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時,就是7.7事變後國共合作剛開始時,八路的帽子與國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完全一樣。帽徽也是青天白日。軍服與帽子的顏色是灰色的,也與西北國軍部隊一致(中-央軍軍服是土黃色的)。帽徽下面2粒紐扣,是用來固定立式帽檐的,這帽檐天冷時可以放下來給耳朵保暖。
1940年以後,老蔣發動反-共高潮,停止對八路軍的供給。當然,八路對於老蔣來說並不聽從指揮,老蔣原來想用日軍消耗掉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設想非但沒有實現,而且八路反而進入山東山西等地,越打越強,建立了大量根據地,部隊大量擴充,老蔣深感尾大不掉難以控制。1940年後國共關系緊張,老蔣停止對八路的供給,雙方時常發生摩擦。八路也順勢從自己頭頂上拿掉那個讓老八路從心底厭惡的國民黨青天白日帽徽。只剩下兩個紐子。
『貳』 65式軍帽背後帶細鐵絲的紅五星帽徽怎麼戴上去
把細鐵絲崴彎成匚字型,然後將兩個頭與帽子前面部中間選擇合適的插入點,兩個頭插入帽子裡面,折彎,就固定好了。
『叄』 交通局制服及帽子等上面的標志是什麼含義
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徽標是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的標志,由國徽、方向盤、錨、纜繩、橄欖枝和綬帶六種元素組成,顏色以深藍綠色、金黃色為主。深藍綠色是交通運輸的標准色,取自江海和公路的自然色;國徽是國家的象徵和標志;方向盤代表公路交通和正確的前進方向;錨代表水路交通,寓意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公平;纜繩寓意依法行政和服務的本質屬性;橄欖枝象徵和平、安定和正義;綬帶象徵神聖和榮譽。
『肆』 鐵路工作人員的紅帽子和藍帽子有什麼區別
藏藍色制服是鐵路上的統一制服,大沿帽的帽環紅色代表車站工作人員。
藏藍色制服是鐵路上的統一制服,大沿帽的帽環紅色代表車站工作人員,綠色代表列車工作人員,現在的高檔次特快、直特一般都為相關乘務人員另外設計了像航空公司制服的服務裝,出現藍帽綠環、紅帽藍環之類的不足為奇,但絕對不會使用車站工作人員的紅帽環。
『伍』 八路軍帽子正前方上的兩個紐扣是干什麼用的
樓上說得對,確實源於德軍的山地帽
確切說是當時的國民革命軍帽子源於德軍的山地帽,我軍編為八路軍後也用了這種帽子
兩個紐扣是山地帽的的護耳向上收起時候固定用的
補充一張圖說明問題
『陸』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1984年,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1994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觀念的更新,鐵路又設計了在面料質量上有較大提高、式樣有很大改進的新式制服,被稱為「94式路服」。春秋服,男女上衣均為中駝色單排兩扣西服領制服;冬服,男女上衣均為藏青色雙排三扣西服領制服;夏服,男女上衣均為翻領制式白色短袖衫,女式下身為中駝色西服「一步裙」。
更大的變化,來自於次年起我國鐵路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在服裝西裝化的基礎上,路服第一次增加了職務標志,領花、帽徽、肩章板及領帶,不同工種、不同職務的人員均有區別。
新式鐵路制服配有「領花」,造型由麥穗、齒輪和路徽組成,寓意鐵路是聯結工農、溝通城鄉的大動脈。為區分不同部門,路徽底色分為綠、藍、紅。列車女職工戴船形軟帽,鑲綠邊。
實行「軍銜制」不僅僅是鐵路職工的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有了軍銜等級標志,許可權明朗化,所做的一切都要同肩章上佩帶的軍銜等級相稱,都要對國家和對人民負責。
在「94式」路服的基礎上,路服又歷經了98式、2002式、2006三次小改款,更加順應時代的發展,大家目前所能看到的是最新的2010式路服。
目前,鐵路「軍銜」等級分為四等:
從肩章來看,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柒』 女列車員帽子
是這樣的,我國鐵路一直受部隊的長期影響,所以路服與部隊差不多,大沿帽,有肩章和領花.
現在各路局的客運段正逐步擺脫這種局面,每個客運段乃至每個車隊都有自己獨特的服裝,這些服裝大方,漂亮,已經沒有什麼杠杠了,只有列車長的帶袖標,大家可以看看D字頭,Z字頭,還有一些大特快,快速,與其他職工的衣服有明顯的區別.
