拍手。說的簡單一點,對於我來說,戴黑色帽子的人一拍手,就說明我戴的是白色帽子;戴黑色帽子的人不拍手,就說明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就要在下一次關燈時拍手。而對於別人來說,跟我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
以此類推。
可得出在第幾次關燈時開始有響聲,就說明總共戴有幾頂黑色帽子。問題中在第3次關燈時有響聲,說明總共有3人戴著黑帽子。
❻ 有n個人,每人一頂帽子,然後把帽子放在一起,隨便給每個人一頂,問所有人都沒拿到自己帽子的概率是多少
這是一個錯位排列問題
錯位排列的公式是:M(n)=n!(1/2!-1/3!+…..+(-1)^n/n!)
具體證明方法見
❼ 有n個人,每人一頂帽子,然後把帽子放在一起,隨便給每個人一頂,問所有人都沒拿到自己帽子的概率是多少
即n階錯排數D[n]=n!(1/0!-1/1!+1/2!+...+(-1)^(n)/n!);
推導方法:
1遞推推到:將給定的帽子x放到某個位置。
那麼D[n]=該位置的帽子放到x和不放到x的數量,由於給定的帽子共有n-1種交換法。
D[n]=(n-1)*(D[n-2]+D[n-1])。
運用了解方程的計算方法。
(7)每人需要一頂帽子擴展閱讀:
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例子:a+b=13 符合等式,有未知數。這個是等式,也是方程。
1+1=2 ,100×100=10000。這兩個式子符合等式,但沒有未知數,所以都不是方程。
在定義中,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可以有其他的,比如上面舉的1+1=2,100×100=10000,都是等式,顯然等式的范圍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