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四大旗袍是哪几种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 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 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 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琵琶襟旗袍礼服—— 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传统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这种旗袍是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改良后的旗袍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内外交困,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2. 中式旗袍为何上面修身,下面开个叉
旗袍上面修身,下面开叉是为了便于活动和如厕,同时也是女性思想独立和女权解放的标志。
3. 传统中式的旗袍古装婚纱照怎么样
很不错啊,还可以拍很多种风格呢,不同的风格又是不一样的美感。
(一)年代风
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特有的风格,穿上满清旗袍,就表明那是清朝人,再将旗袍穿短一点穿紧身一点,表明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如果是长袍大褂,或者遍身罗绮,珠链摧残,碎步连连,那又象征着更久远的时代。如今,很多新人比较喜欢民国时期的旗袍,愿意穿上它品味那个年代的历史,回味旧时上海的风情,展示一身流动曲线美,做一回初具小资情调的官太太。也有些人眷恋古时候的绸缎缠身,婀娜多姿的白衣美女,一身古装打扮上镜,上演古时候的大家闺秀。这些都是中式婚纱照中表现出来的。
4. 想要个中式婚礼,旗袍一定不能少啦!不过我想给老公定唐装,有没有都能做到的店
一套的传统时装啊,建议法国GL,之前看过他们的发布会,旗袍和唐装都挺好看的。
5. 中式婚纱照旗袍礼服怎么搭配好,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旗袍是中国的国粹,而中式婚纱照旗袍礼服也越来越受到新人们的追捧。
旗袍兴起于民国,流行于民国,已经成为那个时期的一个标志。
现在的旗袍又在原有色彩与款式的基础上,丰富了内容。
您是否也有打算穿上旗袍演绎自己性感的一面呢?
旗袍的色彩
旗袍的色彩直接影响着新娘身着旗袍时的美丽。
推荐几款颜色:大红色,能够显示出新娘的稳重大方,比较适合年龄稍大的新娘。
玫瑰红:如果你的肤质比较好的话,衬以玫瑰红更能让你显示出一种青春俏丽的感觉,所以这样的颜色比较适合肤色比较好的年轻新娘。
深红:代表沉着稳重,所以比较适合稳重有涵养的知识女性。
旗袍款式与新娘身材的搭配对婚纱照效果的影响
旗袍由于其独特的造型,所以对新娘身材要求比较严格。对于身材瘦小的新娘其实并不适合穿旗袍。
如果你的身材比较丰满的话,则适合穿X型的旗袍,这样的款式可以对丰满的臀部起到比较好的遮掩效果。
如果是活泼好动的新娘也比较适合穿X型的旗袍,除了拍摄婚纱照外,站立行走也比较方便自如,不易走光。
如果身材比较矮小的新娘想要尝试旗袍婚纱照的话,那么就建议你们身穿及膝的旗袍,这样能够显示出自己不同的古典美。如果身材匀称,腿型很好的新娘需要穿着旗袍的话,那么选择两边开岔的款式更能让你的迷人美腿显示出魅人的诱惑。
旗袍的面料选择
选择旗袍的面料是比较总要的一个因素,首先,我们尽量避免选择人造丝面料旗袍,这种面料容易产生静电,影响衣服的贴合性。我们选择的时候应该根据季节选择适当的面料。如果是春夏季节的话我们比较适合选择轻薄真丝面料。如果冬天的话,我们最好选用一种织锦缎面料的旗袍。不过,毕竟是拍婚纱照,新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面料。
白色适合比较讲究生活质量而又收入颇丰的新娘,局部可以滚红色的边,或大面积镶银光亮片,会显得非常的雍容华贵。
穿旗袍,尽量避免黑色的鞋子,可以选择真丝绣花和丝绒缎面的鞋子,将东方韵味演绎到极致,如果新娘不喜欢前面的样式,也可以考虑红色的皮鞋婚纱照,但这个可以放在最后考虑。
一生拍一次
一次美一生
LIFE SHOT ONCE A I US LIFE
不惜一切,只为遇见最臻贵的你
6. 中式旗袍为何上面修身,下面分开,这种设计源于什么时候
这种设计源于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旗袍培誉为中国国粹,可以说是中国女性的国服。在世界历史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朵炫丽的奇葩。关于旗袍的形成有些专家认为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现代的旗袍。
现如今,中式旗袍作为礼仪服装出现在各种重要场合。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奥运会,亚运会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会选择以旗袍作为礼仪服装。在2011年5月23日,旗袍制作手工艺更是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7. 怎样拍全家福才好看,有旗袍的全家福吗
一家人的服装要统一自然提现家庭温馨的,不知有没有帮到你们,我知道我 女儿拍的旗袍照在网上团购的名字叫什么元素摄影的在新世界后面具体的我 查查告诉你
8. 上海哪家店做中式旗袍最好啊
推荐一:老上海旗袍店
消费:1800元—5000元左右(旗袍);1000元—2500元左右(男士中装);1600元—3000元左右(女中式短装)
在这家店里,很难找到那些在传统旗袍店里撑场面的大红大绿,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米色、藏青色等素雅的色彩;款式上,则摈弃了长及脚踝的旗袍,保留的是适合年轻人穿着的、膝盖以上的短式旗袍;旗袍上的图案更以宋代书画的“以意为先”为审美原则,不求富贵,但求意境、风雅。比如,有些旗袍远看呈一色,只有近看时才会发现上面原来绣着精致的图纹。
购买TIPS:“老上海”十分体恤顾客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更换店中的旗袍,让那些经常光顾的老顾客有新的选择。
推荐二:瀚艺旗袍店
消费:800元—1500元左右(传统旗袍);2800元—10000元左右(绣花旗袍)
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师傅叫诸宏生,今年88岁,是上海旗袍界的“老法师”,当然也是瀚艺的“镇店之宝”,每个慕名之客几乎都是冲着诸老先生的大名而来。
瀚艺是一家传统旗袍店,主要做传统旗袍和绣花旗袍两大类。因为手艺出色,经常得到名人、明星和外国友人的青睐。说到该店的“星路”还真够震撼,除了曾经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触电,前不久还被作为礼物馈赠给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洛蒂。
购买TIPS:瀚艺的旗袍都是出自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师傅之手,出品的旗袍清一色都是精绣而成,所以如果想要定做,必须提前一周以上。
推荐三:辛妮旗袍店
消费:580元—1800元左右(旗袍,手绘花旗袍1800元以上);30元(小拎包);120元(手绘花拎包)
“辛妮”是以该店老板的名字命名的,除了生意人身份之外,老板也是服装设计师,退休前在某歌剧舞剧院担任高级服装设计师。如果凑巧,说不定还能在店里遇到这位时髦的老板。
该店在长乐路上已是第9个年头了,虽然生意不如前,但这里的手绘花旗袍仍然博得许多客人的喜爱。店里的阿姨告诉我们,手绘花旗袍讲求色彩纯正、画工细腻以及构图创新三方面,有时候甚至会采用真实的梧桐树叶子等植物,作为绘画的原型仔细研究上面的每条经脉,以达到逼真、灵动的视觉效果。
购买TIPS:辛妮旗袍店除了卖现成的旗袍、定做旗袍外,还设有来料加工的服务,也就是自带面料做旗袍,价格一般在500元左右(非手绘花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