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军七、八十年代军装制服只有红肩章和帽徽,那怎么区分职位及级别呀
66式服装。战士上衣2个兜,干部4个兜(志愿兵与干部服装相同);校级以上干部的衣服为呢料。
和07式为后续品种。
⑵ 五六十年代有哪些海军装备
“鞍山”号驱逐舰1955一1958年,上海沪东造船厂和广州黄浦造船厂装配建造了4艘苏式“里加”级火炮护卫舰,代号01型,西方称为“成都”级火炮护卫舰。这是一种对海攻击力较强,具有一定反潜与防空能力的近海轻型水面战舰,标准排水量1200吨,动力为两台蒸汽轮机,最高航速28节,配备有100毫米单管主炮3门,37毫米双管舰炮两门,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套以及24管火箭式深弹发射器。
1954年6月24日,海军独立潜艇大队接收了2艘苏联M级老式小型潜艇,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7月,又接收了2艘苏联“斯大林”级(c级)中型潜艇,命名为“国防2l号”和“国防22号”,并开始执行远航巡逻警戒任务。1953年6月4日,我国和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苏联向我国有偿转让w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建造权,提供成套器材设备和设计图纸资料,由我国船厂装配制造,并派专家来华指导。1956年3月26日,我国装配制造的第一艘w级潜艇下水,1957年10月验收入列。
在苏联的帮助下,20世纪50年代,我国海军共从苏联实际购得舰艇137艘(成品42艘、半成品95艘),并获得部分护卫舰、扫雷舰、鱼雷快艇、潜艇、猎潜艇等舰艇的技术图纸资料和材料设备,海军武器装备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并具备了一定规模。
20世纪60年代,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的仿制能力明显增强,很多苏制装备逐步实现了国产化并进入大批量建造中,海军装备已不再是初创时期的“万国牌”。1963年8月,我国仿制的第一艘R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下水,1965年9月验收入列,代号033型。我国仿制的第一艘G级常规动力导弹潜艇于1964年9月下水,1966年8月人列,代号031型。1969年6月22日,全部采用国产材料设备建造的第一艘033型潜艇交付海军潜艇部队使用。65型(国外称“江南”级)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火炮护卫舰,于1962年底下达任务,1966年8月首舰交付,满载排水量1700吨,但是武器系统只有火炮和反潜火箭深弹,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已经落后。在驱逐舰方面,虽然6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研发计划,但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以及文革的影响,并未得到落实。
这样的校服就是模仿水手服
而这样的水手服是18世纪英国率先搞出来的
1747年,英国乔治二世国王巡视了海军以后,认为不统一的服装有碍于皇家海军的威严,于是下令研制统一的水兵服装。到了19世纪50年代,水手服基本上和现在的样子接近了, 1857年以后,英国海军所采用的水手服的样式一直被推荐为各国海军的水手服。
——背后方布据说是为了防止长发污染了制服背后 (从前水手多蓄长发)
这样的水手服曾被选为英国海军幼儿园的校服,1864年,英国海军将海军的水手服改制成童装,献给爱德华王子。之后服装界以上流以及中产阶级的孩子为对象,推出了名为「MiddyBlouse」的水手服造型的衬衫,1901年海军御用裁缝师将水手造形设计加入小学生的制服当中,并且改良成为一件式的上衣。此设计得到好评,并在大众中流行,水手服就此从特殊阶层流行服饰成为大众阶层的制服样式。随后欧美各国的小学也纷纷采用水手服作为学生制服,当时普遍以水手服搭配短裤作为男童的制服,女童则是搭配短裙。
——札幌襟(大谷女子)
关东领:在关东的东边被广泛使用的领型。
札幌领:多用于札幌。领口小的象征性领型。
关西领:据说多用于在关东西部的领型,尤其是九州更多。
名古屋领:据说是名古屋周边使用的领型。
札幌领
领子的下端比胸围底线高一些,领子的底线为曲线、没有胸甲、领子与肩同宽。
关东领
领子的下端比胸围底线稍微高一些、领子的下线是缓的曲线或是直线,无论在有没有胸甲的时候能取下来的东西都很多。特征是领子比肩窄。
名古屋领
领子的下端比胸围的底线低,而且领子大,领子的底线是直线。胸甲在胸前翻开缝合的样式比较多,用白色领子做外套的也有。
关西领
领子的下端的基本在胸围稍下方,领子在与肩的大小相同的位置,领子的底边是直线,放在胸前。
⑷ 八十年代军装
80年代我军经历了两次大的军服变更,也就是说有三代不同的军服——65、85、87
你指那种?
