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血壓病人會不會怕熱'可不可以戴很厚的帽子和圍巾.冬天穿很多有沒有注意事項'
病情分析:
建議低鹽飲食,低脂肪飲食。避免情緒激動,
指導意見:
有益於降壓的食物:葉菜類:芹菜、韭菜、黃花菜、薺菜、菠菜等;根莖類:茭白、蘆筍、蘿卜、胡蘿卜;瓜果、水果類:西瓜、冬瓜、西紅柿、山楂、檸檬、香蕉、水果、紅棗、茄子。
❷ 高血壓 病症:睡覺翻身 起床 頭部和上身動作幅度不能過大,太大就暈.就要昏倒的樣子.眩暈之後有
問題分析:
你好血壓高原因很多,現在研究精神緊張,血管老化,高鹽飲食,遺傳因素等等都有關系
意見建議:
建議高血壓患者應該耐心治療,堅持用葯,平穩降壓,定期的復測血壓,指導治療。
❸ 高血壓和血壓高是不是一回事
簡單的說:高血壓者血壓一定高,而血壓高者則未必是高血壓。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血壓在140-160mmHg/90-95mmHg的稱為臨界高血壓,在這范圍之下就是正常,之上就是高血壓。
但是,很多情況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如,運動,緊張等,這時候雖然血壓升高,甚至遠遠超過了高血壓的標准,也不能下高血壓的診斷。只有長期檢測下的血壓高的患者才能下高血壓的診斷。
同樣,高血壓患者經過服葯把血壓控制在正常以內,但是他依然是高血壓病人。所以說,高血壓病和血壓高兩個概念,不能混談的。高血壓是診斷結果,是疾病名稱,而血壓高是症狀,任何單一的症狀都不能作為提供診斷的唯一依據。
高血壓對身體有很多的危害,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病,必須要按醫囑長期系統的服葯,所以高血壓病的診斷也是十分慎重的,不要自己偶爾的測了幾次血壓高點,就給自己扣上高血壓的帽子,要去醫院系統的檢查。
❹ 關於測量血壓,有個疑問請大家幫忙~
1、這是第一部分,簡單的說明:
總結人為測量血壓的影響因素: 1,袖帶寬窄 2,袖帶松緊 3,衣袖過緊 4,手臂高低 5,放氣速度
2、這是詳細的解說,還夾雜著評論:
准確測量血壓是正確診斷和有效控制高血壓的前提。測量血壓在幾乎所有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和醫生眼中是一件「看一看,學一學」就能掌握的簡單技術,但從測量血壓的唯一要求——准確性來考量,本刊記者對200名高血壓患者和90名醫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測量血壓,90%不規范
如果你堅信自己的測量准確,請看這幅漫畫,並從中找出血壓測量准確性的6個明顯錯誤。
缺圖
無論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高血壓患者,還是醫生,如果有人問你「你會測量血壓嗎?」,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會」,但在隨後的更多問答中,卻暴露出很多沒有注意到的影響因素和不規范甚至錯誤的測量手法。
為了解患者和醫生對血壓測量知識的掌握程度,近日,本刊記者對200名高血壓患者(其中117人為糖尿病患者,174人家中有血壓計並經常在「感覺不舒服時自己測量」),90名醫生(來自心內科和內分泌科,其中二級甲等醫院50人,三級乙等和三級甲等各2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並請有關專家進行點評。
血壓計應定期校驗
調查結果 在家自測血壓的174名患者中,只有6人曾經去醫院咨詢過血壓計如何校對,其餘全部「沒有想過還要校對」。90名醫生中,64名清楚需要校對,但覺得「不是自己的職責范圍」。
專家點評 據我了解,多數老百姓就診的二級甲等醫院,一個科室只有一台血壓計,出現嚴重損壞時,只好找別的科室去借。記得我帶的一名研究生,給患者測血壓時,由於袖帶的粘性不強充氣時會綳開,他居然用手去擠壓袖帶就「湊乎」測完了。
目前家庭用的很多血壓計也都在「帶病工作」,作為醫用專用儀器,無論每天使用,還是偶爾使用,都應該每半年檢定一次,才能保證它的准確性。但幾乎所有的醫院都沒有得到授權,也就不能開展對血壓計「體檢」這項業務。也就是說,醫院和個人都必須到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單位如計量局進行血壓計檢定。
