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篇千字左右有关校服涂鸦的检讨书
今天,在被您喊去训导我们之后,我回去认真的反思,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我错了,我不应该在衣服上涂鸦。于是我怀着愧疚和懊悔写下了这份检讨书,以表示我再也涂鸦的决心。
回去之后,老师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徘徊,严肃的表情也似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错了,也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深刻的提醒自己,要克服自己的坏习惯,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因为在校服上涂鸦不管怎么说都是错的。
我不应该找理由来逃避,这样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推卸责任也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了。老师不管教的怎么样,他都是我们的老师,只要是老师都是可以教给我们知识的。班里的同学都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的,也有许多成绩很好的,别人能做到,而我却没有做到。
反思的时候,我觉得要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不应该被错误的话语影响,应该向好的方面学习。
在校服上涂鸦,是一件错误的事,辅导员找我谈过话后,我感到很愧对老师,更愧对自己的家人。感觉什么都新鲜,因为觉得新潮、新鲜就擅自在校服上涂鸦 是极其错误的事情,我错了。
希望老师能原谅我这次 ,我保证下不为例!
② 对于校服涂鸦,说出你的见解,帮忙投个票,感谢!!!!
你好!
3
虽然我个人玩涂鸦,高中校服上也很多涂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并不适合
初中,高中学校不是一个标新立异的场所,花哨和奇异的东西只会引起同学,老师,家长的不满。
如有疑问,请追问。
③ 课本涂鸦的看法作文200字数
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自己却无心听讲,遂拿起手中的笔给课本中的插画来个“加工”,想必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课本上信手的杰作,天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配上严肃的课本名人,甚至可以让老师气到喷血。
近日,继两年前“杜甫很忙”系列之后,一组由学生信手涂鸦的“作品”被晒上网,课本涂鸦话题再起争议。
A 83.7%网友有涂鸦经历
据媒体的调查显示:有83.7%的网友表示在课本上画过很多或一些类似的涂鸦,有16.3%的网友“很爱惜课本,从未画过”。
“从小学开始,大家没事儿就喜欢在课本上涂鸦一下,比如给黄道婆画个耳环、手链,给努尔哈赤添个小胡子等等。有一些课很无聊,这样的涂鸦就‘拯救’了时间。”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思哲说。
“仔细想想,有几个人不曾在自己的课本上胡乱画过?鲁迅先生不也曾在课桌上刻过一个‘早’字吗?”网友“@谢飞君”认为学生偶尔来点再创造,“娱乐放松一下”,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微微一笑就过去了。
网友“@会躲避的鱼”:在课本涂鸦总比从开学到放假课本如新发的要强,我曾为了要避免如此,抽时间把课本画满了。
网友“@Panda”:我小学时候上课经常涂鸦,那时候美术考试次次高分。
B 网友多持宽容态度
网友对课本涂鸦行为多持宽容的态度。在讨论中,认为教育无趣导致学生通过画插画来自娱自乐的支持者最多。
26.2%的网友认为,课本涂鸦现象说明小孩童心未泯,这些画很搞笑也很温馨;有32.3%的网友认为,有些画得很好,有想象力也有美术功底;有33.8%的网友认为,当教育让学生感到无趣时,学生会自己发掘乐趣;有6.1%的网友认为这只是学生无聊时的涂鸦,不值得深究;仅1.6%的网友认为这是对知识的一种不尊重。
网友“@丁廷柱”说了自己往年趣事,“初中语文书、历史书上有图片的基本都是被我涂鸦了,有次被老师看到脸都绿了,每翻一页还瞪我一眼。下课后全班围观我的书,现在想想也真是醉了。”
“在课本涂鸦其实承载着现代人的社会心态。”网友“@荞麦地”认为,涂鸦没有很多恶意,不是为了侮辱历史名人,从中反而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幽默感,对这种创新不应扼杀,而应该呵护和鼓励。
网友“@杨羽”则认为需要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为何现在的涂鸦比古代的经典更受欢迎,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加走进校园。我们其实关注的并不是涂鸦的内容,而是应该是那些人的动机。分清娱乐与文化的界限,保护历史沉淀下的深厚文化是责无旁贷,但如何进行引导更为重要。
C 日本学生涂鸦作品让人叹服
近日,日本一家网站就对1500名20——70岁的人群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有在教科书或是资料集中的历史人物图片上涂鸦过。
调查结果显示,有3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在教科书的伟人图片上乱涂乱画过”。
对于为历史人物“增光添彩”的体会,那些曾经的“画手”表示:“给秃子画上头发才是王道!”、“想涂鸦的脑袋正好就在眼前。”“我觉得谁都做过这件事儿。”
在日本,学生在教科书涂鸦中给伟人“添油加醋”还算是小儿科级别的,如果是更高规格的涂鸦,可以将体育书中人工呼吸的示意图变成正在举行魔法仪式,或是将数学的图形改成女孩儿的屁股。这些调皮的学生们笔端呈现出的创意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又不得不叹服。
④ 关于校服的议论文800字
