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饶玉山一中发的校服大了,想换小的到哪里换
上饶玉山一中发的校服大了,想换小姨妈可以去学校总务处。总务处可以处理这个问题的。
也建议你,当时从哪里领的校服就去哪里换。
⑵ 上饶一中是怎样的学校
在上饶市的话一中应该算是最好的吧
2中也不错
能和一种抗衡。。
一中的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
⑶ 上饶市上饶一中好还是上饶中学好
1.玉山一中2.上饶县中,上饶中学4.上饶一中。其他的一些省重点中学都比较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国家级骨干教师以及国培人数分别是4.4.5.2。特级教师人数分别是2.2.5.1。省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人数分别是27.34.39.24。高级教师人数分别是104.112.140.87。一级教师人数分别是110+.120.90+.不详。可以看出来师资力量较强的是上饶中学和上饶县中,一般去这两个学校的奥赛班或者实验班都是全套省级骨干+高级教师,因为国骨和特级基本是不用教书的,但是前两层次一般只有300-500人,更多的同学都在后面,而上饶县中一级教师显然多于饶中。2011年高考排位分别为2.1无.3。2012年高考排位分别为2.1.无.3。2013高考排位分别为1.2.无.3。2014年高考排位分别为1.3.2.4。2015年高考排位分别为1.3.2.4。以上均为一本人数与600分人数,但上饶一中二本率及一本率为全市第一,上饶县中二本人数略高于上饶中学,玉山一中。五年清北人数分别为8.6.3.3,其中上饶中学仅为两届成绩。2015届的2012年中考招生650+分(不含加试40分)人数对比50+.20+.40+.40+。2015届高考600分人数对比96.57.70.36。显然上饶一中培优能力较弱。
⑷ 上饶一中好不好~
从一中贴吧转来的
呵呵
看完后就知道了
救救二中救救上饶信州区的教育吧
挥霍二中的经费,把二中的钱当成自家的钱,曾经几何,上饶二中全年的招待费也只是壹万元多一点,可现在是十倍,二十倍增长都不止,当年他刚来还没到两个月,为了自己的利益,带领二中领导并选拔了一批喝酒能力强的老师请电大全体老师喝酒、拼酒,搞得呜咽障气,以显示他有权有势,在老师中影响极坏,除了这种大型斗酒活动以外,小型活动那是常有发生,所以现在二中他提拔上来多个领导有多个拼酒英雄、酒席精英,就是不会教书育人,经常组织各年级老师斗酒、拼酒,他站在边上做裁判、开心,现在的二中有多少人是在用命赌权。有些正直年青老师出于无奈只好奉陪,因为二中的校风已让他搞乱了。
前段时间股市上进的时候一走进二中的行政办公室,教科室、政教处、各年级办公室,所有电脑上全是股市行情、热热闹闹,只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关上门吹空调,一个校长根本不知道下面在干什么。
04-05年度二中补习班是学校招生、学校组织开班、学校安排老师,用学校的教室粉笔、水电、周方鑫私下不知和占劲涛签定了什么条约,在补习班全体任课老师一点不知情的情况下,致使占劲涛一人独吞了补习班最后的结余款人民币大约10万元,占劲涛在结束时分给他伍仟元人民币,后来当听到检察院要清查才又偷偷把钱退给了学校,致使到现在为止这全校老师的共同财产十万元人民币还被占劲涛一个普通的补习班班主任独吞。
当前jt.h书记一再告示各级领导,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作为校长平常不读书,不看报、party的政策不去理会,对上级指示阳奉阴为,周方鑫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急于完成自己的权力交易,搞突然袭击,撤消了一大批中老年教师的教研组长和中层领导职务,即不找谈话又不打招呼,召开大会宣布了,他这种做法首先不应该,第二在二中历史从没有过因为某某快退休而突然宣布撒职,人活在世上是有尊言的,他把老师当作愚民,不会做人的工作,老年教师是社会的财富,他们的尊严应该得到尊重,他们是为学校做出过贡献的人,损伤了一大批老师的尊严、锉伤了一大批老老师的积极性和感情、他的做法给二中带来了不安定、不和谐,现在的二中在他的带领下,老老师得不到尊重、老师有话不敢说,有意见不敢提,有事得不到解决,领导缺少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只知道以势压人,以官为本。
有多少家长走过校门口,看到录取宣传牌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的二中高中怎么这么差,我才不把子女放在二中读高中”。多么揪心的话,多么没有脸面的话,现在的二中人人自危,中年老师想调往一中,个个盼望一二中合并重组,全体老师没有底气,只有怨气,有良知的老师只好叹气,年青老师为了迎合他们,加入他们的团伙,就在不断学习歪风邪气。
各位领导,学校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的地方,有这样的不尊重人的校长在主持工作,有这样的只知吹虚,不知找缺点的校长在,二中将永远搞不好,望领导们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会有人告诉你这个领导的好坏
打开二中的历史,二中在历史上的辉煌并不需要一一表术,二中在信州区人民中的地位在过去的几十年都没有动摇过。自从来了一个周方鑫这个既不懂高中教育又不懂高中教学的校长,二中在这个一天高中教学经验都没有的校长带领下,把二中校园的办学风气搞得呜烟障气,把二中校园的教学水平倒退了几十年,已使二中的高考水平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已使二中的高中教育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2004年是周方鑫进校的第一次大会上就曾扬言:“二中的好坏和他没有本质的关系,他是一个随时可以离开,随时可以走的干部”。他就是带着这一宗旨开始了他在二中的工作,从而给二中校园带来了灾难,给本来就薄弱的上饶市教育雪上加霜。
高考对于上饶二中在社会上的办学地位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二中2006年高考中理科信州区前十五名中只有第一名是二中,其它全为一中学生,文科成绩更无从说起,二本和重点学生比一中少了一大截,当年初升高成绩是如何的呢?当年初升高信州区统招生一二中对半开,高分段学生甚至比一中还好!2007年高考中成绩就更差了,上饶一中考取了三个北大,清华、二中考生空白,打开今年二中学生录取学校名单,好学校真是寥寥无已,上饶市没有哪个不说差的,文科和总数更不用谈了,那当年这一届初升高学生成绩又如何呢?首先二中这一届录取线比一中高出了30多分,且信州区统考上线的学生也是按从高分到低分各为一半、平均分配的,那么这两年二中校长周方鑫在二中干了些什么呢?