一般,測量血壓前應檢查血壓計汞柱有無裂損,水銀有無漏出,是否保持零位,橡膠管及氣球有無漏氣。
測量前宜全面放鬆
調查結果 1、也許你要在候診室等半個小時,但醫生絕不會等你休息5分鍾
2、患者一般在感覺頭昏等不適時才測量。
專家點評 此刻患者機體處於應激期,我們必須認識到隨著呼吸、情緒變化、運動、進餐、吸煙、飲酒、溫度、膀胱充盈和疼痛等因素隨時隨刻都有可能引起血壓變化。另外,年齡、種族和一天24小時變化節律等對血壓也會有影響。一般在睡眠時血壓最低。雖然不可能調整所有這些影響因素,但可以努力使這些因素對血壓的影響達到最小。
所以,測量血壓前,被測量者應在一個溫度適宜、安靜的室內作短暫休息,至少安靜休息5分鍾,以全面放鬆自己。如一時達不到理想的條件,醫護人員應在測出的血壓值旁邊註明一下,例如,「BP(血壓)154/92mmHg,測右臂,患者緊張。」
診斷前要除外「白大褂高血壓」
調查結果 200名患者中,163人不知道「白大褂高血壓」的定義;雖然全部醫生都清楚,但在實際測量診斷中,並沒有綜合考慮排除,對危害性的認識也不足(詳見本刊2005年第3期)
專家點評 「白大褂」高血壓就是指在醫療單位測血壓高,而一離開醫療環境下,血壓又變為正常的現象。要確診是否是「白大褂」高血壓,最好採用動態血壓監測(ABPM)。
這種情況對血壓的影響經常能達到30mmHg左右。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生理反應,經常比喻為「戰斗和逃跑」現象,或「防禦」或「警戒」反應。它最容易發現在醫院的急診科,此時患者非常害怕和極度緊張,但也可以發生在門診手術室。
血壓正常者和高血壓患者均可發生,但反應變化程度,患者與患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許多患者不會發生,還有些患者恢復勇氣後,在類似的血壓測量環境和技術,血壓升高程度降低,甚至沒有。因此,在決定採取降壓措施,尤其是給予降壓葯時,不能參考在容易發生「白大褂」高血壓的環境下所測得的血壓值。
沒有任何一種人群可以免除白大褂高血壓。年輕的、年老的、血壓正常的和血壓高的,甚至妊娠婦女患者都可以發生白大褂高血壓。用普通血壓計測量血壓處於高血壓邊沿的年輕人,更需排除白大褂高血壓,以避免受到「錯誤」的懲罰。此外,白大褂高血壓沒有任何明確的特徵,但是所得的血壓值卻與遠離醫療環境,如在家自我測量或動態監測血壓所獲得的血壓值不同。用常規方法測血壓診斷為「高血壓」,但又懷疑有可能是白大褂高血壓。因此在戴上「高血壓」帽子和採取某一治療措施之前應動態監測血壓。
測量時需擺正體位和手臂位置
調查結果 1、很多患者擺什麼體位,醫生也不加指正就測量。
2、7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手臂與心臟的相對位置。
3、200名患者中有171人不知道測量血壓應該托住肘部;90名醫生中有65人不清楚「為什麼」。
專家點評 坐位或卧位測量血壓都是可接受的。被測量者最好坐於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出右上臂與心臟同一水平。所測手臂放在與心臟齊平的位置上和坐著測血壓,至今大家都仍然認為是測量血壓的標准姿勢。無論採用哪種姿勢,患者應該感到舒適才對。特殊情況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
關於測血壓之前,患者維持特別的姿勢應持續多長時間最好,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有人建議採用卧位或坐位姿勢測血壓至少應保持測量姿勢在3分鍾以上,站位只需1分鍾。一些降壓葯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安靜站立3分鍾後收縮期血壓下降≥20mmHg,或舒張期血壓下降≥10mmHg),此時卧位和站位的血壓均需測量。
一般從卧位改為坐位或站位,血壓趨向升高,坐位時舒張期血壓可能高出大約5mmHg。大約20%的患者雙上肢血壓測量值之間存在差異。應該根據較高的數值進行治療。
如果手臂處於心臟水平位置以下,測量出來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反之,抬高手臂在心臟水平之上,測出的血壓值就偏低,這些可使收縮壓和舒張壓誤差高達10mmHg以上。