而且,无论那种,都没有专门的炮兵军服
⑸ 八十年代的军装领章
85年之前是红领章
85至88年间有红、黑、蓝共六种
88年后改为领花,有四种
⑹ 请问我国海军军装经过了哪几次换装
1:1950年7月以前,我海军没有统一制服,起义的民国海军官兵大部分仍然身着旧海军军服,只不过将原民国海军的各种符号标志都予以了摘除,原解放军仍然着原陆军服装。
2:1950年7月,海军领导机构正式制定出统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制式军服,人民共和国海军的军服传统由此开始。新制定的这套军服,习惯根据制定的年代称为50式军服,主要分为干部服和战土服两类。
3:1955年10月1日,经国务院第18次会议批准,人民解放军继50式以后的一套全新的55式军服在国庆日正式推行。55式海军的军官服包括礼服、常服两类,其中礼服按照军官的军衔不同有所区别。
4:1965年5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出决定,取消人民解放军的军衔制度,5月24日,国务院即公布了一套全新的军服制度,并通知于当年的6月1日正式施行。这套军服规范,称为65式军服。人民解放军海军65式军服的干部、战土服都改成了人民军队传统的中山装、解放帽样式(女军人的军服采用西装领口上衣,无檐圆形软军帽)。制服整体颜色为蓝灰色,军帽统一是解放帽,帽徽改用三军统一的红五星徽,棉布面料,前襟钉5颗棕褐色胶木钮扣,服装上不再有任何军衔符号、徽记,只是在衣领上装饰了红色领章,在领章的反面还印有供填写部队番号、姓名、血型的表格。考虑到具体识别时的需要,干部、战士服在细微处仍然保留了一些区别,主要是干部制服的上衣有4个口袋,战士制服则只有胸前的2个口袋,另外干部配发皮鞋,战士大部分只有俗称为“解放鞋”的作训胶鞋以及黑布鞋。
5:1974年5月1日,经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人民解放军的军服样式部分恢复到65式军服诞生以前的状态,这一对65式军服的改良样式,又可称为74式军服。74式重又分为了干部服、战士服,并重新按照春、秋、冬和夏季,在色泽搭配上有所区别。74式海军干部服的军帽改作了类似55式的大檐帽,帽徽仍然还是65式的红色五角星。其中春、秋、冬季军帽帽顶为藏青色,缀有白色牙线,帽墙、风带均为黑色。夏季军帽的帽顶戴白色帽罩。干部服的服装裁剪和65式基本相同,领口还是装饰红领章,只是色泽搭配进行了变化。春、秋、冬季军服上下均为藏青色,夏季军服则改作上衣白色、军裤藏青色的苏式半白服设计。74式海军战土服的军帽改回了55式的苏式水兵帽,春、秋、冬季帽顶藏青色,缀白色牙线,夏季戴白色帽罩,均佩65式的红五星帽徽。帽墙钉一圈黑色飘带,飘带上的文字仍然是简化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但是改成成本较低的金粉印刷,不再使用刺绣。非常突兀的是,水兵帽上的飘带缩短,不再飘在脑后,而只围绕帽墙一圈。战士服的上衣再次采用苏式的套头衫,V字领,带披肩,只是在原先肩章的位置上,改佩戴2块全红色的肩章。74式战士服春、秋、冬季上下均为藏青色,夏季则是上白下蓝的半白式。
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4年1月,中央军委批准了新的军服方案,于1985年正式下发部队,称为85式军服。85式海军军服分为军官、士兵和岸勤服,每种都仅有常服,其外观式样和55式军服基本相同,主要的变化是军服上的各类徽记、符号。85式军官服上衣的设计里,红色五角星帽徽被取消,代之以55式的圆形海军帽徽,但佩戴的位置有所区别,从原来的帽墙改做了帽瓦上,由此85式海军军官大檐帽的帽型和55式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帽子前部隆起非常突出,帽瓦正面的面积随之加大。海军军官服的上衣设计中,装饰在领口的红色领章也完全更改,变成了类似55式海军少将领章式样的独特“领章”,另外两肩上增加了类似肩章的设计,平面形状为剑形,深蓝色,缀有五角星、铁锚徽记。但和这套军服方案里的“领章”一样,85式军服方案中的“肩章”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军衔识别功用,只能大概标识军官身份而已,属于为了恢复军衔制所做的预留设计。85式海军军官服设计中增加了短袖衬衣,便于炎热季节穿着,样式为小西装领开口,佩戴的领章、肩章和常服上的一致。85式水兵服的设计方案和军官服类似,整体上还是沿用55式水兵服的外观,只是帽徽等配饰做了更改。帽徽改作了和军官帽徽一样的55式圆形帽徽,佩戴的位置也更改到了水兵帽的帽瓦上。水兵服的“肩章”改成类似55式海军列兵肩章的式样。85式海军军服系列中,岸勤士兵服较前代的变化最大,样式上和55式军官服基本相同,为了区分身份,岸勤土兵服上没有肩章和用于佩戴肩章的肩绊,而“领章”的图案则和军官服“肩章”上的图案基本相同。
