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穿戴校服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穿戴校服

发布时间:2021-09-03 12:52:30

1. 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

每个国家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统一的校服,可是他们只是在重要的时候穿,他们的校服大多都是正装。
穿校服的场合如:
校庆
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重大活动
平时他们没有规定的
中国的小学,初中,高中,要求学生在校就要是校服,这种做法实在是太荒唐了,感觉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如头发,饰品,鞋子,着装,手指甲,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私人的。
学生应该张扬个性,才有利于自身发展,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是青春期爱美的心理需要。更是培养自我创新思维的需要。
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需要。
试想:从小让孩子在严格束缚当中成长,穿的、吃得、听的、看得等等都是固定好的老套的,怎么会能培养出思想独立、想象力丰富、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呢!就跟一个小孩从小关闭在一个没有人迹的屋子里,他会变哑一样。很多东西,在他们成长时期不培养,他们的特长、天赋就会渐渐退化
1。从法律角度看,穿不穿校服是学生的一种权利(RIGHT),而非一种义务(RESPONSIBILITY)
2。从教育方面看,个性(INDIVIDUALITY)与共性的问题,当今时代更注重个性的培养
3。若规定只能穿校服,衣服的换洗方面较为不易,穿校服不符合实际(REALITY)
你可以列出对方可能提出的论点,针对其论点组织材料进行反驳,这样在比赛是就能做到知己知彼,轻松应对。上面的所说的几点也是希望能给你提供一种思路,可以展开联想,从更多的角度考虑问题。

2. 教师的校服,究竟该什么时候穿求大神帮助

老师不是“老土”中山市板芙镇高级职业中学 郑超明校服,顾名思义就是学校的服装。而词典的准确解释:校服是学校规定的统一式样的学生服装。至于,老师穿校服,就没有列入定义范围。学校要求学生穿校服是为了避免学生互相攀比,形成不好的习惯,而老师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时至今天,大部分学校对老师的服饰一般没有统一要求,只是要求老师的服装要整齐,和自己的身份相符,没有过细的、硬性的规定,老师穿时髦的衣服、佩戴首饰也是可以的。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也是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人师表,不应只能“老土”。行为世范,那么穿也要穿出品味。难道学校没规定统一着装,老师们就会胡乱穿戴,有失大雅了吗?从学生角度来说,学习是枯燥的事,还要面对枯燥的老师,那么课堂真的索然无味了。老师千人一面,“呆板”的风景让学生厌烦。反之,倘若老师的穿着打扮时尚美观、彰显个性,更能散发出老师的魅力。同时,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审美。从学校方面来说,老师们都穿上校服会使校园里的气氛变得呆板,没有时代气息。况且,绝大多数老师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使自己的形象气质和身份贴切,所以再统一服饰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每个老师都穿校服,这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如今,一些“发达”的学校为老师量体裁衣,专门制作了校服。我觉得,学校的管理要体现“人性化”,这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也体现在对老师的管理上。重大活动时必须要穿校服,展现统一庄重,整齐团结的教师队伍形象。至于平时的话,就没必要劳师动众了。要展现共性,也要体现个性。老师不是“老土”!

3. 中学生该不该穿校服求正方辩论技巧...

虽然是摘来的,但是东西不差,基本也包含我想说的。
中学生应该穿校服。因为,中学生穿校服是学生身份的体现,也是美的体现;中学生穿校服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中学生穿校服有利于加强纪律性,有利于对学校的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而且有一种亲切感;体现教育的功能,体现整体形象,体现保护的功能,遏制讲排场的风气。
学校要求在校学生必须穿校服,理由有三:首先,统一服装,有利于体现整体形象,如果从美的角度看,它表现的是壮美;第二,统一服装,有利于增强纪律性,从安全角度看,学校可以很容易分辨出你是否是本校的学生,防止不法分子混入学校扰乱秩序;第三,我们要明确,你们学生来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的展现个性,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为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真正学到本领。因此,我认为学生应该穿校服。
穿校服最重要的优点便是能给其它人一个有礼貌的样子,因为校服穿得整齐便能给人有一个好印象。……
无论如何我个人感到穿校服是中学生的责任,而穿校服能给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和责任感。有人认为自己的校服不好看,只喜欢穿名牌衣服,而名牌衣服的价钱都是十分昂贵的;大多数是为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而这种行为是十分惹人讨厌的;我并不是叫人不要买衣服,但挑衣服也要花大量精神和时间,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学习,不是更好吗?
校服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征,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着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护士需穿护士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层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而且,穿着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着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4. 让学生买校服怎么对家长说