我国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调查与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学生们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与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与国外大学生服装有所区别;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设计脉搏,这些都是本论文重点开展研究的。本文通过收集国内有关校服的资料以及采用了不同群体及在校大学生问卷的形式调查现在高校学生对自己的校服所持观点,得出不同结论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探讨高校学生服问题的研究,并通过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设计力争表现出符合中国国情,深受90后大学生们喜欢,注重简洁、大方、美观的新型校服。
【关键词】21世纪;大学生校服;设计研究
校服最早出现在日本。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
学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种符号、一种标识、一种身份的象征。校服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教学管理的统一化、规范化,而且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集体凝聚力和纯朴的精神。近年来,我国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发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个应该多方位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校服现状调查
调查过程:通过发放色卡、图片、调查问卷完成。
1、款式设计风格调查
以中国内地与香港为例,内地多数校服款式陈旧老套,运动服式的校服设计成为“千篇一律”现象严重。这种单一形式的校服设计严重抑制了大学生们对美的追求,着装形式上,基本上未脱离高中学习的服饰环节,产生了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感;学生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目前校服结构设计多为松垮,缺乏个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齐放,水手服式样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衬衫西裤、五花八门的毛背心颜色配以白袜黑鞋,给人感觉新鲜朝气。
2、体型特征调查
根据国家标准号型系GB1335-97标准体型分类分为:Y(瘦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22-17cm,24-19cm),A(正常,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6-12cm,18-14cm),B(微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7cm,13-9cm),C(较胖,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11-17cm,13-9cm),D(胖体,胸围腰围差男女分别为6-2cm,8-4cm)。
女子体型分类特征
男子体型分类特征
例如:对于女子号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为160㎝,净体胸围为84㎝,胸腰落差为18-14cm之间的属于A型女性。
调查显示:A/Y体型占据多数比例。不过显示,从孩童时代到大学间,每5人中就有一个胖子的现象已经出现。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浅色为主,72%的人选择了白色56%的人选择了蓝色。秋冬校服以深色为主,52%的选择了黑色,35%的人选择了紫色。对于校服喜欢什么风格:
A、日系;B、韩系;C、休闲系;D、运动装。
调查显示:65%的同学还是喜欢运动休闲装,30%喜欢韩系。43%的人认为春夏的服装价位应在70-90元之间,57%的人认为应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价位在120-190之间。
二、90后校服设计要点
1、从款式上设计要创新。从创新思维下思考设计。校服已经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款式设计都与本地区、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要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区高校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地域气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校服有较大的款式区别。
校服设计款式主要分为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休闲式)学生装,款式新颖,各系的校服颜色可不同,有个性,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与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适。根据季节变换,穿着舒适,重视色彩和流行时尚的搭配与结合。夏季校服多以浅色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为主。
3、从服装面料上设计要体现出舒适透气、易洗耐穿原则。