7:1985年85式军服全面下发部队时,一套全新的军服设计诞生。1987年8月26日,名为87式军服的新军服被中央军委批准定型,下发生产,至1988年国庆节,人民解放军自1955年后再次实行军衔制,全军也于同日开始换装87式军服。自55式军服后,人民海军相隔数十年再度采用了佩戴军衔的军服,与65、74、85式等海军军服相比,新军服品种大为丰富,包括了礼服、常服、作训服3个系列。增加了礼服是87式军服比85式的重要进步之一,和陆、空军一样,海军的礼服也仅配发给军官使用,根据季节分为夏季礼服和冬季礼服两种,男女军官礼服的式样略同。夏季礼服为上下全白(除皮鞋外)的全白服,配套戴用大檐帽,礼服军帽白色帽顶、黑色帽墙,黑色塑料帽檐(将、校官帽檐上装饰有复杂程度不同的金色嘉禾图样装饰),帽瓦边缘镶有一圈白色的军种识别线。帽徽的佩戴位置仍然在帽瓦上,图案设计较85式帽徽有了改变。85式军服制度中圆形的帽徽在87军服制度中仍被保留,但这种小帽徽仅用于作训服上,其余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的礼服、常服,都佩戴经过重新设计的大帽徽,大帽徽的外形实际就是在小帽徽基础上在外围增加了松柏枝装饰,底部增加了天安门图案,整个帽徽的外形轮廓与55式军服的帽徽近似。帽徽之外,大檐帽的风带也改变了85式军帽上颜色单一的情况,根据颜色可以区分军官的级别,金色风带为将官,银色的是校尉官。尽管以全白色色调军服作为海军夏季礼服,是世界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但是87式军官夏季白礼服的裁剪式样却大大有异于海军传统的立领服装,竟然选取了多少有些奇异的西服样式。夏礼服上衣为西服领,前襟单排2颗钮扣,2个带袋盖的下挖口袋的西服,军裤选用西服裤。配合穿着,上衣内男女军官均着白衬衣,男军官系藏青色领带,女军官的领带则是艳丽的玫瑰红色。为区分军种以及军衔,夏季礼服在领边、袖口、军裤中缝装饰了白色的军种识别线,衣领上佩戴由铁锚、八一红星图案组成的军种徽记,另外在两肩佩戴军衔肩章。冬季礼服的服装裁剪样式与55式礼服相似,上衣西服样式,前襟双排6颗钮扣,带2个有袋盖的下挖袋,军裤也是西服裤式样,整体的服装色调则是人民解放军海军常用的藏青色,配合礼服穿着的衬衣规范与夏季礼服的着装规范一样。配套的大檐帽帽瓦也是藏青色,其他则和夏季礼服帽相同。冬季礼服其他装饰的种类和夏季礼服基本相同,在领边、袖口、军裤中缝等处装饰白色的军种识别线,两肩佩戴军衔肩章,惟有的区别是冬季礼服上衣领口的装饰改作了具有军衔级别区分的图案。将官领章的图案是在黑色底上,用金线绣制的五角星、松柏枝;校官是五角星、嘉禾;尉官则与夏季礼服领头的装饰一样。根据季节,87式海军军官常服也分作夏常服和冬常服2类。军官夏季常服帽与夏季礼服帽样式基本一致,只是无论将校官还是尉官,帽檐都没有金色嘉禾装饰。夏常服服装的色泽搭配仍然是苏/俄传统的上白下蓝半白服,上衣为白色小开领西服式样,内穿白衬衣打领带(男女军官领带色泽的规范与礼服相同),前襟单排4颗钮扣(女军人为3颗),胸前左右各有1个上贴袋,下摆另有2个下挖袋,衣领处佩戴五星海军锚图案的军种符号,两肩佩戴肩章,军裤是藏青色西服裤。为了方便炎热夏季的穿着,除了上述的夏季常服外,87式军服中还有一套军官的制式白色短袖衬衣,小西服领式样,前襟单排4颗钮扣,胸前和下摆4个带袋盖的贴袋,领口装饰军种符号,两肩佩戴肩章。穿着这件衬衣时,男军官下着藏青色西服裤,女军官着藏青色西服裙,仍然是上白下蓝组合。87式海军军官冬常服的样式,是人民军队传统的中山服,上下均为藏青色。上衣前襟单排5颗钮扣,胸前和下摆4个带袋盖的贴袋,衣领装饰军种符号,两肩佩肩章。女军人的上衣是西服小开领,前襟双排6颗钮扣,下摆2个带袋盖的斜袋。冬常服配用的大檐帽样式与夏常服帽相同,另外还配发俗称雷锋帽的防寒帽。为夏季、冬季2种。夏季作训服上衣为蓝色小开领夹克式,前襟暗排5颗钮扣,以防止钮扣外露在作训时发生意外,上衣有4个挖袋,另有臂袋,另外两肩配有软肩章。作训服的军裤考虑到方便使用,采用了裤脚有扣绊的样式。与作训服配套的作训帽采用了直帽墙、平顶、宽帽檐的蓝色半软帽,佩圆形小帽徽。冬季作训服整体依然是蓝色夹克式,衣领改为开关领,前襟暗排7颗钮扣,有4个带袋盖的挖袋,另有1个臂袋,中腰下摆有抽带。裤脚口有抽带。除上述作训服外,为满足海军陆战队作战需要,87式军服系列中后期又增加了迷彩作训服,其样式与夏、冬季作训服一样。这套定位在模仿海洋色彩的迷彩服,面料图案由蓝、白、灰、褐等色块组成,这种迷彩面世后颇受质疑,有报道称穿着这套迷彩在水际滩头的发现率比一般服装要低70%,但很明显,海军陆战队在水际滩头行动时间是有限的。