这个买校服的话是正常的需要啊,对吧,你可以说是学校教育局要统一要求,要学生要穿校服,比如说是星期一开开那个大会对吧,升旗仪式想做操做广播体操,像一些活动都必须要穿统一的穿校服,如果不买的话那么就很难看,别人都穿着,你家孩子不穿,那怎么行呢对吧。不光是对阿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好,还有对整个班级或者是嗯都不太好,因为别人都穿着你家孩子不穿那像什么,对吧,所以说这个校服还是必须要买的。

5. 班主任如何对待穿戴、打扮奇特的学生

楼主您好 以下是我查阅的资料,希望您能采纳哦!
中学生该如何穿着打扮
对于中学生的穿着打扮,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穿着打扮是个人的事情,其他人无权干涉.有人认为穿名牌显得自己高人一等,非名牌不穿,有人认为中学生穿着简单点就可以了,没必要花太多心思.那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如何看待中学生的穿着打扮呢
我们特定在上周星期五进行了书面调查,先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结果吧!
1.你认为外在美重要还是内在美重要呢 A.外在美 B.内在美 A.10.8%人 B.89.1%人
2.你经常为打扮而烦恼吗
A.经常 A.0.2%
B.SOMETIMES B.57.44%
C.从不 C.42.36%
3.你对有些同学喜欢互相攀比鞋子.名牌.手机的态度是:
A.攀比是不自信的表现
B.比较反感
C.父母辛苦赚钱,我们却在攀比,是不理智的
A.25% B.17% C.58%
4.你觉得你现在是不是比以前更注重外表呢
A .YES B .NO
A.62% B.38%
5.你照镜子的频率是: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A12.8% B51.2% C.36%
6.你希望别人跟你交朋友是因为你的外表吗
A. YES A.11.7%
B.OH NO B.78.8%
C.I DON'T KNOW C.9.5%
7.在一个月中,你花多少钱去打扮
A.100元以上 A.9%
B.大概30元 B12%
C.基本没有 C73.1%
D.不知道 D.5.9%
8.你需要打扮来增加自信心吗
A.NEED B.不用啦
A.22.8% B.77.2%
9.你对中学生打发蜡,喷香水的态度是:
A.很正常,挺好的 A7.5%
B.没所谓 B.37.5%
C.没必要 C32.5%
D.不喜欢 D.17.5%
E.没感觉 E.5%
调查的结果表明了:
(1)大家心目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关于中学生穿着打扮的标准.
(2)大多数同学有着正确的是非感,对中学生的穿着打扮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也有部分同学认识很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3)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都比以前更关注自己的外部形象,都更加爱美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注自己外表和打扮是中学生青春期正常心理的体现,但稍不注意,可能行为就会出现偏差,那么
中学生怎样穿着打扮才显得"美"呢
就这个问题,我们分别采访了几位老师:
语文陈老师:简单,整洁,不要追求那些时髦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否则就失去了中学生本来具有的美.
英语老师龚老师:自然大方,朴素得体,不必过分打扮,学习是主要任务,花太多心思在打扮上,会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学习注意力会下降的
历史老师吴老师:可爱,清纯是中学生最美的,追求成人化的打扮或者是港台,韩流明星的打扮反而会显得不伦不类,是肤浅的表现,记住,中学生打扮自然就是美.
现在我们基本了解到老师心中的看法了,那么我们同学又是怎样看的呢 请看:
调查报告第11题:
我欣赏中学生这样的穿着打扮:
自然,整齐,美观(林芃)
美观,整齐,大方,校服搭配的好就ok(张婧)
整齐,自然的校服(罗佩超)
干净,整洁,端庄,协调,有阳光的感觉(霍子瑜)
衣服穿着整齐,大方(黄天驰)
自然,可爱,阳光(李思韵)
打扮斯文,大方,得体(谢玥)
朴素,整齐(陆韵如)
我讨厌中学生这样的穿着打扮:
全身名牌,搭配得不伦不类(黎鸿辉)
打发蜡,喷香水(何俊贤,黎允诗,李秋燕)
作状(林苑雯)
太过分打扮自己(赵晓丹)
花哨,很多点缀的饰物(陆韵如)
把头发弄得不成人样(谢玥)
染发,打发蜡(梁浩澎)
穿衣服懒懒散散,乱七八糟(黄天驰)
暴露,俗气,鲜艳(霍子瑜)
过于敞开校服和经常把手缩入衣袖(罗佩超)
校服拉链拉得很低,白衬衣扣子不扣好(张婧)
从老师和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家对中学生穿着打扮比较倾向于这样的看法:
1,自然,不过分修饰.
2,简单整洁,不追求成人化的打扮
3,大方,得体
同学们心目中比较认可的
穿着打扮符合中学生形象的同学名单:
郭妍伶,冯健怡,张骏宇,陆韵如,胡音,霍子瑜,张雅菁,何俊贤,雷冰,李思韵,黎允诗,李秋燕,陈子路,侯天琦,王子慧,张丽婷,时雅隽,陈伟健,林苑雯,郭洁怡,黄冬翔,
喜讯
我们班这个学期的仪容仪表有了很大的进步,3月份我们周一升旗礼礼服着装是年级最好的两个班之一,被年级通报表扬
现在有些同学在穿着打扮上花了很大心思,打发蜡,喷香水,追名牌,谈名牌,甚至在物质方面进行攀比,你是怎么看待这些现象的呢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记者在大连市某所高校的女生寝室里采访了几位大三的女生.一位姓谭的同学对记者说:
"我一个月的消费大约是3000元钱.主要用于购买衣服,化妆品等.化妆品虽然不用每个月都买,但每一次购买都要'大出血',像我现在用的一套化妆品加起来要一千多元呢.其实真正吃饭的费用是占很小一部分的,每个月我用在吃饭上的钱大概占1/3,买衣服,化妆品要占一大部分,因为我们用的东西就算不是名牌也都不便宜.没办法,大家都这样,自己也不能太寒酸了.再者,我每个月还要定期去美容院做皮肤护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个寝室中共有6名同学,有4名同学每月用在打扮的钱都在千元以上.
事例
很明显, 这是一种盲目攀比的现象,家长们真的那么有钱吗 让我们来听听做父母的说法吧,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艰辛的创业阶段,吃尽了苦头,如今经济好点了,都不想孩子受委屈,但是当知道孩子拿我们辛苦赚来的钱去攀比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攀比,多么肤浅和无知的行为啊,如果一个人陷进了盲目的攀比和追求物质享受中,怎么能静得下心去读书呢
高考状元陈雪华:质补的美,知识沉淀的美
陈雪华的家境比较困难,父母双双下岗了.父亲在广州帮助小陈的阿姨看档口,而母亲则在家里照顾年迈的奶奶,奶奶1995年做了手术后,走路总是摔跤,有时陈雪华的母亲出去买菜,回来就见老人摔在地上.由于家住罗冲围,离学校比较远,父母放心不下,每天陈爸爸都要用摩托车接送小陈.她没有什么零花钱去买衣服和买女孩打扮的东西,就算有钱,她也宁愿选择去买书,"我喜欢看书"她淡淡地回答道.
正是这个质补的女孩,凭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知识沉淀,成为了2004年广州3位高考总分状元之一.
请大家思考,下面的现象美吗
一个打扮时尚的青年,随地吐痰
一个穿着整洁的人,出口成"脏"
一个满身名牌的男生,却目不识丁,没有什么文化
外在美是需要的,但是如果单纯去追求外表的修饰,却忽略了内在美的塑造,那么不管这个人打扮是如何时尚,如何出位,都无法与"美"联系起来!
没有内在美,那么外在美就犹如是无根浮萍,死水一潭,是肤浅的