4、从配件上设计考虑的因素就相应多了一些,如配件应该体现时代感,将时尚以及校园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饰是设计的一个亮点,校标、领带、装饰带被认为是校服应有的配件,Logo应结合校园特色。
5、质优价廉而耐穿原则。质优,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质量校服是陪伴学生多年的服装,但一些质地粗糙、不吸汗、起静电的服装面料,让穿着者有明显的不适感,对学生身体健康不利。此外,还有穿着不久就开线、破损等问题,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断针扎伤的案例。
6、设计特点。90后大学生校服设计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园文化及90青年人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将时尚元素其中设计中。90后大学生是早晚都是准职业人,具有学生成人等多重特点的人群,所以在考虑其校服设计是要考虑其心理特征、形体特征、身份特征及经济承受能力,这些都是高校校服设计者充分需要考虑的。
⑤ 高中生在校服上搞什么涂鸦好,要可爱的
ketty猫挺可爱的啊
⑥ 学生校服涂鸦现象体现出什么
学生在校服上涂鸦秀个性
记者在襄阳四中门口看到,不少学生身穿的校服上被画上了各种图案:有的在上面写了一句励志话语,有的则把自己的头像画在上面……
现象:学生在校服上涂鸦
在红色校服的后面,用英文写着“Thismanisnotafake”“IbelieveinSherlockHolmes”,这是四中高二(7)班李雨薇的“校服文化”。李雨薇称,在校服上涂鸦可以展现一个人喜欢的东西和个性,体现的也是一种“校服文化”。
高二(2)班陶然则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校服上,并且让同学马紫薇帮她画上了可爱的动漫头像,还写了一句歌词,用来鼓励自己坚持到底。
据了解,在高二(2)班和高二(7)班,都有一半的同学在校服上涂鸦,大家已经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时尚”。
争议:有人叫好,有人反对
对于学生在校服上涂鸦,有人叫好,也有人表示反对。
四中高一年级语文老师颜婷婷说,有的学生在校服上画卡通人物,就像一幅艺术作品。通过一件普通的校服展示出学生的才能,这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校服不宜太张扬,整齐划一才好。”诸葛亮中学副书记刘圣勇认为,涂鸦过的校服可以在校外穿,在校内穿则比较杂乱。同时,如果衣服上所加的字词、英文字母等表述不妥,有可能被其他同学取笑。
学校:只要内容健康,不反对
四中办公室副主任刘建功认为,在校服上涂鸦可让学生放松心情,并且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有的学生会请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在自己的校服上画画,在此过程中可增进友谊。
昨日下午,四中高一年级为学生发放了新校服。高一年级主任李先军表示,只要内容健康,他并不反对学生在校服上涂鸦。他建议学生在校服上写一些有励志作用的话语等,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⑦ 以 涂鸦文明为题的作文
篇一:
信手涂鸦几时休
不管是平时出门逛街、散步,还是偶有兴致到各地旅游胜地游览,到处都可见到乱涂乱画乱张贴的文字或图画。看到干净漂亮的墙壁被画得惨不忍睹,看到历经沧桑的文物宝器被刻得不成样子,不知你是否会对这样的行为扼腕振叹,问一句:信手涂鸦几时休?
还记得一中学生去国外旅游时在埃及文明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结果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影响甚大。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无知行为,影响的不仅是个人,丢的更是中国人的脸。如果人人都这样不懂文明,随手乱画,被污染的就不只是那棵树,那堵墙。这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所有中国人的脸上,作为文明古国公民,连爱护公物这最简单的文明都忘了吗?
再回到中学生的身份。都说“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可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却尤为严重。原本整洁的校服彰显的是一个学校的特色文化,可如今却成了他们试笔的草稿或歌星签名炫耀的资本。真是可悲可叹。可悲的是,校服作为一个学校的象征,本是该校学生的另一张脸,乱涂乱画之后,这好比天真纯朴的一张婴儿脸被五颜六色的颜料涂抹得犹如妖怪,他们仍未发觉。可叹的是,在他们眼中画上各种喜欢的图画就成了时尚个性,殊不知真正的时尚个性绝不仅仅是一张图一幅画就能证明的,它应该是独特的情怀底蕴,那是富有内涵的显现,而不是表面功夫。
除了校服上的涂画现象,我们再看看学校的课桌,还有图书馆里的公共图书等公物,乱涂乱画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学校明文规定要爱护公物,不能乱涂乱画,学生守则也有相同的规定。为什么读了十多年的书,连这些最基本的规则都无法遵守呢?有些同学觉得这是小事,学校哪管得那么多呢?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实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再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明文规定,不遵守就是违反规则,理应受到处罚。因为,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需要漫长的时间,同样,要改掉不好的习惯也需要一个长期斗争的过程。现在在自己的课桌、校服上乱涂乱画,将来破坏的就可能不仅仅是自己,就如那在国外留下姓名的中学生,丢的是所有中国人的脸,影响的是国家的形象了。
信手涂鸦,逞的是一时之兴,可毁的是你个人的形象,更是全体国人的形象。就让我们勇敢地举起手,理智地对它说再见!