可以设想,当海军陆战队官兵身着这样的迷彩服登陆在城市或乡野展开战斗时,将有何等扎眼的效果。除细微的区别外,士官常服与军官的着装已经没有多少不同。作为人民解放军服装制度中一种较为固定的设计样式,87式海军水兵服依旧是传统的苏/俄式,服装基本式样与85式水兵服相同,头戴水兵帽,上衣四季均为带V字领的套头衫样式,夏季为上白下蓝搭配,冬季采用全蓝着装。与85式的主要区别是配饰符号,87式水兵帽上使用的是盾形的大帽徽,有别于85式军服的圆形帽徽,另外服装肩袢上佩戴正式的军衔肩章。和男军人的服装有所不同,87服装制度中,女士官与女水兵的常服合二为一,采用一种设计,整体上和女军官的常服相同。夏常服为上白下蓝搭配,上衣西服领,前襟单排3颗钮扣,配西式女裤,与男士官服一样,女土兵夏季常服最初也不配发衬衫,领带,而是内穿海魂衫。冬常服也是全蓝色,最初和男军官、土官服样式相同,1990年后改用单独设计,上衣改为大开领,前襟双排6颗钮扣,军裤改为女式裤。与服装配套,女士兵的常服军帽也与军官的相同。除了上述服装外,和军官一样,87式军服中也配发了土兵的制式短袖衬衣,以方便夏季穿着,主要分为男、女土兵衬衣。男土兵短袖衬衣的样式是白色,小西服领,前襟单排4颗钮扣,带2个上贴袋,没有下袋,配套穿着深蓝色的军裤。女士兵的衬衫为开领,前襟单排4颗钮扣,没有上袋,设计有2个下挖袋,配套穿着深蓝色的制式裙子。士兵作训服87式海军士兵作训服是士官、水兵通用,样式。颜色、用料大体与军官作训服相同,某些细节设计略有区别,主要分为夏季作训服和春秋冬季作训服。夏季作训服上衣为夹克式,开领,前襟暗钉拉链,2个上贴袋,2个下贴袋,右臂另有用于存放急救包的臂袋,均用拉链口。裤子为散口裤,裤脚有扣袢。冬季作训服上衣为翻领,前襟暗钉拉链,2个下挖袋,右襟1个侧挖袋,左襟1个上挖袋,右臂另有臂袋,中腰有抽带,可以束紧腰部。裤子脚口有抽带。
87式军服陆续换装全军后,人民解放军新一代军服的设计工作又提上议事日程,至1997年5月1日,新一代军服正式面世,称为97式军服,虽然较87式军服变化较大,但其列装范围仅限于人民解放军驻香港、澳门部队。较有特色的是,通过驻港部队的穿着实践,97式军服中的部分服装品种经过改进,于1999年发放全军穿着,称为99式军服,名为99式,实际仍然属于87式军服系列。99式海军军服均为夏常服,可以看作是对87式军服制度中原有夏服欠美观、穿着不舒适的一种改良。具体包括短袖、长袖衬衫、夹克服,另外99式军服中新引入的欧式贝雷帽,对于人民解放军而言是绝对的新鲜事物。短袖、长袖衬衫均为开关领,袖口均作收束,2个上贴袋,正式场合系领带,配套穿着蓝色军裤。属于典型的上白下蓝搭配。夹克服为短袖,开关领,袖口也如同短袖衬衫一样收口,配2个上贴袋,前襟单排5颗钮扣,衣服下摆设计了夹克式收边。这套服装,官兵样式基本相同,着装时正式场合戴大檐帽,其他时间可以戴贝雷帽。在对87式军服的夏服做了调正改动后不久,2004年底,87式军服中的士兵冬常服又做了全面改良,称为04式,主要是从面料上加以改良,外观未有大的变动。通过一次次改良,87式军服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人民解放军列装时间最长的一套服装制度。2007年7月,随着07式军服的问世,已有20年历史的87式军服完成历史使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8:07式军服中的海军制服,总体设计上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的设计思路,采用的是英美海军式样。07式军服中,海军军服调整为深藏青色和白色。
07式军服分为礼服、常服、作训服和标志服饰四大系列。
礼服系列。威武庄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穿着。分军官礼服和“两团一队”礼服两类。军官礼服,包括礼服大檐帽、礼服、礼服衬衣、礼服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两团一队”礼服,即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和文工团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礼服、冬礼服、礼服大衣、礼服皮鞋(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常服系列。美观大方,适合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类。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衬衣、袜子、皮鞋和配套标志服饰。夏常服,包括贝雷帽、长(短)袖夏常服、夏裤(裙)和配套标志服饰。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裤、内衣裤、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标志服饰。
