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政局救助站是干什么的
救助站是明政局的下属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
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全国共有救助机构2031个,其中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261个,全国救助机构床位近10万张。主要负责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事业编制是指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
科研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单位,新闻、广播、出版单位,卫生单位,体育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单位,社会福利单位,环境保护单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② 公务员里的救助管理站的普通职员是干些什么
救助管理站有事业编和参公编,参公编几乎等同于行政编,收入待遇一致。
③ 民政局救助站管理员主要做些什么
救人的吧
④ 民政局和救助站属于一个单位吗
救助站是民政局下属的一个单位。救助站使用事业编制,是各地民政局的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民政局是当地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为行政机关,使用行政编制。服务于社会民生方面的行政工作,民政局和救助站他们是统属关系。
(4)民政救助管理站制服肩章扩展阅读:
民政局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民政事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拟订民政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监督实施。
(二)承担依法对本市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进行登记和监督管理责任。指导各区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三)拟订本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拟订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和福利彩票销售管理办法。指导福利彩票销售及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组织拟订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组织、指导社会捐助工作。组织拟订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指导相关权益保护工作。负责建设征地超转人员管理工作。
(四)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法规草案、标准和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提出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的建议。联系街道办事处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六)统筹推进本市城乡社区建设,拟订城乡社区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拟订本市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建设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七)组织拟订本市城乡社会救助规划、政策和标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负责特困人员供养工作。
(八)拟订本市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政策,负责组织实施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工作。
(九)拟订本市婚姻管理、殡葬管理和儿童收养的政策,负责推进婚俗和殡葬改革,指导婚姻、殡葬、收养、救助服务机构管理工作。
(十)承担外地来京上访人员和非正常上访人员的接济服务管理工作。
(十一)拟订本市行政区划管理政策。负责本市行政区域的设立、命名、变更和政府驻地迁移的审核工作。负责全市行政区域界线的管理工作。负责各区边界争议调处工作。
(十二)负责本市社会工作人才登记管理和继续教育工作。负责本市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
(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四)有关职责分工。
1.与市卫生健康委的有关职责分工。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本市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市民政局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本市养老服务工作,拟订本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法规草案、标准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2.与市医保局的有关职责分工。市民政局负责享受医疗救助人员的身份认定工作。市医保局负责医疗救助政策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救助站是指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站。全国共有救助机构2031个,其中独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有261个,全国救助机构床位近10万张。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民政部[2003]24号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的情况。
第六条
受助人员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救助站,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生活必需品外,由救助站保管,待该受助人员离站时归还。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制定救助站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制度。受助人员应当遵守救助站的规章制度。
第十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提供的有关情况,及时与受助人员的家属以及受助人员常住户口所在地或者住所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该地的公安、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核实情况。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参考资料:网络——民政局
网络——救助站
⑤ 请问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有统一制服吗是什么样的
没有,只不过还是要做装得体。什么层次的人就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虽然我们心里没有等级之分,而现实生活中,处处是等级 ,所以呢,你最好穿比较得体的衣服,不要学比尔.盖茨穿衣服,毕竟我们还不是比尔.盖茨
⑥ 民政局救助站是干什么的
救助管理工作职责:
(一)负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提供救助。
(二)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救助人员进行救助。
(三)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告知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
(四)向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五)帮助受助人员与其亲属或者流出地民政部门联系。
(六)文明接待,热情服务,二十四小时内完成核实登记、建档工作。
(七)对未成年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等特定流浪乞讨对象,实施主动救助和帮教。
(八)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求助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九)对救助对象实施的救助和服务项目,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⑦ 武装部的肩章是怎样的
在07式军服中,专武干部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服装(按照校尉官装备标准),佩戴专武干部肩章。
根据地区、单位配置要求、装备采购渠道不同分别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或“XX军区”臂章;不佩戴资历章;佩戴现役或预备役姓名牌;陆军或专武干部领花。如下图所示:
(7)民政救助管理站制服肩章扩展阅读:
一、武装部职责任务
主要职责:
1、负责本地区民兵、预备役工作,领导区域内人民武装工作。
2、领导本地区的民兵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管理。
3、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做好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的工作,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
4、组织带领民兵完成战备执勤、防汛、抢险、救灾等任务,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
5、负责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登记、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征兵任务。
6、负责国防动员工作,战时负责组织动员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保卫后方和协助组织人口疏散等工作。
7、加强自身正规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战备、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主要工作任务:
1、负责本区域的民兵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管理。
2、组织带领民兵完成战备执勤任务,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
3、发动和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4、战时组织带领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5、负责本区域的征兵工作和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
6、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战争潜力调查,做好相关动员准备工作。
7、落实参训人员,做好兵员管理、动员集结等工作。
8、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国防教育,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和烈军属的优抚工作。
9、协助军队做好本区域的军事设施保护工作。
10、完成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肩章特点
形状有梯形、剑形、斜角形、矩形等。缀有军衔等级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依佩带时机通常分为常服肩章、礼服肩章、作训服肩章等。各种肩章样式基本相同,礼服肩章以饰物相衬。
肩章的作用,是按肩章的种类、式样、颜色、肩章上的彩色杠(竖条带)和条纹的数量、宽度以及星徽或其他图案的数量、大小,区分军衔等级和勤务的属性。l8世纪初,肩章作为一种识别标志在军队佩带。
⑧ 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管理站,现属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不知道事业单位改革后,会被划为公益类还是行政请指
青岛市民政局是个黑窝,他们连军烈伤残战士的补贴都敢贪污,我父亲是日战时战伤的,05年老人病了没及时认领伤残金,最后被青岛市的一个什吗他吗地问件给扣除了,就这样好几万元,不知去向,也没人管管,太黑了,我去过市信访办,把我推到市民政优扶可,市优扶科有把我推到市北民政局,有把我推到省里,省厅说让我自己去协调协调,在后来去哪里,总不能去中央吧,你说那有一个道理说地方民政能千方百计地想着法子地扣取这些个老军人的钱,到那里你能说的过去,看过集结号的人都知道,那些为新中国而战死的伤残军人多不容易,你们就是让他们享受还能享受几天,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八十岁左右,你民太没人性了,这个钱你也敢花啊,
⑨ 救助管理站是什么性质的单位
事业单位
救助站是由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设立、民政部门主管、专门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的事业单位。救助站的设立和撤销需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民政部门备案。
救助管理站(简称救助站)原名为收容遣送站。
对流浪者实施救助管理的法律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4.1 机构设置
4.1.1地级以上城市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分站、救助管理咨询站、救助服务点;县级城市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管理站。
4.1.2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分布合理,设置在交通便利、容易查找、远离危险的区域。
4.1.3由各级政府举办的救助管理站,名称前应当冠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县级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名称;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应当同时标注相应的民族文字。
4.1.4 救助管理分站、救助服务点的名称可以形式多样,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4.1.5 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将机构名称牌匾等标志悬挂在醒目位置。
4.1.6 救助管理机构的引导标志应当醒目、容易识别,设置在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繁华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