篇二:校服意识
校服作为一种学生的身份象征,对于穿着者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但如今,对于校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学生的观念开始转变,意识逐渐淡化。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似乎成为个性成长的约束。但毫无特色的校服无法包裹学生追求独特求异的内心,他们开始忘掉校服的意义,或是在校服上随意涂抹,或签上偶像的大名,或毫不在意绘上喜爱的图集。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内心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对校服意识的淡化,几件破旧的被穿得脏乱的校服被弃掷在垃圾桶旁的现象常有出现,穿着校服而不顾形象肆意妄为的“个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学生在轻视校服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作为?
学生对校服的不敬只是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透过缩影看清这个社会。多少张人民币被肆意涂画,多少个英雄人物的画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坏,是彰显个性自由,还是忘记本分、逃避责任?越来越多的人为个性伸张正义,盲目地批判一切规则的约束,从所谓追求自由来掩饰内心对于责任的躲避,恶意地斥责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规则。强调本分,强调制约,不是顽固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规整的校服的学生必然会逐渐忘掉学习做人的原则;缺少受人尊重、践行规章制度的国家必然会因缺乏脊梁而无法支撑。主张个性,拒绝死板固然是好,是顺应这个张扬的时代的正当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个性,肆意踩踏原本“神圣”的规矩,必会从追求自我走向丧失自我。
因此,对于“校服”这类约束自我品德修养的意识决不可淡化。“校服”带来的无限责任感的重量,是我们必须承担之重。不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不断警醒自己,在追着时代前行的同时,切勿忘记身上“校服”的重担,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于学生,如规章于国家,必尊之敬之,方能前行。不断强化对于校服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这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范,也只有这样,更多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好的释放。
⑧ 关于校服上乱涂乱画的好处,我们在办在校服上涂鸦的辩论
正方(偶数)利大于弊
反方(奇数)弊大于利
请双方辩手互相提醒,以便及时就位开始辩论。
一、只要出现较大的理论漏洞,或者与之前所讲述言论有所冲突,发表与自身辩题相驳或者无关的帖子即为出局。
二、并不反对复制粘贴,但是内容要与自身观点一致,那些复制粘贴内容与自身立场八竿子打不着的即为出局。
三、请在每一帖的第一横标明自己所属派别,以便更直观,有助于辩论的进行。
四、请勿出现谩骂、侮辱、诋毁、爆在校人员姓名、照片的行为,一经发现,循环不谢。
五、诡辩无效。
我为反方,,校服是神圣的象征,在校服上涂鸦,就是另一种上得不尊重学校,亵渎的表现,所以我觉得,校服涂鸦,弊大于利
在校服上涂鸦肯定是不对的、/校服是一种象征、/是证明你这个学生的身份的、/设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校服都不爱护、/乱写乱画、/这只能说明他的素质低、/不爱护自己的校服又怎么会爱护自己的班里、/自己的学校呢、/如果穿校服出去、/让人家看到、/会说这个学校教育水平不好、/连学生的校服都控制不好、/说明这个学校在学生眼中是不合格的。/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⑨ 以"涂鸦艺术"为题的作文
鸦文化是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反映,更是对身边不平事的控诉.就是一个心灵 的窗口.这种文化,经过我们这些可以体会到个中蕴味的人修饰,更演变成为一种艺术.这种艺术的根本是意识反映事 实,只要事件存在这种事实,就会产生心中的意念,这样你的一切就会从你创作涂鸦里表显出来,成为一件艺术品.一 样可以反映人类想法的东西的出现,也就是一件最适合人类的艺术品. 在字典里的解释是: drewings or writing on a public wall,usu humorous ,obscene or political. (在公共墙壁上涂写的)图画或文字,通常含幽默、猥亵或政治内容. 涂鸦,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如在美国就是政治内容,而欧洲就是整幅图画,在日本通常是一些 文字..但 现在,也没有很清楚的界线.因为涂鸦文化是人类的文化,既然人类文化四通八达,涂鸦文化也就是世界性的. 经过二十几年嘅演变,graffiti已被视为反叛表演艺术
喷画与涂鸦 Graffiti涂鸦艺术,作为视觉语汇一直和 Hip-Hop文化同栖连枝。还记得在黑人电影中常看见车站地铁甚至火车厢外被画上一些奇形怪状的字吗?其实它就是喷画与涂鸦。这些喷涂在水泥地板、建筑外墙和地铁上的图案,狂野、迷醉、即兴,代表了画家对于自己的立场或是对社会的看法、现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