『捌』 鐵路帽徽都是什麼時間發行的
新中國鐵路一路走來以經歷了53個春秋,隨著時代變遷與時俱進帽徽式樣有三次改進,但帽徽人民鐵路為人民的主題始終堅持不變。
第一代帽徽式樣三組實物。
1、20世紀50年代初期帽徽,材料採用紫銅摟空,正面紫紅色琺琅烤漆作背襯,五個角有五條從中心路徽後開始從細變粗延伸至角的放光芒線,正中凹進路徽為白色烤漆,背面留有安裝別叉,帽徽直徑 36毫米
2、20世紀60年代初期帽徽,材料採用紫色銅材材,五星外沿摟空外邊凸起,以鮮紅色噴漆作背景,整個路徽內外邊凸起,正中為凹進路徽塗白色,背面留有上下兩個安裝鼻別孔,帽徽直徑為38毫米,圖案製作工藝作了改進。
3、20世紀60年代後期帽徽,材料仍採用紫銅五星外沿摟空,正面有原紫紅烤漆改選紅漆作背襯,五個角仍保持有五條從中心路徽開始從細變粗延伸至角的放光芒線,正中凹進路徽為白色烤漆,背面留有上下兩個安裝鼻別孔,帽徽直徑為38毫米,(40毫米,材質為鋁材,背面有杭州永安字樣,別針佩戴)製作工藝稍加改進。
第二代帽徽式樣兩組實物。
1、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1967年後)材料採用鋁材,五星與前3代不同,外沿摟空五星較胖鼓凸,以鮮紅色噴漆作背景,正中為凹進路徽塗有白色,背面別針佩戴並印證有明顯文化大革命政治色彩「毛主席萬歲標語和蘭州標牌廠」銘文,還有一種是背後沒有銘文,帽徽直徑改35毫米,顏色鮮艷,感覺厚重。
2、20世紀70年代後期帽徽,材料採用鋁材,五星與前4代不同,在外沿摟空五星較胖兩角鼓凸,五角中各角正中有明顯突出的立體線,以鮮紅色噴漆作背景,正中為凸起路徽塗有白色,鑲嵌在正中央,帽徽直徑比第四代增加5毫米改為40毫米,背面改進了由細鐵絲穿引佩戴方式,顏色鮮艷,立體線給路徽增加了新鮮感。
第三代帽徽式樣五組實物。
1、20世紀80年代中期帽徽,材料採用鋁材,由於改革開放,解放了思想的禁錮,設計理念做了大膽嘗試從前5代帽徽五星為襯托思路中走出來,圖案採用以深藍、盾牌襯托,路徽在正中使用白色,底色為紅色,路徽周圍由淺金色麥穗和齒輪環繞象徵工農式樣,男士大蓋帽徽整體寬50毫米,高57毫米,背後標注銘文分別有「津一」、「天津3522廠制」、「北京首飾廠」帽徽採用鑼栓旋轉方式,便於安裝。佩戴後精神面貌為之振奮,女員工帽徽圖案和男士相同,只是做了縮小帽徽寬33毫米,高36毫米。
2、80年代末期圖案採用以墨藍、盾牌襯托,路徽在正中使用白色,底色為紅色,路徽周圍由玫瑰金色麥穗和齒輪環繞象徵工農式樣,男士大蓋帽徽整體寬53毫米,高57毫米,背後標注銘文分別有「永嘉紐扣廠」「二七」字樣,帽徽採用鑼栓旋轉方式,便於安裝。佩戴後精神面貌更顯莊重。
3、90年代初期帽徽稍加改革,材料仍採用鋁材,圖案採用以墨藍盾牌襯托,路徽在正中仍使用白色,底色為紅色,路徽周圍改由玫瑰純黃金色麥穗和齒輪環繞象徵工農式樣,男士大蓋帽徽整體寬53毫米,高增加至57毫米,背後標注銘文「金薩克承製」,背後沒有生產廠家銘文以上兩款安裝方式沒變,佩戴後整體效果莊重明亮。女員工帽徽圖案和男士相同,此次尺寸做了放大,帽徽寬40毫米,高45毫米。
『玖』 帽徽怎麼帶
第一步:把你的帽子反過來。
第二步:找到你的帽徽對應在帽子裡面的位子。
『拾』 什麼是帽子怎麼個使用方法
帽子是戴在頭上這樣的,也可以用來裝飾 你可以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