6. 学校的规则是学生应该穿校服这句话表示劝告还是建议

学校的规则是学生应该穿校服,这句话是中性的,正常情况下表示的是建议,就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如果是因为学生没有穿校服,这句话就表示劝告的意思了。

7. 学生应该穿校服的原因(辩论)

让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强化学校的整体形象,增强集体荣誉感。为此,国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发文件,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着装工作。江苏省、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曾下发过类似通知,省里有关部门在几年前还专门成立了办公室,请来浙江等地的服装设计专业人员,参与校服的设计。南京某小学朱校长认为,穿校服可消除当前越来越突出的学生讲穿着、讲排场、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对一些低收入的学生家庭来说,并无坏处,所以虽说没有文件强行规定学校必须做,学生必须穿,仅是要求在有条件的重点学校推广,但好多学校还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长还认为,现在学生与几年、十几年前的学生相比,更强调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自我意识较浓,爱“酷”,而统一着校服自然压抑了这种追求,有违学生的天性,这恐怕才是学生讨厌穿校服的深层次原因靓了自己更亮校园
有很多中学生认为穿校服很不方便,觉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较好看,所以,他们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中学生不应穿校服上学。但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觉得中学生是应该穿校服上学的。

校服对於中学生来说,就是身份的象徵,情况跟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样。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员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样地,学生自然便要穿著他们的制服——校服了。这样,我们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阶级的人,还有他们的职业;当然,我们穿校服时,便更容易辩认出我们是学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强学生的纪律性。除了说穿著校服整体上看来较为整齐外,还可时刻提醒学生,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不断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学生的纪律亦大大的加强了。

