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换新号码
⑵ 自己写校服尺码表要写什么
按身高有S小号, M中号, L大号, XL加大, XXL加加大。
1、胸围:佩戴塑身胸罩时,测量胸部最高点周围的尺寸,周长应保持水平。
2、腰围:腰围最薄部分的周长,略高于腰带。
3、臀围:围绕臀部最完整的尺寸。
从2009年8月1日起,中国开始全国实施统一的《GB/T 1335.1-2008 服装号型男子》、《GB/T 1335.2-2008 服装号型女子》国家标准;
从2010年1月1日起,实施《GB/T 1335.3-2008 服装号型儿童》国家标准,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为此,原来的GB1335-1997服装标准即行废止。
新标准全套共有男子、女子、儿童3项独立标准,3项皆为推荐性标准。新标准是以身高、净体胸围、净体腰围以及腰落差作为号型命名的依据,对每一个号型列出了制作服装所必须的10个关键控制部位尺寸。
⑶ 校服加大与不加大什么区别
校服加大可能是因为人稍胖点,不加大是因为合适。
⑷ 校服1651是不是加大
应该是165吧不是很大,我就是穿165的
⑸ 谁能告诉我校服105尺码等于XL 还是L什么的
105型号尺寸:
身高(cm)100-105
衣长(cm)48
胸围(cm)63
L尺寸:
身高(cm)173-177
衣长(cm)58
胸围(cm)82
XL尺寸:
身高(cm)178-182
衣长(cm)69
胸围(cm)104
105型号的校服尺寸并不属于L,XL的尺寸范围内,105校服尺寸更多的是校服的型号编码如下图。
(5)校服加大扩展阅读:
常见服装有两种型号标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围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女的 S=155=小号,M=160=中号,L=165大号,XL=170=加大(以此类推)男的 S=165=小号,M=170=中号, L=175=大号,XL=180=加大号,XXL=185=加加大。
201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开展学生装(校服)相关标准研制工作,中心正在着手三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中小学生人体尺寸数据库,在大量采集中小学生人体尺寸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体型特征,录入到体型数据库。二是研究运动中的中小学生的体态、体表、尺寸变化特征,建立服装的放松量,进而建立服装号型标准,这个标准需要保证标准号型的人体覆盖率。
网络-服装尺寸
网络-校服改革
⑹ 穿校服有什么意义
穿校服的好处:
1、学生穿统一校服利于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避免攀比。统一的校服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平等身份和地位,这样有利于同学间以平等的心态相处,对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大有裨益。减少学生个人之间和各学校之间的攀比,让家庭生活条件不同的孩子心理平衡。
2、学生穿统一校服是自己身份的标志,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
学生,是在学校里从事学习活动的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和教学的机构。学生和学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学生穿统一校服,在体现自我身份的同时,也是学校的一种标志。这是学生穿统一孝服实质意义所在。
3、学生穿统一孝服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穿校服是一种集体的体现,在外面看起来是一个整体,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有助于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展示集体精神风貌,也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形象。
4、学生穿统一校服整齐化一,便于管理,宣传学校。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学校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学生身份,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而整齐划一的校服也是一所学校整体面貌的展现,有利于学校的对外宣传。
5、保护功能,穿校服便于得到社会监督,另外,校服按照要求,面料含棉量不得低于35%,穿着会舒适透气,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6)校服加大扩展阅读
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中小学学生普遍穿着。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学校为了规范管理,统一的着装。一般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会要求学生统一着装,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也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够展现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也是学生青春时代的专属标志。
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校服制的实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份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校服还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对于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出现都有积极意义。校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长对服装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着许多的主要缺点,比如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校服的质量不佳,容易掉色发霉,尺寸并不适合所有人,不方便补订等等。
⑺ 校服定制如何选择
这个校服定制的话就是一般在学校统一给定制的,可以找一些网上一些好看的校服的样式看看人家能不能按照这个样式来做,然后只要量大小尺码就可以
望采纳,谢谢
⑻ 小学校服130码,适合多高小孩
130码校服一般适合7-9岁的孩子穿,主要要看的是孩子的身高,常见的尺码及对应的孩子年龄:90是2-3岁、100码是3-4岁、110码是4-5岁、120码是5-7岁、130码是7-9岁。
选校服要根据孩子的身高来选择尺码,稍微宽松些比较舒服,最好让孩子试穿一下,那样最安全,不合适当场调换。各个厂家在生产的时候,码数有的大,有的小,其次孩子同样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各有相差,男孩和女孩也有区别。
(8)校服加大扩展阅读:
常见的校服有两种:S(小)、M(中)、L(大)、XL(加大)和高胸加胸,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个注释不是标准的。无论是国产服装还是进口服装,都必须按照我国服装型号标准GB/T1335进行型号标识,英文字母只能作为辅助编码。
国家标准GB/T1335女式夹克S(小)尺寸为155/80A;M(中)为160/84a;L(大)是165/88A。“Size”指的是衣服的长度,“shape”指的是衣服的肥胖程度。例如,165/88A,斜线前后的数字表示身体的高度和胸围或腰围,斜线后的字母表示体型特征。
Y型指的是体型大的胸部和小腰,一种是一般的体型,B型代表微胖的体型,C类型代表肥胖体型,区分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的价值-腰围和决定。
⑼ 校服有什么用
第一,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如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对学生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有利于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也容易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校服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社会上现在的家庭收入状况悬殊,服饰方面攀比现象比较盛行。一个学校的学生穿统一的服装,可以给同学相互之间平等的感觉,容易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盛行。
第三,校服可以减轻家长对学生服装上的投入。现在社会没有专门为中、小学生制作服装很得体的服装,特别像我们中学生,从15、16岁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在市场上就买不到合适的服装,而根据他们的身材、他们的需求,作为商业行为很少有人来关注这个群体。家长单独到服装市场选购,有名牌意识的学生就会对家长提出不符合学生身份的奢侈要求,学生之间的攀比,会加大一些家境尚不富裕的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一些没有经验的家长,还可能被遭遇商业欺诈,掏高价买假货。
第四,从推进学校工作来讲,学生统一着装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五,穿校服对学生有规范行为的功能。统一着装,一种身份特征标识。学生统一穿校服,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等集体道德意识的培养。
⑽ 校服放大后是什么
我放荡后那当然就是裤子了那我们一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穿的那个校服如果太大就是袍子一样那在人家外国的话他们都穿孩子穿西服在我们这里边他们不穿西服经常穿这样的一种宽大的服装谁到了我觉得这个东西不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