作训服系列。防护功能强,结实耐穿,适合部队作战训练和工作执勤穿着。包括作训帽、夏作训服、冬作训服、作训大衣、作战靴和配套标志服饰。
标志服饰系列。标识鲜明,与军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绶带,以及领带、领带夹、外腰带、内腰带等。
人民解放军海军07式军服中一大特色是一改俄式上白下蓝的半白常服,采用了全白服设计。根据07式的军服制度看,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夏季常服是短袖的全白服,春秋冬季则已经有了深蓝色的常服,这套仍然称为春秋常服的全白制服。除了全白的春秋常服外,07式海军服装系列中,还有一套全白服装,即白礼服,其实质属于队列礼服。与军官服相比,07式海军军服中的水兵服样式上没有太大的改变,依旧是87式以来的传统式样,即苏/俄风格。其比较突出的一个变化出现在水兵帽飘带文字的字体上。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水兵帽的飘带文字,都使用的楷书字体,07式则变更为魏碑字体。
⑺ 八十年代怎样给朋友弄一套军装
80年代被装管理不严格,可以直接拿自己的送,再去申领。
⑻ 我军七,八十年代军装制服只有红肩章和帽徽,那怎么区
不是一支部队的基本无法区分,只能从年龄上简单分辨一些,这也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我军回复军衔制的重要因素,部队被打散,人员集合起来,除了自己部队的谁都不认识,军官没发证明自己的身份,士兵不知道听谁的。
⑼ 民国学生装叫什么
不是中山装!
好多人都会犯这种错误,把日本和民国的公立中学男生校服当成中山装
民国时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这种校服式样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欧洲军装式样,燕尾服军装的后继者。
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军队开始使用这种军装,中学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当时的日本海军服,男生是海军军官服,女生是海军水手服。在昭和时代末期其比例就开始减少了,到了平成时代所占比例已经是非常小了。
其实仔细看的话完全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领子,中山装是翻领的,海军校服是立领的;第二是海军校服是没有兜的,这种式样的军装后来增加了兜,但校服还是保留的传统的无兜。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点,就不一一列举了,仔细看很容易发现。
民国时期的女生校服没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国最开始设计校服时没有设计女生的,当时很多家庭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国”的腐朽思想。导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设计时间不在一起,因此样式也不一样,采用的长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长裙,从外表判断其实就是把汉族传统的长袍分成上下两部分。
也有说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这点我没根据也不敢否定,毕竟在大陆学习历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装也不是中国首创,欧洲很早就有这种设计了,因此不能把这种翻领制服全归类为中山装。比如二战苏联和德国陆军军装,虽然和中山装设计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称之为中山装
⑽ 八十年代的校服是怎样的
冬装运动服=太空服夏装运动服=志愿者服秋天的礼服=打工服,工作服西装。丑到无语夏装裙子带你回到八十年代惠州卫校的校服是五十年来从未改变过的 还行