除此之外,学生穿著校服,对於学校来说,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穿著校服上学,除了看上来整齐,学生的纪律性提高,那所学校对外便得到一个良好的声誉了。所以中学生穿著校服上学,不是没有其好处的啊!
该穿校服上学的。

8. 作为学生,怎样才能把校服穿得好看

原来我在尽力的把校服改成我想要的样子,就是因为长得不好看加身材不好被骂,骂的可惨了,所以呀,我觉得如果要把校服穿得好看的话,好看加瘦就好了,如果长得不好看的话,你只会被人说做作,真实经验

9. 关于学生穿戴与教育的义见

首先,国家教育法规没有规定学生穿戴、发型标准,包括校服也不是强制的。其次,各地各校有些校规有所规定,只要不冲突法律,是允许此类规定,如重大活动着校服等。这也是惯例和默契,多数家长学生可接受。但校方不可有过激的强制行动,如强剪发等。最后,提倡学生简朴大方,不影响学习和他人学习,家长也应该正确引导子女。

小朋友们也爱美,谁都希望自己干净漂亮,只要条件许可,穿戴的好一些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但是有些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打扮,把自己打扮成大人模样,看上去挺别扭。其实,打扮自己的方式可多了,关键是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给人朴素自然、美观大方的感觉最好。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在穿戴打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穿紧身衣裤。紧身衣裤大多是有弹性的化纤织品,摩擦身体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并阻碍身体热量的散发,容易生病。
二、不要戴有色眼镜。戴有色眼镜不仅影响眼球的调节功能,对视力有害,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三、不要穿高跟鞋。穿高跟鞋走路时身体重心前移,容易使踝关节受伤;运动时没有缓冲余地,很容易损伤肌腱和骨骼。
四、不要烫发、涂口红、染指甲。烫发会损伤头部皮肤和发质,使头发变黄变脆;口红和指甲油都有轻微毒性,容易吃进肚里,对健康不利。

学生着装不要追求高档时髦,但要庄重整洁不邋遢。整齐、不褶皱,干净清洁,勤换洗,完好无破损。大学生服饰的造型款式、色彩、质地要有个性,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还要符合自己的体型、肤色、气质,搭配地好,能彰显个人的性格。年轻人穿得鲜艳活泼一些并不过分,与时髦高档不是一回事,相反要避免老气横秋,不伦不类,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年轻人着装的基本原则,也是大学生服饰穿戴的基本要求。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水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这方面的佼佼者,其气质美一定要体现出来,服饰文明要为精神文明服务,两者必须统一。有文化底蕴的大学生,服饰原则要求文明大方,符合社会的传统道德精华与常规,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气质和社会角色定位。具体讲就是忌穿着过露、过透、过短、过紧的服装,也不宜追求式样的怪异。社会上有的女性奉行“脸不漂亮露胸,胸不漂亮露肩,肩不漂亮露腿”的信条,这显然不符合大学生服饰礼仪的要求,也不符合校园文明的规范,有悖于文雅原则。每到暑假前后,有少数住校或走读的大学生,愿意将一些“瘦、露、透、短、乱”的服装穿在身上,自以为时髦前卫,男生给人以松垮颓废的感觉,女生平添了风尘感,为人侧目,是一种校园衣着的误区,希望有这样误解的同学引起充分注意。
如何选择适当的服饰,这里有一个客观的检测标准,称作TPO原则。T代表时间(Time)、P代表地点(Place)、O代表目的(Objective),这个标准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服装穿着、饰品佩戴等方面,都必须遵循具体时间、地点和目的的要求,不能想当然式的自以为是。
TPO原则标准中的时间,有早晚、四季和时代潮流的概念。讲究点说,西方在时间概念统帅下的着装礼仪划分很细致,譬如男士白天不能穿夜礼服,夜晚不能穿晨礼服。在服装的颜色方面,区分春装、夏装、秋装和冬装。春秋宜穿中浅色调的衣服,冬季服装的颜色以偏深色为宜,夏季选丝棉织物,色调淡雅。初看这样的要求好似繁琐,需建立在很高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水准之上。实际上我们在不自觉地执行着这样的规范和规律,已经习惯成自然了。为避免意外的尴尬,还是将这些规律在服饰礼仪方面固定下来比较好。所谓时代潮流,就是说服饰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节奏,不可太标新立异,大幅超前,也不宜过于滞后,款式老迈陈旧,尽可能行走在服装发展的时代主流和节奏上。
TPO原则中,P代表的地点,是指服饰穿戴者将要出现的时空环境,一般来说有公务、社交和休闲三种场合,根据场合环境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穿着打扮。大学生的“公务”、“社交”场合可以合并考虑,主要以学习场所为代表,可以简单区别为公开场合和休闲场合。公开场合的着装要庄重、大方、相对比较传统,比如制服(校服),运动式服装、便装,女同学可以着套裙,连衣裙等。社会上允许女性在公开场合遵循“以少为佳”原则,佩带少量饰品,大学校园里则应“以无为佳”。大学生的休闲时段服饰要求最为宽松,只要方便、舒适、自然得体即可。不过,求学期间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严格的休闲时间和场所,即使在宿舍,也是身处公共场合,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不能视为在家里那样的全面放松,加上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简朴,自己有限的一些衣物也不会截然区分哪是休闲装,哪是公务装,哪是正装,哪是便装,大体上形式都差不多的。像牛仔装、运动装,在教室、在宿舍、在街上、在郊游时都可以穿着的,没有什么不妥,没有什么不合适,对在校大学生的要求本身应当是宽松的,干净、整洁、不花哨、得体就行。
“O”代表目的,原来的含义是指人们通过自己的穿着打扮着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这是一种纯粹的社交目的。我们同学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迫切需要,长期生活在一个学习集体当中,每个人留给别人的印象是从多渠道综合构成的,服饰方面正常得体,有助于给同学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假若刻意追求奇装异服,以装扮“另类”形象为能事,别的方面原本给别人留下的好印象,也会因此大为逊色的。