另外,測量血壓時,最好是測量者托住被測量者的肘部,這也是測量站立位血壓的推薦方法。如果所測手臂沒有用物體支撐,患者又是坐著或站著量血壓,這就等同於在運動,導致血壓和心率均提高,舒張壓可以升高10%左右。若被測量者是高血壓患者,又正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血壓受影響更大。因此,測量血壓時所測手臂下一定要有一個物體支撐著。
聽診器胸件應放准部位
調查結果 200名患者中有192人認為聽診器胸件就應該塞在袖帶里,而且「從來沒有懷疑是錯誤的」;90名醫生中的84位雖然知道塞進袖帶不對,但其中63位在實際測量過程中仍然在塞,並認為「解放了一隻手」。
專家點評:將袖帶緊貼縛在被測者上臂,袖帶下緣應在肘彎上2.5厘米(cm)。將聽診器胸件置於肘窩肱動脈處。
血壓測量對醫生而言是一項看來最「熟練」的技術,這種「熟練」讓醫生把錯誤當成了常規。而患者一般都從醫生的「言傳身教」中學來。
如果將聽診器胸件塞在氣袖裡,由於可能受氣袖內壓力和聽覺的影響,測量誤差一般在10~20mmHg。
避免「袖帶高血壓」
調查結果 200名患者中189位都認為袖帶大小和寬窄對測量結果「應該沒有影響」,買血壓計時也沒有考慮;90名醫生中僅有25位清楚對袖帶因人而異的具體要求,而沒有一家醫院准備有不同大小規格袖帶的血壓計。
專家點評 袖帶的大小應適合患者的上臂,至少覆蓋上臂臂圍的2/3,小兒應用兒童袖帶。
袖帶是由無彈性的布做成,裡面又包有可充氣的橡皮氣囊,合在一起統稱為氣袖。目前最常見的袖帶都是表面帶有互相可粘附的尼龍織物,這樣纏手臂時非常方便和牢固。但是這種尼龍粘附性一定要有效,如果發現粘附性差,袖帶就應該廢棄不用。
相對所測手臂來說,袖帶太長或太短,太寬或太窄都會嚴重影響測量結果,袖帶氣囊的長度和寬度應該分別為手臂臂圍的80%和40%。
有研究證明,使用太窄或太短的氣袖測出的血壓值偏高,這就是所謂的「袖帶高血壓」,結果是高血壓診斷過度;現在還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用太寬或太長的氣袖測出的血壓值偏低,結果是把真正的高血壓診斷為「血壓正常」。這兩種情況都會對高血壓發病和臨床治療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
掌握血壓讀數
調查結果 174名「會」自己測量血壓的患者中,70人以響聲最強時讀數作為「高壓」(收縮壓),32位有時以第一個響聲而有時以最強響聲時記錄讀數。獲取舒張壓讀數則難倒了幾乎所有的患者:不清楚到底該以消失音還是變音為標准。
專家點評 應該以聽到第1個響聲時水銀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數值作為收縮壓;以聲音消失時的讀數為舒張壓。兒童、妊娠、嚴重貧血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情況下,聽診聲音不消失,此時改定為以變音為舒張壓。此讀數錯誤的變動幅度一般在15mmHg以上。
編後語
近年來,國際上幾乎每年都調整一次高血壓診斷標准,每次調整的幅度也僅是5mmHg左右,即可以理解為:血壓值升降5mmHg對患者的健康已經構成了質變的可能。而國外最新的一項實驗證實,血壓在115/75mmHg(目前還認為是正常的血壓水平)時,已使心血管等主要靶器官受到損害。
另一方面,據估計,國人測量血壓的誤差一般都在10~15mmHg以上,這個范圍已足以把一個正常人診斷為而錯誤的用葯降壓;也能把一個高血壓患者視為正常人而延誤了治療。
調整診斷標准後,據統計,目前我國有近2億高血壓和准高血壓患者,而准確測量血壓是對患者進行分類、確定血壓相關危險和指導治療的基礎。當我們把全部的「寶」都「押在了」准確測量血壓這個「點」上,就要求患者多用心學習一些,醫生多負責任一些,請記住:你們測量血壓的舉手投足之間卻在解決一個全民族的健康大難題。
❺ 有人說中老年人戴帽子好處多,為什麼你怎麼看