不懂高中教育和教学规律,没有在高中上过一天课,当过一天班主任,还自认为懂,喜欢摆花架子,乱发号施令,结果是下面老师无所适从。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三学生到第二学期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是掌握高中阶段知识结构在学会考试的同时,要不断去找到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并同时解决一些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却场等,但2007年高三学生到最后几个月在他的指挥下,就是考试,一星期总共只有六节课,每周组织大型考试两场浪费的教学课时是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只有讲评卷子的时间,其它什么都不能做,搞得所有高三老师,不知怎么教,浪费了高三学生精力浪费了课时,老师还不能提意见,结果是好的学生搞得筋疲力尽,中等学生急得要死,没时间去找短腿和弥补薄弱环节,差的学生就天天坐考场睡觉,交白卷、失去了最宝贵的时光,2007年为什么二中高考考的这么差,就是校长不懂教育教学的结果。
为了掩盖高考考不好的结果,又采取一些卑鄙方法来掩饰每年新高一提前一个月上课,平时加班加点,要求二中好班学生的进度提前到高二结束,说是为了学生,实际上是为了组织他们提前参加高考,增加二本以上线绝对分数,欺骗上级,搞乱高考次序。例如2006年高考前就组织高二接近100号人报名冒充应届生参加高考,2007年就更猖狂,组织将近200人参加高考,用以提高二本、一本上线人数,用以欺骗领导,另外又编制一些谎言,美其名日“新的高中评估方法”来掩盖高考没有考好的事实,欺骗领导欺骗老师。
这两年周方鑫经常做一些欺上瞒下的事情,就拿今年全省评特级教师来说他一天中学课都没上,一天中学班主任都没当,又没有胆量把自己的姓名和野心在学校公示,就自己把自已拿到省里去评课,总算评委们有水平揭穿了他的小算盘。
他的儿子并不是二中最优秀的学生,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搞了一个江西省优秀学生,全校教师议论纷纷,损害了party的形象。
另外是网罗亲信,提拔了一批干部,他自己曾亲口和某老师说提拔某某校长是为了和某某书记抗衢,他提拔干部的标准是一喝酒,二打牌(麻将、朴克)三吹须拍马迎合他的意思。现在二中校园内在校长的带领下,到处是麻将,朴克,走进上饶的有名娱乐场所、金山楼、大观园、黄金海岸、普茸茶馆,经常可以看到周方鑫和他的同伙的身影,走到哪里赌到哪里,今年暑期带高三老师到婺源备课,周方鑫的朴克赌到婺源,署期带老师到苏州、上海,周方鑫的朴克就赌到苏州、上海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只要陪他赌,你就是好同志,陪他打牌老师也是出于无奈。
⑸ 上饶哪所高中较好
目前是上饶市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在今年末将会出现上饶中学,据说是合并的,还有其他县级中学,上饶县中学等,剩下的就不怎么样了··私立中学等都是民营的啦
⑹ 上饶市一中在哪里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位置: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凤凰路8号 。。
⑺ 昆一中校服适用于所有校区么(包括本部,西山学校,金岸中学)
并不
⑻ 上饶市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上饶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全日制高级中学,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茶圣路8号,学校现只提供高中阶段的教育,是上饶市最重要的中学之一。学校占地107亩,教学用房3万余平方米。现共48个教学班,学生2700余人。教职工216人,有特级、高级教师83人。建有综合大楼、教学楼、科技馆、实验楼、图书馆,一流水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卫星电视接收、多媒体教室、视频演示平台、电视演播编辑主控室、教师电子阅览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为国家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注入了殷实的内涵。学校体育器材、场地齐全,已顺利通过国家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验收。
注册资本:2229万人民币
⑼ 上饶市一中
在上饶,不管是哪个一中。前50名高考分数肯定都是重点线以上的。但是能上什么学校,得看你怎么填志愿。填的好上好的,填的不好只能上一般的重点。像上饶市一中50多名,上个“上海大学”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