关于学生穿戴校服的意义

第一,校服可以使学生在身分感上区别社会其他人,因而有了学生自身的约束力,如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这些方面校服都可以对学生起到内在约束的作用,一种象征的作用,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有利于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也容易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校服可以产生一种平等感。社会上现在的家庭收入状况悬殊,服饰方面攀比现象比较盛行。一个学校的学生穿统一的服装,可以给同学相互之间平等的感觉,容易形成一种合作、团结、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避免攀比之风在校园里盛行。
第三,校服可以减轻家长对学生服装上的投入。现在社会没有专门为中、小学生制作服装很得体的服装,特别像我们中学生,从15、16岁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在市场上就买不到合适的服装,而根据他们的身材、他们的需求,作为商业行为很少有人来关注这个群体。家长单独到服装市场选购,有名牌意识的学生就会对家长提出不符合学生身份的奢侈要求,学生之间的攀比,会加大一些家境尚不富裕的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一些没有经验的家长,还可能被遭遇商业欺诈,掏高价买假货。
第四,从推进学校工作来讲,学生统一着装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起到促进和辅助作用。学生统一穿校服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五,穿校服对学生有规范行为的功能。统一着装,一种身份特征标识。学生统一穿校服,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等集体道德意识的培养。
因此,都市里的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服。知名学校对校服都非常重视,都把校服看作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革前,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没有办法统一校服,各学校都有校徽,爱自己的学校的学生都把校徽作为个人成长的历史见证来保存。爱自己学校的学生,也一定会喜欢自己的校服——无论它的质地如何,仅仅是服装上学校的名称都会让他们喜欢。家长应该教育学生有正确的校服着装理念,让孩子从小养成团队意识,集体观念

10. 作为一个中职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着装

1.
职业学校如果统一配置了学生装或者校服,同学们一定要做到:穿着干净、整齐、统一.

2.
如果没有配置统一的学生装或者校服,那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身份的款式和面料,以自然、淳朴为原则.

3.
具体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服装穿着要得体,线条流畅,可以选择物美价廉的面料,不需要过分追求高档,服装色彩以单色、深色为好.望采纳谢谢!

与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穿戴校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在外边裤子拉链坏啦 浏览:17
有领衣外套好看 浏览:229
橡胶手套被染上颜色 浏览:669
王者荣耀旗袍福利cos 浏览:980
牛仔外套洗完发硬怎么办 浏览:58
腿短穿裙子好看还是穿裤子 浏览:323
藏青色外套配裙子 浏览:973
大版女装折扣批发 浏览:662
呢阔腿裤搭配什么上衣外套 浏览:932
秋依女纯棉格子衬衫 浏览:905
新车皮带坏了怎么办 浏览:13
简单大方时尚女黑风衣 浏览:198
黑色丝绒无帽卫衣配什么裤子 浏览:587
冬天细高跟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941
ning童装品牌简介 浏览:731
飞行员夹克沾油了怎么清洗 浏览:310
今年流行领颜色的围巾 浏览:512
深灰色呢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110
芭比娃娃牛仔外套教程 浏览:961
衣花子的织法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