在現代生活中,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戴帽子的習慣。然而從生理學的角度上看,中年人戴帽子其實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中年人戴帽子是由很多好處的,其中就包括戴帽子可以對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起到養護的作用。除此以外,在冬天戴帽子還可以防止中老年人耳朵被凍傷以及出現傷風和頭痛等現象。所以說中老年人戴帽子的好處是非常多的。
中老年人戴帽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他們遮掩一些白發。
❻ 中老年人戴帽子有哪些好處戴帽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秋風起,秋夜落,又到了乍暖還寒的時節。一陣陣秋風吹過,溫度急劇下降,這個時候中老年人如果還需要在外面運動或者是逛街以及工作的話,最好應該在頭上戴一頂適合自己的帽子,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頭部的溫暖,並且也能夠減少患上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果是新買的帽子,那麼一定要先用溫水泡一下,或者是先在通風處放上幾天,這樣才會把上面有害的物質讓它揮發掉會要做到,戴的帽子不會對我們的頭部和頭皮造成損害。再有就是戴帽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帽子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春秋兩季可以選擇一些薄款的帽子,如果是冬季,那麼就要選擇厚一點的帽子一定要注意帽子的保暖與舒適度。
❼ 戴帽子有什麼注意事項嗎(詳見補充說明)
由於制帽材料的物理性能(導熱性、吸濕性、透氣性和保溫性)以及帽子的造型,對維護身體的熱平衡均有不小的影響,因此選購帽子時,宜選擇透氣性適中,保暖性強的棉帽和皮帽等。帽子的造型以戴上後能包住前額,又能護住耳朵的形狀為好。
1.帽子不宜亂戴。
戴帽子就戴自己的帽子,不可亂戴其他人的,因為帽子直接接觸頭部,和頭發及頭皮都有接觸,這樣,不管是誰的頭上有皮膚病,都會通過帽子傳染給對方。
2.在選擇帽子時,要把自己對所選擇的帽子的布料是否過敏考慮進去,以防戴帽子後引起過敏反應。
3.戴帽不宜過緊。
買帽子一定要親自挑選,試一下松緊,不能太緊,太緊會妨礙頭皮的血液循環,引起頭痛;太松易往下掉,影響正常的生活。要選用戴著合適的帽子,這樣才有利於頭部健康。
4.高血壓患者戴帽子不宜過厚過重,否則會引起頭暈。
5.頭部怕冷及冬季易受風寒的人,要戴質地較厚、擋風性能好的帽子。
6.對於頭皮油脂分泌旺盛者,宜戴透氣性好的帽子,選料要輕薄,並且要經常刷洗。
建議戴漁夫帽或者鬆鬆帽否則戴緊帽怪 半發【剛剛披肩發型度】戴鴨舌帽看 發戴帽幾乎帽都帶 扎馬尾戴網球帽看壓壞發型 。
❽ 高中生高血壓
小孩子高血壓也不是沒有可能。但也不要在一次體檢中血壓有點高就把自己定性為高血壓。高血壓和血壓高是兩個概念。血壓是人的一種體症,處於隨時隨地的變化中。1。一般要經過不同時間不同醫院不同醫生的多次測量,長期高於正常值(140/90);2。要檢查眼
底,看有沒有動脈硬化或水腫;3。其它一些檢查。並不是「血壓高」就是高血壓,就服葯,那是亂服葯。如果沒有其它一些心腦血管方面的病變,那就只能叫做「血壓高」,而不是亂叫「高血壓」的。
短期的、一陣高一陣低的、或沒有其它心腦血管病變而只是單純性血壓高的,叫做「血壓高」。只有長期持續
過高並伴有其它心腦血管方面改變的,才能確診為「高血壓」。
即使是「高血壓」,也並不是都要「治」的。
妊娠高血壓不需治,生過孩子就好了。
腎性高血壓可以治,治好腎病就好了。
青春期高血壓不必治,加強鍛煉發育成熟就好了。
切不可一看到血壓在一次測量中高了就亂給自己扣高血壓的帽子,胡亂吃葯,一般來說降壓葯一經用上就不能停,一停很可能會帶來血壓反彈的危險,給父母和自己帶來心理上不必要的壓力。
年齡那麼小就是有高血壓也不要過於擔心,健康的作息,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再用中葯類的適當的調理,恢復正常也還是很有可能的。
我們老家那出的仲景牌丹參袋泡茶,以茶代葯,通經活絡防三高,十六味純天然中葯精心炮製而成,無糖無副作用,方便經濟。在防治三高,富貴病方面有特效,可以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